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国际筹资之路 案例分析分解
财务管理04级学生作品017华能国际筹资之路与资本结构分析1

公司股本结构
项目 变动原因 总股本
流通股 A股 H(或S、N)股
非流通股 已发行未上市社会公众股
股本数量(万股) 定期报告
1,205,538.34 370,538.34 65,000.00 305,538.34 -835,000.00
股东
*华能集团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中国华能集团香港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尚华投资有限公司50%的股权,而尚华投资 有限公司有华能开发10%的股权,因此,华能集团间接持有华能开发5%的权益。
2006
2002年6月,战略配售上市。 2003年4月,债转股上市。 2004年5月,送转股上市(10送5转增5股) 2004年6月和9月,债转股上市。 2006年4月,A股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 总股本为120.6亿股。
债务资本筹资
1997
2005
2006
1997年5月21日 和6月11日在境外 共发行面值为2.3 亿美元、票面利率 1.75%、期限为七 年的可转换债券。
BACK
筹资之路分析
内涵的扩张
即用留存收益筹资
华能公司自从1988年第 一台发电机的组投产运 行产生利润以来基本上 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
资本扩张
两种方式
外延的扩张
即通过股份制、融资、 兼并、收购等实现资本 规模扩张,吸收权益资 本和债务资本
在过去几年,公司通过 项目开发和资产收购不 断扩大规模经营,提高 盈利水平,公司通过收 购公司来实现增值,来 进行筹资。
公司正在全面实施“能源产业,金融产业,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包括开发煤电联营 项目,收购证券公司,参加投资银行,保险公司,成立资本运营公司,成立财务公 司,燃料公司,工程公司,事业公司等。同时实施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
华能国际案例分析

华能国际案例分析一、公司简介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是经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由华能国电与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福建投资开发总公司、江苏省投资公司、辽宁能源总公司、大连市建设投资公司、南通市建设投资公司以及汕头市电力开发公司共同作为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于1994年6月30日在北京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公开发行的A股于2001年12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利用国内外资金,开发、建设和运营大型发电厂。
二、投资战略(一)投资战略的概念及类型1.投资战略的概念企业投资战略是指根据企业总体经营战略要求,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对有关投资活动所作的全局性谋划。
它是将有限的企业投资资金,根据企业战略目标评价、比较、选择投资方案或项目,获取最佳的投资效果所作的选择。
2.投资战略的类型企业投资战略可分为发展型投资战略、稳定型投资战略与退却型投资战略。
(1)发展型投资战略发展型投资战略是企业在现有水平上向高一级迈进的战略,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及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推行这一战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一战略的特点增加对企业设备、原材料、人力资源等的投资,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2)稳定型投资战略稳定型投资战略适用于稳定或下降行业中的企业。
这些企业的市场规模已很难扩大,因此,这种战略的特点是,在投资方向上不再将本企业的老产品作为重点,不再追加设备投资。
而是努力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不再扩大现有企业规模,但尽可能地保持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和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量,以尽可能多地获取现有产品的利润,积聚资金为将来的发展作准备。
企业推行这一战略的要点是,企业决策者要切实把握企业的优劣势,选准新的产品为投资对象。
(3)退却型投资战略这一战略多用于经济不景气、资源紧张,企业内部存在着重大问题,产品滞销,财务状况不恶化,政府对某种产品开始限限制以及企业规模不当,无法占领一个有利的经营角度等情况,其实施的对象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部、生产线或一些特定的产品、工艺。
案例分析(华能国际)

(一)华能国际 2001——2003年年报简表财务报表各项目分析以时间距离最近的2003年度的报表数据为分析基础。
1.资产分析(1)首先公司资产总额达到530多亿,规模很大,比2002年增加了约11%,2002年比2001年约增加2%,这与华能2003年的一系列收购活动有关从中也可以看出企业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其中绝大部分的资产为固定资产,这与该行业的特征有关:从会计报表附注可以看出固定资产当中发电设施的比重相当高,约占固定资产92.67%。
