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高产饲养策略
奶牛高产稳产饲养的十大方法

奶牛高产稳产饲养的十大方法为了获得高产、稳产,必须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奶牛,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下面我们介绍奶牛高产稳产饲养的十大方法,助你更好地把奶牛养好。
1、喂多汁饲料
冬春季枯草季节加喂大萝卜、胡萝卜、甘薯等多汁饲料,产奶量可提高10%左右。
2、喂青绿饲料
给奶牛喂青绿饲料,冬春季喂青贮饲料、青干草,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特别是将新鲜的玉米秸发酵后用来喂奶牛,可明显增强适口性,容易被奶牛消化吸收,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
3、喂粥料
粥料适口性好,奶牛爱吃。
既可增加采食量,又易消化吸收,大大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比喂干湿料提高产奶量10%以上。
4、喂配合饲料
给奶牛喂配合饲料,一般可提高产奶量20%~30%。
5、喂小苏打
每头牛每天加喂100克小苏打,可提高产奶量10%以上。
6、喂菜籽饼
将脱毒处理好的菜籽饼以20%的比例添加到精料中喂奶牛,可提高产奶量15%。
7、喂尿素
把尿素溶解于水中混入饲料,每天每头奶牛喂量不超过100克,可提高产奶量15%。
8、夜晚放牧
夏秋季白天炎热,应该在夜晚放牧。
天气凉爽,可使每头奶牛日产量提高0.5千克以上。
9、冬饮温水
冬春季气温较冷,给奶牛饮用17%左右的温水,可提高产奶量7%左右。
10、控温与拉加光照
冬季使牛舍保持在15摄氏度左右,夏秋季坚持早放牧,晚归牧,避免日光暴晒,可使产奶量稳而不降;增加光照冬季每天让奶牛有足够的阳光照射,可提高产奶量10%。
高产奶牛养殖技术要点

高产奶牛养殖技术要点高产奶牛养殖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从而达到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高产奶牛养殖技术的要点。
1. 种畜选择。
选择种类优良、适应性强、产奶量高的奶牛品种。
如荷斯坦、泽西、杜洛奶牛等,这些品种奶量高,适应性强,适合养殖过程中的各种环境。
2. 饲养管理。
养殖场应该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舒适的住房、合理的饲养密度、干净的饮水和卫生环境等。
要营养均衡,合理配合饲料,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
3. 饲料管理。
奶牛的饲料管理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关键因素,在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奶牛的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
4. 疾病预防。
及时给奶牛注射疫苗,做好防疫工作,加强奶牛的免疫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证奶牛的健康状态。
5. 妊娠和产仔管理。
合理控制奶牛的繁殖周期,提前做好发情检测和配种工作,确保奶牛及时怀孕。
在奶牛怀孕期间要进行科学而细致的管理,保证胎儿的健康成长。
6. 喂养管理。
合理安排喂养时间和喂养方式,定时定量地给奶牛喂食,保证奶牛得到足够的饲料和水。
要注意饲喂的卫生问题,防止饲料受到霉变、变质等影响。
7. 经济管理。
建立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确保养殖场的运营效益。
包括控制成本、提高产奶量、增加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工作。
8. 记录管理。
建立完善的记录体系,记录奶牛的繁殖、喂养、产奶等各个环节的数据,以便对养殖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
9. 科学繁殖。
通过合理的选配和配种,提高后代的遗传优势,使其具备更高的产奶潜力和适应性。
10. 技术培训。
鼓励养殖场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和知识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养殖技术水平,保证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
高产奶牛养殖技术要点涵盖了种畜选择、饲养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预防、妊娠和产仔管理、喂养管理、经济管理、记录管理、科学繁殖和技术培训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科学管理和综合施策,才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养殖效益。
高产奶牛养殖技术要点

