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研究
试析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现状及保护

试析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现状及保护摘要:古树名木是我国极为宝贵的资源,也是科学家们研究自然发展的重要资料之一,基于此,笔者展开了以下概述,以期为行业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保护对策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社会的宝贵资源,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具有不可估量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
不但对研究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环境变迁、植物分布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一种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风景资源,并且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
较之古建筑、古文物等有形遗产,这些记忆更为脆弱和不可再生,稍有不慎,就会带给我们不可挽回之痛。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环境压力巨大的今天,古树名木在保护生态环境、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以广州市海珠区古树名木为例,概括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1 古树名木整体情况1.1 树种及数量从广州市海珠区调查的37株古树名木可以看出,有9个树种,其中细叶榕20株、菩提榕3株、樟树4株、鹰爪1株、苹婆1株、秋枫2株、木棉2株、大叶榕3株、斜叶榕1株。
图1 海珠区古树名木树种情况1.2古树名木生长情况由于广州市海珠区古树保护工作较落实,不少古树都建有树池、花基、疏松土壤、种植立地植被、填补树洞、作支撑和引气根等保护措施。
立地环境也有所改善,立地环境好的古树有25株,立地环境一般的有4株,立地环境不佳的古树有8株。
从长势上来看,目前长势普遍较好。
其中长势良好的古树有16株,占43.24%;长势一般的有19株,占51.35%;长势差的只有2株,占5.41%。
2 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2.1 古树名木自身因素古树几百年的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有限,容易出现树干空洞、枝叶萎缩等缺肥症状。
并且随着树龄增长,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降解,光合作用能力相对降低,呼吸效率提高,树木长势明显衰退。
同时,古树旁任意堆放垃圾导致古树生境土壤次生性盐碱化,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不利于古树吸收养分,导致古树生长困难。
河源 调研报告

河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河源市一、引言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是粤东地区的中心城市。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河源市的经济发展现状、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情况,为该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二、经济发展现状1.产业结构河源市主要的产业包括制造业和农业。
制造业方面,主要以陶瓷和电子产业为主,其中陶瓷产业在全国享有盛誉,电子产业则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重点产业。
农业方面,主要以水稻、油茶和蔬菜为主要种植业,同时也发展了养殖业。
2.经济增长近年来,河源市的经济增长较为迅速,年均增长率超过10%。
其中,制造业的成效明显,贡献了大部分的经济增长。
此外,河源市还积极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三、旅游资源1.自然景观河源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主要包括丹霞地貌、瀑布、溶洞等。
其中,丹霞地貌是河源市的特色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同时,周边的山水环境也十分优美,是进行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2.人文景观河源市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主要包括古村落、历史遗迹等。
这些景点反映了河源市悠久的历史文化,能够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四、环境保护情况1.水质污染河源市的水质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由于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排放。
公共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健康隐患。
因此,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大气污染河源市的大气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尤其是在冬季,雾霾天气频发,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大气质量至关重要。
五、建议1.多元发展河源市在经济发展中应该注重多元化,不仅依赖于传统制造业,还需加强新兴产业的发展。
例如,发展绿色能源、生物科技等产业,以提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加强环境保护加强水质和大气的监测和治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同时,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古树名木保护情况(3篇)

第1篇一、引言古树名木是自然界中独特的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历史和科学价值。
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古树名木的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本文将分析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1. 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 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树名木的保护。
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事业的发展。
3. 保护措施逐步落实在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各地积极开展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登记:对古树名木进行详细调查登记,建立名录,明确保护责任。
(2)挂牌保护: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提醒公众爱护。
(3)修复养护:对受损的古树名木进行修复养护,确保其健康生长。
(4)宣传教育: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三、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1. 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足虽然我国已出台一系列古树名木保护政策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难以落实。
2. 保护资金投入不足古树名木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国部分地区在保护资金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保护工作的开展。
3. 保护技术手段落后在古树名木保护过程中,部分地方缺乏先进的保护技术手段,导致保护效果不佳。
4. 公众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尽管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价值认识不足,存在破坏、乱砍滥伐等现象。
