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人教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人教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人教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人教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全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0﹣﹣1s内木箱没有动,所以此时不是平衡状态

B.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C.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如果3s后人突然用6N的力往回拉箱子,此时的合力为2N

2.一只氢气球下系一重为G的物体P,由于氢气球产生了举力,结果吊着P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物体恰能沿MN方向(如图所示箭头指向)斜线上升,图中OO′为竖直方向,则图中氢气球和物体P所处的情况正确的是( )

A.B.C.D.

3.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做了功的

A.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

B.人提水桶沿水平地面行走

C.沿斜坡方向把物体拉上去

D.天花板上的电线吊着电灯

4.如下图所示,甲物重5 N,乙物重3 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0 N B.5 N C.2 N D.3 N

5.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

A.F甲F乙>F丙

C.F甲=F乙

6.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7.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作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沸点

B.熔点

C.温度

D.凝固点

8.湛江市区提倡和推行出行使用公共自行车政策,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环保,下列有关自行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B.自行车转弯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

D.增大座垫的面积能够减小压强

9.如图所示,轻质薄片刚要脱落,则油的密度是( )

A.ρ0/2

B.ρ0/3

C.ρ0/4

D.无法确定,因横截面积不知

10.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开时,他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B.图乙中力F水平向左抽出木板B的速度越快,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越大

C.图丙中的高压锅是根据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升高而降低的原理而制作的

D.图丁中物体A压在墙上静止时,压力F逐渐增大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也逐渐增大11.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和重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C.相对较小的力可以产生相对很大的压强

D.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12.如图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长颈玻璃瓶倒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当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

B.它是利用温度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制成的

C.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S A

14.中国少林功夫名扬天下,“二指禅”绝活令人稀奇。一个重为600N的人表演时,人体倒立,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两个手指的触地面积共为2cm2,则两个手指对人的支持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N,这两个手指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Pa;若该“二指禅”绝活保持静止1min,则两个手指对人做功______________J.

15.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________力,它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N,被测物体重为_____N;测得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 cm3。

17.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方小球。若车箱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判断列车在

_________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行驶中,并且向

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东”、“南”、“西”或“北”)转弯。

18.(1)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2S,乙的底面积为S,把水倒入两容器中,最后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A点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为______。(ρ水=1×103kg/m3,取g=10N/kg)

(2)如图所示,水流过粗细不同的横管时,发现与横管连通的两根粗细相同竖直管内水面高度不相同,判断A、B两点处,______处液体压强大,______处水流速度大。

19.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_____阻力(填“<”、“=”或“>”);在_____(填“t1~t2”或“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此时受到的重力_____阻力(填“<”、“=”或“>”)

20.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 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______;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0N时,物体刚好由静止开始沿推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的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 N,方向为_____________;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5N时,物体沿推力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N.

21.如图所示,金属块的重力为______N.

22.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刀要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

______________,车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物体以某一速度v沿斜面匀速下滑。作出该物体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24.如图所示,木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受外力作用突然减速时,木块随机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请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____)

25.如图所示,请作出小球被弹簧弹起后的受力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

四、实验题

26.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甲图所示仪器名称是_________,实验前应检查装置_________.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说明装置_____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

(2)如图丙和图丁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3)接着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____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

27.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两端开口的U形管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如图乙所示,某同学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_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

(3)如图乙所示,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压强与__________的关系。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4)某同学换用不同液体,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酒精(ρ酒精=0.8×103 kg/m3)

B.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 kg/m3)

C.盐水(ρ盐水=1.1×103 kg/m3)

28.小强同学利用长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钩码、毛巾等在水平木板面上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运动,根据_____ 条件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利用甲、乙图的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的关系.利用甲、丙图的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3)小强同学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他将甲图中的木块切去一半,再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图甲中示数的一半,他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答:

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可靠,则请说明理由并提出正确的做法.答:___________.

29.小明用如甲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_____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序号木块放置情况木板表面情况压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

1平放木板6 1.2

2平放木板8 1.6

3平放木板10 2.0

4平放木板上铺棉布6 1.8

5平放木板上铺毛巾6 3.0

(2)a.分析序号_____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成正比,关系式是_____.

b.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_____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小明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象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象如乙图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

30.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小华向图甲容器中装入适量的水,在乙容器和丙容器中装入适量的酒精,进行了如下的操作,请你完成填空。

(1)如图所示的压强计是通过U型管中两侧液柱的高度差来反映______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型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小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图甲容器和乙容器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甲中U型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这样的做法得到的结论并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他改变图乙中金属盒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比较甲、丙两图可知,在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3)小华应该比较图中的______两图,得出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型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大。

(4)小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 型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______。

(5)小华实验时使用的U型压强计______连通器(选填“是”或“不是”)。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1)由图丙可知,0~1s 内木箱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A 错误;

(2)由图丙可知,在2~3s 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F =,由图乙可知,在2~3s 内推力F=4N ,则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4f F N ==;由图丙可知,木箱在1~2s 内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1s ~2s 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故B 正确;

(3)如果3s 后人停止用力,木箱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阻力的作用,左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

如果3s 后人突然用6N 的力往回拉箱子,向左受到向后的摩擦力和拉力作用,合力为二者之和,即10N ,故D 错误. 故选B .

