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的调查总结-调查报告.doc

合集下载

河南省太康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

河南省太康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

河南省太康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太康县作为河南省的一个重要县城,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古树名木资源更是独具特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树名木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保护,然而在现实中,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太康县的土地利用被不断改变,原有的古树名木林地遭到破坏和开发,导致很多珍贵的古树名木资源面临着被砍伐的危险。

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古树名木资源的生长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影响了古树名木的生长和繁衍。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偷伐盗挖古树名木资源,严重危害了这一珍贵资源的完整性和生态功能。

开展对太康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目前古树名木资源的分布、数量和保护状况,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本研究将在该背景下展开,旨在全面了解太康县古树名木资源的现状,为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了解河南省太康县古树名木资源的现状,探讨其保护与管理情况,为有效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古树名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太康县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提高人们对古树名木资源的认识和重视,推动当地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工作,促进太康县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

1.3 研究意义古树名木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

而河南省太康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古树名木资源。

本次调查的意义在于全面了解和保护太康县的古树名木资源,促进其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古树名木资源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可估量,对于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兰州市古树名木普查情况汇报

兰州市古树名木普查情况汇报

XX年兰州市古树名木普查情况汇报xx年兰州市古树名木普查情况汇报古树是森林资源的瑰宝,自然界和前人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经济价值。

xx年10月上旬根据园林绿化局的要求,我们组织了人员,从城市到乡村,从河滨到深山,对兰州市区域内的古树名木进行了一次实地、逐株全面系统的普查。

现将对本次古树、名木普查、情况汇报如下:一、普查对象:本次普查对象是古树名木,普查范围是兰州市包括三县五区。

二、调查内容:1、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这次普查的种类有28种,主要树种为以旱柳、国槐居多,旱柳94株占总株数的30%;国槐57株占总株数的18%;侧柏25株占总株数的8%;白榆、软儿梨各16株占总株数的5%;千头柏、青扦、云杉占总株数的4%;在以往兰州市古树名木的根底上进行了实地普查,兰州市共有古树名木数量共有322株,已死亡13株,占总株数的5%。

其中:城关区166株,经普查已有7株经死亡;七里河区共40株,已死亡2株,新增2株;安宁区共19株;西固区14株,新增1株,死亡1株;永登县原有37株,新增1株,死亡3株;红古2株;榆中35株;皋兰共9株。

此次普查共新增古树4株,经普查核实现有古树名木共313株,在现有的古树名木中还有些树木已经面临死亡。

2、古树名木的质量、生长势经调查,乡村的古树长势良好,城区良好,城乡结合处的古树长势较差。

经xx年、xx年古树322株登记建档,到xx年第三次普查,兰州市共有古树310株,大局部挂牌公示,也有一局部没有挂牌,还有一局部挂牌遗失,有的古树虽然有权属单位,但没有专人管护或责任管护人,古树名木的培育、复壮、病虫害防治工作做的少,绝大局部属于自生自灭状态,并且人为活动干预频繁发生。

三、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专职管护人员和管护责任人;2、缺乏相应的古树名木保护的地方法律、条例;3、缺乏古树名木病虫害防治、培育、复壮、修剪等工作的专项资金;4、缺乏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民众保护意识不强;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认养古树活动,丰富宣传形式,信息沟通,如有古树周围建设尽快与建设单位和古树管理单位联系沟通及时反应信息;5、古树名木由树木所在单位进行日常的管护工作,但是有些管护单位由于资金或其领导重视不够,往往对古树名木缺乏必要的维护工作,致使其生长不良、树干中空;6、在旧城改造、城市环境变化中,导致一些抗性不强的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7、古树名木保护资金缺乏,致使有些古树名木立地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工作不能很好进行;8、同时,我市古树名木标志牌丧失现象严重,约有10%标志牌丧失四、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建议及措施1、通过本次普查建立起古树名木电字数据档案,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完善档案,设置了古树名木保护标志;2、近年来,又屡次对城区古树名木进行了普查,并重新更换了保护标牌,但古树名木的挂牌不统一,有大有小;3、与管护单位签订管护责任书,落实管理责任,使兰州市古树名木管护工作进入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轨道,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立专项资金,对古树名木的病虫防治、培育、复壮、修剪基金;4、应该加大古树名木的宣传力度,使各级政府及园林绿化、规划、国土、房管、城建、市政等部门积极、主动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促使管护单位和广阔市民、社会各界提高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5、依据相关法规将执法力度落实到位,采取重罚的方法让违法者丧失利益空间;6、为了确保古树名木的健康成长,应设立专人负责古树名木日常管理的部门,具体落突濒危古树名木复壮的技术指导工作。