四、古树名木保护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河源市建成区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2020年12月鎳I斜故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23期河源市建成区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周贱平S罗生兰2,高晓霞S龚泽灵2,叶心芬2(1.广东水沐清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2.河源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广东河源517000)摘要:对河源市建成区城市绿地现状及应用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其全部应用植物共545种,不同绿地类型应用植物的种类数差异较大。
绿地植物群落结构以乔一灌一草为主,占调查总数的77. 5%;乔一灌一草一藤四层结构类型占7. 5%;乔一灌结构类型占10%;乔一草结构类型占5%。
绿地植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以龟峰公园最高,植物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Pielou均匀度指数)一致。
关键词: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r河源市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0)23-0051-021引言城市绿地的植物多样性不仅影响绿地的生态功能,也会影响绿地的多样性景观,同时影响绿地群落的稳定 性。
对于城市绿地园林植物的多样性或植物资源在其 它城市前期有过一些研究报道[1~8],但对河源市城市绿 地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方面未见报道。
为提升河源 市城市绿地的植物多样性水平和质量,为将来创建生态 园林城市打下基础,研究建成区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状 况是十分重要的。
2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5月将建成区所有独立的块状或 带状绿地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绿地的植物种类及生长状 况;生长状况按照生长优良、一般和较差3个级别;不同 绿地类型分别选择数个典型地块进行植物群落研究,方 法按照王伯荪等[9]的方法进行。
3研究结果3.1建成区城市绿地应用植物总体概况建成区城市绿地植物132科342属545种(含种下 分类单位,下同)(表1)。
其中蕨类植物4科5属5种;裸子植物10科13属19种;被子植物118科324属521 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02科255属425种,单子叶植物 16科69属96种)。
河源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河源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摘要:客家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并且历史都非常悠久。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客家的民俗文化都在慢慢的消失,而通过作者对河源市龙川县周围环境的实地考察,客家大都分布在农村,同时通过调查认为该县是广东省的一个纯客家的地区,其历史文化尚存完好,要对这些文化进行实地保护,十分适合发展旅游业,对于当地的经济建设与文化传承都有较好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河源市龙川县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前言:對于文化遗产来说,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与当前我们这个时代发展不相融合,因此,它们必须被进行改造剔除以后才能被人们所传承。
但是,当前由于民众对文化遗产认识较少,不能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就导致很多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断代。
河源市龙川县的文化遗产各具特色,是本地区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它包括人们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有民族风情、传统的表演艺术、庆祝节日的风俗等。
它们都是十分具有历史意义的,但是往往在传承过程中断代。
要保护河源市龙川县的文化遗产,就要采取科学的方法,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特点和优势,制定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完成对龙川县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传承。
本文详细介绍龙川县文化资源现状及文化特点,依据文化保护发展经验,最后提出加快保护河源市龙川县文化遗产的措施与文化保护开发的几点思考。
一、龙川县文化资源现状作为岭南文化古县的龙川,从秦始皇33年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并且在此基础上龙川县一直致力于传播重要文化遗产,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与南粤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岭南文化为主体同时融合各种流派的多种艺术文化形式,从而最终有了现在的河源市龙川县多彩的文化状态。
(一)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多样河源市龙川县自发展以来,就有众多的不同文化艺术类型,其中包括着人们为庆祝专门节日的“舞狮”、“舞龙”、“打马灯”、“船灯”等表演,还有为乔迁、庆寿、迎亲、祭祀等活动专门安排的表演,另外也包括了“民间小调”、“剪纸艺术”、“竹木雕刻”等多种艺术,这些之中的“花灯工艺制作”形状与图案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制作原料也十分丰富,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并积累了了龙川文化特有的文化底蕴。
古树名木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古树名木,是自然与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和社会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增强环保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古树名木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社会实践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古树名木受到了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努力采取各种措施。
然而,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开展古树名木的社会实践调查,对于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促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实践目的1. 了解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和保护现状。
2. 评估古树名木保护措施的效果。
3. 分析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 提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建议。
四、社会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我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古树名木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周边环境等信息。
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知程度、保护意愿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数据。
3. 访谈我们与古树名木保护区的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和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的经验和建议。
五、社会实践结果1. 古树名木分布情况我国古树名木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其中,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2. 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大部分古树名木生长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古树名木存在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等问题。