2.B

解析:B 【详解】

重物在空中沿MN 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氢气球也要随着该重物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在运动中它们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氢气球和重物应该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从题中给出的四个图示中,只有B 图符合这一情况.所以B 正确,A 、C 、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力和重力的方向的理解和掌握,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3.C

解析:C 【解析】

力对物体是做功的条件是1、力2、力度方向上通过距离,符合条件的只有C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乙物体给弹簧测力计向右的3N 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就会给甲物体一个向右的3N 的拉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物体就要给弹簧测力计一个向左的3N 的拉力,此时弹簧

测力计相当于测量右端拉力的大小,所以显示3N.故D正确.

【点睛】

将弹簧测力计的左端看成是拴在固定物体上,则弹簧测力计就是测右端拉力的.右端乙物体重3N,所以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的3N拉力,示数为3N.

5.C

解析:C

【详解】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由于甲乙丙三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丙稍大,故摩擦力f甲=f乙

6.A

解析:A

【详解】

甲图中,物体A和B都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物体A水平方向不受力;

乙图中,物体A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受到拉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物体A水平方向上不受拉力作用,因此也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物体A水平方向不受力;

丙图中,尽管速度增大,物体A和B仍然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过程与乙图相同,物体A在水平方向仍然不受力.

故A正确.

7.A

解析:A

【分析】

结合题目提供的生活实际情况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现象,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现象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故选A.

8.C

解析:C

【详解】

A.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正确;

B.自行车转弯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一定不受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确;

C.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虽然越来越大,其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C错误。

D.增大座垫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正确。

故选C 。

9.B

解析:B 【解析】

当塑料片恰好下落时,塑料片受到的水与油的压强相等,即:ρ0gh 水=ρ油gh 油, 而h 水=h,h 油=2h+h=3h ,∴ρ0gh=ρ油g3h ,化简得:ρ油=

3

ρ.

10.A

解析:A 【详解】

A .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开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 正确;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与力F 水平向左抽出木板的速度无关,故B 错误;

C .高压锅密闭较好,内部压强大,水的沸点高,这样高压锅内的温度就会更高一些,就会更快煮熟食物,所以高压锅是利用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提高水的沸点来提高锅内温度的,故C 错误;

D .图丁中物体A 压在墙上静止时,压力F 逐渐增大时,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始终等于重力,重力大小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 错误。 故选A 。

1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B .当把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压力由重力引起F =G ;但有时压力与重力无关(如向墙上按图钉的压力与重力无关),但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所以AB 错误;

C .根据压强公式F

p S

=可知,压力相对较小,如果受力面积更小,就可以产生很大的压强,故C 正确。

D .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D 错误;

12.D

解析:D 【详解】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故A 错误;

玻璃瓶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二、填空题

13.大于小于大于

【详解】

[1]因为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且由图可知A液体的深度小于B液体的深度,所以根据公式p=ρgh可知:

ρA>ρB;

[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

解析:大于小于大于

【详解】

[1]因为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且由图可知A液体的深度小于B液体的深度,所以根据公式p=ρgh可知:

ρA>ρB;

[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

p A=p B;

已知容器底面积的关系S A < S B,所以由F=pS可得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F A

m=G

g

=

F

g

,所以:

m A

[3]未放入金属球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深度h=V

S

,S A

△h A>△h B;

根据p=ρgh可知,A中增加的压强大于B增加的压强,故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

p A>p B。

14.600N 3×106Pa 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人体倒立,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即两个手指对人的支持

力为600N;

第二空.与这两个手指接触的地面受到的压强:p

解析:600N3×106Pa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人体倒立,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即两个手指对人的支持力为600N;

第二空.与这两个手指接触的地面受到的压强:p=F

S

=

G

S

=

42

600N

210m

-

?

=3×106Pa;

第三空.由于人体倒立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故两个手指对人做功为0J.

15.重竖直向下正比

【解析】

【详解】

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解析:重竖直向下正比

【解析】

【详解】

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16.0—5 24 30

【解析】分析:①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②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线相平

解析:0—52430

【解析】分析:①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②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线相平;已知物体放入量筒前后液体的体积,两者之差就是物体的体积.

