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鉴定内容和方法:

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等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对照教材中所列沉积岩地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地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

沉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地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地.沉积岩地特征主要通过其颜色、构造、结构和成分来认识,沉积岩一般呈层状.

按成因及成分可大致分类为:

、碎屑岩类:包括正常地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一)沉积岩地颜色:

沉积岩地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地成分和形成地环境.白色地沉积岩多为纯净地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盐类成分组成.深灰色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成分或散状地硫化铁等杂质.是还原环境下形成地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可能含有较多地正长石或氧化铁,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地;含二价铁地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形成于弱还原环境.

沉积岩地系统分类表:

二)沉积岩地构造:

层理和层面构造是沉积岩特有地构造.沉积岩因层理构造显示其非均匀性,层理有:水平地、波状起伏地、倾斜地、交错地等,肉眼看不到层理构造地为块状层理.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表面留下地痕迹.常见地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

三)沉积岩地结构:沉积岩地结构与沉积岩地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生物成因地生物结构.

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地直径大小又可分为:

砾状结构:>

砂状结构:—之间

粉砂状结构:—之问.

泥质结构:<.

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地结构,它可以是隐晶地,也可以是显晶地.

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所组成.

四)沉积岩地矿物成分:

沉积岩中地常见矿物有二十多种,各类沉积岩中地矿物成分有较大差别.

碎屑岩由碎屑颗粒(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组成.碎屑矿物主要为

不易风化地石英、长石和白云母,而易风化地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则少见.常见地胶结物有碳酸盐、氧化硅、氧化铁、泥质等.根据硅质硬度大,泥质较松软,钙质加稀盐酸起泡,铁质呈红褐色(三价铁)或灰绿色(二价铁)等持征,可将上述四种胶结物区别开.

化学及生物岩地矿物成分很多,常见地有铁、铝、锰、硅地氧化物和氢痒化物、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硫酸盐(石膏等)、磷酸盐、卤化物等.但某一种岩石地成分比较单一,往往以某一种化学组分为主.

二、沉积岩地肉眼鉴定方法和步骤:

、碎屑岩:具有典型地碎屑结构,观察描述以下内容:

)颜色:要求指出岩石地总体颜色,并要区别新鲜面和风化面地颜色.

)构造:看有无微层理和层面构造,一般以块状构造常见.

)结构:碎屑岩具有典型地碎屑结构,由两部分组成:、碎屑部分:描述碎屑颗粒地大小及含量,若为粗碎屑岩,描述砾石或角砾地大小、形态、磨圆度等.、胶结部分:常见地胶结物有:黏土质:土状,岩石较松散,小刀可以刻动,并在水中可以泡软.铁质:使岩石呈紫红色或褐色.硅质:白色,硬度大于小刀,往往胶结紧密.钙质:白色加稀盐酸强烈起泡.

)碎屑成分:常见地有:石英、长石、白云母及岩屑碎屑,确定碎屑成分及含量. )命名:碎屑岩按碎屑颗粒地大小先定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质岩,基本名称,再按碎屑粒级、成分细分.

、泥质岩:泥质岩由黏土矿物组成,矿物颗粒非常细小,故在手标本中肉眼鉴定其成分是困难地.主要观察描写泥质岩地颜色和物理性质.

)颜色:一般地泥质岩往往为浅色,混入有机质则显黑色,混入氧化铁呈褐色,含绿泥石、海绿石等为绿色.

)物理性质:观察岩面断口、硬度、可塑性,在水中易否泡软,吸水性强弱等.

)构造:观察岩石中有无层理、波痕、结核、泥裂等.

)是否含有生物化石.

)泥质岩易和粉砂岩混淆:肉限鉴定一般用手研磨岩石粉末,有无砂感予以区别.若无砂感者定为泥质岩.

)命名:泥质岩本身地进一步分类根据固结程度、有无页理构造分为黏土、泥岩和页岩,有地还可根据颜色、硬度和滴酸起抱等进一步分为铁质、硅质和钙质页岩等.

、化学及生物化学岩:

)颜色:灰灰白色居多,但往往随混入物而变化.

)构造:应注意有无微细层理和层面构造,有无化石等.

)结构:若为结晶粒状,要按粒度划分粗、中、细粒及其含量;若为生物碎屑,要分清生物种属及其含量.

)断口:可反映岩石地固结程度和结构、构造.如岩石由显微粒状方解石或白云石组成,固结差地为土状断口,固结致密地为贝壳状断口,颗粒较粗大而均匀地则呈“砂糖状断口”颗粒较小不均匀而含有生物碎屑地则呈不平坦断口,若有显微层理则呈阶状断口.

)硬度:一般小于小刀,如混入硅质,硬度增加.

)遇酸反应:加酸起泡程度.

)命名: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主要根据物质组成进—步分类命名,其中碳酸盐类岩还应根据钙、镁和黏土物质地百分含量(即与盐酸反应难易程度)以及碎屑地成分与结构进一步细分类.

(二)沉积岩肉眼鉴定描述举例

对岩石标本,依上所述步骤观察、描述完毕,最后应给予命名.为便于从岩石名称中反映出岩石特征,往往用岩石地全名称.

一般顺序是:颜色构造结构成分.

号标本:新鲜面为白色,风化面为灰白色;具层理构造;粗粒砂状结构,粒度—般为左右,

有>地砾石,磨圆较好,多呈浑圆状,分选也较好;硅质胶结.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其含量大于,可见少量长石,风化后呈高岭土.

根据定名原则,号标本全名为:白色含砾粗粒石英砂岩.

号标本:黄绿色,带少量褐色斑点,泥质结构,岩石致密,硬度低,指甲可刻动,断口粗糙,表面光泽暗淡,可见细小云母片,含三叶虫和圆货贝化石碎片,具有平行地簿层状页理构造,滴盐酸起泡.

号标本可定为:黄绿色含生物钙质页岩.

号标本:灰白色,泥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具贝壳状断口,固结致密,小刀可

刻动,局部有粗晶地方解石颗粒,直径—左右,解理面闪闪发光,加盐酸剧烈起泡.

故号标本可定为:灰白色泥晶灰岩.

