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0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0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09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历史典故“卧薪尝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它反映的史实是

A.武王伐纣B.分封诸侯

C.诸侯争霸D.秦并六国

2.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A.扬州、北京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D.广州、杭州

3.下图为北宋东京城(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一处错误,这处错误是

A.①B.②C.③D.④

4.20世纪80年代,在青州发现了一份状元卷真迹,其作者是

A.赵秉忠B.张择端C.郑板桥D.刘墉

5.“作坊百家,画种上千”描绘了乾隆年间潍坊工艺品生产的繁荣局面。此工艺品是A.潍坊风筝B.杨家埠木版年画

C.昌邑丝绸D.潍坊嵌银漆器

6.近代名臣左宗棠提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据此,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设伊犁将军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收复新疆D.平定准噶尔叛乱

7.甲午战后,面对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如何自救?中国人对这一时代课题的回答是A.发动了虎门销烟B.掀起了洋务运动

C.进行了黄海海战D.发起了维新变法

8.王尽美是从潍坊大地上走出来的早期共产党人。他的主要事迹是

A.参加了中共“一大”B.领导了潍坊抗日斗争

C.建立了中共潍县县委D.指挥了潍县攻坚战

9.下图纪念的事件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一事件是指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

10.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1.近30年的沧桑巨变,深圳创造了“东方奇迹”。其主要表现有

①由边陲小镇发展为现代化城市②经济指标两年至两年半翻一番

③传统农业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化④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腾飞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其发明者是

A.邓稼先B.钱学森C.袁隆平D.钱三强

13.潍坊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被誉为“鲁东明珠”的著名景点是

A.云门山B.公冶长书院C.十笏园D.诸城龙骨涧

14.“三通”密切了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潍坊为海峡两岸企业界沟通搭建的平台是A.国际风筝会B.蔬菜科技博览会

C.技术交易会D.鲁台经贸洽谈会

15.伯利克里宣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由全体公民掌握。”这里的“全体公民”是指

A.所有居民B.外邦人C.成年男性公民D.妇女

16.14—16世纪发生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这场“变革”是指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资产阶级革命D.无产阶级革命

17.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有

A.火车方便百姓出行B.电话沟通城市乡村

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D.网络便利人们购物

18.19世纪中期,面临内忧外患的日本顺利地实现了社会变革。这次变革使日本

A.废除了农奴制度B.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19.“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他的子弹”引发了

A.美国南北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美苏“冷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了已成立近半个世纪的关贸总协定。说明了A.地球资源日益匮乏B.政治多极化趋势增强

C.生态环境危机加剧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7分,第23题16分·第24题15分.共60分。

2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材料一反映了孟子什么观点?(3分)据此,孟子提出什么主张?(3分)

材料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2)材料二中,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2分)后世不少统治者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反映的主要思想。(2分)

22.(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网、新浪网等组织了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1)据材料一,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3分)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3分)

材料二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预示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2)遵义会议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分)据材料二,概括长征胜利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2分)

材料三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对中国革命的特殊关注而受到世人注目。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的图像首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见下图)。

(3)据材料三,指出《时代》周刊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时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势。(2分)图中“民主统一”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追求,你认为其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分)

2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我们没有必要去躲闪。……合众国的人民并未气馁,他们已经选择我来作为实现他们愿望的工具,我也是以这样的精神来担当的。——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1)材料一中“合众国人民的愿望”是什么?(2分)罗斯福面对当时形势表现了什么态度?(2分)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同资本家进行谈判,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6分)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由国家直接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二战后,这种干预经济的方式在西方国家普遍得到加强。

(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及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6分)

24.(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

打结的手枪铸剑为犁

(1)材料一反映了联合国什么宗旨? (2分)当今世界威胁这一宗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材料二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积极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平、公正、合理地解决。在历次联合国会议上坚持原则,伸张正义,以更积极、更活跃的形象在联合国中发挥重要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2)材料二体现了中国什么外交政策?(3分)据材料简要指出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2分)材料三联合国《千年宣言》认为:个人在联合国事务中是可以、也应当发挥积极作用的。

(3)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怎样参与联合国的事务?(2分)