解答:由图知:①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是5N,因此量程是0~5N;每1N分成5等份,故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则物体受到的重力为2.4N;

②在量筒上,10ml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ml,即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放入物体前,液面最凹处与50ml相平,所以液体的体积为50cm3;放入物体A后,液体与物体的总体积为80cm3,所以物体A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 (1). 0—5 (2). 24 (3). 30

【点睛】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

17.减速南

【详解】

[1][2]火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球突然向前运动,说明火车正在减速,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故相对火车前进;球同时相对火车向北运动,说明火车向南转弯,球由于惯性

解析:减速南

【详解】

[1][2]火车以速度v 匀速行驶,球突然向前运动,说明火车正在减速,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故相对火车前进;球同时相对火车向北运动,说明火车向南转弯,球由于惯性在南北方向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相对与火车向北运动。

18.大于 等于 500Pa A B 【详解】

(1)[1][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则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

则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

解析:大于 等于 500Pa A B 【详解】

(1)[1][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p gh ρ=

则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

2F pS ghS ρ==甲甲 F pS ghS ρ==乙乙

则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3]A 点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为

33110kg/m 10N/(0.2m 0.15m)5kg 00Pa A A p gh ρ==???-=

(2)[4][5]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以看到粗管中的液面比细管中的液面高,这说明A 处压强比B 处的压强大,而B 处的横截面积小,水的流速显然比A 处的快。

19.> t2~t3 = 【解析】 【详解】

从图象可知,在0~t1内,速度在增大,即伞兵向下做加速运动,则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在t1~t2内,速度减小,即伞兵向下做减速运动,其受到的

解析:> t 2~t 3 = 【解析】 【详解】

从图象可知,在0~t 1内,速度在增大,即伞兵向下做加速运动,则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在t 1~t 2内,速度减小,即伞兵向下做减速运动,其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在t 2~t 3内,速度不变,即伞兵向下做匀速运动,重力等于阻力,重力不变,则阻力不变。

20.水平向左 10 水平向左 10

【解析】

(1)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 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解析:水平向左10水平向左10

【解析】

(1)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 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f=F=5N,方向为水平向左;

(2)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0N时,物体刚好由静止开始沿推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推力f=F =10N,方向和推力方向相反水平向左;

(3)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5N时,由于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所以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f=10N.

21.2

【分析】

弹簧测力计在读数前,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的位置得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详解】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4N,其分度值为0.2N;指针所指示的刻度值为2N,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N,

解析:2

【分析】

弹簧测力计在读数前,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的位置得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详解】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4N,其分度值为0.2N;指针所指示的刻度值为2N,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N,即被测物体的重力是2N.

22.摩擦(力)压强压强

【解析】

【详解】

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使接触面更粗糙,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所以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菜刀钝了磨一磨,使它锋利

解析:摩擦(力)压强压强

【解析】

【详解】

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使接触面更粗糙,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所以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菜刀钝了磨一磨,使它锋利些,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在铁路的铁轨下铺设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

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三、作图题

23.

【详解】

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作用,物体匀速下滑,所以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作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4.

【详解】

(1)小车突然减速后,木块相对于平板向左滑动,在水平方向上受摩擦力的作用,方向向右,

(2)在竖直方向上,木块受重力G和支持力F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

25.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被弹簧弹起后,只受重力的作用,在小球上画出重力示意图即可。

考点: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6.U型管压强计气密性漏气液体深度深度控制变量法

【详解】

(1)图中所示仪器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仪器,叫U型管压强计;实验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

由图可知,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相平,U形管两边液面没有出现高度差,则一定出现了漏气现象.

(2)由图丙和图丁可知,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所以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由此可知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有关.

(3)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应将金属盒放在相同深度的不同液体中,即保持深度不变,观察并记录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7.连通器相同越大深度相同 C

【解析】

【详解】

(1)图甲中的U形管相当于一个连通器,液体不流动时,两侧的液面保持相平;

(2)实验中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越大;

(3)实验中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研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通过在同一深度改变探头的方向,发现两液面高度差不变,可得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4)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所以在盐水中的压强最大,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

28.匀速直线二力平衡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可靠,因为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把甲图中的木块由平放改成侧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拉力4F,比较1F与4F的大小关系

【详解】

[1]实验时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3]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4]甲、丙两图的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较大,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5]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面积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小强将木块沿切去一半后,虽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但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减小了一半,没有控制压力大

小不变,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可靠.

