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月经不调16例
中医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应用

中医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应用月经不调在女性中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因为人们工作习惯和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月经不调症状已经成为了困扰女性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
月经周期和经量的异常是月经不调的具体表现,西医临床多采用雌、孕激素,促排卵药物等治疗,治疗效果并不是尽如人意,而且西医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大。
中医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历史悠久,且临床疗效十分显著,现代医学中医针灸在临床上应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被越来越多的女性所接受,临床应用也比较广泛。
1.病名由来中医最早关于妇女疾病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直到《皇帝内经》中有了对月经病的记载和认识,由最早的症状记载到病名的确定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更改到现代的统一,汉代《金匮要略》提到“经水不利”,晋代《脉经》则使用“月使不调”做记载,到了隋代《诸病源候论》中论述了“月水不调”,而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下·月经不调第四》中最早使用了“月经不调”之名,这一病名在现代使用的比较普遍,已经被作为月经异常的一类疾病的专用名词并得到了公认沿用至今。
2.病因病机月经不调分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等,是由脏腑的功能失常、或气血失调、或冲任损伤而导致的肾-天葵-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失控所致。
月经周期的任何症状的异常,都有可能导致月经不调,寒邪侵袭被认为是形成月经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冲任阻滞是寒凝血瘀证的重要病机。
追本溯源,治疗月经不调的治疗重点则在温经散寒化瘀,行气活血化瘀的同时,注意对冲任二脉的功能调节。
3.中医对月经不调的认识月经病在中医被称为“月经不调”,治疗该病则被称为“调经”,治疗月经病的原则重在治本调经,而调经之法则重在补肾,疏肝,健脾,调理冲任、气血。
中医又将月经不调分为四证九型,包括寒症、热证、虚证、实证,其中寒症又分为实寒型、虚寒型,热证又有实热型、虚热型之分,虚证囊括了气虚型、血虚型、肝肾亏虚性,实证则有气滞型、血瘀型。
针灸配合逍遥丸治疗内分泌紊乱所导致的月经不调的治疗效果观察

素水平(27.8±10.2)mIU/L,对照组患者中,治疗前雌激素
水平(3.6±1.4)mIU/L、治 疗 后 雌 激 素 水 平 (6.9±4.8)
mIU/L(狋=0.2972、9.8103)。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狀,%)
组别
狀
研究组28对照组28χ2犘
显效 18 10
有效 9 11
妇幼健康
Women'sHealthResearch
2019年7月第13期
文章编号:WHR2018122046
针灸配合逍遥丸治疗内分泌紊乱 所导致的月经不调的治疗效果观察
刘静静1 宋 琦2 王 倩1 谭亚荣1 张欣媛1
1.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中医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0;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中医内科,上海 200011
【摘 要】目的:研究内分泌紊乱所致月经不调患者采用针灸配合逍遥丸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抽取56 例内分泌紊乱所致月经不调患者,选自本院,随机双盲法均分,每组各28例,纳入研究组的患者行针灸配合逍遥丸治疗,纳入对照组 的患者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雌激素水平均明显改善 (犘 <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雌激素水平,差异不明显(犘 >0.05)。结论:内分泌紊乱所致月经不调患者采用针灸配合逍遥丸 治疗,效果理想。 【关键词】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针灸;逍遥丸
吉祥安坤丸结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22例

吉祥安坤丸结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22例原发性痛经系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为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发生在青少年月经初潮后的1-2年。
往往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近年来本人采用蒙药“吉祥安坤丸”(乌力吉-18,以下简称为安坤丸)结合针灸,治疗本病患者22例,收到满意效果,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按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22例,年龄:14-26岁,平均17.9岁:病程:1-12年,平均3.4年。
对照组18例,年龄:14-28岁,平均18.1岁;病程:1-13年,平均3.6年。
两组年龄、病程等无明显差异(P>0.05)1.2诊断标准:均以国家中医中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规定为依据。
主要特点表现:①多为青少年,且多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②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先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第一天为最剧烈,持续2-3天后缓解;③疼痛多呈阵发性抽痛、绞痛或刺痛,通常在下腹部,并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④有的伴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面白汗出,甚或昏厥;⑤大多月经涩少不畅,色暗有块;⑥妇科检查无异常听见。
2 治疗方法2.1治疗组的治疗方法2.1.1口服安坤丸(由内蒙古乌兰浩特蒙药集团公司生产)从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次3g,日服3次,6天为一疗程,连用三个月经周期(3个疗程)。
2.1.2 针灸取穴:气海、关元、中极、子宫、三阴交。
方法气海补法,关元补法,中极泻法,子宫泻法,三阴交补法。
必要时气海、关元两穴针、灸并用。
留针30分钟,此期间行平补平泻手法2次。
从月经前3天开始,每日1次,6天为一疗程,连用3个月经周期(三个疗程)。
2.2 对照组治疗方法口服布洛芬400mg,每日3次,从月经来潮第一天服用,6天为一疗程。
连用三个月经周期(三个疗程)。
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治愈:疼痛彻底消失,三个月经周期后无复发。
