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平面设计习题
平面设计 考题(附答案)

第二章平面设计思考题1.如何填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2.如何填制“逐桩坐标表”;3.如何选择圆曲线最小半径;4.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和条件是什么?习题一、填空题1.确定公路几何线形并能使其相互协调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
2.公路平面线形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要素组合而成。
3.为了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稳定,横向力系数必须满足________和_________。
4.路面在平面上有三条基线,即路面未加宽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不同的旋转基线可以把超高缓和段分成________种情况共________种形式。
5.公路路线平面设计成果主要反映在直线曲线及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
6.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有关。
7.缓和段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
8.平面线形中,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称为____________曲线, 而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称为__________曲线。
三种。
9.在两相邻同向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长度一般不小于__________。
10.在两相邻反向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长度一般不小于_________。
11.《技术标准》规定,公路平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12.当圆曲线半径_________时要进行加宽。
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________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_______类加宽值;对于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________类加宽值。
13.平面线形组合共有基本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C型等六种形式。
14.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适性,还增加了__________消耗和___________磨损。
《道路勘测设计》第2章平面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资料讲解

《道路勘测设计》第2章平面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平面设计2-5.设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拱横坡为2%。
⑴试求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及设置超高(% 8 i h =)的极限最小半径(μ值分别取0.035和0.15)。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缓和曲线长度应为多少(路面宽B = 9 m ,超高渐变率取1/150)?解:⑴不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02)]-(0.035[127802⨯=3359.58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0m 。
设超高时:)(h V R i 1272+=μ=0.8)](0.15[127802+⨯=219.1 m , 教材P36表2-1中,规定取250m 。
⑵当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时,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由公式计算可得: 缓和曲线长度:=∆=pi B L '150/1%2%89)(+⨯=135 m 2-6 某丘陵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38'04954︒=α,4JD 到5JD 的距离D=267.71m 。
由于地形限制,选定=4R 110m ,4s L =70m ,试定5JD 的圆曲线半径5R 和缓和曲线长5s L 。
解:由测量的公式可计算出各曲线要素:πδπβ︒•=︒•=-==1806,18022402m ,240000200032R l R l R l l R l p , R T l R L m p R T -=+︒-=+•+=2q 2180)2(,2tan )(00,πβαα解得:p=1.86 m , q = 35 m , =4T 157.24 m , 则=5T 267.71-157.24 = 110.49 m考虑5JD 可能的曲线长以及相邻两个曲线指标平衡的因素,拟定5s L =60 m ,则有:522460p R = ,30260m ==,"28'20695︒=α 解得=5R 115.227m 2-7、某山岭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 ,路线转角 "00'54322︒=右α ,"00'3043︒=右α ,1JD 至2JD 、2JD 到3JD 距离分别为458.96 m 、560.54 m 。
平面设计试题及答案

平面设计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平面设计中的常用软件?A. PhotoshopB. IllustratorC. SketchD. AutoCAD答案:D2. 色彩理论中,互补色是指:A. 相邻的颜色B. 相对的颜色C. 相同的颜色D. 暖色调的颜色答案:B3. 在平面设计中,CMYK色彩模式主要用于:A. 网页设计B. 视频制作C. 印刷行业D. 插画绘制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A. 对齐B. 重复C. 亲密性D. 透视答案:D5. 网格系统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是:A. 提供设计灵感B. 增强视觉效果C. 组织和布局元素D. 增加设计难度答案:C6. 以下哪种字体不属于无衬线字体?A. HelveticaB. ArialC. Times New RomanD. Verdana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平面设计中的常见元素?A. 图像B. 文字C. 形状D. 声音答案:D8. 黄金分割比例通常用于:A. 建筑设计B. 音乐创作C. 绘画D. 所有选项答案:D9. 