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111

合集下载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
一、辨析词义差异
1.通过释义区分:在辨析两个或多个相似的词义时,可以通过查看词
典释义来进行区分。

例如,“迅速”表示快速,形容速度快,“急忙”表
示匆忙,形容紧急情况下着急出走,两者在语义上有所差异。

2.通过搭配区分:有时候词语的搭配也能帮助我们进行区分。

例如,“晴”和“明”都表示天气好,但“晴”常与“天”搭配,表示晴朗的天气,“明”常与“天空”搭配,表示天空明亮。

二、辨析语气色彩
1.通过正面与负面区分:有时候同一语意的词语,其中一个词有负面
的含义,而另一个则没有。

例如,“可爱”和“讨厌”都表示喜欢或不喜
欢的程度,但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2.通过语境区分:有时候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语气色彩。

例如,“说”可以表示说话的行为,也可以表示表明心情或意见的说法,前
者的语气比较客观,后者的语气比较主观。

三、辨析词语用法
1.通过语法角度区分:有时候词语的用法和句法结构不同。

例如,
“回答”和“回复”都表示对问题或信息做出回应,但“回答”是及物动词,后面需要接宾语,“回复”则常用于书面表达。

2.通过搭配区分:有些词语在搭配上有所区别。

例如,“传统”和
“习俗”都表示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但“传统”更强调长期的、古老的,而“习俗”更强调社会群体的共同行为。

以上是近义词辨析的一些方法与实例讲解,通过观察词义差异、语气
色彩和词语用法等方面的区别,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出合适的词语表达意思。

实际中需要通过反复阅读、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来提高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纳.doc

近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纳.doc

近义词辨析的十个方法|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近义词辨析十法辨析近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称道)的事。

(2006年山东卷)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

“称奇”比“称道”语义重。

这里用“称奇”。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日前)仍在修复当中。

(2006年江西卷)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

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例: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2006年江西卷)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

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例: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该本)病。

(2006年江西卷)析:“该”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编造)的规律。

(2005年重庆卷) 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

“编造”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像创造(故事);③捏造。

“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臆造”。

近义词辨析课件

近义词辨析课件
详细描述
了解词语的词性、词义、用法等语法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搭配和用法,从而更好地 辨析近义词。同时,通过学习语法知识,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培养语境意识
总结词
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辨析近义词。
详细描述
语境是指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语体、情感色彩等。培养语境意识,就是要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理 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更好地辨析近义词。通过多读多写、积累词汇量、学习语法知识等方式,可以逐渐培 养起良好的语境意识,提高近义词辨析的能力。
从语义角度辨析
理解词义范围
有些近义词在语义上存在一定的范围差异,例如“寂静”和“安静”,前者强调无声的状态,后者则 强调没有吵闹。
从语义角度辨析
关注感情色彩
近义词可能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夸奖”和“赞扬”,前者带有褒奖的色彩,后者则较为中性。
从语义角度辨析
辨析程度差异
有些近义词在程度上存在差异,例如 “激烈”和“猛烈”,前者强调竞争 或冲突的激烈程度,后者则强调力量 或强度。
积累词汇量
总结词
掌握更多的词汇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辨析近义词。
详细描述
扩大词汇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还可以提高对近 义词的辨析能力。通过学习、记忆、复习等方式,不断积累新的词汇,有助于我 们更好地掌握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学习语法知识
总结词
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更好地辨析近义词。
从词性角度辨析
理解词性搭配
不同词性的近义词可能有不同的搭配习惯,例如“观察 ”和“观测”,前者可以与具体或抽象事物搭配,后者 则更常用于与具体事物搭配。
从词性角度辨析
01

简答同义词辨析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简答同义词辨析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简答同义词辨析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同义词辨析法,即将不同表达意思的同义词之间的关系做出比较和分析,以排
除重复的内容,找出unusual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words。

这个方法能够帮
助我们更加清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更加有把握。

举个例子,我们来比较“big”和“large”这两个表达程度的同义词。

虽然他
们都表达“大”的概念,但它们也存在一定的不同:“big”是更加广泛使用的词,它可以指任何大体积的东西,如“a big house”;而“large”指的是更加宏伟的空间或者体量,用来表达强烈的程度,如“a large room”。

因此比较同义词的时候,我们强调的一定要是words的使用语境。

每个同义词
具有自己独特性,需要我们发掘他们之间的关联,仅仅用诸如dictionary之类的
资料可能不够细化,我们需要多弄清楚他们所处单词句子或者文章的情境,也可以查阅一些资料,如同义词辨析的文章或者视频,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word的使用
准确性。

所以,同义词的辨析可以在巩固我们的英语知识上非常有用,它能够让我们写
出更丰富、更准确的表达;同时也能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更快地准确理解。

