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竞争分析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营销比较分析报告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营销比较分析报告1.引言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电信行业竞争激烈,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作为我国两大主要电信运营商,同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营销策略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市场定位中国移动是我国最大的无线通信运营商,以全国最大的4G网络规模和广泛的用户基础而闻名。
其市场定位主要侧重于提供全方位的通信服务,涵盖语音通信、移动互联网、宽带和数据业务等多个领域。
与之相比,中国联通则在市场定位上更注重提供高品质的网络服务。
作为中国传统电信公司的代表,中国联通以其优质的网络连接和稳定的通信服务而受到用户的青睐。
3.产品组合中国移动在产品组合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其推出的融合通信套餐,将语音通信、数据业务、互联网服务等多种功能融合于一体,方便用户进行多种需求的满足。
此外,中国移动还推出了“和包”移动支付、流量共享等创新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其产品的覆盖面。
而中国联通在产品组合方面则相对较为单一,主要以通信服务为主。
虽然其提供的通信质量较高,但在满足多元化需求方面的能力相较较弱。
4.营销策略中国移动在营销策略上着力于强调其网络覆盖广、产品创新和多功能的特点,并通过大规模广告宣传和推出优惠政策吸引用户。
此外,中国移动也积极开展合作与推广,如与手机厂商合作推出定制手机、与企业合作推出企业套餐等,进一步拓展其用户群体。
中国联通则更注重提供高品质的通信服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其营销策略主要围绕提升网络质量、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和优化用户服务展开。
此外,中国联通还注重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定制个性化的通信服务方案。
5.用户满意度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用户满意度方面各有千秋。
由于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广泛的网络覆盖,中国移动在用户满意度方面表现相对出色。
同时,其跨地域漫游及全球漫游服务方便了用户在出差和旅行时的通信需求。
中国联通在通信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给用户留下较为良好的印象。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竞争分析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竞争分析品牌竞争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在通信行业这样竞争激烈的领域。
本文将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两家中国最大的通信运营商进行品牌竞争的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竞争策略。
一、品牌定位与目标消费群体1. 中国移动的品牌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其品牌定位主要注重通信服务的质量和广覆盖面。
中国移动旗下的“移动”品牌是他们的主力品牌,专注于移动电话和移动互联网服务,并且致力于提供稳定、高效、便捷的通信体验。
他们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移动通信用户,包括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
2. 中国联通的品牌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中国联通是中国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其品牌定位注重网络速度和技术创新。
中国联通的主力品牌是“联通”,他们致力于提供更快速、更先进的通信服务,并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他们的目标消费群体也是移动通信用户,特别是那些对网络速度和技术要求较高的用户。
二、品牌形象和口碑1. 中国移动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中国移动的品牌形象一直以来都与强大的网络覆盖和通信质量稳定性相关联。
他们拥有广泛的网络资源和用户基础,使得他们在通信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中国移动还积极投入社会公益和环保领域,提升了他们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口碑。
2. 中国联通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中国联通在过去几年中,通过加大网络改造和提速升级等努力,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和用户口碑。