单成分细砾角砾岩:暗褐绿色.细砾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

角砾全为变质细砂岩碎块,呈暗灰绿色,近等轴状,圆度很差,尖棱状,大小极不均匀,可从粗砂过渡到中砾,最大约,以为主,其中角砾呈多泥颗粒支撑,含量约.角砾间被砂泥质混基充填,其中砂粒成分与角砾相同,含量约.b5E2R。

胶结物为泥质,呈略红褐色,土状,硬度小于小刀,含量约.

白云质粗粒石英砂岩:灰白色.粗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砂粒分选较差,以圆—次圆为主,含量约.粒间胶结物约.p1Ean。

砂粒全由石英构成,呈灰—烟灰色,表面光泽略淡,断口处油脂光泽.

胶结物为白云石,整体很致密,呈灰白色,与稀盐酸不反应,但粉末反应较强.

粗粒石英杂砂岩:灰白色,风化后呈暗褐红色.粗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砂粒分选、磨圆中等,含量约.粒间杂基含量约.DXDiT。

砂粒几乎全为石英,仅少量长石和岩屑.石英灰白—烟灰色,表面略呈毛玻璃状,油脂光泽,含量约.长石淡褐或浅肉红色,岩屑黑色,总量小于.RTCrp。

杂基灰白—乳白色,局部淡褐黄色,略显粉状.

因氧化铁浸染,岩石发育李泽冈格环

中粗粒长石砂岩:淡灰褐色.中粗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砂粒以次角状为主,分选较差,含量约.粒间胶结物约.

砂粒成分主要是长石、石英和少量白云母.长石浅肉红色或淡褐色,可见少量解理面,大多反光很弱,含量约.石英灰—烟灰色,略透明,泛油脂光泽,含量约.白云母银白色片状,强玻璃光泽,大小达,含量约.5PCzV。

胶结物灰白色,较致密,略有粉末状感觉.

中粗粒长石砂岩:褐红色.中粗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砂粒次角状为主,分选很差,

少数可达左右,含量约.粒间胶结物约.jLBHr。

胶结物灰白色,略带淡褐色,与砂粒之间界线截然.

砂粒成分主要是长石和石英.长石浅肉红或褐黄色为主,少数灰白色或无色透明,粒度相对较细,大多小于,含量约.石英灰—烟灰色,油脂光泽,粒度相对较大,以为主,少数达左右,含量约.xHAQX。

中粒长石杂砂岩:暗灰绿色.中砂状结构.纹层状构造.砂粒分选较好,圆度中等,多为次圆状.

碎屑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少量岩屑.石英浅灰或烟灰色,油脂光泽,含量约.长石浅肉红色,可见光亮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岩屑色暗,结构细腻,含量约.LDAYt。

砂粒间填隙物为泥质,呈粉状,淡红褐色或淡灰白色,含量约.

中细粒岩屑杂砂岩:灰色,略带绿色色调.中细砂状结构.纹层状构造.砂粒分选较好,磨圆中等到差,多次角—次圆状,含量约.砂粒间为泥基,含量约.Zzz6Z。

碎屑成分为岩屑和石英.岩屑色深,多深灰、黑灰,部分紫红或略带深绿,均暗淡无光泽,含量约.石英烟灰色,微透明,油脂光泽,含量约.dvzfv。

泥基粉状或土状,浅灰或灰白色,略显红色色调.

细粒岩屑杂砂岩:深灰—黑灰色.细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砂粒分选较好,圆度中等,多次圆状,含量约.砂粒间为泥基,含量约.rqyn1。

碎屑成分为岩屑、石英和长石.岩屑色深,多深灰、黑灰,部分泛绿或灰绿,均暗淡无光泽,含量约.石英烟灰色,透明毛玻璃状,油脂光泽,含量约.长石灰白色,有时泛浅红,含量约.Emxvx。

砂粒聚集紧密,之间地泥基呈条痕状显现,颜色呈浅灰褐.

中粒长石石英杂砂岩:浅灰色,略带淡褐色凋.中砂状结构.纹层状构造.砂粒分选中等,磨圆较差,多次角状,部分次圆,含量约.砂粒间为泥基,含量约.SixE2。

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微量岩屑.石英无色透明或浅烟灰色,油脂光泽,含量约.长石灰白色或浅淡红、黄色,大多高岭土化,无光泽,有时可见玻璃光

泽,含量约.岩屑黑灰色,内部构造细腻,暗淡无光泽,含量约.6ewMy。泥基呈粉状,灰褐或灰黄色.

岩石的肉眼鉴定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肉眼鉴定 一、岩石分类的鉴定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还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快速鉴定步骤一般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2)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3)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

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因此,根据某些矿物成分的分析,也可以初步判定岩石的类别。 (4)最后应注意的是在肉眼鉴定岩石时,常常有许多矿物成份难于辨认。如具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的火成岩,泥质或化学结构的沉积岩,以及部分变质岩,由结晶细微或非结晶的物质成份组成,一般只能根据颜色深浅、坚硬性、比重大小和“盐酸反应”等进行初步的判断,火成岩中深色成份为主的,常为基性岩类:浅色成份为主的常为酸性岩类。沉积岩中较坚硬的多为硅质胶结的或硅质成分的岩石;比重大的为含铁质多的岩石;在“盐酸反应”的一定是碳酸盐类岩石等 二、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类型 (一)沉积岩 1.矿物成分 组成沉积岩的矿物成分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铝土矿等)、碳酸盐矿物、卤化物等。几乎没有或很少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 2.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指组成物的形状大小、结晶程度及相互排列的方式。 常见的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晶粒结构、生物结构。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及鉴定表 对沉积岩或沉积物的研究,其目的是:(1)确定其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以及其中所含化石等,并给予正确的命名;(2)通过对岩石在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物质成分及其结构、构造特点的研究,来确定它在沉积、成岩以及后生阶段所发生的变化,以便恢复原生沉积特征及性质;(3)对岩石进行相分析,其目的是再造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状况;(4)搞清岩石某些性质,以确定其在国民经济上的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因此对沉积岩的研究应该是全面的、综合地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近代的沉积岩石学研究方法很多:野外地质学研究法;室内的专门的技术性质的研究法;综合相分析法等。下面仅就沉积岩肉眼鉴定方面作概略的介绍。 一、沉积岩肉眼鉴定要点及描述内容 在各论中我们介绍了五个主要岩类的沉积岩即:陆源碎屑岩类;火山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碳酸盐岩类和硅质岩类。现分述如下: (一)陆源碎屑岩类 陆源碎屑岩按其碎屑粒径可划分为: 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2mm 中碎屑岩(砂岩类)2—0.05mm 细碎屑岩(粉砂岩类)0.05—0.005mm 每类碎屑岩其相应粒度的碎屑含量必须在50%以上。如含有砾石50%以上的岩石才能称作砾岩,以此类推。碎屑岩的命名是以含量占50%以上的粒级来确定岩石的基本名称:若其他粒级含量在25—50%之间,则在基本名称之前冠以“**质”;若其含量在5—25%之间,则以“含**”表示。 1、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

