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二 三次移民潮

合集下载

美国:三次移民浪潮带来的新公民

美国:三次移民浪潮带来的新公民

美国:三次移民浪潮带来的新公民
车宁慈
【期刊名称】《国际人才交流》
【年(卷),期】1992(000)003
【摘要】在美国纽约、洛杉矶、迈阿密、西雅图、芝加哥和其他许多大城市的报刊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美国纽约布鲁克林街闻名一时的‘杜宾面包房’现已改名为‘牙买家人面包房’。

”“孔·凯克医生专门为住在布朗克斯的3000多旅居美国的柬埔寨人看病。

他开的‘黑药’里包括婴儿的7根头发、黑狗的血和白猪的胎盘。

”“在昆斯‘虔敬清真寺’作祈祷的伊斯兰忠实信徒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车宁慈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62
【相关文献】
1."第三次浪潮"?——移民现象面面观 [J], 张弘
2.从移民到公民——穆斯林移民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历程及其特点 [J], 范文娟;黄民兴
3.互联网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将为信息产业带来无限商机 [J], 包东智
4.清末民初第三次关内移民浪潮与东北中、北部地区交通近代化和城市化 [J], 曲
晓范;谢春河
5.世界第三移民接纳国——法国移民史上的三次浪潮 [J], 张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教案)——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八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教案➊教学目标一、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劳动力市场和结构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及原因,理解经济全球化与移民的关系,培养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素养二、理解难民产生的原因和国际社会在难民救助方面的努力,能够将难民问题与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联系起来三、掌握移民社会的民族和文化特点,理解美国和新加坡移民文化的特色➋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全球劳动力市场发展历程和结构变化二、教学难点:美国移民文化特征➌教学过程设计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1、劳动力的全球化流动(1)时代背景/原因: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分工深化,生产国际化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2)发展历程①二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龙)也吸引了许多亚非移民③20世纪90年代:伴随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来源地2、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1)20世纪50至70年代移民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从事繁重体力劳动(2)20世纪80年代受教育程度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就业机会增加(跨国公司较明显)注·移民知识精英(仅作了解):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并留在发达国家工作;他们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中发挥重要作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的“硅谷”聚集了100万以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他们的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各异,共同推动“硅谷”成为创新高地补充知识·移民永久居留许可(仅作了解):为管理移民部分国家允许一些外籍人士在本国长期居留,并享有其他准国民待遇;各国颁发的许可证根据其历史传统和证件特色,有各种俗称如美国“绿卡”,加拿大“枫叶卡”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1、难民困境(1)难民含义: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2)难民发展阶段: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注·上海犹太难民(仅作了解):二战期间为躲避纳粹德国迫害,至少2.5万名欧洲犹太难民凭借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签发的“生命签证”辗转来到上海,主要居住在虹口区(3)难民困境:难民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国民权利,处境十分艰难2、难民救助(1)1950年成立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2)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3)2001年起每年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以期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重视)补充知识·难民问题任重道远原因(仅作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北非难民逃往欧洲、委内瑞拉难民)、战争冲突(两次世界大战、两次阿富汗战争、叙利亚内战)、民族宗教矛盾(战后南非种族迫害、巴勒斯坦难民、南苏丹内战、缅甸内乱)、政治迫害(十月革命后大批白俄逃亡国外、30年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人口危机与生态破坏(1982—1984年非洲特大旱灾)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1、移民社会与移民文化(1)移民社会: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2)移民文化:在不同文化交汇、借鉴与认同中,移民社会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2、美国移民文化特征(1)概况: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世界各地移民不断来到北美,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在这个过程中,印第安文化消亡,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但也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文化的美国移民文化注:美国历史上的三次移民高潮(仅作了解)①第一次移民高潮发生在1820年至1860年,这期间移民总数高达500万;移民主要来自西欧和北欧,其中爱尔兰人大约200万,德国人大约170万,还有大量被贩卖到美国的非洲黑奴;同时移民中也有少数来自亚洲,主要是来美国淘金的中国人②第二次移民高潮是从1861年到1880年,约有500万移民来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迎来了工业化高峰期,对劳动力需求旺盛;为吸引欧洲移民来美国,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③第三次高潮从1881年到1920年,移民人数猛增到2350万;来自英德的“老移民”增长有限,但来自意俄的“新移民”却增长迅速;1920年美国人口首次达到一亿(2)特征: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民族大熔炉)①移民来源多样化:一方面二战后美国移民政策逐渐放开;另一方面全球化便利了全球人口的流动,美国的移民来源范围更加广泛②移民文化复杂性: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③移民学历两极化:在美国的移民中,来自拉丁美洲国家的移民一般学历较低,较多在美国从事体力劳动;而来自东亚、南亚国家的移民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很多移民从事高科技行业④居住分散化和集中化并存:当代美国移民在居住地上较为集中,从各州层面上看,移民主要集中于加州、纽约等州;另一方面在各州内移民一般分散居住3、新加坡移民文化特征(1)新加坡独立①殖民地历史:19世纪中叶以来苏伊士运河通航,极大地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航程,马六甲海峡海运繁忙,新加坡逐渐成为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但同时也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②获得自治与加入马来西亚:1959年获得自治;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③实现独立: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2)新加坡人口构成:来自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超过70%;其次为本地的马来族;还有近10%的印度裔移民(3)新加坡多元文化①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②信仰风俗: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4、当代国际移民特征:移民不断增长;移民流向多元化;移民年龄偏低;非法移民问题严峻➍当堂练习1.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海归派”“海鸥族”等成为热词。

