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细菌

合集下载

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PSB)是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的总称,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田、湖泊、江河、海洋、活性污泥及土壤内,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

第一节光合细菌的生物学和营养价值一、光合细菌的生物学光合细菌包括产氧光合细菌(蓝细菌)和不产氧光合细菌两大部分,在实际中应用的大部分是不产氧型光合细菌。

不产氧光合细菌包括紫细菌、绿细菌和日光杆菌属、红色杆菌属等总共 27个属 66个种。

不产氧光合细菌是代谢类型复杂、生理功能最为广泛的微生物类群。

各种光合细菌获取能量和利用有机质的能力不同,它们的代谢途径随环境变化可以发生改变。

光合细菌从营养类型看包括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及兼性营养类型;从呼吸类型看包括好氧、厌氧和兼性厌氧型。

光合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在10~45℃范围内均可生长繁殖,最佳温度在30~40℃。

绝大多数光合细菌的最佳pH值范围在7~8.5之间。

钠、钾、钙、钴、镁和铁等是光合细菌生理代谢中的必需元素。

二、光合细菌的营养价值光合细菌的菌体无毒,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65%,而且氨基酸组成齐全,含有机体需要的8种必需氨基酸,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也比较合理。

PSB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尤其是B12、叶酸、生物素的含量相当高是啤酒酵母和小球藻的20到60多倍。

PSB 菌体内含有较高浓度的类胡萝素,而且种类繁多,迄今已从光合细菌中分离出80种以上的类胡萝卜素。

除此之外,细胞内还含有碳素储存物质糖原和聚β一羟基丁酸、辅酶Q、抗病毒物质和生长促进因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光合细菌在虾、贝类的幼体培育中应用非常广泛,其一方面能净化水质,改善幼体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作为饵料被幼体摄食(贝类幼体相对虾幼体的蚤状阶段都能直接摄食光合细菌),对促进幼体生长、变态和提高成活率有明显效果。

光合细菌介绍

光合细菌介绍

光合细菌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

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沼泽、湖泊、江海等处,主要分布于水生环境中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

生长环境在水产养殖中,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实现充当饵料、净化水质、预防疾病、作为饲料添加剂等功能。

光合细菌适应性强,能忍耐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对酚、氰等毒物有一定有忍受和分解能力,具有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

它的诸多特性,使其在无公害水产养殖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作用原理光合细菌在有光照缺氧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与绿色植物不同的是,它们的光合作用是不产氧的。

光合细菌细胞内只有一个光系统,即PSI,光合作用的原始供氢体不是水,而是H2S (或一些有机物),这样它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是产生了H2,分解有机物,同时还能固定空气的分子氮生氨。

光合细菌在自身的同化代谢过程中,又完成了产氢、固氮、分解有机物三个自然界物质循环中极为重要的化学过程。

这些独特的生理特性使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显得极为重要。

在水产养殖中运用的光合细菌主要是光能异养型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中的一些品种,例如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 seudanonas palustris);在自然界淡、海水中通常每毫升含有近百个PSB菌,光合细菌的菌体以有机酸、氨基酸、氨和醣类等有机物和硫化氢作为供氧体,通过光合磷酸化获得能量,在水中光照条件下可直接利用降解有机质和硫化氢并使自身得以增殖,同进净化了水体。

除此之外,细胞内还含有碳素储存物质糖原和聚β一羟基丁酸、辅酶Q、抗病毒物质和生长促进因子,具有很高的饲料价值,在养殖业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光合细菌的特点

光合细菌的特点

光合细菌的特点1 光合细菌的概述光合细菌是一类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它们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生物能量,使自身可以生长和繁殖。

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潮间带、热液喷口等环境中,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生物之一。

2 光合细菌的分类根据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光合作用方式,光合细菌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过氧化物酶(carotenoid)的有无,将光合细菌分为两大类:1. 紫细菌,包括青紫菜、细菌叶绿素、大肠杆菌等;2. 绿细菌,包括绿银杆菌、非细胞色素蓝细菌、紫杆菌等。

3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与植物中的光合作用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需要接受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生物能量。

在光合作用中,光合细菌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样的化学反应利用光合色素来捕获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4 光合细菌的生态作用光合细菌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湖泊的主要生产者之一。

在淡水湖泊中,光合细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而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此外,光合细菌还可以形成海洋浮游生物的食物链的基础,对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5 光合细菌的应用光合细菌还有很多实际应用价值。