他们不仅在网络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改善,还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加强了他们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因此,中国联通在用户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和美誉。
三、竞争策略和营销活动1. 中国移动的竞争策略和营销活动中国移动作为市场的领导者,致力于巩固其市场地位和品牌优势。
他们采取了多种策略,如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和推出有吸引力的套餐和优惠活动。
此外,中国移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其他国际运营商进行合作,扩大了其品牌影响力。
大战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市场竞争案例

大战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市场竞争案例在中国的通信市场中,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一直是两大巨头之间的竞争激烈的对手。
这场市场竞争不仅涉及用户数量、收入增长、网络覆盖等方面的指标,更体现了公司战略、产品创新、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实力。
本文将以大战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市场竞争为题,探讨这两家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策略、产品创新、实力对比等方面的案例。
一、市场竞争态势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作为两个国有巨头运营商,一直在中国的通信市场中角逐超过20年。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在用户数量上一直占据领先地位,但中国联通在近年来通过各种竞争策略有所迎头赶上。
市场竞争的态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但一直基于提供高质量服务和创新产品来争夺用户。
二、竞争策略对比1. 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两家公司在通信市场中最为常见的竞争策略之一。
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通过降低资费、推出各种优惠活动来吸引用户。
他们以低廉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争夺用户的心。
2. 产品创新除了价格竞争外,产品创新也是两大巨头之间的一大竞争点。
例如,中国移动推出的4G、5G网络,以及联通推出的沃宽带、沃派等产品都是针对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两家公司都在不断努力推出新的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3. 渠道拓展渠道拓展也是市场竞争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点,以提供便利的销售和服务。
并且,他们也通过线上渠道来扩大业务覆盖面,提高销售渠道的竞争力。
三、用户体验在市场竞争中,用户体验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无论是通信质量、客户服务还是售后保障,都直接关系到用户对运营商的选择和满意度。
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在努力提升用户体验,打造更好的通信网络、优化客户服务。
这也是两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展示实力的重要方面。
四、竞争结果与启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市场竞争从单纯的用户数量竞争逐渐转向竞争策略的多元化。
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价格优势、渠道拓展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两家公司不断进化,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优劣势之比较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方优劣势比较一、品牌策略中国移动的品牌策略历经多年的打造,在市场上已形成一定的影响。
品牌定位清晰,特色鲜明。
为提升客户品牌的认知度,中国移动正积极拓展品牌传播途径,从营业前台、客服热线的品牌告知到业务凭证的品牌印章。
同时通过广告宣传、特色活动以及差异化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的品牌感知力度。
但目前中国移动三大品牌客户群存在互有重叠现象。
例如最低端的神州行,其高端客户的月均通信消费可能达到与全球通高端客户的消费水平。