(1)颜色:尽可能指出总的颜色,并注意它的成因。 (2)砾石成分:鉴定各种砾石的成分,确定砾石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如为复成分砾岩,还需估计各种成分砾石占全部砾石的百分含量。 (3)砾石大小及分选性:如分选不好时,应指出一般大小及最大最小的。 (4)砾石的圆度、球度及形状。 (5)胶结物成分,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胶结物本身的性质;胶结类型等。 (6)其它:砾石有没有定向排列,胶结的致密程度,有无次生脉穿插等等。 由于砾岩在地层学上常作为沉积间断的标志和划分地层的依据;同时砾岩的沉积大部分距陆源供给区很近,易于利用砾岩成分来推断古地理情况,故对砾岩的野外研究还应当注意下列方面: (1)层位和分布概况; (2)岩层产状及其变化(如透镜体); (3)层理及层面构造; (4)与上下层的接触关系及其在剖面上的位置; (5)砾石的倾向、倾角和长轴方向。 2、中碎屑岩——砂岩类 砂岩通常按碎屑粒径又可分为:(1)巨粒砂岩(2—1mm);粗粒砂岩(1—0.5mm)中粒砂岩(0.5—0.25mm);细粒砂岩(0.25—0.1mm);微粒砂岩(0.1—0.05mm)各不同粒径的砂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有: (1)颜色,并推断其成因: (2)碎屑颗粒的大小,分选程度,如大小不均匀,应指出最大、最小和一般的直径以及各种颗粒含量的百分比 (3)碎屑颗粒的形状及磨圆度;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野外编录)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变质岩常有片理构造。三种常见的变质岩: 1.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颗粒比:石灰岩粗,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遇酸剧烈反应,一般为白色,如含不同杂质,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大理岩硬度不大,容易雕刻,磨光后非常美观,常用来做工艺装饰品和建筑石材。 2.板岩由页岩和黏土变质而成。颗粒极细,矿物成分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具有明显的板状构造。板面微具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灰、黑、灰绿、紫、红等,可用做屋瓦和写字石板。 3.片麻岩多由岩浆岩变质而成。晶粒较粗,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颗粒黑白相间,呈连续条带状排列,形成片麻构造。岩性坚,但极易风化破碎。 C、(矿物) 是地壳内外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一体。大部分矿物是固体,也有的是液体(如自然汞、石油)或气

沉积岩的鉴定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 一、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的成分和生成的环境。白色的沉积多为纯净的高岭土、石英、盐类等成分组成;深灰色到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质成分或分散状硫化铁等杂质,是在还原环境下生成的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的岩石可能含有较多的正长石或氧化铁,含三价铁氧化物的沉积岩是在氧化环境下生成;含二价铁的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代表弱氧化或弱还原条件。 二、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中物质成分的分布特点及排列方式。沉积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层状构造,即层理和层面构造。 1、层理构造: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特有的构造。它是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主要标志之一,它在外观上是由于上下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成分、颜色和形状不同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层与层之间的接触面称为层面,每个单层厚度不等,它可以分为: 块状层:单层厚度>1m 厚层:单层厚度0.5-1m 中厚层:单层厚度0.1-0.5m 薄层:单层厚度0.01-0.1m 极薄层:单层厚度<0.01m 按形状还可以分为:平行层理 斜层理 交错层理 波状层理 递变层理 2、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层面上留下的痕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沉积岩形成的条件,主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

波痕:系运动介质(流水、波浪、风)在砂质等非粘土沉积物层面上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构造,它由一系列近于平行的呈线性延长的波峰和波谷组成,波形对称或不对称,延长方向一般垂直于介质运动方向。 泥裂:泥质或灰泥质沉积物因曝晒所发生的收缩龟裂纹,平面上呈不规则网格状,剖面上常呈“V”形,并为上覆沉积物充填。 雨痕:偶尔阵雨降落在泥质沉积物表面,撞击形成的小凹穴,呈圆形成椭圆形。 3、生物构造 含化石构造:岩石中包存了石化的生物遗体。 生物遗迹构造:是指保存在沉积层面上及层内的生物活动的痕迹。(虫孔、虫迹、足迹)。 4、化学成因构造: 结核构造:是一种成分、结构或颜色与围岩截然不同的矿物包裹体。成因可分为同生结核、成岩结核和后生结核。 缝合线构造:是碳酸盐岩石常见的一种构造,它在岩石剖面中呈锯齿状曲线,像动物头盖骨中的缝合线而得名,层面上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面。 三、沉积岩的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是指组成沉积岩的物质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构与沉积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所具有的碎屑结构;化学岩所见的化学结构;泥质岩特有的泥质结构;以及生物成因的生物结构等。 碎屑结构:由各种碎屑物质和胶结构所组成。按碎屑大小又可分为: 砾状结构:碎屑直径大于2mm。 砂状结构:碎屑直径介于0.05-2mm之间。 粉砂状结构:碎屑直径介于0.005-0.05mm之间。 泥质结构:由各种粘土矿物组成,质点大小皆小于0.005mm。 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的结构。它可以是隐晶的,也可以是显晶的。 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组成。

