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雾化法之欧阳家百创编
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品目统计表之欧阳家百创编

0
6.妇产科
30
妇科检查床
张
31
妇科检查器械
套
32
上取环器械
套
33
人流器械
套
34
人流吸引器
台
35
手术器械台
台
7.五官科
36
五官科椅
把
37
常用五官科器械
套
38
检眼镜
个
39
视力表灯
个
40
口腔综合治疗台
台
41
药品(器械)柜
个
42
地站灯
台
8.药房
43
毒麻药品柜
个
44
电冰箱
台
45
药物天平
台
9.中药房
46
中药饮片柜(药斗)
静脉切开包
套
15
移动紫外线灯
台
16
地站灯
台
17
药品(器械)柜
个
3.普通诊室
18
诊床
张
19
观片灯
台
4.外科换药处置室
20
换药车
辆
21
切开包
套
22
地站灯
台
5.中医科
23
电针仪
台
4
否
24
艾灸仪
台
0
25
智能通络治疗仪
台
2
否
26
颈腰椎牵引设备
台
各1台
否
27
中药熏蒸设备
台
1
否
28
TDP神灯
台
3
否
29
中药雾化吸入设备
肛门手术器械
套
中医药文化之欧阳治创编

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中国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而且此后,将继续在神州大地上扎根发展。
中药学作为中国文化的内容,不像西方医学,而是人人都知其然,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生成土壤。
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围绕医药进行认识实践,由此创建的一切成果及其经历的过程。
可以说中医学是一种产业,一种技术,也是一门学术。
其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集古圣先贤和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的智慧。
总而言之,中医药文化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大致可以分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三个方面。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是中医药精神文化博大之一。
中医学家在千百年的行医实践中形成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他们把不为名利,全力救治,潜心医道,认真负责作为自己的医德标准。
对此,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作了全面总结。
他指出,名利思想“此医人之膏育也”,是医生最应忌讳的,如果行医以收取绮罗财物,食用珍肴佳酿为目的,那就是一种无视“病人苦楚”的“人所共耻”、“人所不为”的行为。
他认为,医生的首要任务,应当是维护和保障病人的健康与生命,把人的生命价值看作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挽救病人的生命,看作是医生的最可宝贵财富。
所以,他反复强调,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对任何一个病人都要一视同仁,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处处为病人着想。
对“有疾厄来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娃,怨亲善友,华夷智愚”,都要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亲人;对治疗中的风险,“不得赡前顾后,自虑吉凶”,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对病人的痛苦,“若己之心,深心凄枪”,不避“昼夜寒暑,饮渴疲劳,一心赴救”;对“有患疮痰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要不嫌脏臭。
他说:“如此,可谓苍生大医,反之,则为含灵巨贼。
”这种医学上的人道主义,正是对儒家的“恻隐之心”、道家的“无欲无求”、墨家的“兼爱”、佛家的“慈悲”等人文观念的具体体现。
中药速记口诀之欧阳家百创编

中药速记口诀欧阳家百(2021.03.07)发汗之最是麻黄清热之最是石膏泻火之最是黄连凉血之最是犀角开窍之最是麝香补气之最是人参补阳之最是鹿茸温里之最是附子退黄之最是茵陈消食之最是神曲泻下之最是大黄安神之最是酸枣仁驱虫之最是使君子芳香化湿之最是藿香利水渗湿之最是茯苓重镇安神之最是朱砂降气之最是沉香止血之最是三七补阴之最是女贞子理气之最是枳实疏肝之最是郁金活血之最是丹参补血之最是当归补脾之最是山药清痰之最是贝母祛风之最是独活止咳之最是杏仁另付中药歌诀——识得千里光,全家能治疮。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以伴蛇眠。
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
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进家。
不怕全身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要松。
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
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
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
知母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
若要睡眠好,常服灵芝草。
经常吃山楂,降脂减肥又降压。
若要皮肤好,煮粥加红枣。
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1,麻黄与桂枝共同点:均有发汗解表的功效,都可用于风寒表证。
不同点:麻黄,以宣散为主,发汗力强。
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
并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
用于肺气壅揭之咳喘证及水肿。
桂枝,以温通为主,发汗力较缓,外感风寒,无论有汗的表虚证和无汗的表实证均可用。
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以及心悸脉结代等证。
2,苍耳子与辛夷共同点:质轻,性升浮。
解表力弱,善于通窍。
常相须为用,用治鼻渊头痛。
不同点:苍耳子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辛夷专治鼻渊,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
3,桑叶与菊花共同点:均轻清发散,发散风热,平肝明目。
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以及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眩晕头痛,目赤昏花等证。
呼吸科常用雾化药物之欧阳歌谷创编

呼吸科常用雾化药物
欧阳歌谷(2021.02.01)
沙丁胺醇:β2 受体激动剂,它主要通过与气道平滑肌上的β2 受体结合来发挥支气管舒张作用。
特布他林:β2 受体激动剂,作用同上。
24小时内最多用4次,如喷雾器中药液未一次用完,可在24小时内使用吸入(本品可在喷雾贮液器中稳定24小时),吸入后在数分钟内起效并可维持长达6小时的功效。
异丙托溴铵:是对支气管平滑肌M受体有较高选择性的强效抗胆碱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强,味苦,气雾吸入后5分钟左右起效,约30~60分钟作用达峰值,维持4~6小时。
禁用于对本品及阿托品类药物过敏者,有狭角性青光眼倾向、前列腺增生者慎用。
常见不良反应:头痛、恶心和口干。
布地奈德:是一种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它首先与细胞质内的激素受体结合,然后进入细胞核内,下调多种炎性因子的基因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大多数不良反应都很轻,让病人在每次吸入后漱口,可使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减至最低。
盐酸氨溴索:通过促进气道浆液腺分泌、减少粘液腺分泌来降低痰液粘度,并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加强支气管纤毛摆动,从而使痰液易于咳出。
雾化药物顺序:先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异丙托
溴铵,再激素类布地奈德,最后氨溴索(未找到理论依据,请教医生得出,原因先舒张气道,布地奈德抗炎为主,氨溴索祛痰)。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欧阳音创编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的起源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
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载药1558多种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集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
6.《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
7.《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年,载药8980种。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第一节中药的产地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1.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2.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
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④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⑤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
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⑥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
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炮制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之欧阳家百创编

