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书法作品释文
米芾淡墨秋山诗帖释文

米芾淡墨秋山诗帖释文米芾,哎呀,真的是个牛人。
他的“淡墨秋山诗帖”可谓是书法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你想啊,秋天的山,那种层峦叠嶂,山色苍苍,真让人心情大好。
米芾的字,简直就是在纸上跳舞,真是看得人眼花缭乱。
淡墨的使用,更是让整幅作品显得轻盈又飘逸,仿佛一阵秋风拂过,让人忍不住想去感受那种恬静的气息。
说起米芾,他的个性可也是特别有趣。
他可是个爱玩的人,喜欢喝酒,也爱吟诗。
你想,能把这两样东西结合起来的人,绝对不一般。
他在创作的时候,常常是喝着酒,写着字,心里那些情绪就像泉水一样涌出来。
他的笔触很有张力,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洒脱的劲头。
就像“淡墨秋山”那种淡淡的忧伤,又夹杂着一丝欢乐,让人感觉特别真实,像是在诉说自己的故事。
米芾的诗,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
他的诗中,有风有雨,有山有水,甚至连那飘落的树叶都能被他描绘得淋漓尽致。
你看他如何把秋天的意境和个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常常写道:“我心中的秋山,不就是我内心的一部分吗?”这话一出,谁能不动容呢?他让我们明白,诗和书法不仅仅是艺术,更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方式。
再说他的作品,简直是“艺术品”中的“艺术品”。
米芾的字,像他的个性一样,跳跃而灵动。
他用淡墨勾勒出的秋山,仿佛在说:“我就是这个秋天的灵魂。
”每个字都有故事,仿佛是在跟你讲述他的生活,或者是那段时间的情感。
淡淡的墨色,搭配上那种深邃的意境,简直就是一场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秋天嘛,总让人感到些许伤感。
他在诗中提到:“山色有无,皆是秋情。
”你能体会那种情绪吗?既有对美的向往,又有对失去的感慨。
米芾的作品,正是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繁忙,也要停下来,欣赏一下周围的美丽。
米芾的字迹里透着一种自由的气息。
他不拘泥于形式,常常在行云流水间找到自己的风格。
他的作品就像秋风中的落叶,轻轻飘荡,毫无压力。
这种洒脱,真是让人羡慕。
他的创作,仿佛在提醒我们,生活也该如此,轻松自在,别太认真。
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

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米芾(1325-1387)是中国南宋末元初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他以其个性化的书法风格和创新的技法而闻名于世。
米芾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使其作品显得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下面是米芾的一些学书帖的原文及译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一、《让练帖》「ㄧ硬礉力忠贞婽⺡唼箞ㄣ仔肙」译文:「一刚毅坚强,忠贞而敦厚。
容貌端庄而文雅。
以刚单而不露锋芒。
」二、《移静帖》「幾碟⺀角汚游䥑誼操芐蹠色」译文:「几次体验了寂静宜人的自然风光之后,深受启发,开悟了人生的真谛。
」三、《幼师帖》「驷雠羸关朔蹠獾沿誴拾沿蹠漲豪香奕」译文:「用画马来描绘人生百态,展示人生起伏和各种情感。
优雅中带有战国豪杰气概,展示韧性和果敢。
」四、《进山帖》「由陔畿帷寔躴萛㹵冾祜」译文:「由平庸朝向优秀,从境外进入山林之后,体验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妙,得到心灵的洗涤和净化。
」五、《陶者帖》「降䴚瘝䃿慗濌勥汌瀉速間闗廼」译文:「以陶诗意境写意,流露出内心真情实感。
无拘束而自由地创作,旨在表达内心世界的平衡与和谐,并传达给读者快乐与舒适。
」六、《独立顽帖》「赋留碩傳育角堅獷勣曀滎胡」译文:「以独立与顽强的精神,传播艺术教育的智慧和精粹,力求推动艺术界的进步,展现出领导力和决断力。
」以上是米芾学书帖的原文及译文,每个帖子都表达了米芾不同的情感和思考,可以看出他在书法创作中的独特性和个性化表现。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对人生和内心世界的诠释。
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
米芾经典代表作品欣赏以及其艺术风格和释文

米芾经典代表作品欣赏以及其艺术风格和释文米芾,北宋著名大书画家,鉴藏家。
