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调查报告.doc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古树名木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通过复查,可以补充和完善普查数据,确保古树名木档案数据正确完整,全面准确掌握全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和动态,建立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为制定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任务1、对所有掌握基本情况的古树名木逐一进行现场复检,核对原始测量数据,利用GPS进行精确定位,并拍摄数码照片;2、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调查,对历次普查中缺失的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方法本次审查以20xx年人口普查结果为基础,采用数据查询、内部人员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以乡镇级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的具体技术要求见《古树名木普查复检操作规程》。
需要对所有掌握基本情况的古树名木进行实地调查,核对原始调查数据,利用GPS进行定位,并拍摄数码照片。
普查过程中,按照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完成调查中缺失的古树名木,利用GPS进行定位,并拍摄数码照片。
四、调查的结果本次调查,全区共有古树名木42株,正常生长的有42株,均为古树。
其中榕树4种、蚕豆1种、灰树花1种、楤木2种、木棉2种、朴树1种、仁棉6种、大枣1种、榕树10种、樟树8种、xx4种共13个树种。
一级古树4株,二级古树9株,三级古树29株。
这些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农村,大部分是农村的社会公亩,自觉受到群众保护,没有发现砍伐古树名木的现象。
在20xx年34株古树名木的基础上,调查了8株。
古树名木具有很高的生态、科研、人文、地理和旅游价值。
建议上级部门抽出专项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和保护。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2一、古树名木的基本情况(一)树种与分布经过这次调查,全区登记古树名木共计19株,一级保护树种5株、二级保护树种7株、三级保护树种7株。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古树名木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对象。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对其进行调查研究非常有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古树名木调查报告”,以了解我国目前的古树名木资源状况和保护措施。
一、调查数据本次调查共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达到144,000平方公里。
共发现古树名木2,387个,分别分布在林区、湖泊、河流、城市公园等不同类型的场所。
其中,树种最多的是松树,占总数的21.8%,其次是银杏、榆树、枫树、樟树等。
二、保护状况在古树名木的保护状况方面,调查发现现状不容乐观。
其中,约有86.5%的古树名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主要是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森林病虫害等原因造成。
目前,只有不到20%的古树名木得到了全面的保护。
三、保护措施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应该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具体而言,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立法保护。
应对古树名木资源进行立法保护,为其提供法律保障。
2.人工保护。
对于古树名木,应该加强人工保护,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固定、疏枝等措施。
3.科学研究。
应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进行详细的科学研究,为其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4.旅游开发。
适度地引导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各地旅游业与古树名木的保护相结合。
四、结论综上所述,古树名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生态保护对象。
针对目前的保护状况,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
通过对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关于赴四川调研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1.关于赴四川调研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现状、困难和挑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研内容:1.了解古树名木资源分布和数量:通过与四川省林业局、地方政府和专家进行沟通,获得了全省古树名木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数量统计数据。
明确了各地区的主要古树名木种类和保存现状。
2.分析古树名木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查了四川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保护政策,包括古树名木的划定标准、保护区划设、管理机构和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分析了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3.考察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困难:实地考察了四川省的几个重点古树名木保护区,了解了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和难点。
与相关保护人员和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他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4.总结成功的案例和经验:调研中发现了一些成功的古树名木保护案例,包括保护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与相关保护人员和专家进行了交流和学习,总结了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和可复制的做法。
调研结论:1.古树名木资源分布广泛,但保护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包括资金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管理体制不完善等。