欧阳家百创编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欧阳家百(2021.03.07)一、适用范围三级中医医院,其他中医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二、培训目标根据《护士条例》等,结合《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国卫办医发〔2016〕2 号)、《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等相关要求,开展三级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
通过培训,三级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中医、西医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急处理能力,能够运用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中医思维,实施病情观察、临症施护、情志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增强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能够独立、规范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三、培训对象院校毕业后新进入三级中医医院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
四、培训方式、方法(一)培训方式。
培训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二)培训方法。
可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临床查房、操作示教、情景模拟、个案护理等培训方法。
包括中医、西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为1—2 个月。
其中,中医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培训时间不少于 3 周。
(二)专业培训。
包括各专科轮转培训,培训时间为 24 个月(具体培训时间分配见附件 1)。
六、培训内容及要求(一)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1.法律法规规章:熟悉《护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2.规范标准:掌握《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至少8 个病种中医护理常规(方案)、《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等中医规范标准;掌握《临床护理实践指南》、《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规范》、《护理分级》、《临床输血操作技术规范》等护理规范标准。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欧阳家百(2021.03.07)一、概述:小儿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吸入或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
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其共同的临床表现。
小儿肺炎中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
本病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小儿肺炎属于中医学的“肺痹”、“肺胀”、“肺炎喘嗽”等证的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
或有轻度发绀。
1.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持续不退。
1.3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
新生儿患本病时,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
1.4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常伴干性罗音,或管状呼吸音。
1.5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
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
1.6 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
2、西医诊断标准:2.1有外感病史或传染病史。
2.2起病较急,轻者发热咳喘,喉间痰多,重者高热不退、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等症状,发展为变证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灰或唇甲青紫,四肢不温或厥冷,短期内肝脏增大。
或持续壮热不已,神昏谵语,四肢抽搐。
初生儿、素体气阳不足的小婴儿上述部分症状可不典型。
2.3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哕音。
2.4实验室检查:(1) 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
(2)周围血象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可增多。
(3)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等,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早期诊断价值。
(二)证候诊断1、风热闭肺证:咳嗽,喘急,鼻煽,或伴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涕,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欧阳家百(2021.03.07)一、概述:小儿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吸入或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
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其共同的临床表现。
小儿肺炎中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
本病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小儿肺炎属于中医学的“肺痹”、“肺胀”、“肺炎喘嗽”等证的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1.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
或有轻度发绀。
1.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持续不退。
1.3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
新生儿患本病时,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
1.4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常伴干性罗音,或管状呼吸音。
1.5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
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
1.6 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
2、西医诊断标准:2.1有外感病史或传染病史。
2.2起病较急,轻者发热咳喘,喉间痰多,重者高热不退、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等症状,发展为变证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灰或唇甲青紫,四肢不温或厥冷,短期内肝脏增大。
或持续壮热不已,神昏谵语,四肢抽搐。
初生儿、素体气阳不足的小婴儿上述部分症状可不典型。
2.3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哕音。
2.4实验室检查:(1) 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
(2)周围血象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可增多。
(3)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等,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早期诊断价值。
(二)证候诊断1、风热闭肺证:咳嗽,喘急,鼻煽,或伴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涕,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雾化法
欧阳家百(2021.03.07)
中药雾化吸入疗法是现代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是指经雾化装置的中药液体变成微小雾粒或雾滴,悬浮于吸入气中,使气道湿化和中药药液吸入呼吸道,以达到呼吸道粘膜湿润、祛痰、止喘等目的。
1 评估
1.1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1.2 对雾化合作的耐受程度。
1.3 心理状态。
2 目标
2.1吸道粘膜湿润、祛痰、止喘
3 禁忌症
肺气肿禁用
3告知
雾化吸入时间不易过长,以防大量蒸汽吸入影响肺功能,避免呼吸道交叉感染。
、
4物品准备
治疗车:超声雾化器一套,中药药液、冷开水、水温计
5操作程序
6.1备齐用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取半卧位,核对床号、姓名、腕带。
6.3连接雾化器各部位,检查性能,水槽内加冷开水250毫升液
面高约30厘米、浸没雾化罐底的透声膜,罐内放入中药药液30—50毫升,罐盖拧紧,放入水槽,将水槽盖紧。
6.4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分钟,再开雾化器开关。
6.5根据需要调节雾量,将口含嘴或面罩罩住口鼻,嘱深呼吸、
吸入20分钟。
注意水槽内水温不超过60度。
6.6治疗毕,取下口含嘴或面罩,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
关。
6.7擦开患者面部,整理床单位,协助舒适体位,雾化器倒掉水
槽内水,消毒、擦干。
6.8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
7.1护士熟悉雾化器性能,水槽内应保持足够的水量,水温不超过60度。
7.2注意保护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及晶体换能器,质脆易破碎,在操清洗过程作中,动作轻柔,防止损坏。
7.3连续使用雾化器时,中间需间隔30分钟。
7.4中药加水浸泡30分钟后浓煮成20毫升一剂,装入无菌袋中。
中药雾化每日2次,每次20毫升,一周一疗程,间隔2—3天后再行之治疗,同时配合中药口服以扶正固本。
中药超声雾化操作流程图
中药雾化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