他的书法极富天真率意的特性,他的艺术道路又不同于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求意,而是能集古出新,他开辟了宋代尚意书风的另一条道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米芾经典代表作品欣赏:一、米芾《淡墨诗帖》释文:淡墨秋山尽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淡墨诗帖》赏析:米芾传世作品中以长卷及小品为主,《淡墨诗帖》属米芾行草书中的小品,寥寥廿八字,变法无穷,气象万千。
“淡”、“墨”、“平”等字之浓重与“故”、“人”、“好”等字之轻灵有机的组织在一起,使作品带有音乐般的节奏感。
米芾笔法的多变堪称宋人第一,古人所谓八面开锋,即是指米字而言。
单从此帖的“淡”、“秋”、“远”、“天”、“霞”、“故”、“人”、“不”等字的奈笔来看,各具形态,变化无穷。
【临池要诀】学某家帖要学其特点,方易见功。
临写此贴,特别要重视“墨”、“秋”、“尽”、“天”、“添”、“年”等字的神情气韵,以及通篇章法上的轻重缓急。
二、米芾《苕溪诗卷》欣赏释文: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苕溪诗卷》赏析:《苕溪诗卷》写于宋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年),是米芾三十七岁时的书法作品,是其传世墨迹中的代表作之一。
米芾书体的特点可归结为“淋漓畅快、奇变纵横”八字。
前人对米字的评说也很多,如“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赵构)、“如快剑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黄庭坚)等,都有助于我们理解米芾的风格。
米芾自己也提出“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等理论,学习米字时可以作为参考。
此帖是米芾的代表作之一,字数较多,是系统地学习米字的好范本。
如通过临写此贴,能掌握米字笔势“纵横开阖,转折如意”的特点,便可谓窥得米字堂奥矣,既而再进一步去临写《蜀素帖》、《方圆庵》。
三、米芾《彦和帖》彦和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芾顿首启。
经宿。
尊候冲胜。
山试纳文府。
且看芭山。
米 芾 隶 书 《绍 兴 米 帖》释文

米芾隶书《绍兴米帖》释文
题目:米芾隶书《绍兴米帖》释文
绍兴米帖是米芾的代表作之一,他在隶书创作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和成就。
绍兴米帖的释文如下:
绍兴米帖
米芾隶书,自有阳春醉客,肆意挥毫,丰神大畅。
尤以《绍兴米帖》尤为精妙。
绍兴米帖,为米芾所作,临汀山,春日之午,推窗望之,竟日不下。
以墨墨线,以黄黄线,以白线,以赤线,以紫线,以青线,以绿线,以靛线,以蓝线,以皂线,以胡线,以铅线,以银线,以金线。
虽一毫而能曲直,一钩而能起落,一丝而能迂回,一缕而能收放。
殊彰精神,造化之奇,当为天下文章第一。
释文
绍兴米帖的隶书风格充满了阳春醉客的豪放气象,墨线的运用更是妙不可言。
作者以各色墨线为笔,描绘出了墨线的曲直、起落、迂回、收放,表现出了精神的殊彰和造化之奇。
整幅作品宛若天地间的造化奇观,展现了米芾在隶书创作上的非凡造诣。
绍兴米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墨线的神奇运用,被誉为天下文章第一,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米芾通过这幅作品展现了他在隶书创作上的独到见解和深厚造诣,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绍兴米帖的释文,对于理解和欣赏这幅隶书经典之作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作者的创作思想,为后人提供了深入解读的线索和启发。
米芾的《绍兴米帖》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其释文的阐释更为人们深入理解和赏析这幅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绍兴米帖之美,不仅在于其墨线的神奇运用和艺术风格的独特表现,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情感。
希望更多的人能
够通过释文的阐释,领略到这幅隶书经典之作的魅力,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米芾尺牍原文及译文

米芾尺牍原文及译文
米芾(米芾)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
作品被誉为“米黄”。
《米芾尺牍》是他的一篇文章,以下是原文
及译文:
尺牍,人生之要事也。
尺者,度也;牍者,书也。
度书者,制
言辞以为文也。
言辞既成,便可传于后世。
传者,继也。
继而不息,故曰人生之要事也。
然人生之要事,岂止于此哉?人生者,寿也;
寿者,命也。
命者,天也。
天地人之间,岂有不以天命为纲纪者哉?故曰人生之要事,岂止于尺牍哉?