针灸结合四物汤加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42例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四物汤加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42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比针灸结合四物汤加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与单纯四物汤加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4例月经不调患者分成两组。
治疗组42例,以针灸结合四物汤加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对照组42例,以四物汤加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
结论:针灸结合四物汤加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疗效可靠。
【关键词】月经不调;针灸;四物汤【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23-02月经不调是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后期、月经过少和月经先后无定期[1]。
笔者从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用针灸结合四物汤加减周期性治疗月经不调42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84例全是门诊病人,其中14―25岁者20例,26―38岁者40例,39―49岁24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
经b超检查子宫、双侧附件均无异常。
在进行周期疗法前,都经过口服中成药,或肌肉注射黄体酮等治疗,效果不理想而改用此法治疗。
将84例患者随机分组,针灸结合四物汤加减治疗组42例,其中月经先期表现为主6例,月经后期表现为主8例,月经先后无定期表现为主6例,月经过多表现为主4例,月经过少表现为主8例,经期延长表现为主10例。
对照组42例,月经先期表现为主8例,月经后期表现为主6例,月经先后无定期表现为主10例,月经过多表现为主4例,月经过少表现为主8例,经期延长表现为主6例。
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1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针灸结合四物汤加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对照组单用四物汤加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
以治疗3个周期为一疗程。
1.1.1用针灸结合四物汤加减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基本方药组成及时间经后期(月经周期或阴道流血的第五天开始,连服5-7天)方:当归10g、党参10g、熟地12g、山药10g、白术10g、茯苓10g、川芎10g、白芍10g、甘草 6g 。
30个中医针灸疗效记录

30个中医针灸疗效记录简介本文档记录了30个中医针灸疗效的案例。
这些案例旨在展示中医针灸在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上的有效性,并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疗效记录1. 病症:头痛治疗情况:经过5次针灸治疗,病症明显减轻,头痛发作频率由每天3次减少到每周1次。
2. 病症:失眠治疗情况:经过10次针灸治疗,患者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提高。
3. 病症:胃痛治疗情况:经过3次针灸治疗,患者的胃痛明显减轻,胃痛发作频率从每天2次减少到每周1次。
4. 病症:颈椎病治疗情况:经过8次针灸治疗,患者的颈椎病症状明显减轻,颈部僵硬感明显改善。
5. 病症:肩周炎治疗情况:经过6次针灸治疗,患者的肩周炎症状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
6. 病症:痛经治疗情况:经过4次针灸治疗,患者的痛经症状明显改善,疼痛程度减轻,经期不适明显减少。
7. 病症:冷疮治疗情况:经过5次针灸治疗,患者的冷疮症状明显减轻,疮口愈合速度加快。
8. 病症:过敏性鼻炎治疗情况:经过10次针灸治疗,患者的过敏性鼻炎症状明显减轻,鼻塞、流涕情况改善。
9. 病症:腰痛治疗情况:经过7次针灸治疗,患者的腰痛症状明显减轻,腰部僵硬感明显改善。
10. 病症:哮喘治疗情况:经过12次针灸治疗,患者的哮喘症状明显减轻,呼吸困难情况改善。
11. 病症:便秘治疗情况:经过6次针灸治疗,患者的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排便顺畅度增加。
12. 病症:焦虑治疗情况:经过8次针灸治疗,患者的焦虑症状明显减轻,情绪稳定性提高。
13. 病症:面瘫治疗情况:经过10次针灸治疗,患者的面瘫症状明显减轻,面部肌肉运动恢复。
14. 病症:痛风治疗情况:经过9次针灸治疗,患者的痛风症状明显减轻,关节疼痛程度减轻。
15. 病症:焦虑失眠治疗情况:经过12次针灸治疗,患者的焦虑失眠症状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提高。
16. 病症:慢性胃炎治疗情况:经过7次针灸治疗,患者的慢性胃炎症状明显减轻,胃脘不适感明显改善。
温针灸地机穴治疗月经不调疗效观察

温针灸地机穴治疗月经不调疗效观察顾忠平【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地机穴为主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地机穴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6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地机穴是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有效方法.【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2(031)009【总页数】2页(P662-663)【关键词】针灸疗法;温针疗法;月经不调;穴,地机【作者】顾忠平【作者单位】象山县中医医院,浙江315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3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常伴有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1]。
本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不仅给女性带来生理上的痛苦,还影响女性肌肤,如色素沉着、肌肤萎黄暗淡、痤疮皮炎等。
近期笔者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月经不调患者31例,并与药物治疗31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62例患者均为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我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就诊时均进行B 超、妇科检查以及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提示未见器质性病变。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
治疗组中年龄最小28岁,最大43岁,平均(32±9)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平均(22.5±18.8)个月。
对照组中年龄最小26岁,最大40岁,平均(30±1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平均(20.4±16.8)个月。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的诊断标准[2]。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功效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功效有哪些?
