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

1.鱼类繁殖生物学基础一、性腺的形态结构和分期

(一)雄鱼的性腺——精巢

大多数鱼类有一对精巢,位于鳔的腹面两侧。未成熟的精巢呈淡红色、细线状;成熟的精巢呈乳白色,体积增大为长扁形块状,精巢内充满精子及部分不同发育阶段的精细胞。1.精子的发生鱼类精子的发生是在精巢中经过增殖、生长、成熟和变态几个连续的时期进行的。首先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成精原细胞。精原细胞圆形,体积较大,直径为9~15微米,具有分裂能力,使其数量增多。精原细胞停止分裂后生长发育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比精原细胞小,平均为4~5.5微米。初级精母细胞经第一次成熟分裂成为次级精母细胞,呈圆形,较小,直径为3.5~4微米。次级精母细胞在发生中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紧接着进入第二次成熟分裂成为精子细胞,该细胞小,核大,细胞质少,直径为2.5微米。精子细胞经过复杂的变态期,发育成为精子。精子是精巢中最小的一种细胞,多数鱼类精子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头部直径一般为1~2.5微米。

2.精巢的分期根据精巢在发育过程中,精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精巢本身的组织特点,可将精巢分为六期。

第I期精巢细线状,半透明,肉眼不能辨别雌雄,精巢中存

在分散的精原细胞。此期精巢在鱼类一生中只有一次。

第Ⅱ期精巢细带状,半透明,肉眼可以分辨雌雄,精巢内精原细胞增多,排列成群。

第Ⅲ期精巢圆柱形,粉红色,精巢内主要存在大量初级精母细胞。鱼类排精后一般就退回到此期。

第Ⅳ期精巢袋状,乳白色,精巢中有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

第V期精巢块状,丰满,乳白色,其中充满大量精子及部分变态期的精子细胞。轻压腹部,有大量乳白色精液流出。第Ⅵ期精巢枯萎缩小,细带状,淡红色,挤不出精液,精子已排出,精巢中仅有少量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原细胞及残留的精子。

(二)雌鱼的性腺——卵巢

大多数鱼类有一对卵巢,位于鳔的腹面两侧。未成熟的卵巢呈条状,成熟的卵巢里充满卵粒,并随卵粒的长大而逐渐膨大,最后可占据体腔的大部分。

1.卵子的发生鱼类卵子的发生一般要经过增殖、生长和成熟几个时期。首先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成卵原细胞,卵原细胞大小约15~22微米,具有分裂能力,是产生大量卵子的基础。卵原细胞停止分裂开始长大成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由多角形逐渐变为圆形,细胞体积不断增大,直径可达900~1050微米。初级卵母细胞的生长期可分为小生长期和大生长

期。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不断增长,使细胞的体积显著增大。大生长期是初级卵母细胞积累营养物质的阶段,卵黄在细胞内不断积累增多,直至充满整个细胞质部分,此时初级卵母细胞长到最终大小。进入成熟期初级卵母细胞体积不再增大,细胞核极化由中央开始偏移,卵黄互相融合成块状。接着初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一次成熟分裂向次级卵母细胞过渡,随后进入第二次成熟分裂,达到中期,至此发育为成熟的卵子。

2.卵巢的分期根据卵巢在发育过程中,卵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卵巢本身的组织特点,可将卵巢分为六期。

第I期卵巢为透明的细线状,肉眼不能区分雌雄,卵巢中以卵细胞为主。鱼类I期卵巢终生只出现一次。

第Ⅱ期卵巢扁带状,肉红色,肉眼看不到卵粒,卵巢中以处于小生长期的卵母细胞为主体。Ⅱ期卵巢即可以是直接发育而来,也可以是产过卵或退化到第Ⅱ期的卵巢。

第Ⅲ期卵巢块状,淡青灰色,约占腹腔1/2,肉眼可见到卵粒,卵巢中以处于大生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为主。只有性成熟后的鱼,卵巢才能发育到这一期。

第Ⅳ期卵巢长囊状,青灰色,约占腹腔的2/3左右,卵粒大而明显,卵巢中以处于大生长末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为主,此时细胞内已充满卵黄颗粒。家鱼此期可维持1月左右,若不能成熟排卵,卵子将生理死亡,卵巢也将退化。

第V期卵巢青灰色,松软,卵巢内充满成熟卵子,卵粒大而饱满,呈游离状态,极易被挤出或自行流卵,大量卵子进入卵巢腔,完成排卵过程。从第Ⅳ期末过渡到第V期,一般只需数小时,如果排卵后,卵子不能马上产出,便会过熟而失去受精能力。

第Ⅵ期产过卵不久或退化吸收的卵巢,卵巢缩小,呈深红色,其中有许多残卵。

(三)性成熟与性周期

各种鱼类都必须生长到一定年龄才能达到性成熟,此年龄称为性成熟年龄。当性成熟的鱼第一次产卵或排精后,性腺即定期的按季节周期性地发生变化,称为性周期。在池养条件下,四大家鱼的性周期基本上是相同的,一般每年只有一个性周期。第一周龄的鱼性腺一般属于第I期,在未达性成熟年龄之前,性腺只能发育到第Ⅱ期。开始性周期变化的鱼类(在长江流域),冬季(11月到翌年1月)卵巢处于Ⅱ~Ⅲ期,精巢处于Ⅲ期。春季(2~4月),卵巢处于Ⅲ~Ⅳ期,精巢处于Ⅳ期。4月上、中旬(清明前后)是性腺发育的一个转折点,卵巢中卵母细胞迅速积累卵黄而很快生长、增大,精巢中已形成大量精子细胞并开始发育成精子。夏季(5~7月),卵巢进入V期,充满大量成熟的卵子,雌鱼腹部膨大,能挤出卵子。精巢也进入V期,轻压腹部能流出大量精液,此时是人工催产的及好时机。秋季(8~10月),卵巢显著萎缩,进入Ⅵ

期,老一代卵子已经退化吸收,逐渐出现新生一代的卵子。精巢也显著缩小进入Ⅵ期,精巢中残余的精子已经退化吸收,再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性循环。

(四)性腺成熟系数与怀卵量(表为池塘饲养家鱼怀卵量)种类

体重(公斤)

卵巢重(公斤)

怀卵量(万粒)

