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基础知识系列三

粮食基础知识系列三
粮食基础知识系列三

粮食基础知识系列三

名词解释

1.砻谷

稻谷加工中脱去稻壳,获得纯净糙米的工艺过程称为砻谷。

2.碾米

稻谷经脱壳和谷糙分离而成的净糙米,表面的皮层含纤维较多,影响食用品质。碾米即将糙米的皮层碾除,从而成为大米的过程。

3.皮磨系统

将麦粒剥开,从麸片上刮下麦渣、麦心和粗粉,并保持麸片完整不碎,使胚乳与表皮最大程度的分离。

4.渣磨系统

处理皮磨及其他系统分出的带有麦皮的粉粒,使麦皮和胚乳分开,从中提取品质较好的麦心和粗粉,送入心磨。

5.清粉系统

利用风筛结合,将从皮磨系统来的纯粉粒连麸粉粒、麸屑分开,再送往相应的研磨系统。

6.心磨系统

将从皮、渣、清粉系统来的麦心和粗粉研磨成粉,并提除麸屑。

7.尾磨系统

处理心磨系统提出的含麸屑多的麦心。

8.麦路

麦路是原粮小麦经配麦、毛麦清理、水分调节、光麦清理等一系列处理,达到入磨净麦要求的整个过程。

9.粉路

清理后的小麦,经研磨、筛理、清粉、刷麸等工序组成的制粉工艺的全过程,简称粉路。

10.小麦品质

即籽粒品质,是指它对某种特定最终用途的适合性,即是一个根据其用途而改变的相对概念,包括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11.专用粉

即按不同面制品品种的质量要求,经过专门调配而适合生产专门面制品的面粉。

12.面筋质

面团在水中揉洗时,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灰分等成分渐渐离开面团而悬浮于水中,剩下的一块柔软的具有粘弹性和延伸性的胶状物质。小麦中面筋质主要由麦胶蛋白、麦谷蛋白组成。

13.稻谷爆腰率

在米粒上有横向裂纹,称为爆腰,爆腰米粒占试样的百分率,称为爆腰率。

14.植物油

植物油是从植物种子、果肉及其它部分提取所得的脂肪脂,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也是目前人们主要的消费油脂。

15.木本油料

植物油料包括草本和木本两种,木本油料主要来自木本栽培和种植得到的油料。常见的木本油料有:油橄榄、油茶、油用牡丹、山桐子、文冠果等等。

16.大豆预处理

大豆取油之前进行的清理、调质、脱皮、破碎、轧胚、膨化等一系列的处理,使物料具有一定的结构特性,达到取油工艺的要求。

17.大豆清理

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借助机械力、风力、水力等分离出油料中的杂质的过程。

18.水化脱胶

水化脱胶亦称“脱磷”,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的热水或电解质水溶液,在搅拌下加入热的毛油中,使其中的胶溶性杂质吸水凝聚,然后沉淀分离的一种油脂脱胶方法。

19.轧胚

亦称,“压片”,“轧片”,利用机械的作用,将油料由粒状压成片状的过程。

20.毛油

经压榨或浸出得到的未经过滤的油。

21.饱和蒸汽

在一定的压力下继续加热使沸腾的水继续汽化,这时水和汽的温度保持不变,当容器中最后一滴水完全变成蒸汽时温度仍是饱和温度,这时的蒸汽叫做干饱和蒸汽,简称饱和蒸汽。

22.油脚

由丙酮不溶物(磷脂)、乙醚不溶物(非水杂质)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23.溶剂回收

通过冷凝回收的方式在粕的蒸脱、混合油蒸发、汽提等过程中得到正己烷的工序。

24.油料水分调节

按大豆工艺控制要求使油料的水分达到规定范围的过程。

25.油料干燥

根据控制标准,对高水分油料脱水至适宜水分的过程。

26.风选

利用油料与杂质之间重量的差别,借助风力除去杂质的方法。

27.磁选

利用磁力清除油料中磁性金属杂质的方法。

28.破碎

利用剪切、挤压、碾磨等机械的方法,将大豆破碎成具有一定粒度的碎豆便于进行皮仁分离以满足轧胚条件的过程,称为破碎。

29.软化/调质

通过间接蒸汽加热和通入热风的方式调节油料的水分和温度使其变软、塑性增加的工序。

30.压榨制油

通过机械外力将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的取油方法。

31.浸出制油

浸出法制油是应用萃取的原理,选择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使其与经过预处理的油料进行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油脂被溶解出来的一种制油方法。

32.油脂精炼

亦称"炼油"。是清除植物油中所含固体杂质、游离脂肪酸、磷脂、胶质、蜡、色素、异味等一系列工序的统称。

33.溶剂

能够以任何比例,充分和迅速的溶解油脂,并且和油、豆粕、水的分离性能好,在一定压力温度等条件作用下可以迅速分开的有机物质。

34.混合油蒸发

利用混合油中溶剂易挥发的特性,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汽化而浓缩混合油的工序。

35.混合油

油脂溶解在浸出溶剂内形成的混合液称之为混合油。

36.闪蒸脱溶

在蒸发管道内用过热溶剂蒸汽喷射湿豆粕,使豆粕在悬浮状态中蒸脱出溶剂。

简答

37.什么叫适度加工?

指兼顾成品粮、成品油营养、口感、外观、出品率和加工成本的加工程度,是按照大米、小麦粉等国家标准规定要求指导下的合理加工。

38.皮磨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剥开小麦粒,并将胚乳颗粒剥刮下来,由平筛进行粒度分级,将不同粒度的麦渣,粘麸麦渣和麦心送往渣磨及清粉系统,以提取尽可能多的纯净麦渣、麦心,在完成上述两项工作的同时,尽量保持麸皮完整并少出皮磨粉。

39.清粉及渣磨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把皮磨系统剥刮下一的胚乳粒(麦渣)、粘麸麦渣和纯净麦渣分别加以处理,从而把尽可能多的纯净麦渣送往心磨,确切地说应称之为净化和提纯系统。

40.心磨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将皮磨系统剥刮下来。经多次筛理分级、清粉、提纯的麦渣、麦心研磨成粉。同时尽可能轻微地研磨麸屑和麦胚,并经筛理后把它们与面粉分离。

41.大米一般加工工艺流程是什么?