3. 古树名木保护现状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保护意识不足:部分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知程度较低,保护意识薄弱。
(2)保护措施不完善:部分古树名木保护区的管理措施不够完善,保护效果不明显。
(3)资金投入不足: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我国在资金投入方面仍有不足。
六、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2. 完善保护措施,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区的管理。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古树名木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生态景观,它是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的象征,是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综合载体。
国家对保护古树名木十分重视,2000年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古树名木的管分类、保护管理部门、监督管理部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界限制定了详尽的规定,根据上述文件我们对市区范围的古树名木进行再次普查,现就古树名木现状及其保护管理情况总结如下:一、古树名木的品种数量、分布情况、生长状况和周边环境状况。
1、古树名木的品种、数量现存古树名木为:共计9科9种132株,详见附表一:现存古树名木数量、科属一览表(附表一)一级古树名木25株,占总数的19%,二级古树名木107株,占总数81%,上千年古树有一株,为千年古樟。
2、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建成区范围内的古树大部分分布于单位管界和市域范围农村,还有分布于河道用地、居住小区、城市道路上或路旁、个人住宅内等,详见附表二。
现存古树分布情况(附表二)3、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市建成区现有132株古树名木,其中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综合长势良好的占8.3%,综合长势一般的占67.4%,主干腐烂或部分腐烂,枝叶稀疏,综合长势差的占24.2%,详见附表三。
古树名木生长状况表(附表三)4、古树名木的周边环境现状目前漳州市区古树被民房或建筑包围或部分包围的有15株,占总数的11.4%,生长于民房内或小巷中,机械设备如车辆无法入内实施养护管理,有32株占总数的24.2%。
二、古树名木的保护情况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历来极为重视,早在1987年就对古树名木树进行普查并建档,1994年挂牌保护、拍照建档,长期以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适时对古树名木进行复壮、施肥、防治病虫害、摘除寄生物等工作,近几年就古树名木的保护做了如下具体工作:1、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古树名木档案。
经过三次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对、补充,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档案资料。
2、设立了古树名木保护标志根据《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内有关规定,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
2023年古树名木的调查总结

2023年古树名木的调查总结引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许多珍贵的古树名木也面临着砍伐和破坏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组织了一次针对2023年古树名木的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通过调查结果提出保护建议,以促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开展。
一、调查背景为了保护古树名木,许多地方政府和环保组织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然而,由于国内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的需要,一些古树名木仍然面临砍伐和破坏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古树名木的分布和现状,我们组织了一次以2023年为时间节点的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
1. 实地调查我们选取了几个特定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包括山区、湖泊周边和城市中心等地。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记录下了每个古树名木的位置、树种、树龄和生长环境等信息,并拍摄了照片作为证据。
2. 问卷调查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公众对古树名木的认知和态度。
问卷中涵盖了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保护意识和为保护古树名木应采取的措施等问题。
我们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覆盖面。
3. 专家访谈为了获取关于古树名木保护的专业意见,我们还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访谈。
通过与专家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得到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通过对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调查结果:1. 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古树名木的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山区和湖泊周边。
城市中心地区的古树名木数量较少,这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有一定关系。
2. 古树名木的现状古树名木的现状各异。
一些古树名木受到良好的保护,生长状况良好,但也有许多古树名木遭到砍伐或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
一些古树名木还存在病虫害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
3. 保护意识和行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有一定认识,并认为应该加强保护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棵
2 调 查 方 法
本次调查 采取 实际考察 、研究和 向群众 采访 、查 阅历 史文献 ,以及汇总当地林业部门资料相结合 的方法 ,对河源 市五县一 区的古树名木 进行调查 。调 查内容包 括树 种 、位 置、树 龄、生长情况等 。
图 1 河 源 市 一 级 古 树 树 种 与 数 量 分 布
河源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研究
戴添基 ’ 叶初标 ’ 徐 艳’ 罗生兰。 谢海泉。
(. 1广东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河源 5 7 0 ;广东省 河源市园林处 ,广东 河源 57 0 ) 10 0 10 0
摘 要 : 为 更好 保 护 河 源 市 古 树 名 资 源 ,对 河 源 市 古 树 名 木 资 源 进 行 调 查 分析 。 结 果 显 示 :河 源 市拥 有 古 树 名
级 古
树 数 量
一
棵
3 2 树种 资源 .
图2 河 源 市 国 家二 级 古树 树 种 与数 量分 布
内古树 名木资 源一 样 ,桑科 植物分 布 最广泛 ,有 2 8 , 6棵 占4 .%;其次为 乡土 树种 ,占1 .%。这 些 乡土树种是 当 26 37
第一作者简 介:戴添基 (96 ,男,园林工程师;主要研究 16 一)
古树名木 是具 有生 命的珍 贵文物 ,是风景 资源的组 成 部分 。古树在 长期的生长 过程 中饱经沧 桑得以保 存 ,是 珍 稀财富 ,它既是历史文 明的见证 ,也充分 反映 了古树树 种 的生 态学特性 及其顽 强 的生命 力 。研究 古树 ,保 护古 树 , 有很高的人文 学、史学 、生物生态学 、林学及 气象、水文 、 地质等科学价值 ,对 弘扬文化 、发展林业具有重要意义 。 古树 名 木 作 为 一 个 城 市 历 史 和 文 化 活 化 石 的 见 证 , 已 经引起河源市委 、市政府和 市 园林 部门 的高度重视 。河源 市政 府于2 0 年 1 月2 0 5 0 2日颁 布 了 《 源市古 树名木保 护管 河 理办法》 ,为 古树 名木 的保 护提 供 了 法律 上 的 依据 。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 1 河源市古树名木资源 .
