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状态

合集下载

痉挛状态的评定和治疗

痉挛状态的评定和治疗
为中枢性骨胳肌松弛剂,作用于单突触与 多突触反射,对α、γ神经元均有抑制作 用,可使肌梭兴奋性降低。 治疗剂量150mg-300mg/d 潜在的副作用有肌肉过度松弛,胃病、 恶心、厌食、脑骨、嗜睡
几种抗痉挛状态药物特征比较
药物
剂量
作用部位
副作用
疗效
巴氯芬 (baclofen) 15mg/d,逐渐调增 至80mg,要个体化
下肢: 髋关节: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展 踝关节:跖屈内翻 足趾关节:屈曲
仰卧位 脑 血 管 病 的 康 复 治 疗
患侧卧位 脑 血 管 病 的 康 复 治 疗
健侧卧位 脑 血 管 病 的 康 复 治 疗
床上坐位 脑 血 管 病 的 康 复 治 疗
床上坐位 脑 血 管 病 的 康 复 治 疗
导致痉挛加重的原因
疼痛 炎症 心理情况:兴奋、焦虑、喜悦、愤怒等 膀胱或直肠充盈 机械因素:过紧的衣服或鞋子 皮肤损伤
痉挛的评价
改良的Ashworth量表
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该表将肌张力 分为0-4级,使痉挛评定由定性转为定量。
剂量不应超过80mg/d
副作用有:镇静作用(嗜睡)、头晕与乏力 (CNS抑制),并可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 且可发生精神混乱,在肌无力影响功能时, 考虑停药,此外,尚可有低血压,癫痫发作 等;
在出现全身张力低下,呼吸抑制时应维持良 好呼吸,迅速由胃肠道排除药物,迅速由静 脉注射毒扁豆碱有助于症状恢复。
2
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少许用力可以
外展到45o
3
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中度用力可以
外展到45o
4
需要2个人才能将髋关节外展到45o

痉挛状态的康复现状

痉挛状态的康复现状

对上肢的痉挛,在前臂、腕部及手指肌群
的神经末梢处注射肉毒毒素,能减轻上肢
的痉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并有效的减轻 日常生活上的介助量(Ib )。对下肢的痉 挛,在小腿集群的神经末梢处注射肉毒毒 素,能有效减轻下肢的痉挛(Ib )。希望 用肌电图定位神经末梢进行注射。
由于TENS其所用刺激频率及评价期间,对效果
证据
治疗痉挛的药物替托尼定、巴氯芬、安定具有相 同的效果,副作用也比以往使用的药物小(Ia ), 同时丹曲林钠对偏瘫的痉挛有效(Ib— IIa )。 对于脑卒中严重痉挛,鞘内注射巴氯芬较为效果, 长期使用也有持续的效果(Ib )。
用苯酚作神经阻滞,改善了关节活动范围及 modified Ashworth Scale,经过6个月时仍能显现其 效果(III )。用乙醇作神经阻滞,可改善 modified Ashworth Scale及关节活动范围,经过6 个月时仍能显现其效果(III )。
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的本质
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使得运动系统失去高位 中枢的控制,从而使原始的、被抑制的、皮层下 的运动反射释放,引起运动模式异常。表现为肌 张力增高,甚至痉挛,肌群间协调紊乱,出现异 常的反射活动即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和紧张性反 射等脊髓水平的运动形式。
1.共同运动 其本质是脊髓水平的原始运动,即脊髓中支 配屈肌的神经元之间和支配伸肌的神经元之间的功能上的 联系,是交互抑制关系失衡的表现。 2.联合反应 指用力使身体的一部分收缩时,可以诱发其他 部位的肌肉收缩,伴随着痉挛的出现而出现,是肌张力改 变的一种姿势反应,是患侧的异常反射活动。例如健侧上 肢屈曲诱发患侧上肢的屈曲,也有同侧性联合反应,例如
儿童脑瘫的马蹄内翻足,BTXA,2U/kg注射到腓 肠肌内、外侧,较安慰肌使张力下降,操作显著 进步。