完整版实验常见矿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一常见矿物手标本的鉴定 一、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 (一)熟悉与掌握用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 (二)熟练掌握常见矿物的形态特征及物理性质特征,并据此鉴别矿物。(三)为鉴定岩石打下基础。 三、实验仪器、设备 矿物标本,小刀,放大镜,盐酸,瓷板,马蹄形磁铁 四、实验原理 (一)矿物的形态 1.矿物单体的形态:一向延长——柱状或针状 二向延长——板状或片状 三向延长——立方体或八面体等。 2.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矿物单体如为一向伸长——集合体常为纤维状或毛发状;矿物单体如为二向伸长——集合体常为鳞片状; 矿物单体如为三向伸长——集合体常为粒状或块状 (二)矿物的光学性质 1、透明度: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矿物薄片能透过光线者,称为透明矿物;基本上不能透过光线者,称为不透明矿物。 2、光泽: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根据反射能力的强弱可分为: 3、颜色与条痕:颜色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某些矿物常常由于外来原因呈现出不很固定的颜色,如纯净的石英为无色,由于混有杂质等原因也可呈现各种颜色,许多透明矿物均具有这一特点。 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它对于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如赤铁矿可呈赤红、铁黑或钢灰等色,而它的条痕恒为樱红色 透明矿物的条痕都是白色或近于白色,无鉴定意义。 (三)矿物的力学性质 1、硬度:在肉眼鉴定中,主要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通常用摩氏硬度计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2、解理:晶体受到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即解理面)的能力。 3、断口:断口是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所形成的断裂面。(四)常见矿物特征 滑石Mg[SiO](OH) 83104单晶体为片状,通常为鳞片状、放射状、纤维状、块状等集合体。无色或白色。解理面上为珍珠光泽。硬度1。平行片状方向有极解理。有滑感。薄片具挠性相对密度2.58—2.55。 石膏Ca[SO]·2HO 24单晶体常为板状。集合体为块状、粒状及纤维状等为无

实验二_常见岩浆岩的认识和鉴定

实验二常见岩浆岩的认识和鉴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2.学会肉眼鉴定岩浆岩的基本方法。 3.掌握一些常见岩浆岩的肉眼鉴定特征,并写出简单的鉴定报告。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肉眼描述和鉴定岩浆岩的基本内容为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命名的基础。拿到一块岩石,一般描述的顺序是:首先是颜色,其次为结构、矿物成分、构造及次生变化等。 现将描述各种特征的方法及注意要点简述如下: (一)颜色 岩石的颜色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颜色之总和,而非某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颜色。如灰白色的岩石,可能是由长石、石英和少量暗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等)等形成的总体色调。因此,观察颜色时,宜先远观其总体色调,然后用适当颜色形容之。岩浆岩的颜色也可根据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即“色率”来描述。按色率可将岩浆岩划分为: 暗(深)色岩色率为60-100相当于黑色、灰黑色、绿色等; 中色岩色率为30-60相当于褐灰色、红褐色、灰色等; 浅色岩色率为0-30相当于白色、灰白色、肉红色等。 反过来,我们亦可根据色率大致推断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从而推知岩浆岩所属的大类(酸、中、基性)。这种方法对结晶质,尤以隐晶质的岩石特别有用。 (二)结构构造 岩浆岩按结晶程度分为结晶质结构和非晶质(玻璃质)结构。按颗粒绝对大小又可分为粗(>5mm)、中(5-1mm)、细粒(1-0.1mm)结构,以及微晶、隐晶等结构。其中特别应注意微晶、隐晶和玻璃质结构的区别。微晶结构用肉眼(包括放大镜)可看出矿物的颗粒,而隐晶质和玻璃质结构,则用肉眼(包括放大镜)看不出任何颗粒来,但两者可用断口的特点相区别。隐晶质的断口粗糙,呈瓷状断口;玻璃质结构的断口平整,常具贝壳状断口。按岩石组成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又可分为等粒、不等粒、斑状和似斑状等结构。因此,观察描述结构时,应注意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的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等特点。 岩浆岩常见的构造为块状构造,其次为气孔、杏仁和流纹状构造等。

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书签: 一、矿物的形态 二、矿物的各种物理性质 三、一些常见矿物的特征。。。。。。。。。。。。。。。。。。。。。。。。。。。。。。。。。。。。。。。。。。。 一、矿物的形态 矿物的形态有单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之分。 (一)单体形态 由于矿物具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具一定外形的几何多面体,称为晶体(crystal)。完好晶体的自然表面称晶面(crystal face),它相当于结晶格架上质点较密集或联结力较强的网面。晶体的形态称为晶形(crystal form)。各种矿物都有其独特的晶形,它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尽管矿物的晶形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矿物单体晶形可分为三种类型:一向延长型呈柱状或针状,如石英、辉锑矿、角闪石等; 二向延长型呈片状或板状,如石膏和云母等; 三向等长型呈粒状,如黄铁矿等。 矿物的晶体大小与生长环境有关,在适宜条件下某些晶体可生长成巨大的个体,例如,曾发现巨大的白云母晶体,其晶面可达7m2,但有些矿物的晶体极小,

如高岭石的晶体仅为10~n×10μm,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同一种岩石中不同矿物的结晶顺序也有先后,先结晶的矿物晶形较完好,后结晶的则受先结晶的矿物限制,常形成扇形不甚规则的“他形”晶。 (二)集合体形态 自然界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呈完好晶形以单体产出的矿物较少,绝大多数矿物都是以多个单体聚合在一起产出,同种矿物的许多个单体聚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称矿物集合体。 1.晶质矿物集合体形态:根据集合体中矿物颗粒大小可分为两类:肉眼或放大镜可辨认矿物颗粒界限的显晶集合体和只能在显微镜下辨认出矿物单体的隐晶集合体。 显晶集合体形态多取决于矿物单体的形态和它们的集合方式:如柱状和针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纤维状集合体是针状单体大致平行密集排列而成;放射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少数可为片状单休,以一点为中心向外成放射状排列而成;片状或板状集合体是片状或板状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粒状集合体是三向等长的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最典型且最常见的集合体是石英的晶簇状集合体,所谓晶簇(druse)是指若干个晶体在共同的基座上丛生在一起,且其中发育最好的晶体与基底近于垂直的单晶体群(图2-2)。 隐晶集合体是用放大镜也看不见单体界限的集合体,按其紧密程度可分为致密块状和疏松块状(土状)。 2.非晶质矿物的形态:非晶质矿物没有一定的晶形,它的颗粒在显微镜下也难以辨认,故主要根据外表形态或成因分类,常见的有:分泌体——岩石中形状不规则或球形的空洞被胶体等物质逐层自外向内充填而成,常呈同心层状,大者(d>1cm)称晶腺,小者(d<1cm)称杏仁体。鲕状和豆状集合体是由许多球