(预处理→成品):原料处理→碾米→降温→去糠→分级筛→成品。

42.大米外加营养素的强化方法主要有几种?

一般有浸吸法和涂膜法两种外加营养素的方法。

43.大米添加营养素的鉄源和钙源分别是什么?

添加的鉄源为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EDTA ),钙源为柠檬酸-苹果酸钙(CCM)。

44.通常所说的植物油“八大油种”是什么?

植物油“八大油种”为: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米糠油、棉籽油、红花籽油。

45.大豆预处理的作用是什么?

一是改善大豆的结构性能从而提高出油的速度和深度;二是减轻设备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三是避免石块、铁杂等产生生产事故;四是减少和消除车间的尘土飞扬,改善操作环境;五是提高设备对油料的有效处理。

46.大豆预处理工艺中影响轧胚的因素有哪些?

一是水分;二是温度;三是粒度;四是含杂量;五是轧胚机形式、结构、机械性能等都会影响轧胚效果。

47.影响油脂浸出的因素有哪些?

(1)料坯的性质;(2)入浸料的组份;(3)入浸料含水量;(4)浸出温度;(5)浸出时间(产量、料层厚度、浸出器速度);(6)溶剂及混合油。

48.浸出器和DT在启动进料前为什么要进行预热?

(1)从工艺上是为了满足工艺加工的需要,使设备内的温度气压等满足生产需要,保证产品质量;(2)从安全上对浸出器及DT进

行预热是为了用溶剂气体及蒸汽将设备内的空气排出,避免设备启动时设备内溶剂气体和空气混合发生危险。

49.影响毛油水化脱胶有哪些因素?

(1)原料质量;(2)毛油温度;(3)电解质加入与否,量多少;(4)水化时间;(5)加水量;(6)离心机背压及向心泵开度;

50.脱胶油残溶超标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1)混合油浓度偏低,蒸发适当降低进油量;(2)减小新鲜溶剂加入量,提高混合油浓度;(3)适当调高二蒸的加热温度;(4)调整汽提塔直接蒸汽量;(5)检查干燥塔真空;(6)检查蒸发汽提系统真空是否正常;

51.溶剂损耗大都有什么原因?

(1)DT粕残溶高;(2)脱胶油残溶高;(3)蒸煮罐废水含溶高;(4)尾气解吸不充分;(5)车间跑冒滴漏;

52.影响白饼残油的因素有哪些?

膨化效果、轧胚效果、破碎效果、轧胚是否漏料、胚片是否过多、物料粉末度、入侵水分、浸出温度等。

53.豆粕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危害是什么?

(1)大豆霉变、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虫害等;(2)设备操

作中混入杂质,比如铁屑;(3)加入霉变豆皮导致豆粕变质;(4)蒸脱不彻底造成正己烷超标。

54.简要分析生产中湿粕残油偏高可能存在的原因?

(1)胚片偏厚;(2)混合油浓度偏高;(3)浸出器渗透效果不好;(4)溶剂带油或者带水;(5)浸出器油斗串格;(6)入浸物料水分高;(7)入浸物料粉末度高;(8)浸出器格栅板堵塞;(9)喷淋开的太小。

55.食用油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限定指标和控制指标?

(1)食用油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主要限定了:重金属成分、农药残留、苯并芘、黄曲霉毒素等;(2)近年来还有一些危害性指标需要严格控制,包括:反式脂肪酸、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多环芳烃、 3-氯丙醇脂及缩水甘油酯等。

56.“好油”的标准是什么?

能称谓“好油”的三个标准为:

(1)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甘油酯构型相对合理;

(2)该种油中天然存在的有益油脂伴随物愈丰富愈好;

(3)没有或极少存在对健康有害的物质。

57.油脂精炼中的“五脱”工艺及其工艺目的是什么?

油脂精炼的“五脱”工艺包括:(1)脱胶(除去磷脂)、(2)脱酸

(除去游离脂肪酸)、(3)脱溶(除去前工序的浸出溶剂)、(4)脱色(吸附除去深色泽)、(5)脱臭(除去异味)。

油脂精炼的目的在于: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改善油脂风味、改善油脂色泽、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

58.油脂的加工方式主要的常见的有哪些?

(1)精炼法:通常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通过“五脱”精炼工艺使之成为易于储存和食用的高等级食用油;

(2)压榨法:分热榨冷榨,是将油料以中温或高温焙炒后进行物理榨取制油的加工方式;

(3)浸出法:是指利用有机溶剂将油料组织中的油脂分离出来,然后再将有机溶剂去除获得毛油的加工方法。

59.油脂精炼过程的主要副产物有哪些?

精炼加工过程主要的副产物包括:(1)脱酸所产生的沉淀物“皂脚”,皂脚的主要成分是皂类、甘油酯及水等,再经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可制成各种精细化工的中间化学品;(2)脱臭所产生溜出物,经过适当的提取加工可以生产出Ve或植物甾醇等营养素成分:(3)水化脱胶产生的油脚,可用来提取磷脂;(4)脱色后产生的废白土。

60.油脂质量国家标准中主要理化数据及其主要作用?

在油脂质量的国家标准中常用到的理化数据有: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烟点等。

“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基本知识与现实.

