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丁含量标准曲线

合集下载

ch06工作曲线法测定芦丁含量讲解

ch06工作曲线法测定芦丁含量讲解

芦丁的测定(标准曲线制备与芦丁测定一起完成) 精密移取芦丁标准溶液0、1.0、2.0、3.0、4.0、 5.0ml和样品液3.0ml置10ml容量瓶中→各加30%乙醇 使成5.0ml→各精密加入亚硝酸钠溶液(1→20) 0.3ml,摇匀,放置6分钟→各加硝酸铝(1→20) 0.3ml,摇匀,再放置6分钟→各加氢氧化钠试液4ml, 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 在510nm波长下测定各瓶溶液的吸收度(以第一瓶 作空白)以浓度为横坐标,吸收度为纵坐标,绘制 标准曲线。测定样品的浓度。
要使得测定浓度准确 应当考虑影响测定准确的因素: 1 显色反应的完全程度(取决于): 介质的pH 显色剂的用量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2 吸光度的物理测定条件
如何确定反应最佳条件
在建立方法时,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反应 条件,为此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例如介质的 pH值暂时固定其他因素,显色后测量相应溶 液的吸光值,通过吸光度-pH曲线确定反应 的酸度范围,其他几个影响因素的适宜值也 可以按这一方法分别确定。
实验六 工作曲线法测定芦丁含量
可见分光光度法
内容
一、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二、可见分光光度法与紫外的区别 三、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含量的原理 四、工作曲线法测定芦丁含量 五、本次实验注意事项
六、仪器的操作
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包括紫外和可见)
分光光度法与其他测定方法比较有这样一些特点 1、首先,它的应用广泛,在国际上发表的有关分析的 论文总数中,分光光度法占28%,我国约占所发表论 文总数的33%。 2、灵敏度高,由于新的显色剂大量合成,并在应用研 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使得测定物质的灵敏度提高。 3、选择性好,目前有些元素只要控制适当的显色条件 就可以直接进行光度法测定。 4、准确度高,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在1~3%范围 5、分析成本低,操作简便快速。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叶中芦丁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叶中芦丁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叶中芦丁含量
测定样品:桑叶样品
仪器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加样器、移液器、电子天平、pH计等。

试剂:甲醇、磷酸二氢钾、三乙胺、芦丁标准品。

操作步骤:
1、将桑叶样品粉末状,称取0、5g,加入50 ml甲醇中,超声提取15分钟,静置,离心,将上清液过滤。

2、取上清液10 ml,加入8 ml磷酸二氢钾(0、2 mol/L)中,pH 调节至4、5,加入适量三乙胺中和至pH值为7、0左右。

3、将上述溶液过滤,进样至高效液相色谱仪中。

4、据芦丁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芦丁的含量,并作相应的校正。

结果计算:芦丁含量(mg/g)= (样品进样量x 芦丁标准品浓度)/样品质量
注意事项:
1、样品须充分搅拌均匀,以保证提取效率和准确性。

2、溶液pH值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以达到较好的色谱分离效果。

3、标准品浓度适宜,不宜过高或过低,以避免出现测定值偏差。

4、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避免操作失误。

芦丁标曲的制作

芦丁标曲的制作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黄酮类化合物以黄酮(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黄色色素。

其中包括黄酮的同分异构体及其氢化的还原产物,也即以C6-C3-C6为基本碳架的一系列化合物。

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黄烷-3,4-二醇类(Flavanones)(Flavanonols)(Flavan-3,4-diols)黄烷三醇类(Flavan-3-ols)芦丁1.3 黄酮类物质的提取1.3.1 溶剂提取法水提法热水仅限于提取甙类,例如自槐花米中提取芦丁。

由于热水浸提时易溶于水的杂质(如蛋白质、鞣质、淀粉、多糖类化合物等)较多,后处理较复杂,提取效率也不高,故不常使用。

有机溶剂提取法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主要是根据被提取物的性质及伴随的杂质来选择适合的提取溶剂,甙类和极性较大的甙元,一般可用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或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进行提取。

大多的甙元宜用极性较小的溶剂,如乙醚、氯仿、乙酸乙酯等来提取,多甲氧基黄酮类甙元,甚至可用苯来提取。

乙醇和甲醇是最常用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溶剂,高浓度的醇(如90% ~95% )宜于提取甙元,60%左右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水溶液适宜于提取甙类物质。