2014年中考历史热点二: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

2014年中考历史周年纪念 热点二: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 新闻聚焦 材料一据《每日邮报》8月19日消息,德国呼吁英国不要庆祝即将到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而是将重点放在欧盟为欧洲大陆带来了和平上。 材料二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那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集体自杀。因为(战争过后)政治上帝国纷纷破灭或者衰落;经济上1914年的欧洲代表了当时世界经济逾三分之一的产值,这是欧洲后来再也没能回去也许永远也不再可能达到的比例;道德上也出现了大滑坡,启蒙运动的价值观先是被扔到战壕里,然后是二战的奥斯威辛集中营里。幸运的是,在欧洲颓废的100年中,人们还能带着荣誉去拯救下半段,这是甜蜜的衰落,因为战后欧洲没有落入苏联或者专制政权手中,而是开始了和解和一体化进程,使得几周之后的2014年只是一个周年纪念日而非沉重的警告。 专题解读 “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往往会爆发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战争的性质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军事侵略和征服、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违背历史潮流,最终必将失败;反抗阶级压迫和外国侵略,争取平等、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的战争则体现着人间正义和民族精神,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战争是残酷的,涂炭生灵,崩溃经济,毁灭文明。在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过程中,人类文明遭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沉重打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和愿望。世界各国应用和平协商的外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坚决避免战争的极端方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爱,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维护和平,积极构建和谐世界。 考点链接 一、中国古代史上的战争和战役 1.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 2.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1)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奠定晋文公霸业(成语:退避三舍) (2)桂陵之战(公元前4世纪):孙膑围魏救赵 (3)马陵之战(公元前4世纪):孙膑减灶诱敌 (4)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东方六国从此无力抗秦(成语:纸上谈兵) 3.秦末农民战争。 (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2)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3)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一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4.汉时期北击匈奴: 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5.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 (1)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大败袁绍,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2)赤壁之战(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利用火攻大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 (3)淝水之战(383年):东晋大败前秦,维护了江南地区的稳定。(成语: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最新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 1.(3分)(2016?潍坊)计算:20?2﹣3=() A.﹣ B.C.0 D.8 2.(3分)(2016?潍坊)下列科学计算器的按键中,其上面标注的符号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C.D. 3.(3分)(2016?潍坊)如图,几何体是由底面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圆柱构成的,其俯视图是() A.B.C.D. 4.(3分)(2016?潍坊)近日,记者从潍坊市统计局获悉,2016年第一季度潍坊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56.77亿元,将1256.77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精确到百亿位)()A.1.2×1011 B.1.3×1011 C.1.26×1011D.0.13×1012 5.(3分)(2016?潍坊)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的结果是() A.﹣2a+b B.2a﹣b C.﹣b D.b 6.(3分)(2016?潍坊)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sinα=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锐角α等于() A.15°B.30°C.45°D.60° 7.(3分)(2016?潍坊)木杆AB斜靠在墙壁上,当木杆的上端A沿墙壁NO竖直下滑时,木杆的底端B也随之沿着射线OM方向滑动.下列图中用虚线画出木杆中点P随之下落的路线,其中正确的是()

A.B.C. D. 8.(3分)(2016?潍坊)将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结果中不含有因式a+1的是()A.a2﹣1 B.a2+a C.a2+a﹣2 D.(a+2)2﹣2(a+2)+1 9.(3分)(2016?潍坊)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与x轴相切于点A(8,0),与y 轴分别交于点B(0,4)和点C(0,16),则圆心M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是() A.10 B.8C.4D.2 10.(3分)(2016?潍坊)若关于x的方程+=3的解为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B.m<且m≠C.m>﹣D.m>﹣且m≠﹣ 11.(3分)(2016?潍坊)如图,在Rt△ABC中,∠A=30°,BC=2,以直角边AC为直径作⊙O交AB于点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 C.﹣D.﹣ 12.(3分)(2016?潍坊)运行程序如图所示,规定:从“输入一个值x”到“结果是否>95”为一次程序操作,如果程序操作进行了三次才停止,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 卷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

沪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试卷 说明:1. 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10页。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科目代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在答题卡 上;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第二卷密封线内。不得 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3. 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它答案,凡 答案写在第一卷上不给分;非选择题(26---31)答案必须写在第二卷题 目指定的位置上。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古代君主中没有被称为皇帝的是 A. 商纣王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唐太宗 2.释迦牟尼的塑像被尊奉在 A. 教堂里 B. 佛寺里 C. 道观里 D. 清真寺里 3.代表我国古代纺织业最高水平的是 A. 丝绸 B. 麻布 C. 棉布 D. 尼龙 4.下列几个行业中,受到我国古代统治者重视的是 A. 商业 B. 手工业 C. 农业 D. 制造业 5.下图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张骞 B. 班固 C. 鉴真 D. 玄奘 6.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 八国联军 B. 英法联军 C. 美英联军 D. 德法联军 7.1919年5月4日,在天安门广场响起的口号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009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A B C 2009年宜宾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卷 Ⅰ基础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1.图1所示器物,在古代能测定地震方向的是( ) 2.观察图2,它反应的生产流程应出现于我国(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3.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 ( )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 ②委派工匠李春设计并主 持建造了赵州桥 ③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④派遣鉴真 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它正式诞生于( ) A .隋文帝统治时期 B .隋炀帝统治时期 C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唐玄宗统治时期 5.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 )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吴道子 ④柳公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下列报刊,发表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是 ( ) A .《万国公报》 B .民报 C .《新青年》 D .《每周评论》 7.图3所示是位于我国某省会宁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二四方面 军会师纪念塔”。根据你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了解,这一纪念塔应该在今天的 ( ) A .江西省 B .四川省 C .甘肃省 D .陕西省 8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胜利的解放战 D 图 2 图3