成熟系数(%)草鱼

13.0

2.11

148.0

16.2

鲢鱼

4.5

0.90

62.7

20.1

鳙鱼

8.6

1.54 107.8 17.8

青鱼

18~25.9 0.92~5.97 65~417.8 14.1

鱼类人工繁殖生物基础

第三章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基础 第一节鱼类的性腺发育规律 一、生殖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二、卵巢、精巢的形态结构和分期 三、鱼类的性成熟的年龄和性周期 第二节中枢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二、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第三节环境因素对鱼类性腺发育的影响 一、营养 二、温度 三、光照 四、水流 五、盐度 第一节鱼类的性腺发育规律 鱼类人工繁殖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性腺发育状况。性腺发育的全过程直接和间接地受内分泌腺及神经系统的控制。鱼类的性腺由体腔背部2个隆起嵴(生殖褶)发育而成。生殖褶由上皮细胞转化为原始性细胞时,分不出雌雄;进一步分化成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后,以不同的方式发育成卵子或精子。鱼类性腺的发育进程主要由卵子和精子的发生过程决定。 一、生殖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一)鱼类卵细胞的发育与成熟 1、卵原细胞分裂期卵原细胞反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经过若干次分裂后,卵原细胞停止分裂,开始生长,向初级卵母细胞过渡。此阶段的卵细胞为第Ⅰ时相卵原细胞,以第Ⅰ时相卵原细胞为主的卵巢称第Ⅰ期卵巢。 2、卵母细胞生长期此期分为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 小生长期是卵母细胞的生长期,开始时,细胞质呈微粒状,细胞核卵形,占卵母细胞的大部分,其内壁四周排列着许多小核(或称核仁),中央为粒状的染色质,有时细胞质中可见卵黄核。卵母细胞进一步发育,卵膜外出现了一层滤泡膜,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内有长形的核。小生长期发育到单层滤泡为止,这时的卵母细胞,称为卵母细胞成熟的第Ⅱ时相,以第Ⅱ时相卵母细胞为主的卵巢称为Ⅱ期卵巢。性未成熟的鱼,常有相当长的时期停留在Ⅱ期。 大生长期是营养物质生长的阶段。卵母细胞由于卵黄及脂肪的积贮而体积大大增加。卵黄沉积可分2个阶段:①卵黄开始沉积阶段。卵膜变厚,出现放射状纹。滤泡膜的上皮

人工繁殖灯鱼的方法

人工繁殖灯鱼的方法 灯鱼 人工繁殖灯鱼虽然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想要自己繁殖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只要提供适当的环境和细心的照顾,一样可以繁殖出健康的灯鱼。 第一步、置水:灯鱼产于亚马逊河盆地,是在水质较软的酸性水域里进行繁殖的。你可以收集雨水或者像我一样用纯净水。将泥炭苔藓、泥炭土(peatmoss)浸泡在缸内数周后,将过滤器放入水里启动细菌群的繁殖。 第二步、设缸:将老水导入缸内,讲温度调至21-22℃。将产卵线团(用一般的针织纺线可以做)放入缸底,再把旧海绵过滤器也放进去,开启气泵。不需要照明,把要繁殖的灯鱼放进去。 第三步、培养织毛虫:新生的灯鱼幼仔刚开始几天只能吃微小的生物。 第四步、调养待产雌雄鱼:要让灯鱼繁殖,必须先将它们喂好。必须用活食。可以喂白线虫,也可以是虾幼虫,让鱼吃一只吃到看起来体色漂亮圆润。每周换缸25%-50%的水。 第五步、观察产卵迹象:雄鱼届时会围绕雌鱼做西变形的轨迹运动将雌鱼“圈”住。用瞬急瞬缓的方式游动病伴短时间的停顿。雌鱼很容易辨别,看看它们是不是大大的肚子就成了。 第六步、看卵是否已产:雌鱼肚皮变扁是辨别是否产卵的最为简单而直接的方法。刚产的乱很小,细心近处可以看到卵落在

缸底或者是在产卵线团里。觉得这一天的产卵已经结束了之后将雌雄2条鱼捞出来。 第七步、去掉产卵线团盖上鱼缸:轻轻的抖动线团,这时候鱼卵会落在缸底,取出线团。盖上缸盖,隔离光线。确认织毛虫已经生长。 第八步、鱼卵的孵化:鱼卵会在36左右孵化,到时候可以看见微小的灯鱼幼鱼在水里摆动。大概余姚4-5天的时间幼鱼才会自由游动,这时候才能喂养。 第九步、幼鱼生长期间的喂养:当幼鱼可以自由游动的时候,每天倒入半杯富含织毛虫的水2次。再过一两天可以为醋虫或者微虫等一些小一点的活物。大越过一周之后,可以用新出壳的小虾米喂养。确保幼鱼有足够的吃的,但不要让水质败坏。 第十步、保持水质:当灯鱼幼鱼2周大之后,可以每两天换4分之一的水。幼鱼对水质非常敏感,因此水质必须洁净新鲜。再过几周,小鱼就会长出蓝色的线条,这时候可以增减换水的量,减少换水频率。 注意:清洁,处理得当的水质是关键。活食非常关键,必须提前准备。

【CN109691372A】一种槲蕨人工繁殖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74593.6 (22)申请日 2019.03.08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地址 666303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腊县勐仑镇 申请人 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蔡传涛 郭昕 黄春球 刘贵周  刀祥生 张珍贤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 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代理人 张玉 谢乔良 (51)Int.Cl. A01G 22/25(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槲蕨人工繁殖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槲蕨人工繁殖方法,所述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每年的4-5月或8-9月, 采集野生或人工种植2年生以上的槲蕨根茎作为 人工繁殖材料;2)将采集的槲蕨根茎按照每个繁 殖枝条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叶片进行剪断,同时将 繁殖枝条靠近形态学下端的叶片去掉;3)将已经 剪好的槲蕨根茎的繁殖枝条放在生根剂浸泡液 中浸泡;4)用绳子将已经浸泡生根剂的槲蕨根茎 的繁殖枝条一圈一圈地捆绑在胸径为30厘米以 上的活体树上;5)对已经捆绑在活体树上的槲蕨 根茎繁殖枝条进行除菌处理;6)后期管理:每周 对槲蕨根茎繁殖枝条进行喷水;每月对繁殖枝条 喷施复合肥营养液;7)待槲蕨繁殖枝条长出新鲜 的根和芽的时候, 即可进行槲蕨苗木的出圃。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CN 109691372 A 2019.04.30 C N 109691372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691372 A 1.一种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每年的4-5月或8-9月,采集野生或人工种植2年生以上的槲蕨根茎作为人工繁殖材料; 2)采用剪刀将采集的槲蕨根茎按照每个繁殖枝条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叶片进行剪断,同时将繁殖枝条靠近形态学下端的叶片去掉; 3)将已经剪好的槲蕨根茎的繁殖枝条放在生根剂浸泡液中,浸泡时间为2-3个小时; 4)用绳子将已经浸泡生根剂的槲蕨根茎的繁殖枝条一圈一圈地捆绑在胸径为30厘米以上的活体树上,每株树上根据不同的高度捆绑10-15圈即可; 5)对已经捆绑在活体树上的槲蕨根茎繁殖枝条进行除菌处理; 6)后期管理:每周对槲蕨根茎繁殖枝条进行喷水,喷水量为保证每个植株湿透并有水流出即可;每月对繁殖枝条喷施复合肥营养液;并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喷洒防病防虫的农药; 7)待槲蕨繁殖枝条长出新鲜的根和芽的时候,即可进行槲蕨苗木的出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根剂浸泡液为将“国光”生根剂稀释600-800倍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绳子为塑料绳、麻绳、尼龙绳、棉绳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绳为固定时长为6个月以上的可降解塑料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捆绑为按照株距10-15厘米、每圈间隔25-30厘米的距离进行捆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活体树为乔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乔木为橡胶树、小叶榕、黑心树、灯台树、构树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菌处理为使用甲基托布津和/或多菌灵的600-800倍液进行喷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蕨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的复合肥营养液为使用N:P:K=2:1:1的复合肥配制而成,所述的复合肥营养液的浓度为2‰以内。 2