如采用70%乙醇提取芦笋中芦丁,浸提5h,条件为最优。

提取过程中常用冷浸法或回流法,提取次数一般为2-4次。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前者无需加热,有利于保持提取物的成分,但提取时间长,效率低,后者效率高,但需加热,因此成分不稳定的原料(如一些中药药材)不宜用此法。

一般来说,醇提法的对总黄酮的提取效果要好于水提法。

碱溶酸沉法由于黄酮类成分大多具有酚轻基,具有易溶于碱性水而难溶于酸性水的性质,可用碱性水(如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水溶液)或碱性稀醇(如50%乙醇)浸出,在提取液中,加酸酸化,黄酮类化合物即可沉淀析出。

用碱性溶剂提取时,所用的碱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在强碱下加热时破坏黄酮类化合物母核,当有邻二酚轻基时,应加硼酸保护。

常用饱和石灰水溶液、稀氢氧化钠溶液或5%碳酸钠水溶液提取。

芦丁含量测定的实验报告

芦丁含量测定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芦丁提取和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含量。

3. 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芦丁(Rutin)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等生物活性。

本实验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丁,然后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槐花米、芦丁标准品、无水乙醇、浓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铁、三氯化铁、无水碳酸钠等。

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电子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钵、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芦丁标准溶液的配制(1)称取0.1g芦丁标准品,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芦丁标准溶液。

(2)取芦丁标准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分别置于5个1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00μg/mL、200μg/mL、300μg/mL、400μg/mL、500μg/mL的芦丁标准系列溶液。

2. 样品溶液的制备(1)称取3g槐花米,用研钵研成粉末。

(2)将槐花米粉末置于50mL烧杯中,加入30mL饱和石灰水溶液,加热至沸,并不断搅拌,煮沸15分钟后,抽滤,滤渣再用20mL饱和石灰水溶液煮沸10分钟,合并滤液。

(3)用15%盐酸中和滤液至pH值为4.5,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样品溶液。

3. 标准曲线的绘制(1)取5个10mL容量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芦丁标准溶液0.5mL,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

(2)在510nm波长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芦丁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3)以芦丁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 样品溶液中芦丁含量的测定(1)取2.0mL样品溶液,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

(2)在510nm波长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的含量

新乡医学院分析化学实验课教案首页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年月日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比色分析的一般操作方法;2.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分为单组分定量分析,多组分定量分析,本实验是单组分定量分析,单组分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吸光系数法、校正曲线法、对照法等,分析中最常用的是校正曲线法。

校正曲线法: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然后在选定的分析条件下测定吸光度,然后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这条直线称为校正曲线,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测得样品溶液的吸光度,通过校正曲线就可以求出样品的浓度了。

本实验通过校正曲线法测定芦丁的含量,芦丁溶液的颜色较浅。

不能直接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那么,需要用显色剂将其变为有颜色的溶液,芦丁与Al3+在亚硝酸钠碱性溶液中生成红色配合物,该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10nm,所以可以在510nm测定吸光度。

三、仪器与试剂721型分光光度计,容量瓶;芦丁标准品,60%乙醇,亚硝酸钠溶液(1:20),硝酸铝溶液(1:10),1 mol∙L-1氢氧化钠。

四、实验步骤1.标准溶液的制备取120℃真空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标准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水浴上微热,使溶解,放冷后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2.绘制标准曲线精密吸取标准溶液0.00,1.00,2.00,3.00,4.00及5.00mL,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60%乙醇使成5.0mL,各精密加入亚硝酸钠溶液(1:20)0.5mL,摇匀,放置6分钟后,加硝酸铝溶(1:10)1.5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 mol∙L-1氢氧化钠试液4mL,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

在510nm 波长下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

以浓度为横坐标,吸收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样品测定精密称取芦丁约50m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

实验八芦丁含量测定

实验八芦丁含量测定
实验八 芦丁含量测定
目 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结论
01 实验目的
了解芦丁含量测定的意义
芦丁含量是评价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重要指标,黄酮 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因此测定芦丁含量对于植物资源开发、食品和药品研制等方 面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性评估
将实验测定的芦丁含量与已 知值进行比较,评估实验的 准确性。
精密度评估
通过多次重复实验,评估实 验的精密度。
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结果讨论
0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样品中芦丁含量的差异及其可能原因。
误差分析
02
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如称量误差、操作误
差等。
改进建议
03
根据误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实验方法的建议,以提高实验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了解实 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能够独立完成芦丁含量的测定,提高 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
02 实验原理
芦丁的化学结构
01
芦丁(Rutin)是一种黄酮类化合 物,属于芸香苷类,由黄酮母核和 糖链组成。
02
芦丁的分子式为C16H18O13,分 子量为480.30,是一种白色或淡黄 色结晶粉末。