它能够帮助我们补充有用的词汇和句式,使我们的文字更加精致。

在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尽量不要对单独拿出来比较同义词,而是从它们在语126环中的所用带入考虑,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发挥这一方法的优势。

因此,希望大
家在使用同义词时,一定要多多理解并掰掰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更好地运用它们,使语言更加准确和清晰的表达出我们的真实想法。

近义词辨析方法及例题

近义词辨析方法及例题

近义词是指在语义上相近的词语,但它们之间又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词义的准确选择。

以下是一种近义词辨析的方法:
寻找词义区别:首先要寻找这些近义词之间的词义区别。

可以通过查阅词典、语法书等工具,找到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比较用法场景:其次,要比较这些近义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

对于同一概念或事物,在不同的情景下使用的词汇也会有所变化,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近义词可以互换使用。

练习运用:最后,要进行适当的训练和实践。

可以通过做题来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

例如,以下是一道近义词辨析的例题:
题目:请从“内向”、“害羞”、“腼腆”中选出一个最适合填空的词语:“她很______,不怎么愿意说话。


答案:内向。

尽管“害羞”、“腼腆”也可以用来形容此情况,但是“内向”更加恰当地表达了此人性格的特点,因为“内向”不仅仅是指不喜欢说话,还包括对人际关系的回避和抗拒。

近义词的辨析方法和有关概念

近义词的辨析方法和有关概念

近义词的辨析方法和有关概念
1、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近义词的比较辨析,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
⑴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如:轻视藐视蔑视鄙视//希望期望渴望
⑵词义范围大小不同;如:边境边疆//事件事情
⑶具体与概括不同;如:船船只
⑷词的感**不同;如:成果结果后果//教诲教训
⑸语体**不同;如:生日诞辰吓唬恐吓//黎明拂晓
⑹适应对象不同;如:爱护爱戴
⑺词的搭配关系不同;如:执行履行//含糊模糊
⑻词的语法功能(用法)不同;如:阻碍障碍
⑼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收集搜集
⑽注意词的临时意义。

如:"他比阿q还阿q"中的第二个"阿q"
2、有关概念:
a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意义。

b词的**包括感**和语体**。

感**分褒义词()中*词()贬义词()三种;语体**主要从口头语或书面语、一般用语或特殊用语两方面来看。

c单纯词的理解:单纯词不能分拆成一个一个语素理解,单个语素(汉字)没有意义,只有组合成一个单纯词才有意义,或每个语素有意义,但与组合成的单纯词意义毫无相关。

【教学】近义词辨析的方法

【教学】近义词辨析的方法
转移:改换位置(对象可以是抽象 事物)。√
迁移:离开原来的所在地(往往要 带走必要的东西,是具体的)。
(三)、从词的意义来辨析
1、分清词义的轻重
请求——恳求 损坏——破坏 希望—— 渴望 轻视—— 藐视 批评—— 批判 固执—— 顽固 等待—— 期待
以上各组词均是由轻到重
例1:岳飞被秦桧 诬陷 ,以“莫须
到汉代以前。
②如果不彻底转变旧观念,没有一种创新精
神,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我们就迈
不开前进的

③语音也是发展变化的,
,汉字不以
标音为主,因此,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
④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
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
适用于正式

A回溯 步子 但是 场所 B上溯 步伐 但是 场合
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 如:煽动、后果、抗拒、武断。
中性词:不表示褒贬。 如:发动、结果、抵抗、决断。
如:
成果、 结果、和后果 都有结局之意。但“成果”指取得
的成绩成就,为褒义词;“后果”往往 指不好的结果、坏的结局,为贬义词; “结果”无什么褒贬的意义,为中性词 。再如:
爱护、保护和庇护;称赞和奉承; 团结、联结和勾结;鼓励和唆使;
置疑:怀疑。(常跟否定词连用) √
4、弄清个体和集体(或具体与概括) 的不同
这一角度主要针对名词近义词,看起来没 有区别的一些近义词,意义差异并不大,但有的 表示个体或具体概念,有的表示集体或抽象概念 ,表示个体或具体的概念一般可数,表示集体或 者抽象的概念往往不可数。
如:“人”和“人口”,“人”可以 数,是个体概念;而“人口”是集体概念 ,是总数。
C.启用 体味 刮目 D.启用 体验 侧目

近义词的三种辨析方法

近义词的三种辨析方法

近义词的三种辨析方法近义词的三种辨析方法掌握大量的近义词知识,才能把话说得更加准确严密,把意思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