在平面设计中,负空间是指:A. 图像的背景B. 没有使用的颜色区域C. 图像的前景D. 图像的边框答案:B10. 以下哪个不是平面设计中常见的布局类型?A. 网格布局B. 列表布局C. 自由布局D. 线性布局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色彩模式?A. RGBB. CMYKC. LABD. HSB答案:A, B2. 以下哪些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图像格式?A. JPEGB. PNGC. TIFFD. MP3答案:A, B, C3. 以下哪些是平面设计中常见的排版技巧?A. 字体选择B. 行间距调整C. 颜色对比D. 音频编辑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平面设计中常见的视觉元素?A. 线条B. 形状C. 纹理D. 声音答案:A, B, C5. 以下哪些是平面设计中常见的设计原则?A. 对称B. 对齐C. 重复D. 亲密性答案: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所有的平面设计都必须使用CMYK色彩模式。
平面设计练习题

平面设计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设计软件?A. Adobe PhotoshopB. Adobe IllustratorC. Microsoft WordD. Adobe InDesign2. 色彩理论中,以下哪种颜色通常被认为是“冷色”?A. 蓝色B. 橙色C. 红色D. 黄色3. 在平面设计中,黄金分割比例是多少?A. 1:1B. 1:1.618C. 2:3D. 3:44. 以下哪个术语与平面设计中的“排版”无关?A. 字体B. 间距C. 分辨率D. 对齐5. 以下哪种设计元素不属于视觉设计的基本元素?A. 线条B. 形状C. 颜色D. 声音6. 以下哪种印刷技术是利用水和油不相溶的原理?A. 丝网印刷B. 热转印C. 平版印刷D. 胶印7. 在设计中,"CMYK"代表什么?A. 一种字体B. 一种颜色模式C. 一种设计理论D. 一种排版规则8. 以下哪个不是设计中常用的图像格式?A. JPEGB. PNGC. GIFD. DOCX9. 以下哪种设计原则强调元素之间的平衡和和谐?A. 对比B. 重复C. 强调D. 统一和平衡10. 以下哪个术语与设计中的“视觉层次”无关?A. 层次B. 焦点C. 颜色对比D. 分辨率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在平面设计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元素在页面上的位置和布局的术语。
12. 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包括色相、明度和________。
13. 一种常见的设计技巧,通过使用不同的________来引导观众的视线。
14. 一个设计作品的________是指它在不同尺寸和媒介上保持一致性和识别度的能力。
15. 版式设计中的“网格系统”可以帮助设计师组织内容,提高设计的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平面设计中使用网格系统的好处。
17. 解释为什么在设计中使用对比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
平面设计练习题

平面设计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A. 形状B. 颜色C. 纹理D. 声音2. 平面设计中,对比度的运用可以增强哪种效果?A. 视觉疲劳B. 视觉吸引力C. 色彩和谐D. 图像模糊3. 色彩理论中,互补色是指什么?A. 相同色调的颜色B. 对立色调的颜色C. 相邻色调的颜色D. 明暗对比的颜色4. 在设计中,使用网格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设计复杂度B. 提高设计效率C. 创造视觉混乱D. 确保设计平衡和一致性5. 以下哪种字体更适合用于正式的商业文件?A. Comic SansB. Times New RomanC. HelveticaD. Impact6. 什么是负空间?A. 图像中的主要对象B. 图像中的背景区域C. 图像中的空白区域D. 图像中的阴影部分7. 哪种布局方式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A. 随机布局B. 网格布局C. 对称布局D. 非对称布局8. 在设计中,重复元素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视觉复杂度B. 创造视觉焦点C. 强化品牌识别D. 减少设计成本9. 以下哪种设计原则不是由罗宾·威廉姆斯提出的?A. 对比B. 重复C. 接近D. 一致性10. 什么是黄金分割比例?A. 1:1B. 2:3C. 1.618:1D. 3:2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视觉层次,并举例说明如何在设计中创建视觉层次。
2. 描述一下版式设计中的“留白”概念,并解释它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3. 什么是品牌识别系统(BIS)?它在企业品牌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三、应用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设计一个宣传海报,主题是“环保意识”,要求使用至少三种不同的字体,并且利用色彩对比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请列出你的设计思路和所选字体、色彩的理由。
2. 假设你被委托为一家新开的咖啡店设计标志。
请描述你的设计过程,包括研究、概念发展、草图和最终设计。
平面设计试题及答案

平面设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软件不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软件?A. Adobe PhotoshopB. Adobe IllustratorC. Adobe PremiereD. CorelDRAW2. CMYK色彩模式主要用于哪种类型的印刷?A. 数码印刷B. 丝网印刷C. 胶印D. 热转印3. 以下哪个不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图像格式?A. JPEGB. PNGC. TIFFD. MP34. 黄金分割比例是多少?A. 1:1.618B. 1:1.414C. 1:2D. 1:1.55. 以下哪个元素不属于平面设计的四大基本原则?A. 对齐B. 重复C. 接近D. 颜色6. 以下哪种字体风格适合用于正式的商务文档?A. 手写体B. 无衬线字体C. 草书D. 漫画字体7. 以下哪个不是色彩理论中的基本色彩?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紫色8. 以下哪个不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图像分辨率单位?A. DPIB. PPIC. LPID. HPI9. 以下哪个不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版式布局?A. 网格布局B. 瀑布流布局C. 框架布局D. 模块化布局10. 以下哪个不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色彩搭配方法?A. 单色搭配B. 类似色搭配C. 对比色搭配D. 随机搭配答案:1-5 C C D A A;6-10 B D C B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平面设计中的色彩对比原则。