“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基本知识与现实 1、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标准 ISO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名称的英文缩写,是由多国联合组成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机构。到目前为止,ISO 有正式成员国120 多个,我国是其中之一。ISO 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起草国际标准,对技术委员会(简称TC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进行团体表决,至少75%的成员表决同意后,才能正式发布为国际标准,即ISO 标准。 2、ISO 标准与中国国家标准 为吸收、传播国际先进理念,消除技术障碍,增进国际间技术交流,促进国际贸易往来,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等同引进采用国际标准,形成中国国家标准,以 ISO9001:2000 版标准为例,即GB/T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其中IDT 即等同转换, GB 是国家标准的汉语拼音缩写,T 是说明标准的性质,即推荐性标准的汉语拼写缩写,19001 是标准顺序号,2000 是该标准等同转换发布年号。 3、ISO9000 族质量管理标准的发展、构成及用途 ISO 于1987 年发布了ISO9000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1994 年ISO 对标准进行了首次修订,2000 年对质量管理标准又进行了一次修订。2000 版ISO9000 族标准由四个核心标准构成,即: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 ——ISO19011 基础和术语要求业绩改进指南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三合一体系基础知识

“三合一”管理体系,即国家采用公认的现代国际标准,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的综合管理体系,进行检验,合格后给予颁发证书。 现代企业大都集上述三大管理体系于一身,简称“三合一”管理体系。 因为通过这几个管理体系认证,也就证明你这个公司有能力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考虑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同时又能关注职工的生活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服务于这个社会,才能立在当代功在千秋! 第一章概述 一、三个标准的名称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质量体系要求》; GB/T24001-1996 idt 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OHSMS1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二、ISO的概念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代号,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国际标准代号。如ISO9001、ISO14001即为该组织颁布的顺序号为9001和14001的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于1947年,是非政府性的国际组织,也是规模最大的国际标准化团体,其成员包括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00多个技术组织。中国是ISO的成员国并且是ISO的发起国之一。 三、三个体系的相同点 □ 都是自愿采用的管理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

□ 都遵循相同的管理系统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善的系统标准,在组织内建立并保持一个完善而有效的形成文件的管理体系; □ 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改进,对组织的相关活动、过程及其要素进行控制和优化,达到预期的方针、目标; □ 三个体系在结构和要素等内容上存在相同和相近之处; □ 目的均在于消除贸易壁垒,又都可以成为贸易准入条件; □ 三个体系均在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审核的要求下,三个体系的实施均涉及认证审核、认证机构、审核员以及对认证机构及审核员的认可等内容。三个体系的审核“三合一”,是大势所趋。 四、三个体系的不同点 ☆三个标准的目的、对象和适用范围互不相同; ☆对三个体系的要求不同。质量体系要满足质量管理和对顾客满意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要服从众多相关方的需求,特别是法规的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注组织内部员工的人身权利;ISO9000标准是对顾客承诺,ISO14000标准是对政府、社会和众多相关方(包括股东、贷款方、保险公司等等)承诺;OHSMA18000是对员工及社会等相关方承诺。 ☆审核准则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要素的内容不完全相同,有的要素差别较大。 五、三个体系的兼容性 尽管三套标准和三个体系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并不影响在体系建立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相同点所提供的条件,努力实现体系之间的协调、整合以及总体系的一体化,以便更好地发挥管理系统的功能。 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既有个性又有共

粮油知识点

1.清理:去除原料中的非原料部分和异种粮粒的作业。 2.悬浮速度:垂直上升的稳定气流中,物料处于悬浮状态所需的气流速度。 3.基本面粉 4.(稻谷)爆腰粒 5.(方便面)复水性能 6.毛粮净粮 7. 配粉:将不同基本面粉分别存放,再按一定比例搭配、添加和混合配制成各种不同用途的成品面粉。 8. 碾米(白):用物理(机械)或化学的方法,将糙米皮层部分或全部去掉,使之成为符合食用要求的白米的过程称。 9. 蒸谷米:所谓蒸谷米就是把清理干净后的谷粒先浸泡再蒸熟,待干燥后碾米成白米。11.(粮食)下脚 12.自动分级 13.等级面粉 14.砻谷 15.精选 16.风选法(气流分选): 风选是根据粮粒与杂质在悬浮速度等空气动力学性质方面的差异,利用一定形式的气流使杂质与粮粒分离。 17.密度(比重)分选法 根据物料之间密度或悬浮速度的不同,在流体介质(空气或水)中,结合适当的工作面使之分离分选方法。 18. 制粉: 是利用研磨、筛理、清粉等设备,将净麦的皮层与胚乳分离,并把胚乳磨细至粉,或经过配粉等处理,制成各种不同等级和用途的成品面粉。 19. 在制品:制粉过程中,各种研磨物料的统称。 20. 制粉工艺流程(粉路): 将研磨、筛理、清粉、刷麸等制粉工序组合起来,对净麦按一定产品等级标准进行加工的生产工艺过程称为制粉流程。 21.强化面粉:经过添加外来营养成分的面粉称为强化面粉。 22. 专用面粉:在面粉中加入适量添加剂和(或)对面粉进行搭配,具有专门用途的面粉称为专用面粉。 23. 腹白度:腹白指米粒腹部不透明的粉质斑块。 腹白度:是米粒腹部乳白色不透明部分的大小。 爆腰率:糙米的横向裂纹,称为爆腰。糙米中的爆腰粒数占糙米总数的百分率称为爆腰率。 24. 留胚米:米胚保留率在80%以上的大米。 25. 清蛋糕(海绵蛋糕): 清蛋糕一般不加油脂或仅加少量油脂。充分利用了鸡蛋的发泡性,气泡致密的,质地松软而富有弹性。 26. 调理型蛋糕: 是以普通蛋糕坯为基础,采用奶油膏、糖膏或果酱等,经再加工而成,也有以蛋糕坯作

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粮油质量检验员。 1.2职业定义 从事粮油购销、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质量(含卫生)检验和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粮油质量检验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部分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粉尘较大。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和表达能力;视觉、味觉、嗅觉、听觉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1.6基本文化程度 1.7培训要求初中毕业。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

于200标准学时;粮油质量检验师不少于160标准学时;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粮油质量检验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粮油质量检验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检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和工具等的实践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满2年。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 3年,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定稿版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目录 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 (1) 二、粮堆温度、湿度、水分和气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8) 三、粮堆的结露、预防和处理 (17) 四、微生物与储粮发热霉变 (20) 五、储粮生理 (21) 六、粮油储藏技术 (33) 七、小麦、玉米的储藏 (44) 八、粮油仓储管理 (49)

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是减少粮油在储藏过程中损失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粮油在储藏过程中的损失,是指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损失,由此也就确定了粮油储藏的基本任务是:第一,防止不应有的数量损耗;第二,尽量保持粮油的原有品质;第三,节约保管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 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 粮堆物理性质是指粮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多种物理属性。粮堆是粮油储藏的基本形态,进入储藏状态的粮油籽粒均堆聚成粮堆,储藏期间粮油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也均在粮堆内进行。因此粮

