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中故障实例

不对中故障实例
不对中故障实例

1.2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

2010年11月28日,榆林能化集团的一台汽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振动较大,影响生产,厂方希望对机组振动进行测试、分析,找出故障原因。

⑴机组情况及测试方案

机组情况:机组结构简图及测点布置图如下:

图1. 机组结构简图及测点布置图

汽轮机转速为3000rpm,通过联轴器等转速发电机运转。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吸附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测点选取如图:①为汽轮机前端轴瓦;②为汽轮机后端轴瓦;③为发电机前端轴瓦;④发电机后端轴瓦。

测试结果如下。

⑵测试结果

各测点的振动加速度大小如表1所示。

表1 各测点振动加速度值(g)

图2 测点②水平方向波形频谱图

图3 测点②垂直方向波形频谱图

图4 测点③水平方向波形频谱图

图5 测点③垂直方向波形频谱图

⑶测量结果分析

从测量结果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①联轴器两端振动比较大,汽轮机前端和发电机后端振动较小。可见振动的根源应在联轴器部分;

②联轴器两侧的振动除了具有明显的一倍频分量外,其二倍频分量也较为明显,可能汽轮机轴存在不平衡质量,且联轴器对中已经超过了要求。

⑷处理建议

对联轴器进行精确对中。

对汽轮机转子部件进行动平衡(包括清洁除垢、修补缺损等)。

⑸案例解析

一般来说,联轴器不对中的识别原则是:联轴器两侧的振动较大,且存在较为明显

的二倍频分量。本案例中符合这项识别原则,联轴器汽轮机侧的振动值最大,二倍频特征最明显,时间波形呈明显的“w”型。

自动生产线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实例

自动生产线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实例 摘要:本文就本企业通信专用空调机自动生产线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故障现象进行详细分析,对故障进行分类,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自动生产线、故障现象、故障分析、排除方法 一、前言 公司通信专用空调机装配用的自动生产线包括生产线上所有链板线,滚筒线,抽真空站,检测站,旋转平台,返修进出口及相关的电控箱设备等。生产线是一种过程控制设备,这就要求它在实时控制的每一刻都准确无误的工作,任何部分的故障与失效都会使生产线无法运行,从而造成生产停顿。本文对生产线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故障现象,现场维修中的故障分析、排除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以便今后当生产线出现故障时能更好、更快地维修好生产线,使每次故障都有据可查,而且也可以积累维修经验。 二、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1、某一站退机不动时造成整线无法工作。 因为每个检测站头退机过程均有断电记忆,这是防止下班(停电)时有机在线运行过程中,再开线而失去走向。以第二站为例:X137:按钮退机 T77:可以返出信号,与有进机和有退机有关 M196:第二站进机,M197:第三站进机过程,M198:第四站进机过程,M192:有一站在退机中。

M582:有机信号(只要动作过站台上行程开关,就有记忆,碰压返回平移台行程开关即解除)。 T135:退出后运行到X136(平移机要顶升运转),碰压平移台返回主线开关即可。 M251:与进机互锁(若为假进机信号,同时碰压X135,X133后即可)。 T81:出口(第四个站处)有机就延时动作,时间为3秒。 M257:控制平移机顶升、平移。同时使M192动作要到该机器真正走出检测房或退机后平移台下降后(M257)T82延时10分钟自动复位,但要求这时后面各段不要有急停。 此外由于M257动作即有M587第2站有机在返回过程中信号记忆,使进机也不能进行,要到最后光电开关(出口处)挡3秒后才能让M587复位,恢复可以进机信号。 总的概括为,若退机按错或无机假动作后形成的退机在平移机返插开关动作后有机信号消除,但还要到第四站出口处将两个光电开关挡3秒钟以后即可解除,否则要等10分钟才能自行恢复。 2、包装准备线(链板线)不运行 这是由控制形式决定的,因为包装准备线(链板线)为强制节拍运行且因包装等原因需间隔运行而排列。正常情况下,包装线可以节拍加快,以适应检测站退出。包装线在线体启动条件下,急停开关不按下,打包装机前光电不挡(或打包装前放行开关开通)包装准备线节拍不会停止运行,如2~3分钟走一次。检测站出机最多在四号站后等一个节拍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 总学时:32 实践学时:4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是机电技术专业群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模块的专业拓展课程,是一门知识与技能高度结合的课程,将学生所学“机、电、液”的知识与技能,在实践的基础上高度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是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技术课程,是其它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的集成和技能汇总。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见表1。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工程项目课程体系。从整体而言,本课程融理论、实验、综合训练为一体,考虑到学生差异化明显的现状,结合有关学习论的理论,采用分层化、并行化的理念进行设计。紧紧

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应用。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考虑学生的学情及前述相关课程掌握的状况,课程整体采用项目分立、自成单元的结构,最后综合应用。课程单个项目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组合设计,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具体的教学项目单元。 1.按照项目驱动、完成任务的设计思想,依据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行动能力,由理论和实训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开发;以学习者为主体,让学生在学院里就可以接受到“职业化“的培训,并着重强调学员知识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升,实现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统一。 2.本课程全面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法、角色变换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参照“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由理论和实践教师共同制定课程质量标准和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机械设备维护与检修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零部件维修技能和设备故障的检测水平。掌握正确使用检测和维修的常用器具、方法,并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分析、诊断及排除。能够制定通用机械设备检修方案,制定机械设备维修计划;掌握通用机械设备的维修、安装与调试等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专业方面实际工作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职业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基础知识; 2.了解机电设备的拆卸与装配工艺; 3.掌握各种常规诊断方法及专门的诊断技术; 4.掌握机械零件的修复技术;