肌痉挛治疗方法

肌痉挛治疗方法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抗痉挛
PNF技术-节律性启动
方 法:在选择靶原动肌及运动方向后,依次进行 如下运动:数次被动运动、利用病变较轻肢体或 借助滑轮重锤系统等器械予以患肢数次主动-辅助 运动、患者尝试性主动运动、成功后的轻抗阻运 动
作 用:改善靶原动肌的定向和发起运动的能力, 尤其适用于存有僵硬或严重痉挛的患者
拮抗肌电刺激
口服药
巴氯芬
剂量:15mg/日起,逐渐加量至75mg/日,注意 个体化
作用部位:传入神经的超极化,抑制天门冬氨酸、 谷氨酸释放,降低单、多突触传导
副作用:头晕,恶心,嗜睡,口干,肝功异常, 尿潴留
疗效:创伤性脊髓损伤,卒中,脑性瘫痪,多发 性硬化,肌张力障碍
注意:癫痫是相对禁忌症,要限用酒精,撤药要 慢,否则可有发作或幻觉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抗痉挛
Brunnstrom技术-利用低位中枢反射对抗痉挛
举例:右肱二头肌痉挛:
头向右拉弓反射 躯干向左旋腰反射 头后仰紧张性迷路反射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抗痉挛
Bobath技术-
反射性抑制抗痉挛 抗痉挛体位 活动中抗痉挛 控制关键点
反射性抑制抗痉挛
躯干肌痉挛:头抬高过伸抑制屈肌痉挛; 头屈曲抑制伸肌痉挛 上肢上举过头抑制躯干、髋屈肌痉挛
端掌侧,下方手托住肘部 被动屈曲肘关节至最大范
围。
前臂旋前/旋后
仰卧位
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 下方手握住肘关节以固定 肱骨
旋前或旋后至最大范围。
2、自我牵张
屈肘分离牵拉:
在牵拉侧肘窝处放一毛巾卷,非牵拉侧手握住前臂远 端,屈肘至最大范围。
扶墙屈肘牵拉:
双手平放墙上,上身向前,同时屈肘,借助上身重量 达到牵拉目的。

痉挛状态(Spasticity)的康复现状ppt课件

痉挛状态(Spasticity)的康复现状ppt课件
系统性药物—地西泮(diazepam)
GABAA的协同剂,抗痉挛作用是经由苯二氮卓类—GABAA受体复合体的。 在脊髓水平对输入增加突触前抑制,减少单突触和多突触的反射传导。 在脊髓损伤和多发性硬化时用于症状缓解,如屈、伸肌痉挛、僵直、疼痛。 治疗剂量5~40mg/d 潜在副作用:嗜睡、呼吸抑制、成瘾、撤药综合征。
痉挛状态(Spasticity)的康复现状
定义: 痉挛状态;是一种由速度决定的,强直性牵张反射增强运动障碍,牵张反射是对肌0 +肉牵伸而产生的肌肉收缩的反射,由于失去高+级中枢的调控而处于亢进,组成所称的“上 运动神经元病损(UMN)”综合征。
定义: 痉挛:自发不能控制的肌肉运动,可由痉挛状态,过强脊髓反射,如张力障碍、强直、去大脑、去皮质性强直,帕金森病,僵人综合征引起。 肌肉痉挛:在增加肌肉运动活动时,局部区域肌痉挛伴疼痛。
痉挛状态的评定
Ashworth 量表(1964)国际通用 O级:无肌张力增高 1级:轻度肌张力增高,在屈伸肢体过程中,出现 一过性停顿。 2级:较明显肌张力增高,但肢体尚易于屈伸。 3级:明显肌张力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改良的Ashworth量表 0级:无肌张力增加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1+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ROM的后50%均呈现最小的阻力。 2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 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4级:强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出现强直状态而不能动。
ITB的病人选择
痉挛状态应是严重的; 对口服药物反应差,对创伤性治疗疗效差,如神经阻滞等; 对ITB巨丸剂量呈阳性反应(给药试验); 体积大,腹部可装泵; 一般病后一年才做; 由肾排出,在肾病、妊娠、哺乳、精神不正常者不做