比如,能够制造出像伊兰特类光合细菌这样的光合细菌工厂,能够利用光合作用生产优质食品、药品和其他生物制品。

此外,光合细菌还可以作为环境监测和除污工程的辅助工具,可以用于处理污水、净化海洋水域,降低环境压力和生态损失。

6 结论光合细菌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由于它们的生态作用和应用价值,对光合细菌的研究和应用有着巨大而长远的意义。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光合细菌的保护,加强对污染源的管控和治理,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中的光合微生物群落,维护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

光合细菌作用原理

光合细菌作用原理

光合细菌作用原理光合细菌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它们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原理与植物类似,但其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途径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光合细菌的作用原理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光合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菌的细胞内。

光合细菌含有光合色素,它们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子能。

这些电子能随后参与细菌体内的化学反应,最终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

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同的是,光合细菌中的光合色素并非叶绿素,而是一些特殊的细菌色素,如叶绿素a、叶绿素b、细菌类胡萝卜素等。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途径也有所不同。

在光合细菌中,光合色素通常位于细菌细胞的质膜上,而非叶绿体内膜。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途径可以分为光系统I和光系统II两个部分。

光系统I主要参与还原二氧化碳的过程,而光系统II则主要负责产生氧气。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途径较为简单,但其效率却可能比植物更高,这使得光合细菌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竞争力。

光合细菌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首先,光合细菌能够产生大量的氧气,为水生生物提供生存空间。

其次,光合细菌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提供基础。

此外,光合细菌还能够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化学能为自身生长和繁殖提供能量,从而在水体中形成特有的生态系统。

除了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外,光合细菌还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由于其光合作用效率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光合细菌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生物能源。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利用光合细菌进行生物能源生产的途径,以期能够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总之,光合细菌作用原理是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途径简单而高效,使其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并具有潜在的生物能源应用价值。

对光合细菌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同时也有望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光合细菌名词解释微生物学

光合细菌名词解释微生物学

光合细菌名词解释微生物学
1. 嘿,你知道光合细菌吗?它呀,就像是微生物世界里的小太阳!比如说在一些池塘里,光合细菌就像勤劳的小精灵,默默工作着,让水变得更干净呢!
2. 哇哦,光合细菌可是微生物学里很特别的存在呢!就好比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给生态带来不一样的活力。

像在污水处理厂,它们可发挥大作用啦!
3. 光合细菌呀,你可别小瞧它!它简直就是微生物界的神奇宝贝!想想看,在那片海洋里,光合细菌不就是默默奉献的小英雄嘛,维持着海洋生态的平衡哟!
4. 嘿呀,光合细菌啊,那可是微生物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呢!就像沙漠中的绿洲,给生命带来希望。

比如在稻田里,它们可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呀!
5. 哇,光合细菌真的很了不起呢!它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指引着微生物的世界。

在水族箱里,光合细菌可不就是让鱼儿欢快生活的保障嘛!
6. 哎呀呀,光合细菌,这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呀!简直就是微生物大军中的猛将!你看,在那片湿地里,光合细菌不就在努力工作着嘛!
7. 嘿,光合细菌可太有意思啦!它就像是微生物家族里的明星!比如在沼气池里,它就是默默制造能源的高手呢!
8. 哇塞,光合细菌啊,那可是微生物学的一大瑰宝呢!如同隐藏的宝藏,等待人们去发现。

在堆肥里,光合细菌不就是让肥料更优质的关键嘛!
9. 哟呵,光合细菌呀,这可是个神秘又重要的存在呢!它好比是微生物世界的魔法使者。

就像在那片湖泊里,光合细菌正悄悄施展着它的魔力呢!
10. 哈哈,光合细菌啊,真的是超级特别呢!它就像是微生物领域的秘密武器!在土壤里,光合细菌不就是让植物茁壮成长的助力嘛!
我觉得光合细菌真的是非常神奇且重要的微生物,在很多领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应该好好去了解和利用它们呀!。

光合细菌培养(生物饵料培养课件)

光合细菌培养(生物饵料培养课件)