答:色彩对比原则是指在设计中通过使用对比色彩来增强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色彩对比可以是色相对比、明度对比或饱和度对比,通过对比可以使设计元素更加突出,增强信息传递的效率。
2. 什么是版式设计中的“视觉层次”?答:视觉层次是指在版式设计中通过元素的大小、颜色、位置等视觉属性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形成一种视觉上的顺序和重点。
良好的视觉层次可以帮助观者快速理解设计内容,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3. 请解释什么是“负空间”以及它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房建习题辅导建筑平面部分

8、民用建筑设计中常从____、____、经济条件、 美观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房间形状。 9、在中、小学教学楼设计中,为防止第一排座 位距黑板太近垂直视角太小易造成学生近视,因 此第一排座位距离黑板的距离必须大于等于 ____米,以保证垂直视角大于____,为防止最 后一排座位距离黑板太远影响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后排距离黑板距离不宜大于____。为避免学生 过于斜视而影响视力,水平视角(即前排边座与 黑板远端的视线夹角)应大于等于____。
41、网架结构多采用____、能承受较大的纵向弯 曲力、整体性好、 ____、 ____,能适用于多种 平面形式。 42、建筑平面组合形式有: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五种。 43、平面组合中的走廊式组合分为____、 ____。 44、建筑物与等高线的相互关系可分为____、 ____两种布置方式。 45、在纵墙承重的建筑中,房屋的横向刚度较差。 因此在平面布置时应在一定的间隔距离设置 ____以保证房屋的横向刚度。
4、在场地总体设计中,建筑容积率反应建筑对土地的有 效利用率,容积率等于() A、建筑基底面积/总用地面积 B、建筑基底面积/总建筑面积 C、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D、建筑使用面积/总建筑面积 5、日照间距是前后排建筑物相对外墙之间的间距,它是 根据()来计算的。 A、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能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上檐高度 B、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能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中间高度 C、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能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窗台高度 D、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能照到后排房屋底层地面高度
32、建筑物的间距应考虑多种因素确定,对于大 多数民用建筑来说,在一般的情况下,只有满足 了( )间距,其他要求也能满足。 A、防火 B、通风 C、日照 D、视线 二、多项选择题 1、电梯的井道设计必须考虑( ) A、井道的立面形式 B、防火和隔声要求 C、通风与检修要求 C、井道的照明要求 E、井道的色彩设计
CorelDRAWX6平面设计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基础知识1.填空题(1)CorelDRA W是一款由(国家)的Corel公司开发的产品。
(2)CorelDRA W X6是软件套装中的一个最常用的组件。
2.选择题(1)CorelDRA W X6可以完成()任务。
A.广告设计B. VI设计C.商业插画设计D.工业设计(2)以下软件中是矢量绘图软件的有()。
A. PhotoshopB. IllustratorC. CorelDRA WD. Painte3.简答题(1)CorelDRA W的工作界面由哪几部分组成?(2)CorelDRA W的新增功能有哪些?(3)矢量图和位图有什么区别?习题答案:1.填空题(1)加拿大(2)CorelDRA W Graphics Suite X62.选择题(1)ABCD(2)BC3.简答题(1) 工作区和绘图页面、菜单栏、工具栏、属性栏、工具箱、状态栏、页面属性栏、调色板(2)手绘工具、形状工具、文本工具、调和工具、搜索内容、贴齐、从模板新建、对象属性、插入页码和页码设置、布局工具栏、图框精确裁剪、颜色样式、对象样式。
(3)矢量图也称为面向对象的图像或绘图图像,在数学上定义为一系列由线连接的点。
矢量文件中的图形元素称为对象。
每个对象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实体,它具有颜色、形状、轮廓、大小和屏幕位置等属性。
既然每个对象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实体,就可以在维持它原有清晰度和弯曲度的同时,多次移动和改变它的属性,而不会影响图例中的其它对象。
位图又称光栅图或点阵图,是由许多像小方块一样的像素组成的图形,计算机存储位图像实际上是存储图像的各个像素的位置和颜色数据等到信息,所以图像越清晰,像素越多,相应的存储容量也越大。
当无限放大时则会看到一块一块的像素色块,效果会失真,因此处理位图时要着重考虑分辨率,分辨率越高输出图像的质量越好。
第二章基础操作1.填空题(1)新建文档的快捷键是,导出文件的快捷键是。
(2)退出软件的快捷键是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平面设计一、填空题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和()。
2、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4、在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5、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消耗和()磨损。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和()三种。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米。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园曲线半径小于(),应设缓和曲线。
但()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其方程表达式为()。
10、无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缓和段过渡形式可采用三种方式,即()、()、()。
