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共识解读-儿童慢性咳嗽的经验性治疗-2018-(1)

合集下载

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综上所述 ,幽 门螺杆菌 阳性 的过 敏性 紫癜 的消化 道症 状 的发生率高 ,需 积极抗 Hp治疗 ,可 改善 症状 ,今 后 尚需 多 中 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探讨幽 门螺 杆菌感染与紫癜性 肾 炎 的 关 系 。
参 考 文 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肾脏病学 组 .紫 癜性 肾炎 的诊治循 证指
南 (2016)[J].中华儿科 杂志 ,2017.55(9):647-651. [2]Ku"zma-Mroczkowska E,Paficzyk—Tomaszewska M,Szmigielska A,et
a1.Mycoplasma pneumonia as atrigger for Henoch·Schanlein purpura in
染 的关 系探讨 [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7,9(4):367-369. [8]舒建义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过敏性 紫癜患儿 肾功能的影 响[J].
皖南 医学 院学报 ,2016.2:148—150. [9]刘安 生,庞菊萍 ,王华 ,等 .儿童过敏性紫癜与 幽门螺杆 菌感 染关
系 的探讨 [J].陕西医学杂志 ,2013,42(5):532-534,605. [10]Limpongsanurak W ,Kietkajornkul C,Singalavanija S.Predic? tive
Clin Pediatr,2016,5(1):82 88儿 童过敏性 紫癜循 证诊 治建
议 [J].中华儿科杂志 ,2013,51(7):502-507. [6]龙 毅 ,张先华 ,张兵 .儿童 腹型过敏 性 紫癜与幽 门螺杆 菌感染 及
其 耐药性分析[J].医学 临床研究 ,2013,30(3):615-616. [7]王秉慧 ,周 丽群 ,左 亚华 .儿 童腹型 过敏性 紫癜 与幽 门螺 杆菌感

儿科雾化宣教PPT课件

儿科雾化宣教PPT课件
儿科雾化宣教
汇报人:xxx
2024-01-24
目录
• 雾化治疗基本概念与原理 •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及雾化治疗应用 • 雾化治疗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目录
• 患儿及家长心理支持与沟通技巧 • 雾化治疗效果评估与随访管理 • 安全防范意识培养与应急处理能力提升
01
雾化治疗基本概念与原理
雾化治疗定义及作用
选择合适的雾化器
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选择适合的 雾化器类型,如压缩式雾化器、超声 雾化器等。
准备药物和溶剂
按照医嘱准备所需药物和溶剂,确保 药物剂量准确、溶剂清洁无菌。
检查设备完好性
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电源是 否接通,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操作步骤详解
清洗消毒
对雾化器进行清洗消毒,确保使用安全卫 生。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用简单明 了的语言解释雾化治疗的过程
和注意事项。
保持亲切友好的态度
微笑、眼神交流等肢体语言有 助于建立信任,提高沟通效果 。
பைடு நூலகம்
鼓励家长提问
鼓励家长随时提出问题或疑虑 ,并给予及时、准确的解答。
提供书面资料
向家长提供雾化治疗的书面资 料,方便他们随时查阅和了解
相关信息。
05
雾化治疗效果评估与随访 管理
定期随访可以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症 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等,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随访结果,医生可以评估当前治疗效果,并 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
家长教育和心理支持
随访过程中,医生可以向家长提供有关雾化治疗 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同时给予心理支持,增强家 长对治疗的信心。
雾化治疗应用

钟礼立教授带您读共识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治疗

钟礼立教授带您读共识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治疗

钟礼立教授带您读共识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最新《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出来了,看钟礼立教授精彩解读。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指小气道损伤后炎症及纤维化引起的慢性气流阻塞的临床综合征,是许多肺损伤的最终过程。

表现为反复持续咳嗽、气促、喘息、呼吸困难及活动不耐受。

BO导致患儿活动受限,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但迄今为止尚缺乏公认的BO治疗准则。

那么,BO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BO有哪些临床表现?BO如何诊治?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钟礼立教授将结合2018年2月最新发表的《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下文简称“共识”)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解答(视频),并分享精彩观点,赶紧一睹为快吧!一什么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是一种细支气管炎性损伤所致的慢性气流受限综合征。

BO是一个病理学的概念,由于炎症和免疫反应损伤细支气管上皮以及上皮下组织,机体异常的上皮再生和组织修复导致病变发生,病程持续6周以上。

图一:左图为:正常细支气管;右图为BO患者的细支气管:支气管壁由炎症引起纤维化增厚,导致气道管腔狭窄。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情况并不是十分清楚,仅有一些小样本的病例报道。