蝎子的人工养殖办法

增加,应适当增加投喂次数,供应足够的饮水,并及时清除食物残渣,以防其腐败变质。 芒种后,没有交配过的雌蝎会四处乱窜。此时应酌量增加雄蝎的投放数量,以保证雌蝎顺利完成交配。 小暑前,由于环境的温度、湿度适宜,幼蝎生长加快,各龄蝎进入蜕皮的旺盛期,交配过的雌蝎也开始产仔。这时要供给幼蝎1~厘米长的黄粉虫,并添加一定量的配合饲料;孕蝎除供给黄粉虫和土元外,还应增加投喂其他动物性活饵料,使其获得全面营养,以达到产仔快、产仔多、产优仔的目的。 小暑以后,气温较高,这时要间断性地往蝎房、蝎池及栖息板上喷水,以降低养蝎室内的温度。喷水时以雾状为佳,喷水次数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每天喷水1~2次。另外,还要定期用高锰酸钾、新洁尔灭、硼酸等消毒液对养蝎室进行消毒。若在黄粉虫的饲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蝎子采食后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养蝎者不妨一试 蝎子又名"全蝎"、"全虫",既是-种珍贵的中药材,又是餐桌上的上等佳肴。其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大,尤其是养蝎提毒,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 1 )饲料 蝎子是食肉动物,其饲料来源有以下 4 种。( a )捕捉小虫。菜青虫、豆丹、蝴蝶、蜗牛、蝗虫、蚱蜢等都是蝎子最好的饲料,也可捕捉其它小动物。( b )黑光灯诱虫。晚上用黑光灯诱捕夜蛾、蚊子、蝼蛄、叶蝉类等昆虫供蝎子食用。( c )人工育虫。可用米糠等原料培育黄粉虫作为部分饲料来源。( d )配制饲料。在初春昆虫不足时,及入冬前蝎子旺食期,可供给新鲜的牛羊肉、兔肉、鼠肉等,它们都是蝎的美味佳肴,喂时肉要切碎。喂蝎的饲料-定要新鲜、无毒、无腐败。 ( 2 )设施 蝎子的饲养方式-般有以下 3 种。( a )盆养或缸养,本法便于操作管理,适于初养者,只要用 1 个内面光滑的盆或缸,在其底部铺上 3 厘米的老陈土或盐碱土,土层上摆-些有孔隙的旧木造成的潜伏巢穴,在盆或缸上盖上有孔的盖即可。( b )薄膜围壁式饲养池,池壁用砖砌成,高40 厘米,面积不限。墙内壁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接缝外需粘牢,

鱼类人工繁殖

鱼类人工繁殖 百科名片 鱼类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方法按亲鱼来源于天然水域或人工培育,可分为半人工繁殖和全人工繁殖。前者受捕捞水域和季节的限制性大,生产不稳定。后者从亲鱼培育至鱼苗孵出都在人工控制下进行,可有计划地大量生产鱼苗。促使亲鱼成熟、产卵的方法,一般可分为生态法、生理法和生态生理结合法。 目录 鱼类人工繁殖 原理 人工繁殖方法 环节 编辑本段鱼类人工繁殖 fish,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根据鱼类自然繁殖习性,在人为条件下控制鱼类发育、成熟、产卵和孵化的技术措施。编辑本段原理 鱼类自然繁殖是在水温、水流、溶氧、光照、水位变化,以及性引诱和卵的附着物等外界条件制约下进行的。当这些生态条件综合作用下刺激成熟亲鱼的感觉器官时,鱼即产生冲动,并通过神经纤维传入中枢神经,刺激下丘脑促使释放激素,使脑垂体间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卵细胞发生显著变化。在卵母细胞成熟变化过程中,滤泡膜破裂并进行排卵和产卵;雄鱼的精液量显著增加,并出现性行为。由于池塘内缺乏相应的鱼类繁殖生态条件,不能适度地刺激亲鱼的下丘脑释放激素,从而不能促使亲鱼的垂体分泌一定浓度的性腺激素,使亲鱼自然产卵。因此,人工繁殖的要领就在于将催情剂(如鱼的脑下垂体抽提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注入鱼体,达到诱导亲鱼发情、产卵或排精的目的。 编辑本段人工繁殖方法 生态法是在鱼类繁殖的适温季节里,选择成熟的亲鱼进行雌雄配对,满足其产卵的生态条件,使亲鱼自行繁殖或进行人工采卵和受精。此法适用于鲤、鲫、非鲫和虹鳟等。生理法是在繁殖季节对某些无法满足其成熟产卵生态条件、而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注射催情剂,促其性成熟、产卵和排精,适用于草鱼、青鱼、鲢、鳙等养殖鱼类、印度鲤科鱼类、闪光鲟和鮻等。生理生态法是将上述两法结合运用,既注射催情剂又提供合适的生态条件。 编辑本段环节 中国鲤科养殖鱼类的繁殖一般采用人工繁殖生理生态法,整个过程分亲鱼培育、催情、授精和孵化4个环节。 ①亲鱼培育。是将达到性成熟年龄的亲鱼培育至性腺发育成熟的过程。鱼类成熟年龄因种类和所处纬度而异;雌鱼比雄鱼早熟1龄。亲鱼达到性成熟年龄后,性腺发育要求提供适口而营养丰富的饵料。在进行人工繁殖前约1个月,应适当减少投饵和施肥量,并每日冲注新水4~6次,促其性腺进一步发育。性腺发育良好的雌鱼在外形上腹部膨大、下腹松软、

