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抚触护理论文
抚触对新生儿健康发育的影响的论文

抚触对新生儿健康发育的影响的论文抚触对新生儿健康发育的影响的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对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的影响。
方法:选择第一胎足月正常新生儿100例进行研究,从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开始进行抚触,每日2次,每次15min,对新生儿消化系统功能、神经系统发育及免疫系统进行观察。
结果:经抚触的新生儿体重增长良好,出生时体重平均为3 100g,42 d后平均为4 200g;生长发育较迅速, 47例生后45 d 就能抬头,30例抬头高度达10 cm,持续时间达3~5 min,30例生后60 d尝试爬行;常见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明显减少,哭闹情况明显下降,睡眠质量明显提高,胃口好,吃奶量增多,反应灵敏,情绪安稳。
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抚触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提高新生儿免疫力。
【关键词】新生儿;抚触;刺激 [a bstract] o 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 t of touch ing on hea lthy growt h of newbo rns. metho ds: select ed 100 fir st time no rmal newbo rns with f ull term.touched th em from th e first da y after bi rth, at 2times perday, 15 mi n every ti me. observ ed the sta tus of dig estive sys tem, nervo us systemand immune system. r esults: th e weight i ncreased w ell, from3 100g atbirth to 4200g afte r 42 d. th e growthsof newborn s were rap id. after45 d, 47 c ases could raise the ir heads,with raisi ng heightas 10 cm a nd duringtime 3-5 m in in 30 c ases. afte r 60 d, 30cases tri ed to craw l. inciden ce of moninfectiousdiseasesdeclined o bviously,and the qu ality of s leeping wa s improved, with les s crying,better app etite, mor e breastf eeding, se nsitive re action and stable em otion. con clusion: t ouching ca n promotehealthy gr owth of ne wborns, an d improveimmnunity. [key word s] newborn;touch;sti mulate 人类具有对人体互相之间的接触和抚摸的需求,这是一种特殊的需要,尤其是婴幼儿这种需求显得尤为强烈,医学上称之为“皮肤饥饿”[1]。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抚触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分析。
接着讨论了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优势和局限性。
还介绍了一些抚触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结论部分总结了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同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抚触护理在缓解新生儿黄疸的症状和促进患儿康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抚触护理、应用价值、机制分析、优势、局限性、临床实践、应用案例、研究方向、价值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对于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还存在许多不明确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通过对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影响、机制分析、应用、优势和局限性以及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案例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实际价值,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在出生后几天到几周内,有相当数量的新生儿会出现黄疸症状。
黄疸症状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2. 正文2.1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1. 促进胆红素的排出:抚触可以促进新生儿肠道蠕动和排便,加快胆红素的排出速度,从而缓解黄疸症状。
2. 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抚触可以刺激新生儿的皮肤感受器,促进神经内分泌调节,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缓解黄疸。
3. 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通过抚触,可以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其抵抗力和适应能力,有利于减轻黄疸对身体的影响。