网络堵塞故障解决实例

网络堵塞故障解决实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2427954.html, 2007年2月4日来源/作者:网络收集/未知-------------------------------------------------------------------------------- 笔者所在单位因工作需要于去年组建了公司内部的局域网,由于本人懂得一些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所以被公司领导委任为兼职网络管理人员,虽然公司领导这么作主要是出于节省开资的目的,可本人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在一段时间内颇有些沾沾自喜, 只是局域网组建后一直风平浪静没有出现问题,所以本人也没有什么机会一展身手。一段时间以后大家似乎都忘了我这个网管员(兼职)的存在。 忽一日,网络多次出现堵塞现象,且在后来连续几天都出现这种现象,给公司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这时公司领导和同事终于想起了还有我这个网管员,大家一至要求我尽快排除故障以保公司的正常工作。 终于有露脸的机会了,虽然兼职不能多得一份工资但毕竞会让我得领导的重视,如果有下岗的“机会”,就凭这点特长领导肯定不会

优先考虑我了。闲话少絮,敢紧工作吧! 首先在工作时间打开路由器的管理信息库即MIB库,MIB库上的信息显示网络的平均流量不超过50%,仅有小部分发生数据碰撞,这说明当前网络结构中的大部分设备是完好的,故障可能是由某个工作站引起的。为了准确摸清故障点,找来了网络万用表接入网络进行测试,在网络堵塞时发现网络万用表所测得的网络流量非常高达到了80%以上,其中发生碰撞的数据帧占了绝大多数。经过查问,发现堵塞其间有半数工作站接收或发送过数据,其中有三个工作站在网络堵塞期间一直处于数据收发状态,看来问题极有可能出现在这三个工作站上,继续对这三个工作站在网络堵塞期间的数据包流量进行测试分析,发现其中一台工作站的数据包流量大的离谱,竞是其它工作站流量总和的十多倍,故障的根源应该就在这个工作站上。 下面的工作是要确定此工作站在局域网中所处位置,方法是打开各工作站网卡MAC地址的备份,与网络万用表中找到的MAC地址对照查找后,明确了被怀疑工作站的位置与用户。 接下来对被怀疑工作站进行重点查访时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在网络堵塞时,该工作站用户并未使用计算机,将网络测试仪与该工作站网卡连接,摸似发送流量,发现数据碰撞随流量的增加而大幅增加。从以上现象可以判断网卡的连接上有故障,接着测试此工作站的网卡

故障诊断分析方法-结课论文

故障诊断分析方法比较 摘要:小波变换作为信号处理的手段,逐渐被越来越多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工 程技术人员重视和应用。在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中,故障时常发生,为了诊断 系统是否故障,小波分析是很好的方法。小波分析的方法很多,小波的选择也 很多类,为了研究哪种小波分析方法更加适合于故障检测。论文将通过一个例 子来分别采用功率谱、多分辨小波分析和小波包三种方法进行突发性故障诊断,来研究各自的分析特点。并总结在故障发生时,一个更加好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故障功率谱多分辨分析小波包分析 正文: 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检测时,通常采用对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找出奇 异点的方法来实现设备监测。傅里叶变换是频谱分析的主要工具,其方法是研 究函数在傅里叶变换后的衰减以推断函数是否具有奇异性及奇异性的大小,但 傅里叶分析只能确定一个函数奇异性的整体性质而难以确定奇异点空间的位置 分布情况,这一局限性导致了频谱分析不能精确的确定信号的奇异性特点,给 进一步分析信号的规律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而在傅里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功率谱可以识别不同信号的故障信号。将正 常信号的功率谱与运行过程中不断连续收集的信号功率谱进行对比,功率谱异 常就表示机械系统有故障,不同类型的故障会有不同类型的频谱特征,从故障 信号的功率谱中可以识别故障的类型。 然而利用传统的频谱分析方法只能从频谱图上了解故障信号的所包含的频 率成分,而无法确定具体的频率成分的震动形式。无法对具体的频率成分进行 分析,难以直接描述机械的状态。小波分析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适用于时 变信号分析的新兴工具,它可以把时域信号变换到时间—尺度域中,在不同尺 度下观察不同的局部化特性。在信号突变时,其小波变换后的系数具有模量极 大值,可通过对模的极大值点的检测来确定故障发生的时间点。在从小波基础 上发展的小波包,对各个子小波空间做出更加细致的分解,其对应的频带被进 一步分解,这使得时—频分析能聚焦于任意的细节,在故障诊断时,可从细节 上分析故障。 很多工作系统正常工作时,工作输出点的采样信号是蠕变信号,当由于多 种原因系统系统故障时,输出信号将产生一突变信号(主要表现在幅度和频率 的变化),信号的突变时刻被称为信号的奇异点。这些奇异点数值包含有重要 的故障信息,因此,对突变信号进行检测和处理,是故障诊断的关键。 因此,本文从功率谱、多分辨分析分析和小波包三种方法进行蠕变信号突发性 故障诊断,并比较总结它们的特点。 实例:由于日常机械中很多振动信号都是由不通频率的正弦余弦波组成的,于 是这里选择的原始信号采用的是单一频率正弦波的形式。为了研究上述三种分 析方法,并且由于还未在先研究阶段中未得到研究机械的信号,为了简化分析