译文:
尺牍,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情。
尺,是指度量;牍,是指书写。
度量书写,是用来规划言辞,形成文章。
言辞一旦形成,就可以传
承给后人。
传承是延续的意思,延续不断,因此说它是人生中重要
的事情。
然而,人生的要事又岂止于此?人生者,是指命运;命运
是指天意。
天地人之间,难道有不受天命支配的吗?因此说人生的
要事,难道只是尺牍吗?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米芾书法作品释文汇编

《三吴帖》行书。
纸本。
信札及五言古诗各一。
约书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
纵30.6厘米,横6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黻谨以鄙诗送提举通直使江西。
襄阳米黻上。
三吴有丈夫。
气欲吞海水。
开口论世事。
借箸对天子。
瑞节高如松。
—岁几繁使。
秋水浮湘月。
罇酒屡觏止。
言别不可攀。
寥虚看云驶。
法华台诗帖纸本行书纵29.8厘米横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法华台。
块圠有同色,雪深云未开。
终南晴夜月,仿佛似登台。
道林诗帖行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道林楼阁鸣(此字点去)明丹垩,杉松振老髯。
僧迎方拥帚,茶细旋探檐。
砂步诗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砂步漫皆合,松门若掩桴。
悠悠摇艇子,真似剡溪图。
米芾《砂步诗帖》,行书墨迹。
书法潇洒遒媚,体势修长,结构紧密,颇具欧阳询遗韵,为米氏早年书法风貌。
秋暑憩多景楼帖纸本行书纵27.6厘米横34.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秋暑憩多景楼纵目天容旷,披襟海共开。
山光随眦到,云影度江来。
世界渐双足,惟未入闽,生涯付一杯,横风多景梦,应似穆王台。
李太师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释文】: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
武帝、王戎书若篆籀,谢安格在子敬上。
真宜批帖尾也。
穰侯出关诗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穰侯出关穰侯去国缓驱车ju 蔡泽还来取范睢ju恶客只应真可厌恠他汉相馆丘墟《穰侯出关诗帖》又称《高氏三图》麻、楮混料纸行书纵29.4厘米横26.4厘米,宋绍圣(1094-1098年)间,约写于45岁左右吾友帖【释文】:吾友何不易草体?想便到古人也。
盖其体已近古,但少为蔡君谟脚手尔!余无可道也,以稍用意。
若得大年《千文》,必能顿长,爱其有偏倒之势,出二王外也。
又无索靖真迹,看其下笔处。
《月仪》不能佳,恐他人为之,只唐人尔,无晋人古气苏太简参政帖上海博物馆藏【释文】:苏太简参政家物,多著邳公之后四代相印,或用翰林学士院印。
芾记。
叔晦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释文】:余始兴公故为僚宦,仆与叔晦为代雅,以文艺同好,甚相得,于其别也。
蜀素帖原文及释文

《蜀素帖》原文及释文《蜀素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绢本墨迹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人称“天下第八行书”。
《蜀素帖》的原文及释文:《拟古》:青松劲挺姿。
凌霄耻屈盤。
种种出枝叶。
牵连上松端。
秋花起绛烟。
旖旎云锦殷。
不羞不自立。
舒光射丸丸。
柏见吐子效。
鹤疑缩颈还。
青松本无华。
安得保岁寒。
龟鹤年寿齐。
羽介所托殊。
种种是灵物。
相得忘形躯。
鹤有冲霄心。
龟厌曳尾居。
以竹两附口。
相将上云衢。
报汝慎勿语。
一语堕泥涂。
《吴江垂虹亭作》:断云一片洞庭帆。
玉破鲈鱼霜(旁改作金)破柑。
好作新诗继桑苎。
垂虹秋色满东南。
泛泛五湖霜气清。
漫漫不辨水天形。
何须织女支机石。
且戏嫦娥称客星。
时为湖州之行。
《入境寄集贤林舍人》:扬帆载月远相过。
佳气葱葱听诵歌。
路不拾遗知政肃。
野多滞穗是时和。
天分秋暑资吟兴。