岩性鉴别

主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 一、岩浆岩类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虽然很多,但常见的只有二十几种,称为造岩矿物,而最常见的造岩矿物就更少了,主要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前四种含铁镁高,称铁镁矿物,矿物颜色较深,又称暗色矿物;后三种含硅、铝高,称硅铝矿物,含有色元素少,矿物颜色较浅,又称浅色矿物。这几种造岩矿物相对于岩浆岩分类命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的肉眼鉴定特征及方法如下: 1、橄榄石(Fe,Mg)2SiO4 它的出现往往表示岩石中SiO2的含量处于不饱和,常分布在超基性岩和部分基性岩中,与辉石或基性斜长石共生。常见的橄榄石是富含镁的,故颜色一般较浅为橄榄绿色,但少数含铁多时可适于黑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不规则粒状,常见有贝壳状断口。次生变化常见,在喷出岩中往往变成红棕色片状伊丁石,有时还保留橄榄石的外形——假象。而在侵入岩中则变成为黄绿色至黑色(由于析出细粒磁铁矿之故)致密蛇纹石,或由叶蛇纹石集合体组成橄榄石假象。它在标本上由于光线的照射而具“闪光面”,这种现象在超基性岩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2、辉石和角闪石 这两类矿物性质上很相似,故常混淆,因此在这里一起叙述。它们都是暗色柱状晶体,与橄榄石在颜色、晶形、节理和次生变化等方面不同。前者颜色一般比较深,呈柱状晶体,有两组解理(110)和(110)发育。辉石和角闪石的一般鉴别特征可归纳成下表: 矿物辉石角闪石 颜色黑色、棕色、暗绿色黑色至绿黑色 晶形短柱状、粒状,其断面八边形或近方形长柱状、其断面为六边形或菱形 解理交角(110)∧(110)=90o,断口往往呈阶梯状≈60 o,呈菱形 光泽玻璃光泽至半金属光泽玻璃光泽至丝绢光泽 共生矿物常与基性斜长石和橄榄石共生常与中性斜长石和黑云母共生 产状产于超基性、基性岩及部分中性岩中中性及中酸性岩中 在岩浆岩中常见的普通辉石和普通角闪石,常常颜色均为深灰黑色至黑色,光泽亦很相似,这时形状和断面就比较重要,对标本要注意其断面交角,辉石近直角,而角闪石近于菱形,常常要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 辉石类除了普通辉石外,在岩浆岩中还有斜方辉石,如古铜辉石、紫苏辉石等,与普通辉石不同的是如含铁少时,颜色较浅,为淡棕色或碎片状,有些带褐黄色,随着铁含量增多而颜色变深,为暗褐色至褐黑色。另一种为少见的碱性辉石,呈针状、长柱状,两头尖呈箭头状,黑带绿色,这时注意不要把它误认为角闪石,可根据共生矿物产况来识别。 3、黑云母 通常较易鉴别,黑色至褐黑色,具有较强的珍珠光泽,黑云母有时退色,颜色变浅,呈金黄色,底面呈六边形,(001)节理极完善,常呈片状,其纵断面常成为长条状,有时易误认为角闪石;但可以用小刀挑一点到手心上,用放大镜观察,呈片状并具有弹性。这个办法可同时区别于片状的绿泥石和蛭石。次生变化后,颜色变为绿褐色、绿色,常被绿泥石所代替。常与钾长石、酸性斜长石和石英等共生,多产于酸性和中性岩中。 4、长石类 长石是在岩浆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造岩矿物,除了超基性岩和某些碱性岩外,几乎每一种岩浆岩都含有长石,所以在鉴定时要特别注意。 长石是含钙、钠或钾、钠的绿硅酸盐矿物,按其成分可分为两个亚类,即斜长石亚类和钾长石亚类,前者包括钙长石和钠长石,二者为无限混溶固溶体,包括一系列过渡变种。后者常

实习五常见沉积岩的观察与鉴定

常见沉积岩的观察与鉴定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沉积岩的一般特征; 2.观察、熟悉主要的沉积构造(原生构造); 3.掌握碎屑岩、碳酸盐岩的鉴定特征。 二主要沉积构造(原生构造)类型及观察内容 许多沉积构造可在野外大范围出露,应做宏观描述。室内手标本应注意观察较微细的构造部分。 1.层理:描述手标本上水平层理、小型交错层理的识别特征,注意观察小型交错层理中细层与层理的关系。 2.层面构造:包括波浪、雨痕、泥裂、生物痕迹等。注意观察泥痕和延伸方向;泥裂的“V”形特点,识别上层面与下层面。 3.缝合线:仔细观察灰岩中的缝合线,注意“面”与“线”的关系,了解缝合线的成因和意义。 结核:观察钙质结核,铁质结核,注意结核的物质成分及形态的差异。 三碎屑岩的肉眼鉴定 (一)颜色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组分和形成环境。如石英砂岩由于成分单一,颜色多为浅色;岩屑砂岩则因成分复杂,颜色多为灰绿、灰黑色等。另外,对次生(风化)色有时亦需描述。 (二)结构 若为砾状结构的岩石,可用尺子直接测量颗粒的大小、圆度、球度,目估各种粒径砾石的含量,以确定其分选性。对具砂状结构的岩石应尽量目估其颗粒大小,同时估计各粒级的百分含量以确定其分选性。在目估粒度时,可用已知粒级的砂粒管进行对比。用肉眼(包括放大镜)观察并确定碎屑的磨圆程度。对磨圆度的观察描述,一般对中砂和大于中砂粒级的岩石才具有意义。