不对中故障诊断简单分析

不对中故障诊断简单分析 摘要:主要对旋转机械不对中故障的征兆机理进行分析,总结此类故障的振动信号在时域和频域内的典型特征。实践证明通过频谱分析诊断不对中故障,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不对中频谱分析 Abstract: mainly on rotating mechanical misalignment fault signs of mechanism analysis, summarize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such fault vibration signal in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it is a very effective way to diagnose fault by spectrum analysis. Key words: out of alignment frequency spectrum analysis 1引言:在各类旋转机械故障中,不对中是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旋转机械故障中60% 的故障与不对中有关。转子系统出现不对中后,在旋转过程中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动态效应,如设备的振动、联轴器的偏转、轴承的磨损和油膜失稳、轴的挠曲变形等,危害极大。本位就不对中的故障简单分析。 2转子不对中的类型 如图1所示,转子不对中包括轴承不对中和轴系不对中两种情况。轴颈在轴承中偏斜称为轴承不对中。轴承不对中本身不会产生振动,它主要影响到油膜性能和阻尼。在转子不平衡情况下,由于轴承不对中对不平衡力的反作用,会出现工频振动。 机组各转子之间用联轴节连接时,如不处在同一直线上,就称为轴系不对中。通常所讲的不对中多指轴系不对中。造成轴系不对中的原因有安装误差、管道应变影响、温度变化热变形、基础沉降不均等。由于不对中,将导致轴向、径向交变力,引起轴向振动和径向振动。由于不对中引起的振动会随不对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对中是非

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实例

第十章发动机故障分析排除 第一节发动机故障检查分析方法 1UZH FE发动机所产生的故障,在外部表现上与化油器式发动机的故障基本相同,其故障分析的基本思路也相似,每个系统的检查都是按以下三个要素进行:(1) 高气缸压缩压力;(2) 正确的点火正时和强大的火花;(3) 良好的空气—燃油混合气。 要特别记住,EFI(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故障率是比较低的,必须确定故障原因是否真正出在EFI 系统。首先要查明故障是否出在影响压缩压力的起动系统或发动机本身;或是出在影响正确点火正时和火花强度的点火装置(火花塞、高压线、点火线圈、分电器、点火器)上。然后对控制空气—燃油混合气的EFI 系统进行检查。 检查起动系统、发动机或点火系统的方法,与检查化油器式发动机基本相同。 而EFI 系统的检查方法,则不同于化油器的检查。 图10—1列出了ECU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排除的基本程序;图10—2是利用万用表和丰田电脑控制系统(TCCS)检测器进行故障分析排除的程序。 为了迅速地查找故障源,首先必须了解故障出现时的情形、条件、如何发生以及是否已检修过等与故障有关的情况和信息。为此,必须认真听取客户对故障现象的描述。尽管客户的描述可能有误或不全面,也可能是自相矛盾的,但它常常有可能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最好的做法是:在听取客户的初步意见之后,思索—下,进行初步诊断检查是否有故障代码,随后询问—些有关的问题,并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帮助确定或否定初步诊断的结论,同时,认真填写“发动机控制系统

客户所述故障检查分析表” (如表10—1 所示),便于以后检查分析时参考。 在检查诊断代码时,如果不能确认故障代码,在基本检查中也不能确认故障 原因,则应按表10—2 中的数字顺序进行故障分析排除。表10—2 中标有*号的电路可用丰田电脑控制系统(TCCS)检测器进行检查。 *可用丰田手持式检测器或分接盒进行诊断 图10—1 ECU 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程序图 ?:可用TCCS佥测器进行诊断的步骤 图10—2用万用表和丰田电脑控制系统(TCCS)检测器进行故障诊断程序 表10—1 发动机控制系统客户所述故障检查分析表 检查员姓名: 第二节配线和连接器故障的检查方法 配线或连接器故障不外乎开路或短路。 开路:这可能是配线脱开、连接器接触不良、连接器端子拔出等造成的 图10—3 连接器故障示意图 备注:①导线在中间折断是很罕见的。大多在连接器处脱开。尤其应仔细 检查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连接器。②连接器端子生锈、端子间夹有异物、连接器插头和插座之间接触压力下降等,都有可能造成接触不良。只需将连接器拔出后再插上—次,便可改变其连接状况,可能使其恢复正常接触。 所以在故障排除分析时,如果检查配线和连接器时未发现不正常,但故障却在检查后消失,则可认为故障原因在配线或连接器。

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doc

第一章 1.故障的定义 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称为失效,对可修复的产品也称为故障。 2.故障的分类 1. 按故障形成的时间规律分类 (1)渐发性故障(磨损故障)(2)突发性故障 2. 按故障因果关系分类 (1)功能故障:指一个产品不能满足规定性能标准的现象。 ①完全丧失功能。②达不到规定的性能水平。 (2)潜在故障:是一种能指示功能故障即将发生的可以鉴别的实际状态。 3. 按故障影响后果分类 汽车故障分类:致命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轻微故障。 3.造成故障的结构因素 1. 机械结构因素 (1)连接件配合性质的破坏 ①动配合件间隙的增大。②静配合件的减弱。 (2)零件间相互位置关系的破坏 由于零件的磨损或变形造成: ①零件本身各工作面之间相互关系破坏。②不同零件之间相互关系破坏。(3)机构工作协调性的破坏 2. 导致结构因素改变的能量因素 能量因素导致零件出现缺陷,零件缺陷导致机器故障。 ①周围介质能量:环境、负荷,与操作有关。 ②机器运行的内部能量:热能、动能。