4. 提高母婴亲子关系:抚触过程中,母亲与新生儿之间会产生亲密接触和情感交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进母儿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目的:分析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我院新生儿1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抚触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采用抚触护理的观察组新生儿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进奶量、睡眠情况、体重等方面都有明显变化,效果良好,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可以有效稳定新生儿情绪,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变不良状态,促进新生儿的成长发育。
标签:抚触护理;新生儿;应用分析新生儿抚触是时下流行的一种科学育婴方法,由于触觉是人类发展最早的感觉器官,有资料表明,护理者用手来对新生儿进行触摸,可以让新生儿感受到安稳、关怀、温馨、舒适,在心理上获得满足,从而稳定新生儿情绪,刺激新生儿感觉器官的发育,使新生儿的生理成长和神经系统反应得到增强,增加对周围环境的认知[1]。
为了进一步研究抚触护理对新生儿的影响,现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正常分娩的新生儿1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正常分娩的新生儿1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85例,男43例,女42例;对照组83例,男41例,女42例。
体重均在3.31~4.69Kg之间,母乳喂养,且母体身体健康,无并发症产生,对新生儿的体重、身高、胎龄、头围等各方面进行检测比较,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抚触护理。
1.2.1 护理前准备在对观察组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前,首先要进行室温调节,室温宜保持在24~29度之间,保证室内安静舒适整洁,阳光充足,同时准备舒缓的钢琴曲、色彩鲜明的图片。
每天固定时间进行抚触护理,婴儿要保证护理前一小时进行喂奶。
试述新生儿早期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

试述新生儿早期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摘要:新生儿的成长和发育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对今后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新生儿的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对外界的抵抗能力相对比较低,容易发生各种嗨感染现象,对新生儿的发育造成影响。
在这样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新生儿进行护理,降低新生儿感染现象的发生,促进新生儿的成长发育。
在传统的护理过程中主要是对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这样的护理方式能够产生一定的护理效果,但是并不理想。
在应用新生儿抚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果。
在抚触的过程中能够对新生儿全身的皮肤进行刺激,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效的促进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通过抚触新生儿的肠胃蠕动会增加,能够促进其释放更多的内咖肽,新生儿能够产生更多的成长因子,因此新生儿的头围、体重和体长等都会出现显著的增长。
新生儿在出生后对经常不能进行很好的休息,通过抚触能够提高新生儿的睡眠治疗,有效的减少新生儿昼夜睡眠紊乱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新生儿;抚触护理;效果前言:新生儿是特殊的机体,其身体状况还没有发育完全,并且,新生儿相对比较脆弱,对新的环境缺乏相应的适应能力。
在这样的过程中新生儿的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
抚触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方式,对新生儿进行系统的按摩,能够促进新生儿使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新生儿睡眠质量的提高,时新生儿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对新生儿的发油也具有显著的作用。
在抚触的过程中能够对新生儿的皮肤起到刺激作用,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受到相应的影响,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育成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主体为我院新生的200例新生儿,以随机的方式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人数比为51:49,胎龄36-41周,平均(38.41±2.16)周;观察组男女人数比为50:50,胎龄37-42周,平均(39.28±2.20)周。
经比较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可知,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较高。
新生儿抚触效果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抚触效果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是促进母婴间的交流,促进新生儿体表弱势部位的感触觉的发展,开发婴幼儿大脑的潜能,提高机体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加快新生儿智力发育的目的。
