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杆菌【专业知识文档】
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这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困扰和痛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讲述我的经历,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回想起那段时间,我的生活被百日咳紧紧束缚。
起初,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传染病,只是觉得喉咙痛、咳嗽,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咳嗽持续不断,尤其是在夜间,喉咙像被什么东西紧紧勒住,呼吸困难。
我不得不经常请假,错过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和社交活动。
百日咳的症状并不局限于咳嗽,它还会引发其他一系列不适。
例如,我时常感到胸闷、乏力,有时候还会出现严重的头痛。
这些症状让我痛苦不堪,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而最让我痛苦的是,我知道我传染给了我的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也饱受折磨。
在漫长的治疗日子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我开始关注呼吸道卫生,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的习惯。
为了避免传染给他人,我尽量减少外出,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距离。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关爱和支持,他们的关心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更有信心战胜病魔。
经过长达百日的抗争,我的病情终于得到了缓解。
这段时间里,我不仅体会到了疾病的痛苦,更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
百日咳让我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关注身体健康,同时,也要关爱身边的人,携手共同抵御疾病。
希望通过我的亲身经历,能为广大读者敲响健康的警钟,让大家更加重视呼吸道卫生,预防百日咳等疾病。
同时,也希望那些正在与百日咳抗争的朋友们,能够坚定信心,早日康复。
让我们一起,为健康而努力,共创美好未来!在那段被阴霾笼罩的日子里,百日咳这个名字成了我生活中的常客。
它的到来,悄无声息,却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
现在,我坐在书桌前,希望通过我的文字,将这段经历真实地记录下来,也许它能为那些同样遭遇此劫的人带来一些慰藉,一些希望。
我的百日咳之旅,始于一个看似平常的感冒。
那是一个工作繁忙的日子,我感到喉咙有些痛,咳嗽了几声,本以为只是工作压力大引起的轻微感冒,便没有太过在意。
百日咳【知识科普】

百日咳(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从广泛实施百日咳菌苗免疫接种后,本病的发生率已经大为减少。
百日咳的临床特征为咳嗽逐渐加重,呈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啼样吸气性吼声,病程长达2~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
二病因病原体及流行病学:1.病原体一般由百日咳鲍特杆菌(简称百日咳杆菌)感染所引起,同属的支气管败血症鲍特杆菌和副百日咳鲍特杆菌亦可引起。
百日咳鲍特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可产生一些致病物质,包括百日咳毒素、气管细胞毒素、腺苷酸环化酶毒素、不耐热毒素以及内毒素等。
百日咳毒素可使患者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动员到周围血液及气管,细胞毒素可特异性损伤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使之变性、坏死。
2.流行病学百日咳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带菌者为传染源。
潜伏期末到病后2~3周传染性最强。
百日咳经呼吸道飞沫传播,5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最高,小儿预防注射10年后百日咳感染率与未接种者无区别。
三临床表现1.潜伏期潜伏期5~21天,一般7~14天。
2.分期典型患者全病程6~8周,临床病程可分为3期:(1)卡他期从发病开始至出现痉咳,一般1~2周。
开始症状类似感冒,除咳嗽外,可有流涕、喷嚏、低热,也可只有干咳。
当其他症状逐渐消失时,咳嗽反而加重,日轻夜重,渐呈痉咳状。
(2)痉咳期一般为2~4周或更久(数天至2个多月)。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本期特点。
发作时咳嗽成串出现,咳十余声或数十声,直到咳出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紧跟着深长吸气,发出鸡鸣样吸气吼声。