分选性:肉眼描述时,目估同一粒级颗粒的含量,>75%为分选好;75~50%为分选中等;<50%为分选差。 磨圆度:肉眼或用放大镜观察颗粒的磨圆程度。 (三)构造 若手标本上能见到层面和层理构造则应尽量描述。若手标本上能见不到特殊的构造,则表明该岩石的岩层厚度较大,一般将其称为块状构造即可。 (四)成分 碎屑岩的成分主要描述碎屑颗粒和胶结物两部分的物质成分。 1.碎屑成分:碎屑岩中的碎屑物质包括矿屑和岩屑二类。常见的矿屑有石英、长石和白云母。岩屑多出现在较粗的碎屑岩中,常见的岩屑为石英、砂岩、粉砂岩、燧石和中酸性岩浆岩等。在观察鉴定岩石时,要求鉴定出主要矿物和岩屑名称。 2. 胶结物成分:常见的胶结物成分有钙质、硅质、铁质、泥质四种。主要区别如下表: (五) 碎屑岩的命名 碎屑岩主要是根据碎屑粒级确定岩石的基本名称(砾岩、砂岩、粉砂岩等),再根据岩石的颜色和成分(碎屑成分和胶结物成分)予以定名。即:颜色+(胶结物成分)+(次要碎屑成分)+主要碎屑成分+基本名称,如:黄褐色钙质石英粗砂岩,灰色长石石英细砂岩等。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详细]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 概述:岩石(rock)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者岩屑组成的集合体.按照岩石的成因,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沉积岩:是由各种外力地质作力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按成因又可分为四大类: 表2-1 沉积岩分类简表 砾状结构>2米米、砂状结构2~0.05米米、粉砂状结构0.05~0.005米米、粒径>100米米粒径2~100米米粒径65%强烈过饱和游离石英>20% 造岩元素含量的变化:Fe 米g Cu → Fe 米g Cu Al → Fe Ca Al Na → Ca Na K Al + SiO2 岩石颜色的变化:深(绿黑)→暗(绿灰)→中色(灰色)→浅色(肉红、灰白). 矿物组合变化、橄榄石、辉石(无石英)辉石、富钙斜长石、角闪石(基本无石英) 钙钠中等的斜长石、角闪石(少石英、黑云母) 富钠斜长石、正长石,石英大量出现 . 变质岩(米eta米orphic rock)是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等)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 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副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的分布及产状 岩石类型主要分布位置重量百分比地表分布面积产出状态陆地海洋

沉积岩地表或近地表 5% 75% 少量层状 岩浆岩地下深处 89% 25% 占大多数块状或脉状 变质岩构造运动剧烈地带或岩体周围 6% 几乎没有介于二者之间 第一节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 目的:1、学会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2、加深对地壳的物质组成的认识. 一、矿物的形态 矿物的形态有单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之分. (一)单体形态 由于矿物具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具一定外形的几何多面体,称为晶体(crystal).完好晶体的自然表面称晶面(crystal face),它相当于结晶格架上质点较密集或联结力较强的网面.晶体的形态称为晶形(crystal for米).各种矿物都有其独特的晶形,它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尽管矿物的晶形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矿物单体晶形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向延长型呈柱状或针状,如石英、辉锑矿、角闪石等; 二向延长型呈片状或板状,如石膏和云母等; 三向等长型呈粒状,如黄铁矿等. 矿物的晶体大小与生长环境有关,在适宜条件下某些晶体可生长成巨大的个体,例如,曾发现巨大的白云母晶体,其晶面可达7米2,但有些矿物的晶体极小,如高岭石的晶体仅为10~n×10μ米,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同一种岩石中不同矿物的结晶顺序也有先后,先结晶的矿物晶形较完好,后结晶的则受先结晶的矿物限制,常形成扇形不甚规则的“他形”晶. (二)集合体形态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及鉴定表 对沉积岩或沉积物的研究,其目的是:(1)确定其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以及其中所含化石等,并给予正确的命名;(2)通过对岩石在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物质成分及其结构、构造特点的研究,来确定它在沉积、成岩以及后生阶段所发生的变化,以便恢复原生沉积特征及性质;(3)对岩石进行相分析,其目的是再造沉积时的自然地理状况;(4)搞清岩石某些性质,以确定其在国民经济上的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因此对沉积岩的研究应该是全面的、综合地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近代的沉积岩石学研究方法很多:野外地质学研究法;室内的专门的技术性质的研究法;综合相分析法等。下面仅就沉积岩肉眼鉴定方面作概略的介绍。 一、沉积岩肉眼鉴定要点及描述内容 在各论中我们介绍了五个主要岩类的沉积岩即:陆源碎屑岩类;火山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碳酸盐岩类和硅质岩类。现分述如下: (一)陆源碎屑岩类 陆源碎屑岩按其碎屑粒径可划分为: 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2mm 中碎屑岩(砂岩类)2—0.05mm 细碎屑岩(粉砂岩类)0.05—0.005mm 每类碎屑岩其相应粒度的碎屑含量必须在50%以上。如含有砾石50%以上的岩石才能称作砾岩,以此类推。碎屑岩的命名是以含量占50%以上的粒级来确定岩石

的基本名称:若其他粒级含量在25—50%之间,则在基本名称之前冠以“**质”;若其含量在5—25%之间,则以“含**”表示。 1、粗碎屑岩——砾岩和角砾岩的观察和描述内容: (1)颜色:尽可能指出总的颜色,并注意它的成因。 (2)砾石成分:鉴定各种砾石的成分,确定砾石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如为复成分砾岩,还需估计各种成分砾石占全部砾石的百分含量。 (3)砾石大小及分选性:如分选不好时,应指出一般大小及最大最小的。 (4)砾石的圆度、球度及形状。 (5)胶结物成分,占整个岩石的百分含量;胶结物本身的性质;胶结类型等。 (6)其它:砾石有没有定向排列,胶结的致密程度,有无次生脉穿插等等。 由于砾岩在地层学上常作为沉积间断的标志和划分地层的依据;同时砾岩的沉积大部分距陆源供给区很近,易于利用砾岩成分来推断古地理情况,故对砾岩的野外研究还应当注意下列方面: (1)层位和分布概况; (2)岩层产状及其变化(如透镜体); (3)层理及层面构造; (4)与上下层的接触关系及其在剖面上的位置; (5)砾石的倾向、倾角和长轴方向。 2、中碎屑岩——砂岩类 砂岩通常按碎屑粒径又可分为:(1)巨粒砂岩(2—1mm);粗粒砂岩(1—0.5mm)中粒砂岩(0.5—0.25mm);细粒砂岩(0.25—0.1mm);微粒砂岩(0.1—0.05mm)