据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树龄 在百年以上的大树 为古树。 树龄在5 0 以上的古树为一级 古树 ;树 龄在3 0 0 年的 0年 0 ~50 为古树为二 级古树 ;树龄在 l0 0  ̄的古树为三级 古树“ O -30g 】 。 经调查 ,河源市古树名木资源 总计 69 ,其 中一 级古树3 2棵 3 棵( 内有名 木一 棵 ) ,占5 2 .%;二级 古树 10 ,占2 .%; 5棵 38 三级古树4 6 ,占7 %。 4棵 1
蜢公树( 见图1;二级古树数量最多的树种有榕树 、枫树 、荷 ) 树、米仔树 、檀子树、杨桃和红锥( 图2;三级古树数量最多 见 ) 的树种有榕树 、龙眼、枫树、荷树、木棉、朴树、裨树 、红锥 和米仔树( 见图3。株数最多的树种为榕树 、龙眼、枫树 、荷 ) 树,木棉、朴树、棹树 、红锥 、米仔树 ,占总株数的6 .%。 95 对河源市 古名木进行分 类统计( 见表 1,发现 与广 东省 )
级 古 树 数 量
一
源。古树名木 资源素有 “ 绿色化石 ”之称 ,而河 源历史悠 久 ,是南越 王赵 佗统一岭 南的发祥 地 ,市 内存在 大量古树 名木资源 。随 着经济的发 展 、城 市的壮大 ,道路扩 建 、房 屋改建 、推广 经济 林等人类 活动严 重影响着 市 内古树名木 的生 存。 因此 ,本 文对河源 市五县一 区古树 名木资 源进行 调查分析 ,以 了解资源现状 ,便于更好的对其进行保护 。
木6 9 ,树龄 在5 0 以上古树 13 ,5 0 以上古树名 木5 棵。隶属于2 科 18 ;桑科植 物最 多,占总株数 的 2棵 0年 棵 8 0年 3 8 种 O
4 .%; 其 次 为 乡土 树 种 , 占 1 .%。 26 7 5 关 键 词 :河 源 ;古树 名 木 ; 乡土树 种
1 河 源 市 基 本 情 况
河源 市属 于亚 热带季 风 气候 ,气候 温和 , 日照充 足 。 环境 质量 优 良, 自然 资源丰富 ,是 广东 省内重要 的林产 地 和著名的风景 名胜地 ,素有 “ 粤东宝地 ”之誉 。因市 内多
丘 陵 ,故 河 源 市 拥 有 大 面 积 森 林 覆 盖 和 种 类 繁 多 的 林 木 资
段 行政部 门对古树 名木局 限于挂牌 、设碑 、建 立数据库 及 通告之 类管理 ,绝 大 多数 古树 名木 处在 自生 自灭状 态 。 对遭受人为有意无意 的采 枝、剥皮 、挖根 ,甚至采伐行为 , 发生火灾 、虫害等 自然灾 害侵 害等导致古树名木损伤死亡 ,
据 调查 的河 源市6 9 古树名木 中 ,一级 古树有6 2棵 个树 种、二级古树有34 ̄ 、三级古树有7 o" - 。其中,数量最
多的树种 为榕 树 (iu coa p ) Fc s mirc ra ,占总 株数 的4 .%。 26
一
级 古树树种分别是榕树 、槌树、藤树 、荷树、银杏和
方 向为苗木应用 。
地居 民代代相 传 叫出来 的名字 ,现 在对其 了解不够 ,亦鲜
有 相 关 报 道 ,例 如 槔 树 、蜢 公 树 等 。
一
1 7— 7
1 一
长古前 些中要理 水专形护 以。保取 理等木有 3位乏 多、措: 虫息手、 .而护许 老一行 施,施 至老段, 上人有一 特现的浇 害缺修管 1般之 龄对。 肥、、 在树以 也危剪 殊象责 多少养 古更缺 平缺下 普,任 措在护 、古有 管对目 树夕位 病木效 时新几 遍技扶 施旦单 生树管 理术理 奄的加 的树在 存名费 来复个 虫。, 不、原 管木仍 进壮等 奄主管 在名养 老整采 防缺固 够等因 护 撑 行经 一 需 化 的 治 象 缺 现 到 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