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台儿庄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藏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回答9—10题 9.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②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③清政府规定,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④171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⑤土尔扈特是藏族的一支,他们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10.纪录片《今日西藏》主题歌这样唱到:“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西藏废除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人是在20世纪() A.50年代初期B.50年代中期C.60年代初期D.60年代中期 11.学校准备开展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变”为主题的展览活动,某学习小组进行相关栏目典型素材的收集,其中不正确 ...的是() A.党的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对内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对外开放—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祖国统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12.《权利法案》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文献,下列有关它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在克伦威尔主持下制定的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②颁布于1689年,目的是限制国王的权利③以法律的形式对英国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显的制约④它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开始确立起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图4所示的著作提出了() A.神创论思想B.“进化论”思想C.物种不变论 D.“相对论”思想 1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A.英法对德宣战B.苏美对德宣战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15.王涛同学从历史课本中选取了以下一组历史漫画,它们反 映的相同主题是() A.英国衰落B.大国争霸C.两极对峙D.世界大 图4 战

2014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必考题型最新热点有答案) 精细排版直接使用

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1.“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有关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2.西汉时,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达两千多 年,请问: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墨子 3.在“天府之国”的四川,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已造福于人民2000多年,这项工程是( ) A .大运河 B .都江堰 C .赵州桥 D .长城 4.秦始皇、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具有监察功能的官员或机构分别是( )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司隶校尉 ④丞相 ⑤刺史 A .①⑤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5.戴佳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 目录如右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 ) A .《论语》 B .《史记》 C .《齐民要术》 D .《资治通鉴》 6.如果把“三省六部制”“锦衣卫和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 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A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文化专制的强化 D .专制集权的加强 7.“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楼楼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 ) A .平息了东南沿海倭寇 C .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B .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8.既在反抗侵略中建立功勋,又在洋务运动中追求富强的代表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李鸿章 D .左宗棠 9.列强率先获得在中国开设工厂权利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0.从19世纪60—90年代开展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 和民用工业的史实,用下列主题来概括最为恰当的是( ) A .列强侵略与民族反抗 B .近代化的探索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经济和社会生活

山东省潍坊市2017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和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7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分,满分 分)。 .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 ? ?.? ÷??? .? ? ? .(? ) ?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是() ?. . . . .可燃冰,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据报道,仅我国可燃冰预测远景资源量就超过了 ??亿吨油当量.将 ??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 . ??× . × ? . × ? .小莹和小博士下棋,小莹执圆子,小博士执方子.如图,棋盘中心方子的位置用(﹣ , )表示,右下角方子的位置用( ,﹣ )表示.小莹将第 枚圆子放入棋盘后,所有棋子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他放的位置是() ?.(﹣ , ) .(﹣ , ) .( ,﹣ ) .(﹣ ,﹣ ) .用教材中的计算器依次按键如下,显示的结果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介于()之间.

?. 与 . 与 .?与? .?与 .如图,∠ ??? ?,??∥ ?,则∠↑与∠↓满足() ?.∠↑?∠↓? ? ? .∠↓﹣∠↑? ? .∠↓? ∠↑ .∠↑?∠↓? ? .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在选选拔赛中,每人射击了 次,甲、乙两人的成绩如表所示.丙、丁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欲选一名运动员参赛,从平均数与方差两个因素分析,应选() 甲 乙 平均 数 方差 ?.甲 .乙 .丙 .丁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其中??< ,?、?为常数,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 ?. . .