咳嗽剧烈时,可有大、小便失禁,双手握拳屈肘、双眼圆睁、面红耳赤、涕泪交流,头向前倾、张口伸舌、唇色发绀等,表情极其痛苦。
轻者一日数次,重者一日数十次,以夜间为多。
当奔跑、进食、受凉、烟熏、哭吵等均可诱发。
发作前一般无明显预兆。
(3)恢复期一般1~2周,咳嗽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不再出现阵发性痉咳。
但若遇到浓烟等刺激,或有呼吸道感染时,可以重复出现阵发性痉咳。
百日咳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百日咳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百日咳(PertUSSiS)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及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
病程可迁延2~3个月以上。
【诊断提示】1.流行病学病前1~2周有患者接触史,无菌苗接种史。
2.临床表现潜伏期2~21d,平均7~10d,典型临床经过分为3期。
(1)前驱期(卡他期):患儿出现咳嗽、流涕、低度或中度发热,似上呼吸道感染,3~4d后热退,上感症状消失,但咳嗽进行性加重,尤以夜晚为甚,此期传染性最强,持续7~10d o(2)痉咳期(症状期):在原有单声咳嗽基础上,演变为阵发性一连串痉挛性咳嗽,终末伴一口深长吸气,而发出高音调的鸡鸣样吼声为止,多伴有黏痰咳出或胃内容物吐出而告终。
反复发作,呈昼轻夜重。
新生儿及婴幼儿常缺乏典型的痉咳时鸡鸣样吼声,易发生窒息死亡。
此期持续2~6周或更长。
曾接种百日咳疫苗者无典型痉咳。
(3)恢复期:阵咳逐渐减轻至完全消失,如无并发症,本期为2~3周,若并发支气管肺炎或脑病等,可迁延数周。
3,并发症百日咳危及患儿生命的原因,包括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肺气肿、皮下气肿、百日咳脑病等。
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显著增高。
细菌培养目前常用鼻咽拭子培养法,培养越早阳性率越高。
荧光抗体检查,鼻咽拭子涂片后可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查,具有阳性率高、特异性强和诊断快速等优点。
【防治措施】1一般治疗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保持呼吸道通畅,窒息者应立即进行吸痰及人工呼吸、吸氧等。
抽搐时给予苯巴比妥,每次3~5mg∕kg,肌内注射或地西泮每次0.25~O.5mg∕kg,静脉滴注,可用氯苯那敏和赛庚哽等抗过敏药物。
5.抗菌治疗首选红霉素30〜50mg∕(kg∙d),分3〜4次口服或1〜2次/d静滴,连用10~14d o氯霉素30-50mg/(kg∙d),分3〜4次口服,或1〜2次/d静滴,连用7-10d o氨芾西林、复方磺胺甲嗯嗖亦可选用。
初中关于百曰咳的知识点

初中关于百曰咳的知识点百日咳是小儿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杆菌是本病致病菌。
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病程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故称百日咳。
幼婴儿患本病易发生窒息、肺炎、脑病等并发症,病死率高。
百日咳为全球性疾病,至今全世界每年发病人数>6000万,死于本病的患者约100万。
本病传染性强,与麻疹、水痘相仿,密切接触的易感儿中90%以上患病。
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较多,但6、7、8月份发生流行高峰也不少见。
多为散发,也可呈流行性,特别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常见。
各年龄均可得病。
但好发于婴儿和幼龄儿童。
【症状要点】潜伏期一般7-10天,可长至21日。
临床病程可分为3期。
1.卡他期从发病开始至出现痉咳,一般1-2周。
开始症状类似感冒,除咳嗽外,可有流涕、喷嚏、轻度发热,也可只有干咳,并不引起注意。
当其他症状逐渐消失时,咳嗽反而加重,日轻夜重,渐呈痉咳状。
2.痉咳期一般为2-6周(自数日至2个多月)。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本期特点。
发作时不间断的短咳十余声为呼气状态,最后深长吸气,因其喉部仍呈痉挛状态,故伴有高音调的鸡鸣样吼声,接着又发生下次痉咳,如此反复发作多次,直至咯出黏稠痰液为止。
咳嗽剧烈时,可有大小便失禁,双手握拳屈肘、两眼圆睁、面红耳赤、涕泪交流,头向前倾、张口伸舌、唇色发绀等,表情极其痛苦,呕吐后方告结束。
轻者一日数次,重者一日数十次,以夜间为多。
奔跑、进食、受凉、烟熏、哭吵等均可诱发。
发作前一般无明显预兆。
间歇期情况无特殊。
痉咳时,上腔静脉压力增高,回心血流受阻而有瘀血现象,常见颜面及眼睑浮肿,阵咳剧烈时,可出现鼻出血、咯血及眼结膜下出血等,甚至发生颅内出血。
新生儿和幼婴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屏气及发绀,易致窒息、惊厥。
呼吸动作可停止在呼气期,心率先增快,继而减慢乃至停止,可窒息死亡。
3.恢复期2-3周。
阵发性痉咳减轻,次数减少,鸡鸣样吸气声消失,患儿精神食欲逐渐恢复正常。
百日咳

【百日咳】
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1~6岁患病的较多,只要不发生并发症,一般都能自行痊愈,而且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得二次百日咳的极少见