二战后美国人口迁移特点及原因分析

二战后美国人口迁移特点及原因分析

二战后美国人口迁移特点及原因分析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类。

这一概念引申出人口迁移的两个重要属性:人口迁移的时间属性和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也就是说日常通勤活动造成的人口居住地暂时变动和同一行政区域内改变居住地的人口都不包括在人口迁移的范围中。

美国的人口迁移历程可简要概括为:第一次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人口西移;第二次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第三次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20世纪50后至今,东北部老工业区人口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工业的阳光地带。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分析美国第四次人口迁移,即美国二战后国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原因分析。

一、特点1965——1983年美国移民情况从上表可以看出:(1)在1965——1983年的18年里,东北地区的迁出人数比迁入人数多,尤其是1970——1975年和1975——1980年,这两个时期的净移民人数达到了-134.2和-148.6。

(2)中央北部也是以迁出为主,,上述的四个时间段里,就有三个时间段的净移民人数超过了-100,在1970——1975年、1975——1980年和1980——1983年,净移民人数分别达到了-119.5、-117.3和-106.2。

(3)南部地区的移民是以迁入为主,1970——1975年、1975——1980年和1980——1983年的净移民数都超过了+100,分别为+182.9、+176.4和+119.4。

(4)西部地区的移民也是以迁入为主,但是西部的迁入量没有南部地区的多,在这四个时间段里没有超过+100的。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美国人口迁移的特点:(1)人口的迁移趋势是从东北向西部和南部迁移。

(2)东部和北部地区是以人口迁出为主,迁出人口总是多于迁入人口。

美墨边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移民

美墨边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移民

美墨边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移民1、美国的天然拉力19世纪20年代墨西哥独立的时候,今天美国的德克萨斯州本来是墨西哥领土,后来大批美国人涌入这里讨生活找机会,慢慢地,这里的美式独立意识崛起,1836年德克萨斯宣布独立,1845年并入美国,成为美国的第28个州。

1846年,美墨战争爆发,1848年墨西哥惨败,近一半的领土都被割让给美国,包括今天的加利福利亚州、内华达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的大部分、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的一部分。

1854年,墨西哥政府为了1000万美金又将梅西亚谷地给了美国。

也就是说,美国南部的一大块地方原来都是墨西哥的,这里居住的人民本来也都是墨西哥人。

因此这些地方保留了深厚的墨西哥文化和语言传统,这为后来源源不断的墨西哥新移民提供了一部分拉力,不过最主要的拉力还是经济。

美国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在这时候是鼓励移民的,墨西哥人可以自由北上。

等打完了一战,爆发工人运动,社会主义思潮流行,种族歧视居高不下,如一锅沸水的美国颁布了《移民来源限额法》,终结了自由移民时代,开始有了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之分,因此墨西哥的非法移民潮应从二十年代之后算起。