方法随机选择足月分娩的新生儿120例,120例新生儿按照在生后第1天有无接受新生儿抚触分为抚触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生后0天、10天、30天两组新生儿24h奶量摄入、体重、身长、头围及行为测试的差异。
结果两组新生儿在24h奶量摄入、体重、头围、身长以及行为测试方面比较均有差异。
结论新生儿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对新生儿智力发育及神经行为能力有益处。
【关键词】新生儿抚触护理新生儿抚触是经过科学指导的,有技巧的抚触,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被抚触者的皮肤和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抚摸,让大量温和的良好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生理效应。
抚触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能增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弱应激反应,加强免疫力,提高婴儿的抗病能力,促进疾病儿童的康复[1];促进婴儿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减少不良睡眠习惯的形成,减少哭闹,抚触不仅仅是皮肤的接触,而是视觉、听觉、触觉、动觉、平衡觉的综合信息传递,有利于婴儿的智力发育,尤其是情商的发育和提高,同时也促进了亲子情感的交流,使孩子自身素质及心理平衡的发育得以提高。
抚触开始的时间越早,效果越显著。
对此,现将我院于2010年1月~12月开展的新生儿抚触取得的良好护理效果,观察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等各项指标进行了研究,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的选择对足月健康新生儿实施新生儿抚触,选择自2010年1月~1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胎龄为37~42 w,无窒息史,因孕期内无儿科并发症,出生体重2500~4000g,Apgar评分7~10分,对其24h奶量摄入,体重及行为测试进行了抚触研究,观察组60例,其中男婴30例,女婴30例,平均胎龄(40士1)周,对照组60例,其中男婴30例,女婴30例,平均胎龄(40±1)周。
新生儿抚触护理研究进展

新生儿抚触护理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也更加重视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而抚触护理是当前儿科的一种护理干预理念,通过抚触护理可以更有利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还可以促进新生儿身体素质和智力发育,同时还可以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对预防新生儿各种疾病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并且通过抚触护理也可以促进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
因此在临床中需对新生儿抚触护理更加重视,在护理期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从而更好的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发育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抚触护理;研究进展引言:在当前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抚触护理也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成为了新生儿护理的最新护理理念,也获得了非常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是所有父母和医护人员的愿景,想要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确保新生儿有充足的睡眠,还需要给予新生儿良好的环境、情感的交流和合理喂养方式等等,在护理期间也需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抚触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母婴情感的交流,还可以促进新生儿的身体素质和智力发育,在新生儿科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1.概念及研究现状新生儿抚触护理是近年来在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护理理念,在护理期间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利用护理人员的科学护理手法,来抚摸新生儿的各个部位皮肤,通过这种温和的感官神经刺激,来温和的刺激到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促进新生儿产生生理效应,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抚触护理早在1881年就被发现,有相关科学家发现通过按摩可以有效的缓解肌肉的疲劳和紧张。
而在1940年有相关研究人员就新生儿经过抚触护理后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发现新生儿在出生后被母亲进行经常性的抚摸后,可以更好的促进其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发育。
我国是在1997年将抚触技术进行引进,且在各个城市逐渐进行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新生儿抚触方法及注意事项2.1准备工作在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前,首先需要确保抚触新生儿需满足足月且无畸形以及无疾病的早产儿等条件后才可以开展抚触护理。