堆所具有的各种物理属性是影响粮油储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粮油的储藏品质,所以,在粮油储藏中,必须首先了解粮堆的物理性质。 (一)散落性与自动分级 1、散落性 (1)散落性的概念 粮粒在从一定高度自然落下形成粮堆时,向四面流散成为圆锥体的性质称为粮油的散落性。 粮油散落性的大小通常用静止角α表示。静止角是指粮油由高点落下,自然形成圆锥体的斜面与底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静止角越大,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小;静止角越小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大。 反映粮油散落性大小的另一个指标是自流角β。自流角是粮粒在不同材料的斜面上开始移动下滑时,该斜面的倾角。自流角是一个相对值,它与粮粒自身的特性和斜面材料有关。 (2)散落性的影响因素 ①粮粒的物理状态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目录 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 (1) 二、粮堆温度、湿度、水分和气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8) 三、粮堆的结露、预防和处理 (17) 四、微生物与储粮发热霉变 (20) 五、储粮生理 (21) 六、粮油储藏技术 (33) 七、小麦、玉米的储藏 (44) 八、粮油仓储管理 (49)

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是减少粮油在储藏过程中损失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粮油在储藏过程中的损失,是指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损失,由此也就确定了粮油储藏的基本任务是:第一,防止不应有的数量损耗;第二,尽量保持粮油的原有品质;第三,节约保管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 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 粮堆物理性质是指粮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多种物理属性。粮堆是粮油储藏的基本形态,进入储藏状态的粮油籽粒均堆聚成粮堆,储藏期间粮油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也均在粮堆进行。因此粮堆所具有的各种物理属性是影响粮油储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粮油的储藏品质,所以,在粮油储藏中,必须首先了解粮堆的物理性质。 (一)散落性与自动分级 1、散落性 (1)散落性的概念 粮粒在从一定高度自然落下形成粮堆时,向四面流散成为圆锥体的性质称为粮油的散落性。 粮油散落性的大小通常用静止角α表示。静止角是指粮油由高点落下,自然形成圆锥体的斜面与底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静止角越大,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小;静止角越小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大。 反映粮油散落性大小的另一个指标是自流角β。自流角是粮粒在不同材料的斜面上开始移动下滑时,该斜面的倾角。自流角是一个相对值,它

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教学教材

第二部分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 一、选择题 1、按照用途分类,粮油样品可分为供检样品、(B)、标准样品和标本样品四类。 A、原始样品 B、保留样品 C、平均样品 D、试验样品 2、扦样时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舱)为一个检验批。一个检验批的代表数量,普通仓房扦样中、小粒粮食和油料一般不超过(C)吨。 A、50 B、100 C、200 D、250 3、扦样检验是通过对(A)样品的检验来达到检验整批产品(总体)的目的。 A、代表性 B、平均 C、实验 D、分析 4、下列粮食样品可以采用四分法分样的是(C)。 A、大豆 B、油菜籽 C、小麦 D、豌豆 5、下列粮食样品不适合用分样器分样的是(A)。 A、玉米 B、油菜籽 C、小麦 D、无芒稻谷 6、分样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D )。 A、应用与分样器进料口宽度相等的铁铲进料 B、缩分后的物料可进一步破碎缩分 C、利用分样器缩分物料比四分法速度快 D、物料经分样器分样后,质量和组分含量都会减小 7、下列玻璃器具中可在烘箱内烘烤的是( D )。 A、比色管B、容量瓶C、移液管D、碘量瓶 8、下列玻璃仪器中不属于量器类的为( B ) A、容量瓶 B、称量瓶 C、吸量管 D、移液管 9、十分之一天平的分度值为( A)。 A、 0.1 g B、 0.01 g C、0.001 g D、 1.0 g 10、定量分析天平称取试样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称量法、(A )、指定质量称样法。 A、减量称量法 B、间接称量法 C、三次称量法 D、多次称量法 11、使用分析天平时,加减砝码和取放物体必须休止天平,这是为了( B )。 A、防止天平盘的摆动 B、减少玛瑙刀口的磨损 C、增加天平的稳定性 D、加快称量速度 12、天平的零点相差较小时,可调节(B )。

粮食仓储保管基础知识

粮食仓储保管基础知识

————————————————————————————————作者:————————————————————————————————日期: ?

粮食仓储保管基础知识 日期:2010年| 一、储粮基本概念 1、什么叫粮油储备? 粮油储备即粮油保管,是指粮食,油料和油脂在离开生产领域、尚未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领域的停滞过程,它是粮食流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如何做好粮食储藏工作? 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要有良好的仓房和配套设施,二是要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储藏保管技术,三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3、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就是“确保粮油安全、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延缓品质劣变”。这是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关于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节约成本费用等相关内容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就是营造良好的储藏生态条件,在确保粮油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储藏粮油的重量和质量损失,防止化学药剂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对粮油的污染,延缓粮油品质变化,从储藏的角度,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4、在现代粮食储藏中,主要应用哪些技术?为创造一个合理的储粮环境,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确保储粮安全,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储粮技术有:(1)粮情检测:利用计算机电子检测技术,为随时了解深层粮堆的储粮状况提供一种手段,这对掌握粮情变化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极为有利。(2)干控:通过控制储粮的水分含量,创造