古树名木巡查情况工作总结

古树名木巡查情况工作总结

古树名木巡查情况工作总结
古树名木是我们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

为了保护和管理这些珍贵的古树名木,我们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巡查工作。

在这次巡查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我们发现了一些古树名木受到了人为破坏。

一些树木被砍伐、烧毁,甚
至被挖走。

这严重影响了古树名木的生长和生存。

我们立即采取了措施,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监控和巡逻,确保古树名木的安全。

其次,我们发现了一些古树名木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

一些树木被风雨摧毁,树干受到了病虫害的侵袭。

我们及时组织了专业人员对这些古树名木进行了修剪和治疗,保护了它们的生命。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古树名木周围的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一些树木被过度
开发,土地被破坏,水源被污染。

我们积极与当地政府和居民沟通,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恢复和改善了古树名木的生态环境。

最后,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古树名木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和保护。

我们加强了对这些古树名木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了公众对古树名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这次古树名木巡查工作,我们加深了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认识,发现了
许多问题,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确保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简版范文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简版范文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古树名木调查报告1. 引言古树名木是自然界中宝贵的遗产,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和科学价值。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古老而珍贵的树木资源,本调查报告将对古树名木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2.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收集和整理我国境内具有显著历史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古树名木信息,以便更好地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搜集和专家访谈。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遵循了保护原则,尽量避免对古树名木产生不利影响。

4. 调查结果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众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古树名木。

下面其中几个代表性的例子:4.1 太湖古槐太湖古槐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畔,据考证,其树龄已有500多年。

这棵古树高约20米,树冠茂密,枝繁叶茂。

它作为太湖一带的地标性植物,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4.2 黄山古柏黄山古柏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风景名胜区,树龄超过800年。

它的树形独特,枝叶繁茂密集,被誉为绿色雕塑。

黄山古柏与周围的山水景观相得益彰,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4.3 北京皇城树北京皇城树是指位于北京故宫、天坛等皇城建筑内的古树名木群体。

其中最有名的是紫禁城内的太和殿三棵凤凰木,它们树龄均已超过300年,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

5. 讨论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资源,我们建议:加强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其生长环境和特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培养保护古树名木的习惯。

6.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我国境内的古树名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古树名木作为自然界中宝贵的遗产,应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

希望本调查报告能够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帮助,推动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树木调查工作总结报告

树木调查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为了全面掌握我地区森林资源状况,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我们组织开展了树木调查工作。

本次调查于2023年6月1日至7月15日进行,历时45天。

现将调查工作总结如下:二、调查范围及内容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覆盖了我地区所有森林、林木资源,包括天然林、人工林、经济林等。

2. 调查内容:(1)树种、林龄、树高、胸径、冠幅等基本情况;(2)林分结构、分布、密度、生长状况等;(3)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三、调查方法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样地调查、样线调查、遥感调查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样地调查:根据地形、地貌、植被类型等因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对样地内的树木进行逐株调查。

3. 样线调查:沿等高线或道路设置样线,对样线上的树木进行逐株调查。

4. 遥感调查:利用遥感影像,对森林资源进行宏观监测和分析。

四、调查结果1. 种类丰富:本次调查共发现树种200余种,其中乔木树种100余种,灌木树种100余种。

2. 林分结构:天然林以针叶林为主,人工林以阔叶林为主,经济林以果木林为主。

3. 林分密度:平均密度为每公顷138株,其中天然林为每公顷100株,人工林为每公顷200株。

4. 生长状况:大部分树木生长良好,部分树木存在病虫害、干旱、水涝等问题。

5. 森林资源保护:我地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非法采伐、乱砍滥伐等现象。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1. 存在问题:(1)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不足,非法采伐、乱砍滥伐等现象时有发生;(2)森林资源管理手段单一,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3)森林资源监测手段落后,难以全面掌握森林资源状况。

