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超声引导下胸段椎旁阻滞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
1.解剖学
胸椎共12块,其棘突呈叠瓦状,比相应的横突低一个阶段,即上一阶段棘突和下一阶段横突在一个水平上(例如:T7的棘突和T8的横突在一个水平上,因而长轴平面内技术阻滞T7神经时,探头在T7棘突的水平向上移避开T8的横突)。

胸椎的关节突前后重叠(腰椎的关节突左右相对),超声上显示是一平线。

2.适应证
胸壁、乳房区域手术操作,肩胛骨、肋骨骨折手术操作,镇痛。

3.患者体位
坐位或侧卧位。

4.探头类型
高频线阵探头或低频凸阵探头。

索诺声高频线阵探头HFL38x
索诺声低频凸阵探头C60x
5.扫查和进针方法
(1)长轴平面内法:探头在目标阶段的棘突垂直于背正中线放置,探头内侧端在背正中线上,显示目标阶段的棘突和下一阶段的横突。

向上移动探头,避开下一阶段横突,即探头位于两个横突之间并平行于横突,关节突深部和其外侧(1cm左右)与胸膜围成的空间即为胸椎旁间隙。

从探头外侧进针,避开胸膜,将针头放置在胸椎旁间隙内。

(2)短轴平面外法:探头在目标阶段的棘突水平平行于背正中线放置,探头和背正中线距离为2-3cm,此时垂直于横突且探头中间位
于两个横突之间。

从探头外侧中点(横突之间)进针,针尖深度在横突表面深部1cm。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安全有效的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
适当的靶神经结构的成像和探测 熟练的实时示踪穿刺针前进 判断局麻药在靶神经周围扩散
臂丛相关解剖基础
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 支大部分构成,经椎动脉后方、斜 角肌间隙向外侧穿出,组成三条干: ①C5、C6前支组成上干 ②C7前支单独成为中干 ③C8前支和T1前支大部分合成下干
多普勒效应
❖由于声源和接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引起声 波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 1. 两者作相向运动时,接收到的声波频率高 于声源所发出的频率。 2. 两者运动方向相反时,接收频率低于声源 发出的频率。
❖超声多普勒技术用于检测心血管内的血流方 向、流速等。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 CDFI
旁的臂丛神经下干前、后两股间注入局麻药。
❖超声引导下进针到浅表的神经束之间,注入局麻 药5-8ml,神经束(上干的前、后两股)可因药液 的注入而分散开
❖超声引导下进针到浅表的神经束之间,注入 局麻药5-8ml,神经束(上干的前、后两股)可 因药液的注入而分散开。
❖稍倾斜穿刺针,即可进针到下干的前、后两股 之间,注入局麻药5-8ml,使臂丛神经被局麻药 完全浸润。
超声技术的基础知识
• 两个重要的概念
– 穿透性
与波长相关
– 分辨力
与频率相关
– 分辨力(频率)提高时,穿透性(波长)便降 低。
医学诊断超声常用频率
❖(不同电振荡频率形成不同频率超声波)
❖7~10 MHz 用于浅表器官成像,如甲状腺、神经、颈部及四肢血 管,穿透 4~8 cm。
❖2.5~5 MHz 用于心脏、腹部成像。特点穿透力强,穿透深度 15~ 20 cm。