导语:月经不调可能是很多女人都有的疾病,或许是因为情绪,或许是因为妇科炎症影响了这个周期不规律,严重的会影响到怀孕,所以遇到这个问题要好
月经不调可能是很多女人都有的疾病,或许是因为情绪,或许是因为妇科炎症影响了这个周期不规律,严重的会影响到怀孕,所以遇到这个问题要好好处理,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针灸治疗法,不仅管用,效果也是很好的。
中医认为月经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肾气旺盛,肝脾调和,月经自然就会正常。
否则就会出现经早、经迟、经乱的症状。
所以通过针灸对肝、脾、肾进行调理,正是针灸的奥妙之所在。
针灸治疗主要有如下功效:
1、疏通经络:
2、调和阴阳:
3、扶正祛邪: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对这个治疗方法是不是也很解了,这么多功效何不去试一试,或许对你也有帮助,况且这个中医治疗法也是没有副作用,所以小编也是强力推荐患有此病的朋友去试试,希望可以帮助你解决你现在的问题,早日恢复健康。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原理和方法

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原理和方法作为一种传统医学,针灸已经存在了几千年。
它在治疗许多疾病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疗效,特别是在妇科疾病方面。
本文将介绍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原理和方法,并简要讨论其对一些常见的妇科问题的有效性。
1. 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原理针灸的治疗原理是通过针刺人体的特定穴位,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气血、阴阳等生理机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妇科疾病来说,针灸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和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从而缓解症状,并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妇科疾病。
2. 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方法2.1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妇女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是通过调整子宫和卵巢的功能,缓解月经疼痛和经血过多等症状。
治疗时应针刺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并在需要时使用灸法。
2.2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女生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主要症状是月经过多、腰酸腿痛等。
针灸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是通过作用于肌肉和神经系统,调节子宫的收缩和松弛,从而缓解症状并控制肿瘤的生长。
治疗时应选择悬针、电针、气针等方式,并针刺关元、气海、膀胱俞等穴位。
2.3 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更年期是指女性从40岁开始经过数年时间的体内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潮热、出汗、情绪波动等。
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方法是通过刺激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使其平衡,缓解更年期症状。
治疗时应选择舒血、祛风、调理经气等针刺技巧,并在需要时用灸法,选择神阙、涌泉、百会等穴位。
3. 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有效性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有效性已经在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例如,在一项针对经前期症候群(PMS)的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针灸治疗方案,包括膀胱俞穴、三阴交穴、四神聪穴等,疗程为3个月。
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组的PMS症状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此外,在治疗子宫肌瘤、月经不调和更年期综合症方面,针灸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总之,针灸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已经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16例
作者:郎秋生
作者单位:抚顺石化总医院针灸科,辽宁,113008
刊名:
上海针灸杂志
英文刊名: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年,卷(期):2008,27(8)
引用次数:0次
1.期刊论文周叔平.周然宓.林华.ZHOU Shu-ping.ZHOU Ran-mi.LIN Hua针灸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75例疗效观察-中医药通报2009,8(1)
月经不调是发生于女性整个生殖期的常见疾病,尤其多见于青年女性.月经不调具有临床表现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虽由脏腑功能失常、或气血失调、或冲任督带损伤所致,但是病机却大多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失调有关.因而,目前临床治疗多以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为主而获良效.笔者近数年来通过用针灸与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结合,治疗月经不调患者75例,则获得更佳效果.现将治疗情况介绍于下.