2.古树名木保护政策和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加强执法力度,提高保护效果。
3.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建立科学的保护措施和监测机制。
4.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的氛围。
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投入,增加资金和人力支持。
2.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完善各项保护措施。
3.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打击非法砍伐和破坏行为。
4.加强科技与创新,提供先进的保护技术和方法,改善保护工作效果。
5.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识和关注度。
6.加强跨部门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扬州古树名木考察报告

关于古树名木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5年5月13日 调查地点:驼岭巷、瘦西湖景区调查人员:曹同正 沈 涛 田 丰 杨 桐调查人员分别对驼岭巷唐槐、瘦西湖景区乌桕、银杏、重阳木、圆柏共计5个品种的古树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古树一:树名:槐(国槐) 树龄:1064年 保护级别:一级 编号:270位置:驼岭巷(扬州八怪纪念馆东) 存在问题: 1、树龄过老、树皮剥落严重。
2、存在病虫害,树干中空,有明显腐蚀痕迹。
3、头重脚轻,树干无法支撑树 体。
现有保护措施:1、围栏杆,防治人2、覆盖地被植物(麦3、支架支撑,防为破坏和践踏。
冬)增加透气性 止树体倾斜。
古树二:Array树名:乌桕树龄:134年保护级别:二级编号:011位置:瘦西湖风景区存在的问题:Array1、存在树洞。
2、大枝存在虫蚀。
3、树干根部土壤被游客踩踏,透气性、排水性差。
现有措施:堵树洞,用水泥将树洞口封堵。
树名:银杏树龄:134年保护级别:二级编号:051位置:瘦西湖风景区存在的问题:树体郁闭,造成树枝死亡。
现有措施:1.设置白蚁监测装置。
2.树干根部周边放置鹅卵石,增加保护和土壤透水性。
古树四:树名:圆柏 树龄:134年 保护级别:二级 编号:019位置:瘦西湖风景区 存在的问题:1、皮剥落严重、很多小树洞2、下部主枝死亡。
3、根部践踏严重。
现有措施: 暂无。
古树五:树名:重阳木 树龄:114 保护级别:二级 编号:012位置:瘦西湖风景区 存在的问题:树枝有少量机械损伤 现有措施:1、树干根部周边放置鹅卵石,增加保护和土壤透水性另附:调查团队合影若干张调查总结:根据所调查的唐槐、银杏、圆柏等五株古树名木的情况来看,扬州市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比较得当,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仍需加以解决。
唐槐年代久远,历史原因造成树体衰老原因暂且不谈,保护举措虽有,但是并没有做到细致,如围栏设置简单、支架过于简易等。
建议采用铁质支架,并在与树体交界部位垫放泡沫等柔软物质避免树体早晨损伤。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古树名木调查报告⒈背景介绍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许多古老的树木和名木面临着砍伐、移植、破坏等威胁。
为了保护和维护这些具有历史、生态和文化价值的树木,对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⒉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特定地区内的古树名木的数量、分布、保护状况以及相关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以便制定保护措施和管理计划。
⒊调查范围本次调查的范围涵盖了特定地区内的古树名木以及其周边环境。
调查涉及的地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公园、历史遗址、风景名胜区等。
⒋调查方法⑴野外调查:对特定地区的古树名木进行实地勘察,记录每棵树木的位置坐标、树高、树龄等基本信息,并进行照片拍摄。
⑵文献调查: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地图和照片,了解古树名木的历史背景、地理分布等信息。
⑶社会调查:与相关专家、学者、地方和社区居民进行交流和访谈,了解对古树名木的认识、保护意识以及相关问题。
⒌调查结果⑴古树名木数量和分布情况:总共调查了个地点,发现了棵古树名木。
根据调查结果,制作了古树名木分布地图,标注了每棵古树名木的具体位置。
⑵古树名木的基本信息:对每棵古树名木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树种、树高、树龄、生长环境等。
⑶生态价值评估:根据相关指标和评价体系,对古树名木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并提出保护建议。
⑷文化价值评估:对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研究,评估其对于地方文化和传统的贡献,并提出保护和传承建议。
⒍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和评估意见,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古树名木保护政策和法规●建立古树名木登记和管理制度●实施定期检测和养护措施●增加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附件:古树名木调查表格、古树名木分布地图、照片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古树名木:指具有一定历史或文化价值的树木,通常树种较老、树势良好、形态美丽等特征。
⒉生态功能:指树木在生态系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如固碳、净化空气、保持水源等。
武汉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报告

武汉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报告古树名木的资源,是植物多样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树名木是中华大地园林,风景区的绿色瑰宝,是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的象征,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是发挥民族文化传统,保护生态环境和风景资源造福子孙的大事,同时也对挖掘乡土树种以及绿化树种选择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路线、内容和方法1、调查内容①、全面复查1994年调查古树名木变动情况。
②、对市新开发的风景区、风景点与高科技开发区调查新的古树名木。
③、对城郊五个区的风景区、庙寺、林场和乡镇村调查现保存的古树名木。
2、调查路线城郊区结合风景区、古迹的旅游线路。
第一条是从汉阳树经归元寺至汉阳快活山岭;第二条线以蛇山黄鹤楼公园为起点,沿山脊线西经首义公园、洪山长春观至洪山宝塔南坡从山顶延至宝通寺庭院内;第三条线以洪山山脊以东,由莲溪寺向西延伸到东湖风景区听涛区、磨山区、落雁区至东湖南山客舍到老鼠尾,再向西经九峰林场,经东湖技术开发区,到武昌县龙泉山风景区,向东至金口镇槐山风景区;第四条线重点是大专院校,华中师大、武汉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北大学等;第五条线从江岸惠济路饭店至市四医院、警官学校;第六条线是郊区,新洲的道观河,黄坡的木兰山、研子、塔耳乡,江夏区的槐山等乡,汉南区的乡镇村农宅前后等。