近年来,随着可以发现小气道细微变化的高分辨CT 的发展及新的病原学报道,及人们对BO的认识的的深入,关于BO的文献报道开始增加。

我国各地多家医院报告儿童BO病例,包括北京、广州、重庆、山东、吉林和山西等报道近200个病例,但仍缺乏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二哪些原因可导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钟教授归纳说,“BO是许多原因导致肺损伤的最终过程”。

事实上,BO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感染、结缔组织病、吸入有毒物质、骨髓及心肺等器官移植等。

其中,感染是引起儿童BO最常见的原因,最常见的病原是腺病毒。

有研究报道,47.5%因腺病毒肺炎住院的儿童在5年随访中发展为BO。

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SJS),是儿童BO的常见原因之一。

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解读

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解读

Chan C H.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Allergy & Immunology, 1993, 11(2):97.
SABA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目前中国上市2种药物
作用机制
兴奋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膜 表面的β2受体,活化腺苷酸环 化酶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 合成,舒张气道平滑肌稳定肥 大细胞膜而发挥作用
新共识指出:雾化吸入合理用药的四大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1 不同雾化颗粒直径
的沉积位置不同
基本原则2 雾化药物理化特性: “两短一长”的特点
基本原则3 雾化吸入用药混合 雾化原则
基本原则4 非雾化制剂使用原 则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医药导报.2019.38(2):135-146.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1: 雾化吸入药物根据治疗部位选择适当的颗粒直径
目录
01 新版共识更新背景 02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装置的正确选择 03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04 从新共识看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选择 05 从新共识看雾化吸入治疗的药学监护与用药教育
新共识推荐雾化吸入装置仍为3种
• 雾化吸入装置是一种将药物转变为气溶胶形态,并经口腔(或鼻腔)吸入的药物输送装置 • 小容量雾化器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雾化吸入装置,其储液容量10mL
确定共识大纲内容
2018年6月
2018年7月
• 对“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的内容进行最后修订,得到编委会专 家组的一致认可而最终定稿
2018年11月
2018年12月
• 正式启动“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 共识”撰写项目
• 确定编写专家组成员,并对共识大纲进 行专业细致的研讨
• 共识中期审稿,委员及学组专家对共识 初稿内容进行逐条修订

2022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雾化治疗合理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2022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雾化治疗合理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2022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雾化治疗合理应用专家共识(全文)摘要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龄前儿童呼吸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针对临床雾化治疗中的常见困惑,邀请了国内部分儿科呼吸专家,以问答的形式,就雾化疗法过程中的20个常见问题达成共识,希望能够为儿童雾化疗法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帮助。

吸入疗法在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雾化吸入疗法因其具有主动持续释雾、可多药合用和使用时对患者的配合度要求低等特点,更适用于儿童。

雾化吸入疗法已成为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呼吸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临床医师对雾化吸入疗法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此特邀请国内部分儿科呼吸专家,以问答的形式,就雾化吸入疗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达成共识,希望能够为儿童雾化吸入疗法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帮助。

一、雾化吸入疗法的作用机制是什么?雾化吸入疗法是指用专门装置将吸入药物分散成气溶胶形式,吸气时气溶胶随气流进入呼吸系统的给药方法,它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达到洁净、湿化气道、局部和全身治疗的目的,已成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

气溶胶的大小通常用气体动力质量中位数直径来衡量,通常为0.01~10.00 μm,是决定雾化治疗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溶胶在呼吸系统沉积的主要机制有3个:惯性碰撞、重力沉降和布朗运动。

惯性碰撞主要发生在大气道,气溶胶则通过布朗运动弥散至末梢气道,部分在肺泡沉积,大部分会随呼出气流排出。

雾化发生装置特点及原理不同,其有效雾粒直径和单位时间的释雾量也不同。

二、呼吸系统适合雾化给药的特点有哪些?与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雾化吸入治疗的最大优点是能将药物直接送达气道或肺脏。