③材料潜伏能量:内应力,与制造、装配有关。 4.可靠性、无故障性、耐久性的定义 可靠性:机械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故障地完成其规定功能的能力。 无故障性——产品在一定时间内连续不断地保持工作能力的性能。 耐久性——产品在达到报废之前(使用期间按规定进行维修),保持其工作能力的性能。 5.维修的概念 对于可修复产品,从寻找、发现故障部位起,到修理、安装、调整、复原、试验、恢复正常工作状态的全过程。 6.可靠性设计和最佳可靠度 可靠性设计:从经济观点在可靠性和维修性之间求平衡,获得最佳可靠度。 制造费用与维修费用之和的最小值所对应的R(t) 即为最佳R(t)。 7.磨损的概念 故障表现形式:磨损、变形、疲劳断裂、腐蚀等。 磨损: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相对运动零件的表面上发生尺寸、形状、表面质量变化的现象。 8.磨料磨损的概念 磨料磨损:由于摩擦副的一个表面存在硬的凸起部分,或者两个表面之间存在硬质颗粒,在发生相对运动时,表面被挤压或刮削而破坏。 9.黏着磨损的机理 摩擦副表面产生高温,材料表面强度降低,承受高压力的表面凸起部分相互黏着(溶合),在相对运动中被撕裂,使材料从强度低的表面转移到强度高的表面。 后果:摩擦副咬死或划伤。 10.疲劳磨损的概念及特点 定义:摩擦副材料表面上局部区域在循环接触应力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由于裂纹扩展而分离

最全的网络故障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

第一部:网络经脉篇2 [故事之一]三类线仿冒5类线,加上网卡出错,升级后比升级前速度反而慢2 [故事之二]UPS电源滤波质量下降,接地通路故障,谐波大量涌入系统,导致网络变慢、数据出错4 [故事之三]光纤链路造侵蚀损坏6 [故事之四]水晶头损坏引起大型网络故障7 [故事之五] 雏菊链效应引起得网络不能进行数据交换9 [故事之六]网线制作不标准,引起干扰,发生错误11 [故事之七]插头故障13 [故事之八]5类线Cat5勉强运行千兆以太网15 [故事之九]电缆超长,LAN可用,WAN不可用17 [故事之十]线缆连接错误,误用3类插头,致使网络升级到100BaseTX网络后无法上网18 [故事之十一]网线共用,升级100Mbps后干扰服务器21 [故事之十二]电梯动力线干扰,占用带宽,整个楼层速度降低24 [故事之十三]“水漫金山”,始发现用错光纤接头类型,网络不能联通27 [故事之十四]千兆网升级工程,主服务器不可用,自制跳线RL参数不合格29 [故事之十五]用错链路器件,超五类线系统工程验收,合格率仅76%32 [故事之十六]六类线作跳线,打线错误造成100M链路高额碰撞,速度缓慢,验收余量达不到合同规定的40%;34 [故事之十七]六类线工艺要求高,一次验收合格率仅80%36 第二部:网络脏腑篇39 [故事之一] 服务器网卡损坏引起广播风暴39 [故事之二]交换机软故障:电路板接触不良41 [故事之三]防火墙设置错误,合法用户进入受限44 [故事之四]路由器工作不稳定,自生垃圾太多,通道受阻47 [故事之五]PC机开关电源故障,导致网卡工作不正常,干扰系统运行49 [故事之六]私自运行Proxy发生冲突,服务器响应速度“变慢”,网虫太“勤快” 52 [故事之七]供电质量差,路由器工作不稳定,造成路由漂移和备份路由器拥塞54 [故事之八]中心DNS服务器主板“失常”,占用带宽资源并攻击其它子网的服务器57 [故事之九]网卡故障,用户变“狂人”,网络运行速度变慢60 [故事之十]PC机网卡故障,攻击服务器,速度下降62 [故事之十一]多协议使用,设置不良,服务器超流量工作65 [故事之十二]交换机设置不良,加之雏菊链效应和接头问题,100M升级失败67 [故事之十三]交换机端口低效,不能全部识别数据包,访问速度慢70 [故事之十四]服务器、交换机、工作站工作状态不匹配,访问速度慢72 第三部:网络免疫篇75 [故事之一]网络黑客程序激活,内部服务器攻击路由器,封闭网络75 [故事之二]局域网最常见十大错误及解决(转载)78 [故事之三] 浅谈局域网故障排除81 网络医院的故事 时间:2003/04/24 10:03am来源:sliuy0 整理人:蓝天(QQ:) [引言]网络正以空前的速度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新的设备越来越多。一个正常工作的网络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是不言而喻的,但一个带病

轴承不对中诊断要点

轴承不对中诊断要点 来源:大连轴研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8212427954.html,/ 一、不对中情况的谱图特征。 1 角不对中故障 角度不对中特征谱的特点: ( 1) 会产生较大的轴向振动, 频谱为基频和2 倍频为主, 还常见基频和2 倍、3 倍频都占优势的情况。 (2) 如果3 倍频超过30% ~ 50%, 则可认为是存在角度不对中。 ( 3) 联轴节两侧轴向振动相位相差180°。 2 平行不对中故障 平行不对中特征谱的特点: ( 1) 振动特性类似于角度不对中, 但径向振动较大。 ( 2) 频谱中2 倍频较大, 常常超过基频。 ( 3) 角度不对中和平行不对中严重时, 会产生较多谐波的高谐次( 4~ 8 倍频) 振动。 ( 4) 联轴节两侧相位相差也是180°。