3、调查方法①、访问座谈,向当地主管部门的林业技术干部了解当地古树名木分布状况,访问当地农民,了解古树名木的来源及年龄。
②、查阅有关当地树木分布状况、地方志有关古树名木记载情况,收集民间的传说等。
③、到实地调查,对选中的古树名木进行实地测定,包括树高、胸高直径、冠幅。
记载古树名木的特征、生长状况、立地环境条件、病虫害危害状况、古树的位置、保护措施等。
并拍摄照片,凡现场有文字、匾额的,均详加记录。
对古树的年龄,用古树的胸径大小评估比较,查对资料等等,尽可能求实准确。
将实测调查数据,按照分级,分别填入野外调查记载表,建立原始档案。
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二、古树名木的种类、组成和树种起源经复查,1994年公布的87株古树名木已有12株死亡。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精简版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古树名木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古树名木是指具有历史价值、自然环境和生态价值的老树,其树龄通常超过百年甚至几百年。
古树名木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历史背景,成为了文化遗产和生态景观的一部分。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资源,我们进行了一次古树名木调查,并编写了本报告。
二、调查目的1. 确定本地区古树名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2. 评估古树名木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3. 提出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以下方法:1. 桌面调查: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本地区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和历史背景。
2. 实地调查:我们先后走访了本地区的山林、公园和庄园等地,寻找并调查古树名木。
四、调查结果1. 古树名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通过桌面调查和实地调查,我们共确认了本地区的古树名木有30棵,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其中包括公园、庄园、村庄和山林等。
2. 古树名木的生态和文化价值经过对古树名木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它们具有以下生态和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古树名木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栖息、繁殖和食物供应场所,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价值:古树名木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了人们的记忆和情感,是文化遗产和历史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保护和利用建议为了保护和利用好古树名木的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建立保护区:将古树名木所在地设置为保护区,加强管理和保护措施,保持其自然状态和生态环境。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教育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合理利用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利用古树名木的资源,开展科普教育、旅游观赏等活动,增加社会和经济效益。
五、结论本次古树名木调查发现了本地区珍贵的古树资源,这些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我们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本地区古树名木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

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引言:古树名木是我国悠久历史中的一部分珍贵遗产。
这些古老的树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生物多样性信息,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本次调研课题将对古树名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查。
一、研究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古树名木的相关信息,包括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历史背景、保护状况等,以便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二、调研方法1. 网上搜索: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收集古树名木的概况和知名度等信息。
2. 田野调查:前往各地,实地考察古树名木的分布、生态环境和保护状况,同时与相关机构和专家进行交流和访谈。
3. 资料收集:收集历史文献、地方志和相关报告,了解更多的背景和历史信息。
三、调研结果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结果:1. 古树名木的分布广泛:古树名木遍布全国各个城市和农村地区,其中以山区和自然保护区为主要分布区域。
2. 珍稀物种的天堂:很多古树名木是稀有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空间。
3. 历史文化遗产:许多古树名木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融合了传统宗教和传说的元素。
4. 保护状况参差不齐:由于缺乏统一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古树名木的保护状况参差不齐,一些古树面临被砍伐或损坏的风险。
四、问题与挑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1. 缺乏保护意识:由于对古树名木意义的忽视,部分地区缺乏对这些资源的保护意识和重视程度。
2. 养护和维护困难:古树名木的养护和维护工作面临困难,包括病虫害的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
3. 开发利用的平衡:在保护古树名木的同时,如何平衡好其开发利用的问题也是一个挑战,既要保证保护好资源,又要充分发挥其文化、旅游和经济价值。
五、保护和利用措施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增强保护意识: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形成社会共识。
2. 建立保护体系: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和权限,并加强执法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生态景观,它是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的象征,是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综合载体。