2、从未停止的移民潮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美国人都找不到工作了,还轮得到墨西哥人?在十年间大约有160万人回到家乡,美国政府也强行遣返了40万墨西哥人和墨西哥籍美国人。

随后罗斯福进行新政,把美国又复兴起来,大批墨西哥非法移民涌入美国,这是第一次墨西哥非法移民潮。

第二次非法移民潮是40年代到1965年期间。

美国因为西南地区本土劳动力供给不足,所以同多国签订了季节劳工计划。

很多墨西哥人抓住机会到美国淘金,但是申请签证人数大大超过了需求量,所以许多移民决定非法入境,被逮捕的非法人数甚至远远多于合法的工人。

都这地步了,美国政府不能不管了。

1947年,美国进行了第一次边境巡逻。

1954年夏天,又发起了专门行动驱赶墨西哥非法移民。

1951年-1955年,有180万的人被驱逐,大部分都来自墨西哥。

美国史

美国史

三、二战后美国移民国家分布状况
பைடு நூலகம்
二战后,大批发展中国家移民美国的人数逐步地增加。比 如说1951年到1976年间,移民美国的人数是828万,在70 年代,移民美国的亚洲人就有350万。
1961年到1991年移民美国人数最多的国家:墨西哥368 万、菲律宾102万、中国88万、古巴70万、韩国67万。此 外像多米尼加、加拿大、印度、英国、德国、意大利这些 国家的移民人数都在三五十万不等。
• 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美国科 研事业进入繁荣时期,由此带动的经济增长不仅 要求招募大量初级劳工,更需要足够的技术劳动 工人和部分专业技术人才 。
经济发展与移民
• 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继续平稳发 展,美国继续其“广揽全球人才”的战略。 • 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摆脱90年代初期的衰退困扰, 逐步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此时,美国总统克林 顿大力倡导吸收海外人才的战略,美国移民局紧 密配合,制定范围更为广泛,条件更为优厚的系 列移民政策。
逐渐回拢的移民政策
1978年第95届国会对移民法大规模修改; 1980年《新难民法案》全球移民配额总数减少了27万; 1981年《1981年移民与国籍法修订案》; 1986年《1986年移民改革与控制法》; 1990年《1990年移民法》又称《合法移民改革法案》; 1991年《1991年移民与国籍法综合技术修订案》; 1996年《1996年非法移民改革和移民责任法》被认为是 具有综合性严厉条款的移民法,带有浓厚的反移民色 彩。
二战后美国的移民潮
一、二战后美国移民的原因分析
二战后美国移民政策的转变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与移民
二、二战后美国外来移民增长状况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移民人数

移民社会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移民社会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移民社会对美国政治文化的影响一、美国移民社会的发展历程在美国这块年轻的土地上,生活着来自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移民,移民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带到了美国。

各种异质文化在美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相互交流和融合,铸造出独具特色的美国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质。

综观美国历史,出现过三次大的移民浪潮。

第一次移民高潮(1680—1880):移居北美的清教徒把北美视为上帝恩赐的“希望之乡”,把新大陆描绘成地肥水美的人间天堂,吸引了大批欧洲移民。

他们主要来自英国,还有其他西欧和北欧国家的人。

移民的主要语言是英语,主要信仰新教。

除了欧洲人,这一时期的另一主要移民群体是非洲黑人。

自1619年首批黑人奴隶被贩卖到北美,在几个世纪的大西洋奴隶贸易中,共有1000万黑人被贩卖到西半球,其中有40万人到了今天美国境内的各个殖民地。

第二次移民高潮(1900—1920):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需要大量劳力。

第二次移民浪潮中的移民主要来自南欧、中欧和东欧,以意大利、匈牙利、波兰和俄国移民为主体。

这些移民多数来自乡村,他们使用的语言不是英语,大多数是天主教徒、东正教徒和犹太教徒,这对WASP文化为主导的美国无疑是一个冲击。

20世纪2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联邦政府限制移民数量。

1929年政府实施移民配额制,使移民人数急剧下降。

到30年代大萧条时,第二次移民浪潮基本结束。

第三次移民浪潮(1965—):1965年美国通过了移民和归化法,1961—1984年之间还通过了一系列难民法,移民政策的放宽带来了第三次移民浪潮。

这一时期的移民来自更广阔的领域、更多的国家。

据统计,34%来自亚洲,34%来自拉丁美洲,16%来自加拿大和世界其他地区,来自欧洲的移民所占比例下降到16%。

美国是在近200年里发展起来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移民国家。

与其他移民国家相比,美国移民具有数量大、种类多、来源多样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美国移民每年都达几十万,20世纪60年代的移民为250万,70年代为450万,占人口总增长的19%[3](P39)。