3 轴承不对中故障 轴承不对中实际上反映的是轴承坐标高和左右位置的偏差。由于结构上的原因。轴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具有不同的刚度和阻尼,不对中的存在加大了这种差别。虽然油膜既有弹性又有阻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对中的影响,但当不对中过大时,会使轴承的工作条件改变,使转子产生附加的力和力矩,甚至使转子失稳和产生碰摩。轴承不对中会产生基频、2 倍频, 振动以轴向为主;找对中无法消除振动, 只有卸下轴承重新安装。 轴承不对中使轴颈中心的平衡位置发生变化,使轴系的载荷重新分布。负荷大的轴承油膜呈现非线型,在一定条件下出现高次谐波振动,负荷较轻的轴承易引起油膜涡动进而导致油膜振荡,支承负荷的变化还使轴系的临界转速和振型发生改变。 二、不对中诊断要点 1.频域: ① 确认轴向和径向在1、2、3倍频处有稳定的高峰,特别注意2倍频分量。 ②径向振动信号以1倍频和2倍频分量为主,轴系不对中越严重,其2倍频分量就越大,多数情况下会超过1倍频。 ③轴向振动以1倍频分量幅值较大,幅值和相位稳定。 ④联轴节两侧相临轴承的油膜压力反方向变化,一个油膜压力变大,另一个则变小。相位基本上成180度。 ⑤4-10倍频分量较小。 2) 时域: 确认以稳定的周期波形为主,每转出现1个、2个或3个峰,没有大的加速度冲击现象。如果轴向振动径向振动一样大或者比径向还大,则说明情况非常严重3)振动信号的原始波形是畸变的正弦波。 4)轴心轨迹呈香蕉形或8字形,正进动。 5)振动对负荷变化较为敏感,一般振动幅值随负荷的增大而升高。 提示: 1)在确认不对中的若干特征时,如果出现:轴向振动小且4-10倍频分量较大,则有可能是机械松动。 2)在诊断不对中时,如果1倍频分量比其他分量占优势,可能存在角不对中;2倍频分量比其他分量占优势,可能存在平行不对中。 3)如果时域波形不稳定或出现较大的冲击现象,可能是其他故障。 4)对于电机,如果基频及其他倍频分量大的同时,其振动时域波形有调制现象,或基频处出现边频,可能存在机电故障,如转子断条或轴承倾斜导致的偏心。

机械故障诊断案例分析

六、诊断实例 例1:圆筒瓦油膜振荡故障的诊断 某气体压缩机运行期间,状态一直不稳定,大部分时间振值较小,但蒸汽透平时常有短时强振发生,有时透平前后两端测点在一周内发生了20余次振动报警现象,时间长者达半小时,短者仅1min左右。图1-7是透平1#轴承的频谱趋势,图1-8、图1-9分别是该测点振值较小时和强振时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经现场测试、数据分析,发现透平振动具有如下特点。 图1-7 1*轴承的测点频谱变化趋势 图1-8 测点振值较小时的波形与频谱

图1-9 测点强振时的波形和频谱 (1)正常时,机组各测点振动均以工频成分)幅值最大,同时存在着丰富的低次谐波成分,并有幅值较小但不稳定的(相当于×)成分存在,时域波形存在单边削顶现象,呈现动静件碰磨的特征。 (2)振动异常时,工频及其他低次谐波的幅值基本保持不变,但透平前后两端测点出现很大的×成分,其幅度大大超过了工频幅值,其能量占到通频能量的75%左右。 (3)分频成分随转速的改变而改变,与转速频率保持×左右的比例关系。 (4)将同一轴承两个方向的振动进行合成,得到提纯轴心轨迹。正常时,轴心轨迹稳定,强振时,轴心轨迹的重复性明显变差,说明机组在某些随机干扰因素的激励下,运行开始失稳。 (5)随着强振的发生,机组声响明显异常,有时油温也明显升高。 诊断意见:根据现场了解到,压缩机第一临界转速为3362r/min,透平的第一临界转速为8243r/min,根据上述振动特点,判断故障原因为油膜涡动。根据机组运行情况,建议降低负荷和转速,在加强监测的情况下,维持运行等待检修机会处理。 生产验证:机组一直平稳运行至当年大检修。检修中将轴瓦形式由原先的圆筒瓦更改为椭圆瓦后,以后运行一直正常。 例2:催化气压机油膜振荡 某压缩机组配置为汽轮机十齿轮箱+压缩机,压缩机技术参数如下: 工作转速:7500r/min出口压力:轴功率:1700kW 进口流量:220m3 /min 进口压力:转子第一临界转速:2960r/min 1986年7月,气压机在运行过程中轴振动突然报警,Bently 7200系列指示仪表打满量程,轴振动值和轴承座振动值明显增大,为确保安全,决定停机检查。

典型小家电故障检修实例

第14章典型小家电故障检修实例 第1节电饭煲故障检修实例 1.美的电饭煲 【例1】故障现象:美的M B-F250M豪华 型电饭煲通电后无反应 分析与检修:通过故障现象分析可知,故障是由于没有市电输入或电源电路、微处理器 电路异常所致。测得电饭煲的电源线有220V电压,说明故障发生在电饭煲内部。拆开电饭 煲,经检测温度熔断器正常,初步判断没有过流、过热现象,怀疑电源电路或微处理器电路 异常。测得三端稳压器L M7805没有S V电压输出,而它的输入端有15V电压,说明L M7805 或其负载异常。经检查L M7805的负载正常,因此可能是L M7805异常。将L M7805用A N7805 更换后,SV电压恢复正常,故障排除。 【例2】故障现象:美的M B-F250M豪华 型电饭煲通电后无反应 分析与检修:按上例的检修思路,测得三端稳压器L M7805 没有5V电压输出,并且它 的输入端有也没有供电,说明供电电路异常。因为测得电源变压器的初级绕组有219V的市 电电压输入,而次级绕组没有交流电压输出,所以怀疑电源变压器损坏。断电后测得该变压 器的初级绕组阻值为无穷大,而正常时应为 1.8k Q左右,说明变压器的确开路,用同规格的 电源变压器更换后,电源电路恢复正常,故障排除。 【例3】故障现象:美的M B-F250M豪华 型电饭煲通电后无反应 分析与检修:按上例的检修思路,测得三端稳压器L M7805 有S V电压输出,说明微处 理器电路异常。检查微处理器电路时,发现晶振T P253损坏,用同规格晶振更换后,微处理 器电路恢复正常,故障排除。 【例4】故障现象:美的M B-Y C B30B型 电饭煲有时煮饭米饭不熟

