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
教案6和7

3.了解我国生药资源概况;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开发。
4.专业英语要求:active constituent , mark constituent
教学重点
难点及其
解决方案
重点:生药的采收;生药的产地加工。
难点:中药材炮制的方法。
解决方案: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讲授。
二、人为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主要包括生药的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等因素,它们对于生药的品质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多基源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同一生药,其基源不同,品质也有很大的差别。
(二)采收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植物不同的生长时期,有效成分的含量有很大的变化。必须注意合适的采收时间。
(2)含量测定方法考察:可引用药典或文献收载的与其相同成分的测定方法,但因品种不同,与自行建立的新方法一样都必须进行方法学考察。一般考察项目如下:提取条件的选定;分离、纯化;测定条件的选择;线性关系的考察;测定方法的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回收率试验;样品测定。
(3)含量限(幅)度的制定:可根据传统鉴别经验,将生药样品依质量优劣顺序排列,如所测成分高低与之相应,则把含量较低但仍可药用者取为下限。
成都医学院教案首页
级药学专业本科班任课教师:
课程
生药学
题目
第六章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
第七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学时
讲授
3
实验
练习
行课时间
年月日第节至节
课次
第5次
教材
生药学,蔡少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教具
ppt
教学
生药质量标准

算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A bundance
8000000 7500000 7000000 6500000 6000000 5500000 5000000 4500000 4000000 3500000 3000000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5 0 0 0 0 0 4 .6 4 5 .3 4
一、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
(七)含量测定 凡已知有效成分、毒性
成分及能反映药材内在质量的指标成分的, 均应建立含量测定项目。
▪ 1. 项目选定原则
▪ 有效成分清楚的可进行针对性定量; 大类成分清楚的可对总成分定量,如对总 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进行测定;含挥 发油成分的,可测定挥发油含量。
(七)含量测定
9
0.354 0.750 0.772 0.802 0.813 0.825 0.841 0.969 0.972 1.000 1.038 1.061
▪ 至少应对三批以上的样品进行考察。若 用新的包装材料,应注意观察直接与生药 接触的包装材料对生药稳定性的影响。
▪ 试验方法与计算同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
一、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
▪ ( 九)炮制 根据用药需要进行炮制的品 种,应制订合理的加工炮制工艺,明确辅 料用量和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 (十)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禁忌、 注意事项及贮藏等 根据该药材研究结果 制订。
2
0.354 0.750 0.772 0.802 0.813 0.825 0.841 0.968 0.972 1.000 1.038 1.061
样品共有峰保留时间(RTR)
3
4
5
6
7
0.353
0.353
生药质量标准

可用水 乙醇(或甲醇) 正丁醇 乙醚等作溶剂
在一定条件下药材浸出物的含量大致有一定的范围。
(1) 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冷浸法 热浸法 冷浸法 :蒸馏水,冷浸,水浴蒸干,干燥,以 干燥品计算含水溶性浸出物的百分数。
热浸法:加蒸馏水,加热回流,热浸,水浴蒸 干,干燥,计算。
5 有害物质的检查
主要指农药残留过量,重金属含量超标和 黄曲霉素过量等。
(1) 农药残留检查:
主要是对六六六 DDT 五氯硝基苯等残留 量进行测定
(2)重金属检查 重金属是指能与硫化氢或硫化钠作用生成
黄褐色胶状溶液或浑浊的金属杂质,包括铅 镉 汞等。
(3)砷盐检查 药品中的砷多来源于生产过程中所有的
燥,冷却,称定重量,干燥,冷却称重,至连 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 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有水分的百分数。
(2) 甲苯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3) 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生药。
(4) 气相色谱法