痉挛是什么意思及读音

痉挛是什么意思及读音

痉挛是什么意思及读音
痉挛是什么意思及读音:jìng luán 解释:由于反射作用而引起的无意识的抽搐性肌肉运动;指外界刺激产生的痉挛
痉挛简单说就是肌肉突然做不随意挛缩,俗称抽筋。

多见于骨骼肌、平滑肌等。

常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刺激,肌肉本身受束缚、损伤或寒冷引起。

肌肉痉挛最多见,是感觉运动系统的功能障碍,其特征是速度依赖性的肌张力增高并伴随腱反射亢进,是肌肉牵张反射亢进所致,也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表现之一。

痉挛较常表现在以下部位:
1.肌肉痉挛:是肌肉的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

2.胃痉挛:即胃部肌肉抽搐,是胃呈现的一种强烈收缩状态,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呕吐等。

3.脑血管痉挛:是指颅脑内动脉的持续性收缩状态。

在持续的高血压、局部损伤的刺激下可引起脑动脉痉挛,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冠状动脉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产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猝死的临床综合征。

5.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半面痉挛,病症一般表现为一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不规则的肌肉抽搐。

1。

痉挛期的定义名词解释

痉挛期的定义名词解释

痉挛期的定义名词解释痉挛期是指在许多不同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肌肉出现无意识且剧烈的收缩或抽搐的一种症状。

这种不可控制的肌肉收缩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手臂、腿部、背部、面部以及腹部等。

痉挛期的发作一般是短暂的,但可能会对日常活动造成影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痉挛期的主要症状是肌肉在缺乏意识或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发生不自主的、剧烈的收缩。

这种收缩可能持续数秒到几分钟,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有些人可能只会感受到轻微的肌肉颤动,而另一些人则会面临痛苦的全身性抽搐。

痉挛期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在健康的人身上,肌肉痉挛可能是由疲劳、过度使用某些肌肉群或姿势异常引起的。

例如,久坐不动或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的人经常会经历腰背部痉挛。

此外,情绪紧张、焦虑和压力也可能导致痉挛期的发作。

然而,在一些疾病中,痉挛期可能是更严重问题的表现。

例如,癫痫患者可能会经历全身性或局部性肌肉痉挛发作,并且这些发作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脊髓损伤和神经源性疼痛等疾病还可能伴有肌肉痉挛。

对于大部分痉挛期患者来说,症状的治疗主要是通过缓解痉挛期和疼痛来提高生活质量。

这一目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手段来实现。

药物治疗方面,一些药物如肌肉松弛剂、抗痉挛药、抗癫痫药和镇痛药等可以用于减轻痉挛和疼痛。

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医生的指导,因为不同的痉挛期病因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痉挛期患者还可以尝试非药物治疗方法。

理疗、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是常见的选择。

这些治疗方法的目的是通过锻炼和伸展肌肉来缓解痉挛和改善肌肉的灵活性。

饮食调整、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管理情绪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此外,了解痉挛期的病因和症状是预防痉挛期的关键。

定期锻炼、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减轻压力和焦虑等都有助于减少痉挛期的发作。

总而言之,痉挛期是肌肉无意识收缩或抽搐的症状,可能是多种病理和生理原因导致的。

疗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痉挛期的原因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痉挛是什么意思