高产奶牛养殖技术要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奶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奶牛养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产业。
而要想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高产奶牛养殖技术要点。
一、科学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高产奶牛养殖中的关键一环。
首先要保证奶牛的日常饲料均衡,合理配比饲料,并定期更换饲料种类,以避免奶牛厌食。
其次要保证奶牛的日常运动量,西安露天活动时间不宜过长,要合理安排奶牛的活动时间。
另外要保证饮水的质量,经常清洗水槽,保证水质清洁。
二、合理的疾病预防控制疾病是奶牛养殖中的常见问题,给奶牛做好疫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是高产奶牛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定期做好奶牛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此外要保证奶牛的生活环境卫生,经常给奶牛进行清洗消毒工作,减少疾病传播。
三、合理的繁殖管理合理的繁殖管理是高产奶牛养殖中的关键一环。
要选择合适的繁殖母牛,确保繁殖母牛的母源质量。
在进行配种时,要科学选配种公牛,并保证母牛的繁殖时机。
此外要合理进行干奶牛的管理,保证干奶牛的休息时间,保证其生育后产奶的质量和数量。
合理的营养管理是高产奶牛养殖中的关键一环。
要保证奶牛的日常摄入的能量和蛋白质的均衡,并定期检测奶牛体内营养成分的含量,以便合理调整饲料。
要保证奶牛的日常摄入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并定期检测奶牛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以便合理调整饲料。
合理的健康管理是高产奶牛养殖中的关键一环。
要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并根据体检结果合理调整奶牛的饲料和运动量。
要保证奶牛的生活环境卫生,保证奶牛的生活环境清洁。
要保证奶牛的饮水卫生,保证奶牛的饮用水质清洁。
高产奶牛养殖技术要点需要全面掌握,这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的疾病预防控制、合理的繁殖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合理的营养管理和合理的健康管理。
只有全面掌握以上技术要点,才能取得高产奶牛养殖的良好效果。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奶质量,促进奶牛生长发育,确保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以下是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1. 合理饲料配方:根据奶牛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饲料,保证奶牛摄入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
配料中应包含适量的粗纤维和维生素,饲喂饲料要细致、充分,保证奶牛吃饭时间充足。
2. 定期饲喂和定时供水:严格按照规定的饲喂时间和量进行饲喂,保证奶牛每天摄入充足的饲料和水分。
定时供水可以促进奶牛消化吸收,预防奶牛腹胀和消化疾病的发生。
3. 环境管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
保持饲舍内空气新鲜,并定期清理卫生,避免细菌污染和疾病传播。
4. 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定期请兽医对奶牛进行体检,确保奶牛的健康状况。
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疾病,减少奶牛的损失和生产成本。
5. 配种和妊娠管理:选择优良品种的种牛进行配种,确保后代的遗传品质。
及时确认奶牛的妊娠情况,并进行相关的管理措施,如合理的营养补给和运动锻炼。
6. 产后护理和哺乳管理:提供干净、舒适的产房,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产后对奶牛进行合理的饲养和护理,保证奶牛及时恢复身体,提高产奶量。
对于新生的小牛,保证母乳喂养,提供适宜的饲料以促进生长发育。
7. 疾病防治:及时发现和治疗奶牛的疾病,如乳房炎、胃肠疾病等。
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加强卫生管理,保证奶牛的健康状况。
8. 精确记录和数据分析:建立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档案,记录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定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培育高产奶牛十措施

培育高产奶牛十措施培育高产奶牛,对于提高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产奶量,提高经济效益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养奶牛生产实践中来看,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其中选育工作是创高产的前提,饲养管理是发挥产奶性能的关键。