2. 建议:(1)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2)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伐、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森林资源监测手段,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古树名木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古树名木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古树名木保护情况调研报告古树名木是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珍贵的人文和自然财富。

保护古树名木,对于弘扬历史文化,普及林业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xx县坚持把古树名木保护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认真贯彻落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法规,大力开展保护古树名木宣传教育活动,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对境内历史久远、有保护意义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保护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基本情况xx县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全县登记造册的古树名木共计00株,其中00株已实施挂牌管理,其余00株为新调查发现树种,正在开展普查登记、档案建立、挂牌保护等工作。

从区域分布上看:我县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全县00个乡镇的00个村,有00科00属0种,主要树种为国槐、酸梨、云杉、核桃、榆树、华山松、青冈、文冠果等,分布区域以中部河谷川台区为主。

其中:xx、xx两镇分布最多,各有25株;xx、xx两乡镇分布最少,各有3株。

数量相对较多的村有xx镇xx村00株,树种为华山松、云杉及酸梨树;xx镇00村8株,树种为柳树、刺柏、青杄及酸梨树;xx镇xx村00株,树种为国槐、柳树;xxxx村5株,树种为国槐;xx镇xx村00株,xx镇xx村00株,树种全部为国槐;xx镇xx村6株,树种为酸梨、华山松、榆树、桦树等。

从权属上看:属国有的有00株,全部在xx镇xx村,占0.9%;属村集体的有00株,占00%;属个人的有00株,占11%。

从保护级别上看:一级古树12株,其中xx镇xx村国槐,树龄900年,为全县之最,占5.7%;二级古树72株,占34.3%;三级古树126株,占60%。

(树龄500年以上的为一级,树龄300年至500年的为二级,树龄100年至300年的为三级)二、主要措施一是全面普查,认真做好登记建档工作。

严格按照国绿委和国家林业局有关文件规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种珍贵、省内稀有的,树形奇特、省内罕见的,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与历史典故有关的几类古树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了树种、位置、生长势、树形、立地条件、权属、养护责任人等因子,收集传说记载资料,按照《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办法》规定,建立了文字、表格、照片资料,完善“一树一档”的古树名木档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为每株古树确定相关责任人,确保每株古树都有人管。

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

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

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引言:古树名木是我国悠久历史中的一部分珍贵遗产。

这些古老的树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生物多样性信息,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本次调研课题将对古树名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查。

一、研究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古树名木的相关信息,包括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历史背景、保护状况等,以便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二、调研方法1. 网上搜索: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收集古树名木的概况和知名度等信息。

2. 田野调查:前往各地,实地考察古树名木的分布、生态环境和保护状况,同时与相关机构和专家进行交流和访谈。

3. 资料收集:收集历史文献、地方志和相关报告,了解更多的背景和历史信息。

三、调研结果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结果:1. 古树名木的分布广泛:古树名木遍布全国各个城市和农村地区,其中以山区和自然保护区为主要分布区域。

2. 珍稀物种的天堂:很多古树名木是稀有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空间。

3. 历史文化遗产:许多古树名木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融合了传统宗教和传说的元素。

4. 保护状况参差不齐:由于缺乏统一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古树名木的保护状况参差不齐,一些古树面临被砍伐或损坏的风险。

四、问题与挑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1. 缺乏保护意识:由于对古树名木意义的忽视,部分地区缺乏对这些资源的保护意识和重视程度。

2. 养护和维护困难:古树名木的养护和维护工作面临困难,包括病虫害的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

3. 开发利用的平衡:在保护古树名木的同时,如何平衡好其开发利用的问题也是一个挑战,既要保证保护好资源,又要充分发挥其文化、旅游和经济价值。

五、保护和利用措施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增强保护意识: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形成社会共识。

2. 建立保护体系: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和权限,并加强执法力度。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2016年11月 绦色斜技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21期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孙小燕 ,陈世荣。,潘玉雯 ,杨金花 ,蔡春梅 ,周建生。 (1.江苏省东台市林场,江苏东台224200;2.江苏省东台市林业中心, 江苏东台224200;3.江苏省东台农业委员会,江苏东台224200)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记录了东台市古树名木一段时期内的生存现状,并对所掌握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及采取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树名木;生存现状;调查;东台市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9944(2016)21 0098—02 