超声引导下胸段椎旁阻滞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胸段椎旁阻滞ppt课件

2019/9/4
4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的优势
• 1.可直视神经结构、邻近解剖结构(尤其 各种变异)和局麻药的扩散情况,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 2.减少局麻药的用量,从而降低其导致的全 身毒性。
• 3. 提高神经阻滞效率,延长围术期镇痛时 间,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2019/9/4
5
超声引导TPVB优势
2019/9/4
21
2019/9/4
22
超声引导下胸段椎旁阻滞
2019/9/4
1
什么是椎旁阻滞?
• 椎旁神经阻滞:是将局麻药物注射在出椎 间孔的脊神经附近(椎旁间隙)从而阻滞该侧
的运动、感觉和交感神经,达到同侧躯体 麻醉效果的一种方法。
2019/9/4
2
胸椎椎旁阻滞的适应症
(1)用于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带 状疱疹、胸部外伤疼痛等症的治疗。 (2)可通过阻滞交感神经治疗或缓解 心绞痛以及伴随有内脏神经痛症状的 交感神经痛、胸椎痛等痛症。 (3)开胸手术麻醉以及后镇痛。
2019/9/4
7
胸段椎旁阻滞的解剖基础
2019/9/4
8
椎旁矢状位的超声图像
2019/9/4
9
平面内法(IN—PLANE)
2019/9/4
10
平面内法(IN- PLANE)
2019/9/4
11
2019/9/4
12
2019/9/4
13
平面外法(Out of Plane)
2019/9/4
18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2019/9/4
19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PPT课件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 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 ➢ 在超声探头的外侧部位皮肤
处穿刺,经中斜角肌推进
➢ 先深后浅,注射局部麻醉药
10-15 ml,可观察到局部麻 醉药的扩散
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入路
• 臂丛中的腰麻? • 打外围,绕神经 • 显肋骨,避胸膜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 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从探头 外侧穿刺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开展神经阻滞的意义
➢ 对病人全身病理生理影响小 ➢ 完善的镇痛效果 ➢ 减少术后并发症 ➢ 减少阿片药物副作用 ➢ 改善术后恢复质量 ➢ 节约医疗费用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优点
准确
• 提高成功率和麻醉效果 • 提高安全性 • 减少局麻药用量 • 缩短起效时间 • 延长阻滞时间 • 提高病人满意度 • 适应范围更广
--效果更佳
前路坐骨神经阻滞
➢ 位置较深,需用低频凸阵探头 ➢ 将探头在股骨小转子水平横置于
股骨前内侧
➢ 短轴平面内技术,探头外侧进针 ➢ 在股动脉、股骨小转子之间,把
针尖推进至坐骨神经表面,注射 20ml局麻药
病例介绍
患者信息: 女性,37岁,因“车祸伤后昏迷3小时”入院 既往病史: 3年前因“二尖瓣狭窄”行“球囊扩张术” 诊断资料: 1.多发伤:脑损伤,双肺挫裂伤,左股骨远端粉碎性骨 折,骨盆粉碎性骨折 2.失血性休克 手术方式:左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胸骨角寻第二肋骨 • 胸小肌和前锯肌之间 • 不走行腋鞘,T2N皮支
上肢外周神经阻滞
➢ 精准阻滞,效果欠佳时补充
• 尺神经:位置表浅,避免尺神经沟(尺骨鹰嘴)注药 • 桡神经:肱骨内侧 • 正中神经:前壁正中,注意动脉,追踪技术
下肢部分—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胸椎旁阻滞的进针入路
经肋间扫描平面外穿刺
胸膜
IIM:肋间内肌;Pleura:胸膜;TP横突
经肋间扫描平面内穿刺
经 肋 间 扫 描 平 面 内 穿 刺 及 注 药
椎旁阻滞注药前后
注药前椎旁间隙 注药后椎旁间隙
经旁正中矢状线扫描平面内穿刺
平面内穿刺易于显示进针路径,而平面外穿刺较易避开肋骨及横突的阻碍
胸椎旁神经阻滞并发症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适 应 证
下腹壁的疼痛治疗 腹股沟区疼痛 综合征的治疗 腹股沟疝修补术 的麻醉


髂腹下神经超声图像
髂腹股沟神经超声图像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并发症
穿破腹膜, 内脏损伤
局麻药 不良反应
下肢肌无力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适应证
腹部手术 术后镇痛
胸椎旁间隙(PVS)
胸椎旁间隙是位于肋骨头和肋骨颈 之间的潜在楔形间隙;后壁为肋横突 韧带,外侧为肋间膜后壁,前侧为壁 层胸膜,内侧为椎体的后侧面、椎间 盘及椎间孔 椎旁间隙内有脊神经(肋间神经) 及其背侧值、交感神经干及交通支
单次注射(20ml)
两点注射(各10ml)
椎 旁 阻 滞 药 物 扩 散
椎旁间隙注入药物除部分留在该椎旁间 隙外,可向上下间隙、肋间方向及椎间 孔扩散。
胸椎旁神经距体表深度(解剖)
胸椎旁阻滞进针深度(神经刺激器引导,旁正中入路)
胸椎旁间隙及胸膜距皮肤的深度(超声)
IIM:肋间内膜;PVS:椎旁间隙; TP:横突;pleura:胸膜
胸椎旁阻滞的超声扫描切面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高频探头,对于肥胖或粗壮的病人需用低频探疼痛、 腹股沟区疼痛 综合征治疗

