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过尧民歌的阅读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全国卷)第8单元《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全国卷)第8单元《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第十三单元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别情【十二月过】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尧民歌】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消魂怎的不消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注:缕带即腰带)(1)前支曲《十二月过》三句句句写景,但句句见人,请分析在景物描写中蕴涵着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2)两支曲子在字句运用上各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效果?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薛昂夫【楚天遥】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

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

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

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情江引】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1)“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2)赏析“春若有情春更苦”一句,重点体味“苦”之妙处。

3、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答题。

之零陵郡次新亭范云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注:范云:南朝齐人。

此诗是作者赴任零陵内史途经新亭时所。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所构成的画面有何特色?(2)通观全诗,作者是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景物的?从所描写的景物画面看,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桃花的古诗文

桃花的古诗文

桃花的古诗文篇一【1】《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赏析:白居易诗中描绘了人间四月百花凋零,而山寺之中桃花却刚刚绽放的奇异景象,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春天的留恋和惋惜,也寓言了人生哲理,即使世间美好已逝,但只要心中有景,美好便永存。

【2】《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赏析:去年今日,桃花盛开,但今日曾与之相映的那张美丽脸庞却已不知去向,唯留桃花在春风中独自绽放。

崔护以“人面桃花”比喻美人,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桃花的“笑”与人面的“去”对比,既突出了美人的娇艳,也折射出诗人的淡淡哀愁。

【3】《桃夭》【春秋】佚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赏析:这首诗出自《诗经》,以桃花盛开的娇艳和繁茂景象象征新娘美丽且充满活力,表达对新人婚姻美满、家庭和睦的美好祝福。

桃花的盛开与新婚的喜庆相得益彰,展现了生命的繁华与和谐,也体现了古人对家庭美满、婚姻幸福的深深期盼。

【3】《下邽庄南桃花》【唐】白居易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

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

赏析:诗中桃花的盛开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桃花的绚烂与美丽,又凸显了诗人的多情与落寞。

日暮时分,风吹花落,满地的桃花无人欣赏,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心声,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人珍视的深深感慨。

【4】《山中问答》【唐】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赏析:诗句以问答形式并暗用典故,表达了李白隐居碧山的自得与闲适。

诗人笑而不答,心境自闲,桃花流水的美景更是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的高洁情怀。

【5】《江畔独步寻花·其五》(节选)【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二、诗歌的语言
炼字题答题技巧: 1.点明特征:点出词性或情感色彩(有时需要解释 词的含义); 2.代词入句:把字词意思放入句中进行解释并展开 联想,描述景象。 3.分析意境:分析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点出字 词的情感或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①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例:“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②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③描写 a.侧面描写。通过描写被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其更鲜明、突出。 b.正面描写。采用各种表现手法直接描写所要描写的对象。
古诗词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5.草: (1)生生不息,象征顽强的生命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2)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偏僻,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3)报春信使,用来抒发爱春、惜春之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4)寄托离别愁绪,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感。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6.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用来寄托离愁别绪,多见于游子思 归,好友相别。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
孤故
帆人
远西
影辞
碧黄
空鹤
尽楼
,,
孤帆远影碧空见花
长三
江月
天下 际扬 流州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
一、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分为:人物形象与物象(意象)。
人物形象包括: 1.诗人形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2.主人公形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物象(意象)包括: 1.自然景物形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客观事物形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

对偶句摘抄100句

对偶句摘抄100句

对偶句摘抄100句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6、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7、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8、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9、一杯有味功名小,万事无心岁月长。

——王禹偁《松江亭其二》10、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2、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八六子·倚危亭》13、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14、二八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

——刘禹锡《福先寺雪中愁别乐天》15、世事总归簪上雪,人生聊寄瓮头春。

——白玉蟾《易道录招饮》16、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答施》17、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18、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白居易《梦微之》19、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白居易《寄殷协律》20、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2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22、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2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无题》24、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晏殊的《玉楼春·春恨》25、风吹花气香归砚,月过松心凉到书。

——汝骧《题署中小园》26、皓月人千里,清风酒一樽——张培《怀秦楞香》27、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许浑《早秋》28、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有关离情别绪的诗句200句

有关离情别绪的诗句200句

有关离情别绪的诗句200句1、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2、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3、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6、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张鸣善《普天乐·咏世》7、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8、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刘禹锡《杨柳枝》9、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甫《赠卫八处士》10、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1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12、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13、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15、花似伊。

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16、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17、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18、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1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20、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2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22、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陆龟蒙《别离》23、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6课元曲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3word格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珠星璧月彩云中第6课元曲五首学案语文版必修3word格式

第6课元曲五首学习重点 1.熟读这五首曲,体会它们不同的风格。

2.理解口语化的比喻、曲中对比、曲中用典等写作技巧,了解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生活,培养富有个性的审美情趣。