美国移民的100年

美国移民的100年

美国移民的100年
美国本身作为一个移民国家,100年来,美国移民经历的几多变迁,从美国移民的来源地上也许可以窥得一二。

今天,居于21世纪初叶的美国很像一个世纪以前,同样正在经历一大波移民潮。

不过人数低于1820万,这些人很多都从欧洲来。

现在的许多美国人,都能追溯到1890-1919年那波大规模移民。

那时候的德国是美国移民最大来源国,而英国,加拿大,意大利都紧随其后。

当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波移民潮是来自墨西哥。

在1910年的美国移民中,德国人最多,有18%。

那个时候,德国移民是17个州与哥伦比亚特区移民的最大供给。

美国移民第二大来源地是俄国。

墨西哥则只在3个州(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和德州)具有优势。

1965年,国界法律通过之后,拉丁美洲和亚洲包揽了大部分移民。

在移民最多的几个州,现在的移民占据的比例甚至低于一世纪之前。

现在的加州,纽约,新泽西和佛罗里达,每5个人之中就有一个是移民。

可是在1860年加州移民比例高达39.7%,中国那个时候是加州最大移民来源地。

在21世纪的今天,在美国移民中,来自墨西哥的移民是来自中国的5倍,而中国是移民总数中的第二高。

纵观美国移民的100年,其实可以看出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的特点和魅力,那就是不管世界形势怎么变化,美国其实一直欢迎全世界的人加入他们的生活和建设。

美洲大陆的早期人类移民动态

美洲大陆的早期人类移民动态

美洲大陆的早期人类移民动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美洲大陆早期人类移民动态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约1.3万年前,人类就开始穿越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大陆,开启了一段远古的移民史。

1. 第一波移民:亚洲到美洲早期人类的移民主要是从亚洲向北横跨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的。

据称,最早的移民者是来自亚洲的原住民。

他们经过漫长的旅程,适应着未知的环境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这些早期的移民者靠狩猎、采集和渔猎为生,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2. 第二波移民:南北美洲之间的人类迁徙在大约8000年前,第二波移民开始在南北美洲之间展开。

这一时期,人类开始通过陆地桥梁,比如百慕大三角地区、领地峡谷等地,迁徙到南美洲。

他们利用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发展出各自独特的文明,如玛雅文明、印加文明等。

3. 第三波移民:欧洲的探险和殖民随着欧洲探险家的到来,第三波移民开始发生。

哥伦布的航海发现拉丁美洲,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陆续派遣探险家到美洲探险、殖民。

这一过程对于美洲原住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冲击,他们经历了殖民、奴役与文化冲击。

4. 移民动态引起的改变早期人类移民对美洲大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期的人类移民者掌握了植物种植、畜牧、疾病的传播、技术的发展等关键要素,这些都为后来的文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此外,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移民,也导致了文化、语言、生活方式的差异。

比如,在北美洲,印第安原住民与欧洲殖民者的接触,产生了独特的文化交融;而南美洲的定居者则创造了各自的高度文明,如玛雅、印加等。

5. 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性虽然我们对美洲大陆早期人类移民动态的了解已经相对深入,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破解。

比如,亚洲到美洲的首次移民是如何渡过白令海峡的?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人类迁徙是什么驱使他们东移或西进?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掘。