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外科 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莫桂熙
精品课件
目录
1
概述
2
超声引导TPVB主要技术
3
TPVB临床应用
3
我们的探索
精品课件
椎旁阻滞历史
精品课件
解剖基础
胸椎旁间隙
楔形 左>右 内 硬膜外 外 肋间隙 前 椎体前间隙 后壁 肋横突上韧带 前外侧壁 壁层胸膜和胸内筋膜 内侧壁 椎体和椎间盘的侧表面
精品课件
解剖基础
开放 纵 T1~T12 仅在T12被腰大 肌隔断 内容物 Ø肋间N Ø脊神经后支 Ø肋间血管 Ø交通支 Ø交感神经
精品课件
阻滞机制和药物分布
lTPVS l肋间隙 l硬膜外间隙 l椎前扩散 l单次注入15-25ml,节段 很难预料,1-10 l头侧0-4节段,尾侧0-7 节段 l双侧阻滞 10%
精品课件
阻滞技术
超声引导法 主要标记:横突 肋骨
胸膜
精品课件
阻滞技术
横断面扫描
横突TP 壁层胸膜PP 肋间外肌 肋间内膜 椎旁间隙TPVS
精品课件
超声引导阻滞技术
1. 经肋间法,平面内 2. 横突法, 平面内 3. 横突法,平面外
精品课件
超声引导阻滞技术
4. 前关节突法 平面内
5. 前关节突法 平面外

精品课件
目录
1
概述
2
超声引导TPVB主要技术
3
TPVB临床应用
3
我们的探索
精品课件
临床应用
适应症
精品课件
方法
单次阻滞 多点法
一点法
精品课件
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于胸科手术围术期疼痛管理护理课件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于胸科手术围术期疼痛管理护理课件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过程、疼痛管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 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01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特殊
情况。
配合医生进行神经阻滞
02
协助医生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确保阻滞效果。
疼痛护理
03
在手术过程中关注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疼痛,
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应用方法
在胸科手术围术期,使用超声设备对手术部位进行扫描,准 确定位目标神经,然后在超声引导下将药物注射到神经周围 。
注意事项
操作前应确保患者无药物过敏史,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 则,注射药物时应控制药量,避免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与其他疼痛管理方法的比较
与传统疼痛管理方法比较
传统的疼痛管理方法如口服镇痛药、肌肉注射镇痛药等,存在起效慢、镇痛效 果不确切等问题,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能够快速、准确地缓解术后疼痛。
神经阻滞技术介绍
神经阻滞
通过注射药物直接作用于神经,阻断疼痛信号的 传递,到达镇痛效果。
常用药物
局部麻醉药、糖皮质激素等。
神经阻滞的适应症
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如手术后的疼痛、癌 症疼痛等。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
精准定位
通过超声成像技术,能 够清楚显示神经位置和 周围组织结构,提高定
位准确性。
深入研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机制 和生理影响,为进一步优化神经阻滞 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与其他镇痛 方法的联合应用,以提高镇痛效果和 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加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的培训 和普及,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比例,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精选】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一例PPT课件