肺脏表面积巨大且气血屏障菲薄,婴儿的肺泡表面积为3~4 m2,是体表面积的20多倍。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清晨发作 遇诱因可加重,无感染征象,抗生素治疗无效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基本诊断条件) 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哮喘史,过敏原检测阳性
肺功能可受限,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PEF变异率 >20%
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CVA
• 如何应用支气管激发试验? • 结果阳性-----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 提示哮喘、CVA的可能,但只有在对哮喘治疗有反应的时候才能明确 诊断 • 急性病毒呼吸道感染期间,并能持续几周 • 有学者发现乙酰胆碱激发试验阳性也可以出现在胃食道反流而没有呼 吸道症状的患者中 • 有些CVA患者对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有反应,但气道高反应性可能尚未 形成,单一依赖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CVA有可能会遗漏 • 诊断性使用β2受体激动剂作为诊断性治疗的第一步可能是明智的,尤 其是对于基层医生 • 正确的诊断必须结合病史
Hale Waihona Puke 儿童慢性咳嗽病因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N=4529)
陆权,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0(2):83-92 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14,52(3):1-5
(一)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 CVA与典型哮喘只是表现上的差异
解读一——纵览儿童慢性咳嗽诊断治疗流程(董宗祈) 解读二——儿童慢性咳嗽与哮喘(洪建国) 解读三——小儿慢性咳嗽诊治过程中的若干问题(陈志敏) 解读四——少见的慢性咳嗽病因(赵顺英) 解读五——辅助检查在儿童慢性咳嗽中的价值(邓力)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2009
我国(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分会)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现状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治之我见

(完美版)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指南

(完美版)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指南

2003 Jun;90(6):652-9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可能的机制:呼吸道炎症、AHR或咳嗽敏感性增高 是成人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儿童中
上气道 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神经递质 痰液中嗜酸粒细胞相对百分数>3%; 炎症 如有结膜炎增加: 口服H1-抗组胺药或眼用H1-抗组胺药或色酮类(或生理盐水) 和神经肽 儿童慢性咳嗽的药物治疗注意点
异物吸入
Inhalation of Foreign Body
咳嗽是异物吸入后最常见症状; 其他症状有呼吸音下降、喘息、窒息; 1-3岁为高发年龄; 有异物吸入和剧烈呛咳史; 胸片、胸透、CT(三维重建)、气管镜助诊; 但10-15%患儿胸片正常或无相应改变。 (位于气管内、小支气管以下或异物小)
CVA发展为典型哮喘的危险因素
痰中E0S数目 气道高反应性(AHR) 咳嗽持续时间越长 个人及家族变应性疾病史 早期激素治疗及疗程 ……
Kim CK .Sputum eosinophilia in cough-variant asthma as a predictor of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classic asthma.Clin Exp Allergy. 2003 ;33(10):1409-14. Nakajima T ,et al .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 who Developed Classic Asthma during the Course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A Longitudinal Study.Respiration. 2005 Aug

指南·标准·共识│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指南·标准·共识│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指南·标准·共识│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慢性咳嗽协作组慢性咳嗽是儿童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

根据咳嗽性质可分为慢性干性咳嗽和慢性湿性咳嗽,干性咳嗽即无痰或痰量甚少的咳嗽,湿性咳嗽即咳痰量多者的咳嗽[1],但年幼儿童湿性咳嗽常无法咯痰,而仅表现为喉间痰鸣。

准确的病因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基础。

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具有较强的异质性。

而慢性干性咳嗽和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也存在着差异,两者的分类判断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

近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慢性咳嗽协作组,在“2009—2010年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2]的基础上,遵循《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3],对我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做了初步的研究[4],结果显示:前四位病因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哮喘合并UACS、哮喘合并感染、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rotract/persistent bacterial bronchitis,PBB)。

为提高儿童慢性湿性咳嗽临床诊治的规范化,现推出《中国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我们深知,对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研究还处起步阶段,还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1 慢性湿性咳嗽的定义持续咳嗽,并伴有咳痰或明显痰鸣音,病程>4周。

2 发病机制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气道黏液高分泌及黏液清除障碍所致[5]。

2.1 黏液高分泌与慢性湿性咳嗽各种原因导致的气道上皮损伤、炎性细胞浸润及释放,均可致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加,黏液高分泌导致气道黏液滞留出现湿性咳嗽[6]。