岩性鉴定

三大岩性初步鉴别方法来源:邓震的日志(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 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 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 l 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据此,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是喷出岩类。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不仅要对全晶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晶质结构,还要对其中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其矿物颗粒大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 对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斑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假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观察岩石中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含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若无定向排列称之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深成岩、浅成岩大多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对于岩石中有规律排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虏体等均要观测其方向。对于那些在接触面上有规则排列的片状矿物,要描述其组成成分,并测其产状要素。

常见造岩矿物肉眼鉴定特征2

常见造岩矿物手标本鉴定特征 1. 橄榄石[(Mg,Fe)2SiO4]:斜方晶系。晶形呈厚板状,晶形完好者少见,一般为他形粒状集合体。浅黄、黄绿色至黑绿色,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硬度6.5~7,比重3.3~3.5。 2. 普通辉石Ca(Mg,Fe,Al,Ti)[(Al,Si)2O6] :单斜晶系。晶形常呈短柱状,横断面近于正八边形(或假正方形),集合体常为粒状。暗绿--—绿黑色,少数为褐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6,比重 3.22~3.38。两组完全解理,夹角87°(93°) 鉴定特征:根据短柱状晶形,颜色和解理,可与普通角闪石等相似矿物相区别。 3. 普通角闪石Ca2Na (Mg,Fe2+)4(Al,Fe3+) [(Si,Al)4O11]2(OH)2:晶体常呈长柱状或针状,单体的横截面为近菱形的六边形。常呈粒状或放射状集合体。暗绿——绿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5~6,比重3.0~3.4。两组完全解理,交角为124°(56°) 鉴定特征:根椐晶形、横截面形状、颜色、解理及其夹角,可与普通辉石相区别。 4. 钾长石(透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K[AlSi3O8]:厚板状,单晶为短柱状或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常见卡氏双晶,集合体为块状。常为肉红色、浅黄红色及白色、灰白色,玻璃光泽。硬度6,比重2.56~2.58。两组完全解理。 鉴定特征:根据晶形、双晶(卡氏双晶)、颜色、硬度、解理,可与石英、方解石相区别。 5. 斜长石Na[AlSi3O8]—Ca[Al2Si2O8]:三斜晶系。晶体呈板状或柱状。在岩石中常呈板状或不规则粒状。具聚片双晶。白色至灰白色,玻璃光泽。硬度6~ 6.5,比重2.55~2.76。两组完全解理。 鉴定特征:用肉眼区别斜长石与钾长石(正长石)的可靠依据是斜长石具聚片双晶。在岩石中的斜长石,根据双晶,有无解理及透明度,可与石英区别。

实验:常见沉积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常见沉积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3普通沉积岩的鉴定手标本 1,实验类型 综合实验2,实验目的 通过了解沉积岩的特征来加深对沉积岩形成条件的了解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沉积岩样品,刀,放大镜四。实验原理 1沉积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沉积岩中的特殊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粘土矿物、石膏、硬石膏、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等沉积岩结构 2沉积岩结构 指沉积岩颗粒的性质、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的结构: (1)碎屑结构:根据碎屑颗粒的大小,可分为:砾石结构粒度> > 2mm砂结构粒度2-0.05mm粉砂结构粒度0.05-0.005mm泥结构 (2)非碎屑结构:岩石中的颗粒由化学沉积或生化沉积形成3沉积岩结构(野外观察较好) 是指沉积岩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岩石成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主要包括: 1 (1)层理:沉积岩层它是由岩石不同部分的碎屑(或沉积物颗粒)的颜色、矿物成分、特征和结构的差异造成的。它分为平行层理。交叉层