痉挛是什么意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痉挛是什么意思
导语:痉挛是什么意思呢,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其实痉挛就是大家平时说的抽筋,而抽筋确实非常难受的一个过程,也会很痛,痉挛一般都是肌肉在突然之
痉挛是什么意思呢,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其实痉挛就是大家平时说的抽筋,而抽筋确实非常难受的一个过程,也会很痛,痉挛一般都是肌肉在突然之间不能随意识转动,而且感到剧痛的一种体现,甚至有时会抽搐,很多朋友在一个姿势比较久的情况下就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这就叫痉挛。

痉挛还会发生在运动之后,如果大量的运动过后直接就停下来休息,不给肌肉一个缓冲的时间和动作的话,就很容易引起肌肉的痉挛,这是很多的朋友就只能忍着剧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是有经验的朋友就会想办法让自己调整动作有效的减轻痛苦,慢慢的恢复肌肉的状态,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痉挛的相关内容吧。

痉挛原因
①寒冷刺激。

如冬天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夏天游泳水温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

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会痉挛得让人疼醒。

② 肌肉连续收缩过快。

剧烈运动时.全身处于紧张状态,腿部肌肉收缩过快.放松的时间太短,局部代谢产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难以协调,从而引起小腿肌肉痉挛。

③出汗过多。

运动时间长.运动量大,出汗多,又没有及时补充盐分.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大量丢失.代谢废物堆积.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也容易发生痉挛。

④疲劳过度。

当长途旅行、山、登高时,小腿肌肉最容易发生疲劳。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痉挛状态的评定和康复治疗

痉挛状态的评定和康复治疗

问题
• 1、拮抗肌痉挛 • 2、拮抗肌反射活跃造成关节快速折返 • 3、振动法的骨传导作用
理疗
功能性电刺激
• 是通过电流作用于人体的组织,使之产生功能性活动的一 种疗法。 • 其缓解痉挛的机理:
– 刺激拮抗肌的收缩来交互抑制主动肌痉挛的程 度。 – 刺激痉挛肌肉,使之产生强烈收缩,引起肌腱 上Golji腱器的兴奋,经Ib纤维传入脊髓,产生 反射性地抑制主动肌痉挛的作用。 – 内啡肽的产生
检查时注意事项
• 测定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 法和感受,使患者了解测试全过程,消除 紧张 • 测试前摆放好患者的体位,充分暴露患者 部位,应首先检查健侧同名肌,再检查患 侧,以方便两侧比较
• 应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情绪激动时进 行检查 • 检查时应避免室内温度过低
改良Ashworth分级-按照关节运动
突触前抑制减弱学说
• Delwaide提出肌痉挛的原因在于突触前抑制 的减弱。 • 以后的研究中,在截瘫患者中证实了Ⅰa纤 维突触前抑制的减弱,但在脑血管病的患 者中否认了Ⅰa纤维突触前抑制的减弱。
返回抑制学说
• Renshaw细胞对α运动神经元、 γ运动神经元 、 Ⅰa中间神经元均有抑制作用。 • 正常人由控制Renshaw细胞的上级中枢按运 动方式来控制调节,相应于α运动神经元 Ⅰa中间神经元来调节运动。但当控制 Renshaw细胞的上级中枢产生障碍时,此调 节机制不存在,出现肌痉挛。 • 上级中枢通过锥体外系的网状脊髓束影响 Renshaw细胞。
痉挛引起的并发症
• 疼痛 • 卫生状况差
பைடு நூலகம்
• 挛缩
• 皮肤破损
导致痉挛加重的原因
刺激:温度、 疼痛、炎症 快速关节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traction of a muscle or a group of muscles, attended by pain and interference with function, producing involuntary movement and distortion. 痉挛状态(Spasticity):在Dorland‘s医用词典中 的解释是伴随腱反射增强的肌张力增高状态。 并不是某块肌肉的张力增高所致。它包括速度 依赖性、“折刀”现象、协同运动 (synkinesia)、姿势异常、腱反射增强,浅反 射减弱,病理反射阳性及阵挛等。spasticity 最 常见于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瘫和脑瘤等 导致的锥体束损害的情况。
并造成相应关节的移位 膝跳反射、跟腱反射、肘反射 检查可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情况 单突触反射,主要发生于快肌纤维
肌紧张 (muscle tonus) (紧张性牵张反射)
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肌肉微弱而持久地 收缩,从而阻止肌肉拉长。 是姿势反射及躯体运动的基础。 多突触反射,主要发生于慢肌纤维。 由不同运动单位交替收缩产生,不易 疲劳,不表现明显的动作。
↓ ↑
↑ ↑
肌梭与腱器官