(2)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却没有提取坏账准备,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公司对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的记提采用按照其他应收款余额的3%记提,账龄分析表明占其他应收款42%的部分是属于两年以上没有收回的账款,根据我国的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两年以上未收回的应收款项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处理,这部分应收款的可回收性值得怀疑,应此仍然按照3%的比例记提坏账不太符合公司的资产现状,2年以上的其他应收款共计87893852元,坏账准备记提过低。
(3)无形资产为负,报表附注中显示主要是因为负商誉的缘故,华能国际从其母公司华能集团手中大规模的进行收购电厂的活动,将大量的优质资产纳入囊中,华能国际在这些收购活动中收获颇丰。
华能国际1994年10月在纽约上市时止只拥有大连电厂、上安电厂、南通电厂、福州电厂和汕头燃机电厂这五座电厂,经过9年的发展,华能国际已经通过收购华能集团的电厂,扩大了自己的规模。
但由于收购当中的关联交易的影响,使得华能国际可以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收购华能集团的资产,因此而产生了负商誉,这是由于关联方交易所产生的,因此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应该剔除这一因素的影响。
(4)长期投资。
我们注意到公司2003年长期股权投资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2003年4月华能收购深能25%的股权以及深圳能源集团和日照发电厂投资收益的增加。
2.负债与权益分析华能国际在流动负债方面比2002年底有显著下降,主要是由于偿还了部分到期借款。
华能国际电力收购和资本扩张案例解析(doc 10页)

四、收购后的产权关系和收购绩效:1.收购后产权关系明晰,对双方的发展均有益处国有资产管理局以国资评(1997)1239号文对评估结果进行为了确认和批复,以1997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二厂资产总额为81.48亿元人民币,负债总额为24.39亿人民币,净资产为57.09亿元人民币。
收购后由开发公司拥有二厂全部权益,申能公司在二厂不再拥有产权。
至此,双方在二厂的关系以终止合作而告终,双方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去不断发展和壮大。
2.优质资产的注入为股份公司的年终业绩提供有力支撑二厂由于收购日从1997年7月1日起算,所以计入股份公司的业绩只能是下半年,占股份公司1997年度利润总额的15%,更为重要的是股份公司由于有二厂的加盟,在四在建工程尚未投产的断档期形成了稳定可靠的利润增长点,为股份公司年利润增长10%提供了有力支撑。
3.资产经营为申能公司带来5年稳定收益通过出让资产,申能公司获得投资收益17亿元,鉴于电力行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收次稳定的特点,申能公司报请财政部批准,17亿元投资收益按不多于五年分摊,据此,申能公司1997年会计年度出让石洞口二厂产生的投资收益,按每年该电厂正常运行条件下产生的收益作为非常经营项目收益调整的基础予以调整计算。
五、收购特点:1.收购方有战略眼光、有实力,是以雄厚的实力来实现其战略目的。
2.同行业横向收购。
开发公司作为中国电力改革的先锋和对外窗口,申能公司作为上海市电力公司事业的代表人,均有着相当实力和背景,应属强强之间的同行业横向收购。
3.中外合资企业收购国有企业的资产权益开发公司的外资股东为香港中银集团和香港华润集团,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为中外合资企业。
申能公司是典型的国有控股企业。
开发公司通过收购实现了扩张,申能公司通过收购实现了盘活国有资产。
4.收购金额巨大,收购行为规范。
从1996年12月开发公司提出收购动议到1997年11月双方正式签订收购协议,程序规范,标的物二厂评估资产达85亿元人民币(含送变电资产和非生产性资产),收购金额更是高达35亿元人民币之多,是迄今为止国内企业行为购并案中价格最为昂贵的收购。
华能国际电力收购和资本扩张案例解析

华能国际电力收购和资本扩张案例解析在过去的几年里,华能国际电力通过收购和资本扩张实现了强劲的增长。
以下是该公司两个显著案例的解析。
首先是华能国际电力在2024年收购巴西电力公司Nebras的一部分股权。
这次收购进一步扩大了华能国际电力在海外市场的业务布局。
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较高的发展潜力。
通过收购Nebras的股权,华能国际电力得以进一步增强在巴西的业务实力,将持续从巴西电力市场的增长中受益。
此外,这也为华能国际电力在巴西及其他南美洲国家开展投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第二个案例是华能国际电力在2024年与日本三菱商事合作,共同投资建设越南的Giantwind项目。
Giantwind项目是越南规模最大的风能项目之一,将在越南南部的潘辛省建设一座风电场,装机容量为120兆瓦。
华能国际电力和三菱商事合作,通过共同投资建设该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双方在风能领域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加强了华能国际电力在越南风能市场的地位。
越南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通过参与越南的风能项目,华能国际电力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和经验,在该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这两个案例展示了华能国际电力通过收购和资本扩张实现业务增长的能力和策略。
通过收购Nebras股权,华能国际电力进一步拓展了海外市场,以巴西为切入点进入南美洲市场,利用巴西丰富的能源资源和较高的发展潜力实现业务增长。
与三菱商事合作投资越南的Giantwind项目,则是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建设大型风能项目,巩固和扩大了华能国际电力在风能领域的市场地位。