农产如何培育出高产稳产的奶牛,必须要在饲养管理上重点抓好以下十项技术措施。
1、加强选育,提高奶牛质量要加速高产奶牛的培育工作,必须不断减少低产奶牛品种,并重视对原有品种的选育工作,采取有计划的不断引进优良种公牛(或冷冻精液),进行血液更新,达到尽快提高同品种奶牛的生产水平。
2、要因地制宜,搞好饲料生产饲料是培育高产奶牛的物质基础。
要广开饲料来源,精、粗饲料要充足多样。
解决的途径:一是大搞较稳定的青贮玉米、青干草、块根等基本饲料,以便及时调剂,稳定营养的供应:二是大抓青绿多汁饲料的供应,注意合理搭配和利用。
做好全年青绿多汁饲料及块根饲料的安排:三是合理加工,充分利用能够作饲料的各种农副产品,扩大饲料来源,降低饲料成本。
3、注意饲养、培育健康犊牛培育健康犊牛,是实现奶牛高产的先决条件。
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怀孕母牛体质健壮;②实行科学接产,确保母、犊安全;③镇牛产下后要及早吃到初乳,特别是在产后几小时内要多次喂初乳;④控制母牛的青饲料喂量,防止犊牛腹泻;⑤饮水要清洁干净,水温要适宜,不能太冷;⑥发现犊牛食欲减退,患脐带炎、腹泻等症,要及时隔离诊治,对有慢性腹泻的犊牛要特别注意细心护理;⑦犊牛舍要保持干燥,温暖,严防贼风和潮湿;⑧运输犊牛时,事先注射或口服预防流感的药物;⑨犊牛舍要定期进行消毒,消毒一月后才能把犊牛放入;⑩各种预防措施要及时,犊牛不能喂青贮饲料。
4、早期鉴定,预测产奶能力早期鉴定犊牛,利用定向培育方法培育高产奶牛。
初生犊牛的乳头和母牛的皮肤厚度与血统有密切关系。
据报道,乳头扁平、有弹力,皱纹较多,基部稍宽,长度为20毫米(±2)的,转群后乳房发育良好,乳腺发达,放奶快;相反,乳头为园形,弹力差,皱纹少或不明显的,容易出现肉乳房,下垂,口紧,因而放奶慢。
高产奶牛养殖技术

高产奶牛养殖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乳制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高产奶牛养殖技术的发展使得对乳制品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高产奶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要点。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在高产奶牛的养殖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品种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荷斯坦、黑白花和约克夏等品种的奶牛产奶量较高,并且适应性较强。
这些品种除了产奶量高外,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和较高的繁殖力。
二、合理的饲养管理1. 饲料供应:提供充足、高质量的饲料是高产奶牛养殖的基础。
饲料的组成要科学合理,含有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成分。
玉米、燕麦、豆饼等粗饲料可以辅助高产奶牛的饲养。
2. 饲喂规律:建立合理的饲喂时间和饲喂量,确保奶牛每天摄入足够的饲料。
一般来说,奶牛每天应饲喂3到4次,每次分配精饲料和粗饲料。
3. 饮水管理:保证奶牛充足的饮水量对于产奶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奶牛每天喝水量应在80升以上,并要保持水的清洁与新鲜。
三、合理的繁殖措施高产奶牛的繁殖也是保证高产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繁殖措施:1. 优质公牛:选择高产奶牛配种的公牛要具备优良的遗传背景和高产基因。
2. 定期配种:对于高产奶牛来说,定期配种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奶牛产仔的间隔不宜超过15个月。
3. 精确测定发情期:通过观察奶牛的行为和姿态来判断发情期,提高配种的准确性。
四、合理的疾病预防与治疗在高产奶牛养殖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1. 定期进行体检:定期请兽医对奶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2. 预防疫苗接种:根据疫情和兽医的建议,给奶牛接种合适的疫苗,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3. 金牛饲喂:将接近产产期的奶牛单独饲养,并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适宜的环境,预防产后疾病的发生。