一、元曲名句1.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

——张可久《正宫·醉太平刺世》2.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

——白朴《中吕·阳春曲知己》3.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周德清《中吕·塞鸿秋》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王实甫《西厢记》二、文本名句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白朴《越调·天净沙秋》2.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春》3.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春》4.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5.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6.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渔樵.( ) ②巢鸠.( )③蛩.吟( ) ④密匝.匝( )⑤攘.攘( ) ⑥命窘.( )⑦馄饨..( ) (2)多音字①囤⎩⎪⎨⎪⎧ 囤积居奇 粮囤 ②斗⎩⎪⎨⎪⎧ 斗篷 斗争2.辨形组词(1)⎩⎪⎨⎪⎧ 蛩 跫 (2)⎩⎪⎨⎪⎧ 熏 薰醺3.选词填空(1)抱怨·报怨①一位消费者________说,这些包装好的食品购买时不可能打开看个究竟,可买回家后发现“上当”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②中国政府不念旧恶,以德________,妥善地解决了一系列战争遗留问题。

(2)分辨·分辩①我们刚一进去,保安就立刻上前罚款,且不容________,让人感觉好像是他们故意设下的“陷阱”。

写山水的优美诗文

写山水的优美诗文

写山水的优美诗文1.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

——薛昂夫《楚天遥过清江引》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4.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5.青门何有,几堆竹素,二顷梅花。

——龚自珍《人月圆》6.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梅尧臣《东溪》7.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朱庭玉《天净沙·秋》8.千山过雨难藏翠,百卉临风不藉香。

——李中《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9.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10.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

——姜夔《水龙吟》1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翁卷《乡村四月》1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13.日衔山,山带雪,笛弄晚风残月。

——詹玉《更漏子》14.山一带,水一派,流水白云长自在。

——沈蔚《天仙子》15.溯溪流云去,树约风来,山剪秋眉。

——厉鹗《忆旧游》16.过雨碧罗天净,才八月,响初鸿。

——朱彝尊《霜天晓角·晚次东阿》17.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18.水曲山隈四五家,夕阳烟火隔芦花。

——徐积《渔父乐》19.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张祜《题金陵渡》2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21.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22.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姜夔《暗香旧时月色》2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4.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25.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26.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

乱红如雨。

不记来时路。

——秦观《点绛唇桃源》2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词名句-语文高考-高考作文必备_作文高分_点睛之句19-27-29

诗词名句-语文高考-高考作文必备_作文高分_点睛之句19-27-29

诗词名句-高考作文必备备战高考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佚名《卷阿》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李煜《喜迁莺·晓月坠》梦绕神州路。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兵法·九地篇》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赵时春《原州九日》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卢照邻《送二兄入蜀》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曹雪芹《好了歌》有美一人,硕大且卷。

佚名《泽陂》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李忱《吊白居易》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曹植《情诗》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李白《箜篌谣》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

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烟霏霏。

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

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妙出神功,高擎仙界,鸟道疑当太白西。

周权《沁园春·再次韵》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王维《伊州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卢思道《从军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荀子·天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月过尧民歌的阅读答案解析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
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14.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长亭送别》选自王实甫的杂剧《》(1分)
15.对本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遥山、远水意指山长水远,暗示相见之难。

B.对桃花醉脸醺醺写女子喝醉酒的面颊如桃花绯红。

C.断肠人忆断肠人以反复之笔巧妙点出双方相思之苦。

D.本曲先借意象渲染别情,后通过描摹情态来抒写别情。

16.大量运用叠字是本曲的重要特点,请赏析其妙。

(4分)
参考答案:
14.(1分)西厢记
15.(3 分)B
16.(4 分)
在起句自别后之下接连用了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这些叠音词来修饰遥山、远水、杨柳、飞绵、醉脸、香风、暮雨,
由远及近地展现出一幅凄清冷落的画面(1点)。

叠词起渲染作用,营造了悱恻幽怨,哀婉动人的氛围(1点)间接抒发了闺中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渺茫的希望(1点)。

这些叠词中隐和粼,滚和醺、阵和纷押韵,一咏顿,使作品音响联结而成和谐的整体,增加了作品的音韵之美,读来朗朗上口(1点)。

链接:醉脸醺醺:形容桃花绯红如人喝醉酒的面颊。

这首带过曲属中吕宫调,由曲牌分别是十二月和尧民歌的两支曲子组成。

曲中写了一个独处幽闺的女子,在暮春季节里思念她远在异地的爱人的悲切心情。

因此,曲的题目定为别情。

前面[十二月]一曲,用工整的句式,渲染出凄凉伤感的氛围,[尧民歌]由景入情,惟妙惟肖地活画出思妇缠绵矛盾的心路历程,凄楚哀怨,如泣如诉。

词句反复叠套,又一气呵成,如珠玉走盘,清俊玲珑。

[十二月过尧民歌的阅读答案解析]相关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