总之,华能国际电力通过收购和资本扩张实现了业务增长,并进一步扩大了在海外能源市场的份额。
其在巴西和越南的投资项目体现了公司积极追求多元化发展和国际化布局的战略,为未来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华能国际电力有望通过进一步的收购和资本扩张,进一步巩固在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华能国际筹资之路和资本结构分析

41.5亿股,占总股本的70.83%,外资股15亿股,占 总股本的25%,流通A股2.5亿股,占总股本的 4.17% 。
13
共募集资金人民币 3,004,117, 754 元
资,资本开支增加也导致负债率上升。
23
华能国际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2005 55.04% 44.45%
2006 52.73% 44.46%
2007 60.76% 53.16%
2008 39% 29%
总资产 所有者权益 每股净资产
09年中报
175 086 833 59 3
38 418 953 851 3.19
08年年报
本报告期末 比上年度期 末增减(%)
164 587 660 18 2
6.38
36 246 575 257 5.99
3.01
5.98
09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情况有所好转。本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 达到1750.87亿元,比上年度末增长6.38%,所有者权益与每股净 资产较之于上年度末也有将近6%的增长。
19
华能国际
自2019年至今,公司的银行贷款除了2019年巨额 增加外,其他年份都保持缓慢的增长甚至零增长和 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司的资金需求问题。 但该公司是一个国有电力公司,其主营业务收入极 大部分都来自售电收入,业务较单一,同时电厂建 设维护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2019年公 司在筹资之路上进行了创新,率先发行短期融资券, 改变了只发行公司债券的局面,拓宽了筹资道路。 且短期融资券发行成本低,短期内能筹集到大量的 资金,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债务结构,降低营运资金 的缺口,进一步降低融资费用,提高偿债能力。 同时也暴露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电力企业的短债长 投问题,大大提高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容易导致资 金链断裂。
华能国际筹资之路-案例分析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华能的债务资本筹集方式和其资金使用 状况也反映出电力市场的普遍问题——短债 长投。因为它成本低,而且可以逃避很多费 用,资金来源快。但是短期债做长期项目投 资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很容易导致资金 断裂。在最近的市场情况下,这一问题更加 突出,甚至传出国家注资的可能。
5
5年期10亿元,
3
7年期17亿元, 10年期33亿元,
4
并在2008年1月
上市交易
2007年8月完成了50亿
以附息方式发行,期限
为364天的无抵押短期融
资券的发行
2005年5月以贴 现方式发行45 亿(1年期)和 5亿(9个月) 的短期融资债 券,为满足新 建电厂的资金
需求
2006年5月和6月完成 了共计50亿以附息方 式发行,期限为365 天的短期融资券的发
战略定位
一流的上市发电公司。
发展目标
作为上市公司,致力于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定、增长的回报; 作为发电公司,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充足、可靠、环保的电能;作为 一流公司,致力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情况
主要从事电源的投资、建设、经营和 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销售 。
筹资之路
2008年7月发行50亿 期限为365天的无抵
押短期融资券
1997年在境外共发行面值为2. 3亿美元、票面利率1.75%、 期限为七年的可转换债券,进
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
2008年5月发行4 0亿10年期公司 债券,同月上市
华能国际的商业信用筹资分析

2016 307.900_41 1,207,528.09 127.455.55 1,642,884.05 27,256,867.19 6.O3%
然增 大 了 15倍 ,而 到 2015年应 付 票 据又 急剧 下跌 ,同 比 2014年下 降 了 41.78%。经 过 前 两年 的 一 增 一 减 ,2016年 华 能 国 际的 应付 票 据 又 创新 高 ,较 前年 增长 了 222.98%。预 收 款 项 近 十 年 来 一 直 处 于 稳 态 上 升趋 势 ,同样是 在 2016年 绝 对数 额 再 创新 高 。
原 因 ,可 为集 团公 司的商业信 用融资提供参考 与借 鉴 。 变 化不 大 ,从 而导 致 了商业 信 用 占比骤 降 。
二 、华 能 国 际 的 商 业 信 用 筹 资 现 状 分 析
华 能 国际 运 用 商业 信 用 主 要 通过 以下 三 种形 式 :
华 能在 电 力生 产 领 域 的 主要 竞 争 对 手 有 华 电 国 应 付 账款 、应 付 票据 和 预 收账 款 。应 付 账 款 作 为商 业
款 ,从而 在汇 率变 动 中获 利 。 (5)区域 差异性 。许 多学 者对 于这个 因素有 着不
同 的看 法 ,我 们通 过研 究 华能 国际发 现 ,政 府干 预 程 度较 低 ,外 部 金融 体 系较 为发 达 ,法律 保 障 制度 较 为 完善 的地 区 ,企 业利 用商 业信 用融 资的可 能性 更大 。
2014 163,755.39 1,138,068.93 36,777.36 1,338,601.68 21,041,933.26 6-36%