五、合理的环境管理为了保证高产奶牛的养殖效益,合理的环境管理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环境管理的要点:1. 牛舍设计:牛舍的设计要合理,确保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适中,为牛群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应掌握的要点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应掌握的要点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规范化的方法,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在充分利用饲料的情况下,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提高饲养效益。
下面是高产奶牛饲养管理应掌握的要点:一、科学选种科学选种是高产奶牛饲养管理的基础。
要选择经济效益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易于饲养管理的品种。
选种的主要指标包括产奶量、产奶期、乳脂肪含量、繁殖率等。
还需要考虑动物的体型、健康状况等方面。
二、合理饲养合理饲养是高产奶牛饲养管理的关键之一。
要根据奶牛的生长发育需要,科学配制饲料。
饲料的组成应综合考虑粗蛋白质、粗纤维、酸洗纤维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还应根据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比例,以满足其不同的营养需求。
三、定时定量喂养定时定量喂养是保障奶牛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
要按照奶牛的生产阶段、生长发育、泌乳期等不同需求,确定喂养量和喂养次数。
一般来说,产奶高峰期的奶牛需要分娩后24小时内开始喂养高营养饲料,并逐渐增加喂养量,直到产奶高峰期结束后再逐渐减少。
四、保证饮水饮水是奶牛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保证。
要保证奶牛随时有足够的清洁饮用水。
饮水设施要放置在奶牛方便饮用的地方,并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理饮水设施,避免水源污染。
五、建立合理的安全防疫措施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奶牛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要建立健全的防疫制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疫苗接种、定期检查等防疫措施。
要定期进行奶牛的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减少疫病的发生。
六、保持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基础。
要定期清洁牛棚和饲料槽,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奶牛因环境变化而产生压力。
七、科学管理繁殖科学管理繁殖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观察奶牛的发情状况,做好配种记录,合理安排配种时间。
对于配种不成功的奶牛,要及时处理,避免反复配种造成的损失。
要注重繁殖管理的科学化,提高繁殖效率。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要点包括科学选种、合理饲养、定时定量喂养、保证饮水、建立合理的安全防疫措施、保持环境卫生和科学管理繁殖。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应掌握的要点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应掌握的要点要点一:选择优质的奶牛品种对于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来说,首先要选择优质的奶牛品种。
通常情况下,选用比较高产的奶牛品种,比如荷斯坦奶牛、黑白花奶牛等,这些品种通常能够产出较多的奶制品,适合商业饲养。
还要注意选择健康、体型匀称、乳腺发达的奶牛,这些都是高产奶牛的重要标志。
要点二:提供优质的饲料高产奶牛需要摄入大量优质饲料来维持其高产状态。
饲养管理中要对饲料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奶牛摄入的饲料具有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玉米、豆粕、青贮料、草料等作为奶牛的主要饲料来源,同时还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来保证奶牛的全面营养需求。
要点三: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高产奶牛饲养的关键。
首先要保证奶牛的舒适度,提供干净、通风良好的饲养环境。
要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还要合理安排奶牛的饮食和运动,确保奶牛能够保持健康的体态和良好的产奶状态。
要点四:科学的繁殖管理高产奶牛的繁殖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通过科学的繁殖管理,才能保证奶牛后代的质量和数量。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高质量的种牛进行配种,或者选择人工授精来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