2 灰分含量测定
分为总灰分测定及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1) 总灰分: 将生药粉碎,炭化,高温灼烧至灰化,残留的灰分。
起草说明是说明制订质量标准中各个项目的理 由,规定各项目指标的依据,技术条件和注意事项 等。
第三节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中药材主要指药用植物,动物的药用部分 采收后经产地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作为原 料药,它是中药产品的基本原料,其质量的优 良十分重要,为保证中药材的优质安全,必须 对中药材的产前,产中,产后实现全程标准化, 规范化管理,即实施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
(2) 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取乙醇或甲醇代替水为溶媒,照水溶性浸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安全性原则:确保生药使用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避免或最小化毒副作用的发生。
2. 有效性原则:生药应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在现有疾病的预防、治疗或康复中起到预期的疗效。
3. 一致性原则:相同的生药品种、不同的生产批次或不同的制造厂家应具有相近的质量特性和疗效。
4. 可操作性原则:制定的质量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易于实施和监管,并能够进行定量检验和评价。
5. 可靠性原则: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基于科学和可靠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合理性原则: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兼顾生产实际和经济可行性,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并确保质量合格。
7. 可追溯性原则:生药质量标准应具有可追溯性,能够追溯到原材料的来源、生产加工的过程和质量控制的记录。
8. 持续改进原则:生药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要求,并根据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进行改进与更新。
第六章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第六章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及质量标准的制订一、单项选择题1、“十大广药”不包括()。
A、广藿香、广陈皮、广地龙B、佛手、阳春砂C、三七、蛤蚧D、化橘红、沉香、益智仁E、金钱白花蛇、高良姜2、下列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中不属于自然因素的是()。
A、遗传多样性B、光照时间C、产地D、同名异物E、炮制方法3、被称为“百草之王”的生药是()。
A、人参B、鹿茸C、细辛D、三七E、黄连4、被称为“秦药”的生药是()。
A、甘草B、黄芩C、金银花D、当归E、全蝎5、属于“云药”的生药是()。
A、黄柏B、丹参C、红花D、地黄E、三七二、多项选择题1、“四大怀药”包括()。
A、地黄B、牛膝C、山药D、菊花E、红花2、“浙八味”包括()。
A、玄参、浙贝母B、菊花、白芍C、麦冬、延胡索D、天冬、天麻E、白术、温郁金3、“四大北药”包括()。
A、当归B、黄芪C、党参D、大黄E、北沙参4、影响生药品质的因素包括()。
A、基源B、产地C、炮制D、采收E、贮藏5、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是()。
A、《中国药典》B、局(部)颁标准C、地方标准D、企业标准E、国际标准6、生药中有害物质的检查包括()。
A、黄曲霉素检查B、农药残留量检查C、重金属检查D、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查E、马兜铃酸检查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C2、E3、A4、D5、E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D2、ABCE3、ABCD4、ABCDE5、ABC6、ABCD。
生药学课件:生药质量、资源、流通和利用

2015版药典
1. 品种分类 上卷收载中药材、饮片和提取物,下卷收载中药成方制剂 每年编制一版增补本,每版新增品种约200个,五年新增品种约800个,全
面覆盖临床常用的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及民族药。争取100个中药标准达 到国际双边1)人参:4~6年人参皂苷含量最高。 (2)厚朴:15 a树龄的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为 15.60%,27 a 树龄的厚朴为25.18%,30 a以上树龄的有效 成分总含量则呈下降的趋势。
3.有效成分在器官中的分布差异的影响
(1)柴胡:柴胡皂苷分布于根皮部,1年生比2年生含量高。 (2)丹参:其中的隐丹参酮主要分布在根的皮部,其含量有 随根的生长呈而降低趋势,1年生的根比2年生的根含量高。 (3)黄花蒿: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含量,同一时间采集的 青蒿,上部叶为0.6%,中部为0.55%,下部为0.26%,植物 顶尖部(1/4部)可达0.96%。
紫草Arnebia guttata。