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

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 乌鳢,俗称有黑鱼、生鱼、斑鱼、蛇头鱼等。乌鳢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去淤生肌、滋补调养的药用功能,被人们视为“鱼中珍品”。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乌鳢养殖规模小,效益低,严重制约了这一产业的发展。2011年,东昌府区承担实施了山东省农业推广项目“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推广”,为东昌府区乌鳢养殖高 产高效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此项目共推广乌鳢池塘养殖面积5038亩,平均亩产2042.1千克;平均亩效益从7736元增加到8900元,增长15%,全面完成了项目任务指标。其主要技术如下: 池塘建设及水源条件 1.池塘条件:项目区乌鳢养殖主要采用集约化养殖集成模式,池塘多采用土池,池深2米~ 2.5米,水深1.5米~2米,塘埂顶面要高于水面50厘米以上。池塘大小一般在1亩~5亩。 2.防逃设施:在池塘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做好严格的防逃设施,池塘 四周的塘埂上用竹篱笆或鱼网围拦,防止乌鳢跳上堤岸。 3.水源水质要求:养殖乌鳢的水源多采用河水、地下井水,地下井水要先经过曝气后再使用。水质要求中性或碱性,pH值为7~8.5。 放养前的准备 1.清塘消毒:在养殖前必须做好池塘的清整工作。抽干池水,铲除过多淤泥。放养前前15天~20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150

千克,现化现用,均匀地泼洒在池塘的每一角落,曝晒1周后进水,进水10天后可以放养鱼种。 2.水草种植:在池水面的四周种上飘浮性水草,如水花生等,供乌鳢捕食、栖息,还可调节水质。宽度约在0.8米~l米,一般水草面积不超过水面的20%~25%。 3.苗种的选择与放养:鱼种的选择要求体质健壮,体表色泽鲜艳,鳞片完整,活动力强,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并且规格整齐。放养选用的鱼种是10厘米以上的隔年鱼种,多数在16厘米~20厘米,一般放养后需经过1次~2次的分养。放养一般在1月~3月进行。一般放16厘米~20厘米的鱼种每亩2000尾~2500尾。在乌鳢精养池适量搭配不同食性,不同栖息水层中的鲢鱼、鳙鱼等,规格为每尾0.2千克左右,放养密度为每亩100尾,调控池塘水质,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部分养殖户搭配了大规格鲫鱼鱼种,放养密度为每亩25尾~50尾。 养成管理1.水质管理与调节 在乌鳢集约化养殖的情况下,残饵、排泄物多,这些有机物沉积于池塘底部,作无氧发酵分解,常产生硫化氢、甲烷、亚硝基盐及氨氮等有害物质,使水质恶化。不仅有害于乌鳢的生长,还会导致乌鳢中毒及发生疾病。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变化快,容易发臭变黑。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时换水。3月~5月每15天换水l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3%。随着鱼体的长大,6月~9月每10天换水l次,换水量为池水的40%,具体看水质变化灵活掌握。冬季和高温季节水位要升高,保持水温的相对稳定性。

鱼类人工繁殖的主要设施

项目六鱼类人工繁殖技术 任务二熟悉鱼类人工繁殖的主要设施 鱼类人工繁殖的主要设施 一、水质净化处理设施 水质净化系统一般包括沉淀池、过滤器、蓄水池和消毒装置等。 二、产卵设施 产卵池一般容积50~100 m3,池深1.5~2.0 m。形状有圆形、八角形、长方形,以圆形为好。通常为砖水泥结构,池壁、池底要光滑,以免伤到鱼卵。圆形或八角形池,排水口设在池底中央,池底略向中央排水口倾斜,倾斜度为3%~5%。 分为产漂流性卵或沉性卵鱼类的产卵集卵池、产浮性卵鱼类的产卵集卵池及产粘性卵鱼类的产卵池。 1、产漂流性卵或沉性卵鱼类的产卵集卵池 2、产浮性卵鱼类的产卵集卵池对于产浮性卵鱼类在圆形产卵池水面下20~30 cm处,设置一个口通向集卵槽,在集卵口处装一个用直径100 mm的管剖成两半做成的管片,利用池水旋转形成的水流将卵子导入集卵槽中。 3、产粘性卵鱼类的产卵池与鱼巢对于产粘性卵的鱼类多

用池塘或长方形产卵池,同时配备人工鱼巢。鱼巢是亲鱼产卵时的附着物。只要是纤细多枝在水中易散开而不易腐烂的均可成为扎制鱼巢的材料。生产上多采用水草(聚草、金鱼藻等)、水中杨柳树的根须、棕榈皮和人造纤维等。杨柳根须和棕榈皮需用水煮过晒干,除去单宁酸等有毒物质。鱼巢材料经消毒处理后,扎制成束。鱼巢在产卵池内布置适当与否,能直接影响到雌鱼的产卵效率和鱼卵在巢上的附着率。 鱼巢按排列形式分为:悬吊式鱼巢、单列式鱼巢、环列式鱼巢及上层平列筏式鱼巢。 悬吊式鱼巢 单列式鱼巢 环列式鱼巢 平列筏式鱼巢 三、孵化设施 1、孵化桶(孵化缸)孵化桶是用白铁皮、塑料或钢筋水泥制成的漏斗形孵化器。孵化桶大小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以容水量250 kg左右为宜。孵化桶的纱窗可用铜丝布或筛绢制成,规格为50目左右。孵化桶进水在漏斗底部,由桶上端纱窗处出水,水由下而上,鱼卵也随之翻动。