黏蛋白(MUC)家族中MUC5AC 和MUC5B是气道痰液中的主要MUC成分。

当呼吸道黏膜和肺泡受刺激(如感染、哮喘等疾病)导致多种炎症因子、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等增加,促使MUC5AC表达增高及MUC5AC/MUC5B比例失调,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增加[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儿童慢性咳嗽的流行病学现状 02 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特征和病理机制 03 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策略
咳嗽反射增强的调节
CVA、典型哮喘、EB、AC、PIC、上呼吸道感染等各种病因
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反应参与下,导致咳嗽敏感性增高,咳嗽反射增强
EB: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AC:变应性咳嗽
Chung KF, et al. Lancet. 2008;371(9621):1364-74.
洪建国,等.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4):270-274
预先使用布地奈德组(n=6): 抗原激发后气管黏液转运速度无 明显下降
气管黏液转运速度 (占基线%)
*和其他组相比,P<0.05
抗原组(n=13):抗原激发 后气管黏液转运速度下降
抗原 抗原+布地奈德
PBS 仅布地奈德
时间(h) 气管黏液转运速度:黏膜纤毛清除能力的标志;PBS:磷酸盐缓冲液
血管扩张 新生血管形成
肥大细胞
神经激活
嗜酸性粒细胞 上皮脱落
嗜中性粒细胞
血浆渗出 水肿形成
上皮纤维化
感觉神经激活 胆碱能反射
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平滑肌细胞肥厚/增生
气道炎症导致黏液分泌过多、黏液排出受阻,血浆渗出等病理变化,引起黏膜 水肿,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阻塞。
纤毛细胞(n/mm2) 纤毛细胞
01 儿童慢性咳嗽的流行病学现状 02 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特征和病理机制 03 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策略
可作诊断性治疗,按CVA、 UACS、PIC、GERC顺序进行。 要考虑AC的可能
2
1
3
4
强调治疗后随访和再评估,即:观察(watch)、等待(wait)和随访(review)原则1,2
干性咳嗽可初始给予ICS[雾化布地奈德 (BUD) 1mg bid]治疗2~3周后再次评估,如果反应良好考虑 为激素敏感性咳嗽,可以继续ICS(如布地奈德,0.5~1mg bid,4-8周)对抗生素及止咳治疗无效的湿 性咳嗽,如果对SABA有反应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可考虑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诊断性治疗(如:布地 奈德,1mg bid,2周)。2,3
布地奈德治疗3个月后,气道炎症指标开始逐渐下降,且CVA组下降速度较典型哮喘组更快。
诱导痰IL-5水平变化情况
诱导痰EOS(%)变化情况
IL-5(pg/mL) 嗜酸性粒细胞(%)
最重要的 Th2相关性 细胞因子之 一,参与气 道炎症过程
随访时间(月)
典型哮喘组
(n=26)
CVA组
(n=35)
健康对照组
平滑肌细胞 β2受体增加 细胞因子释放减少
3.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2012;7:587-95 4. Hay DW, et al. Chest. 1997;111(2 Suppl)35S-45S.
• 慢性咳嗽患儿,以CVA患者为例
CVA患者的诱导痰IL-5和嗜酸粒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 没有证据表明咳嗽的诊疗管理 应取决于咳嗽的持续时间或严 重程度。
*使用2006 ACCP 儿童慢性咳嗽评估指南中的咳嗽临床路径, 其中雾化吸入ICS是儿童慢性咳嗽经验性推荐治疗方案
与延迟干预相比,患早者期百干分预比显著增加无咳患儿比例
60%
54.3%
P=0.0001
40%
29.5%
20%
无咳嗽患者比例(%)
慢性咳嗽的病理机制,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反应参与下,导致咳嗽敏 感性增高,咳嗽反射增强1。
多种病因(CVA、EB、AC、PIC)引起的咳嗽与气道炎症相关2,3。 气道炎症可导致气道黏膜屏障损伤4,粘液分泌过多和血浆渗出等病理
变化5。慢性咳嗽患儿气道上皮纤毛细胞数量仅为健康对照者的1/3,且 与炎症程度负相关6。
香港地区对1660名中小学生(8-12岁)的父母完 成了呼吸道症状问卷调查(2001),结果显示最 近1年儿童慢性咳嗽(>3个月)患病率为6.4%
• 我国首次对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的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涉及全国1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共29所医院参与,收集合格病例4529例。
ICS治疗组
1.80(1.36) 10.7(1.63) P<0.0001
• 一项研究观察CVA患者接受长期ICS治疗期间,诱导痰中炎 性介质水平和气道高反应性的改善情况。共包括35名CVA患 者、26名典型哮喘患者和24名健康成人,均接受布地奈德 400μg/d治疗2。
PC20FEV1(mg/ml)
0% 早期干预
(平均干预时间:1.94周)
延迟干预 (平均干预时间:5.1周)
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72例慢性咳嗽儿童,分别接受使用咳嗽临床路径早期干预或晚期干预,主要终点为评估第 6周咳嗽痊愈和咳嗽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
PC-QOL分值
*使用2006 ACCP 儿童慢性咳嗽评估指南中的咳嗽临床路径, 其中雾化吸入ICS是儿童慢性咳嗽经验性推荐治疗方案
• 结果显示,CVA位居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首位( 41.95% ), PIC为第三位
( 21.73% )。 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多中心研究(2012)2
G列ER1C
11.00%其他
PIC
0.62%
CCVVAA
21.72U%ACS 41.95%
24.71%
CVA:咳嗽变异性哮喘;UACS: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PIC:呼吸道感染后咳嗽;GERC: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CVA组
(n=35)
健康对照组
(n=24)
与治疗第1周相比,治疗1-3周患儿的日间和夜间症状评分显著降低,且持续 至第7周。
降低日间症状评分
*与前一时间节点相比 P <0.001
降低夜间症状评分
*与前一时间节点相比 P <0.001
*
*
*
*
*
*
• 为期7周,903名(≤5岁),全国多中心、开放、非干预临床研究,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2mg/d,观察治疗第1、3、5、7周时,症状评分、疾 病控制、支扩剂的使用和症状控制改善情况
(n/mm2)×103
慢性咳嗽患儿气道上皮纤毛细胞数量 为健康对照者的1/3
2,400
纤毛细胞
2183.84
1,800
1,200 600
741.57
0
健康对照组 慢性咳嗽组
气道上皮纤毛数量 与炎性细胞显著负相关
r=-0.826 P<0.011
炎性细胞指数(%)
一项观察性研究,7例患有慢性咳嗽至少3个月的学龄儿童,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检测支气管上皮纤毛细胞、炎症细胞等, 并评估其相关性。
慢性咳嗽
病程超过4周
• 特异性咳嗽(咳嗽为特定疾病的症状,如百日咳、肺结核、 呼吸道感染等)
• 非特异性咳嗽(通常所指的慢性咳嗽):是指咳嗽为主要或唯 一的临床表现,病程>4周,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者2。
注:ICS雾化共识论述的慢性咳嗽侧重在非特异性咳嗽
激素敏感性咳嗽
EB
嗜酸粒细胞性 支气管炎
PIC
(n=24)
• 35名CVA患者、26名典型哮喘患者和24名健康成人,均予布地奈德400μg/d治疗 • 观察1年ICS治疗期间,诱导痰中炎性介质水平和气道高反应性的改善情况
Liu M, et al. Mediators Inflamm. 2012;2012:403868
随访时间(月)
典型哮喘组
(n=26)
7.2%
美国西雅图对2397名中学生(11-15岁)采用书 面和视频呼吸症状问卷进行了一项横断面调查 (2006),结果显示慢性咳嗽患病率为7.2%3
• 目前缺乏儿童慢性咳嗽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地区性的调查表明我国慢性儿童咳嗽发病率高, 3~14岁儿童出现慢性咳嗽的发生率为4.6%~13.7%,6岁以前儿童发病率尤其高。
-
-
+ (或呈一过性)
-
-
+
+
总是 (基于定义)
少见

