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常见掺伪中药材的鉴定

合集下载

中药产品常见掺假使假收件和鉴别方法

中药产品常见掺假使假收件和鉴别方法

用白芍的根茎部分染色加工成川乌、草乌。
9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中医中药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2.染色掺杂:在正品中掺入染色后的其他杂质。 红花中掺入用金橙Ⅱ染成红色的建筑材料 蒲黄、黄连中掺入用金胺O染成黄色的碳酸钙粉末 人工牛黄中掺入用金胺O、金橙Ⅱ等几种染料混合染色 的碳酸钙、硅酸盐粉末。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中医中药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三、造成中药掺杂使假的几个原因
1.药材价格高低不等是主动掺入的一个原因 2.药材栽培过程中种子混杂或栽培用地轮作是造成混乱的又一 原因 3.收购把关不严是造成掺伪混乱的重要原因 4.包装材料互用也是造成掺伪的一个原因
5.运输混乱是造成药材混杂的一大因素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中医中药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青黛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 叶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 掺杂成分多为石灰。
正品青黛 性状 火试: 取本品少量 用火灼烧 水试: 取本品少量 撒与盛水的烧杯中 深蓝色粉末,质轻易飞扬 紫红色烟雾发生,熔烬后灰呈 灰黑色或棕褐色的粉末。 掺杂 灰蓝色,略带灰白色, 质较重,嚼之有沙石感 时间短,熔烬后灰呈黄 土色。
中药产品中常见的掺杂 使假手段与鉴别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中药饮片常见的掺伪使假手段;中药掺杂使假的危
害;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常见的非法添加类型。
2.熟悉常用中药饮片的掺伪使假手段与鉴别要点。
3.了解造成中药掺杂使假的几个原因;中成药及保健食品 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危害;对非法添加的应对措施。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掺伪使假手段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中医中药

常见中药材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常见中药材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中药材在我国药具制剂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到
掺假企图和盈利动机的腐蚀,中药药材掺假行为时有发生,它不仅影
响了患者健康,也影响了中药药材的市场形象,同时也会直接导致中
药药材价格的暴涨。

鉴定中药材掺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外观鉴定。

根据物质的形状、色泽、气味、尺寸进行比较,从外
观内容上鉴别真伪,以外观的变化为客观的依据,经过研究发现,市
面上有大量的不同品种的中药材,许多品名相同的药物不具备完全相
同的外观特征,仅依靠这种方法并不能充分确定药物的真伪。

二、熔点鉴定。

根据药物的不同熔点,也可以区分药物的真伪,因为
不同药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熔点,当掺假时,会改变药物原有的熔点,
从而改变其性质。

所以测定其溶解性、气味和熔点特性,也是一种法宝。

三、核磁共振结构鉴定。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测定不同中药材的
分子结构,可以从分子结构上区分药物的真伪,它可以反映药物结构,具有检测方法快速、灵敏度高、杯系刽约准、无损伤刚性等特点,可
以很好的进行中药材掺假的检测。

四、离子浓度测定法。

中药中含有多种有关成分,不同中药材其成分
构成、离子浓度也不完全一致,根据离子浓度的不同,也可以有效的
区分中药材的真伪,避免掺假的发生。

综上所述,以上鉴定的方法,都是比较可靠的检验标准,在实验室落
实检测的同时,还需要细心的挑选,避免掺假中药材的购买,更要随时关注市场行情,定期向供应商提出检测要求,确保购买到正宗中药材,保障患者身体健康。