[6]正确的做法是把甲图中的木块由平放改成侧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拉力F4,比较F1与F4的大小关系,这样做只改变了接触面面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 1、4、5 2.3

29.水平使摩擦力等于拉力 1、2、3 f kN

【详解】

(1)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此时拉力大小与摩擦力相等;

(2)a、由表中1、2、3三组实验数据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摩

=,即:摩擦擦力大小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摩擦力f与压力N的关系为:f kN

力与压力成正比;

b、由表中1、4、5三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间的压力大小相同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同,1、4、5三组实验数据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这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2.3N,即拉力2.3N.

30.液体压强大小不漏气深度相同密度乙丙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不是

【详解】

(1)[1]液体内部压强用液体压强计进行测量,U型管左右液面差越大,压强越大。

[2]使用液体压强计前一定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型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2)[3]小华把探头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由图知道,没有控制探头所在的深度相同,所以不能通过液体压强的大小来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即他的判断是错误的。

[4]由于甲丙两图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U型管液面的高度差不同,即压强不同,所以,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5]在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密度相同,只改变深度,所以小华应该比较图乙与丙;探头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U型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大。

(4)[6]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型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说明压强相等,即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5)[7]U型管下端连通,但上端只有一个开口,不符合连通器的概念,所以U型压强计不是连通器。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应用,同时考查了对液体压强公式、U型管压强计的了解与掌握,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1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期中测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诬蔑.(miè) 卑鄙.(bì) 挑拨离间.(jiàn) B.蛮横.(hèng) 赋予.(yǔ) 不知所措.(cuò) C.抉.择(jué) 堕.落(duò) 残败凋.零(diāo) D.萦.绕(yíng) 绚.丽(xuàn) 含苞.欲放(bāo)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翠羽流苏人情世故 B.挑灯看剑千呼万唤 C.富贵荣华叹为观止 D.吹角连营兴高彩烈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B.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理下了隐患?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摸……等六大元素。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②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6)《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借花自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傅雷家书》中,傅雷与儿子_____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______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某班同学开展一次以“成长”为话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就是他们这次学习活动的几个环节,请你参与其中。 (1)活动一:名言警句伴我成长。写一则你最喜欢的名言。 (2)活动二:欢声笑语中有愁思。说说你成长过程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克服这些烦恼? (3)活动三:成长话题栏目设计。请你仿照示例为学校广播台开辟的成长话题专栏设计两个栏目名称。(示例):①成长在线②成长心语 我的命名: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四:学会表达感激之情。说说成长中最值得你感激的人是谁,并用你最真挚的话语向他(她)诉说你的感激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46分) (一)阅读能力考查(18分) 释放你的创造力 比尔·盖茨 我天生乐观,坚信人类凭创造力和聪明才智可以让世界日益美妙,这一设想一直根植于我的内心深处。自从记事起,我就热衷于接触新事物、挑战难题。可想而知,我上七年级时第一次坐在计算机前是何等着迷,如入无我之境。那是一台锵锵作响的旧牌机器,和我们今天拥有的计算机相比,它相当逊色,几乎一无所用,但正是它改变了我的生活。 30年前,我和朋友保罗·艾伦创办微软时,我们幻想实现“在每个家庭,在每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计算机”,这在大多数的计算机体积如同冰箱的尺寸的年代,听起来有点异想天开。但是我们相信个人电脑将改变世界。今天看来果真如此。30年后,我仍然像上七年级的时候那样为计算机而狂热着迷。 我相信计算机是我们用来满足好奇心及发明创造的最神奇的工具——有了它们的帮助,甚至是最聪明的人凭自身力量无法应对的难题都将迎刃而解。计算机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为全球各地的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向大千世界知识的窗户。它可以帮我们围绕我们关注的事物建立“群”,让我们和那些对自己重要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考前压轴题突破训练 知识范围:第11-12章 第11章 1.如图,点A、B分别在射线ON、OM上运动(不与点O重合),AC、BC分别是∠BAO 和∠ABO的角平分线,BC延长线交ON于点G. (1)若∠MON=60°,则∠ACB=°;若∠MON=90°,则∠ACB=°; (2)若∠MON=n°.请求出∠ACG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2.(1)如图1,△ABC中,∠ABC的平分线与外角∠ACD的平分线相交于P点,请探究∠P与∠A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3,四边形ABCD中,设∠A=α,∠D=β,∠P为四边形ABCD的内角∠ABC的平分线与外角∠DCE的平分线所在直线相交而形成的锐角.请利用(1)中的结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如图2,若α+β>180°,直接写出∠P的度数.(用α,β的代数式表示) ②如图3,若α+β<180°,直接写出∠P的度数.(用α,β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1,四边形MNBD为一张长方形纸片. (1)如图2,将长方形纸片剪两刀,剪出三个角(∠BAE、∠AEC、∠ECD),则∠BAE+∠AEC+∠ECD=°. (2)如图3,将长方形纸片剪三刀.剪出四个角(∠BAE、∠AEF、∠EFC、∠FCD),则∠BAE+∠AEF+∠EFC+∠FCD=°.