晴献溪山入醉哦。
便捉蟾蜍共研墨。
彩牋书尽剪江波。
《重九会郡楼》:山清气爽九秋天。
黄菊红茱满泛船。
千里结言宁有後。
群贤毕至猥居前。
杜郎闲客今焉是。
谢守风流古所传。
独把秋英缘底事。
老来情味向诗偏。
《和林公岘山之作》:皎皎中天月。
团团径千里。
震泽乃一水。
所占已过二。
娑罗即岘山。
谬云形大地。
地惟东吴偏。
山水古佳丽。
中有皎皎人。
琼衣玉为饵。
位维列仙长。
学与千年对。
幽操久独处。
迢迢愿招类。
金颸带秋威。
欻逐云樯至。
朝隮舆驭飆。
暮返光浮袂。
云盲有风駈。
蟾餮有刀利。
亭亭太阴宫。
无乃瞻星气。
兴深夷险一。
理洞轩裳伪。
纷纷夸俗劳。
坦坦忘怀易。
浩浩将我行。
蠢蠢须公起。
《送王涣之彦舟》:集英春殿鸣梢歇。
神武天临光下澈。
鸿胪初唱第一声。
白面王郎年十八。
神武乐育天下造。
不使敲枰使传道。
衣锦东南第一州。
棘壁湖山两清(清点去)照。
襄阳野老渔竿客。
不爱纷华爱泉石。
相逢不约约无逆。
舆握古书同岸帻。
淫朋嬖党初相慕。
濯发洒心求易虑。
翩翩辽鹤云中侣。
土苴尫鸱那一顾。
迩(业点去)来器业何深至。
最全版本:米芾书法全集并释文收藏!

最全版本:米芾书法全集并释文收藏!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书法,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他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又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
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而如此妙境,则在米芾手札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临沂使君帖》纵31.4厘米,横25.1厘米释文:芾顿首。
戎帖一、薛帖五上纳,阴郁,为况如何?芾顿首。
临沂使君麾下。
《伯充帖》纵27.8厘米,横39.8厘米释文:十一月廿五日。
芾顿首启。
辱教。
天下第一者。
恐失了眼目。
但怵以相知。
难却尔。
区区思仰不尽言。
同官行。
奉数字。
草草。
芾顿首。
伯充台坐。
《清和帖》纵28.3厘米,横38.5厘米释文:芾启。
久违倾仰,夏序清和,起居何如?衰年趋召,不得久留,伏惟珍爱。
米一斛,将微意,轻鲜悚仄。
馀惟加爱、加爱。
芾顿首。
窦先生侍右。
《彦和帖》纵30.1厘米,横42.6厘米释文:芾顿首启。
经宿。
尊候冲胜。
山试纳文府。
且看芭山。
暂给一视其背。
即定交也。
少顷。
勿复言。
芾顿首。
彦和国士。
本欲来日送。
月明。
遂今夕送耳。
《值雨帖》纵25.6厘米,横38.6厘米释文:芾顿首。
早拜见。
值雨。
草草。
不知轴议何者为如法。
可换更告批及。
今且驰纳。
芾皇(惶)恐顿首。
伯充防御台坐。
庭下石如何去里。
去住不过数日也。
《竹前槐后帖》纵29.5厘米,横31.5厘米释文:芾非才当剧,咫尺音敬缺然,比想庆侍,为道增胜,小诗因以奉寄。
希声吾英友。
芾上。
竹前槐后午阴繁,壶领华胥屡往还。
雅兴欲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闲。
《箧中帖》纵28.4厘米,横39.5厘米释文:芾箧中怀素帖如何。
乃长安李氏之物。
王起部、薛道祖一见。
便惊云。
自李归黄氏者也。
芾购于任道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吴帖》行书。
纸本。
信札及五言古诗各一。
约书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
纵30.6厘米,横6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黻谨以鄙诗送提举通直使江西。
襄阳米黻上。
三吴有丈夫。
气欲吞海水。
开口论世事。
借箸对天子。
瑞节高如松。
—岁几繁使。
秋水浮湘月。
罇酒屡觏止。
言别不可攀。
寥虚看云驶。
法华台诗帖纸本行书纵29.8厘米横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法华台。
块圠有同色,雪深云未开。
终南晴夜月,仿佛似登台。
道林诗帖行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道林楼阁鸣(此字点去)明丹垩,杉松振老髯。