2015 95,331.93 84 ,976.87 44,937.48 985,246.28 20,378,986.56 4.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流出现问题后果可想而知。
华能国际目前采用的高负债比率对其长 期融资策略将产生下列影响:
1.对可用银行信用额度的影响。企业长期融资的渠道主要是 银行的长期贷款和资本市场,其中资本市场上可以通过发行股 票和债券来筹集资金。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会使上市公司的财务 风险增大,长期贷款到期不能偿还的可能性增加。 2.《公司法》规定公司累计发行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 额的百分之四十。以华能国际2009年12月31的净资产总额计算 其发行债券的金额只能为194亿元人民币。但2009年12月31华能 国际应付债券的金额已高达138亿元人民币,再发行债券仅可以 发行57亿元,这还是在不考虑能否支付债券利息的情况下。 3.《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第 1条规定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前,累计债券余额不得超 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后,累计债 券余额不得高于公司净资产额的80%,公司的净资产额以发行 前一年经审计的年报数据为准。以2009年12月31的净资产额计 算发行的可转换债券金额为252亿元。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华能的债务资本筹集方式和其资金使用 状况也反映出电力市场的普遍问题——短债 长投。因为它成本低,而且可以逃避很多费 用,资金来源快。但是短期债做长期项目投 资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很容易导致资金 断裂。在最近的市场情况下,这一问题更加 突出,甚至传出国家注资的可能。
筹资效果
2008年5月发行4 0亿10年期公司 债券,同月上市 交易
7
1 2
6 5
债券筹资
2007年12月还 发行了共计60亿 公司债券,其中 5年期10亿元, 7年期17亿元, 10年期33亿元, 并在2008年1月 上市交易
3
4
2005年5月以贴 现方式发行45 亿(1年期)和 5亿(9个月) 的短期融资债 券,为满足新 建电厂的资金 需求
作为上市公司,致力于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定、增长的回报; 作为发电公司,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充足、可靠、环保的电能;作为 一流公司,致力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情况
主要从事电源的投资、建设、经营和 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销售 。
筹资之路
筹资之路
筹资背景
权益资本筹集
权益资本筹集
1994年6月 1994年10月 1998年1月 2001年11月
在全球配售 以介绍上市方 股份公司成 12.5亿境外上 式在香港联交 在国内成功发 立,其中从 行了3.5亿股A 市外资股以 所挂牌,实现 股筹资27.8亿 地方投资方 3125万股 两地上市。 元人民币。12 借入的人民 ADR形式在 币债务转为 纽约证交所上 至此,公司总 月6日上海证券 股本21亿元 股本增加至 交易所上市交 市 56.5亿股。 易
借款占负债比例 (%)
4000
55000 160000 809900 658087 782372 1167040
957576
918480 915360 1595529 2886226
49.02
53.75 61.8 76.2 69.59
3509862
3343865 5902718
70.78
63.2 71.35
资本结构与长期 融资
(一)资本结构与长期融资
截至2011年底华能国际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7.14%,并且 存在较严重的短债长投的现象。这样高负债率及过度依赖短 期债务融资的行为具有两个方面的好处: 1、能利用债务融资的节税作用,债务利息能够在税前扣 除,保持一定的债务比例能够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 2、债务融资对经理产生的激励作用大于股票融资的激励 作用,企业举债可以降低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产生的 代理成本。只有在更大的债务压力下,才能迫使经理努力工 作,提高管理效率,以避免企业破产。 因此,有时债务融资向市场传递的是高质量的积极信号,
华能国际作为央企,在资金筹集上,积极拓宽融 资渠道,在筹资过程中早期发行股份在美国、香港、 内地发行股份筹集资金,有效弥补了资金的不足,在 当时具有创新意义。 但是在华能国际上市的几年,依靠持续收购不断扩 大规模,虽然这种规模扩张带来了明显的短期业绩增 长,但是这种扩张需要大量资金,这么大的资金支出 必然需要通过融资来实现。
本公司的母公司及控股股东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华 能开发”)是于1985年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它与电厂所在地 的多家政府投资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本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基础上改组的国有企 业。
研究的对象
华能国际发展概况