网络故障诊断与维护

网络故障 网络故障诊断应该实现三方面的目的:确定网络的故障点,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发现网络规划和配置中欠佳之处,改善和优化网络的性能;观察网络的运行状况,及时预测网络通信质量。 网络故障诊断以网络原理、网络配置和网络运行的知识为基础。从故障现象出发,以网络诊断工具为手段获取诊断信息,确定网络故障点,查找问题的根源,排除故障,恢复网络正常运行。 网络故障通常有以下几种可能:物理层中物理设备相互连接失败或者硬件及线路本身的问题;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的接口配置问题;网络层网络协议配置或操作错误;传输层的设备性能或通信拥塞问题;上三层CISCO IOS或网络应用程序错误。诊断网络故障的过程应该沿着OSI七层模型从物理层开始向上进行。首先检查物理层,然后检查数据链路层,以此类推,设法确定通信失败的故障点,直到系统通信正常为止。 网络诊断可以使用包括局域网或广域网分析仪在内的多种工具: 路由器诊断命令;网络管理工具和其它故障诊断工具。CISCO提供的工具足以胜任排除绝大多数网络故障。查看路由表,是解决网络故障开始的好地方。 ICMP的ping、trace命令和Cisco的show命令、debug命令是获取故障诊断有用信息的网络工具。我们通常使用一个或多个命令收集相应的信息,在给定情况下,确定使用什么命令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譬如,通过IP协议来测定设备是否可达到的常用方法

是使用ping命令。ping从源点向目标发出ICMP信息包,如果成功的话,返回的ping 信息包就证实从源点到目标之间所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功能都运行正常。 如何在互联网络运行后了解它的信息,了解网络是否正常运行,监视和了解网络在正常条件下运行细节,了解出现故障的情况。监视那些内容呢利用show interface命令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得待检查的每个接口的信息。另外show buffer命令提供定期显示缓冲区大小、用途及使用状况等。Show proc命令和 show proc mem命令可用于跟踪处理器和内存的使用情况,可以定期收集这些数据,在故障出现时,用于诊断参考。 1.网络故障以某种症状表现出来,故障症状包括一般性的(象用户不能接入某个服务器)和较特殊的(如路由器不在路由表中)。对每一个症状使用特定的故障诊断工具和方法都能查找出一个或多个故障原因。一般故障排除模式如下: 1)物理层及其诊断 物理层是OSI分层结构体系中最基础的一层,它建立在通信媒体的基础上,实现系统和通信媒体的物理接口,为数据链路实体之间进行透明传输,为建立、保持和拆除计算机和网络之间的物理连接提供服务。 物理层的故障主要表现在设备的物理连接方式是否恰当;连接电缆是否正确;MODEM、CSU/DSU等设备的配置及操作是否正确。

故障处理案例

故障处理案例 22:偏航过载 系统执行偏航动作时,偏航电流过大超过电控系统的设定值,报偏航过载,偏航支路电控设定为空开F15过载电流6A,F5,F6热继过载电流值为1.6A,正常时开入模块SM321的5角为高电平,过载时为低电平.偏航过载发生多在电控及偏航电机,减速器一路,但也有液压如偏航电磁阀出现问题造成偏航过载的故障. 故障处理方法: 检查偏航电机是否过负荷保护动作,分别对左右偏航电机作类比检查,检查电机接线与电磁刹车体,检查线路中的空开输入输出电压值的变化,通过使用万用表的电压档顺线路节点检查.是否因减速器的损坏造成电机线路的过载,检修时将重点放在偏航电机及减速器支路上, 检查偏航减速器是否损坏(一般通过听声音,看油的颜色,或拆下偏航减速器到地面打开检查),修理或更换; 但液压支路也会造成此故障的发生,如液压电磁阀支路出现问题使的偏航时负荷过重造成过载. 26:建压超时 系统建压时间(液压站)超过电控设定时间,电控设定为90秒,报建压超时故障,在系统建压过程中,如果所建系统压力超过叶尖减压阀和叶尖溢流阀的整定值之和,或者超过系统溢流阀的整定值,液压泵将连续工作,工作时间达到最大限定时间(90秒)时电控系统将报告“建压超时”, 故障处理方法: 此故障为1:液压系统调整不当,2:液压管路出路漏点,3:电控系统出现问题当系统的开出模块损坏时会报此故障,检查此类故障时,应将重点放在液压系统的检查上来,管路是否存在漏点,液压系统的各压力值整定是否正常, 整定液压系统时应注意调整顺序,电控模块的损坏如开出模块,现场也有使用数显调压装置,这都会造成此故障的发生.

18:左偏开关动 偏航计数器中有三个触点向计算机柜送三个开关信号,即左偏开关动,中间位置开关,右偏开关动。当风机左向扭缆达到偏航计数器设定位置时,即左偏开关动时,此时风机右偏航,待解缆结束后风机自动复位、开机。SM321开入模块显示左偏,,右偏,中的开关动状态,正常时开入模块此三个灯显示高电平状态,如左偏开关动此时开入模块左偏灯为低电平状态,右偏开关动此时右偏灯为低电平. 故障处理方法: 如计数器开关动在正常情况下,将会有解缆动作,即左偏开关动后,风机会右解缆,反之.如风机计数器开关动后,没有解缆动作, 上机检查电缆扭转情况,检查计数器小齿计数转数,27转.中心点与左右开关触点各27转.检查与计数器相连的电路的通断情况.考虑电控元件的损坏. 12:闸块1无反馈 风机在检测时未收到高速闸1释放信号(高速闸释放信号丢失),故报此故障,高速闸上装有闸释放和闸磨损两个开关,正常时计算机可以检测到闸释放信号信号高电平,无此电平,即报此路无反馈。 计算机柜 高速闸2反馈 故障处理方法: 高速闸释放信号回路中任一端子及开关开路,计算机柜中开入模块I4损坏都会造成此故