常见的近义词辨析可以从下面三方面作手。

NO.1词义辨析1.语意的轻重不同。

有的近义词内涵虽然相同,但在表现其某种特征或程度上,则有轻重的差别。

例如:努力竭力努力:竭力:又如“轻视和鄙视”、“喜欢和酷爱”、“着急和焦急”等都有语意轻重的差别。

2.词义的侧重不同。

例如:必须必需如:“上级命令红四团必须在29日早晨赶到沪定桥。

”如:“粮食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

”3.个体和整体的不同。

例如:“书籍”和“书”“书籍”指所有的书,是集体的,而“书”指具体的书,是个别的。

No.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1.感情色彩不同。

有些词的基本意义相同,但含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有的带有肯定、喜爱、赞扬意味的词叫褒义词;有的带有否定、憎恨、蔑视意味的词叫贬义词。

如:“神机妙算”和“诡计多端”、“再接再厉”和“变本加厉”、“赞成”和“附和”、“果断”和“武断”等这些词都含褒义和贬义,都是相对的。

2.语体色彩不同。

有些词适用于口头语,带有通俗的语言色彩,有些词适用于书面语,带有庄重的风格色彩。

如:爸爸父亲这两个词意思完全相同,但爸爸常用在口语中,父亲只出现于书面语中。

又如:“有名”和“著名”、“害怕”和“畏惧”、“妈妈”和“母亲”等。

注意:口头语也可用于书面语,而有些书面语在口头语中则很少用。

No.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1.词的搭配不同。

有的词往往只能和固定的某些词搭配,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习惯。

例如:改变改造这两个词都含有“更改、变动”的'意思,但搭配关系不同。

“改变”一般和“主张、态度、立场、计划”等搭配;“改造”一般和“沙漠、思想、世界观”等搭配。

不适当的搭配显得生硬,别扭。

2.词的使用范围不同。

在同学们的作业本上,经常会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误用的原因之一是同学们对词的范围大小认识不清。

比如:“奖励”和“鼓励”、“发觉”和“发现”等在使用范围上都有大小之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义词辨析方法与实例讲解
核心提示:近义词辨析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

近义词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要准确的辨析近义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方面入手。

1. 题型以同音词、近义词的辨析为主;
2. 所选实词多是生活中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词语;
3. 干扰点为其中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
4. 考查重点: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范围、搭配、语法功能、感情色彩、语体风格、语境义等。

攻克近义词辨析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辨析近义词词义的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

【近义词示例】
◆“违反”VS“违犯”;◆“请求”VS“恳求”;
◆“蔑视”VS“藐视”;◆“希望”VS“期望”VS“渴望”
【典型例句】
例句1. 中学生要提高文化修养,不(违反)校规校纪,更不要(违犯)党纪国法。

【例句解析】
“违反”与“违犯”都有“违背”的意思,但是,“违反”的意思是“不遵守或不符合政策、纪律、规范等”,词义较轻;“违犯”的意思是“违背和触犯法律、法规等”,词义较重。

二、辨析近义词的适用对象与范围
有些词尽管意义相近,但是,这些近义词的适用范围的大小以及适用的对象会有一定的差异。

【近义词示例】
◆“战争”VS“战役”;◆“边境”VS“边疆”;
◆“灌注”VS“贯注”◆“抚养”VS“扶养”VS“赡养”;
【典型例句】
例句2. 抗日(战争)初期,台儿庄(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

例句3. 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例句分析】
在例句2中“战争”指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它不指某一具体的战事,但它包括了在这个时间、空间里所发生的一切故事,范围最广。

“战役”指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范围较小。

在例句3中“赡养”,多指供养,多用于晚辈对长辈。

而“抚养”,指保护并教养,多用于长辈对晚辈。

而“扶养”一词有帮扶、供养之意,多用于平辈之间。

三、辨析近义词的情感色彩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

在解近义词辨析题时,应仔细辨析这些近义词感情色彩。

一旦用错,往往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近义词示例】
◆“果断”VS“决断”VS“武断”;
◆“爱护”VS“保护”VS“庇护”;
◆“鼓舞”VS“鼓动”VS“煽动”
【典型例句】
例句4. 针对突发的险情,市领导(果断)地采取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例句5. 事情扑朔迷离,一时难以(决断)。

例句6. 仓促间(武断)地处理,对当事人太不公平了。

【例句分析】
“果断”,“决断”“武断”都有“作出决定”的意思,表示判断和处理问题的态度,但它们的感情色彩不同。

“果断”表示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能及时坚定地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定,是褒义词;决断:做出的最后决定,指决定事情的魄力。

是中性词;“武断”表示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不顾客观实际,凭个人主观见解轻下结论或做出决定,贬义词。