第五章 园林植物害虫防治原理

一、园林植物害虫防治原则 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应在“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治虫方针指导下,贯彻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园林生物群落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协调好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防治方法,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不成灾的目的”。 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1.在害虫防治上,不着重害虫的彻底消灭,而是着重将害虫的数量调节到不造成经济损失的地步。 2.在防治技术上,不仅强调各种防治方法的配合,而且强调以自然调控为主,各种防治措施都有它的优点,也有其局限性。 3.在防治效益上,应从生态学观点出发,不能单看防治效果,同时,还应注重生态平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病虫、杂草,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控制蔓延。 植物检疫的种类(对外检疫、对内检疫) 3、园林植物害虫检疫对象的确定原则 ?我国尚未发生或局部发生的危险性害虫。 ?必须是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而防除又极为困难的。 ?必须是人为传播的 二、园林技术防治措施 园林技术防治:利用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技术,有目的地改变园林生态系统中的某些因子,以达到控制害虫发生,保护园林植物生长的目的。 常见措施 选择适宜圃地,育苗或栽植前应先进行地下害虫调查。 合理轮作。 选用良种壮苗。 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 培育抗虫品种。 适地适树,合理配置各种树木、花卉。 加强对园林植物的抚育管理,及时修剪。 修除枯枝,清扫落叶,及时除草。 物理机械防治 概念: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和器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一种防治方法。 常用的防治方法 捕杀:利用人力或简单器械,捕杀有群集性、假死性习性的害虫。 诱杀:利用害虫的趋性,设置灯光、潜所、毒饵、饵木等诱杀害虫 阻杀:人为设置障碍,防止幼虫或不善飞行的成虫迁移扩散。 高温杀虫: 生物防治 概念: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害虫。 生物防治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①生物防治法不仅可以改变生物种群组成成分,而且能直接消灭大量害虫;②对人、畜、植物安全,不会杀伤天敌,不会污 染环境;③不会引起害虫的再次猖獗和形成抗性;④对一些害虫有长期的抑制作用。 局限性:①生物防治效果比较缓慢;②人工繁殖技术较复杂;③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 化学防治 概念:利用化学农药直接杀灭农业害虫的措施称为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的优缺点 优点:a.高效;b.使用方便;c.速效;d.杀虫谱广。 缺点:a. 易产生抗性;b.引起环境污染和人蓄中毒;c. 造成主要害虫的再猖獗和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合理使用农药,防止药害产生 正确选用农药: 适时用药: 农药交替使用和混用: 防止药害产生: 产生药害的类型:急性、慢性。 产生药害的部位: 产生药害的因素: 植物本身生理生化及形态因素: 药剂因素: 气候因素: 农药的分类 按其作用和效益分类: 触杀剂: 胃毒剂: 内吸剂: 熏蒸剂: 绝育剂: 拒食剂与忌避剂: 引诱剂: 接农药来源与化学组成分类 无机农药: 有机农药: 植物性农药: 微生物农药: 5、农药的加工剂型及其应用方法 粉剂:用原药加入一定量的惰性粉经机械磨碎成为粉状的混合物。 可湿性粉剂:在原药中加入一定量的湿润剂和填充剂,通过机械研磨或气流粉碎而制成。 可溶性粉剂:把具有水溶性的固体农药制成可溶性粉剂。 乳油:用原药加入一定量乳化剂、溶剂制成透明油状剂型。 颗粒剂:原药加载体制成大小约30-60目的颗粒。 烟剂:用原药加燃料、氧化剂、消燃剂制成。 超低容量制剂:是专门供超低容量喷雾使用的剂型。

乌鳢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

乌鳢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 乌鳢属鲈形目、鳢科、鳢属,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属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在鳢属中还有一种鱼叫月鳢,俗称七星鱼、山花鱼、点秤鱼,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常栖息于山涧溪流中间,月鳢体型似乌鳢,长圆筒形,与乌鳢不同之处主要为: 月鳢无腹鳍,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月鳢尾鳍基部两侧各有一个白色边缘的黑色圆斑块,头和体背为绿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沿中部有7?10条’〈”形灰色斑纹,全身均匀地分布灰白色小斑点,雄鱼在生殖季节,斑点更闪亮。 乌鳢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 乌鳢肉含蛋白质19.8g,脂肪1.49g,碳水化合物1.2g,并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营养元素。据医药书记载,乌鳢有去瘀生新、补血调养的药理作用,外科手术后,食用乌鳢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因此,乌鳢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市场的欢迎,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我国人工饲养乌鳢刚刚开始,其前景看好,但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现 将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分析如下: 、乌鳢的生物特性、生活习性 乌鳢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5-40 厘米。头较长,前部扁平,后部隆起,头上被有小细鳞,颇似蛇头,口大,吻短宽圆钝。下颌向前突出,略长于上颌,上下颌具尖齿。体被中等大的圆鳞。侧线平直,在臀鳍起点上方断开,两个断头相隔 2 行鳞片。背鳍、臀鳍均很长,可达尾鳍基部。胸鳍长圆形。腹鳍短小。尾鳍圆形。全身青褐色,头、背色较深暗,腹部较淡。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有二纵行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尾鳍均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胸鳍、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点。 乌鳢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水沟及低洼沼泽的静水草区。乌鳢对水质、水温和其它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特别强,即使其它鱼类难以生存的环境,乌鳢也能生活。 乌鳢的生存水温为0—41 摄氏度,最适宜水温为26—28摄氏度。乌鳢耐低氧,在浑浊缺氧的水体中也能生存,将头露出水面,借助鳃上器官,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即使在少水甚至离水的情况下,只要保持鳃部和体表一定湿度,仍可存活较长时间,乌鳢善跳易逃,

黑鱼养殖技术介绍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其营养十分丰富,含大量蛋白质,比鸡肉和牛肉所含蛋白质都高。从营养学角度分析,黑鱼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食品。黑鱼畅销国内外,售价昂贵,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在国内市场也是一种紧俏价高食品。 黑鱼的生活习性 1、生活习性:黑鱼为营底栖生活的鱼类,栖息环境极其广泛。所以说,凡蛙、泥鳅、鲫及各种水生昆虫群栖的场所都是黑鱼喜栖的地方。黑鱼多潜伏在水深1米的浅水处。黑鱼的生存温度为0-41℃,最适温16-30℃,春季水温回升到8℃以上时,黑鱼开始活动,由深水处游至浅水区觅食。水温20℃以上时生长较快。夏季天闷热降雨时,往往会跃出水外匍匐于岸边的湿地上。秋季当水温降到12℃时,停止摄食;降到6℃下,转到深水处活动。冬季水温过低时,埋于淤泥中越冬,只要冰下有水就能完全越冬。黑鱼能耐低氧。在浑浊缺氧的水体中亦能生存。当水中缺氧时,鱼体可将头露出水面,借鳃上器官,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 pH值:黑鱼一般均能在酸性和碱性的水域中生活。黑鱼善跃:其跳跃能力很强,跳的也较高。在有流水冲击和降雨时更易刺激黑鱼跳跃而逃跑,并常随水流逆行而上。 2、食性:黑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型鱼类、虾类、蛙与蝌蚪、水生昆虫及其它水生动物为食。随鱼体大小、季节和水体环境的不同,所摄取的食物的具体种类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其肉食性营养类型的性质。 3、生长:当年孵化的鱼种一般长约150毫米,体重50克左右。2龄鱼体长加速生长阶段,生长旺盛。2龄后,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递减趋势。水温在20-25℃时,生长较快。 4、生殖 ①性成熟年龄:长江流域一般2冬龄,本地一般第三年开始成熟产卵。 ②怀卵量:一般个体怀卵量为1-3万粒,最大者5-6万粒。不同年龄与不同大小的个体及不同水体的黑鱼其怀卵量不同。

