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材料分析题+答案

【精品】2019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材料分析题+答案

1、互联网教育:从速度到温度

近年来,教育科技行业创业企业的数量,正以平均每年50%左右的增速出现,其中在线教育项目的数量目前已超过3000家。领域内竞争的日益激烈,倒逼互联网教育企业更加注重课程设计和学习方式的革新,从而使知识的形成和获取更加便捷。当然,受传统教育观念和资源开发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让“互联网+教育”真正“辐射”到每一个学生尚需时日。这就要求互联网教育企业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同时,在日益细分的互联网教育服务市场中,每一个企业首先要明晰自身的定位,根据特定用户市场,提高线上课程资源的研发质量,形成差异化的产品。其次要研究互联网教学的评价标准和监管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强化个性化服务,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自律性和选课完成率。(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互联网教育企业如何在“互联网+教育”发展中赢得先机。

(2)结合材料,从发展观角度,分析“互联网+教育”的前景。

【参考答案】(1)①面向市场,遵循教育消费市场规律,通过提供优质的文化知识产品和个性化服务,满足多样化的教育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文化消费市场份额。②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尊重个体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用户市场,提高线上课程资源的研发质量,形成差异化的文化消费产品。③坚持创新,依靠在线教育技术进步,注重课程设计和学习方式的革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竞争优势。④诚信经营,以质取胜,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在实现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和支持新事物的发展。“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其发展前景是光明的。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受传统教育观念和资源开发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让“互联网+教育”真正“辐射”到每一个学生尚需时日,其发展道路必然是曲折的。

2、人工智能,方兴未艾的下一波“工业革命”

人工智能加速融入和改变着人类经济社会的活动形态,既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材料一 2017年7月27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材料二伴随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关于人工智能取代就业的说法层出不穷。人工智能虽然可以替代由不同“任务”组成的一个职业中的一个或几个任务,但人工智能不是直接替代职业岗位,而是替代工作内容,并且人工智能改变工作范式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必然经历产业、消费升级引领就业升级的过程,让一些“低端”的不安全的就业岗位消失。可见,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重要的是拥抱变革和变革带来的变化,并采取积极的和创造性的措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经济意义,并指出企业如何迎接人工智能这一科技革命的挑战。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劳动者如何“拥抱变革和变革带来的变化”。

【参考答案】(1)意义:①引领智能化消费,优化消费结构。②推动人工智能和各行业融合创新,带动和提升相关产业发展,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④创新科技,建设科技强国,提升国家竞争力。

措施:①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契机,加速企业发展。②引进和发展智

能科技,实现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发挥比较优势。③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品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智慧企业。

(2)①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②劳动者要树立创新意识,突破传统工作范式,破除落后的就业观念,调整职业规划。③劳动者要注意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契机,提升就业能力。

3、“互联网+教育”须由浅入深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的优越性自然毋庸置疑。以慕课、微课程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课程资源得以共享,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显然,互联网已成为改变教育的重要力量。

然而,现在很多网络学习或在线学习,浅层学习明显。简单的信息浏览、机械的操作和练习,其实仍然只是死记硬背的重复训练,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慕课是互联网革新课程的重要形式,但慕课虽有大规模的网络访问,却无大规模的网络学习发生,存在浅层学习、辍学率高、保持率低等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的知识,分析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互联网+教育”现状的认识。

(3)请你就如何发展“互联网+教育”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 1)①“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进步,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它与教育的结合,有利于为师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交流空间,促进教育生产力的提高。②“互联网+教育”利用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新设备,推动了教育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收集、传递、储存文化教育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变革,促进了文化的发展。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互联网+教育”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课程资源得以共享,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方式的变革,推动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④“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受教育者思想解放,从而推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发展。

(2)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互联网+教育”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文化传播与发展方面具有优越性,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对于“互联网+教育”存在的浅层学习、辍学率高、保持率低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改进和完善。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互联网+教育”的优越性是主要的,不能因为其存在不足而否定其在促进文化传播、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

(3)示例:①制作优秀教育课件或视频,通过慕课、微课程等互联网教学模式,提供优质学习资源。②充分利用微信等自媒体工具和QQ等社交平台,就相关文化知识与教育专家进行即时互动交流。

4、激活科技创新的时代伟力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九大进行了系统部署。

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激活科技创新的时代伟力。

材料一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由此,要强化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及由此带来的产业变革,正在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进而重塑

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面向未来,谁能在创新中取胜、抢得先机,谁就能赢得未来全球竞争的主动权。

材料二过去一年,“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新技术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遇,但稍有疏忽或懈怠,就会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形势。因此,在点赞中国科技的同时,还应保持清醒,正视我们的短板。与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与成果产出尚有较大差距,推动学科发展的重大科学发现还很不够,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相对不足,不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分析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在点赞中国科技的同时为什么还应保持清醒,正视我们的短板,并说明我国应如何抓住“弯道超车”的机遇促进新技术发展。

【参考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重要任务,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重要任务,是由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原因:①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②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③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④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来的需要。措施:①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②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加大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③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提高科研人员尤其是基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④坚持市场主导、问题导向,深化科技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

5、国家宝藏:千载匠心传我万世中华

“请再翻慢一点/那么厚一本时间/我像枚书签守在故事里做一个伴/享诗人般孤单/与岁月彻夜长谈/只有你有幸一览无数江山……”《国家宝藏》主题曲《一眼千年》唱出了我们与国宝的关系:一眼千年,相隔千年宛如初见,梦见你千万遍只想触摸你五官。一眼千年,沉默也胜万语千言,只有你有幸能描述这光阴似箭。

2017年12月24日,伴随着《一眼千年》主题曲,《国家宝藏》开启陕西历史博物馆专场。陕西历史博物馆全面、系统、综合地呈现了上百万年来陕西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呈现了中华文明从起源到今天的历史长河。见证了“一带一路”历史进程的“鎏金铜蚕”、以最原始的方式记录着鲜为人知故事的青铜鼎、印证了史书中记载的唐玄宗驯养舞马祝寿故事的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凝聚了耀州窑工匠智慧的青釉提梁倒灌壶、闪耀着唐代文明光彩的唐墓壁画……171万件馆藏文物,每一件都是岁月流经的历史沧桑,都是华夏文明的文化根脉,都是千年中国的真实见证。

(1)结合材料,说明《国家宝藏》热播的文化意义。

(2)有人说:“文物无非是不会说话的旧玩意,都是些破坛子、烂罐子,没有啥可保护的。”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请你就如何更好地保护国家文物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1)①有利于让观众从文物中透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充分了解并吸收其中蕴含的优秀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智慧,认识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②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塑造人,丰富观众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③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更好地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④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①价值观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认为“文物无非是不会说话的旧玩意,没有啥可保护的”,

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它没有看到每一件文物都是岁月流经的历史沧桑,都是华夏文明的文化根脉,都是千年中国的真实见证。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在很多人的眼中,文物是传承历史的重要符号,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但也有人错误地认为文物是缺少价值的“旧玩意”。③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文物是海纳百川的“综合体”,关乎诸多领域和学科,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我们要珍惜文物、保护文物,而不是弃之如敝履。

(3)示例:①加快相关文物保护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力度,为文物保护保驾护航。②增强文物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合理开发和利用文物,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6、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三农”问题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材料一农业兴则国安,农民富则邦定,农村稳则社会和。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需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使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积极意义,并就我国如何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三条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什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参考答案】

(1)意义:①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②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有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③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建议:①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②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

(2)①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②这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有利于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③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有利于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④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做好“三农”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指导过去五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材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