此外,一位用户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往往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变化。
因此我们有待建立一套追随客户需求变化和成长过程的品牌延伸计划,从而切实满足客户需求,保证客户长期在网。
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相比,其品牌策划和宣传一直处于弱势。
虽然中国联通拥有世界风、如意通、UP新势力、联通新时空等众多品牌,但130、133似乎成了客户之间约定俗成的称呼。
近期中国联通隆重策划了“世界风156”启动活动,世界风品牌效应显著提升。
中国电信是老字号的国有品牌,拥有丰富的资源,业务种类齐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尽管电信集团明确提出了“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但中国电信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依然差强人意。
二、业务资费中国联通的套餐组合主要是仿效中国移动的产品,只不过在资费上略低于中国移动,以此凸显其价格优势。
下面以神州行VS如意通为例,对部分套餐作出对比:低端用户往往对资费价格比较敏感,因此在农村市场上中国联通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农村低端用户由于受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等局限,通信特点主要是语音通话,并且以接听为主,其ARPU值处于较低水平,这势必影响联通公司的盈利能力。
中国移动广域覆盖的网络信号和良好的客户服务赢得广大用户的信赖,尤其在中高端市场占据较大优势。
但中国移动的套餐品种繁多,造成用户理解困难,难以抉择。
联通公司于2007年相继推出了UP新势力---浪漫卡和世界风---156积木式套餐。
移动通信行业品牌竞争力分析

产品服务质量则是移动通信企业提高自身在市场品牌竞争力 关注 。对此 , 中国移动 则积极开展“ 绿色环保计划” , 通过积极治
移动通信企业要想顺利开拓 国内外市场 , 扩大 自己的品牌 略 。直接投资和倾销等是移动通信企业开拓 国内外市场 , 使消
够长期顺 利发展 , 要看消费者的主导 陛消费动机与其产品服 务 品牌 的结合程度。品牌划分就是以品牌与消费者购买力的结合
度 为 出发 点 。
二、 移 动 通信 行业 提 高 品牌 竞 争 力 需 要解 决 的 问题 1 、 部 分品 牌 在 品 牌 定 位 上 不重 视 文 化 元 素
更趋向于服务水平上的竞争。从客观的角度来看, 移动通信行 通率高、 不易掉话” , 以体现出 C D MA较其他通讯产品的优点。
业 的品牌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实力以及产业集 中度成正比。而其
的坚实基础。
4 、 营销 战 略
绿色环保一直以来是大众所倡导的, 消费者也对手机辐射较为
理受污染 的河流 , 对废旧电池进行统一 回收 等活动加入到各个 产品服务品牌宣传 中。相对于联通来 说 , 移动 的环 保理念覆盖
24 《 当代经济} 2 0 1 4 年第 5 期
CO ● ● ● ■ NT ■ ■ ■ EM ■ ■ ■ ■ PO ■ ■ ■ ■ RAR ■ ■ ● ■ ● Y ● ■ E ■ ● C ● O - N O M ' t C S _ ■ ■ ● ● ■ ■ ■ ■ ■ ■ ■ ■ ● ■ _ ■ ■ _
消费 者的购买 力直接影 响着移动通信企业 的经 济效 益 , 同
时也 与企业品牌 竞争 力紧密相联 、 不可 分割。一个企业是 否能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品牌形象对比最终版

中国联 通
3.261 3.16
3.128 3.138 3.457 3.399 3.207 3.335 3.793 3.229 3.176 3.138 3.074 3.048
4 3.25 3.144
1
最少月租额
0.8
套餐资费
0.6
0.4 流量网速
信号覆盖程度
促销活动0力.2 度 扣费清晰程度
手机上网稳定性
-1.2
网络覆盖率 手机上网稳定性 扣费清晰程度 促销活动力度 语音通话质量 客户服务度 营业厅数量 营业厅缴费便利度 网上缴费便利度 宣传力度 客户信息保密程度 信号覆盖程度 套餐资费 最少月租额 品牌美誉度 品牌信任度 流量网速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无差别
1
最少月租额
0.8
套餐资费 0.6
0.4 流量网速
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
公因子方差
网络覆盖率
初始 1.000
网上缴费便利度-1
中国联通
-1.2
网络覆盖率 手机上网稳定性 扣费清晰程度 促销活动力度 语音通话质量 客户服务度 营业厅数量 营业厅缴费便利度 网上缴费便利度 宣传力度 客户信息保密程度 信号覆盖程度 套餐资费 最少月租额 品牌美誉度 品牌信任度 流量网速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无差别
1
最少月租额
1
0.8
最少月租额 套餐资费
0.6
0.4 流量网速
信号覆盖程度
促销活动力度
0.2
扣费清晰程度
手机上网稳定性
中国移动
品牌美誉度 网络覆盖率
0
品牌信任度
-1.5
-1
-0.5
0
0.5
1
1.5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VS中国联通:营销竞争之道小组成员:0907020068 曾祥威0902020112 周柏棠0907020005 陈晓芳0904020041 林圣杰0904020035 梁家乐0905020033 刘旭枫0901010005 陈洪佳公司简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是国家特大型企业,从企业实力上看,在世界通信产业中名居第18位。