1 引言 东台市地处江苏省中部平原,历史久远,境内气候 温和,日照充足,各类树木品种较多,古树名木广为分 布,有丰富林木资源。2016年5月,按照省、市古树名 木普查统一要求,该市林业部门组织了1个调查工组对 全市所有古树名木进行普查建档工作,进一步系统地摸 清了全市古树名木的家底。这次调查的古树名木是指 树龄在100年以上树木。调查的范围涉及全市14个 镇、两个省属场圃、沿海经济区、城东新区、经济开发区 及西溪景区。对调查的古树名木按统一要求,对树高、 胸径、冠径、生长势、地形、地势和保护情况进行了详查 记录,并选择能反映古树名木生长状况的各个角度,对 树木进行了全部或局部拍摄,通过查阅村志、市志等历 史资料对树龄进行了查证和估测,确保调查资料详实、 准确。 

2古树名木的基本情况 2.1树种与分布 据普查,东台市共登记古树名木44株(不包括盆栽 和苗圃中临时假植的树木及移栽的古树),其中古树37 株、名木7株,分9个科11个属,按科属分:属于银杏科 银杏属的银杏18株,占41%,属于黄杨科黄杨属的瓜 子黄杨8株,占18 ,属于柏科圆柏属的圆柏7株(名 木),占16 ,属于木犀科雪柳属的雪柳2株,占5 ,其 余乌桕、榔榆、朴树等9个品种各1株,计占20 。 按照保护级别(500年以上的为一级,300~499年 的为二级,100~299年的为三级)分:一级古树4株,占 9 ;二级古树9株,占2O ;三级古树31株,占71 。 按地区分布分:富安镇8株,安丰镇4株,城东新区3 株,时堰镇3株、三仓8株,头灶4株,梁垛2株,东台镇 11株,西溪景区1株。 普查结果显示,该市古树分布区域广泛,堤西堤东 均有分布,尤以堤东居多。东台城区古树保存较好,主 要有西湖花园前宁树路绿岛内400年的木瓜树,新桥新 村16号楼前、东台市教育局院内及红兰花园23号楼后 的古银杏,工人文化宫内的鸡爪槭,逸峰园及和平小区 内的古黄杨,步行街绿岛内的老桂花树。东台台城虽经 历了几次旧城改造,但这些古树一直没有受到人为破 坏,仍保持原有风貌,保存较好。全市有名木群一个,位 于三仓镇烈士陵园内,1984年4月19日,粟裕大将的 夫人楚青女士按照粟裕的遗愿,将其部分骨灰安葬于东 台市三仓镇三仓烈士陵园,并在其墓穴周围栽植了七株 圆柏,以纪念粟裕大将1946年解放战争期间在苏中地 区指挥的著名的七战七捷的解放战争一苏中战役。 2.2生长势及现状 全市古树名木多数长势良好,长势旺盛的36株,衰 弱的6株,濒死的2株。 该市古树名木的品种是以银杏为主,共计17株,多 数200年以上,大多生长旺盛,如富安镇东街居委会农 具厂内(林松青房屋东侧)古银杏,由于人为影响较少, 虽然树龄700年以上,生长仍较旺盛。说明银杏作为长 寿树种,非常适应该市的生长条件,有顽强的再生能力, 是该市地道的乡土树种。目前保留下来的银杏主要集 中在富安、安丰、东台镇、梁垛、头灶等镇,多数是一个村 庄或一个家族搬迁至此地时栽种,这也见证了这一代人 的变迁。此外,瓜子黄杨也是该市较多的古树之一,且 树年较长,生长良好,如安丰镇立新居委会东新坝巷4 号的瓜子黄杨已有500多年历史,目前生长比较旺盛, 这说明瓜子黄杨也是一种长寿树种,并非常适应该市的 自然生长条件,可作为该市今后重点发展和保护的 树种。 3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分析东台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可以看到还 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管理责任制没有真正 落实,如有的古树名木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原因, 人为导致长期失管;二是受到人为或自然灾害如大风、 病虫害、干旱、雷电、洪涝等的破坏;三是古树名木由于 树龄较大,土壤板结,缺肥、缺水、缺养,其根系营养不足 等原因,需要进行土肥水的综合管理和技术技持,而现 实中科学技术管理缺乏;四是缺少管理经费,资金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树名木的调查总结-调查报告
根据省绿化委员会文件要求,搞好挖掘整理和科学管理,
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城乡文化程度,唤起人们对古树名木的保
护意识,区林业局在2002年、2008年两次调查的基础上,我区
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调查。