(二)开放式的微气光照培养
• 一般采用100-200升的白色塑料桶或卤虫孵化桶为培养 容器,以底部成锥形并有排放开关的容器较理想,在 底部装一气石,培养时微充气,在培养容器上方装一 灯光[40μE(m2·s)] 。容器经消毒后,加入消毒好的培养 液,接入20-50%的菌种母液,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 一般经过7-10天的培养,即可达到指数生长期高峰, 便可扩种或作为饵料。
营养代谢情况
3.繁殖方式:多以二分裂方式,例外的有出芽分裂 和极性伸长分裂。
光合细菌的培养
01特 征
02 分 离
培养 保存
03 应 用
01Part One 特征-3
四、生态分布
1.湖泊:半对流湖泊中,下层的停滞区,四季都有紫硫细 菌和绿硫细菌。全对流湖中,不易生长,但夏季下层可 繁殖。
2.氧化池:可大量繁殖。 3.活性污泥:生长好氧菌,红假单胞菌大量繁殖。 4.污水沟:数量少,夏季红螺菌优势,冬季紫硫菌占优势。 5.海水:厌氧层中,分布有各种光合细菌,盐度要求不一。 6.其他:池塘、沼泽、水田中均有分布。
➢ 红细菌目(Rhodobacterales) 有1科4属 • 红细菌科, ( Rhodobacteraceae)
➢ 根瘤菌目(Rhizobiales) 有3科7属 • 慢生根瘤菌科(Bradyrhizobiaceae)2个属 • 生丝微菌科(Hyphomicrobiaceae)3个属 • 红游动菌科(Rhodobiaceae)2个属
三、大量培养
(一)全封闭式的厌气光照培养 (二)开放式的微气光照培养 (三)培养流程
(一)全封闭式的厌气光照培养
• 采用无色透光的玻璃容器或塑料薄膜袋,经消毒后, 装入消毒好的培养液,接入20-50%的菌种液,使 整个容器被液体充满,加盖扎口,造成厌气培养环 境,置于有光的地方进行培养,在适宜的温度条件 下,一般经过5-10天的培养,即可达到指数生长期 高峰,便可扩种或作为饵料。

光合细菌的光合产氢途径

光合细菌的光合产氢途径

光合细菌的光合产氢途径一、光合细菌的基本特征光合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其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氢气的能力。

光合细菌包括叶绿菌、紫杆菌等多种细菌,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于水体、土壤等环境中。

与植物不同,光合细菌没有叶绿体,而是通过质体膜上的色素来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细菌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光合产氢:光合细菌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够将水分子分解产生氢气,这是其独特的能源生产方式。

2. 光合作用:光合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用于细胞代谢和生长。

3. 厌氧条件:光合细菌在产氢过程中需要处于厌氧条件下,避免氢气的氧化反应。

4. 可持续性:光合细菌产氢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生产方式,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光合细菌进行能量转化的关键过程,它包括光能的吸收、光合色素的激发、电子传递链的运作等步骤。

在光合细菌中,光合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紫素等,它们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主要步骤如下:1. 光能吸收: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激发并释放电子,形成激发态的色素分子。

2. 电子传递链:激发态的色素分子通过电子传递链将电子传递至反应中心,最终转化为ATP和NADPH。

3. ATP合成:通过光合细菌的细胞色素体(质体膜)上的ATP酶,ATP合成酶等酶催化反应将ADP和Pi合成ATP。

4. NADPH合成:通过电子传递链将NADP+还原成NADPH,提供还原等价物用于合成有机物。

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和NADPH被用于细胞的代谢和生长,包括有机物合成、细胞分裂等过程。

三、光合细菌的产氢机制光合细菌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氢气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能源生产方式。

其产氢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氮气还原:光合细菌利用还原氮酸、还原硝酸等还原物质作为电子供体,将氮气还原为氢气。

2. 氢生成酶:光合细菌在其质体膜上具有氢生成酶,能够催化水分子分解产生氢气。

3. 氢气释放:光合细菌通过氢酶将产生的氢气释放至外界环境。

光合细菌的特点

光合细菌的特点

光合细菌的特点光合细菌是一类特殊的细菌,它们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产生氧气。

光合细菌的特点如下:1.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所不同。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是无氧的,不需要氧气参与。

而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有氧的,需要氧气参与。

2.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相对较少。

由于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是无氧的,产生的氧气量较少,通常只能满足其自身的需求,不能产生大量的氧气。

3.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可以在黑暗中进行。

由于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是无氧的,不需要光的参与,因此可以在黑暗中进行光合作用。

4.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可以在高温环境下进行。

由于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是无氧的,不会受到氧气浓度的限制,因此可以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

5.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可以用于维持其生命活动。

光合细菌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可以用于维持其生命活动,包括生长、繁殖等。

6.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光合细菌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提供给其他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同时也可以影响水体中的氧气浓度。

7.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可以应用于环境修复。

光合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起到环境修复的作用。

8. 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可以应用于能源开发。

光合细菌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可以作为生物能源,用于发电、生产燃料等领域。

光合细菌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可以在无氧、黑暗、高温等特殊环境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少量的氧气和有机物质,并对环境修复和能源开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光合细菌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机制,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概论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简称PSB)是广泛分布于水田、河川、海洋和土壤中的一大类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

