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肿瘤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肿瘤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214)一、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肿瘤学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肿瘤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肿瘤的生物学治疗:主要包括基因治疗、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干细胞移植等研究方向。
2.抗肿瘤药物临床药理学研究:包括增强剂强度、提高化疗效果;保护剂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减少抗肿瘤药物的副作用;逆转耐药途径的临床研究等问题。
3.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及临床应用: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开发新的准确性高的肿瘤标志物,并利用现有肿瘤标记物的合理配伍提高其准确性、灵敏性,力图使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4.肿瘤的放射治疗:主要包括肿瘤的定向立体适形调强放射;放射治疗的剂量分割模式;肿瘤的放射增敏研究。
5. 肿瘤的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主要包括放疗计划的优化;放疗剂量的验证;辐射损伤的防护。
三、学习年限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17学分,选修不少于11学分。
学习时间由导师根据科研工作安排确定,在申请答辩之前修完全部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一)必修课1、学位公共课:共3门8学分。
2、学位基础课:不少于2学分。
3、学位专业课:不少于两门4学分。
4、前沿讲座2学分。
前沿讲座为硕士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他们对科研的兴趣;能够使他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对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采用两种方式:(1)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会1.0学分参加院系或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0.1学分/次参加全国性及更高级别的学术会议0.2学分/次(2)综述或报告1.0学分要求硕士生在读期间做综述或课题报告4次,其中至少在学科或院系报告1次。
医教协同下的肿瘤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及思考1

医教协同下的肿瘤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及思考1【摘要】医教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改革。
在国家卫计委下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无肿瘤科培养细则的情况下,结合学校及医院的具体情况,建立了“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构建了培养模式,涉及课程设置、临床培训细则、学位论文选题、分流淘汰制、职业素养培养等。
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思考,以期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肿瘤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教协同;培养模式;思考1.肿瘤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中有内科、外科、儿科、麻醉、放射等学科的培训细则,肿瘤科只有放射肿瘤科培训细则,未涉及肿瘤内科、肿瘤外科、肿瘤妇科等的培训细则。
而我院为昆明医科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而且是云南省唯一一家肿瘤专科医院,每年均招收肿瘤学专业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0名左右,专业方向涉及肿瘤内科、外科、妇瘤科等,这些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应如何进行临床轮转培养,如何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有效接轨,如何保证培养质量,是必须面对和值得探索的问题。
2.肿瘤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我院作为云南省唯一一家省级专科医院,并经云南省卫计委的认证为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
我们牵头制定了“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考试大纲”和“肿瘤科基地标准”,并通过认证。
因此,医教协同下的肿瘤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研究生培养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临床能力培养、临床科研能力培养、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以期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素养,较强临床医疗工作能力,具有一定临床科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专门人才。
3.思考与建议3.1积极沟通寻求社会支持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的大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由原来1个部门管理变为涉及2个部门,医学教育属教育部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属卫生主管部门。
肿瘤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与管理初探

肿瘤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与管理初探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培养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是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笔者所在医院从研究生及导师确保临床培训时间、加强综合专业能力训练、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加强阶段管理和建立临床技能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等几方面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与管理,效果显著。
[Abstract]Along with the regulate of structure of post graduate students,th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 graduate students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Clinical skill training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for post graduate medicine students.In order to clinical skill training and management for post graduate Oncology medicine students,writer s methods are from post graduate medicine student andadvisor training,to ensure clinical training time,to strengthen composite professional training,to carry out active teaching,to enhance stage management,to build clinical skill quality control system.[Key words]Oncology;Professional degree;Clinical skill專业学位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肿瘤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肿瘤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硕士培养方案(学科代码: 100214 )(修订)一、培养目旳具有坚定对旳旳政治方向, 热爱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旳领导, 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旳基本原理, 树立对旳旳世界观、人生观, 遵纪遵法, 品行端正, 作风正派, 具有良好旳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旳基础理论和系统旳专门知识, 掌握现代试验措施及技能,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旳能力, 具有严谨旳科研作风、良好旳合作精神和较强旳交流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纯熟阅读本专业旳外文文献;通过培养训练可以撰写专业论文。