不对中故障机理与诊断

不对中故障机理与诊断 大型机组通常由多个转子组成,各转子之间用联轴器联接构成轴系,传递运动和转矩。 由于机器的安装误差、工作状态下热膨胀、承载后的变形以及机器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等,有可能会造成机器工作时各转子轴线之间产生不对中。 具有不对中故障的转子系统在其运转过程中将产生一系列有害于设备的动态效应,如引起机器联轴器偏转、轴承早期损坏、油膜失稳、轴弯曲变形等,导致机器发生异常振动,危害极大。 一、转子不对中的类型 如图1-1所示,转子不对中包括轴承不对中和轴系不对中两种情况。轴颈在轴承中偏 斜称为轴承不对中。轴承不对中本身不会产生振动,它主要影响到油膜性能和阻尼。在转子不平衡情况下,由于轴承不对中对不平衡力的反作用,会出现工频振动。 机组各转子之间用联轴节连接时,如不处在同一直线上,就称为轴系不对中。通常所讲的不对中多指轴系不对中。造成轴系不对中的原因有安装误差、管道应变影响、温度变化 热变形、基础沉降不均等。由于不对中,将导致轴向、径向交变力,引起轴向振动和径向振动。由于不对中引起的振动会随不对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对中是非常普遍的故障,即使采用自动调位轴承和可调节联轴器也难以使轴系及轴承绝对对中。当对中超差过大时,会对设备造成一系列有害的影响,如联轴节咬死、轴承碰磨、油膜失稳、轴挠曲变形增大等, 严重时将造成灾难性事故。 J.—_…L一 如图1-2所示,轴系不对中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轴线平行位移,称为平行不对中; (2)轴线交叉成一角度,称为角度不对中; (3)轴线位移且交叉,称为综合不对中。

图1-2齿式联轴器转子不对中形式 二、不对中振动的机理 大型高速旋转机械常用齿式联轴器,中小设备多用固定式刚性联轴器,不同类型联轴器及不同类型的不对中情况,振动特征不尽相同,在此分别加以说明。 1.齿式联轴器连接不对中的振动机理 齿式联轴器由两个具有外齿环的半联轴器和具有内齿环的中间齿套组成。两个半联轴器分别与主动轴和被动轴连接。这种联轴器具有一定的对中调节能力,因此常在大型旋转设 备上采用。在对中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内外齿套之间只有传递转矩的周向力。当轴系对中超差时,齿式联轴器内外齿面的接触情况发生变化,从而使中间齿套发生相对倾斜,在传递运动和转矩时,将会产生附加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引发相应的振动,这就是不对中故障振动的 原因。 (1)平行不对中 联轴器的中间齿套与半联轴器组成移动副,不能相对转动。当转子轴线之间存在径向位移时,中间齿套与半联轴器间会产生滑动而作平面圆周运动,中间齿套的中心是沿着以径 向位移y为直径作圆周运动。如图1-3所示。 图1-3联轴器平形不对中图1-4联轴器齿套运动分析 如图1-4所示,设A为主动转子的轴心投影,B为从动转子的轴心投影,K为中间齿套的轴心,AK为中间齿套与主动轴的连线,BK为中间齿套与从动轴的连线,AK垂直BK , 设AB长为D, K 点坐标为K (x , y),取?为自变量,则有 jx - Dsin^costf ?-yDsin2ff ly = Deo 虻加- 对?求导,得

数码相机常见故障实例维修

数码相机常见故障实例 维修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数码相机常见故障实例维修 数码相机是一种高度精密的机电产品,使用不当和自身缺陷都会导致故障。这里来谈谈数码相机的各种故障和处理办法。 1.故障现象:液晶屏显示图象扭曲,偏色,模糊,混乱,甚至黑屏。拍照和摄像都是如此。前几年的数码相机常见。此类故障最为频繁,我已遇到CANONA70,A75,S1IS;SONYF717;NIKON5700等机型出现此类故障。故障原因:CCD问题。这些故障相机共同的特点是都用了SONY的问题CCD,时间长了后CCD内部引线脱焊导致故障。 解决办法:直接找售后。这类故障是免费维修的。每个厂家都有故障相机列表,可以先上网查查自己的相机是否在列表内,如果在的话维修是免费的。不在列表内的相机要维修就得自己掏钱了。 维修的方法是更换CCD,好象有的维修部门可以把故障CCD上的玻璃封装拆下来,对引线重新焊接后再封回去。 2.故障现象:照片上布满横纹,暴光过度,摄像正常。 故障原因:快门损坏,一直打开而不能闭合。或是快门排线坏。 解决办法:检查快门组件和排线,一般是排线损坏。 此类故障以三星的相机最为频繁,不信大家BAIDU一下“横纹”就知道了。三星几乎所有的相机都可能发生这类故障,原因是快门组件的排线断了。我就不明白了,三星你就不能换个质量好点的排线啊,而且毛病出了几年还不改,甚至现在的蓝调系列都有这个问题,无语了。 对于这类故障,三星官方说是免费维修,但是在一些小地方,可能维修就要花钱了。建议出现此类故障的朋友拿上自己的三星相机到售后问问,免费维修最好,但如果要收费,大家可据理力争,实在不行装成烂仔泼妇闹一闹,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故障现象:室内拍摄正常,室外暴光过度 故障原因:光圈组件损坏,或排线坏 解决办法:更换相应配件 4.故障现象:相机操作一切正常,但取景和拍摄照片全黑 故障检测及原因:对着镜头看,看快门按钮按下一瞬间快门是否关闭后又打开。如果快门开合正常,一般为CCD或主板问题。如果快门无动作,则