还要注重母牛的孕期和产后护理,确保母牛和幼崽的健康。
要点五:科学的养护和疾病防治对于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来说,要注重科学的养护和疾病防治。
首先要保证奶牛的个体卫生,包括清洁、修剪蹄部、梳理毛发等。
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包括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注意环境卫生和消毒等。
还要及时发现并治疗奶牛的疾病,确保牛群的健康。
在高产奶牛饲养管理中,要合理安排产奶工作。
首先要充分按照奶牛的产奶特点,提供合适的饲料和水源,确保奶牛产出高质量的奶制品。
要合理安排采奶时间和采奶方式,避免过度采奶导致奶牛身体不适。
还要加强对产奶设备的维护和清洁,确保奶制品的卫生和质量。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涉及饲料管理、饲养环境、繁殖管理、疾病防治、产奶管理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产奶牛饲喂策略The Feeding strategy of High Productive Cows北美以及欧洲的奶牛业已稳定发展了100年,在此之前,牛奶只是在当地销售或家庭消费。
由于工业的发展,相对较高的劳动力费用导致选择有产奶量增加潜力的奶牛。
北美和欧洲的经济形式偏爱高产和平均劳动力支出最小的个体,这种经济环境使得过去40年在选择个体牛产量上取得了成功,每头牛的305天平均产奶量由1960年的45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8500公斤。
个体产奶量的增加导致了在要求健康条件下维持高产的饲养管理方法的革命。
大多数高产奶量国家采纳了细致的高产策略。
增加产奶量,除适宜的饲料土地和劳动的可能性外,需要一个有足够购买力的人群以世界价格或更高的价钱来买奶。
在现代高产牛群里,成年牛将有10000到12000公斤(三胎或四胎)的高峰泌乳遗传能力。
甚至头胎青年牛至少也可产7500公斤奶。
1980年,一个管理良好的牛群每天平均可产23-25公斤奶,而到1990年,日平均产奶量提高到25-30公斤,现在日平均产奶量正在向33-35公斤奋斗。
自1980年以来,母牛的饲喂计划已发生了许多变化,包括区域性的微量矿物—维生素预混料的发展,体况评分的使用,日粮配合考虑过瘤胃蛋白和氨基酸,脂肪作为能量来源的增加,全混合日粮的使用,更强调奶牛粗饲料质量以及牛场经济模式的使用。
在做饲喂计划时至少要考虑五个类型的成年母牛,包括早期泌乳牛(产后10周内),中期泌乳牛,后期泌乳牛,干奶初期50天的牛,干奶后期的牛(产前2-3周)。
此外,饲喂计划还有一个确定的吃奶犊牛,刚断奶犊牛,4-22月龄,产犊前饲喂计划系统。
大多数高产奶牛群聘用一个营养顾问或饲料公司的营养专家来帮助他们搞总体饲喂计划。
除仔细开发和检验饲喂计划外,还可采用其他成功的措施。
这包括检查产奶曲线图以确定牛是否属正常产奶模式,帮助确认哪个泌乳时期饲喂计划不合适;第二个检查饲喂计划的有用的管理工具是用体况评分,这个在北美被广泛采用的系统是5分制,其中很瘦的牛给1分,过肥的牛给5分。
在这种分制下,饲喂计划应维持体况在2—-4分之间,产犊时间,体况评分必须在3-4分之间,泌乳中期不得低于2.5分。
体况评分的仔细管理可使奶牛群的代谢问题降到最低程度。
饲喂系统的最终评定是牛群在取得理想的净收入方面的成功。
这种成功要求的部分是生产能用来做消费者认可的高质量奶产品的高质量奶。
这不仅是提供消毒奶和UHT(超高温奶),而且也包括奶粉。
中国在的奶牛业方面的成功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供可承受价钱的高质量奶的加工技术的发展。
1996年,在中国中部进行的产奶量费用分析(表1)显示:每公斤奶的毛收入至少1.9元,这个需要牛群305天平均产奶量打破6000公斤,用相同的支出表明产量增加收益明显增加,饲料的花费毫无疑问地因地区和年代的不同而变化很大。
在中国北方,粗饲料花费要比中部地区相对少,也许可在北方发展奶牛或找出更经济的手段把粗料运到中部地区,线性计算机计划可用于计算相关费用的饲料价值,以便选择每公斤奶费用最低的饲料。
看看中国城市牛奶的零售价就可知道,中国国产奶粉价格相对于国际奶价来说比较高,UHT或消费奶的零售价与加拿大和美国相比是很高的,比如,虽然中国牛奶收购价与美国相当。
但液体奶的零售价是美国或加拿大零售价的2-3倍,这就使得中国粗饲料价格与北美相当质量的粗饲料相比价格相对地高。
同样,玉米精料价格高于北美和世界标准。
很可能中国奶牛业将会在加工高质量植物的地方发展,使原料奶价格有包括相对高的饲料费用。
中国奶牛为显示出的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工钱和津贴,营业和管理费用相对低于北美标准(表1)。
高遗传潜力奶牛的发展已认定了精细配制日粮的重要性。
现在大致要考虑40种营养成份和日粮的特性(表2)。
这类日粮的配制只能基于饲料的详细资料用电脑方法才能满意的完成,有许多计算机模型企图复制完全的饲料和营养利用。
[这种类型最完全的模型之一是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系统。
其他计划是选择饲料的组合,即以最小的费用配制平衡的日粮,计算所有饲料的组合,即以最小的费用配制平衡的日粮,计算所有饲料的价值。
在40种营养成份和饲料特性这一组范围内,主要考虑在泌乳早期最大量的干物质摄入。