(3)如图4,将长方形纸片剪四刀,剪出五个角(∠BAE、∠AEF、∠EFG、∠FGC、∠GCD),则∠BAE+∠AEF+∠EFG+∠FGC+∠GCD=°. (4)根据前面探索出的规律,将本题按照上述剪法剪n刀,剪出(n+1)个角,那么这(n+1)个角的和是°.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D,延长BA至点E,连接CE,且CE交AD于点F,∠EAD和∠ECD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1)①直接写出AB和CD的位置关系:; ②求证:∠EAD+∠ECD=∠APC. (2)若∠B=70°,∠E=60°,求∠APC的度数; (3)若∠APC=m°,∠EFD=n°,请你探究m和n之间的数量关系. 5.探究与发现: 【探究一】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呢? 已知:如图①,∠FDC与∠ECD分别为△ADC的两个外角,试探究∠A与∠FDC+∠ECD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5,另一边长等于3,则它的周长等于( ). A .10 B .11 C .13 D .11或13 2、下列各项中是轴对称图形,而且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 等腰梯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3、算术平方根等于3的数是( ). A . 9 B . C .3 D 4 ). A .9 B .9± C .3 D .3± 5、下列各组字母(大写)都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A 、D 、E B .F 、E 、 C C .P 、R 、W D .H 、K 、L 6、若MNP MNQ ???,且8MN =,7NP =,6PM =,则MQ 的长为( ). A .8 B .7 C .6 D .5 7、在0.163 π 0.010010001…中无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小芳有两根长度为4cm 和9cm 的木条,她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框,桌上有下列长度的几根木条,她应该选择长度为( )的木条. A .5cm B .3 cm C .17cm D .12 cm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9的相反数是 的平方根是 10、4- ,绝对值是 11 3.604≈≈ 12、比较大小: , 0 1 13、= ;= 14、7的平方根是 ,算术平方根是 15、若P(m 、2m-3)在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 ,其关于y 轴对称

的点的坐标为 16、点P (5、4)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17、在Rt ABC ?中,已知∠C=90°,∠B=60°,BC=2.3,那么∠A= , AB= 18、等腰三角形是 图形,其对称轴是 . 19、下列各数中:0.3 、3π- 、3.14、1.51511511…,有理数有 个,无理数有 个. 20、1 4的平方根是 ,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9个小题,满分52分) 21、(本小题5分) 30y -= 22、(本题5分) 如图1,两条公路AB ,AC 相交于点A ,现要建个车站D ,使得D 到A 村和B 村的距离相等,并且到公路AB 、AC 的距离也相等,请在图中画出车站的位置. (图1) 23、(本题5分) 如图2,AC 和BD 相交于点O ,OA=OC ,OB=OD . 求证:D C ∥AB . 24 、(本题5分) 如图3,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FB=CE ,AB ∥ED ,AC ∥FD ,求证:AB=DE ,AC=DF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12 -3-210 -1 3 A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数学试题 一. 填空题(每 题3分,共30分) 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43为 。 2.计算:()=? ? ? ??+--1 311 ; 23 2()3y x =__________; 3.当x 时,分式 5 1 -x 有意义; 当x 时,分式1 1 x 2+-x 的值为零。 4.反比例函数x m y 1 -=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 。 5. 如果反比例函数x m y = 过A (2,-3),则m= 。 6.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48cm,AB=8cm, 则BC= cm 。 7. 设反比例函数y= 3m x -的图象上有两点A (x 1,y 1)和B (x 2,y 2),且当x 1<0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2.下面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5,11,6 B.8,8,16 C .10,5,4 D.6,9,14 3.如图,是三个等边三角形随意摆放的图形,则∠1+∠2+∠3等于() 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这个多边形是() 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 .八边形 5.如图,在△ABC中,∠A=36°,∠C=72°,∠ABC的平分线交AC于D,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A.0个B.1个C.2个D.3个6.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于点D,若∠BAC=128°,∠C=36°,则∠DAE 的度数是() A.10°B.12°C.15°D.18° 7.如图,AE∥DF,AE=DF.则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使△EAC≌△FDB.() A.AB=CD B.CE∥BF C.CE=BF D.∠E=∠F 8.如图,△ABC中,∠A=50°,BD,CE是∠ABC,∠ACB的平分线,则∠BOC的度数为()A.105°B.115°C .125°D.135° 9.如图,直线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供选择的地址有() A.1处B.2处C.3处D.4处