已于72个国家和地区的142个运营商开通了自动漫游,其所拥有的“全球通”“神州行”等著名服务品牌享有着很高的用户知名度。
从设备能力上看,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GSM移动通信网络,其容量与规模前所未有。
CMCC与国内外知名设备厂商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采用他们提供的世界最先进移动通信设备,构造起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高满意度服务的移动通信网络。
在建设GSM主网络的同时,中国移动建设了功能强大的支撑网络:计费系统、网管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等,以保证网络正常运营、业务顺利开展。
此外,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对除基本话音业务以外的新业务和数据业务的需求,构建了短消息平台、语音信箱、智能网、CMNET 数据网、W AP平台、GPRS无线分组网等业务平台,使业务种类日趋丰富,移动市场不断得以拓展。
中国移动业已建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GPRS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9.6kb/s~170kb/s的无线数据业务,使第二代的GSM系统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演进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通)于2008年10月15日由原中国联通红筹公司、中国网通红筹公司合并成立。
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19日成立的我国唯一一家能提供全面电信基本业务的综合性电信运营企业。
联通主要业务经营范围包括:GSM移动通信业务、WCDMA移动通信业务、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业务(接入号193)、批准范围的本地电话业务、数据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接入号16500)、IP电话业务(接入号17910/17911)、卫星通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以及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其他电信业务。
三大运营商的竞争及未来发展

三大运营商的竞争及未来发展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的建设和普及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运营商作为通信网络建设和运营的关键力量之一,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逾九成,虽然竞争激烈,但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二、三大运营商的现状分析1.中国移动:目前中国移动是中国通信市场的巨头,其市场份额超过70%。
在4G时代,中国移动凭借着其宽广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网络技术实力,成功实现了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张。
然而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也开始加快转型,并在5G网络建设和应用方面积极探索。
同时,中国移动也开始注重多业务协同发展,例如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打造一些联合产品和服务,以实现更多的利润。
2.中国联通:在全球高速发展的5G网络建设中,中国联通也开始大力投入,力图在5G网络建设和应用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
同时,中国联通还在开展多项创新业务,例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另外,中国联通也在积极开展信息化转型,一方面加强自身技术储备,另一方面与其他企业合作,推进跨行业合作。
3.中国电信:作为目前市场份额相对小的一家运营商,中国电信在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方面,大力推进网络升级和转型,改变过去以传统通信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加强互联网和信息化业务发展。
近年来,中国电信还积极探索新型的业务模式,例如,在全国独家推出了基于“全员可用”的无感支付产品——“和付”,并获得了广泛的用户赞誉。
三、未来发展趋势展望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三大运营商也会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首先,三大运营商需要加快自身网络技术的升级和建设,提高网络覆盖和速度,并积极发展5G应用场景和业务,以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其次,三大运营商需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联合开发,积极推进跨行业合作,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最后,三大运营商还需要加强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增强用户粘性,提高营销创新能力,逐步实现巨头们的市场归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竞争分析