新生儿抚触护理与儿科护理论文

新生儿抚触护理与儿科护理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3月到2014年3月妇产科出生的新生儿200例,男122例,女78例,体重3000~3500g,均为足月出生。
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新生儿100例,男61例,女39例,平均体重3156g;使用抚触护理的观察组新生儿100例,男61例,女39例,平均体重3161g,且均P>0.05两组新生儿性别和体重等无明显差异,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1.2方法1.2.1常规护理对照组新生儿行常规护理,实时监测新生儿的生化指标,帮助产妇进行婴儿喂养。
1.2.2抚触护理观察组新生儿行抚触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保持新生儿产房的温度和湿度恒定,医护人员将双手清洁,并涂上乳液保持双手润滑,选择婴儿饱腹度适中的时间,准备进行抚触护理;②抚触顺序由上而下,由正面到后面,从额头到胸腹部到下肢再到背部和臀部;③抚触手法由左至右,做环形抚触;④新生儿皮肤如果若发红,则表示抚触到位。
抚触力度应当由轻慢慢加强,一旦新生儿出现哭闹,则停止抚触;⑤出院前教会产妇和家属抚触手法,每次坚持抚触2次,每次5~15min左右;⑥出院后对新生儿回访和指导。
1.3临床观察指标观察和统计两组新生儿睡眠质量、出生时体重、回访21d和42d 的体重,并进行对比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0.0软件将临床诊断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件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算P 值并对差异值进行分析,若P<0.05则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分析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2.结果2.1两组新生儿临床睡眠质量对比对照组新生儿睡眠质量优58例,一般33例,差9例;观察组新生儿睡眠质量优64例,一般31例,差5例,且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因此,抚触护理可以提高新生儿睡眠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2两组新生儿复诊情况对比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3156g,21d体重3901g,42d体重5253g;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3161g,21d体重4132g,42d体重5563g。
新生儿抚触护理的应用论文(共2篇)【儿科护理论文】

第1篇:新生儿中常规护理与抚触护理的应用抚触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新生儿皮肤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按摩,是一种亲情之间的愉快交流方式。
它不但增强智育能力,增进消化和吸收,而且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睡眠质量,使婴儿增强安全感。
在生命伊始,人类就通过抚触进行情感交流。
当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感受到的是羊水的抚触;分娩的时候胎儿全身外周神经感受器受到刺激传到中枢神经系统而传递信息;出生后母亲的拥抱、爱抚、亲吻等非语言交流也是抚触,令新生儿感受到母亲的爱护与关怀。
本组对100例新生儿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抚触护理,并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年至年2月正常分娩和剖腹产新生儿100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中男22例,女28例;自然分娩26例,剖腹产24例;胎龄37~42周,平均(37.96±6.98)周;观察组中男23例,女27例;自然分娩27,剖腹产23例;胎龄37~41周,平均(37.89±5.81)周。
2组新生儿为足月新生儿,全部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住院5~8d。
2组新生儿胎龄、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及母亲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2.1抚触条件(1)环境要求:专用婴儿抚触室,室温28~30°C,周围环境清洁、安静、光线柔和,可播放一些柔和舒缓的音乐。
(2)护士的要求: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经过专门培训,动作轻柔,面带微笑,着装整洁,不带任何首饰,操作前温水洗手并修剪指甲。
(3)抚触时间:一般在沐浴后、午睡及晚上睡觉前,婴儿清醒不哭闹时进行,每次15~20min,进食1h内不宜进行抚触3。
(4)抚触物品:准备好浴巾、沐浴露、尿布、婴儿爽身粉以及替换衣物;必要时准备眼药水、消毒液、棉棒和采血针。
并邀请产妇及家属积极参与观摩,向他们介绍有关沐浴及抚触知识,教会他们操作,回家后坚持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5期*贵阳市瑞金南路63号妇幼保健院(550003)2012年1月22日收稿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161-02新生儿抚触护理的体会王婷*摘要:针对新生儿抚触这一医疗新技术,提出了它在临床中的作用。
抚触是一种通过对新生儿皮肤感官温和的刺激,以促进神经系统发育为主并对全省组织与器官均有所帮助的新型方法,可使婴儿得以更加健康生长发育。
关键词:新生儿;抚触;护理;体会抚触即按摩,源于英文Touch ,即通过对新生儿皮肤感官温和刺激促使婴儿健康发育。
对婴儿进行抚触可以促进婴儿体重增长及应激能力的提高,抚触是现代护理中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结果,也是具有科学性和讲技巧的保健技术,在发达国家中已将广泛发展。