其他考虑包括以蛋白特性平衡日粮,使用质量适合奶牛的粗饲料,淀粉及快速发酵的碳水化合物的量及形态,合适的矿物维生素添加剂供应产品和精心配制的日粮,进入饲喂系统的结合,以24小时为基础给牛输送合适的饲料量和形态。
这个计划的成功要求牛在舒适的条件下饲养,有合适的区域让他们站立和卧下,当然还有随时饮用的水。
过去10年认为考虑的重点在蛋白的可溶性和可消化性。
瘤胃微生物每天产生2.5-3公斤蛋白质,如果蛋白的需要量超过这些,就必须由通过瘤胃的日粮蛋白来源补充,并且能在小肠中消化吸收。
这就是所谓的过瘤胃蛋白。
产奶40公斤或以上的牛需要大量的过瘤胃蛋白。
蛋白资源必须提供合适的过瘤胃蛋白数量和必需氨基酸的量。
成功的饲喂计划要求的其中之一是牛,尤其是早期泌乳牛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吃上料,这就是最大量摄入干物质的饲喂管理策略。
虽然泌乳后期和干奶期的牛给限定的日粮,但早期泌乳牛必须喂给最大量的能量和营养摄入的饲料,使他们能达到每天产40-50公斤奶的遗传潜力。
这种饲喂策略和关键因素是提供高质量的粗料,同时,避免谷物和其他快速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喂量超过标准。
如不遵循这个策略,以高水平的精饲料喂量来补偿劣质粗饲料,那么,牛就会发生瘤胃酸中毒综合症,降低采食量,从而降低产奶量。
同时,乳脂率降至3.4%以下,牛会发生跛行,并且由于总的健康问题,牛的生产年限也会缩短。
从现代奶牛中取得高产的关键是有满意的高质量粗料供应,每头成年牛每年需要相当于4.5吨的干草。
粗饲料的储存作为一种营养来源,也是维持有利于瘤胃发酵的关键。
确保牛的健康和生产。
粗饲料有很多种,然而,最常用的满意的有玉米青贮、黑麦草和苜蓿。
有许多可替代饲料,如大麦、燕麦青贮在没有玉米的地方可代替玉米青贮。
除玉米和谷物颗粒青贮外其他粗饲料如草和苜蓿应相对早期刈割以便获得高的营养消化率(表3)随着植物成熟,细胞壁变厚,并发育许多附加层,粗饲料第二层细胞壁一旦开始发育,一般来说,就不适合喂高产奶牛。
确认早期泌乳牛的粗饲料关键的实验室分析是中性洗涤分析。
这种方法可测定当时细胞壁比例。
一种相关的分析,叫做酸性洗涤纤维是测量细胞壁可消化性的好方法。
几乎不可能用含量超过40%NDF或45%ADF的粗饲料为泌乳早期的牛配合理想的日粮。
已经很好地确定奶牛不能消耗超过体重1.2-1.4%的NDF,高NDF粗料的饲喂会限制泌乳早期的采食量。
质差的粗饲料可用来喂泌乳后期牛或干奶牛,也可用来喂后备牛。
中国可供喂牛的许多饲草NDF含量超过60%。
合适的成熟期的一些羊草几乎与好的黑麦草质量相当。
中国的奶牛能量单位(NND)与北美用来配制奶牛日粮的净能系统相当,用净能或NND系统都显示:在中国,质差的饲草可提供稍超一点的维持所需的能量,而好的羊草,黑麦草,成熟的玉米青贮可满足维持和产奶6公斤或更多。
在非常适宜的条件下为高产的泌乳早期牛贮存粗饲料是必要的。
如果以干草形式贮存,干草水份必须降到15%以避免影响采食量,或有毒的霉菌积聚。
在夏季多雨使得制干草困难或不可能的地区,青贮是合适的替代物。
可以考虑用高水份粗料或塑料袋打捆的青贮。
用氨或尿素添加物,当然牛奶的价值必须足够高,能抵消这样所增加的成本。
现在,其他的加工形式,如伽马射线,人工干燥或酶的添加不经济,除非牛奶收入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数。
整个牛群必须供给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以补充粗料和精料所含不足,这样需要花许多年发展一个数据基础,以便积累用来配制合适的预混料的资料。
从一些有限的分析显示:硫和硒可能缺乏,对高产牛群,铜和锌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也缺乏。
为了满足泌乳早期高产牛的能量需要,采用脂肪或油来增加能量摄入。
由于这些在中国比较贵,在使用时应做经济评估,只有无污染的饲料等级的添加剂可考虑使用。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少量的脂肪和油可用来抑制尘土或作为制粒剂使用。
许多教科书建议产奶牛每天只需喂2次水。
这对低产牛群或泌乳后期的牛是可以的。
然而,对泌乳早期的牛一天需供3-5次水。
如果不能按时供给足够的水,水的缺乏会阻碍采食。
牛需水量相当于产奶量的90%,加上3-4倍的饲料消耗重量。
例如,一个产50公斤奶,消耗25公斤干物质的牛需要45公斤水来补充产奶损失的水,加上75公斤水来代谢饲料,基础需要每天为125公斤水,热天需适当增加。
饲喂方法,特别是对泌乳早期的牛是很重要的。
每天喂粗料2到3次,精料在挤奶时喂给的传统做法不再满足。
牛消耗大量的精料而不发生瘤胃酸中毒是不可能的。
更好的饲喂方法是,采取混合日粮给料法,是把粗料和粗料混合起来喂。
这种系统至少应含一种带水份的饲料,如青贮、酒糟、潮湿的颗粒,或加水使饲料的水份含量达30-35%,但是日粮含水量不应超过50%,因为过多水会限制采食。
除营养的优点外,还有来自机械的、饲料容积的优点。
应仔细考虑设计送料设备,但混合饲料和运送饲料的设备增加了费用。
粗饲料不要切得太细,表5列举了一个305天产奶量超过1万公斤泌乳早期牛的日粮例子。
总之,现代奶牛饲喂计划的利益依赖于能用于高价值产品的高质量奶的生产。
第二点就是通过高产而进行有效的生产。
既要取得高产,又要求牛健康的关键在于认真地平衡日粮,重点放在粗料质量和特性方面。
增加奶产量的合适条件就是经常有一个区域基础,需要能生产粗饲料的土地并能提供其他饲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