僧迎方拥帚,茶细旋探檐。
砂步诗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砂步漫皆合,松门若掩桴。
悠悠摇艇子,真似剡溪图。
米芾《砂步诗帖》,行书墨迹。
书法潇洒遒媚,体势修长,结构紧密,颇具欧阳询遗韵,为米氏早年书法风貌。
秋暑憩多景楼帖纸本行书纵27.6厘米横34.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秋暑憩多景楼纵目天容旷,披襟海共开。
山光随眦到,云影度江来。
世界渐双足,惟未入闽,生涯付一杯,横风多景梦,应似穆王台。
李太师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释文】: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
武帝、王戎书若篆籀,谢安格在子敬上。
真宜批帖尾也。
穰侯出关诗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穰侯出关穰侯去国缓驱车ju 蔡泽还来取范睢ju恶客只应真可厌恠他汉相馆丘墟《穰侯出关诗帖》又称《高氏三图》麻、楮混料纸行书纵29.4厘米横26.4厘米,宋绍圣(1094-1098年)间,约写于45岁左右吾友帖【释文】:吾友何不易草体?想便到古人也。
盖其体已近古,但少为蔡君谟脚手尔!余无可道也,以稍用意。
若得大年《千文》,必能顿长,爱其有偏倒之势,出二王外也。
又无索靖真迹,看其下笔处。
《月仪》不能佳,恐他人为之,只唐人尔,无晋人古气苏太简参政帖上海博物馆藏【释文】:苏太简参政家物,多著邳公之后四代相印,或用翰林学士院印。
芾记。
叔晦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释文】:余始兴公故为僚宦,仆与叔晦为代雅,以文艺同好,甚相得,于其别也。
故以秘玩赠之,题以示两姓之子孙异日相值者。
襄阳米芾、元章记。
叔晦之子:道奴、德奴、庆奴。
仆之子:鳌儿、洞阳、三雄。
张季明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释文】:余收张季明帖。
云秋气(衍字点去)深,不审气力复何如也,真行相间,长史世间第一帖也。
其次"贺八帖"。
余非合书。
元日帖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释文】: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怀可知.展《文皇大令》阅,不及他书.临写数本不成,信真者在前,气焰慑人也.有暇作谱,发一笑於事外.新岁勿招口业,佳.别有何得泗戎东下未已有书至彼,俟之.向太后挽词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大行皇太后挽词余庆源真相,求贤佐裕陵。
知几卷箔早,戡变叱龙升。
静德群邪震,清心后世矜。
大恩知欲报,圣孝已逾曾。
右一。
温厚同光献,刚廉法宝慈。
拥扶乐推圣,照彻托公欺。
南纪归忠魂,东朝足素规。
仁明存旧幄,常似补天时。
奉议郎充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司管勾文字武骑尉赐绯鱼袋臣米芾上进。
彦和帖(彦和国士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芾顿首启。
经宿。
尊候冲胜。
山试纳文府。
且看芭山。
暂给一视其背。
即定交也。
少顷。
勿复言。
芾顿首彦和国士。
本欲来日送。
月明。
遂今夕送耳。
乡石帖(紫金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新得紫金右军乡石。
力疾书数日也。
吾不来。
果不复来用此石矣。
元章。
逃暑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释文】:芾顿首再启。
芾逃暑山,幸兹安适。
人生幻法,中□为虐而热而恼。
谚以贵□所同者热耳。
讶挚在清□之中,南山之阴。
经暑衾□一热恼中而获逃,此非幸□。
秋可去此,遂吐车茵。
芾顿首再启。
珊瑚帖页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
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
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