华能国际成立于1994年6月30日,同年10月在全球首次公 开发行了12.5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外资股),并以3125万 股美国存托股份(ADS)形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 码:HNP)。 1998年1月,外资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 交所)以介绍方式挂牌上市(代码:902)。 1998年3月又成功地完成了2.5亿股外资股的全球配售和4 亿股内资股的定向配售。 2001年11月,在国内成功发行了3.5亿股A股(代码: 600011),其中2.5亿股社会公众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0年12月,完成了15亿股A股和5亿股H股的非公开发 行。
2874549 2472982
4404718 4397920 2744208
7126675
6518490 7986.98 63.11 52.10
2010
2011 2012
2008年7月发行50亿 期限为365天的无抵 押短期融资券
1997年在境外共发行面值为2. 3亿美元、票面利率1.75%、 期限为七年的可转换债券,进 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
H股债转 股
10送5转5,
总股本增至 1205534.2 4万股
至2006年4月19日,股权分置改革完成,总股 本为1205538.344万股。经过以上的权益筹资, 大体形成了华能国际的现有规模。
债务资本筹集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
权益资本筹集
境内上市
华能国际
境外上市
2002年3月
2002年6月
2002年8月
2003年4月
2000万美元的可 转换债券转换为 公司境外上市股 份2739.7240万H 股,发予债券持 有人
2004年5月
向证券投 资基金配 售 A股 339.5万 上市流通
向战略投 资者配售 的10000 万A股上 市流通
2014年11月,完成了3.65亿股H股的非公开发行。
公司战略
企业使命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 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 公司”。
核心价值观
坚持诚信,注重合作,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业绩,服务 国家。
战略定位
一流的上市发电公司。
发展目标
成员列表
向 鑫 陈 爽 陈 昱 赵海伶 谭青菁
公司简介 筹资之路 资本结构与长期融资 评价与建议
公司简介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公 司或华能国际)及其附属公司在中国全国范围 内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发电厂,截至 2014年12月31日拥有权益发电装机容量 63757兆瓦,可控发电装机容量70484兆瓦, 公司境内电厂广泛分布在中国21个省、市和 自治区;公司在新加坡全资拥有一家营运电力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
评价与建议
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及建议
华电国际应当抓住机遇,在电力行业需求不断增长、煤 炭价格下降的 良好形势下大力发展,提高发电量,优化电 力输送结构和配置效率,加速应收账款的周转,提高销售 收入的收现能力,同时还应当注意融资结构,避免过多的 负债造成财务风险,改良风险型的资产资本结构,减少短 期负债,且同时提高企业的流动性。 而且在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社会责任,积极使用清洁能 源发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013年环保部对脱硫设施存 在突出问题的19家企业予以处罚,其中五大家电力老大也 都在其中,除华电外的几家甚至还涉及财务造假问题,因 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一定要特别应当注意环保设备的使 用,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坚持可持续发展。
期限 365天、270天 270天、365天 365天、366天 365天 270天
票面利率 (%) 1.88、2.32 2.55、3.2 3.95、6.04 4.41、4.42、 4.58 3.35、3.32、 3.70、3.99
金额 100亿元 100亿元 100亿元 150亿元 200亿元
筹资方式分析
而股权融资则是一个不被投资者看好的消极的市场信号。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但是过度的依赖债务融资,保持过高的资 产负债率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 根据资本结构的权衡理论,随着资产负债率 的提高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也随之上升。当 资产负债率到达一个点时财务困境成本会超 过债务利息的抵税额,这样不仅不利于企业 价值的最大化反而会吞噬企业的价值。华能 国际(国有电力企业也有相同的现象)高达 75%的资产负债率及严重的短债长投现象, 给企业带来过高的财务风险,一旦企业的现
债务资本筹集 筹资效果
筹资背景
1.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产业政策 2.华能国际的发展战略
把华能建设成为实力雄厚、管理一流、服务国家、走向 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3.华能国际的资本运营
到2020年,集团公司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亿千瓦,按照 4000元、千瓦的造价计算,需投资6800亿元,按照20%资 本金计算,需投入资本金1360亿元,贷款5440亿元,按平 均股权比例50%计,需资金680亿元,贷款2720亿元。
近年来华能的筹资力度加大,主要就是用于开展一 系列资产并购及基建建设开发所,而不断发行短期融资 券也是为了满足公司营运资金需求。一旦华能国际在融 资上遇到障碍影响到其规模扩张,无疑会对其业绩的增 长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