根据全球各国移动通信市场的调查数据表明:第三个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后四年内可以获取15%~20%的市场份额,并导致原有运营商的ARPU减少20%~30%,而随后的第四个进入者进入后四年内可以获取10%~12%的市场份额。
虽然,目前我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的市场格局是双寡头(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垄断,但随着政府3 G牌照的发放,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这样非常有实力的电信运营商会进入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会尽力守住已有的市场,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等新进入者会极力拼抢来获得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各大运营商为了在激烈竞争中获胜,都在寻找差异化的方法,很明显,大家都盯上了品牌这个实现差异化、赢得客户的利器。
一、三大“转变”使移动运营商更加重视品牌运营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经历了三大“转变”,正是这三大“转变”让移动运营商开始认识品牌、了解品牌和运营品牌了。
(一)ARPU增长点从话音业务到数据业务的转变
根据占主导地位的全球移动运营商的环球调查证实,欧洲和亚洲主要的移动市场(瑞典和香港),仅仅基于SMS的移动业务的ARPU已经开始下降,只有进一步发展移动数据业务才能推动ARPU的增加。
Te lecompetition 市场研究公司近日对移动数据领域进行了预测,他们预测到2005年,亚太地区将超过欧洲和美国,成为领导世界先进移动数据服务的排头兵。
预计年收入将达到190亿美元,其市场份额将占全世界40%。
可见在中国移动数据业务也将成为ARPU增长的新的亮点。
由于移动数据业务将会集合大量的内容提供商,同时内容提供商所提供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为了让产品更加有针对性,必须借助品牌这一差异化的利器来将内容提供商统一起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从网络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的定位到内容(方案)和服务集成提供商定位的转变
在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中,电信运营商既是网络运营商又是业务提供商,能够垂直一体化地控制整个领域。
电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在此过程中运营商即可以获取全部的业务收入。
但由于近几年数据业务的发展,我国电信运营业的价值链正在发生裂变,裂变主
要体现在以下两条路线:一是以内容为中心的价值链,内容提供商和聚集商成为整个价值链中价值的主要创造者;二是商业领域中以应用解决方案为中心的价值链,出现虚拟运营商、应用方案提供商、综合运营商。
移动运营商定位的转变,使得运营商提供的产品从纯业务转变成内容(方案)和服务的整合,由于不同内容(方案)和不同服务的组合会产生出很多不同特性的产品,这些产品会针对不同的客户群、采取不同的宣传渠道、制订不同的价格等等,这些因素促使设计不同的品牌来相互区分。
(三)从电信业务到电信产品的转变
传统电信业务是一个业务单元的概念,只能满足用户某方面对电信业务的需求,这在简单话音需求阶段可以被大家普遍接受,运营商也相应的提出一些根据业务特性的业务品牌,如中国移动早期推出的全球通和神州行两大业务品牌,但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据业务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开始多样化,开始需要不同业务单元组合起来共同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电信运营商也充分意识到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要想取得胜利,必须提供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业务组合,这时电信产品的概念就凸现出来了,随之相应的电信产品的品牌也就产生了,如中国移动推出的动感地带等。
目前移动运营商决不是单纯依*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必须根据市场细分来组合不同的业务,最终推出电信产品,一个完整的电信产品是一定不能缺少品牌的,因为它包含着这个电信品牌的特定属性是什么、它给顾客带来的利益是什么、它体现了移动运营商的价值感、它还附加和包含了一定的文化和个性,同时它还指明了购买者是谁。
二、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体系
(一)中国移动的品牌体系
中国移动目前的品牌体系主要有三大品牌:全球通、神州行和移动梦网,其中移动梦网下面又有四大子品牌:动感地带、商务干线、数码乐园和随e行。