10.如图所示,AB=AC,AD=AE,∠BAC=∠DAE,∠1=25°,∠2=30°,则∠3=() A.60°B.55°C.50°D.无法计算 11.用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和正六四边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即从第二个图案开始, 每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都比上一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多4个.则第n个图案中正 三角形的个数为()(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A.2n+1 B.3n+2 C.4n+2 D.4n﹣2 12.点P是等边三角形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P在△ABC的三个顶点所组成的△PAB、△PBC、 △PAC都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P的个数为() A.1 B.4 C.7 D.10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如图,李叔叔家的凳子坏了,于是他给凳子加了两根木条,这样凳子就比较牢固了,他 所应用的数学原理是. 14.点A(3,﹣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1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那么它的一个底角为. 1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17.如图所示,顶角A为120°的等腰△ABC中,DE垂直平分AB于D,若DE=2,则EC=. 18.如图,在Rt△ABC,∠C=90°,AC=12,BC=6,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 和过点A且垂直于AC的射线AX上运动,要使△ABC和△QPA全等,则AP=. 三、解答题(共66分) 19.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AD是角平分线,∠B=66°,∠C=54°. (1)求∠ADB的度数; (2)若DE⊥AC于点E,求∠ADE的度数.

2018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第1题图 2018--2019(上)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考试用时:100分钟 ; 满分: 120分) 班级: : 分数: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对应题目后的括号) 1.下列图形分别是、、、电视台的台徽,其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2. 对于任意三角形的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 B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C .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D .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 3.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8,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或7 B. 7或9 C. 7 D. 9 4.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 A. 50° B. 80° C. 50°或80° D. 20°或80° 5. 点M (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A.(—3,2) B.(-3,-2) C. (3,-2) D. (2,-3) 6. 如图,∠B=∠D=90°,CB=CD ,∠1=30°,则∠2=( )。 A .30° B. 40° C. 50° D. 60° 7. 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 ,6cm ,8cm ,10cm.从中任取 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如图,△ABC 中,AB=AC ,D 为BC 的中点,以下结论: (1)△ABD ≌△ACD ; (2)AD ⊥BC ; A B D

第12题图 第11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3)∠B=∠C ; (4)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 如图,△ABC 中,AC =AD =BD ,∠DAC =80o, 则∠B 的度数是( ) A .40o B .35o C .25o D .20o 10.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角都相等,且角和为1800°,那么该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 ( ) A .30o B .36o C .60o D .72o 11.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 ( ) 去. A .① B .② C .③ D .①和② 12.用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和正六四边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即从第二个图案开始,每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都比上一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多4个.则第n 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A .2n +1 B. 3n +2 C. 4n +2 D. 4n - 2 … 第一个图案 第二个图案 第三个图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CGS2009-2010学年度下册期中文化素质调研试卷 八 年 级 数 学 亲爱的同学:人生就像花一样,尽力地发芽,尽力地生长,尽力地开花,尽力地结果。枝可长可短,花可香可淡,果可大可小,但只要尽力了,就是圆满无悔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优秀的你! 一、我的选择我做主(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式子: a 2、x y π+、32x 、1+x x 、x x x )1(+、x 1+y 1,分式的个数有( ) A 、 3个 B 、4个 C 、 5个 D 、 2个 2、把分式方程 21-y -y y --21=1的两边同乘y -2,约去分母,得 ( ) A 、 1-(1-y )=1 B 、 1+(1-y )=1 C 、 1-(1-y )=y-2 D 、 1+(1-y )=y-2 3、如果 1 12 --x x 的值为0,则代数式x 1+x 的值为 ( ) A 、 0 B 、 2 C 、 -2 D 、 ±2 4、已知函数y = x k 的图象经过点(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点(-2,-3)一定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B 、此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 C 、y 随x 增大而增大。 D 、此函数与x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0。 5、在反比例函数y =x 2 的图像上有三点A 1(x 1,y 1)、A 2(x 2,y 2)、A 3(x 3,y 3),已知x 1 < x 2 <0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共20小题,计20分) 1. Don't eat ____food in the evening. It's bad ____ you. A. too much; with B. much too; for C. too much; for D. much; with 2.The more exercise you take, ____you will be. A. healthier B. happier C. the healthier D. the weaker 3.—Are you going to Tibet for vacation? —Yes, I want you to ____me with some information about it. A. drop B. show C. give D. provide 4.—What a heavy rain! Will it last long? —_______We're getting into the rainy season now. A.Of course not B.I’m afraid so C.That's impossible D.I'm afraid not 5. You can ____a conversation with you partner to practice English. A.pick up B.make up C.look up D.catch up 6. It's too hot. I can't wait ____in the lake. A.to swim B.swim C.swims D.swimming 7. David found a little girl______on his way to school, and he called police for help. A. cry B. cried C. crying D. cries 8. We have activities these days. Everyone in our class is as________as a bee. A. busy B. busier C. busiest D. the busiest 9. He knocked on the door but______answered. A. somebody B. anybody C. nobody D. everybody 10. Before she went abroad, she spent plenty of time ____ English. A. to practice to speak B. practicing speaking C. to practice speaking D. practicing to speak 11. I will send you an email when I___________ in Canada. A. arrive B. arrived C. am arriving D. will arrive 12. My brother is _____a hardworking student that he always gets high marks. A. so B. very C. such D. too 13. Many students have interests. Some interests are relaxing and________ are creative. A.the others B. others C. another D. the other 14. Please _____ the book back tomorrow when you come. A. take B. carry C. return D. bring 15. Don’t worry. We have ________ time to leave. A. little B. a little C. few D. a few 16. It’s time for class now, please stop __________. A. talking B. to talk C. to speak D. spoke 17. ---Hi, Jack! Why do you look so sad ---Well, I don’t know how to speak English well, Can you give me __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座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9 B. 7 C. 20 D. 3 1 2、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 3,4,5 B .6,8,10 C . 1.5,2,2.5 D . 3,4,5 3、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3223=- B.32560=÷ C.a a a 8925=+ D. 27714=? 4、如图,是台阶的示意图.已知每个台阶的宽度都是20cm ,每个台阶的高度都是10cm ,连接AB ,则AB 等于( ) A . 120cm B .130cm C . 140cm D .150cm 5、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CE ∥BD ,DE ∥AC ,若AC=4,则四边形CODE 的周长( ) A . 4 B . 6 C . 8 D . 10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点E 是BC 边的中点,OE=1,则AB 的长是( ) A. 1 B. 2 C. 2 1 D. 4 7、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内角和等于360度 B.对角相等 C. 对边平行且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