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水分环境,如高温干燥,机械通风。(3)温控:通过控制储粮的环境温度,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温环境,如低温储粮、谷冷机冷却。(4)气控:通过改变储粮环境的气体配比,达到杀虫、抑霉、保持粮食原有品质的目的,如低氧(1-4%)、高CO2(>36-40%)、高N2(>99%)等。(5)化控:利用药剂产生的毒气阻断虫霉正常的代谢过程,达到杀虫抑菌的目的,如药剂熏蒸、有机酸抑菌、防护剂保粮。(6)综合保粮技术:我国储粮工作者在长期储粮实践中,开发出具有我国特色、利用多种储粮技术进行综合治理技术,如“双低”(低氧、低剂量)、“三低”(低氧、低剂量、低温)储粮。 5、什么是科学保粮? 科学保粮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保管好粮食。按照粮食的变化规律,做到安全储存,避免或减轻虫、霉、鼠、雀危害造成的损失,抑制或减缓粮油陈化速度,减少粮油的损失损耗,降低保粮费用,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等采取的一些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保粮方法和措施。同时还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分别采取清洁卫生、物理机械、化学药剂、温室储藏等措施,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综合防治,确保储粮安全。 6、粮食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粮食的物理性质是指粮食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多种物理 性质,如粮食的流散特性——自动分级、散落性;粮食的热特性——导温性和导热性;粮食的吸附特性——吸湿特性和气体吸附特性、吸附滞后、粮堆内气流微循环所导致的水分转移等。这些物理特性相互

粮食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

粮食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油是居民最为基本的也是必需的消费商品,他的消费量呈现“刚性”的消费结构,既消费数量与人口和生活水平成正比。消费习惯和生活水平同时也影响着品种结构,但在一定的区域内粮食生产和消费品种结构多数是不平衡的,只能通过市场流通调节。 在人民生活的土地上,会经常出现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干旱、病虫害和大面积的流行性及传染性疾病等都会造成粮油供应上的紧张和困难,同时,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战争、恐怖事件、食物及职业中毒和各类生产事故也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粮食市场异常波动。 为了有效监测和控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粮食市场异常波动,确保粮食市场供应,保持粮食市场价格稳定,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一般都制定了本地区的“粮食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1 、粮食应急预案的制订及主要内容 “预案”一般由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起草、政府审议通过后发布,“预案”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等级划分、工作原则、组织指挥机构和职责、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及工作程序、应急响应的方案及工作程序、粮食应急保障的应急准备及加工、运输、供应等的网络建设、后期处置等内容。 2 、预案的等级划分

“预案”的等级根据粮食供应应急的严重性、可控性和影响范围一般划分为四级,既: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市场粮食供应极度紧张,群众抢购现象严重,供需极不平衡,脱销、价格在一周上涨100%以上、供应量超过正常二倍以上等情况纳入 “特别重大”等级。市场粮食供应十分紧张,群众抢购并恐慌,供需很不平衡,主要成品粮价格在一周内比照日常价格持续上涨50%以上、供应量超过正常一倍以上、成品粮库存低于安全库存的情况纳入 “重大”等级。市场粮食供应趋于紧张,群众争购成品粮,市场不稳定,辖区局部地区出现一般性的供需不平衡,一周内价格持续上涨20%-50%,供应量超过正常50%以上的情况纳入“较大”等级。下一级行政区域内局部地区出现粮食应急状态,并可能引发较大区域市场波动的,需要该行政区域政府采取应急措施处置的情况纳入 “一般”等级。 3 、指挥机构及职责 “预案”的组织指挥机构一般设定为 粮食应急指挥部和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粮食应急指挥部负责领导工作,总指挥一般当地政府主管粮食的行政领导担任,成员单位主要包括发改、公安、物价、财政、工商、交通、商务、质监、药监、卫生、粮食、银行及所属政府等相关部门。其主要职责为:发布启动预案的命令,领导应急工作,分析、掌握、判断市场形势,下达应急行动指令,向政府、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及社会报告或公布情况,预案应急措施终止等。成员单位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承担相应责

三体系培训讲义及基础知识

三标一体基础知识 一、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英文简称。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中国的标准化团体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工作由ISO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TC176)完成,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国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由ISO发布。 1.ISO9000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ISO9000是由TC176(TC176指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ISO9000是ISO发布之12000多个标准中最畅销、最普遍的产品。 2. ISO 14000 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针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重大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3.OHSAS18000系列标准及由此产生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制度。OHSAS18000系列标准是由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于1999年联合推出的国际性标准,在目前ISO尚未制定情况下,它起到了准国际标准的作用。 4.国际标准在中国:国际标准在我国转化为国家标准 GB/T 19001-2008 idt ISO9001:2000 GB/T 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 GB/T 28001-2001 idt OHSAS18001:1999 注:1. GB/T:推荐性国家标准; 2. idt:等同于;

【2017年整理】粮油质量检验员复习题

【2017年整理】粮油质量检验员复习题第一章职业道德 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段向人们提出的处理( )之间、个人和社会、个 人和自然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人类社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社会以及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 )。 3、(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事业进步起巨大作用,它被看作是灵魂的力量、精神的支柱、事业成功的基础。 4、( )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还形成的两大规范。 5、( )比法律的产生早得多,而且将最终代替法律称为唯一的行为规范。 6、( )是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7、职业道德的特征:范围上的( )、内容上的( )和( )、形 式上的( )。 8、职业道德在形式上具有( )。 9、一般来说,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种( )。 10、职业道德作用: (1)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2)是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3)促进职业活动将康进行 (4)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积极影响 11、职业道德( 是 )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12、职业守则虽然不是法律,不具有强制作用,但对检验人员的职业行为具有( )作用。

13、粮油检验员( 不得 )向社会透露检验秘密。 14、团结合作( 能够)营造人际和谐氛围。 15、粮油质量检验员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16、职业守则主要内容: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团结协作,严谨认真;执行标准,科学高效;公正求实,保守秘密。 第二章基础理论知识 1、量是描述( )规律的一个基本概念。 2、量的基本特点是( ) A: 各物理量是彼此独立的,相互之间不能建立某种联系 B: 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C: 必须通过比较(试验)得出,而不是通过计算得出 D: 不存在于某一量制中3、量的基本特点是( ) A: 不必通过比较(试验)得出,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B: 量值由数值和单位的乘积构成,其数学表达式是Q={Q}.[Q] C: 量值大小与所选的单位有关 1 D: 量只反映物质本身的属性,而不能描述自然现象和属性 4、量的基本特点是( ) A: 不必通过比较得出,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B: 量值由数值和单位的关系式用是Q={Q}.[Q]表示 C: 可以表达但不可以定性认别 D:只能反映物质和物质的属性,而不能描述自然现象属性 5、使用量的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d )。 A: 搅拌棒的速度为 60rmp B: 加50cc蒸馏水