鲤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鲤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鲤鱼在流水或静水中都能自然产卵繁殖,但人工繁殖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卵和孵化效果。 1、亲鱼培育 (1)性成熟和性周期 长江流域的湖泊、外荡、水库、池塘所养殖的鲤鱼,雌鲤二龄开始性成熟,雄鲤一龄以上达到性成熟,一般5月为其性腺成熟和产卵的时期。产卵后的第Ⅵ期卵巢到7月份吸收退化到第I期,此后逐渐发育到11月份进入第Ⅳ期,并以此期越冬,第二年3-4月份,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卵巢即迅速成熟很快由第.W期发育到第V期。性成熟的雄鲤繁殖后精巢退化到第Ⅲ期,8-9月进入第Ⅳ期,12月进入第V期,并以此期越冬。 产卵季节在南北各地有所不同,南方地区的珠江流域产卵盛期为2-3月;长江流域为4-5月:黄河流域5-6月;东北地区为6-7月,产卵期一般可持续2个月左右。 (2)雌雄鉴别 鲤鱼雌雄鉴别。 (3)亲鱼的选择和饲养 雌鲤鱼应选择二龄以上,体重1千克以上,雄鲤鱼略小,体重为0.75千克左右,选择的亲鱼应体高、背厚、体质强壮、

体形略长以及活动力强而无伤。来源以湖泊、网围、外荡、池塘养殖为好,是无公害的优质亲本。 亲鱼池面积一般3-4亩,水深1.5-1.8米左右,每年必要清塘1次。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150千克/亩,也可以混养少量的鲢、鳙鱼,以控制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在越冬后产卵前雌雄亲鲤必须分开饲养,以免温度升高,突然下暴雨时鲤鱼自然繁殖而零星产卵,平时则可以雌雄分养或养在同一池塘。鲤鱼为杂食性、食量较大的鱼种,饲养期间应给予足够的食物,同时也可适当施肥使水质肥沃,补充天然饵料,并注意产卵前15-20天用优质饲料进行强化培育,促性腺的发育。 2.自然产卵受精 (1)产卵、孵化池的选择 产卵池以2亩为好,水深1.2米左右。应选避风、向阳、池底淤泥少。进、排水方便,环境幽静的池塘。放亲鱼前3-5天,用生石灰等清塘,灌水时严密过滤,水质清新,含氧量高,每升5毫克以上。 一般是用鱼苗饲养的池塘兼作孵化池,采用兼作孵化池必须有3-5处池塘轮翻,这样在孵化时易操作,要求池塘面积均为2 -3亩,水深0.8-1.0米,但放鱼前必须清塘。 (2)鱼巢的制作和设置 鲤鱼是产黏性卵,需要有附着物以便受精卵粘附上面发

DB34 T 512-2005 乌鳢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DB34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标准分享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3533629.html, 免费下载

DB34 512—2005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亲鱼池的准备 (1) 4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1) 5 人工催产 (2) 6 受精卵孵化 (2) 7 乌鳢仔鱼培育 (2) I

DB34 512—2005 II 前 言 乌鳢(Channa argus)俗称乌鱼、黑鱼等,属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是 我省重点推广的水产名特优品种之一。 为规范乌鳢人工繁殖技术,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魏泽能。 本标准2005年5月9日首次发布。 标准分享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3533629.html, 免费下载

DB34 512—2005 乌鳢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乌鳢亲鱼池塘条件、乌鳢亲鱼的选择、培育、亲鱼的催产、受精卵的孵化、仔鱼的培育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进行乌鳢人工繁殖的苗种生产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3 亲鱼池 3.1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300 m2~400 m2,水源充足,注排方便,水质符合NY5051。土质池底,淤泥不超过10 cm。按每667 ㎡池塘面积使用生石灰50 kg~60 kg或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8%)2 kg彻底清塘。1周后注水1.2 m~1.5 m。 3.2 防逃设施 池堤四周设0.8 m~1 m高尼龙或聚乙烯网。 4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4.1 亲鱼选择 选留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重750 g以上、2冬龄性成熟的亲鱼。 4.2乌鳢的雌雄鉴别 雌鱼腹面和腹鳍条纹呈白色,胸部无黑斑,尾鳍有两列黑斑;雄鱼腹面和腹鳍条纹呈黑色,胸部多黑斑,尾鳍有三列以上黑斑。 4.3 亲鱼培育 4.3.1亲鱼放养 乌鳢亲鱼每100 m2池塘放8~10组,雌雄比例以1︰1为宜。搭养花白鲢5尾,规格100g以上,用以调节水质。 4.3.2 饲料质量要求 小杂鱼、虾要新鲜适口;人工配合饲料符合NY5072,按乌鳢营养需求配比且物理性能良好。 4.3.3饲料投喂 乌鳢饲料主要为小杂鱼、虾,辅以人工配合饲料。当水温达10℃时,即可投食,当水温达23℃~27℃时乌鳢食量大增,此时的投喂量为亲鱼体重总量的10%~15%。 4.3.4亲鱼的饲养管理 1

如何人工养殖洄水(整理)

人工养殖“洄水” 很多热带鱼爱好者在繁殖成功小鱼后,往往又因为捞不到“洄水”,无法给幼鱼合适的开口食,而发生大量幼鱼死亡,从而使繁殖功亏一篑之事。 下面我将人工养殖“洄水”(草履虫)的方法介绍一下。 将稻草洗干净,切成5厘米左右一段一段的。用水煮沸。再添加一些自来水,使稻草和水的比例达到1:100。将水温控制在20-28之间,用强光照射。一般十天后,草履虫就会大量的繁殖出来。 这时应及时捞取,每天捞取1/3左右,并不断添加新水和煮沸的稻草。如此循环,则草履虫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但这样的草履虫,其营养还不够丰富。故在培养之中,我们可在培养液里添加一些豆浆,奶粉,维生素等等。 再补充一点,关于虫种的来源问题。其实我们根本就不必去考虑虫种的来源。培养液(稻草汁)会产生菌,再由菌生成虫。在很多的自来水体里,其实也是有草履虫存在的。所以,一般只要多等两天,我们是不用专门的去寻觅虫种的。 如果不放心,或想快一些得到虫的朋友,也可以找虫种来放入的。去那些有丰富的腐殖质的水域里,其水质要有一些清澈,取一些表面的水回来。装在一个无色透明的小瓶里,对着强光或阳光,细心观察,有无白色小点悬浮于水中。也就能找到虫种了。如果虫种较多,就是用一般的放大镜也能看见其微虫的了。