11、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和()等因素有关。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米时,应在平曲线()设置加宽。
13、当公路需要加宽时,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类加宽值;对于不经常通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类加宽值。
1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
15、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米,物高()米。
16、行车视距分为()、()、()、()等四种。
17、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和()等三部分距离。
1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和一级公路应满足()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应保证()视距的要求。
19、平曲线上行车视距的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另一是()。
20、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二、选择题1、横向力系数的定义()。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2、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B 路面未加宽时C 路面加宽后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进行。
A 外侧B 内侧C 中侧5、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超车视距B 停车视距C 会车视距6、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7、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
A 内边轴旋转B 中轴旋转C 外边轴旋转8、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9、一般公路在旧公路改建时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A 内边轴旋转B 外边轴旋转C 中轴旋转10、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A 3%B 2%C 5 % D非定值11、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A 离心力B 横向力C 垂向力 D横向力系数12、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 1:1:1B 1:2:1C 1:2:3D 3:2:113、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A 二次抛物线B 高次抛物线C 双柳线 D回旋曲线14、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
A 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 B控制最大超高横坡度C 保证冰雪路面行车安全 D比纵坡指标更科学合理15、不使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车速的( )行程。
A 3sB 5sC 6sD 9s16、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 )的法向距离。
A 路中线B 路面内边缘线C 行车轨迹线D 路基内边缘线17、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 )。
A 1.5%B 2%C 3%D 路拱横坡度三、名称解释1.横向力系数2.缓和曲线3.缓和曲线的切线角4.停车视距5.超车视距四、问答题1.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2.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需从哪几个方面考虑?3.何谓超高?设置超高的原因及条件分别是什么?4.简述无中央分隔带超高缓和段绕内边轴旋转的形成过程。
5.简述无中央分隔带超高缓和段绕中轴旋转的形成过程。
6.行车视距的种类有哪些?分述其构成并说明各级公路对行车视距的规定。
7.简述视距包络图的绘制方法与步骤。
8.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如何选用圆曲线半径?9.简述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
五、计算题1.若二级公路的设计车速取V=80h km /,13.0m ax =μ、06.0=μ、08.0m ax =b i 、07.0=b i ,试计算园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值和一般最小半径值(取50米的整数倍)。
2.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V=120h km /,路拱横坡度为2%,若横向力系数采用0.040。
试计算不设超高园曲线最小半径(取500米的整数倍)。
3.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80千米/小时),有一处弯道半径R=300米,试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和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时间的要求计算该弯道可采用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取10米的整数倍)。
4.某新建三级公路有一处弯道,其平曲线半径R 取120米,偏角423229'''=α,若该平曲线设置为基本型,其缓和曲线长度最大可取多长?5.某新建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R 为400米,缓和曲线长为80米,试计算缓和曲线上距起点40米点和缓和曲线终点的坐标(以缓和曲线起点为原点)。
6.从某公路设计文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中摘抄的一组路线设计资料如下: JD8: K3+425.982=8ZH K3+311.099 =8HY K3+346.099 =8YH K3+492.155 =8HZ K3+527.155 JD9:K4+135.169<![endif]> =K4+047.436 9YZ =K4+221.135试计算(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2)计算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
7.已知两相邻平曲线:JD50桩号为K9+977.54,T=65.42 m ,缓和曲线长h l =35米,切曲差J=1.25m ;JD51桩号为K10+182.69,T=45 .83 m 。
