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扩大的标志是什么

合集下载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1)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__________周年(1分)
(2)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主要大国怎样“屡屡 坐失良机”,自食其果?(10分)
(3)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论断?(3分)
分析:该题是2002年上海高考题。借助“9.11”事件,恐怖主义的危害,来 反思二战前后主要大国英法美等国的国家人民联合起来,共同争取和平和发 展。第一问较为简单,第二问实际上是要回答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的表现、 实质、危害。第三问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大国共同反法西 斯斗争的史实,从而论证江泽民讲话的正确性。
1、北非德意军队投降(1943年5月) 北非战场结束
2、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 法西斯集团瓦解的开始
3、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4、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
德国陷人东西两线夹击下,加速了其灭亡.
5、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
6、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苏美英 ②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
③战后成立联合国
④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 参加对日作战
①加速了德 国的灭亡; ②为雅尔塔 体系建立奠 定了基础
重申雅尔塔会议关
波茨坦 会议
1945年
苏美英
于处理德国问题的 精神
加速了日本法 西斯的灭亡和 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最后胜 利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雅尔塔会议呢?
积极因素: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 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 伐。消极因素: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 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 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英争霸的新 格局。
作用
开罗
发表《开罗宣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德军II型坦克
闪电战


概念:集中大量的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 闪电般的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 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 抗能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 胜利。
特点:进攻性、速决性、以夺取
制空权为先等
古德里安 “闪电战”创始人
迎击德军的波兰军队
实行“闪电战”的德国空军和坦克
奇怪的战争
到1939年时,我们当然有力量摧毁波兰一国。但无论在1938年还是在1939年, 实际上我们从来无力抗拒这些国家的合力夹击。我们在1939年之所以没有被击败, 那只是因为当我们进攻波兰时,在西部与23个师德军对峙的将近110个师英法军队 完全没有动作之故。 ——摘自德军将领约德尔在纽伦堡军事法庭的供词
思考:造成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波兰迅速败亡的原因分析
波方: 德方: 英法: 苏联:
实力较弱,武器装备无法和德国相比; 部队部署不当,战术思想落后。
军事力量强大;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战 术先进 (如“闪电战”) 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苏军趁火打劫,占领了东部地区
二、法国的沦陷 (1940.5—1940.6)
——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德国占领法国
1940年6月22日,法国贝当 政府投降,建立了维希政权。
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流 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 坚持抗德斗争。
在另一方面,法国人却拥有近代化陆军的许多构成因素,但他们却并不曾把它 们组织成一个整体──因为他们高阶层的军事思想落后了20年。与他们失败之后所 传出来的神话完全相反,他们所拥有的坦克要比德国人在开战时所已经建造的全部 数量还要多──其中许多都比德国的坦克体型大、装甲厚,虽然速度可能较慢。但 法军的高级指挥部却还是透过1918年的眼光来看坦克──把坦克当作步兵的仆人, 或是用作搜索部队以补步兵之不足。在此种旧式思想的束缚之下,他们也就和德国 人完全不同,对于把坦克组成装甲师的工作耽误了很久,因为他们始终只是把坦克 兵力分割成为一小撮一小撮的来使用。 高级将领的自我陶醉也都已达到了致命的程度,这是他们失败的主因。在法国 方面,不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培养了他们的骄气,而其他国家的军人也都一 致推崇他们的军事知识,于是也就更使他们有不可一世之感。……不过凭良心说, 法国还有一些青年军官,例如戴高乐上校,对于正在英国被提倡的新坦克战争思想 曾经表示非常有兴趣。但是那些较高级的法国将领们对于这种英国产生的“理论”, 几乎完全不加以注意 。这与那些积极研究的德国新派将领们恰好成一强烈对比。 ──[英]李德· 哈特著《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一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答题5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答题5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答题52、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进一步扩大和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开始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最大规模: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3、德国二战中遭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著名战役?莫斯科保卫战。

1、《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原因、时间、内容和影响?原因: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进逼,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

时间:1942年1月。

内容:各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影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3、开罗会议召开时间及成果?时间:1943年11月;成果:发表了《开罗宣言》;《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协同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并明确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4、二战中哪次国际会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德黑兰会议。

时间:1944年6月意义: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第一战场:苏德战场)5、二战结束的时间、标志及性质?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性质: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6、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胜利原因:世界反法西力量的联合抗战。

影响: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给各 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改变国际格局
反映了什么问题?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情况 出现了这种情况又会产生什么?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帝国主义国家出现矛盾会激烈争夺殖民地
1870年工业产量 所占位置 1870年-1913年 工业增长速度 1913年工业产量 所占位置 1913年殖民地面积 所占位置
一战的时间、标志
开始: 1914、7-------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结束: 1918、11---- 德国投降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的 实质问题是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土 保
同盟国 德 奥 意
协约国 英 法 俄