【精选】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一例PPT课件

8086的汇编程序框架(简化定义格式): .model small .stack .data … ;数据定义 .code
start:mov ax,@data ;程序中要执行的第一条指令的标号 mov ds,ax …… ;程序代码 mov ah,4ch; 或者 mov ax,4c00h int 21h end start ;
坐骨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连接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最高点,在此连线上 方将探头与坐骨神经走行方向垂直放置,坐骨神 经横截面呈椭圆形,位置变深,其表层仍为臀大 肌,内外侧分别为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采用 短轴平面内技术。可从探头的内侧或外侧进针, 将针尖置于坐骨神经的表面,注射20ml~30ml 局部麻醉药。
❖ 计数控制循环,见书P64例3.8、3.9、3.10 ❖ 条件控制循环,见书P66例3.11、3.12 ❖ 串操作类指令,见书P68例3.13、3.14
作业14(课堂)
3、编写将某数据区中的十六进制数加密的程序,每个数字占 一个字节。其中数据放在data起始的10个字节单元中。(要 求:完整的简化段定义书写)
Y= 0
X=0
-1 X<0
假定给定的X以及存放在XX中,要求将Y的值存入YY中
三、循环程序设计
特点:在一循环程序中,某些功能需要反复执行一段 程序才能实现 三部分:循环初始化、循环体、控制部分
复习:用于实现循环的控制指令主要有:
LOOP指令
格式:LOOP 目标
功能:先进行循环次数计数(即CX=(CX)-1),然后判断 循环是否结束。如(CX)不等于0,则转移到目标处,继续循 环,否则顺序执行下一条指令。
调用指令
1、段内直接调用 指令格式:CALL 过程名/子程序名 注意:过程名/子程序名的类型属性必需是NEA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的优势
• 1.可直视神经结构、邻近解剖结构(尤其 各种变异)和局麻药的扩散情况,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 2.减少局麻药的用量,从而降低其导致的全 身毒性。 • 3. 提高神经阻滞效率,延长围术期镇痛时 间,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5
超声引导TPVB优势
• 对于有凝血功能稍有障碍,但是又不适合 全身麻醉的患者可以选用椎旁阻滞
超声引导下胸段椎旁阻滞
1
什么是椎旁阻滞?
• 椎旁神经阻滞:是将局麻药物注射在出椎 间孔的脊神经附近(椎旁间隙)从而阻滞该侧 的运动、感觉和交感神经,达到同侧躯体 麻醉效果的一种方法。
2
胸椎椎旁阻滞的适应症
(1)用于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带 状疱疹、胸部外伤疼痛等症的治疗。 (2)可通过阻滞交感神经治疗或缓解 心绞痛以及伴随有内脏神经痛症状的 交感神经痛、胸椎痛等痛症。 (3)开胸手术麻醉以及后镇痛。9平面内法(Fra bibliotekN—PLANE)
10
平面内法(IN- PLANE)
11
12
13
平面外法(Out of Plane)
14
超声引导下TPVB操作
• 体表定位,根据手术部位确定阻滞的位置 • 通常脊柱中线旁开2.5-3cm。但是应该在超声 下定位更为准确。 • 在超声下明确重要解剖标志的超声图像(棘突, 横突,胸膜,肋横突韧带) • 超声引导下0.25%罗哌卡因椎旁双侧阻滞 +1:200,000肾上腺素行双侧胸段椎旁阻滞 (0.5ml/kg/侧) • 超声频率为10---5MHz;探头为直线探头。 • 穿刺针为18G
• 研究表明,椎旁阻滞镇痛效果可比椎管内 麻醉,但是其并发症或者术后不良反应明 显低于椎管内麻醉。 • 一个节段行TPVB,药物可以向上下多个节 段扩散。
6
胸椎椎旁阻滞的禁忌症
• (1)穿刺部位感染。 • (2)严重解剖结构异常(?) • (3)局麻药过敏者。
7
胸段椎旁阻滞的解剖基础
8
椎旁矢状位的超声图像
15
胸部PVB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 包括穿刺误入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血 管和胸腔,然而进行规范的操作,上述并 发症完全可以避免。
16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的不足
• 1对超声设备性能要求高。
• 2操作者须具有一定的超声学知识和技能。
17
谢 谢
18
3
超声引导TPVB与椎管内麻醉的区别
• PVB指用穿刺针经椎板外侧缘刺到椎间孔外口, 经穿刺针将局麻药注射到椎间孔外口,让局麻 药充分作用在所阻滞的脊神经根的阻滞方法。 • 椎管内麻醉时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脊神经 根。蛛网膜下腔阻滞时,局麻药物经脑脊液稀 释及扩散后直接作用于脊神经和脊髓表面,而 硬膜外阻滞时,药物首先是在硬膜外腔扩散, 进而通过不同途径产生麻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