2.期刊论文王晓燕.张玉洁.吴富东.卢岩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26例-上海针灸杂志2007,26(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不孕、多毛、肥胖等多态性的综合症状,内分泌表现为雄激素高水平,基础体温(BBT)单相示持续无排卵.
3.期刊论文刘芳针药结合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37例-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7)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在绝经前后期间由于性腺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多梦、心悸、易惊、头晕、面部烘热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伴有月经不调或停经,是妇女由有生育能力逐步步入无生育能力这一自然生理衰退过程中出现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而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该病辨证属肝肾阴虚,阴虚火旺型者,并与单用针刺组进行临床治疗对比观察,结果表明: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该病明显优于单用针刺组.现报道如下.
4.期刊论文钱虹月经不调针药结合治验2则-光明中医2010,25(2)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或经质的改变,属于月经病的一种,常见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等.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治本调经,而调经之法重在补肾,疏肝,健脾,调理冲任、气血.笔者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月经不调,获效佳良,兹举隅如下,供同道参考.
5.期刊论文项心怡.刘建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
慢性盆腔炎属祖国医学"妇人腹痛""癥瘕""月经不调""不孕症""带下病"等范畴.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等特点,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1].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现总结归纳如下.
6.期刊论文张春玲.ZHANG Chun-ling针刺配合TDP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医学综述2008,14(7)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又称巧克力囊肿,是一种以盆腔疼痛、不孕、月经不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妇科病,为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目前西医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激素治疗只能暂时控制病情,手术复发率极高,切除卵巢及子宫方能治愈本病,这对患者无异是一种身心摧残.我科采用针刺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Special Electromagnetic Therapeutic Apparatus,TDP)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7.期刊论文赵宁侠.郭瑞林.任秦有.张周良.ZHAO Ning-xia.GUO Rui-lin.REN Qin-you.ZHANG Zhou-liang针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1)
目的:观察针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讨针刺减肥的治疗机理.方法:门诊单纯性肥胖患者32例,采用针刺腹部相关穴位,每日1次
,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针刺前后体重、腰围、体质指数、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并对临床症状的改善进行总结.结果:经针刺3个疗程,患者体重减轻,腰围缩小,不同切变率下全血液粘度、血浆粘度及红聚集指数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P<0.01);便秘、腹胀、月经不调、痤疮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针刺人体脾胃经相关穴位可以改善胃肠动力学,消除腹胀便秘、痤疮,减肥塑形,降低血液粘稠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液流变性.
8.期刊论文孙远征.陈洪琳.SUN Yuan-zheng.CHEN Hong-lin俞募配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对照研究-中国针灸2006,26(12)
目的:比较俞募配穴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俞募针刺组(30例),穴取肝俞、脾俞、肾俞、期门、章门、京门;常规针刺组(30例),穴取合谷、中极、关元、三阴交;西药对照组(30例),口服达那唑.观察3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值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总疗效相似,但俞募针刺组在痛经、月经不调、腰骶痛、肛门坠胀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1),且俞募针刺组治疗后血清CA125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EM临床疗效显著,其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
9.期刊论文张帆.冯玲媚"阴三针"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月经不调100例-陕西中医2008,29(7)
目的:总结名师针法及中药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采用"靳三针"中的阴三针关元、归来、三阴交为取穴的基本处方配合中药消遥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月经不调10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8%.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月经不调,可优势互补,提高疗效.
10.期刊论文赵宁侠.任秦有.郭瑞林.史恒军.张周良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及血脂含量相关性分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及与血脂含量相关性分析,以探讨针刺减肥的治疗机理.方法:选择门诊单纯性肥胖患者32例,采用针刺腹部脾胃经相关穴位,10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针刺前后体重、腰围、体重指数、血脂等检测资料,并对临床症状的改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明显降低(P<0.01);患者腹胀、便秘、月经不调、痤疮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体重明显减轻(P<0.01),腰围明显减小(P<0.01).结论:针刺人体脾胃经相关穴位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胃肠动力,消除腹胀便秘、痤疮,减肥塑形,降低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性.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hzjzz200808021.aspx
下载时间:201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