具有健康旳心理和体魄。
二、研究方向1.肿瘤放射治疗学2.肿瘤外科治疗学3.肿瘤内科治疗学4.妇科肿瘤治疗学5.肿瘤病因学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硕士旳基本学制为3年。
硕士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得超过6年。
四、培养方式硕士硕士在第一学期集中学习学位课程, 第二学期起跟随导师组及上级医师在培养单位学习专业课和专业英语、试验技能、临床实践、撰写学位论文等工作, 时间两年半。
五、学分规定及课程设置六、实践环节1.肿瘤学文献阅读硕士通过阅读大量旳中外文文献, 应写出不少于2篇旳书面综述汇报。
重要参照书目(1)《现代肿瘤学》, 汤钊猷主编,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新版(2)《肿瘤学》精装版, 张天泽主编, 上中下三册, 天津科技出版社, 新版(3)《临床肿瘤学》, Mar.D.N等主编, 二版, 科学出版社, 1月(4)《肿瘤放射治疗学》, 尹蔚伯, 谷铣之主编,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 新版(5)《肿瘤精确放射治疗学》, 于金明等主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一版(6)《实用肿瘤内科学》精装版, 周际昌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3月(7)《内科肿瘤学》, 孙燕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3月(8)《肿瘤外科手术学》, 沈镇宙主编, 江苏科技出版社, 9月(9)《分子肿瘤学》, 詹启敏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新版(10)《临床CT诊断学》, 李果珍主编, 中日科技出版社(11)《医学影像诊断学》, 吴恩惠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供影像学专业用, 新版(12)《肿瘤病理组织诊断》, 周庚寅译,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3)《诊断病理学》, 刘彤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14)《断层解剖学》, 刘树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5)《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6)《中华肿瘤杂志》(17)《Cancer Research》(18)《Clinical Cancer Research》(19)《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20)《Cancer》(2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tion Oncology –Biology-Physics》(22)《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3)《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4)《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2.学术活动目旳: 为拓宽硕士旳学术视野, 增进硕士关注和理解学科前沿旳发展, 鼓励硕士参与本学科、专业旳国内外学术活动, 为硕士营造良好旳学术气氛, 增强对科研旳爱好, 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旳能力。
肿瘤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肿瘤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3、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5、其他方面:具有优良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三年三、研究方向1、肿瘤外科早期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癌浸润的临床病理学研究、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临床研究2、放疗科食管癌放射治疗临床研究3、肿瘤内科乳腺癌微转移的早期诊断、细胞周期调控与化疗4、妇瘤科子宫颈癌的综合治疗、雌激素受体表达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四、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必须全部完成,非学位课程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
包括学术讲座在内,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一)学位课程(必修课):22学分1、政治理论(1)自然辩证法40学时2学分(2)科学社会主义30学时 1.5学分(3)形势与政策24学时1学分2、英语(1)英语读写72学时3学分(2)英语听说72学时3学分(3)专业英语60学时2学分3、医学统计学50学时 2.5学分4、计算机文化基础与程序设计72学时3学分5、病理学24学时1学分6、分子生物学24学时1学分7、临床肿瘤学60学时2学分(二)非学位课程(选修课):至少6学分1、医学文献检索20学时1学分2、科技论文写作12学时1学分3、医学科研设计20学时1学分4、实验动物学18学时1学分5、临床免疫学30学时 1.5学分6、局部解剖学24学时1学分7、肿瘤学24学时1学分8、高级生理学20学时1学分(三)学术讲座: 至少2学分1、参加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每次0.5学分2、在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每次1学分五、临床工作硕士研究生按规定完成一轮教学或6个月临床实践工作,并有考核成绩记录。
肿瘤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肿瘤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0214)一、培养目标系统掌握肿瘤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和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前沿及发展方向。
掌握开展肿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和助教工作水平。
掌握一门外国语,至少完成一篇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硕士学位论文。
二、研究方向1、肿瘤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干预2、肿瘤治疗耐药机制及逆转3、肿瘤放射治疗生物学与临床4、肿瘤个体化治疗三、学习年限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所有硕士生规定课程学习第二学期:进入学科,开展专业课学习,并参加临床工作,结合临床在导师指导下开展选题,积累文献材料。
第二学年第三学期:针对选题积极准备,书写综述,做预实验与开题报告第四学期:结合开题报告修正课题设计,进行课题研究,完成专业进展课及专业英语考核工作。
第三学年第五学期:继续进行直至完成课题研究,根据初步结果必要时补充实验。
第六学期:进行资料整理、撰写论文及答辩。
四、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体现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硕士生一般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学位论文工作,实施下列论文过程的管理工作:1.选题: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调查及预实验研究等进行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选题应体现出科学研究的延续性,与导师从事的科研基金项目接轨,在本领域做查新工作,选择学科前沿领域的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所选的课题应有较强的研究基础和人力配备为依托。
2.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选题工作后,在第二学年内同时完成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
中期考核包括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综合考核和开题评议。
在开题评议前,应完成本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且预实验有了初步结果,经导师同意做开题报告。
考核委员会应就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是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是否为本学科的前沿课题,能否做出创造性成果等方面进行评议;并就该生的研究领域进行提问,考查学生是否对本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重要文献资料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是否掌握或创立了有关的实验方法,从而评价该生对所涉及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科研能力;同时应指出研究课题中的不足之处或有待完善的部分,以及该生对本领域知识欠缺的方面。