三种紫草质量比较
品种
紫草色素含量(%)
抑菌强度
紫草
1.79
+
新疆紫草
6.30
+++
内蒙紫草
2.70
++
(4) 《中国药典》2005、2010年版收载二种来源,即新疆紫草和内蒙紫草
3. 代用品 例1. 麝香代用品:
正品麝香:鹿科动物林麝Moschu berezovskii 、 马麝M. sifanicus 或原麝M. moschiferus 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 燥分泌物。
三、遗传与变异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种内变异
最新《生药学》重点总结

最新《生药学》重点总结第一章:生药的分类和记载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的疾病,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称为药物。
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生药拉丁名组成:来自动植物学名的词/词组+药用部位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科学。
中药:指中医用以治疗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材。
有效成分:有显著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成分。
包括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等。
包括中药材、中药汤剂、中成药。
道地药材: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1518—1593);成书年代—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分52卷,列为16部,共载药1892种,方11096条。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糖类的鉴别方法:(1)Fehling 试验:试剂:Fehling试液(碱性酒石酸酮试液甲、乙,临用时等量混合)结果:产生砖红色沉淀C6H12O6+Cu(OH)2→C6H12O7+Cu2O↓检测化合物类型:还原性糖类,非还原性多糖需水解后呈阳性反应;(2)糠醛(酚醛缩合)反应,Molish反应是糖的检识反应,也是苷类的检识反应。
特征:糖或苷类遇浓硫酸/α-萘酚试剂将呈紫色环于界面上。
反应机理:在浓硫酸作用下,苷分子中糖内部脱水成糠醛衍生物,与酚类试剂缩合形成有色物。
皂苷类的鉴别方法:1、泡沫试验取生药粉末1g,加水10ml,煮沸10min后过滤,滤液在试管中强烈振摇,如产生持久性泡沫(15min以上)为阳性反应。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是什么生药学简答题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其原则涉及药材的选取、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估等诸多方面。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药材的质量和药品的疗效,防止药材的污染和混淆,确保人们服用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下面我们就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展开讨论。
一、根据药材的来源和用途确定标准1. 首先要根据生药材的来源和用途来确定质量标准,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栽培方式等因素。
不同地区的药材,由于生长环境和气候等差异,其品质和化学成分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
2. 根据药材的用途和药理特性来确定质量标准,例如不同用途的药材需要考虑其化学成分和有效成分的含量,以及可能存在的有害成分和微生物污染等情况。
二、制定标准应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1.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应当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药典标准,保证药材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质量要求。
2. 同时也要参考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规范和方法,使制定的标准与国际接轨,有利于生药质量的贸易和国际合作。
三、严格按照科学方法和技术实现1.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应严格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结合药物化学、药理学、毒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四、充分考虑药材的变异性和多样性1. 药材的品质和成分受到生长环境、收获季节、处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生药质量标准时,要充分考虑药材的变异性和多样性,确保标准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2. 对于可能存在较大变异性的药材,还可以制定不同生境和类型的药材分别适用的标准。