几种常见中药的掺假掺伪鉴别方法

几种常见中药的掺假掺伪鉴别方法

正 品 的冬 虫夏 草虫 体像 蚕 , 土黄 色 , 断 可见 “ ” 折 r 形 , ( 实体 ) 草 子 单生 , 端 稍膨 大 , 面有 细 纵棱 。而 顶 表
伪 品有唇 形科 多种 植 物 根茎 , 如草 石 蚕 、 瓜 儿苗 、 地 地
滑石 粉掺伪 , 般是 直接撒 入花 中 , 混在 水 中再 喷于 一 或
鸭 内金 、 内金 直接混 入鸡 内金 中。 鹅 鸡 内 金 性 状 呈 不 规 则 囊 形 片 状 或 卷 片 , 约 厚
2 mm, 面黄 色 、 表 黄绿色 或黄 褐色 , 薄而 半透 明 , 明显 有 多数 纵横 条棱状 皱 纹 , 浪状具 光泽 , 波 质轻 脆 , 易碎 , 断
面胶 质状 , 有光 泽 。砂烫后 易起 凸 , 内金 性状 呈类 圆 鸭
到 白色 的结 晶颗粒 。还可 以根 据 白矾 的理化性质 进行
鉴别 , 如加 氯化 钡水 液 、 氧化 钠水液 等都 可 以产 生沉 氢
淀现 象 。掺盐 的款冬 花 则 在 性状 方 面表 现 为 , 色较 深
暗, 味咸 , 质重 柔 润 , 易 吸 潮 , 时 可 见 白色 结 晶颗 极 有 粒, 理化方 面可 用硝 酸一 酸银 溶 液作 沉淀 反应 等 。如 硝

11 ‘ 58
光 明 中医 2 1 0 0年 8月第 2 5卷 第 8期
CG M A g s2 1. o 2 . J MC uut 0 0 V t 5 8
几种 常见 中药 的掺假 掺伪 鉴 别 方 法
陈翠 美 屈岭 山东济 宁市 中 医院 ( 宁 2 2 0 ) 济 7 1 0 关键词: 中药饮片; 掺假掺伪; 中药鉴别学
色呈 黑绿 色 或 紫 黑 色 , 有 皱 纹 。砂 烫 后 不 易 起 凸。 稍 造假 者多 采用硫 磺 熏 白 , 或用 漂 白剂 漂 白, 再用 黄色染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的鉴别及快速检验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的鉴别及快速检验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的鉴别及快速检验为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常见中药饮片的掺伪鉴别能力,本文将在结合实践鉴别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就金银花、海金沙、僵蚕以及乌梢蛇四种中药饮片的掺伪鉴别进行简要探讨。

标签:中药饮片;掺伪;鉴别通过笔者在近几年的中药材监督以及检验工作过程中,总结以下几种中药饮片的掺伪的鉴别方法。

并且通过到相关实验的检验结果得知,鉴别率高达95%以上,从而有效改变了传统盲目抽验的鉴别方式,并进一步降低了中药饮片检验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应用率。

1 金银花鉴别1.1 正品性状正品金银花呈棒状,且通常表现为上粗下细,径略有弯曲,长度则为2~3 cm,其中金银花上部直径通常为3 cm,下部直径则只有1.5 cm左右。

金银花表面呈现绿白色或者黄白色,密被短柔毛。

其中花警呈现为绿色,先端5裂,并且有毛分布其中,毛长约2 mm。

金银花开放者,其花冠呈筒状,先端为二唇形;另在筒壁内附有5个黄色雄蕊,一个雌蕊;子房无毛。

其散发清香气味,味微苦。

1.2 掺伪品(1)鉴别表明,掺伪金银花清香气味较不明显,并且味苦涩,且其表面一般附有灰白色粉状物或者黄白色的糊状物,短柔毛亦不明显。

此外,取少量掺伪金银花放入盛有烧杯之中,杯内水温为80℃,用玻璃棒搅拌,能明显观察到烧杯内热水开始变浑浊,并在杯底出现少量沉淀物,沉淀物呈灰白色。

因此断定,此类掺伪金银花是以石灰水或者是盐水喷洒于正品金银花上表面,以便增加重量。

而经过实验室鉴定之后,其总灰分为30.2%,酸不溶性灰分则为15.7%,严重超标。

(2)部分掺伪金银花开放完全,并且性状明显不符合相关标准,此外在其内部还经常混杂有叶、茎枝等非药用部位。

2 海金沙的鉴别2.1 海金沙正品性状正品海金沙呈现为粉末状,颜色一般为浅棕黄色或者是棕黄色。

重量较轻,且用手捻之,有较强光滑感,将其放置在手中,其容易从指缝之间滑落。

海金沙气较微,味微淡。

火试:盛取适量正品海金沙,并将其轻撒在火上,能听到轻弱的爆鸣声响,并且伴有明亮火焰出现。

几种常见中药混伪品的鉴别

几种常见中药混伪品的鉴别

几种常见中药混伪品的鉴别为了杜绝中药中的混伪品出现,保证中药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该文将选用几种常见的中药的鉴别来进行一一阐述,希望通过此文的介绍可以为以后中药的质量检验等提供一种方法和依据。