洄水主要是含单细胞微生物的吧,洄水不会做,但会培养草履虫,一样是小鱼宝宝的开口食品。 一、实验准备 干稻草、旧稻草垫子、干玉米雄花穗、干荷叶、小麦粒、离芭叶、干酵母、动物内脏(肝、胰、甲状腺等)、蛋黄、牛肉汁(50g牛肉、100g水,煮熟)。 显微镜、放大镜、电炉、恒温培养箱、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微吸管、解剖针、烧杯、培养皿、凹玻璃片、纱布、吸水纸、大头针、琼胶、质量分数为3%的甲基纤维素溶液、碘液、葡萄糖、氯化钠、质量分数为1%的洋红溶液、质量分数为0.1%的中性红溶液。 1.采集 2.培养液制备 (1)稻草培养液干稻草10g,剪成3Cm长,放人烧杯,加水1000m1,煮沸10~15min,放凉,补足失去水分。在1000mL水面处划一刻度线,便于日后失水再补。 (3)荷叶培养液干荷叶50g,适当撕碎,加水1000mL,煮沸15~20min。 (5)离芭、稻草混合培养液离芭叶25g,加水500m1,煮沸5min,补足失去的水分后,再加稻草培养液500m1。 (7)脏器培养液动物内脏5g,剪碎,加水1000m1,浸泡1d,滤去内脏与残渣,留下纯净培养液。 (9)稻草垫培养液旧稻草垫,取其10g,剪成3cm长,加水1000mL,再加50g葡萄糖。3.培养下面介绍三种培养方法。 (2)如果水样中混有少量其他微型生物,可以在载片上先滴一滴牛肉汁,再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水样,两滴间距2cm左右,用解剖针从肉汁一端引一条线到含有草履虫的水滴上。两滴连结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会发现草履虫对牛肉汁敏感性很强,草履虫游到牛肉汁滴的速度也快。然后迅速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检查,在确认牛肉汁滴内尤其他微型生物时,迅速用吸水纸切断连结线,用纱布擦干另一侧的水滴,用于净滴管把含草履虫的牛肉汁吹人培养瓶中。如此重复操作几次,然后将培养瓶放在25~300C温度下继续培养,5~7bd后就会有大量草履虫繁殖出来。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草履虫的培养有可能失败。究其原因很多,其中有两点是主要的:其一,可能是接种草履虫的数量过少,个体质量又较差,它们进入新环境后,遇有不适,很快死去,未能传宗接代;其二,可能是稻草之类的材料发霉或残留农药过多,接种后的草履虫中毒死亡,不能繁殖。因此,一旦发现培养液混浊、有特异臭味,镜检无草履虫,就要弃之。为避免由于培养失败贻误教学工作,应多做几瓶培养液,多选用几种培养方法。 下面介绍三种保种方法。 (2)也可以将实验所剩培养液,注入几支试管里,按1:4比例,注入新的麦粒浸出液,管口用脱脂棉封住,然后将试管捆在一起,外裹纱布,竖放在容器内,就可长期保存。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5.1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1)素材 中图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 植物快速繁殖就是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名优特新品种,使其在较短时间内繁衍较多的植株;快速繁衍珍稀濒危植物,使物种得以保存。快速繁殖是当前植物细胞工程中应用最广泛,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除了一部分豆类作物外,种子是不会传递病毒的。植物病毒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的,而快速繁殖是建立在无性繁殖的基础上,病毒在母体内逐代积累,危害越来越严重。目前在生产上尚无特效药物可彻底除去病毒,而快速繁殖却可以,因此,快速繁殖脱毒显得非常重要。 一、植物快速繁殖的途径和方法 以植物的根、茎、叶柄和花等片段以及孢子作为外植体,或者切取茎尖、腋芽进行离体培养,可以直接诱导器官分化,产生芽、根,也可以诱导改变原有的分化状态,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不同的细胞分化途径重建形成不同的器官,直到完整植株。(P86 L.1~L.16) 植物快速繁殖的类型与方式可归纳如下表: 器官型 芽,扩大繁殖系数稳定,是快速繁殖的主 要方式 丝石竹等可获得与母株相同的

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 无病毒苗的获得: (一)材料的培养和灭菌 为了获得无菌的茎尖,应把供试植株种在无菌的盆土中,放在温室栽培。浇水要浇在土中,不要浇在叶片上。如材料取自田间,可切取插条,在实验室内进行溶液培养。由这些插条的腋芽长成的枝条,其污染程度比直接从田间植株取来的枝条少得多。自外,定期喷施内吸杀菌剂(如0.1%多菌灵和0.1%链霉素)也十分有效。 (二)茎类剥离 取幼苗茎尖2~3cm小段,剥去可见的大叶,放在烧杯内用自来水冲洗1h左右,移入无菌室进行严格消毒。先用95%酒精快速浸泡一下,再放入5%的漂白粉溶液内消毒7~10min (也可用市场上出售的次氯酸钠溶液稀释为5%),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在双筒解剖镜下一手用细镊子将茎芽按住,另一手用解剖针仔细地将幼叶剥去,最后露出圆滑的生长点,用注的针头侧刃或自制的解剖针,仔细地切取带有1~2个叶原基的生长点,随即接种到试管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样外植体(生长锥带1~2个原叶基)的培养,严格来说,应称为分生组织培养。 以上操作必须严格在无菌条件下的超净工作台中进行,所用器具都应浸泡于70%的酒精中,使用前要在究竟灯上烧灼灭菌,注意不使解剖针、刀太烫,以免损伤组织。解剖镜台应垫载玻片,每剥离一个茎尖应以酒精棉团擦拭,手也应经常用70%酒精擦试。茎尖很幼嫩,暴露时间越短约好。因为超净台的气流和酒精灯发出的热都会使茎尖迅速变干。 (三)茎尖培养 目前常使用的的基本培养基是MS培养基或White培养基,它有较高浓度的无机盐,对促进组织分化和愈伤组织生长是有利的。在培养基中可酌情添加5%~10%椰乳,0.1~1.0mg/L 的吲哚乙酸、萘乙酸、苄基腺嘌呤等,有的还需添加活性炭。根据培养种类不同,添加的生长调节剂可适当调整。(P92~P93 L.11) 茎尖培养的生长可能有4种类型:①组织不增大,不久变褐死亡,这可能是生长点受伤所致。②组织渐变绿,但体积增大缓慢,可把组织转到NAA浓度高于0.05mg/L的培养基上,并提高温度以加速其生长。③组织基部不产生或少量产生愈伤组织,而生长点发育正常,一个月内可形成无根的小植株,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当长有2~3片西欧啊叶时,应把