. .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 ?.?> .如图,四边形????为⊙ 的内接四边形.延长??与 ?相交于点?,??⊥ ?,垂足为?,连接 ?,∠???????,则∠ ??的度数为() ?. ?? . ?? . ? . ? ?.定义???表示不超过实数?的最大整数,如? ? ,?﹣ ?﹣ ,?﹣ ?﹣ .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 ? 的解为()??. ?. 或 . 或 . 或 .或﹣ .点?、 为半径是 的圆周上两点,点 为的中点,以线段 ?、 ?为邻边作菱形????,顶点 恰在该圆直径的三等分点上,则该菱形的边长为()

深圳市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

深圳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与社会试卷 说明:1.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好。 2. 全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4.本卷选择题(1--2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26—30),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电视剧《命运》反映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成长和发展历程,让观众

更直观、更全面地了深圳经济特区。这里体现了大众传媒所起的作用是

(D) ①监督②传递和获取信息③娱乐④文化传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C) ①最高立法权②最高监督权③最高决定权④最高审判权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深圳“敢为天下先”的拓荒牛精神,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D) ①自强不息②爱好和平③开拓进取④勤劳勇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2010年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市遭遇严重干旱,给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这五省市都位于(A)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5.澳大利亚海陆疆域的突出特点是(D) A 岛国 B 海陆兼备的国家

200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机密?启用前 2009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4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 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年经受了大地震的考验。两千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人民。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 A.李冰B.李春 C.郦道元D.张仲景 2.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一书“把经典变成了平民的盛宴”,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论语》中所记载的言论出自我国古代思想家 A.老子B.孔子 C.庄子D.孟子 3.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A.禅让制B.分封制 C.世袭制D.科举制 4.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京剧表演 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④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5.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A.抗元的决心B.抗倭的决心 C.抗清的决心D.收复台湾的决心 6.清朝官员李圭参加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后,发出了“机器正当讲求”的疾呼。下列派别 的主张与其观点不同 ..的是 A.顽固派B.洋务派 C.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7.《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都具有的内容是 A.巨额赔款B.开放通商口岸 C.割占领土D.开设工厂 8.右图标语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五四运动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9.“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发动了秋收起义 C.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0.“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诗中的“此役”指的是 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七大专题复习讲义(精品)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七大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一:中国古代史及襄阳好日 本专题重点掌握重要朝代:秦、汉、三国、隋、唐、元、明、清 主要掌握重点朝代在维护国家统一上采取的措施及成就(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边疆的管辖、港澳台问题),侧重民族关系和对边疆的管辖等。 一、秦朝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创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2)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3)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历史上影响深远)。 经济上:统一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和度量衡。 文化上: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 军事上(对边疆的管辖):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②开发南疆,兴修灵渠。(长江与珠江) 二、汉朝 1、文景之治:汉高祖、文帝、景帝共同措施:吸收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文帝、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西汉初实行重要制度:分封制。 2、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西汉) ①政治上: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②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 ③对边疆的管辖:派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影响: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新疆从此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与匈奴有战有和:汉初对匈奴实行退让和亲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则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力反击。(原因:西汉国力强盛,汉武帝雄才大略。)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候,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自请前往,汉元帝把她嫁给了呼韩邪单于。意义: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4、丝绸之路(汉武帝时期开辟):A、运送物品:丝和丝织品。B、路线:从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汉武帝以后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三、三国时期 1、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结果:曹操退守北方,孙权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占据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又向西占四川。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与三国有关的历史名人和故事: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讲的是诸葛亮凭借才智,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他创造的八阵图,成就了千古英名。 成语故事“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到隆中三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其成就大业。和刘备同去的还有关羽、张飞。 与诸葛亮和襄樊有关的成语:三顾茅庐、马踏檀溪、水淹七军等。 2、三国时期与台湾的关系: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台湾地区的联系。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巻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这反映了 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 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 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8.197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圳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9.1979年、占中国人ロ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2019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3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一)下面是一份“数字化阅读辩论赛”的辩论陈词,阅读后完成1-3题。 数字化阅读(虽然/即使)降低了阅读的门槛 ..,但往往表现为一种“浅阅读”。浅阅读 容易使我们缺乏缜密细致的思考,导至 ..看似读了很多,实则收获有限。当我们在芜杂 ..的信 息中流恋忘返 ..信息的跑马场。所以,数字化阅读时代,我们依然拥有....时,大脑就成了零散 深阅读的权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深阅读呢?选择成体系.有深度的作品和广为认可的经典著作,运用顺序渐进、(归根结底/创根问底)探究(质疑/置疑)的方法去读。我们 (假如/即便)做不到像古人读书那样废寝忘食 ... ..的信息中独具慧 ....、皓首穷经 ....,也应当在纷烦 眼.,不断提升阅读的品位和质量,提高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综上所述,数字化 阅读中,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 ..的青年。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门槛(kǎn)导至流恋忘返 B.镇密(zhēn)芜杂顺序渐进 C.零散(sàn)纷烦废寝忘食 D.皓首(hào)敏捷独具慧眼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A.虽然归艰结底置疑即便 B.即使创根司底质疑假如 C.虽然刨根问底质疑即便 D.即使归根结底置疑假如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B.通过深阅读,我们能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200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0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理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答案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 A.尧B.舜C.禹D.黄帝 2.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铜农具②石斧、石锛③六角形铁锄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3.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A.秦始皇赢政B.汉武帝刘彻C.唐太宗李世民D.元世祖忽必烈 4.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清初实行 A.焚书坑儒B.八股取士C.厂卫制度D.文字狱 5.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昝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是与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下列四组搭配中,错误的一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邓世昌——黄海海战 C.李鸿章——洋务运动D.陈独秀——戊戌变法 7.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副书写于1919年的对联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战胜利8.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