标签:常见中药;混伪品;鉴别在现代这个飞速发展的市场上,各种仿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已经不足为奇。

但是在中药行业,却不允许混伪品的出现,因为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加强中药的管理,杜绝混伪品的出现,保证购买和使用的中药都是真实有效的,该文就将常见的中药与混伪品的鉴别方法在此进行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中药的鉴别使用提供参考。

1 乌梢蛇的鉴别乌梢蛇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可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譬如说白癜风、牛皮癣等,主要作用是祛风。

乌梢蛇这种中药来源于一种叫做“乌梢蛇”的动物的干燥体。

所以比较罕见,价格比较高。

对于这样一种价格相对比较高的中药,混伪品就比较多。

如何辨别真品乌梢蛇和混伪品就是采购中药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真品乌梢蛇有4个特征需要注意,第一看颜色:正品乌梢蛇的颜色是黑褐色。

第二看形状:正品乌梢蛇脊部高耸。

第三看背鳞行数,一般正品乌梢蛇的背鳞行数都是偶数巷。

第四看背中央,正品乌梢蛇背中央有两行起棱比较强。

乌梢蛇的混伪品一般都是其他蛇科动物的干燥体来替代,但是只要掌握了以上4点,在采购的时候符合以上4点要求的就是正品乌梢蛇。

2 金银白花蛇的鉴别金银白花蛇的药效跟乌梢蛇几乎相似,主要作用也是祛风、通络,止痉。

金银白花蛇是一种幼体银环蛇去掉内脏后的干燥体。

通过在市场上的调查,可以发现一般金银白花蛇的混伪品都是一种叫做赤链蛇的干燥幼体。

赤链蛇之所以能在很多时候混淆人们而代替金银白花蛇,是因为它俩的外形极其相似。

但是依然有所不同,在选购药品的时候,要注意,赤链蛇相比较金银白花蛇来说,身体尾部白色环带多。

中间的黑色鳞片比较少,只有2~4枚。

第二点是脊麟不像金银白花蛇一样呈六角形扩大。

最后一点是,赤链蛇的尾下鳞是双行。

只要注意到以上3点,就可以保证能够选购到正品的金银白花蛇。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

笔者几年来在中药采购、加工炮制等工作中,经常发现其假冒伪劣品,现就其性状方面的鉴别简单介绍如下。

1 天麻与伪品正品为兰科天麻的块茎。

常见伪品有马铃薯、大丽菊、紫菜莉的根和块根。

伪品经加工后外形很相似,但其两端不具有正品天麻的疤痕,外皮有点状横环纹及特殊的气味。

部分劣品则在天麻的空腔内填充铁钉等杂品,增加重量'或将天麻整块水煮,提取部分有效成分后,保持外形不变,以劣充优。

2 川贝母与伪品正品有松贝、青贝、炉贝。

常见伪品有2种:一是百合科一轮贝母的鳞茎.呈圆锥形,一侧有一条浅纵沟(正品元浅沟);断面角质样,味谈(正品断面富粉性,味微苦)。

二是百合科东贝母的鳞茎,取其小粒,本品由一枚大鳞叶和小鳞叶抱合而成(正品两枚鳞片大小悬殊,称“怀中抱月”);鳞茎盘外凸.顶端钝圆,微裂或不裂(正品底圆平、顶尖闭口),且味苦(正品味微苦)。