理 (2)级配层理:同一层的碎屑颗粒粒径向上逐渐减小(3)波痕:水平面呈波浪状 (4)泥浆裂缝:从岩层表面垂直向下的多边形裂缝裂缝向下逐渐变细。 4 .常见沉积岩(1)砾岩和角砾岩 砾石结构碎屑是圆形或亚圆形砾岩,而碎屑是角状或半角状角砾岩。 (2)-(6)砂岩 砂质结构碎屑成分通常是应时、长石、白云母、碎屑和生物碎屑。岩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并且随着碎片和间隙物质的成分而变化。例如,富含粘土的颜色更深;铁含量为紫红色;碎屑是应时,水泥是二氧化硅,灰白色。富含钾长石的冲突呈灰红色 砂岩根据岩屑粒度可分为 粗粒砂岩(粒度2-0.5毫米)、中粒砂岩(粒度0.5-0.25毫米)和细粒砂岩(粒度0.25-0.05毫米)。根据碎屑成分, 砂岩可分为 应时砂岩(应时含量75%-95%),一般呈高度圆形,分选良好,颜色较浅。长石砂岩(应时含量25%)圆形不良,精选或差,浅红色至浅灰色。 岩屑砂岩(应时含量25%)圆形度差,分选差,颜色深(7)粉砂岩 为粉质结构碎屑成分通常是应时和少量长石和白云母。颜色有灰黄色、灰绿色、灰黑色、红棕色等。 (8)-(9)粘土岩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四,,岩浆岩及其肉眼鉴定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四,,岩浆岩及其肉眼鉴定 矿物岩石鉴定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4.1岩浆岩的形成、基本特征及分类课时:4授课时间安 排第 周第 次教学器材与工具教学PPT、岩石手标本授课类型请标注√理论课(√)实训课()习题课()其他()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授课使学生了解岩浆与岩浆岩的概念、岩浆岩的物质成分特征、不同类型岩浆岩中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熟悉岩浆中矿物的结晶顺序、岩浆岩产状和相的相关概念,掌握岩浆岩常见的结构、构造类型,熟悉典型结构、构造的地质指示意义,了解岩浆岩中侵入岩和喷出岩常见产状及相的类型,掌握岩浆岩分类依据,熟悉岩浆岩主要的分类方案及其命名的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岩浆岩主要的结构及构造类型、岩浆岩的分类,难点:岩浆岩主要结构、构造的地质意义、岩浆岩的分类方案, 教教学基本内容一.岩浆与岩浆岩1.岩浆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2.岩浆岩及其基本分类二.岩浆岩的物质成分1.岩浆岩的化学成份2.岩浆岩的矿物成分三.岩浆岩的结构、构造1.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的相关概念2.岩浆岩的结构类型(结构的划分依据、主要结构类型) 3.影响岩浆岩结构的因素及其矿物结晶顺序; 4.岩浆岩的主要构造类型 5.常见岩浆岩构造的地质意义四.岩浆岩的产状与相 1.岩浆岩的产状(侵入岩的产状、喷出岩的产状) 2.岩浆岩的相(深成相、浅成相、超浅成相、喷发相)五.岩浆岩的分类、命名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一:教师多媒体演示交互式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课堂板书,讲授岩浆岩总论中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设计二:矿物手标本讲解与演示利用典型岩石手标本,向学生讲解如何通过之前所学知识(岩浆岩总论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岩浆岩大类中常见岩石类型进行鉴定,掌握其主要鉴别标志及肉眼鉴定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讨论(√)、多媒体讲解(√)、模型、实物讲解(√)、课堂板书(√)、音像讲解()等。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岩浆岩的概念、常见的造岩矿物 2.根据SiO2划分几种化学类型 3.根据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常见哪些结构类型 4.根据岩石中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常见哪些结构类型各自有何成因意义 5.鲍文反应原理 6.何谓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7.教材中岩浆岩采用的是何种分类方案 课后小结: 1.岩浆侵入到地壳上部、在地表以下深度结晶和冷凝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岩浆喷出或溢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或火山岩。 2.火山喷出的固体物质统称为火山碎屑物。由火山碎屑物堆积而形成的岩石

常见变质岩的观察与鉴定

常见变质岩的观察与鉴定 一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2.认识和熟悉几种典型的变质岩种类的描述和肉眼鉴定。 二区域变质岩肉眼观察描述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变质岩肉眼观察描述的内容、方法与沉积岩、岩浆岩大体相似,包括以下内容:1.颜色 变质岩的颜色比较复杂,它既与原岩有关又与变质岩矿物成分有关。因此,颜色虽可帮助鉴定矿物成分,但与其它两大类岩石相比,则重要性较差。变质岩的颜色常不均一,应注意观察其总体色调。 2.结构构造 区域变质岩的结构主要为变质结构,仅少数为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在肉眼下很难与结晶质结构相区别。描述变晶结构时同样应注意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等特点。区域变质岩最特征的构造是由矿物具一定方向排列而构成的定向构造,即片理。片理是变质岩特有的一种构造。根据其剥开的难易,剥开面和平整程度和光泽,结合矿物重结晶程度等特征,可将片理中的板状、千枚状、片状和片麻状四种构造区分开。区域变质岩中亦有块状构造。 3.矿物成分 描述变质岩的成分时,应注意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特征变质矿物。一般按矿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进行描述。 4.岩石的命名 区域变质岩中具有定向构造的岩石,以定向构造为其基本名称。若肉眼可识别出主要矿物或特征变质矿物时,亦应作为定名内容。一般命名原则可概括为:颜色+(矿物成分)+基本名称。如蓝灰色蓝晶石片岩。角闪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变质岩。 三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和混合岩的观察描述内容和注意事项 (一)接触变质岩 接触交代变质岩,颜色成分均较复杂多变,与原岩成分及交代有密切关系,典型岩石为矽卡岩,常含多种金属矿物。接触热变质岩的典型岩石石英岩和大理岩是典型

野外岩石的鉴定步骤

野外岩石的鉴定步骤 变质岩, 岩浆岩, 沉积岩, 晶体 第一步判断岩石是岩浆岩、变质岩还是沉积岩 岩浆岩 岩浆岩呈晶质结构,是由矿物晶体互相连结聚集而成。岩石里的晶体或无规律聚集,或是显示出某种方向性。岩浆岩没有沉积岩的层理构造,也没有变质岩的片理构造。有些熔岩充满气孔。不含化石。 变质岩 变质岩分为两大类,区域变质岩有独特的片理构造,常呈波浪状,不像沉积岩层理面那样平坦,接触变质岩晶体呈较不规则排列。 沉积岩 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颗粒连结松散,用手指可蹭下颗粒。石英是许多沉积岩的主要成分,方解石是石灰岩的重要组分,沉积岩含化石,依此可与岩浆岩和变质岩区别。 第二步确定岩石成因类别之后,下一步就根据颗粒的大小进行划分。 这里指的是组成岩石的颗粒的大小,而不是嵌生于其中的个别晶体的大小 第三步通过上两步你已确定手持标本属于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并已确定其颗粒的大小,如果是岩浆岩, 那么下—步就是观察颜色,酸性岩富含密度小的淡色硅酸盐,颜色很浅,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富含密度大的铁镁矿物,颜色深, 中性岩恰如其名,其矿物含量处于前两类之间,因此,颜色深浅也居中。 如果是变质岩,那么应观察片理(某些矿物的定向排列)和无片理(结晶,无明显的构造),确定手持标本的所属, 然后按表中提供的岩石名称,以获取进一步的鉴定资料。 第四步 对沉积岩,首先观察它的矿物成分,是由岩屑,即岩石碎屑组成的呢?还是主要由石英组成? 石英通常呈灰色,且很坚硬,易于辨认。 富含碳酸钙的石灰岩颜色浅淡,与稀盐酸作用,起泡。 手持标本如果主要是由碳酸钙和石英以外的其他矿物组成的,那么就要判断它属于下列四类中的哪一类,然后按照提供的岩石名称、页码查看进—步的鉴定资料。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具体步骤可为: (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