在厌气环境下可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以H2S和有机物作为供氢体,以CO2或有机物作为碳源。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有多样的异营功能(固氮、脱氮、固碳、氧化硫化物等),在自净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角色。

除了净化水质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光合细菌对鱼、虾、蟹、贝类幼体具有促进生长,提高存活率的作用。

这可能是因为光合细菌菌体富含营养物质,其蛋白质含量超过大豆,维生素B群种类与含量超过酵母,特别是维生素B12、叶酸和生物素等含量丰富。

另外,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辅"酉每"Q在光合细菌中含量远超过其他生物。

光合细菌应用在水产养殖上,主要在五个方面上
•作为水质净化剂
•作为饲料添加剂
•用于水产动物幼体培育
•作为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饵料
•防治鱼病
光合细菌生物学
光合细菌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光合细菌根据光合作用是否产氧,可分为不产氧光合细菌和产氧光合细菌;又可根据所利用碳源的不同,将其分为光能自养和光能异养型,前者是以硫化氢为光合作用供氢体的紫硫细菌和绿硫细菌,后者是以各种有机物为供氢体和主要碳源的紫色非硫细菌。

目前根据光合细菌所具有的光合色素体系和光合作用中是否能以硫为电子供体将其划分为4个科:
1. Rhodospirillaceae(红螺菌科或称红色非硫菌科)
2. Chromatiaceae(红硫菌科)
3. Chlorobiaceae(绿硫菌科)
4. Chloroflexaceae(滑行丝状绿硫菌科)
绿硫细菌、红硫细菌(过去叫做紫硫细菌)和红螺细菌(过去叫做紫色非硫细菌)等,都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大多数都不能够运动。

这些细菌的菌体内含有类似于叶绿素的光合色素,这种光合色素叫做细菌叶绿素。

有的光合细菌还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而使菌体呈现出红色。

光合细菌中,目前生产的主要种类为红螺菌科的属、种,如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us)、球形红假单胞菌(Rps.globiformis)、沼泽红假单胞菌(Rps.palustris)、嗜硫红假单胞菌(Rps.sulfi-dophila)、深红红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黄褐红螺菌(Rhodospirillum.fulvum)等。

培养物颜色
光合细菌具有光合色素,包括细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

红螺菌科和着色菌科的菌体颜色来自于类胡萝卜素较高,掩盖了细菌叶绿素。

根据体内含有的细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另外,由于培养条件的不同,颜色也有所变化,这是由于氧的存在会抑制光合细菌色素合成。

光合细菌的菌种分离和菌种保存技术
菌种的分离,是从它生活的环境中,与混杂的微生物群分离出来。

这是获得优良菌株最基本且必要的手段。

菌种大量培养
目前应用于有机废水净化和水产养殖业上的光合细菌,主要是红螺菌科中称为紫色非硫细菌中的一些种类,包括红螺菌属(Rhodosirillum)、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和红微菌属(Rhodomicrobium)在内的三个属,共同特征是具鞭毛有运动性,不产生气泡,细胞内不积累硫化物。

采样:
光合细菌生长条件,主要有水、有机质和厌氧环境。

因此,在河底、海底的泥土及水田、沟渠等经常含有有机物的泥土上,有着呈橙黄色、粉红色块状沉积物的泥土,都可以采取分离光合细菌的样品。

培养方式:
目前在水产养殖上应用的光合细菌,主要是光合异营型红螺菌科,其中以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为主。

采用的养殖方法有两种,全封闭的厌气光照培养方式,开放式的微气光照培养方式。

1. 全封闭式的厌气光照培养
采用无色透光的容器,消毒后装入培养液,接入20~50%的菌
种母液,将容器中灌满培养液,加盖造成厌气的培养环境。


置于有阳光的地方或用人工光源进行培养,达到指数生长期高
峰时,可作为菌种器液接种。

2. 开放试微气光照培养
可采用100-200L容量的的塑胶桶或500L容量的丰年虾孵化桶
为培养容器。

在底部装打气石,培养时微充气,使桶内光合细
菌上下缓缓翻动。

在桶的正上方约30cm左右加装人工光源,
使液面照度达2000lux。

容器消毒后装入培养液,接入20~50%
的菌种母液,照明,微充气培养。

培养基
对培养光合自营型细菌,一般用无机盐为基础培养基,加入适量的碳酸氢盐作为二氧化碳的来源,用磷酸调整pH 7.0~8.0,然后加入0.05~0.1%的Na2S.9H2O作为电子供体和供氢体,在光照厌气环境,20~30℃培养。