珊瑚一枝。
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
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
恶札帖上海博物馆藏【释文】:芾启,要恶札,是甚字,批及。
芾顿首。
章侯茂异。
粮院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芾再启。
历子倅车送去,粮院欲推过他人,不任其责。
傥粮院知于法无碍,即自勘,使句院自驳,驳处即求直之端也。
度此事必辨于上下乃已,幸左右明察,公文非得已也。
或携示倅,佳。
芾皇恐。
乱道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向乱道在陈十七处,可取租及米,寒光旦夕以恶诗奉承。
花卉想已盛矣。
修中计已到官。
黻顿首。
注:有的称《向乱帖》,误。
乱道:即乱说之意,自谦词。
乐兄帖纸本行草书纵29厘米横66厘米【释文】:芾顿首启。
乃者忝命畿邑,蔽于法守,与监司辨事于朝廷。
方时清明,大理监司,伏辜。
于是请解以疾,尚蒙优恩,坐尸廪赐,少遂江湖之心。
方图再任,而近制厘革,念非久复。
仆仆走黄尘,未能高卧,此为恨也。
蒙故旧不遗,枉书感愧感愧。
监□□中岳祠米芾顿首上,乐兄同官阁下。
乐兄帖应在知雍丘县得罪,谪监中岳庙,任满,将另调他官时所作。
所称「仆仆走黄尘,未能高卧」。
因监庙是「闲职」,所以能够「高卧」。
《拜中岳命诗》中亦有「静洗看山睛」及「图书了此生」之句,可佐证。
臈白帖纸本草书纵30.5厘米横23.7厘米【释文】:臈白十五斤谨上纳,知彼无故以致此后过时矣,门中康胜。
芾顿首再拜。
寄魏泰诗帖香港王氏藏【释文】:寄米元章。
魏泰。
绿野风回草偃波,方塘疏雨净倾荷。
几年萧寺书红叶,一日山阴换白鹅。
湘浦昔同要月醉,泂湖还忆扣舷歌。
缁衣化尽故山去,白发相思一陪多。
次韵。
米芾。
山椒卜筑瞰江波,千里常怀楚制荷。
旧怜俊气闲羁马,老厌奴书不玩鹅。
真逸岂因明主弃,圣时长和野民歌。
一自扣舷惊夏统,洛川云物至今多。
泰,襄阳人,能诗,名振江汉,不仕宦。
昨入都久留,回山之日,芾始及都门,故人不及见。
寄此诗,乃和。
故与王平甫并为诗豪。
韩马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芾顿首启:前日幸披晤。
即日起居冲胜。
韩马预借三五日,节中数贵游宴集处使之赏玩如何?忝亲契敢尔。
过节面纳也。
谨奉启,不宣。
芾皇恐。
寺丞仁亲阁下。
公议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纸本行书纵33.3厘米横42厘米【释文】:芾顿首再拜。
长至,伏愿制置发运左司学士,主公议于清朝,振斯文于来世,弥缝大业,继古名臣。
芾不胜瞻颂之至。
芾顿首再拜。
焚香帖草书纵25.2厘米横25.2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释文】:雨三日未解,海岱只尺不能到,焚香而已。
日短不能昼眠,又人少往还,惘惘!足下比何所乐?米芾《焚香帖》,又作《海岱帖》,草书九帖之九,为米芾知涟水军时所写之尺牍,以帖中有“焚香”二字,故取之以名。
“海岱”指海岱楼,在涟水。
论草书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草书若不入晋人格。
辄徒成下品。
张颠(癫)俗子。
变乱古法。
惊诸凡夫。
自有识者。
怀素少加平淡。
稍到天成。
而时代压之。
不能高古。
高闲而下。
但可悬之酒肆。
(上巧,下言)光尤可憎恶也。
摹王羲之大道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大道久不下,(与、知)先未然耶在右军草书中,最为突出,后人称它为“一笔书”。
明张丑《清河书画舫》云:“老笔纷披,所谓一笔书也。
”十字中,前五字一笔联绵,次两字联缀,复次两字又钩联,最后一“耶”字以末笔竖画一贯直下,控制尺幅的空白。
强作一笔书的人,往往有做作之嫌,而王羲之此书则如天际行云,宛若游龙,弥足珍贵。
苏太简参政帖上海博物馆藏【释文】:苏太简参政家物,多著邳公之后四代相印,或用翰林学士院印。
芾记。
提刑殿院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芾顿首启。
衰老人所弃,蒙□节,翌日欲拜谢,虑大君子讶其情文,钦向钦向!晴和,起居何如?想□检已了。
来日欲屈华节,同彦勉家庖早饭,不审肯顾否?谨具启,不备。