四、辨析近义词的语体风格
按语体风格,词语分为口语与书面语。

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

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

【近义词示例】
◆“土豆”VS“马铃薯”;◆“天空”VS“苍穹”;
◆“妈妈”VS“母亲”
【典型例句】
例句7.老俞的小儿子胸口害了外症,他娘听信邻舍妇人家的话,没让老俞知道请医生给开了刀,不上有一天就(死了)。

例句8.1936年6月18日,世界大文豪,新社会的创造和拥护者,出身于劳动阶级的作家高尔基,在莫斯科(逝世)了。

例句9.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例句解析】
上面各例同样表达生命的终止,用词各不相同。

例句7写老俞的小儿子,用了一般说法“死”,表达客观发生的情况,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而在例句8悼念高尔基时,选用富有庄重色彩的褒义词“逝世”,表达了对死者的尊敬、热爱和深切的悼念。

例句9马克思是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又是恩格斯的朋友,所以用了含蓄委婉又符合死者特点的词语:“停止思想”、“睡着了”。

五、辨析近义词的不同搭配
有些词语虽然语义相近,但是这些近义词在使用时,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

【近义词示例】
◆“交换”VS“交流”;◆“侵犯”VS“侵占”
◆“充足”VS“充分”VS“充沛”VS“充裕”;
【典型例句】
例句10.全球有25亿人没有(充足)的清洁水资源。

例句11.他始终都是精力(充沛),斗志昂扬。

例句12.据调查,60%大学生利用(充裕)的暑假时间做兼职。

【例句解析】
“充足”,“充分”,“充沛”,“充裕”都有“足够”的意思,但一般来讲,“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如阳光、水源等搭配,“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如条件、理由搭配,“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如体力、精神等搭配。

充裕:不仅足够,而且宽裕。

一般只与时间、资金、物资、经济等搭配。

六、辨析近义词的语法功能
有的同义词词性不同,它们在造句时表现的语法功能就不同。

而词义差别正是由这个不同的词性造成的,在辨析同义词时,要善于抓住这个因素。

【近义词示例】
◆“勇气”VS“勇敢”;◆“品位”VS“品味”;
◆“公然”VS“公开”;◆“突然”VS“猛然”
【典型例句】
例句13.他没有(勇气)面对高考失败的现实。

例句14.他(勇敢)地跟歹徒搏斗,最后腹部受了重伤。

例句15.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品位)的作品来的。

【例句解析】
勇气和勇敢都有有胆量的意思。

勇气是名词,可做宾语或主语;勇敢是形容词,可以做谓语或定语。

从语境看,例句13应该用勇气,而例句14应选择勇敢。

“品位”与“品味”,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动词,从语境看,例句15只能用名词“品位”而不能用动词“品味”。

七、辨析近义词的确切含义
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这些近义词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近义词示例】
◆“截止”VS“截至”;◆“终止”VS“中止”;
◆“收集”VS“搜集”;◆“受益”VS“收益”
【典型例句】
例句16.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

例句17.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九月中旬,已完成全年施工计划的90%。

【例句解析】
“截止”和“截至”是两个意义相近且有所区别的词,也是比较容易用错的词。

“截止”中的“止”是“停止”的意思,“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

因此,“截止”强调的是行动的停止,不再发展;“截至”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事件仍可能会发展。

◆如何辨析近义词的确切含义呢?
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抓住不同语素分别组词,进而辨析其区别。

如:
1.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反映、反应√)很冷淡。

映,映照;应,回应。

这里讲女儿对母亲的回应,用“反应”。

1.张雨同学的解题思路既新颖,又(简洁、简捷√),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捷,快捷;洁,清洁。

思路应该用“快捷”,语言才搭配“清洁”。

6.该报在征文(启事√、启示)中明确规定,投稿截止日期是6月5日。

事,事情(招领启事、寻人启事);示,给……看,启发。

8.2000年秋季,高中教学将使用重新(审定、审订√)的教材。

审定,审查决定(计划);审订,审阅修订(书稿)。

9.一个人应该从多方面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但首先要做到的是(品行√、品性)端正。

行,行为;性,性格。

“行为”跟“端正”搭配。

4.为了侦破“1•26”特大银行抢劫案,我公安人员(查访√、察访)了大量目击者,从中发现了一些破案的线索。

查,调查(案情);察,观察(民情)。

5.经由冯雪峰(引见√、引荐),我拜访了大病初愈的鲁迅先生。

见,见面;荐,推荐。

此处是“使彼此认识”,用“见面”就可以了。

2.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防御√、抵御)危机方面的苍白无力。

防,防备;抵,抵抗。

前面陈述的“爆发”,所以用“防御”更好。

以上几种辨析方法,只是辨析近义词的基本方法,所举实例也只是沧海一粟,备考中可根据资料把近义词归类整理,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