总之,美洲大陆的早期人类移民动态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过程。

它塑造了美洲大陆的多样性,也是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的重要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移民潮 表现 原因 开放式移民政策 太平洋铁路
第三次移民潮 表现 限制 排斥移民政策 20世纪初至二战 移民政策
50年代加 利福尼亚兴 起淘金热, 招来了欧洲、 亚洲和拉丁 美洲的大量 移民。
第二次移民潮
1861年到1880年,约 有500万移民来到美 国。南北战争结束后, 美国迎来了工业化的 高峰期,对劳动力需 求旺盛。 1864年,林肯《鼓励 外来移民法》 国务卿西沃德 企业
限制、排斥的移民政策时期
1882- 1924 年, 是美国在移民政策上重大转变时 期。“排华法案”的实施, 预示着开始 了在种族 和移民入境上的排斥、限制时代。 (一)是针对某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 例如 1907 年 美国与日本达成“君子协定”, 禁止日本劳工进入 美国。 (二)是专门针对各国劳工, 例如 1885 年国会通过 的福伦法, 就是禁止以合同形式输入劳工。 (三)是不断扩大禁止入 境者的范围, 再次把排斥的 类别扩至无政府主义者和企图以暴力推翻美国政 府者, 等等。
1920年美国的人口总数首 次超过1亿。在1820到 1920年的100年间,移民数 量占美国人口年增长数的 20%以上。 移民改变了美国 的命运.美国历史上的这三 次移民潮不但对美利坚民族 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而且使得美国在短短一百多 年里能够迅速崛起,取代英 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并为以后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打下基础。可以说移民潮铸 就了美国的强大。
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921年,国会通过了“紧急配给法”,规定 西半球外的移民总数为每年35万,按民族分 配
1924年立法禁止一切亚洲移民,以保持国民 构成。 1929年通过的民族配给法将每年的移民总数 降至15万。
国会于 1921 年通过《紧急移民限额 法》、1924 年制《约翰逊—里德法》, 从而确立了移民限额制度。移民限额 制度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种族主义, 它首先表现在排斥亚洲移民, 其次表现 为限 制东南欧移民入境。 这一系列法律的实施, 一方面是由于种 族主义造成的,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美 国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激化所造 成的。
太平洋铁路
在改变了美国早期政治格局和社会面貌的 “西进运动”中,中国劳工的作用同样不 可小视。 在这场以铁路建设为中心的运动 中,中国劳工用血汗和生命为代价,在极 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横贯 美国东西的太平洋铁路西段工程的建设。 诚如招募华工的倡议者克罗克尔所说的那样: “这条铁路能及时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 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中国劳动阶级——归 功于他们的忠诚和勤劳。”这句话后来成 为美国移民史上著名的“一句话历史”。
1867 年, 美国出现商业萧条, 国会于 1868 年废除了林肯时期的鼓励 移民 法1875 年, 国会对外来移民实行第一 次控制. 19 世纪80 年代, 美国的排外活动再度 猖獗. 国会于 1882 年通过“排华法案”, 规 定禁止华工入境, 并禁止华侨 入籍。 “排华法案”是美国第一个以种族和国 籍为 理由禁止移民入境的联邦法案, 从而标志 “自由移民”时期的终移民人数猛增到2350万。 移民顶峰是1907年,达 到128.5万人。这一阶 段,美国政府多次立法, 限制欧洲移民,排斥亚 洲移民。来自英国、德 国、瑞典等西北欧国家 的“老移民”增长有限, 但来自意大利、俄国等 东南欧国家的“新移民” 却增长迅速。
从欧洲方面来说
一人口 周期性经济危机。 二废除农奴制。 三战乱、政治、革命。 四农业歉收。 五猎奇、冒险、经商、淘金。
从美国方面说:
一幅员、资源、劳动力。 二工业革命。 三西进运动。 四加利福尼亚金矿。 五政府政策。
开放式移民政策时期
到1863 年, 内战激烈进行之时, 林肯 《鼓励外来移 民法》1864 年7 月4 日 生效 。 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突破了美国移民 政策的传统格局, 积极鼓励接纳外来移 民, 奉行来者不拒的政策。
1917 年,文化测验方案。 移民法限制了心理或生理 上有缺陷残疾者的移民进 入美国。 仿生学专家进行了考察, 使用一套包括IQ测试、解 決问题的能力、常识、健 康等等的的检查程序,这 些程序可使美国吸收合格 的新移民 (十分不人道), 而不合格的便强迫进行更 进一步的心理及健康测试, 有很大数量的人因为沒有 通过健康和心理方面的检 查,被驱逐出境,遣返回 原居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