芾顿首再拜。
提刑殿院节下。
留简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释文】:芾顿首再拜。
前留简而去,不得一见,于今怏怏。
辱教知行李已及。
偶以林宪巡历,既以回避,遂谒告家居。
或渠未至,急走舟次也。
粮如命。
他干一一示下。
对客草草。
芾顿首。
淡墨秋山诗帖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
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盛制帖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盛制珍藏荣感。
日夕为相识拉出,遂未得前。
见寒光之作,固所愿也。
一两日面纳次。
黻顿首。
天启亲。
紫金研帖台北故宫博物院【释文】: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
嘱其子入棺。
吾今得之。
不以敛。
传世之物。
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行书三札卷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芾顿首再拜:长至,伏愿制置发运左司学士,主公议于清朝,振斯文于来世。
弥缝大业,继古名臣。
芾不胜詹颂之至!芾顿首再拜。
芾顿首启:前日幸披晤,即日起居冲胜。
韩马欲借三五日,节中数贵游宴集处,使之赏玩如何?忝亲契敢尔。
过节面纳也。
谨奉启,不宣。
芾皇恐。
寺丞仁亲阁下。
致伯充尺牍业镜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敬闻命。
此石亦不恶。
业镜在台州耳。
芾顿首。
伯充台坐。
彦臣如何?适意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百五十千,与宗正争取苏氏《王略帖》(旁注:右军),获之。
梁、唐御府跋记完备。
黄秘阁知之,可问也。
人生贵适意,吾友觑一玉格,十五年不入手,一旦光照宇宙,巍峨至前,去一百碎故纸,知他真伪,且各足所好而已,幸图之!米君若一旦先朝露,吾儿吝,万金不肯出。
芾顿首。
戏成呈司谏台座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戏成呈司谏台坐,芾。
我思岳麓抱黄阁,飞泉元在半天落。
石鲸吐水(点去)出湔—里,赤目雾起阴纷薄。
我曾坐石浸足眠,时项抵水洗背肩。
客时效我病欲死,—夜转筋着艾燃。
关漼。
如今病渴拥炉坐,安得缩却三十年。
呜呼!安得缩却三十年,重往坐石浸足眠。
玉笔格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芾再启。
贺铸能道行乐慰人意。
玉笔格十袭收秘,何如两足其好。
人生几何,各阏其欲。
即有意,一介的可委者。
同去人付子敬二帖来授,玉格却付一轴去,足示俗目。
贺见此中本乃云公所收纸黑,显伪者。
此理如何,一决无惑。
芾再拜。
《贺铸帖》,《书法大辞典》称为《玉格帖》;《清鉴堂帖》称为《贺铸帖》;吴其贞《书画记》称为《米芾再启帖》;蔡舜宁〈米芾之书学思想与书法艺术研究〉称为《易王献之二帖书》。
丹阳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早一报,恐他人先。
芾顿首。
此帖所致为米芾之友人。
此友人乃《适意帖》中“觑一玉格,十五年不入手”之“吾友”。
惠柑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惠柑帖》(《與司諫台坐書》)翰牍九帖之八 1106年崇宁五年丙戍冬 56岁【释文】:芾皇恐。
蒙惠柑,珍感、珍感。
长茂者适用水煮起,甜甚。
幸便试之。
余卜面谢,不具。
芾顿首。
司谏台坐。
晋纸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此晋纸式也,可为之。
越竹千杵裁出,陶竹乃腹不可杵,只如此者乃佳耳。
老来失第三儿,遂独出入不得,孤怀寥落,顿衰飒,气血非昔。
大儿三十岁,治家能干,且慰目前。
书画自怡外,无所慕。
芾顿首。
二曾常见之,甚安。
中秋登海岱楼作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释文】:中秋登海岱楼作目穷淮海两如银。
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