当即肉受到牵拉时,首先兴奋肌梭而发 动牵张反射,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当牵 拉力量进一步增大时,则兴奋腱器官,使牵 张反射受到抑制,以免被牵拉的肌肉受到损 伤。
病理
传统理论:Ia纤维敏感增加和r运动
纤维活跃导致牵张反射亢进引起 无实验室依据 解释:各种抑制的减弱与α运动神 经元兴奋性增高

感受器

名 称 肌 梭 腱 器 官 特点
传入 I a类,传出 γ 与梭外肌并联 , 运 动 神 经 元 , 长 度 兴奋α 运动N元 (牵张)感受器, I b纤维传入,张力 与梭外肌串联 , (牵张)感受器, 抑制α 运动N元
等长 收缩
等张 受到 收缩 被动 牵拉
肌梭传入冲动频 — 率 腱器官传入冲动 ↑ 频率
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强直(rigidity):Dorland‘s医用词典中的解释是:不
正常的或病态的僵硬、不易弯曲。比较有权威的定义 (国际分类)是:“在病人有意放松的情况下,以在 关节作被动活动时始终存在的均匀不变的抵抗为特点 的肌紧张形式”,rigidity是锥体外系损害后的表现, 作为帕金森综合征的三大主要症状之一,肌张力增高 的运动障碍,无巴氏征和生理反射亢进. 挛缩(contracture):acondition of fixed high resistance to passive stretch of a muscle, resulting from fibrosis of the tissues supporting the muscles or the joints, or from disorders of the muscle fibers. 肌肉、腱、韧带产 生畸变或变形的瘢痕组织的持久性短缩
胆碱能现象,与 α 运动神经元活动相关。
甘氨酸
是一种有力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DPS)
的神经递质。 兔给予 SCI 造成痉挛和弛缓性瘫痪模型 后,从损伤节段发现弛缓性瘫痪动物基 础甘氨酸水平较痉挛动物和对照组高 2 -3 倍。
反射介导机制
长期认为r运动神经元过度活跃导致牵张反
射的增强。近来实验提出疑问虽然一些病 例r过度活跃,但是运动神经元与中间神经 元活跃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下行皮层脊髓传导纤维的丧失可能导致中 间神经元抑制活动减弱。从腱器官(Ib传 入)激活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减少;肌 痉挛患者肌张力增加时α 运动神经元的正 常抑制丧失;Ia传入突触前抑制的GABA能 介导中间神经元的活动减少使肌肉对牵张 产生较强的兴奋性。
目前国际上对痉挛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
义。 以下是在外文文献中经常被引用的3位学 者提出的有关痉挛(Spasticity)的定 义。
Nathan(1973)对痉挛的描述:
“Spasticity is a condition in which
stretch reflexes that are normally latent become obvious. The tendon reflexes have a lowered threshold to tap, the response of the tapped muscle is increased, and usually muscles besides the tapped one respond; tonic stretch reflexes are affected in the same way. ”
其他
如 EAAS 包括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半
胱氨酸等
–研究中发现痉挛患者这些兴奋性物质受体及 受体种类也发生紊乱 –替扎尼定通过抑制EAAS释放缓解痉挛。
另外 , NE 和 5-HT的变化也影响痉挛。 – 系起源的纤维释放 5-HT (5一羟色胺)和NE (去甲肾上素), 两者在维持正常的脊髓环路 中起重要作用。
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阵挛(clonus):短暂或不自主的单个或多个
肌肉收缩.(面肌抽搐) 痛性痉挛 (cramp) : a painful spasmodic muscular contraction, especially a tonic spasm.阵 发或自发迁延的伴疼痛的单个或多个肌肉收 缩.(破伤风、书写痉挛等)
痉挛状态 (Spasticity)
痉挛是临床上很常见但处理起来却又颇