小麦基础知识

小麦基础知识 小麦概述: 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最早起源于中东的新月沃土地区。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而稻谷则排名第三。小麦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各种食品;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 品种分类: 1. 按播种季节分:春小麦、冬小麦。 2. 按皮色的不同:白皮小麦(白麦)、红皮小麦(红麦)、混合麦。 3. 按籽粒胚乳结构呈角质或粉质的多少:硬质小麦、软质小麦。 4. 按制定标准不同:普通麦、优质麦。 5. 国内品种、国外品种。 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春播秋收;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夏季收,比如中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春小麦三月下旬四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

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 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比如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白麦:白麦为小麦的一种,白麦分为硬质白小麦和软质白小麦。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叶子宽条形,子实椭圆形,腹面有沟。子实含大量淀粉,是我国必不可少的粮食作物之一。子实呈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白麦较普通小麦相比,分蘖力较强,抽穗快,且穗层整齐,熟相较好;植株茎杆粗壮,抗倒性强。 红麦:白小麦与红小麦的种皮颜色不同,白小麦种皮颜色较浅近白色,故名。红小麦种皮颜色较深,近红色。除此之外,白小麦种皮相对较薄,出粉率也相对较高,红小麦种皮相对较厚,出粉率也相对低一点。 硬质小麦:硬质小麦是指角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硬麦的胚乳结构紧密,呈半透明状,亦称为角质或玻璃质;就小麦籽粒而言,当其角质占其中部横截面1/2以上时,称其为角

(完整版)粮油加工学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农产品: 种植业所收获的产品统称为农产品,包括粮、棉、油、果、菜、糖、烟、茶、菌、花、药、杂、种类繁多。 粮油加工学:以化学、机械工程和生物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粮油精深加工和转化的基本原理、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科学即为粮油加工学。 碾减率:糙米在碾白过程中,因皮层及胚的脱落,其体积重量均有减少,而减少的百分数称为碾减率,又称脱糠率。米粒精度越高,其碾减率越大。一般重量减少约 5-12% 稻谷初加工:将原粮稻谷按清理、砻谷、碾米的常规方法,制成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食用大米 (普通大米 )的加工过程称为稻谷初加工。留胚米:、稻谷精加工、免淘洗米、擦离碾白、面团流变学特性、饼干、质量热容、变性淀粉、砻谷、稻谷深加工、植物油料、粉路、焙烤食品、面团稳定时间、营养强化米、面团形成时间、麦路、面团衰减度、糕点、麦胶蛋白、碾削碾白、碾米、沉降值、淀粉糊化、粮油原料、葡萄糖值( DE ) 、淀粉老化、一次发酵法、逆流扩散法、蛋糕、淀粉糖、爆腰率、化学碾米、面粉营养强化、变性淀粉、组织蛋白、面筋质、锋角、钝角、淀粉糖、谷糙分离、润麦、自发粉、淀粉糖、稻谷爆腰率、油料、焙烤食品 1、蒸煮米的质量决定于、、、及。 2、面粉中的蛋白质吸水后能形成,根据溶解性的不同 可分为、、麦球蛋白、麦清蛋白和酸溶蛋白等五种。 3、小麦搭配的目的:① ;②。 4、米制品可分为三种:一是以,如米粉、米线、年糕等;二是以,如白酒、黄酒、米酒等;三是以,如米果、雪米饼等。 5、面包的配方原则:根据生产面包的与、 等特点,充分考虑各种原辅料对面包的影响,在选用基本原料的基础上,确定添加哪些辅助原料。 6、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两种;按皮色分,可分为两种;按胚乳结构呈角质或粉质多少来分,可分为 7、面包与饼干、蛋糕的主要区别在于面包的基本风味和膨松组织结构,是主要靠发酵工序完成的,它有以下特点: ①、②、③、④。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目录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 (1) 二、粮堆温度、湿度、水分和气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8) 三、粮堆的结露、预防和处理 (17) 四、微生物与储粮发热霉变 (20) 五、储粮生理 (21) 六、粮油储藏技术 (33) 七、小麦、玉米的储藏 (44) 八、粮油仓储管理 (49) 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是减少粮油在储藏过程中损失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粮油在储藏过程中的损失,是指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损失,由此也就确定了粮油储藏的基本任务是:第一,防止不应有的数量损耗;第二,尽量保持粮油的原有品质;第三,节约保管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 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 粮堆物理性质是指粮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多种物理属性。粮堆是粮油储藏的基本形态,进入储藏状态的粮油籽粒均堆聚成粮堆,储藏期间粮油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也均在粮堆内进行。因此粮堆所具有的各种物理属性是影响粮油储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粮油的储藏品质,所以,在粮油储藏中,必须首先了解粮堆的物理性质。

(一)散落性与自动分级 1、散落性 (1)散落性的概念 粮粒在从一定高度自然落下形成粮堆时,向四面流散成为圆锥体的性质称为粮油的散落性。 粮油散落性的大小通常用静止角α表示。静止角是指粮油由高点落下,自然形成圆锥体的斜面与底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静止角越大,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小;静止角越小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大。 反映粮油散落性大小的另一个指标是自流角β。自流角是粮粒在不同材料的斜面上开始移动下滑时,该斜面的倾角。自流角是一个相对值,它与粮粒自身的特性和斜面材料有关。 (2)散落性的影响因素 ①粮粒的物理状态 粮粒的大小、形态、表面光滑程度等影响粮油的散落性。粒大、饱满、圆形籽粒、表面光滑的粮油散落性大,反之,则散落性小。如油菜籽、大豆等粮油的散落性较大,而小麦、稻谷等粮油的散落性较小。下表给出了主要粮种的静止角。 ②粮油的含水量 同种粮油的含水量不同,散落性亦不同。含水量愈高,粮粒间的摩擦力愈大,散落性会相应降低,其降低的程度与含水量的增加成正相关。