五、全面评估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还需要全面评估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包括对有害成分、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的限量要求,以及对有效成分的含量和品质要求等。
2. 考虑到人们对生药材的使用方式和用药习惯的多样性,制定的标准应当充分考虑不同用药情况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步稳定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两种。
1. 初步稳定性试验
生药在临床试验用包装或销售包装条件下,于室温下进 行考核。
除当月;
也可于 37 ~ 40℃ 和相对湿度 75% 保存,每月考核一 次,连续三个月,测定各项质量指标(定性和定量), 要求稳定。
著名道地药材有:
四大怀药(河南怀庆): 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 四大南药:阳春砂、益智仁、巴戟天、槟榔; 四大皖药安徽:牡丹皮、木瓜、菊花、白芍; 四大藏药: 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 浙八味: 浙贝母、杭菊花、杭麦冬、白芍、白术、玄参、延
胡索(元胡)、温郁金;
人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随生长年限不同有变化。第 5 年秋末为人参的最佳采收期。
第 1年,总皂苷含量为 1.50%
第 5年,总皂苷含量为 3.00%
第 6年,总皂苷含量为 3.10%
人参根重在第 4 和第 5 年间变化非常明显,根重增加 了 1 倍。
二、人为因素
种植(养殖)、采收、炮制、加工、贮藏,掺假、使 杂等,均可影响其品质。
湖南邵东、广州清平、广西玉林、成都荷花池 河南百泉、西安康复路(万寿路)
二、我国主要道地药材及主产地 1、关药 东北 人参、(花)鹿茸、刺五加、五味子、蛤蟆油 (关)防风、(关)黄柏、 (关)龙胆、 (辽)细辛
2、北药 华北、西北、内蒙;
山东、山西、河北
山东 阿胶、北沙参、金银花
白芍、白术、党参等11种传统习用硫磺熏蒸的中药 材及其饮片不超过400mg/kg,其他中药材及其饮片 不得超过150mg/kg
二、生药中的毒性成分及其检测
1.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A) 含马兜铃酸的生药,长期使用可引起肾损害,表
现为肾进行性快速纤维化并伴有肾萎缩,称为“马 兜铃酸肾病”(AAN)。 HPLC 细辛按干燥品计算,含马兜铃酸Ⅰ不得过 0.001%。
三、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特点:
1)权威性:法定 2)科学性:科学依据。 3)进展性(时间性):修订和完善。
生药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生药质量标准一般包括 名称、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 意及贮藏等项。
有关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如下:
(六)浸出物
某些生药确实无法建立含量测定项,并且证明浸 出物的指标能明显区别生药的质量优劣的,可结合 用药习惯、生药质地及已知化学成分类别等,选定 适宜的溶剂测定其浸出物。测定其浸出物时,须具 有针对性并具有控制质量的意义。
(七)含量测定 1. 项目选定原则 有效成分清楚的可进行针对性定量; 大类成分清楚的,可对总成分如总黄酮、总生物碱、
1953年版一部;
1963年版、1977、1985、1990、 1995、2000年版,分一部和二部; 2005和2010年版三部。
《中国药典》中药材的记载格式和规定项目: 名称:中文名、汉语拼音名、拉丁名; 基原: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 拉丁学名、药用部分、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 性状:药材的外部形状、大小、色泽、质地、 断面特征和气、味; 鉴别:显微鉴别(组织粉末、显微化学反应) 理化鉴别(化学试验、薄层色谱等); 检查:杂质、水分、灰分等; 含量测定: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与含量限度
(一)名称、汉语拼音、药材拉丁名
(二)基源(来源) 科名 中文名 学名
药用部位 采收季节 产地加工
(三)性状
(四)鉴别
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色谱或光谱鉴别
及其它方法的鉴别。
(五)检查
1. 杂质 2. 药用部分比例 3. 灰分 4. 水分 5. 酸败度 6. 重金属和有害元素 7. 农药残留 8. 其它项目
第三节 生药的安全性相关问题
生药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1 外来有害物质: 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 2 内源性的毒性成分。
一、生药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及其检测
1. 重金属的检查
相对密度在5以上的金属,称作重金属。包括汞、铅、 镉、铬、砷(类金属元素)、锡、镍、钴、铜、锌、 锑和铋等。
是生药含量限度规定的方式,毒剧药必须规定幅度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马钱子中含士的宁为 1.20 ~ 2.20 %。
在保证药物成分对临床安全和疗效稳定的情况下, 含量测定也可用限度表示。如《中国药典》规定黄 连中含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计不得少于 3.6 %。
5. 含量测定项正文的书写
内容包括生药的粉碎程度、预处理、供试液制备、测 定方法及含量限(幅)度的规定。