本实验结果可为芦丁的提取、 分离和纯化提供技术支持,有 助于提高芦丁的产量和质量。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影响芦 丁含量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 ,为植物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
依据。
本实验方法可应用于其他植物 中芦丁含量的测定,为植物化 学成分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实验结果与讨论

中药饮片中芦丁的含量检测

中药饮片中芦丁的含量检测

中药饮片中芦丁的含量检测作者:贾洪文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13期[摘要]目的测定20种中药饮片中芦丁的含量。

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ypersil GOLD柱(5μm 250mm×4.60mm)为分析柱,乙腈∶水(加磷酸调pH至2.6)(8∶92~30∶7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30℃。

结果芦丁浓度在(0.0095~0.3800)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结论该方法简易准确,重现性好,在本色谱条件及样品处理方法下,可以准确测出该20种中药饮片中芦丁的含量。

[关键词]中药;芦丁;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图分类号:G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355-01芦丁,即芸香苷,是中药饮片中较多见的一种黄酮类成分,有抗炎、降血脂、抗病毒及维生素P样等作用。

有关芦丁的HPLC测试方法已有很多报道,笔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50余种常用中药饮片中分离、检测芦丁成分,经在时间轴上(调节色谱条件以使出峰保留时间在10~35min范围内改变)反复与芦丁对照品比较,最后确认其中的20种中药饮片中含有较高的黄酮类物质芦丁。

文献曾报道该20种药材中的8种含有芦丁,但具体含量不详,笔者查阅国内有关文献,未发现在另12种药材中也含有芦丁的最新报道。

实验结果可供有关科研和临床工作者参考。

1 实验研究1.1 仪器和试药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510泵,484紫外检测器,680梯度控制器。

芦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50种药材样品分3次每次50种分别购自浙江中医学院实验药厂、浙江省中医院和浙江中医学院门诊部。

经鉴定并确认。

乙腈为色谱醇,磷酸为分析醇,水为纯净水。

1.2 色谱条件 Hypersil GOLD柱(5μm 250mm×4.6mm);流动相:乙腈∶水(8∶92~30∶70),加磷酸调pH至2.6;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

黄酮、多糖标准曲线制作方案

黄酮、多糖标准曲线制作方案

1、黄酮标准曲线制作1.1 芦丁标准溶液配制精密称取干燥芦丁对照品20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60 %乙醇溶解,定容,得标准对照液(含无水芦丁0.200 0 g/ L)。

1.2 芦丁标准溶液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准确吸取芦丁标准溶液10mL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7mL,摇匀,静置5 min;再加10%硝酸铝溶液0.7mL,摇匀,静置6 min;再加4% 氢氧化钠溶液5 mL,60 %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0 min后,在100~600nm波长范围测定测定其最大吸收波长,参比为空白试剂。

1.3芦丁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精密移取芦丁标准对照液0、1、2、3、4、5 mL 置25 mL 容量瓶中,补60 %乙醇10 mL,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7mL,摇匀,静置5 min;再加10%硝酸铝溶液0.7mL,摇匀,静置6 min;再加4% 氢氧化钠溶液10 mL,60 %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0 min,以第1瓶溶液为空白调零,于500 nm测各瓶溶液吸光度;以浓度(C)和吸光度(A)进行线性回归。

2、多糖标准曲线制作2.1葡萄糖标准溶液配制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10 mg,加适量去离子水溶解,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即得0.1 m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2.2 葡萄糖标准溶液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取1ml葡萄糖标准溶液于干燥洁净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2.0 mL 5 %的苯酚试剂,再迅速加入7 mL浓硫酸振摇,待其冷却到25 ℃,放置30 min。

在100~600nm波长范围测定测定其最大吸收波长,2.3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用移液管分别量取葡萄糖标准溶液0.1、0.2、0.4、0.6、0.8、1 mL转于干燥洁净的试管中,补加去离子水至刻度使其成1 mL。

并编号为1、2、3、4、5、6,然后分别加入2.0 mL 5 %的苯酚试剂,再迅速加入7 mL浓硫酸振摇,待其冷却到25 ℃,放置30 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