粮油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

粮油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 粮油仓储管理基础知识 (1)粮油仓储管理(1)粮油仓储 包括入库前的准备工作、收货工作和入库收尾工作。 1.粮油储存前准备:仓库准备、人员培训、空仓杀虫、储存机械设备准备。(1)粮食储存量的计算: (1)平房仓:仓容=仓内建筑面积×粮食装载高度×粮食堆积密度;(2)平房仓:仓容=仓内建筑面积×堆积高度×粮食容重×70%;(3)浅圆仓、筒仓:仓容=粮食装载量×粮食容重 ④油箱容量:油箱容量=储油量×90%×油密度(910 \1319/m3) (2)制定仓储计划:调查了解生产情况,掌握粮油的品种、质量和水分,根据仓储任务合理安排仓储能力。 (3)配备和培训业务人员:一般情况下,业务人员是为粮油仓储而设置的,如接待、质检、称重、开票、仓储、付款等。每个岗位由一个特殊的人负责和划分。 工人之间的合作。培训内容包括:国家政策、业务流程、规章制度、食品价格、质量要求和操作方法等。 (4)空仓消毒:即空仓消毒。 (5)储存设施和设备的准备:包括需要预置的检验检测设备、计量设备、输送设备、清洗设备、食品状况检测设备和机械通风设备。 设备和流通熏蒸设备等。 2.接收粮油储存:主要环节有:

对粮油样品进行严格检验、准确称量、分类、入库、结算、支付和统筹安排 3、粮油仓储收尾工作: 根据规定,应采集粮油样品,以确保储存的质量和数量。 品种、质量、干湿、新陈代谢、有无虫“五分开”便于群众,不拖延、不短缺、不白条,准确及时地统筹安排人力、物力,加强设备配件管理 批准数量 保管、会计和统计每天检查,每月结算,三个账户一致。 创建账户卡 仓库(罐)编号、品种、数量、产地和储存时间 粮油储备(专用)卡 之间,粮油质量检验记录入库记账台账 粮油品种数量、品种、数量和数量的变化 全面检查 清理现场 包括粮油品质、堆放形式、堆放高度、粮温和各点虫害情况。 平整谷物表面,清理器皿,铺设测温电缆(棒)并清理干净 领域 (二)粮油出库 它包括三个阶段:交货前的准备、交货和交货后的收尾。 1.粮油储存前准备:包括科学编制储存作业计划、粮油清洗、精确称量

第二章粮油保管基础知识

第二章粮油保管基础知识

第二章粮油保管基础知识 第四节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一常规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一)概念 常规储藏:粮油经过干燥入仓后,在常温常湿条件下,对粮油采取适时通风和密闭的方法进行保管。 (二)种类和分类 1、自然通风和密闭: (1')自然通风:指利用空气自然对流,让外界干燥的低温冷空气与粮堆内湿热空气进行交换,以达到降低温度和水分的目的。 通常要求:合理选择通风时机,既降温又降水。如果不能同时达到,应尽量争取在不增加粮温的前提下降水或在不增加水分的前提下降温。 一般情况下,当大气湿度小于70%、外温低于粮温5 C时,通风对降温降水都有利。 (2 )常规密闭:指通过采取关闭仓房的门窗或用异物压盖粮面等一般性的密闭措施,使粮堆内空气相对静止,并与外界隔绝。包括低温密闭和高温密闭两种。 条件①储粮质量:储粮水分应在安全标准内,没有害虫,杂质少,各部位水分、温度基本一致。 条件②仓房密闭性能:仓房有较好的密闭性能,门窗结构严密,不透气。仓顶不漏雨,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地坪和仓墙完好,并且有防潮层。 (三)应用情况 开启门窗通风 利用烟囱效应通风 常规自然通风方法深翻粮面,开沟挖塘 改变堆型挖心通风降温

(一)通风技术:利用风机产生压力,将外界低温低湿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气体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的温度与水分,增进储粮稳定性的一种储粮技术。 1、创低温环境,改善储粮性能 2、均衡粮温,防止结露 3、防止高水分粮发热和降低粮食水分 4、排除粮堆异味,进行环流熏蒸 5、增湿调质,改进粮食的加工品质 (二)干燥技术: 1、分类: 2、合理干燥工艺:使粮粒内部的扩散速度等于或接近于粮粒表面的蒸发速度。 目前粮食部门采用的干燥工艺:预热-[烘干-缓苏]-冷却 三、低温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一)低温任期原理:控制粮堆生物体所处环境的温度,限制有害生物体的生长、繁育,延缓粮食品质陈化,最终达到粮食安全储藏的目的。 (二)低温储藏方法:

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粮油质量检验员。 1.2职业定义 从事粮油购销、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质量(含卫生)检验和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粮油质量检验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部分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粉尘较大。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和表达能力;视觉、味觉、嗅觉、听觉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基本文化程度 1.7培训要求初中毕业。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00 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粮油质量检验师不少于160标准学时;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粮油质量检验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粮油质量检验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检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和工具等的实践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满2年。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3年,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020新版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

( 管理体系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新版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基 础知识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ame enterprise mus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

2020新版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基础知识 体系 词义: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如工业体系、思想体系等。 体系(system)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自然界的体系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人类社会的体系则要复杂得多。影响这个体系的因素除人性的自然发展之外,还有人类社会对自身认识的发展。 关于体系,往大里说,总宇宙是一个体系,各个星系是一个体系。往小里说,社会是一个体系,人文是一个体系,宗教是一个体系,甚至每一学科及其内含的各分支均是一个体系,一人、一草、一字、一微尘,也是一个体系。大体系里含有无穷无尽的小体系,小体系里含有无尽无量的、可以无穷深入的更小的体系。众多的小

体系,构成了一个大体系以至于总体系。总则为一,化则无穷,反之亦然,这就是体系。 基本解释 [system;setup]若干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关联而构成的整体 工业体系 详细解释 若干有关事物或思想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二章:“这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秦牧《艺海拾贝?核心》:“我们写作任何作品,大的小的,都必须努力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 体系的分类 敞开体系 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转换,又有物质交换。 封闭体系 体系与环境之间有能量转换,没有物质交换。 孤立体系