不容易的一个难题。 因为对痉挛的概念还不是十分的清楚。 “spasticity” 是来源于希腊语的 “spastikos”, 意思是“ draw in”,即 “收”、“紧缩”的意思。
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痉挛(Spasm): a sudden, violent, involuntary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 阳性症状 牵张反射增强(痉挛) 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 牵张反射引发肌肉痉挛 重复牵张反射可使痉挛减轻或出现阵挛 屈肌反射释放 Babinski阳性 踝、膝、髋关节屈曲 腹部肌肉收缩 整体协同模式(mass synergy pattern) 阴性症状 精细运动丧失 肌力减弱 肌力产生不足 运动迟缓 丧失对肌节和肢节的选择性控制 痉挛肌的流变学改变 僵硬 挛缩 纤维化 肌萎缩
“痉挛是正常时处于潜伏状态的牵张
反射显露出来的一种状态。腱反射 对叩击的阈值降低,被叩击肌肉的 反应性增加,其相邻肌肉也发生反 应,张力性牵张反射也出现类似的 现象。”
Nathan对痉挛的定义强调牵张反射的中
枢性作用,包括位相性牵张反射 (phasic stretch reflexes)和张力性 牵张反射(tonic stretch reflexes) 增加。
“痉挛是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综合症的
运动障碍表现之一,其特征为肌张 力随肌肉牵张反射的速度增加而增 高,伴随着由于牵张反射过度兴奋 导致的腱反射亢强。”
显然,临床上所指的痉挛是检查者被动
牵拉肌群诱发肌肉张力增加的主观感受, 所谓“肌张力随肌肉牵张反射的速度增 加而增高”是指当牵拉痉挛肌肉时,缓 慢牵拉所感受到的阻力小于快速牵拉。
–位相性牵张反射增加表现为腱反射活跃或亢 进 –张力性反射增加表现为检查者被动活动牵拉 肌肉时的抵抗(肌张力)增加。
Lance(1980)对痉挛的描述是目 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痉挛定义:
. “A motor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a velocity-dependent increase in tonic stretch reflexes (muscle tone) with exaggerated tendon jerks, resulting from hyperexcitability of the stretch reflex, as one component of the upper motor neuron syndrome”
Gans 和Glenn(1990)对痉挛的 描述包含以下四个特征
Velocity-dependent resistance to passive range
of motion, in which slow passive movements meet with little resistance but faster movements encounter more resistance (something like the response of a bicycle tire pump) Hyperactive reflex actions Spread of reflexes beyond the joint being tested Clonus
反射介导机制
另外,可能痉挛患者α运动神经元返回抑制减
少,, Renshaw细胞(作用于拮抗肌的运动神 经元)通过皮层脊髓束兴奋。 控制交互抑制的中间神经元活动减少。
二、非反射介导机制
非反射介导的机制 肌张力除与牵张反射
有关外 , 还与组织的内在特性 , 即肌肉、 肌腱、关节的粘弹性等机械特性有关 研究表明 ,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后,肌肉的 内在特性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尤其是 慢性患者, 可继发肌肉融合、胶原和弹 性组织纤维化等一系列结构改变,使肌张 力增高。这也是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的原 因之一。
痉挛产生机制
反射介导机制(牵张反射相关机制)
非反射介导机制 神经递质变化
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
骨骼肌受外力牵拉而伸长时 , 通过支
配它的神经可引起该肌肉收缩的反射 活动。
腱反射 (tendon reflex) (位相性牵张反射)
快速牵拉肌腱,肌肉迅速而明显地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