乌鳢(黑鱼)苗种培育技术

乌鳢(黑鱼)苗种培育技术 新疆乌鳢养殖刚刚起步还未成规模,苗种主要来自内地。为了满足新疆乌鳢养殖业苗种的需求,我们于1999年5、6月间做了乌鳢鱼苗早繁苗种培育试验。试验在新疆五家渠猛进水库上渔场的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塑料温棚的水泥池里进行。催产亲鱼12组,分4批。第一批4月30日催产。孵出水花2.5万尾,6月10日育成6~8厘米长的鱼种1.4万尾,成活率56%,这是最好的一批。最差的是第三批,于6月4日催产,孵出水花鱼苗4万尾,7月10日育成6~8厘米长鱼种0.5万尾,成活率12.5%。平均成活率28.5%。现将本次试验的进行情况总结如下: 1亲鱼培育 1.1亲鱼来源:选择我站试验基地池塘自育个体1kg以上达性成熟的亲鱼。 1.2亲鱼培育:催产前1个月左右(即3月底)将亲鱼放在15m2的水泥池里进行强化培育。放鱼前用漂白粉彻底消毒。然后加1m深的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鱼2尾(1~2kg/尾)。亲鱼进池前用4%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0min左右。先让鱼适应小水体的环境。第三天投喂新鲜的鱼肉块,大小以鱼能一口吞吃为度。分上、下午各喂1次。池水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临产前一星期提高到26~28℃。每2~3天换

水1次,同时清除池底沉淀的废弃物。水源是经过曝气预热的深井水。池内放置占水面积1/4的水葫芦遮阴。 2人工催产 2.1亲鱼选择:雌亲鱼要选择腹部膨大、用手轻压腹部感觉柔软且有弹性,肛门微突且呈红色。雄亲鱼则选择腹部稍大、肛门微红、体两侧有明显的暗红色条纹。临产时雌、雄鱼很易区别。一般雄鱼个体比雌鱼大。雌、雄以1∶1配对。但雌雄鱼个体之间配对时不要悬殊太大,以利发情产卵受精。 2.2催产剂种类和单位剂量:催产剂采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高效催产合剂(RES)和地欧酮(DOM)三种。其匹配形式及单位剂量如(1)LRH-A2.2ug+RES.5mg/kg鱼; (2)LRH-A2.2ug+DOM.2mg/kg鱼。作胸鳍基部腹腔1次注射。雄鱼剂量减半。总用量如表所示。 2.3产卵效果:雌、雄按1∶1配对、置于约1~0.5m2小水体中产卵。当水温在26~30℃时,效应时间为30~36小时,其产卵结果如下表所示。 2.4孵化结果:我们采用“静水法”孵化。即将产卵时段相隔4小

乌鳢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

乌醴养殖及疾病防治主要技术 乌鲤属皱形目、鲤科、鲤属,俗称乌鱼、才鱼、黑鱼等,属鲤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经济鱼类。在鲤属中还有一种鱼叫月鲤,俗称七星鱼、山花鱼、点秤鱼,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常栖息于山涧溪流中间,月鲤体型似乌鲤,长圆筒形,与乌鲤不同之处主要为: 月鲤无腹鳍,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月鲤尾鳍基部两侧各有一个白色边缘的黑色圆斑块,头和体背为绿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沿中部有7?10条V”形灰色斑纹,全身均匀地分布灰白色小斑点,雄鱼在生殖季节,斑点更闪亮。 乌鲤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乌鲤肉含蛋白质19.8g,脂肪1.49g,碳水化合物1.2g,并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营养元素。据医药书记载,乌鲤有去瘀生新、补血调养的药理作用,外科手术后,食用乌鲤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因此,乌鲤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市场的欢迎,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我国人工饲养乌鲤刚刚开始,其前景看好,但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现将乌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分析如下: 一、乌鲤的生物特性 一、生活习性 乌鲤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头较长,前部扁平,后部隆起,头上被有小细鳞,颇似蛇头,口大,吻短宽圆钝。下颌向前突出,略长于上颌,上下颌具尖齿。体被中等大的圆鳞。侧线平直,在臀鳍起点上方断开,两个断头相隔2行鳞片。背鳍、臀鳍均很长,可达尾鳍基部。胸鳍长圆形。腹鳍短小。尾鳍圆形。全身青褐色,头、背色较深暗,腹部较淡。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有二纵行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尾鳍均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胸鳍、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点。 乌鲤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水沟及低洼沼泽的静水草区。乌鲤对水质、水温和其它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特别强,即使其它鱼类难以生存的环境,乌鲤也能生活。

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的技术操作规程

“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 s)、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鲢鱼(Chub)、青鱼(Piceus)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中的亲鱼培育、产卵孵化设施、人工催产、孵化等。 本规程适用于资兴市水产良种场草鱼、鳙鱼、鲢鱼、青鱼的鱼苗繁殖。 2 引用标准 GB/T 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200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3 亲鱼培育 3.1亲鱼的来源及选择 3.1.1亲鱼的来源 亲鱼要求从省级以上鱼类原良种场引种或从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中捕捞选育达到性成熟或接近性成熟的个体,从天然水域捕捞选留的种用亲鱼,必须在亲鱼培育池中专池培育一段时间,到第二年再催产。 3.1.2亲鱼的选择 1.1. 2.1雌雄鉴别

鉴别四大家鱼雌雄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是从胸鳍上来区别。主要特征比较见表1。 表1 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雌雄特征比较

1.1. 2.2成熟年龄和体重 湖南地区四大家鱼亲鱼成熟较早,个体较小,雄鱼较雌鱼早熟一年。四大家鱼亲鱼成熟年龄和体重见表2。 表2 四大家鱼成熟年龄和体重 1.1. 2.3雌雄搭配比例 选留亲鱼的雌雄搭配比例一般应在1:1~1.5,即雄鱼略多于雌鱼。 1.2亲鱼培育池 1.2.1亲鱼培育池的条件 水源条件好,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符合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阳光充足,距产卵池、孵化场不能太远。鱼池面积一般3~4亩,底质符合GB/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