塞 比 日 中
美 退出
八、战争性质:
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市场和原料 产地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 , 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 但这 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重要的转折点?
此役严重削弱了德军的力量,元气大伤,被迫 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同时苏军的胜利鼓 舞了世界各国人民 罗斯福“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 的转折点”
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 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
2、雅尔塔会议
6、新经济政策的时间、目的、特点(内容)、意义 7、十月革命胜利的时间、意义
三国同盟
和 三国协约 的形成
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预习笔记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战场1、1939年9月1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1941年6月,德国入侵。

几个月后,莫斯科保卫战爆发,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1941年12月,。

次日,英美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1942年1月,美国、苏联、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它的发表标志着正式形成。

2、1942年7月,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苏军大获全胜。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1943年,宣布无条件投降。

4、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开辟欧洲,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1、为了协调盟盟军行动,,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了。

会议决定:①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②德国在战后分区占领;③战后成立;④对日作战。

2、1945年5月,正式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3、1945年7月,美、英、苏在波兹坦会晤,重申对德处理的原则,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公告重申《》的条件必须实施。

4、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对日作战。

,日本无条件投降。

,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6、二战结束的意义:①促进了世界的瓦解;②对维护有重大的影响。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二战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的主要战场:东方主战场: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德国进攻北欧国家。

5月,进攻法国,意大利趁火打劫。

欧洲东线战场: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进攻。

10月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练习题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练习题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题一、完成下列各题,掌握二战的基本线索1、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的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把这一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把这一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3、二战的规模扩大..的时间:二战的规模扩大..的标志性事件:4、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的时间: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6、《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7、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9、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德国灭亡的战役:10、促使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战役:11、二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12、二战结束的时间:二战结束的标志:二、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的祸患。

历史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2、“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应该是哪国人A、德国B、捷克斯洛伐克C、法国D、波兰3、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这里的“决定”出自A、《九国公约》B、《凡尔赛和约》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4、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A、殖民扩张政策B、委任统治政策C、绥靖政策D、冷战政策5、1939年9月,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德国突袭波兰B、德国进攻苏联C、德国空袭英国D、德国进攻法国6、下列选项中,哪句话是丘吉尔说的A、“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B、“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4、希特勒自1939年闪击波兰之后,连连得手,他
自认为德军“天下无敌”,使希特勒的这个说法破
灭的是下列哪个事件 C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成立
5、2002年9月11日,美国世贸组织大厦遭受到恐
怖主义袭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被偷袭,那么
2.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 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 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疯 狂 的 战 车
和平到来了吗
慕尼黑会议
时间: 1938年9月底 参与国:英、法、德、意 主要内容:签定《慕尼黑协定》
标志: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后果:加速二战爆发
1、《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 A.重新划定德国东部和西部的国界
B.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诺伐克D
C.承认德国与奥地利合并 D.将捷克斯诺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备战中考
2、德国入侵波兰的军事行动是按照下列哪一计划进行部署的
A.白色方案
B.巴巴罗萨计划 C.联合国家宣言A D.霸
王计划
B
3、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纳粹攻占莫斯科 B.1941斯大林红场阅兵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苏军攻克柏林
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我们 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 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 我们决不投降。
-----丘吉尔
比较新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与前任首相张伯伦在 法西斯面前的态度和立场有何不同?
张伯伦: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
丘吉尔:坚决抵抗,誓不投降。
三、“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 争爆发(战争扩大)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 )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开罗宣言》的发表 C.《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D.美国对日宣战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意义是 ( )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结成了战时联盟 B.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有利于人力、物力的集中 D.促进了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瓦解 5、“9· 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有人称之为美国 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第一次 是指 ( ) A.来克星顿枪声 B.美国内战 C.珍珠港事件 D.中途岛战役
6、国的爆发 B 美国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 C 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D 苏联参战加强了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