不对中-诊断要点

一、不对中情况的谱图特征。 1 角不对中故障 角度不对中特征谱的特点: ( 1) 会产生较大的轴向振动, 频谱为基频和2 倍频为主, 还常见基频和2 倍、3 倍频都占优势的情况。 (2) 如果3 倍频超过30% ~ 50%, 则可认为是存在角度不对中。 ( 3) 联轴节两侧轴向振动相位相差180°。 2 平行不对中故障 平行不对中特征谱的特点: ( 1) 振动特性类似于角度不对中, 但径向振动较大。 ( 2) 频谱中2 倍频较大, 常常超过基频。 ( 3) 角度不对中和平行不对中严重时, 会产生较多谐波的高谐次( 4~ 8 倍频) 振动。 ( 4) 联轴节两侧相位相差也是180°。 3 轴承不对中故障 轴承不对中实际上反映的是轴承坐标高和左右位置的偏差。由于结构上的原因。轴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具有不同的刚度和阻尼,不对中的存在加大了这种差别。虽然油膜既有弹性又有阻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对中的影响,但当不对中过大时,会使轴承的工作条件改变,使转子产生附加的力和力矩,甚至使转子失稳和产生碰摩。轴承不对中会产生基频、2 倍频, 振动以轴向为主;找对中无法消除振动, 只有卸下轴承重新安装。

轴承不对中使轴颈中心的平衡位置发生变化,使轴系的载荷重新分布。负荷大的轴承油膜呈现非线型,在一定条件下出现高次谐波振动,负荷较轻的轴承易引起油膜涡动进而导致油膜振荡,支承负荷的变化还使轴系的临界转速和振型发生改变。 二、不对中诊断要点 1.频域: ① 确认轴向和径向在1、2、3倍频处有稳定的高峰,特别注意2倍频分量。 ②径向振动信号以1倍频和2倍频分量为主,轴系不对中越严重,其2倍频分量就越大,多数情况下会超过1倍频。 ③轴向振动以1倍频分量幅值较大,幅值和相位稳定。 ④联轴节两侧相临轴承的油膜压力反方向变化,一个油膜压力变大,另一个则变小。相位基本上成180度。 ⑤4-10倍频分量较小。 2) 时域: 确认以稳定的周期波形为主,每转出现1个、2个或3个峰,没有大的加速度冲击现象。如果轴向振动径向振动一样大或者比径向还大,则说明情况非常严重3)振动信号的原始波形是畸变的正弦波。 4)轴心轨迹呈香蕉形或8字形,正进动。 5)振动对负荷变化较为敏感,一般振动幅值随负荷的增大而升高。 提示: 1)在确认不对中的若干特征时,如果出现:轴向振动小且4-10倍频分量较大,则有可能是机械松动。 2)在诊断不对中时,如果1倍频分量比其他分量占优势,可能存在角不对中;2倍频分量比其他分量占优势,可能存在平行不对中。 3)如果时域波形不稳定或出现较大的冲击现象,可能是其他故障。 4)对于电机,如果基频及其他倍频分量大的同时,其振动时域波形有调制现象,或基频处出现边频,可能存在机电故障,如转子断条或轴承倾斜导致的偏心。 5)对于齿式联轴器在2倍频下,还可能出现3、4、5等倍频分量。 转子不对中通常指相邻两转子的轴心线与轴承中心线的倾斜或偏移程度。转子不对中可分联轴器不对中和轴承不对中,联轴器不对中又可分为平行不对中、偏角不对中和平行偏角不对中三种情况。 补充轴承不对中故障特征: 1。轴承不对中时径向振动较大,可能出现高次谐波,振动不稳定。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220320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所属系部:工程技术教研室 学时:78 编写执笔人: 于天秀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其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并重的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教学效果对专业的发展建设和学生的就业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课程是研究汽车在不解体的情况下故障诊断与性能技术的检测,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的实践课。 本课程主要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不解体汽车的条件下,掌握汽车性能的检测与故障诊断以及相关维修技术;同时对现代化汽车高级检测及维修设备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达到熟悉仪器仪表以及合理使用的目的。 其前导课程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机械制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等,后续课程为《二手车评估》 1.2课程设计思路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7个学习情境组成。在学习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1)学习情境的设计要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思想的要求。学习情境是在职业院校实训场地对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化加工,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

(2)学习情境的前后排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以考虑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排列方法。 (3)《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学习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尽量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按照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的工作任务频率这一事实逻辑设计学习情境。教学内容按照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组织,即划分为“确定工作任务”、“计划”、“实施”和“检查评估与结果记录”几个阶段,注意培养学生完成综合性工作的能力。 2.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各系统总成主要部件的类型、作用、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2)理解汽车各系统总成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分析简单电路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基本掌握汽车各系统总成的故障诊断的程序和方法; (4)能识别汽车各系统总成主要部件,了解其在车上的布置及连接关系; (5)掌握检测汽车各系统总成主要部件的故障判断与检修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使用万用表、诊断仪、示波器进行零部件故障分析与检修的能力; (6)对各种故障进行检测与诊断;对有关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具备使用万用表、诊断仪、示波器、专用检测维修设备等进行零部件故障分析与检修的能力; 2、分析能力:利用实践经验判断并分析汽车常见故障,了解设备性能,达到 分析问题的目的。 (1)具备与客户沟通协商的能力,能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价车辆技术状况与故障。 (2)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独立制定维修计划,按照正确规范进行选择正确的仪器和工具,保证汽车维修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