中国移动的品牌体系中既有业务品牌,也有客户品牌,所谓业务品牌,就是根据业务本身的特性来制定品牌,如“全球通”、“神州行”最初都是语音业务品牌(只是目前通过有意识的丰富业务内涵,把它们向用户品牌过渡),“随e行”就属于数据业务品牌;而用户品牌就是以目标客户的某种特征为基础(如年龄特征等),按照他们的需求特点来建立品牌,如“动感地带”的目标客户就是15到25岁的年轻人,以学生和刚工作的白领为主;很明显
用户品牌是更能实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业务品牌向用户品牌的过渡这是中国移动进行市场竞争最好的选择。
中国移动推出各种品牌的目标人群及提供的业务如表1所示:
品牌
目标人群及提供业务
全球通
高端人群和成功人士,为客户提供语音和数据业务
神州行
低端人群,主要为客户提供语音业务
移动梦网
动感地带
15到25岁的年轻人,以学生和刚工作的白领为主,大容量STK卡不仅可以存储更多的电话簿和短信息,而且能够容纳大量的娱乐功能,想要什么,只要点一下菜单就行了
商务干线
追求方便、高效、高科技的商务人士,将M-office数据专用卡与配备了GPRS无线上网卡的笔记本电脑或PDA配合使用,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等一系列服务
数码乐园
集团用户,为企业提供包括移动办公、GPRS行业应用等企业级服务随e行
面向商务人士、集团客户推出无线上网服务,用户可通过笔记本电脑、PDA等终端以GPRS/WLAN接入互联网和企业网,获取信息、娱乐或移动办公业务。
"随e行"业务的宗旨是为用户带来"网络随身、世界随心"的感受。
表1 中国移动品牌的目标人群及提供业务
(二)中国联通的移动品牌体系
中国联通目前的移动品牌体系主要有两大品牌:C网的联通新时空和G网的如意通,C网联通新时空下面又推出了两大品牌:联通无限和如意133,在联通无限下面又根据提供数据业务的不同分了六大业务
子品牌:互动视界(U-Info)、彩e(U-Mail)、掌中宽带(U-N et)、神奇宝典(U-Fun)、定位之星(U-Map)和联通在信(UNI -Info);如意133是在CDMA网络基础上推出的预付费业务品牌,针对客户使用业务的不同又推出四个子品牌:如意短信、如意亲情、如意畅听和如意夜话。
中国联通的移动品牌所针对的目标人群和所提供的业务如下表2所示:
品牌
目标人群及提供业务
如意通
给低端用户提供话音业务服务
联通新时空
联通无限
互动视界
为CDMA用户提供的一项无线上网服务
彩e
"移动多媒体邮件业务"。
彩e手机用户可以在手机与手机、手机与互联网邮箱之间进行邮件的互传。
掌中宽带
实现移动办公,随身理财,网络在线等功能,可以摆脱时间、地域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无线沟通。
神奇宝典
基于BREW或JAVA技术的下载类业务,它可使您随时上网下载自己喜欢的应用软件,并能自如地运用软件的各项功能
定位之星
基于对移动终端的定位,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数据信息,向用户提供丰富的位置信息服务
联通在信
提供基于短消息平台的定阅和点播业务。
如意133
如意短信
为短信使用量较大的青少年朋友们预备的一款“量贩式”套餐,优惠内容包括免费赠送点对点短信500条,超过部分按每条0.10元计算。
如意亲情
为经常性联系人少而固定的中老年人编织的一张亲友“联络网”。
可根据需要设置10个亲友电话号码,只要是和“网”中之人通话,来去话费每分钟仅收0.10元。
如意畅听
是为流动性强,通话量大的白领流动人群设计的。
其特点是本业务区内被叫完全免费。
如意夜话
为晚间时段通话比较多的人士设计,21:00-8:00,本地通话费每分钟仅0.1元,大可以在睡不着的夜晚自由地煲个“电话粥”。
“如意夜话”将为都市夜生活再增亮丽风景。
表2 中国联通移动品牌的目标人群及所提供的业务
中国移动推出了真正的客户品牌“动感地带”,由于它定位的准确,已经吸引了大量的时尚年轻人,笔者认为,“动感地带”承担着两大意义:第一,预示着中国移动的品牌战略将以客户为导向,树立自己重视客户需求的良好形象;第二,成为未来高端客户的孵化器;这些对联通可能更加重要,它需要树立自己重视客户需求的良好形象而且需要大量的未来是高端的客户,在这种背景下联通推出了基于C
网的预付费品牌“如意133”,这一品牌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使用方式以及不同的支付能力来专门设计的,联通有关人士和媒体都宣传“如意133”是针对“神州行”的客户,但笔者认为“如意133”除了针对“神州行”之外,其中的“如意短信”还专门针对“动感地带”,“如意短信”给时尚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加优惠的各种业务,除了提供千元以下的CDMA手机外,在短信资费、拨打、接听电话上都有很多的优惠而且还可以开通彩e、互动视界、神奇宝典、定位之星等数据业务,联通从6月中旬推出该项业务以来,一个多月时间,北京联通如意133用户已经逼近3万,可以看出“如意133”对中国移动有非常大的冲击力。
在品牌激烈的竞争中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体系都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品牌没有形成完整而且清晰的体系,顾客难以识别、原有的品牌定位模糊(全球通品牌的定位日趋模糊)、自身品牌之间相互竞争(动感地带分流一部分神州行的客户、如意133分流如意通用户等)、竞争对手之间品牌的区别不够明显(如随e行和掌中宽带之间,不管是目标客户和提供业务,还是品牌包含的核心价值等都没有明显的区隔)等等,为了更好得利用品牌这一差异化利器,两大公司必须梳理公司所有品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