简单地说就是母亲以及家人与婴儿皮肤的密切接触,是一种成人与孩子愉快交流的方式。
笔者对新生儿护理的方法和优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现报告如下。
1新生儿抚触的护理在婴儿出生24h 后开始对其进行抚触,时间安排在婴儿上午洗澡后,午睡后;每次在婴儿进行1h 后,婴儿安静,清醒,不疲倦,不饥饿,不烦躁时进行抚触。
1.1抚触前准备:房间内温暖,安静,温馨,室温在26°C~28°C,夏季抚触婴儿可全裸;冬季抚触部位需暴露其他部位需遮盖,房间可准备电热器。
抚触前洗净双手,减指甲,不戴首饰以免刮伤孩子皮肤,双手应温暖。
准备好润肤油,润肤霜,爽身粉,尿片以及干净衣服。
抚触者要心情放松,充满爱意,温柔,责任心强,可以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背景。
1.2抚触方法:抚触前先将按摩油倒在掌心(千万不要直接倾倒在宝宝的皮肤上),并将手搓热,按摩时要随时保持双手的温热。
①头面部(舒缓脸部紧绷)取适量婴儿油或润肤乳液,用两拇指腹由额头的中央至太阳穴,两拇指从额部中央向两侧颈部滑动,让上下唇成微笑状,两拇指从前额发迹抚向后脑,然后中指移向两耳乳突后停顿。
宝宝头顶天灵处的头骨因为没有闭合,不能碰,指头经过时必须翘起来避开。
②胸部(顺畅呼吸循环)双手交叉放在两侧肋源(正对腋下肋骨边缘处)四指合并右手向上滑至宝宝右肩,复原,左手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注意,四指经过乳头时要分开,避开宝宝的乳头。
两手交叉做,在胸前划一个大的交叉。
③手部(增加灵活反应)将婴儿双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到手腕轻轻挤捏,然后用手指按摩手腕。
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只手。
双手夹住小手臂,上下搓滚,并轻拈婴儿的手腕和小手。
在确保手部不受伤的前提下,用拇指导从手掌心按摩至手指。
④腹部(有助于胃肠活动)两手依次从婴儿的右下腹向左下腹顺时针方向划半圈,用右手从婴儿的右腹至右下腹画一个英文字母“I ”,由上腹部导左下腹划一个倒置的“L ”,两从右下腹部再至左下腹部划一个倒置的”U ”,做这个动作时,再送爱的语调向婴儿说:“我爱你”婴儿会很喜欢的。
⑤腿部(增加运动调节功能)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及裸部,然后按摩脚裸及足部,双手夹住小腿,上下搓,交轻拈宝宝的脚裸和脚掌,在确保脚裸部首伤害的前提下,用拇指从脚后侧后跟按摩至脚趾。
⑥背部(舒缓背部肌肉)用自己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对着宝宝的脊柱,其余两指分别对着脊柱两边凸起处,双手交替向下划至尾骨,双手四指指向宝宝背部两侧,以拇指处手掌轻轻地由宝宝脊柱向两侧滑行。
1.3抚触的好处:①抚触时,有助于安慰哭泣或烦躁的孩子,稳定孩子的情绪,减少焦虑,增强自信感,是父母与孩子间感情交流的最好的方式。
②新生儿的抚触能使宝宝减轻腹胀,便秘,胃口大开,也能缓解父母因为疲劳而产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宝宝免疫力。
③通过抚触保持了宝宝皮肤的清洁和弹性,尤其对生病的婴儿可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觉,缩短治疗过程。
④抚触能改善早产儿的生理功能,更有效地促进其生长发育。
2讨论婴儿抚触作为对婴儿健康有益、自然的一种新兴医疗技术,对早产儿生后进行连续10天抚触,其体重增加幅度是对照组的1.47倍,而且接受抚触的婴儿觉醒、睡眠节律更好、反应更灵敏。
2.1婴儿抚触的机制:[1]抚触可使β-内啡肽释放,促进婴儿生长、发育、迷走神经张力改变,加强食物的吸收,5-羟色胺的作用减弱应激反应,加强免疫应答的机制。
体重增加的可能生理机制为:抚触迷走神经兴奋→胃泌素、胰岛素分泌增加→食物吸收增加→体重增加。
更重要的,抚触是情感的连接与传递。
2.2抚触使新生儿更安全,舒适:通过新生儿抚触提供了延续母体接触和维持安全感的生命之路。
而且,新生儿大脑皮质及纹状体发育尚未完善,神经髓鞘尚未形成,轻微刺激可产生全身应答反应即“泛化反应”。
这种反应多在新生儿取仰卧位时出现。
因而,在进行新生儿抚触时,先俯卧位新生儿感觉很安全、舒适,表现安静、不哭闹;而后仰卧位继续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更愿意接受。
2.3抚触对母婴均有明显的作用:抚触可以使新生儿奶量摄入增加,睡眠状况改善,胎粪及黄及黄疸持续时间减少,分析原因为:①轻的抚触可使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使胃泌素和胰岛素的释放增多,一方面促进新生儿的食欲,使奶量摄入增加,另一方面促进体内糖原、脂肪、蛋白质的合成,使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增加,从而体重随之增加。
②每天定时的抚触能更好地促使新生儿形成正常的觉醒睡眠节律,Harrison 的研究显示,人体触觉是最原始的感觉反应,皮肤又是面积最大的体表感觉器官,温柔的触摸可延长新生儿的慢波睡眠时相,此时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高,对新生儿的生长有利。
③抚触传递了母子情感,使新生儿产生安全感,从而减少哭闹时间。
④抚触时为创造一个良性氛围,同时播放一些柔和的轻音乐、在室内放置一些玩具和铃铛,可提高新生儿的视觉和听觉的敏感性。
3总结皮肤是最大的感官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这种触觉感受器可将感受到的刺激通过传入神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161内蒙古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162-02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张亚平**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712100)2012年1月21日收稿关键词: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术;呼吸衰竭大脑皮层对这些冲动进行分析、判断,而做出相应的支持。
因此可通过充分的抚触,传递触觉、视觉、听觉、动觉、平衡觉的综合信息。