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以下事件,按时间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日本偷袭珍珠港 ②英法对德国宣战 ③莫斯科保卫战 ④法国投降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②①③④
1、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 扩大。
2、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3、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 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4、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重点: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太平洋战争的爆 发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形式的复杂性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扩大的标志是什么? 2、粉碎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的战役是? 3、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是什么?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原因?时间?标志? 影响? 5、简述《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 6、二战中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美 国为什么可以团结起来?
1、背景: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共同的利益 2、时间及标志: 1942年1月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 3、内容: ①签字国保证使用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共同对抗 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 ②各国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等。 4、表现:战略上的联合:三大战场遥相呼应 经济上的联合:美国提供战略物资 政治上的联合:重要会议 5、作用: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不断壮大,改变了力量的对 比,成为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有力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美方优势: 掌握了日军作战计划,伏击日 军舰队,取得巨大成功
(3)意义: 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日军由进攻 转入防御,而美军由防御转入进攻.
2、阿拉曼战役 (1942年10月)
战况: 英军在阿拉曼发动反攻,德意军队西逃. 意义: 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3年~1945年)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性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3、影响:
①前所未有的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民族运动发展 ④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壮大 ⑤客观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结合下列材料说明二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 因及其给我们的历史启迪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 了巨大的牺牲,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彪 炳千古的历史贡献。-----苏联卫国战争给德国 法西斯以毁灭性的打击,并同盟军一起夺得反 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美英盟军在太平 洋战场的反攻-----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 支持和宝贵援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 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 史启迪也最为珍贵。
(3)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练习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出现在苏德战
场上,是因为
A 苏德战场面积大,坚持时间长
C
B 苏联的参战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C 苏德战场是欧洲的最主要战场,苏联红军
抗击着德国绝大部分的兵力
D 德军在该战场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
练习
2 下列战场出现转折的先后顺序是 (1)中国战场 (2)苏德战场
——江泽民
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世界反
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战斗,共 同对敌。世界人民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的启迪(分组讨论)
(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
(2)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 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与 发展面临的挑战。
B
(3)北非战场 (4)太平洋战场
A(1)(2)(3)(4) C(1)(2)(4)(3)
B(4)(3)(2)(1) D(3)(4)(2)(1)
3 法西斯轴心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北非战事结束 B 意大利投降
B
C 盟军攻克柏林 D 日本签署投降书
返回
练习
4.“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这是下列哪一国际文献的规定( )
苏美英 ②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
③战后成立联合国
④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 参加对日作战
①加速了德国 的灭亡; ②为雅尔塔体 系建立奠定了 基础
重申雅尔塔会议关
波茨坦 会议
1945年
苏美英
于处理德国问题的 精神
加速了日本法 西斯的灭亡和 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最后胜 利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雅尔塔会议呢?
积极因素: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 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 伐。消极因素: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 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 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英争霸的新 格局。
主要内容
发表《开罗宣言》 1943.11 中美英 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作用
利于三国协同 对日作战
德黑兰 会议
1943.11 ~12月
①通过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
苏美英 行动和关于战后合作的宣言
②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加强了三国联 合对德作战
雅尔塔 会议
1945年
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 西斯主义,惩办战犯
A.《大西洋宪章》 C.《开罗宣言》
B.《联合国家宣言》 D.德黑兰会议决议
(1997年高考题)
C
5.1943年底,美、英、中三国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侵占的中国领土,包括东 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二战末期,同盟大国发表文件,重申《开罗宣言》 的规定必须实施,这个文件的名称是()。
请思考:1、希特勒为何要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呢? 2、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希特勒为何要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呢?
其原因有二:其一,由于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 河下游,不仅是水陆交通的枢纽,也是重要的工 业基地和石油中转站。其二,由于莫斯科战役使 德军严重受挫,无力再发动全面攻势。所以,希 特勒决定集中力量,重点进攻南线。企图占领斯 大林格勒后,再包抄莫斯科,南出波斯湾。斯大 林格勒的得失关系到苏德双方整个战局的命运。
A.《雅尔塔会议公报》B.《雅尔塔秘密协定》 C.《波茨坦公告》D.《波茨坦协定》 (2004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
c
练习
6.1943年提出战后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即后来的联合国),以维持国 际和平与安全的国家是( )
诺曼底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柏林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轴心国开始瓦解
长崎
广岛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谜语:“日本无条件投降”(猜一中 国古代人名)
谜底:苏武或屈原
思考:日本投降因素中各自的作用如何?
中国全面反攻
主要作用
美国投放原子弹 加速作用
苏联出兵东北
名称
开罗 会议
时间 参加国
1、北非德意军队投降(1943年5月) 北非战场结束
2、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 法西斯集团瓦解的开始
3、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4、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
德国陷人东西两线夹击下,加速了其灭亡.
5、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
6、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背景: 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发动 全面进攻
(2)经过: 1942年7月----1943年2月
(3)意义:
A 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B 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 巩固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瓦解
C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
(1)日方目的: 彻底摧毁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复习: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扩大的标志 是什么?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什么时候正 式形成的?它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1942年~1943年)
1、中途岛海战 (1942年6月)
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2、阿拉曼战役 (1942年10月)
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世德界战反场法的西转斯折点 (1942年7月~1943年2月)战争的转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