不清楚
炎症细胞
基底膜
气道腔 上皮渗漏
血浆渗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毛细血管
内皮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渗漏
炎症刺激引起气道微血管和黏膜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物可能导致上皮 脱落,黏膜纤毛运输障碍,小气道狭窄和粘液栓形成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Th2 细胞
粘液栓
粘液分泌过多
感染后咳嗽
CVA
咳嗽变异性哮喘
AC 变应性咳嗽
UACS
GERC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基于父母主观印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10%的学龄前和学龄早期儿童 在某个时间段曾出现过不伴有喘息的慢性咳嗽1。
澳大利亚儿童调查(1999)
美国西雅图中学生调查(2006)
35%
5-7岁 8-11岁
30%
雾化共识解读-儿童慢性咳嗽的经验性治疗2018-(1).pptx
01 儿童慢性咳嗽的流行病学现状 02 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特征和病理机制 03 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策略
• 咳嗽是儿童就诊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1
根据咳嗽持续的时间分类1,2:
急性咳嗽
病程在<2周 慢性咳嗽根据病因分类1:
迁延性咳嗽
病程在2~4周
多种病因引起的咳嗽与气道炎症相关,糖皮质激素多个环节多渠道抗炎, 抑制气道炎症损伤,减少粘液分泌过多和血浆渗出,修复气道黏膜。
巨嗜/树突状细胞
数量↓细胞因子释放↓
Th2细胞 数量↓
粘液腺 粘液分泌↓
过敏原
肥大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