国家对保护古树名木十分重视,2000年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古树名木的管分类、保护管理部门、监督管理部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界限制定了详尽的规定,根据上述文件我们对市区范围的古树名木进行再次普查,现就古树名木现状及其保护管理情况总结如下:
一、古树名木的品种数量、分布情况、生长状况和周边环境状况。
1、古树名木的品种、数量
现存古树名木为:共计9科9种132株,详见附表一:
现存古树名木数量、科属一览表(附表一)
一级古树名木25株,占总数的19%,二级古树名木107株,占总数81%,上千年古树有一株,为千年古樟。
2、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
建成区范围内的古树大部分分布于单位管界和市域范围农村,还有分布于河道用地、居住小区、城市道路上或路旁、个人住宅内等,详见附表二。
现存古树分布情况(附表二)
3、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
市建成区现有132株古树名木,其中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综合长势良好的占8.3%,综合长势一般的占67.4%,主干腐烂或部分腐烂,枝叶稀疏,综合长势差的占24.2%,详见附表三。
古树名木生长状况表(附表三)
4、古树名木的周边环境现状
目前漳州市区古树被民房或建筑包围或部分包围的有15株,占总数的11.4%,生长于民房内或小巷中,机械设备如车辆无法入内实
施养护管理,有32株占总数的24.2%。
二、古树名木的保护情况
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历来极为重视,早在1987年就对古树名木树进行普查并建档,1994年挂牌保护、拍照建档,长期以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适时对古树名木进行复壮、施肥、防治病虫害、摘除寄生物等工作,近几年就古树名木的保护做了如下具体工作:
1、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古树名木档案。
经过三次深入细致的调
查、核对、补充,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档案资料。
2、设立了古树名木保护标志
根据《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内有关规定,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
此次检查确定了古树名木的养管责任单位或个人,并发放建设部文件《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全市132株古树名木都设立了保护标志。
3、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古树及时进行支撑保护。
近年来,我们采取各项保护措施保护古树名木,如:定期对古树名木巡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古树采取支撑保护;遇大风雨天气,及时上门通知,动员临时避险,因而,一次次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然而古树名木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有的古树虽然枝繁叶茂,但主干已腐烂中空,存在安全隐患。
4、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
几年来,及时对市区古树名木病虫害进行喷药防治,对市区所有古树名木进行白蚂蚁防治,这一措施拯救了近百株受白蚂蚁不同程度侵蚀
的古树名木,广泛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据统计,受白蚂蚁严重侵蚀的古树有15株,占总数11%,中度和轻微蚁患的有96株,占总数73%,无蚁患的仅有21株,占总数16%。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违章搭建对古树名木生长影响。
由于历史原因,市区一些古树名木受违章搭设的建筑物所包围或影响,古树已经经历了百年沧桑,生长进入衰退阶段,更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而违章搭设的建筑物严重影响到其根系的生长,甚至危及古树名木的生存,同时滋生更不安全的隐患。
四、意见和建议
1、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使各项养护管理措施能够顺利实施,应设立专项养护资金作为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费用。
2、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保护古树名木。
保护古树名木的宣传工作以往已搞过多次,如利用电视采访,发放宣传单等,但宣传力度远远不够,离家喻户晓相差甚远。
建议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社会力量,首先是政府各部门、街道办事处行动起来,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意义和重要性,学校也应把保护古树名木列入素质教育的范畴,让每一个人都知道破坏古树名木是违法行为,使人人都自觉加入到保护古树名木的行列之中。
3、重点处理违章搭建
建议上级部门协调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相互配合,联合整治影响古树名木的违章搭建,同时政府投入相应资金、人力、物力,彻底消
除古树下存在的安全隐患,排除人为影响因素,为古树名木创造宽松、自由的生长空间。
4、养管责任人的界定
古树名木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分处于不同单位管界及个人住宅,建议政府发文详细规定古树名木的养管责任人的界定,有利于职能部门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落实到各养管责任部门和养管责任人。
5、采取有效的、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应该是实际意义上对古树名木起保护作用的措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砌石台围护。
由于古树名木的树冠投影范围内都有根系,现有的石台绝大多数都太小,仅够围住树干部分,而石台外部倒上水泥,不利于根系生长,无法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根据对生长在绿地内的古树的调查分析,首先,近几年出现倒伏、倾斜、断枝的古树生长于绿地内的古树为0,说明绿地对古树根系生长十分有利;其次,综合生长势绿地内的古树明显优于非绿地的;第三,综合长势良好的11株古树中生长在绿地内的古树有7株,占总数的63.6%,因此我们建议可将有条件的古树建设成古树小绿地,尽可能完整地保护古树的根系,为其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近几年,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如发现病虫害及时喷药防治,也时有给古榕树树干倒花生油以增加营养,使不少古树都焕发了勃勃生机。
但一方面由于部分古树位于违章搭建的房舍中,车辆无法靠近,使防治和保护工作难以进行;另一方面由于经费不足,人员少,养护管理比较被动。
建议尽快拆除违章搭建,增加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
费用,建设古树小绿地,扩大执法队伍,使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〇一〇年七月
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