培养光合异营型的细菌则需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再加入0.2%酵母膏、0.25%乙酸钠、0.02%丙酸钠和5%NaHCO3,调整其pH至7.0-8.0,根据环境需求而定。

培养方法
光合细菌的培养,按次序分为容器、工具的消毒,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和培养管理四个步骤。

(一)容器、工具的消毒,参考微藻培养方法部分。

(二)培养基的制备
1. 淡水种光合细菌使用消毒过的淡水制备,生产培养可用消毒的
自来水(或井水)配制。

如果培养海水种光合细菌则用天然海水配制培养基,在海水中加入磷元素时,不能用K2HPO4,应用KH2PO4,不然会产生大量沉淀。

2. 灭菌和消毒菌种培养用的培养基应连同培养容器用高压蒸气灭
菌锅灭菌。

大型生产性培养则把经沉淀砂滤后的水用漂白液消毒后使用。

3. 培养基配制根据所培养种类的营养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
方。

按培养基配方把所需物质称量,逐一溶解,混合,配成培养基。

也可先配成母液,使用时按比例加入一定的量即可。

(三)接种培养基配好后,应立即进行接种。

光合细菌生产性培养的接种量需求较高,一般为20%~50%,即菌种母液量和新配培养液虽之比为1:4~1:1,不应低于20%,尤其是微气培养,接种量更应高些,否则光合细菌在培养液中很难占绝对优势,影响最终产量和质量。

(四)培养管理
光合细菌的培养过程中,管理工作包括日常管理操作和测试,生长情况的观察、检查以及出现问题的分析处理等三个方面。

•日常管理和测试
1. 搅拌和打气:光合细菌培养过程中必须帮助沉淀的光合细菌上浮获得光照,保持菌细胞的良好生长。

大型厌气培养则用机械搅拌或使用小型沉水马达使水缓慢循环,保持菌体悬浮。

2. 微气培养是通过打气帮助菌体上浮,因为打气会使溶氧含量增加,光合细菌繁殖受到抑制,所以必须严格控制供气量。

一般采用定时断续充气,充气量控制在1~1.5L/(L*hr)之间,溶解氧量保持在1ppm以下。

1. 调节光照度:培养光合细菌需要连续进行照明。

白天可利
用日光培养,晚上则使用人工光源,或完全利用人工光源
培养。

一般培养光照强度应控制在2000~5000 lx之间。

如果光合细菌细胞密度高,则光照强度应提高到5000~
10000 lx。

2. 调节温度:光合细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在23~39℃内,
均能正常生长繁殖,可不必调整温度。

常温下培养也可
通过调整,将温度控制在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最适宜的范
围。

3. 酸碱度的测定和调整:培养光合细菌必须注意酸碱度的变
化。

光合细菌大量繁殖时,菌液pH值上升,此时为指
数生长期。

但当pH 值超过生长的适应范围时,光合细
菌生长下降。

如果能及时调整,使pH值保持在最适范
围,则光合细菌能继续生长繁殖。

测定和调整pH值,可
以让光合细菌保持在指数生长期。

一般采用加酸的办法来
降低酸碱值。

醋酸、乳酸和盐酸均可使用,最常用的是醋
酸。

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每天或隔天测定pH值,当
pH值上升超出最适范围,即加酸调整。

•生长情况的观察和检查
光合细菌生长情况的好坏是培养成败的标准。

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菌液的颜色及其变化来了解光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大体情况,菌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接种后颜色是否由浅变深,
均反映光合细菌是否正常生长繁殖以及繁殖速度的快慢。

必要
时可通过显微镜检查,了解情况。

•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通过日常管理、检测、检查,了解光合细菌的生长情况,就可
以结合当时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光合细菌生长
繁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影响光合细菌生长的原因很多,内因是菌种是否优良,外因是光照、温度、营养、敌害和厌气程度等。

温度、光照和pH值都能影响着光合细菌的生长,而且温度、光照和pH值之间是互相制约的,温度与光照的强弱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光合细菌生长的最适条件应是互应的,即温度高,光照应弱;温度低,光照应强。

如果是温度高,光照强,pH值就会迅速升高,培养基产生沉淀,抑制光台细菌的生长;如果温度低,光照弱,光合细菌得不到最佳能源,生长速度也慢。

经试验得出光合细菌生长的最适条件是:
1. 温度15~20℃时,光照30000~50000 lx,培养基pH值为7.0
2. 温度25~30℃时,光照为3000~5000 lx,培养基pH值为7.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