3 西洋参与混充品生晒参正品为五加科西洋参的根。

混充品生晒参与正品外观相似,若将两者切去芦头、芦碗和须根,更难辨认。

其主要区别为:生晒参横纹组并且硫浅连续(正品横向环纹细密,较光滑,连续),且纵皱纹明显(正品纵皱纹细密),但须根上有不明显细小沈状突起(正品须根上元沈状突起)。

4 川芎与伪品川芎正品为伞形科川芎根茎。

伪品川芎,民间多与茶叶泡水治头痛,与正品比较其外形较瘦小(正品外形组状),顶端疤痕突出,赂成行排列(正品顶端的疤痕凹陷),且香气较弱(正品有特异浓郁香气)。

5 三棱与伪品黑三棱正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块茎.商品名称“荆三棱”。

伪品“黑三棱”,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块茎,鉴别要点为:黑三棱表面黑褐色或带有残存黑色外皮(正品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其质轻泡如软木(正品质坚实,极难折断),且口尝无麻舌感(正品嚼之有麻辣感)。

6 土茯苓与伪品金刚刺蔸正品为百合科光叶菝葜的根茎。

伪品为百合科菝葜的根茎,其区别为:伪品表面紫棕色,具有粗大疙瘩状刺(正品表面黄棕色,无疙瘩状刺),断面红棕色,无粉性而显纤维性(正品饮片类白色或红棕色,对光可见小亮点,显粉性,润湿后有粘滑感),且味微苦(正品味谈而涩)o7 大黄与混充品山大黄正品大黄为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鉴别及快速检验方法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鉴别及快速检验方法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鉴别及快速检验方法引言中药饮片是一种常见的传统中药剂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市场需求。

然而,由于中药饮片的特殊性质,常常面临着掺伪掺杂的问题。

为了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开发出可靠、准确、快速的鉴别与检验方法。

本文将介绍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快速检验方法。

1.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问题1.1 掺伪问题中药饮片的掺伪问题主要指在制作过程中,生产商可能会故意或无意地添加其他植物材料或化学物质,以增加产量或改变药材的外观和质地。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

1.2 掺杂问题中药饮片的掺杂问题主要指在采集、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会混入其他植物材料或杂质。

这种掺杂可能是由于人为的疏忽,也可能是因为药材生长环境复杂多变。

2.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的鉴别方法2.1 外观鉴别法外观鉴别法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通过观察中药饮片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等,来判断是否存在掺伪和掺杂问题。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准确性有限,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2.2 显微鉴别法显微鉴别法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饮片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来进行鉴别的方法。

不同药材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特征,通过比对样品与标准药材的差异,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掺伪和掺杂问题。

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但需要专业知识和显微镜设备。

2.3 化学成分分析法化学成分分析法是通过检测中药饮片中的化学成分来进行鉴别的方法。

常用的分析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等。

通过比对样品与标准药材的化学成分差异,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掺伪和掺杂问题。

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3. 快速检验方法3.1 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通过检测中药饮片的红外光谱图像来进行快速检验的方法。

不同药材具有不同的红外光谱特征,通过比对样品与标准药材的光谱图像,可以快速判断是否存在掺伪和掺杂问题。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高效。

常见中药材的造假鉴别方法

常见中药材的造假鉴别方法

常见中药材的造假鉴别方法茯苓在茯苓上滴碘酒,真茯苓一般不含淀粉,所以不会变蓝色。

还可以用温水浸泡,假茯苓会很快散开,化掉,真茯苓一般会保持形状不变。

或者是将茯苓放在水泥地里用力画,真茯苓一般不会留有痕迹,而假茯苓可能会在地面上留有一条白线。

人参人参味很特殊,真品口尝苦中带甜,如果带有麻辣、酸涩味者则是伪品。

三七识别时,将三七粉末放入少量猪血内,即可发现猪血化成水状,这主要是三七所含皂甙成分的溶血作用。

当归切片的当归,容易掺独活片。

凡片形大,色白,味甘者多为独活。

防假绝招:进未切片的当归个,使用时分头、身、尾,效果好。

延胡索延胡索个掺假少,掺的多是大小差不多的砂石。

延胡索片药材,掺假很多,多为山药种子切成两半后,加工后掺入,最害人了。

防假办法:只进延胡索个子,大小均一,无砂石即可,用时用打粉机打成粗粉。

枸杞有酸苦味值得警惕:颜色特别鲜红、光亮的可能性是毒枸杞”颜色略发暗,略带土色的天然枸杞;毒枸杞”摸上去有黏滞感,天然枸杞则相对干燥;此外,天然枸杞酸里带甜,而“毒枸杞”则有非常重的酸苦味。