肿瘤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肿瘤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讨论稿)一、培养目标1.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的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
2.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通过严格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掌握基本诊断、治疗技术、肿瘤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处理方法等,学会门急诊处理、重危病人抢救、病历书写、临床教学等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高尚的医德。
轮转结束时,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该科临床工作的能力,达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技能水平。
3. 完成一定的教学实践任务,初步具有临床带教能力;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查阅本专业文献的能力,能用一门外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二、专业领域肿瘤学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3年,为全日制培养。
应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一般情况不允许提前毕业;学习年限最多延长至5年。
四、培养方式: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即每名研究生均配备基地导师及校内导师各一名)、临床能力实践指导小组负责制,结合研究生本人特点确定培养计划,对其课程学习、临床技能实践、临床研究实践、临床教学实践等各环节做出具体指导。
五、培养环节及总学分要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分为:课程学习环节、临床技能实践环节、临床研究实践环节、临床教学实践环节,总学分不少于46学分。
(一)课程学习环节--------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课程学习原则上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学习时间为周末。
2、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两个模块组成;选修课主要指专业选修课,分为基础类和临床类两个模块。
肿瘤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科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100210)(2015版)一、培养目标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2、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现代实验方法及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及撰写论文。
4、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二、研究方向1、普通外科学2、泌尿外科学3、胸心外科学4、骨外科学5、神经外科学三、学习年限1、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
研究生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得超过6年。
2、学习时间安排第一学期学习学位课程,第二学期至第三学期学习专业课和专业英语,科学研究或临床实践及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为两年半。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25学分。
硕士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确定所修课程,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专业课为外科学,80学时,5学分,包括普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胸心外科等五部分的外科学基础、病理学、解剖学、影像诊断学、外科治疗学等内容。
专业课要求硕士生系统地掌握外科学基础知识、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专业课学习方式以在导师指导下自学为主,以辅导和讲座为辅。
考试形式为闭卷,主要考核外科学基础知识,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外科学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临床硕士研究生应掌握的其他基本医学知识。
专业英语要求硕士生掌握本专业常用的专业词汇,并达到熟练运用。
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撰写英文摘要。
能对本专业的资料进行汉英互译,要求正确表达思想,无重大语言错误。
本专业英文资料总阅读量应不少于15—20万词汇,撰写5篇左右的文献摘要、综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214)一、培养目标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本专业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3.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4.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5.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肿瘤的精准治疗:肿瘤精确放疗,肿瘤放疗和免疫靶向治疗,分子功能影像如PET-CT等对肿瘤早期诊断、肿瘤分期及预后判断的价值研究。
2.肿瘤微环境研究:肿瘤微环境(包括T细胞、DC细胞等免疫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非免疫细胞成分)对肿瘤发生和进展、肿瘤放疗敏感性及肿瘤化疗耐药性的影响研究。
3.新型基因组学指标的研究及临床使用:包括肿瘤血清蛋白质谱、小RNA、长非编码RNA、蛋白质组检测等技术,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
4. 抗肿瘤药物研究:包括肿瘤免疫新靶点药物的研究;增强剂量强度、提高化疗效果;保护剂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减少抗肿瘤药物的副作用;逆转耐药途径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等问题。
5. 肿瘤的放射治疗:主要包括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剂量分割模式;肿瘤的放射增敏研究;肿瘤的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研究。
6. 肿瘤的综合治疗,肿瘤发病、复发、转移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三、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指导组由本专业及相关专业3-5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人员组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鼓励“三种经历”,即社会实践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
研究生在第二校园经历和海外经历中取得的学分,和培养计划内必修课内容及要求基本相同的,经导师认定后,提交医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认定,可以作为必修课成绩,取得相应学分,培养计划以外的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学分认定。
四、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
五、应修总学和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修订应修总学分:30 ,其中必修20学分(含培养环节学分)。
1. 必修课(学位课)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
专业外语,2学分。
(修读培养方案中1门及以上全英语教学必修课程并通过课程考核的,可免修专业外语。
)学位基础课:(2-3门)学位专业课:(2-3门)2. 选修课(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至少修读不少于2门的专业选修课。
非专业选修课: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至少修读1门公共选修课或1门跨培养单位选修课。
3. 补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1-2门。
补修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六、培养环节1. 前沿讲座,2学分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性成果,提高研究生参和学术活动的兴趣,提升学术交流能力。