试计算(1)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2)JD50—JD51交点间的距离;(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为多少。
8.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R=400米,交点桩号为K8+075.756,偏角553527'''= y α,若缓和曲线长度为70米,试计算该平曲线的五个基本桩号。
9.某改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路面宽度9米,路肩宽1.5米,路拱横坡度采用2%,路肩横坡度为3%。
有一弯道超高横坡度为6%,加宽值为1.0米,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中轴旋转方式,超高渐变率取2001,试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
10.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路面宽9米,路肩宽1.5米,路拱横坡度采用2%,路肩横坡度3%,有一弯道超高横坡度为6.0%,全加宽值为1.0米,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内边轴旋转方式,超高渐变率取1501,试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
一、参考答案1、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2、同向、反向3、6V 或6倍设计车速4、2V 或2倍设计车速5、燃油、汽车轮胎6、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100008、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四级9、回旋线、R·L=A210、绕内边缘线旋转、绕中轴旋转、绕外边缘线旋转11、设计车型、平曲线半径、设计车速12、250、内侧13、第一类加宽、第三类加宽、第二类加宽14、大地坐标系统、高斯3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15、1.2、0.116、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17、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18、停车、会车19、解析法、几何法20、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二、参考答案1、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2、B外侧路面边缘3、B 路面未加宽时4、B 内侧5、C 会车视距6、A 停车视距7、A 内边轴旋转8、B外边轴旋转9、C 中轴旋转10、B 2%11、D横向力系数12、A 1:1:113、D回旋曲线14、A 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15、D 9s16、C行车轨迹线17、B 2%三、参考答案1.横向力系数:即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2.缓和曲线:是指有超高的平曲线中,由直线段的双向横坡过渡到园曲线的单向横坡所需设置的渐变段曲线。
3.缓和曲线的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起点(ZH 或HZ )切线相交所组成的角。
4.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员看到障碍物时起,至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5.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在与对向来车相遇之前,完成超车安全回到自己的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四、参考答案1.答: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①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②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③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④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2.答:①控制离心加速度增长率,满足旅客舒适要求;②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经行时间;③根据超高渐变率适中;④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考虑。
3.答:①平曲线超高:为了抵消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的形式。
②设置超高的原因:将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
③设置超高的条件是: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4.答:即将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位置不动。
其旋转形式为:①在超高缓和段以前,将两侧路肩的横坡度0i 分别同时绕外侧路面未加宽时的边缘线旋转,使0i 逐渐变为路面的双向横坡度1i ,这一过程的长度为0L ,一般取1--2米,但不计入超高缓和段长度内;②将外侧路面连同外侧路肩的1i 绕中轴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到使外侧的1i 逐渐变为内侧路面的1i ,这一过程的长度为1L ;③将内外侧的路面和路肩的单向横坡度1i 整体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线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至单向横坡度1i 逐渐变为全超高横坡度b i 为止,这一过程的长度为2L ; ④超高缓和段全长21L L L C +=。
5.答:即将路面未加宽时的路面中心线保留在原来位置不动。
其旋转形式为:①在超高缓和段以前,将两侧路肩的横坡度0i 分别同时绕外侧路面未加宽时的边缘线旋转,使0i 逐渐变为路面的双向横坡度1i ,这一过程的长度为0L ,一般取1--2米,但不计入超高缓和段长度内;②将外侧路面连同外侧路肩的1i 绕中轴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到使外侧的1i 逐渐变为内侧路面的1i ,这一过程的长度为1L ;③将内外侧的路面和路肩的单向横坡度 1i 整体绕路面未加宽时的中心线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至单向横坡度 1i 逐渐变为全超高横坡度b i 为止,这一过程的长度为 2L ; ④超高缓和段全长21L L L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