【百日咳症状】表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伴有鸡鸣样吸气性孔声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为特征【护理小建议】
除应及时治疗外,还应注意
1、忌关门闭户,空气不畅。
由于频繁剧烈的咳嗽,肺部过度换气,易造成氧气不足,一氧化碳潴留,应有较多的氧气补充,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在室内也尽量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2、忌烟尘刺激。
家人不要吸烟。
此外,生炉子、炒菜等,一定要设法到室外进行
3、忌卧床不动。
百日咳的咳嗽是阵发性的,让孩子在空气新鲜的地方适当做些活动和游戏往往会减轻咳嗽
4、忌饮食过饱。
过饱会加重胃肠功能的负担,心脏要输出过多的血液维持胃肠功能的需要,势必造成呼吸系统供血供氧不足,不利于身体的康复。
少吃多餐,易消化,富营养,以利吸收,增加抗病能力
5、忌和别种病儿接触,以免感染,引起别的并发症,因此时抵抗力、免疫力都比较低下
6、忌疲劳过度。
百日咳病期长,对孩子的身体消耗很大,要有足够的营养及休息,所以活动必须适度。
百日咳杆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百日咳杆菌导语:百日咳杆菌是引起百日咳疾病的病原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常常可以听到家长带小孩去打“白百破”疫苗,什么是“白百破”疫苗呢?其实“百日咳杆菌是引起百日咳疾病的病原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常常可以听到家长带小孩去打“白百破”疫苗,什么是“白百破”疫苗呢?其实“白百破”疫苗主要是指白喉杆菌、百日咳、破伤风这三种病原菌的疫苗。
一般来说,3个月到6岁的儿童需要接种疫苗。
对于“白百破”疫苗我们比较熟悉的应该是他们之中的“百”,“百”指的是百日咳杆菌,它明一种灭活的百日咳杆菌,是一种具有百日咳杆菌的免疫原性没有毒性的疫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百日咳杆菌是人类百日咳的病原菌。
百日咳杆菌为卵圆形短小杆菌,大小为0.5~1.5×0.2~0.5um,属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无鞭毛、芽胞。
革兰氏染色阴性。
用甲苯胺蓝染色可见两极异染颗粒。
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时营养要求较高,需用马铃薯血液甘油琼脂培养基(即鲍~金氏培养基)才能生长。
经37℃2~3天培养后,可见细小、圆形、光滑、凸起、银灰色、不透明的菌落,周围有模糊的溶血环。
液体培养呈均匀混浊生长,并有少量粘性沉淀。
生化反应弱,一般不发酵糖类,但分解蔗糖和乳糖,产酸不产气,不产生h2s和吲哚,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
感染百日咳后可出现多种特异性抗体,免疫力较为持久。
仅少数病人可再次感染,再发的病情亦较轻。
粘膜局部的分泌型lga具有阻止细菌粘附气管粘膜细胞纤毛的作用,其抗感染作用比血清中的抗体更重要。
细胞免疫在百日咳杆菌感染中的作用还不甚明了。
百日咳杆菌感染后,需隔离病人,隔离期自发病起七周。
预防以自。
百日咳知识

诊断
结合当地百日咳流行情况、接触史和预防接种史,咳嗽逐渐加重,呈痉挛性咳嗽及咳 嗽末鸡鸣样吸气回声,尤其夜间加重,无明显的肺部体征,应考虑百日咳的诊断。外 周血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增高有助于诊断,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百日咳鲍特菌 特异性抗体检测可明确诊断。
治疗
对百日咳应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减轻症状。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 奇霉素、红霉素等。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痉咳症状,但应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髙效 价免疫球蛋白可减少痉咳次数和缩短痉咳期。痉咳剧烈者可用支气管扩张剂口服 及雾化吸入,痰液黏稠者可用盐酸氨漠索静脉点滴。患儿应当隔离治疗,卧床休 息,加强营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并维持一定的湿度。对6个月以下的患 儿应加强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百日咳知识
基本知识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 对外界抵抗力弱,对紫外线和常用消毒剂敏感,日光暴晒只能生存1小时,56°C经30 分钟即可灭活,室温下只能生存2小时。
流行病学特点
百日咳患者为唯一传染源,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感染率与传染源密切接 触的程度有关,故以家庭内传播较多见。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6周内均有传染性, 病初1〜3周最强。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婴幼儿的易感性最强,由于母体缺乏 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递给胎儿,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病率较高,新生儿也可 患病。由于患百日咳后不能获得终身免疫,故可发生第2次感染,但症状较轻。 百日咳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较多。