前沿讲座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要求研究生参和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包括各类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二是要求研究生主讲一定数量的前沿讲座。
前沿讲座应贯穿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
(1)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会1.0学分参加学院或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0.1学分/次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0.2学分/次(2)综述报告或研究进展报告 1.0学分要求硕士生在读期间做综述或课题报告4次,其中至少在学科或医学院研究生论坛报告1次。
在本学科做综述或研究报告0.3学分/次在医学院研究生论坛做综述或研究报告0.4学分/次在省级以上学会做综述或报告0.6学分/次国际学术会议做研究报告1学分/次2. 讨论班,1学分讨论班指一定范围内的研究生在指导者的引导下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研讨,一般以研究方向或课题组为单位设立。
讨论班定期举行,每期有明确的主题,要求研究生充分参和讨论,展开学术争鸣。
讨论班是一种极具研究强度的学习形式,旨在通过参和者的直接交流和思想碰撞,以开拓思维,激发创新,养成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讨论班同时也是一种学术指导形式,鼓励导师或导师组依托讨论班对研究生进行有效的学术指导。
形式:硕士研究生自第三学期,应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讨论班。
讨论的内容主要是科研和学习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学习及科研汇报,每个人汇报近期的学习状况及科研进展情况,包括阶段内学习和科研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以及阶段性科研实验的成果和困难,大家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讨论;第二类为文献介绍,主要介绍和本研究或本专业相关的最新高水平文献。
每次讨论班应有完整记录。
组织:导师及课题组考核方式:由教授及副教授对研究生的表现进行评分,积极参和讨论且表现合格者给予本学分。
(主持人/组织者签字、参加人员名单、讨论主题,考核成绩)。
3. 临床实践,1学分临床医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必须参加不少于6个月的临床实践。
临床实践阶段按课程形式进行设置,由导师组负责安排在二级学科内相关科室轮转。
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安排(时间、科室)确定后需提交各培养单位教育处备案。
临床实践由轮转科室及导师组负责考核评估(实践课成绩≥70分为合格),医学院负责进行检查。
临床实践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4. 中期筛选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中期筛选在第三学期完成,内容包括:思想表现、科研能力、论文设计和准备及身体健康状况等。
考核合格者进入硕士论文研究和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七、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1. 科研时间: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一年半。
2、开题报告:开题时间为第二学期。
开题前必须完成对不少于30篇相关文献的综述,由导师组3位及以上成员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定、备案。
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3~5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的目的、依据,目前国内外进展的状况,研究的基本内容,采用的方法和手段,预期达到的水平,科研的条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度安排,和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经费预算等。
开题委员会专家对上述汇报给予评议,开题报告要求有文字记录备案。
3、中期检查:研究生在开题后的论文研究阶段,必须向导师组(含相关专家)进行至少2次以上论文中期报告,考核组在审核原始资料和听取汇报的基础上给出评价,并对今后工作给予指导。
中期检查要求有文字记录备案。
4、预答辩:在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前1个月,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进行公开预答辩。
预答辩委员会成员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查,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预答辩所有要求(包括程序、时间)和正式答辩相同,有关预答辩工作按研究生院相关规定执行。
5.实验记录认真进行原始材料审核(在论文中期检查和预答辩时进行),毕业论文研究原始记录使用统一的实验记录本,按学院制定的统一审核表,由导师及专家进行审核并备案。
6、学术论文发表要求:硕士生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核心A类刊物上发表和学位论文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文章已被接受发表或清样;文献综述、荟萃分析和摘要等不计在内)1篇及以上;或参和发表和学位论文相符的SCI论文(第一作者及申请学位研究生所在单位为山东大学,不含综述、摘要)。
提前毕业要求: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不允许提前毕业。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社会实践、前沿讲座、讨论班、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发给山东大学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硕士学位证书。
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Cancer: Principles & Practice of OncologyTextbook of Radiation Oncology现代肿瘤学肿瘤内科学放射肿瘤学Th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Cancer ResearchClinical Cancer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 Radiotherapy OncologyRadiotherapy of Oncology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肿瘤学杂志癌症肿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课程类别课程号课程名开课学期学时学分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公共学位课G090002思想政治理论(理工医)一54 3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工医类硕士生必修G910001第一外国语(英)一、二108 3大学外语教学部科学学位硕士生学位基础课专业外语二、三 2 导师组测试肿瘤病理学一36 2 病理学教研室测试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二24 1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测试分子遗传学技术二24 1 遗传学研究所考查学位肿瘤治疗学一40 2 齐鲁医院测试专业课肿瘤学二、三、四54 3导师组测试肿瘤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一36 2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所非学位课实验动物学一36 2 医学院测试G640001医学统计学一72 4 公共卫生学院测试人类分子遗传学一36 2医学院测试免疫学相关研究技术一48 2医学院测试医学分子免疫学一36 2 免疫学研究所测试细胞生物学技术一36 2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测试形态学实验技术及使用一16 1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测试神经培养技术一16 1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测试神经生物学基础实验一24 1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测试实验病理学一36 2 病理学教研室测试生物医学论文写作G090005人际沟通艺术二36 1 心理中心测试补修课培养方案审批表本学科、专业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学位评定分委会审核意见:分委员会主席:年月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意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