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增进食物消化吸收,调节婴儿睡眠节律,提高婴儿免疫力[2]。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抚触这种非语言的感情交流方式增强新妈妈与宝宝之间的亲密接触。
抚触可以促进新生儿的淋巴系统,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应激力和智力。
抚触可以减少婴儿的哭闹,增强睡眠,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更能促进家人与孩子亲情交流。
同时,也是一种简单且行之有效的、节约医疗开支的方法。
可以说新生儿抚触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非常的价值,值得推广的注意事项①抚触时,注意手的力度轻重要适宜;②密切观察婴儿的反应,出现哭闹、肌张力提高、皮肤发生改变应暂停。
③抚触应该避开婴儿乳房和脐部。
因婴儿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说每个抚触动作不能重复太多,以4~6次为宜,总时间为15min 。
④抚触过程中应注意与婴儿进行情感交流,面带微笑,语言柔和。
⑤婴儿出现疲倦的情况时,应再待睡眠后再进行抚触。
参考文献[1]曾蔚越.关于婴儿抚触的问题[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15:163.[2]张金燕.新生儿抚触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技巧[J].河南医药信息,2002,6:63.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道阻塞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临床上用于抢救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重度颅脑损伤等危重病的重要技术。
我院神经外科的ICU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33例,并发肺感染25例。
通过对25例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病人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在19-81岁,平均年龄55岁。
发病原因中交通事故21例,高空跌落9例,打击伤3例;疾病中特重型颅脑损伤17例,广泛性脑挫裂伤11例,脑干损伤5例;GCS 评分3-8分。
入院1周内均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最短1周,最长两月,25例并发肺部感染,感染率76%。
1.2采集痰标本方法:对所有气管切开病人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经气管切开套管向下深入气管内吸痰,收集痰夜后立即送检进行细菌培养。
1.3结果显示:33例气管切开病人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25例为阳性,共培养出致病菌24株,其中绿脓杆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7株,大肠埃希氏菌8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泉居沙雷氏菌2株,奇异变形杆菌1株。
部分病人存在多种致病菌共存现象。
2原因分析2.1.1环境因素:我院重症监护室虽独立设置,但环境狭小,布局不太合理,开设病房3张,经常添加病床。
辅助用房严重不足,无独立的隔离间、设备间及卫生间,人员出入频繁;洗手设施不足;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无法分开放置。
病房通风不良。
2.1.2医护人员因素:①科室管理人员感染监控意识不强,认为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是无法避免的;工作人员进入重症监护室,不能按照规定更换隔离衣和戴帽子及口罩;探视制度执行不严造成空气污染。
②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监护室病人增多,护理人员编制未及时增加,造成工作繁忙,护士在为病人翻身、吸痰不能及时洗手;③湿化气道不到位,间歇湿化达不到稀释痰夜的目的。
④仪器及设备使用后只注重管道消毒而忽视其表面的清洁,如吸痰器、呼吸机等设备表面有痰迹或血迹等。
⑤更换敷料不及时,每次雾化后痰夜稀释,吸痰刺激导致病人咳嗽,甚至喷溅痰液或雾化液渗漏。
⑥年轻护士业务素质欠缺,不能准确判断吸痰最佳时机,吸痰不及时或压力过大造成气道黏膜损伤。
2.1.3病人因素:①病人大多处于昏迷状态,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吞咽反射受到抑制,导致痰液不能自行咳出;胃肠蠕动差,胃内容物潴留,易造成呕吐物误吸,咽部定植菌下移。
②气管切开后,空气未经鼻部过滤、加温与湿化直接进入下呼吸道;③长期卧床,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可致痰液增多,加上空气湿化不足,痰夜黏稠不易清除。
④频繁吸痰增加了呼吸道黏膜的损伤,细菌沿气管下行,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
3护理3.1强化和培养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意识,使其认识到院内感染与每一位医护人员息息相关。
培训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尤其是对刚入科及低年资的医护人员必须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扎实的院内感染知识和高度的慎独精神。
科室管理者带头模范执行并强化督察,确保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3.2规范洗手:床边及治疗车上随时放好速干手消毒剂,增加洗手及干手设施:提醒医护人员可疑接触分泌物及排泄物均必须洗手,洗手液采用抑菌型。
3.3控制加床,保证充足的医护人员。
3.4布局改造与环境消毒:①积极协调解决辅助用房,改善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