山东:阿胶、金银花、北沙参;
宁夏:枸杞子;
贵州:杜仲、吴茱萸。
内蒙:黄芪、甘草、防风;江西:枳实、枳壳。
新疆:甘草、紫草、麻黄、大黄、肉苁蓉、 马鹿茸; 广东:砂仁(阳春县)、藿香、槟榔、巴戟天; 广西:三七、蛤蚧; 甘肃:当归(岷县)、大黄、党参; 福建:泽泻、乌梅; 山西:潞党参; 河北:酸枣仁; 陕西:当归、党参。
先写预处理及测定方法,最后另起一行写含量限(幅 )度规定。
规定中提到的成分用中文名,其后加括号写明分子式 。具体书写格式因测定方法不同而异,可参考《中国 药典》( 2010 年版)的相关方法。
(八)炮制 制订炮制工艺 (九)性味归经 依据研究成果制订 (十)贮藏(稳定性试验) 生药的贮藏条件是根据对其进行稳定性试验而确定
山西 (潞)党参
河北 酸枣仁、西陵知母
四大北药: (潞)党参、北(西)大黄
北黄芪、(岷)当归(甘肃)
3、怀药 河南四大怀药 怀山药、怀地黄、 怀牛膝、怀菊花 4、浙药 浙八味 白术、杭白芍、浙玄参、延胡索、 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浙贝母
5、江南药 湘、鄂、苏、皖、闽、赣 安徽四大皖药:亳菊、牡丹皮、木瓜、白芍 江苏:苏薄荷、茅苍术、太子参、蟾酥 福建:建泽泻 闽西:建乌梅、建神曲、蕲蛇 江西:枳实、枳壳 湖北:茯苓、厚朴、贝母
2. 稳定性试验
将生药在市售包装条件下,置室温中,继初步稳 定性考核后,即放置三个月再考核一次,然后每半年 一次。
测定各项质量指标(定性和定量),根据测定数据 确定在此包装条件下的有效期。
二、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杂质检查 2.水分测定 3.灰分测定 4.浸出物测定 5.挥发油测定 6.农药残留测定 7.重金属和有害元素 8.其它项目 动物药(挥发性盐基氮)
生药质量的定量控制
1、含量测定 2、制定含量指标
生药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
1、光谱指纹图谱 2、色谱指纹图谱
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醚溶性等
炮制:加工、切制、炮炙、炮制品
性味与归经:四气五味,有无毒性,归经
功能与主治:作用与医疗应用
用法与用量:用法一般指水煎内服;
用量指成人一日常用量;
注意:主要禁忌和副作用
贮藏:对药品贮藏和保管的基本要求。
(2)局(部)颁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简称局颁标准 。局颁标准也由药典委员会编纂出版,由国家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执行。包括中药材局颁标准, 蒙、藏、维药局颁标准等。
总皂苷进行测定; 含挥发油成分的,可测定挥发油含量; 10批样品20个数据;
2. 含量测定方法
常用的有经典分析方法(容量法、重量法)、光谱 法(如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如 GC 、 HPLC 、 TLCS ) 。 3. 含量测定方法验证
4. 含量限(幅)度的制定
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汞、 铅、镉、铬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且所有重金属 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体有毒。
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离子质谱法
2. 农药残留量检测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 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和杂质的总称。
2.1有机氯农药BHC、DDT、PCNB等; 2.2有机磷农药乐果、敌百虫、敌敌畏、内吸磷、对硫
2、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千里光按干燥品计算
,含阿多尼弗林碱不得过0.004%。
3、其它毒性物质的检查 乌头碱、强心苷
第四节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与 质量标准的制订
一、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1)国家药典
一级标准
(2)局(部)颁标准 二级标准
生药质量控制及质量标 准的制订
第一节 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
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 自然因素 生药的品种、植物的遗传与变异、植物的生长发育、环
境因素等; 人为因素 种植(养殖)、采收、加工、炮制、贮藏,掺假、使杂
等多个方面
一、自然因素
白头翁的花和果
8
*
9
*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 ( Panax ginseng C. A. Mey.) 的干燥根。
9、西药 陕、甘、宁、青、新、内蒙 秦药:秦皮、秦艽、秦归 新疆 甘草、伊贝母、紫草、麻黄、大黄、 肉苁蓉、马鹿茸 甘肃 当归、大黄、党参 宁夏 枸杞、甘草 青海 大黄、冬虫夏草、麝香、马鹿茸、肉苁蓉 陕西 当归、党参,内蒙黄芪、防风 10、藏药 四大藏药 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
四川:川芎、川牛膝、川贝母、川木香、川乌(附子 )、草乌、黄连、厚朴;
湖北:厚朴、湖北贝母;
江苏:薄荷(太仓县)、茅苍术;
吉林:人参(抚松)、鹿茸、五味子;
辽宁:细辛、五味子、石柱参、煤珀;
黑龙江:熊胆、虎骨;
云南:三七、琥珀、云木香、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