8、若顺次连接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则该四边形一定是( ) A .矩形 B.等腰梯形 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 .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9、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8,BC =4,将矩形沿AC 折叠,点D 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 的面积为( ) A .10 B .12 C .16 D .20 10、如图,正方形ABCD 中,AE =AB ,直线DE 交BC 于点F ,则∠BEF =( ) A .30° B .45° C .55° D . 6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若代数式1-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2、计算5 120?的结果是__________。 13、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 和BC 于点E 、F ,AB=2,BC=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4、如图,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 是矩形,则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添加一个条件即可) 15、如图,由四个直角边分别为5和4的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 16、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 m ,当它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 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__________。 17、观察下列各式:312311=+,413412=+,5 14513=+,……请你找出其中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已知,如图1,AD=AC ,BD=BC ,O 为AB 上一点,那么,图中共有 ( )对全等三角形. A. 1 B. 2 C.3 D.4 图1 3.如图2, AD 是ABC △的中线,E ,F 分别是AD 和AD 延长线上的点,且DE DF =,连结BF ,CE .下列说法:①CE =BF ;②△ABD 和△ACD 面积相等;③BF ∥CE ;④△BDF ≌△CDE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把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是( ) A .形状相同 B .周长相等 C .面积相等 D .全等 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底角是( ) A. 50? B. 50?或65? C 、80?. D 、65? 6.如图3,已知点O 是△ABC 内一点,且点O 到三边的距离相等,∠A=40,则∠BOC=( ) A. 0 110 B.0 120 C.0 130 D.0 140 7.点(3,-2)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 ( ) A. (-3,-2) B. (3,2) C. (-3,2) D. (3,-2) 8.下面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5,11,6 B .8,8,16 C .10,5,4 D .6,9,14 二.填空题(共8题,每题3分,共24分) 9.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6,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D B 图 F C O A B 图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甲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 m/s,比较AC段与CD段的平均速度得v AC_____v CD(选填“>”“<”或“=”);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经过某点时的速度 s AB=0.3m t AB=0.5s v AB=0.6m/s v B=1.2m/s s BC=0.9m t BC=0.5s v BC=v C=2.4m/s s CD=1.5m t CD=0.5s v CD=3m/s v D=3.6m/s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 m/s。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评价物理试题 【答案】 s v t =加速 1.8m/s < 4.8m/s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为 s v t =。 [2]由图甲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2)[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BC段的平均速度是 BC BC BC 0.9m 1.8m/s 0.5s s v t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 中试卷含答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期中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南通中考)若 1 2x-1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2 B.x≥- 1 2 C.x> 1 2 D.x≠ 1 2 2.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12和16,则斜边长为( ) A.12 B.16 C.18 D.20 3.如图,在ABCD中,已知AD=5 cm,AB=3 cm,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则EC 等于( ) A.1 cm B.2 cm C.3 cm D.4 cm (第3题) (第5题) (第7题) 4.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7= 7 2 ÷5=2 3 +25a=8 a D.32-2=3