天麻造假者使用马铃薯做成“天麻”。

真的天麻表面有环纹,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俗称鹰钩嘴,没有环纹,也没有鹰钩嘴,肯定是假的。

隔水蒸后有马尿味。

阿胶取阿胶放沸水中溶解,溶液呈棕红色,下层无沉淀,清而不浊。

假冒的阿胶可能为杂皮胶,水溶液呈棕褐色,会出现大片结片,下沉,出现黑渣。

鸡内金看颜色:如果是真的鸡内金的话,表面的黄色、黄绿色、黄褐色,如果是老的鸡内金就是会稍微黑一些,假的的鸡内金所有的色泽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就是可以容易的找到两个色泽相同的、对于鸡内金来说,如果是完整、个大而且色黄,这样就是上佳的。

所以大多数的假的鸡内金的色泽都是比较的统一都是黄色的。

冬虫夏草在冬虫夏草中加铅丝或者在外边加泥土,设法增重。

虫草本身是菌类,非常轻,加铅或者泥重量就增多了。

藏红花就可以用水试,将藏红花拈—根放入透明玻璃杯中,杯中冲入冷水,水缓慢变成黄色,顺着藏红花拉成—根黄线,假如下方有—个小喇叭的形状,这则是正规的藏红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年来中药材的鉴定一直是个难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上常用中药材的掺伪现象不断地变化,给中药材的鉴别更增加了难度。

本讲座旨在把部分常用中药材近年来出现的掺伪状况、伪品、混淆品介绍给大家,以引起重视。

部分常用中药材近年来出现的掺伪状况、伪品、混淆品◆紫花地丁:以苦地丁、甜地丁充;◆大黄:以土大黄伪充。

◆五加皮:以香加皮及刺五加皮伪充。

◆栀子:以水栀子伪充。

◆桃仁:以杏仁伪充。

◆柴胡:以栽培柴胡及其他种柴胡伪充。

◆防风:以薇花果藤等伪充。

2.药材市场供大于求或价位上扬的中药饮片、种子、果实、花类多有不同程度的掺伪现象,掺伪数量从10~◆西红花:掺红花、莲须、玉米须、黄花菜丝等;◆坚龙胆:掺桃儿七等ff系小檗科多种植物根与根茎,(2)用地区习惯用药或外表相似的其它物质代用或混入使◆动物肌肉、肝脏、血、雄黄、干酵母、泥沙、砖粉、植物组织等掺入麝香中;脂、淀粉加工冒充燕窝。

(3)掺入本植物的非药用部分◆柴胡、龙胆、款冬花、秦艽、黄芩、黄芪、牛膝等掺◆海金沙中掺入茎叶;◆沉香使用不含或少含树脂的木材等。

◆红花、金银花喷石膏粉、糖。

◆草果中注入无机盐。

白矾(明矾)中药材制假掺伪的方法中,有一个较为常用而又不易被发觉和识破的方法,就是“打矾”,即利用较高浓度的明矾水溶液浸泡药材,然后干燥,使明矾自然存留在药材内部,从而使其增重,而药材表面性状却变化不大。

在市场上经常能见到的经过明矾“炮制”过的中药材有土鳖虫、水蛭、白豆蔻、砂仁、山萸肉、枸杞子、全蝎、炮甲珠等多种。

虽然经过明矾水泡过的药材从外表来看一般不会与正品有很大区别,但若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很多破绽。