粮油品质检验大纲

粮油品质检验教学大纲 (142 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粮油品质检验是粮油工程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是检验与评定粮食品质现象的一门专业技 术。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粮食、油料油脂检验的基本原理、检验的操作方法及相应的技术标准, 使学生掌握粮油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粮油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的检测方法、操 作技能,培养学生粮油检验技术的职业能力。课程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专业技能与解决技术问题的 实际能力,其重点是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品质检验课是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学习以后开设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该课程的理论及实验基础 主要基于分析化学课、储粮生理课、仪器分析课等课程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并为其他 专业课提供技术支撑。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五年制 (一)粮油检验基础知识 8 学时 1、了解粮油检验技术的性质、任务、意义、发展概况。 2、掌握粮油检验技术分类、一般原理。 3、熟练掌握粮油样品类别、扦取方法、分取方法。 4、掌握粮油感官检验技术的操作方法。 (二) 原粮物理检验技术 14 学时 1、掌握原粮纯粮率、出糙率、纯仁率、纯质率、容重检验的基本原理,定等方法。 2、熟练掌握杂质、不完善粒、硬质粒、互混检验的检验程序,仪器的使用方法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定等基础检验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法。 4、掌握玉米、大豆、小麦、稻谷相关的GB-86、GB-99中的质量体系。 (三) 成品粮物理检验技术 20 学时 1、掌握大米、小麦粉定等基础项目的构成与概念。 2、熟练掌握粉色、麸星、米类加工精度的试样与标准品的直比法、湿法、干法、烫法、 蒸制法。 3、熟练掌握粗细度检验的电动筛选法、磁性金属物测定的标准法,含砂量测定的球形测 定器法的操作技能。 4、熟练掌握大米杂质的GB 分类,大米碎米的类别判识,整精米的检验方法。 (四) 化学检验技术 18 学时 1、熟练掌握粮油水分测定中的 105 摄氏度恒定法的原理、操作技能。 2、熟练掌握 130 摄氏度高温定时法的测定原理、操作技能。 3、熟练掌握 550 摄氏度粮食灰分测定原理、操作技能。 4、熟练掌握 850 摄氏度粮食灰分测定原理、操作技能。 5、掌握粮食脂肪酸值测定原理、操作技能。 6、掌握粮食蛋白质值测定原理、操作技能,小麦粉面筋检验方法。 7、学会粮食粘度测定原理、方法。 8、学会粮食中还原糖、非还原糖测定原理、方法。 10、掌握粗脂肪测定原理、测定方法。 (五) 油脂检验技术 10 学时

粮油检验基础知识

粮油检验基础知识(P87) 【学习重点】 1、了解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熟悉粮食扦样方法和基本规则 (一)常用的化学分析仪器 1. 托盘天平托盘天平一般用于精确度要求不高的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前,应先调节天平的零点,即在托盘天平不载重的情况下,向左或向右调节天平托盘下的平衡螺丝,使指针恰好停在刻度盘中间的位置上。 称量时,通常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左边的托盘里,砝码则放在右边的托盘里。大的砝码放在托盘的中间,小的砝码放在大砝码的四周。10g以下的质量可以移动标尺上的游码来计量。通过加减砝码和来回移动游码使托盘天平平衡(指针停在刻度盘中间位置),此时砝码和游码的质量之和就是被称量物品的质量。 托盘天平不宜称量热的物品,称量物应根据其性状放在纸上、表面皿上或称量瓶等容器中,然后再放在托盘上进行称量。 (四)托盘天平构造和使用方法(P410) 托盘天平又叫台天平,主要用于粗略称量,它的精确度不高,分度值(即称量的精确程度)是0.1g。 1.托盘天平的结构 托盘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如图2—19。架在托盘天平座上 的横梁两边固定位置上有两个托盘,横梁中部的指针与刻度盘相对应, 由指针在刻度盘左右摆动情况,可判断台秤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达到平 衡时两端质量相等。 2.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调零点。托盘天平放置好后,将游码拨到游码标尺的“零”处, 调节平衡螺丝,使托盘天平的指针停在刻度盘中间位置。此时状态为托 盘天平零点状态,又称该托盘天平的零点,在称量物品前必须首先调好零点。 (2)称量。称量物品时,左盘放被称物品,右盘放砝码(10g或5g以下的质量可用游码)。当砝码添加到托盘天平的指针停在刻度盘的中间位置时,托盘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砝码的质量总和就是被称物品质量。 【注意事项】 使用托盘天平时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应该用镊子夹取砝码,增添砝码时应该由大到小。 2. 分析天平分析天平是粮油化学分析常用的称量仪器,化验室里使用的分析天平有光电天平和电子天平。 放置天平的天平室必须保持干燥、光线充足,振动小的地方(如楼房的底层),天平应安放在固定的水泥台上,并避免阳光直射;天平须与化验室分开,以减少化学物质的侵蚀;室内温度不应改变过大,而且应避免天平两侧温度不同。 使用分析天平时,应按照要求进行称量前的检查,并依照操作规程完成称量任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 常用的化学分析玻璃仪器 (1)移液管。移液管(图2-36)是用来准确吸取试液的容量器具,按吸量体积的不同有多种规格。 移液管使用时必须经过洗涤。吸液时,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拇指及中指拿住移液管的标线以上部位,右手食指用于封堵移液管的上口。移液管下端伸入液面下约1~2cm处(注意:不应伸入太深,以免外壁沾有过多液体;也不应伸入太浅,以免液面下降时吸入空气而使液体吸入洗耳球内)。 (2)容量瓶容量瓶(图2-37)是用来配制精确浓度溶液的容量器具,可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配制样品溶液或作溶液的定量稀释。当液体的弯月面下缘与刻度线相切时,表示瓶内盛有的溶液体积为容量瓶刻度所示的体积。容量瓶有多种规格。 容量瓶只用来配制具有准确浓度的溶液或稀释标准溶液。配好或稀释好的溶液,如需保存,应转移到试剂瓶中去。 容量瓶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检漏,并将瓶塞用细绳系在瓶颈上。 (3)滴定管滴定管(图2-38)有多种规格,常量滴定管有酸式和碱式之分,在粮油检验上,使用较多的是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在使用之前需要检漏,必须洗涤干净。 (二)粮食采样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