5.如图,点P是平面坐标系内一点,则点P到原点的距离是( ) A.3 6.下列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7.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当AB=BC时,它是菱形 B.当AC⊥BD时,它是菱形 C.当∠ABC=90°时,它是矩形 D.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 8.已知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BAD=120°,AC=4,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 A.16 3 B.16 C.8 3 D.8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ABC=∠CDA=90°,BE⊥AD于点E,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8,则BE=( ) A.2 B.3 C.2 2 D.23 10.如图所示,A(-3,0),B(0,1)分别为x轴,y轴上的点,△ABC为等边三角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15分1×15) 21.Yang Li wants to be _____astronaut, and his brother wants to be_____ teacher. A.a; a B. an; an C. a; an D. an; a 22.The train will arrive twenty minutes. A.on B. of C. in D. at 23.My sister wants to work as a(n)______. She is active and likes talking to people. A.engineer B. reporter C. artist D. pianist 24.This question is really . I think every student knows the answer. A.hard B. difficult C. possible D. simple 25. Could I book(预定) a ticket this tennis match the phone? A.of; in B. to; on C. to; at D.of; by 26.---Why is Mary so ?---Her father didn't allow(允许) her to go to the party. A.relaxed B. upset C. original D. excited 27.Mike's cousin is the same age ______him. They get on well ______each other. A.from; in B. from;with C. as; in D.as; with 28.---Tom won't go boating with me. ---I won't, . A.both B. also C. too D. either 29.They arrived ______Paris ______a winter evening. A.at; in B. to; of C. in; on D. on; at 30.---Do you believe there are ______, Linda? ---Yes, although nobody has seen them. A.aliens B. stars C. clouds D. robots 31.Tina couldn't find her son ______. She was nearly crazy. A.everywhere B. somewhere C. nowhere D. anywhere 32.---Would you like sandwich? ---Yes, please. I can eat a lot when I'm hungry. A.other B. another C. others D. both 33.---You look upset. What's wrong? ---Lana lost my favorite book and I am very mad ______her now. A.to B. at C. for D. on 34.I am always too ______to speak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Mr Green said I was too shy. A.disappointed B. happy C. surprised D. nervous 35.We can't breathe(呼吸) freely on high mountains because the air is too ______. A.bright B. heavy C.thin D.fat 二.完型填空(10分1×10) I am a boy in South Korea. My English name is Tony. Recently(最近), a __36__called Engkey became my new teacher. Engkey teaches us 37 . It can move in the classroom while 38 to students and reading books. It can ask us to repeat(重复)English phrases and __39__us English songs. However, Engkey's voice is not its own. It is controlled(控制)by an English teacher in the Philippines. 40 the help of a special camera in the body of Engkey, the English teacher in the Philippines can __41__us. My robot teacher doesn't need to have a rest __42__it doesn't feel tired or get ill. It is a robot so it 43 gets angry with us. What's more, it doesn't speak 44 words to us. Everyone likes Engkey. It is very popular in my class. __45__will the students be like if their teachers are robots? I don't know. But students in my class are more interested in English after Engkey became our English teacher.

2018年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18年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 上册全套精品教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2018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姓名: (90分钟,总分120) 得分: 一、选择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化简后,与2的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的是( ) A . 12 B . 18 C . 41 D . 3 2 2、有意义的条件是二次根式 3 x ( )A .x>3 B. x>-3 C. x ≥-3 D.x ≥3 3、正方形面积为36,则对角线的长为( ) A .6 B . C .9 D . 4、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度,对角线长为15,则矩形的较短边长为( ) A. 12 B. 10 C. 7.5 D. 5 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若三条线段的比为1:1:2,则它们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④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⑤一条直线与矩形的一组对边相交,必分矩形为两个直角梯形。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下列条件中 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 对角线互相垂直(B )对角线相等(C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D )对角线互相平分 7、在□ABCD 中,已知AD =5cm ,AB =3cm ,AE 平分∠BAD 交BC 边于点E ,则EC 等于( ) (A)1cm (B)2cm (C)3cm (D)4cm 8、如图,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若EF =3,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 ) A .12 B .16 C .20 D .24 9、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8,BC =4,将矩形沿AC 折叠,点D 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 的面积为( ).A .6 B .8 C .10 D .12 10、如图,正方形ABCD 中,AE =AB ,直线DE 交BC 于点F ,则∠BEF =( ) A .45° B .30° C .60° D .55° A B C D F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