现在简要介绍一下鉴别中药材中是否掺有明矾的方法:1.眼看。

仔细察看药材表面,凡是在皱纹或凸凹不平处有白霜者(例如枸杞子、山萸肉等)或者在剥开果实的外壳后种子表面有白霜者(例如砂仁、白豆蔻等),均十分可疑。

2.手摸。

用手将药材翻动,轻轻捏握,细心体会药材触手的感觉。

凡是打过矾的药材如山萸肉、枸杞子等,均略显干涩,手感僵硬,翻动时甚至会有轻微响声。

3.口尝。

用舌舔或口尝药材,打矾后均有明矾的酸、咸、涩等味道。

4.光照。

用光照射药材表面,如发现有闪烁的反光亮点,即是明矾溶液干燥后留下的细小结晶。

如果通过这几个步骤检查,就可初步断定中药材中是否含有明矾。

冬虫夏草Cordyceps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形成的子座生芽管(或从分生孢子产生芽管)穿入寄主幼虫体内生长,幼虫染病。

②染病幼虫钻入土中,冬季形成菌核, 菌核破坏了幼虫的内部器官,但虫体的角皮仍完整无损。

③第二年夏季, 从幼虫尸体的前端生出子座。

◆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云南等省区。

◆按产地分为四川虫草、青海虫草和西藏虫★子座深棕色至棕褐色,细长圆柱形,一般比虫体长,长4~7cm,粗约3mm,表面有细小纵向皱纹。

★子座质柔韧,折断面纤维状,类白色。

【性状鉴别】本品由虫体与真菌子座相连而成。

◆四川虫草:虫体较细,大小不均匀,表面色泽较暗,呈黄色带褐。

子座较长。

◆青海虫草:虫体较粗,表面色泽金黄,子座较短。

◆西藏虫草:虫体较粗,表面色泽金黄,子座以完整、虫体丰满肥大,外色黄亮、内色白,子座短者为佳。

◆冬虫夏草的优劣區分主要依据品质,品质优劣的衡量标准主要是:5.灰土含量。

◆一般來說,越完整、虫体越飽滿、越大、子座(俗稱“草头”)适当而不是太▲再次是四川甘孜、阿壩,青海黃南、海南、海北,西藏的日喀則,甘肅甘南,云南迪慶(“香格里拉”)、怒江、麗江,貴州等地。

◆以上标准也是相對而言,例如同样是西藏那曲野生冬虫夏草主产区中5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採挖的冬蟲夏草,其大小是不同的,其中形体小而萎縮的,其內在品質很可能比四川甘孜採挖的形体大而飽滿的野生冬蟲夏草要差些。

◆另外,根据对冬虫夏草成分的分析发现,虫体中所含氨基酸种类略多于子座,含量多数高于子座,这說明“子座短为佳”和“虫体肥壯者为佳”是有道理的。

◆冬虫夏草等級区分以每公斤头数为通用的标准。

等级产地类别价格(元/公特级青海玉树每公斤1800头65000◇注意:虫体完整与饱满度。

亚香棒虫草★虫体表面褐色,有细小黑点。

★子座从基部多弯曲,有的有分枝。

★气微香,味淡。

◆正品及亚香棒虫草的酸性乙醇提取液在365nm处观察,分别为淡蓝色及黄绿色荧光;二者的水浸液分别为黄蓝色及淡黄绿色荧光。

蛹虫草(北虫草)上形成。

◆一般用子座。

已人工培育成功,可食用。

◆长棒状,有细纵皱纹,橙黄凉山虫草唇形科植物草石蚕的块茎。

气微,味甘。

掺糖虫草外观色泽。

有些空壳冬虫夏草,提取有效成分后再出售,这种补品内容物少,外观不饱满,掰开后也不难鉴别。

◆子座掺入坠石粉,加重量。

借助水试鉴别。

麝香Mosch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除去囊壳,取囊中分泌物,习称“麝香仁”。

◆家养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每年可根据麝香成熟情况,在3~4月和7~8月各取香1次,活体取香后,能继续饲养繁殖,并能再生麝香,且产量较野生的为高。

开口面(正面毛壳麝香:呈囊状球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8cm,厚2~4cm。

开口面的革质皮棕褐色,略平,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央有1 小囊孔,直径约2~3mm。

◆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略有弹性,偶显肌肉纤维。

麝香仁质柔、油润、疏松;其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外表多呈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断面黄棕色或深棕色;粉末状者多呈棕色或棕褐色或微带紫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

人工合成麝香2~3mm。

★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状;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