预防
应早期发现并隔离患者,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后5日或痉咳岀现后21日。百 日咳的主动免疫措施是按照我国计划免疫程序接种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破 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未接受过预防接种的体弱婴儿接触患者后,注射百日咳高 效价免疫球蛋白,可阻止发病和减轻症状,也可口服红霉素预防百日咳的发生。
百日咳简介-传染病学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百日咳简介-传染病学
百日咳简介-传染病学:
传染途径:人为百日咳杆菌的唯一宿主,其主要侵犯的对象是孩童,有一半的个案是一岁以下的婴儿,且此病较常发生在女孩身上。
传染途径主要是由空气传染(间接)或飞沫传染(直接),病菌经由患者呼吸道之飞沫散播后,进入易感宿主之呼吸道而传染,并不需要经由媒介物传染。
感染性病菌经常是经由兄弟姊妹或父母带回家散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早期阵发性咳嗽未出现之前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之后传染力逐渐降低,约三周之后,纵使病人仍有持续痉挛性咳嗽或哮喘亦不具传染性。
临床症状:平均潜伏期约七至十天,很少超过14天。
百日咳的临床症状初期的卡它期,会出现流鼻水、轻微咳嗽及发烧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感冒症状,持续约1至2周。
接着为发作的阵咳期,此时呼吸道分泌物愈多愈黏稠,而咳嗽也更严重,其为突然的阵痉性的咳嗽,可以持续2至4周;这个时期也是最容易被诊断出来的时期。
但婴儿的症状通常较不明显,常有的症状是呼吸暂停、哽塞窒息、呕吐、脸部通红、发绀或眼睛凸起等。
成人则较容易形成长期性的咳嗽,但一般成人的症状较轻微且不十分典型。
在恢复期则症状逐渐消失而至痊愈,但若并发肺炎则可能死亡。
其他严重的合并症包括肺泡或横膈破裂、脑部缺氧或碱中毒引发的痉栾、呕吐及结膜下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日咳杆菌【专业知识文档】
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文章导读
百日咳杆菌是引起百日咳疾病的病原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常常可以听到家长带小孩去打“白百破”疫苗,什么是“白百破”疫苗呢?其实“白百破”疫苗主要是指白喉杆菌、百日咳、破伤风这三种病原菌的疫苗。
一般来说,3个月到6岁的儿童需要接种疫苗。
对于“白百破”疫苗我们比较熟悉的应该是他们之中的“百”,“百”指的是百日咳杆菌,它明一种灭活的百日咳杆菌,是一种具有百日咳杆菌的免疫原性没有毒性的疫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百日咳杆菌是人类百日咳的病原菌。
百日咳杆菌为卵圆形短小杆菌,大小为0.5~1.5×0.2~0.5um,属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无鞭毛、芽胞。
革兰氏染色阴性。
用甲苯胺蓝染色可见两极异染颗粒。
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时营养要求较高,需用马铃薯血液甘油琼脂培养基(即鲍~金氏培养基)才能生长。
经37℃2~3天培养后,可见细小、圆形、光滑、凸起、银灰色、不透明的菌落,周围有模糊的溶血环。
液体培养呈均匀混浊生长,并有少量粘性沉淀。
生化反应弱,一般不发酵糖类,但分解蔗糖和乳糖,产酸不产气,不产生h2s和吲哚,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
感染百日咳后可出现多种特异性抗体,免疫力较为持久。
仅少数病人可再次感染,再发的病情亦较轻。
粘膜局部的分泌型lga具有阻止细菌粘附气管粘膜细胞纤毛的
作用,其抗感染作用比血清中的抗体更重要。
细胞免疫在百日咳杆菌感染中的作用还不甚明了。
百日咳杆菌感染后,需隔离病人,隔离期自发病起七周。
预防以自动免疫为主,在我国常用白百破(白喉类毒素、百日咳杆菌ⅰ相灭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dpt)三联菌苗,接种对象为一岁以下幼儿。
接种后能显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但目前使用的死菌苗在一定的副作用,在安全性、免疫原性方面均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治疗可用红霉素、氨苄青毒素等。
以上就是百日咳杆菌的主要作用,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其实百日咳杆菌疫苗是一种具有免疫原性的疫苗,接种这种疫苗以后,我们身体可以产生对抗百日咳杆菌的抗体,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要求接种这此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