200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09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试题(一)(开卷) 1 2 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2.2009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哪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 A.三星堆 B.都江堰 C.故宫 D.端午节 3.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2009年4月23日下午,在 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位于青岛的海军博物馆,为配合这一活 动,举办主题为走进海军博物馆的展览(见图),中国海军的近代化历程, 你认为应该从哪一事件开始?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4.右图人物一生取得的主要功绩不包括 A.提出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B.创办《民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C.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 D.创建同盟会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5.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6.“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邮票记录着历史。与右图邮票中人物相关联的称号是 A.“铁人” B.“党的好干部”C.“两弹元勋”D.“最可爱的人” 8.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批准巴黎和会通过的《凡尔赛和约》:一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美国,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踏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中国 9.1874年,日本人将“Se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10.19世纪初,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运用,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意义是A.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B.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C.迅速扩大了人类活动和交往范围 D.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建立 11.2009年3月以来,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爆发甲型H1N1 流感疫情。科学家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测出该病毒同时包含猪流感 病毒、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如图)。这主要得益于 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个领域的重大突破? A.原子能 B.计算机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 二、组合列举题(本题12分) 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对开展文学革命和创建新文学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他是 ⑵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⑶1954年在安徽全省第一家实现公私合营的企业它是

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B诸葛亮C孙权D曹操 3、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B铁木真C努尔哈赤D皇太极 5、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C英国侵占的澳门D葡萄牙侵占的要们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人民宪章》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国际歌》的诞生 7、我们能够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最应该感谢 A瓦特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次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B欧洲联盟的成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第11题7分,第12题6分,第13题各7分,第14-15题各6分,第16题8分,共40分) 11、【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4)举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密切.”(2分) 12、【试看资产阶级革命】(6分) 当看到资本主义曙光之时,资产阶级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迎来了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什么?(1分) (2)在此期间美国爆发了一场什么战争?关键性的领导人是谁?(2分)(3)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2019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中考真题

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潍坊中考)右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 铭记周王册封而铸。它属于() A.酒器 B.食器 C.乐器 D.礼器 2.(2019·潍坊中考)“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秦朝改变这一局面的重大措施是()A.实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设置丞相 3.(2019·潍坊中考)央视《国宝档案》曾介绍过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赵秉忠状元卷。“状元”这一称号源于() A.百家争鸣 B.商鞅变法 C.刺史制度 D.科举制度 4.(2019·潍坊中考)有人估算,十七、十八世纪,约占世界总产量一半的白银输入中国,大多成为流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君主专制强化 B.商品经济发达 C.科技领先世界 D.农业经济衰落 5.(2019·潍坊中考)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以竹寄情,表达爱民情怀的诗句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D.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 6.(2019·潍坊中考)《申报》评论道: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铁舰钢舰,其大倍于日本,其数亦多于日本,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用工业远超日本 B.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C.海上交通运输发达 D.旧式兵器全部淘汰 7.(2019·潍坊中考)右图漫画描绘了《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载歌载舞,中国 充当局外看客的场景。它反映了() A.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消失 B.中国领土主权完全丧失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8.(2019·潍坊中考)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它是() A.义和团运动 B.护国战争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9.(2019·潍坊中考)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词在报刊上频繁出现,有人倡言“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影响深远 B.中国同盟会力量壮大 C.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D.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 10.(2019·潍坊中考)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老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 A.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 B.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 C.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 D.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 11.(2019·潍坊中考)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A.帝制复辟 B.军阀混战 C.日本侵华 D.东北易帜 12.(2019·潍坊中考)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广播电台“齐鲁英烈谱”讲述了王尽美的革命事迹。他取名“尽美”表达了() A.坚定献身革命的信念 B.投身家乡建设的豪情 C.追求个人幸福的愿望 D.抗击外地入侵的决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