这次调查的古树名木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树木。调查的范
围涉及全区4个镇街道办事处。对调查的古树名木按统一要求,
对树高、胸径、冠径、生长势、地形、地势、自然植被和保护情
况进行了详查记录,并选择能反映古树名木生长状况的各个角
度,对树木进行了全部或局部拍摄,通过查阅村志、区志等历史
资料对树龄进行了查证和估测,确保调查资料详实、准确。

一、古树名木的基本情况
(一)树种与分布
经过这次调查,全区登记古树名木共计19株,一级保护树
种5株、二级保护树种7株、三级保护树种7株。(500年以上
的为一级,300年-500年的为二级,100年-300年的为三级)。按
镇分布分:江庄镇3株,其中:国槐 3 株;汴塘镇3株,其中
槐树1株,柘树1株,柿树1株;青山泉镇4株,其中侧柏1株,
黄连木1株,槐树2株;大泉办事处9株,其中:槐树2株,柿
树1株,黄连木1株,皂角2株,石榴1株,银杏1株,朴树1
株。
(二)生长势及现状
全区古树名木均有人管理管护,自然生长,生长势旺盛的
15株,生长势一般的3株,较差1株,濒死的1株。 我区古树
名木的品种是以槐树为主,共计8株,多数300年以上的古树主
干中空,有的只有一半树干,仍就生长旺盛,由于管护措施较好,
虽然树龄600年以上,生长都较旺盛,说明槐树是长寿树种,而
且非常适应当地的生长条件,有顽强的再生能力,是我区地道的
土树种,保留下来的槐树多数是一个村庄或一个家族搬迁至此地
时栽种,这也见证了这一代人类的变迁和树种的古老。

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人们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较差,很多古树名木上架有
通信电视电线电缆,树冠上方有高压线。施工单位或住户为了各
自的施工方便,随意损坏枝梢。有的古树周围堆放大量砖瓦石块、
枝柴杂物,有时会引起火灾烧坏树皮,严重影响或威胁古树生长。

二是多数古树名木缺少专人管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没有
设立护栏,很多遭遇人为损坏现象。

三是古树名木78%以上在村庄街道旁,多数街道硬化水泥路
面,使根系所处土壤无法渗透雨水,使古树的根系所处土壤缺水
严重,使古树生长所需水肥供应不足,造成树枝干枯,树冠逐渐
缩小。

三、古树名木的管护措施
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根据现状对全区古树名木统一
编号、登记造册、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古树名木档案分照片和文
字两部分,照片为反映古树名木生长状况的彩照,文字部分主要
为古树名木单株调查表和照片的简要说明。有保护价值的逐树挂
牌,责任到单位和个人,按保护级别进行管护。具体管护措施:

1、设立保护栏和墙,防止人为损坏。
2、改良土壤施肥浇水。由于多数古树地处土壤板结的路旁,
根部裸露,常年无人管理,因此必须采取对土壤松土施肥浇水,
培土等措施,街道硬化时留有渗透雨水树盘并经常施肥浇水。提
高土壤肥力,促使古树复壮。

3、应设排水沟,防大雨积水,造成涝害。
4、及时病虫害防治,发现病虫及时喷农药防治。
5、安置避雷设备,防止因古树高大而遭雷击损害,应安装
避雷设备防雷击。

6、清除古树周围堆放的杂物,树上电线电缆异物等。
7、对树干中空或主枝死亡从而导致树冠失衡、树体倾斜的
用支架支撑;对树势弱出现中空的及时用水泥、石块或混凝土进
行填充,防腐烂。

(三)加大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
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绿色文物活的化石,记载着我区悠久的历
史,传递着人世间的风雨沧桑,印证着我区古老而灿烂的文化,
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具有极高的生物学价值和历
史文化价值,我们应倍加珍惜,科学管护。一是要通过电视、报
纸、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自觉地
保护好古树名木。二是在古树名木的保护过程中,各级业务部门
应加强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制止有关损坏古树名木的行为,对
买卖、转让、移植、砍伐古树名木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切实保
护好我区来之不易的古树名木绿化成果,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