★质较柔软,有特异香气。

★★以饱满、皮薄、仁多,捏之有弹性、香气浓烈者为佳。

◆野生品质柔、油润、疏松;其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外表多呈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断面黄棕色或深棕色;粉末状者多呈棕色或棕褐色或微带紫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

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饲养品呈颗粒状、短条形或不规则团块;紫黑色或深棕色,表面不平,显油性,微有光泽,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毛。

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人工合成品粉末状,颗粒大小均匀,略显油性,红棕色或棕褐色。

气味同上。

◆◆以当门子多,颗粒色紫黑,粉末色棕褐,质柔润,香气浓烈者为佳。

◆植物的儿茶粉、淀粉、锁阳粉、桂皮粉、大豆粉、丁香粉、地黄粉、海金沙等;◆矿物雄黄、赤石脂、铅粉、铁末、砂石等。

以上掺伪品用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方法均能与真品麝香区分。

②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掌中,加水润湿,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沾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③取麝香仁少量,撒于炽热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灰化后呈白色或灰白色残渣,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

④总灰分不得过6.5%,干燥失重不得过35.0%。

灵猫香:为灵猫科动物大灵猫及小灵猫香囊中成熟腺细胞的分泌物。

(代用品)放日久则色泽渐变,由黄色而终成褐色,呈软膏状,具类似麝香气。

★灵猫香雌雄动物均产香,雄性产香量比雌性高。

麝鼠香:为田鼠科动物麝鼠雄性香囊中的分泌物。

(代用品)麝香相同的麝香酮、降麝香酮、5-顺式环十五烯酮等大环化合物。

◆麝鼠原产北美州,其香也称“美国麝香”。

朝鲜人参Korea Ginseng【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的干燥根。

◆高丽参(Korea Ginseng)是指朝鲜半岛上出产的人参,韩国和朝鲜出产的人参都称为高丽参。

◆高丽参形态主根笔直单一,少有分叉,所以又有“别直朝鲜红参:又称“高丽参”、“别直参”。

朝鲜白参:系经加工后直接干燥品。

◆高丽参主要栽培耕种地区在北纬36-38度,生长期较长,为180天,使人参得到充分发育,因此高丽参的内部组织结实、细密,可长期保有高丽参原有的香味。

◆中国人参和高丽参的成份含量基本相同,营养价值没有大的区别,由于加工方法独特,因而显现高丽参与中国人参质量、功效一定的差别。

水参◆高丽红参(Red Korea Ginseng):是将水参用蒸汽蒸熟后干燥制成的产品。

◆高丽红参通常分为天字参、地字参、良字参、切参、尾参五个品级;以朝鲜江原道所产高丽红参为最佳。

◆红参经过蒸参、凉干等过程,其水份含量降至14%以下。

在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促进将其颜色变成浓褐色;其质地变硬、坚重、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呈角质状,红棕色、有光泽;香气特异、味微苦后甘甜。

可长期保存。

---性状变化◆红参和白参有共同成份,因为热处理会发生化学反应,成份上发生变化。

在蒸熟过程中糊化淀粉、增加人参皂甙种类数量、激活有效成份。

会生成水参及白参不俱有的新的成份,即红参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质G-Rh2,Panaxytriol,maltol等。

G-Rh2、Panaxytriol有抑制癌细胞增长的作用,maltol具有抗氧化作用。

---成分及疗效变化◆红参较水参、白参相比内部组织致密、坚固,储藏性良好。

◆红参一般有效期限10年,白参2年。

★韩国有的高丽红参精选长白朝鲜族6-7年生上等人参,以大韩民国传统人参炮制方法(九蒸九晒)结合现代高新技术,在GMP工厂精制而成;★并采用朝鲜族古老的、特殊的人参贮藏方法将人参长时间特殊贮藏后再包装出厂;★因而这种高丽参参香浓郁;切开后横断面花纹清晰,可见年轮,味微苦后甘甜。

◇每个品级中再按支数大小分为不同的规格,包装时均压制成不规则的方柱形。

◇以皮细质坚、无破皮、无疤痕者为优,皮粗、皮黄者次之,有疤、有破皮者更次一等,内心空泡者最次。

*天参:红参中品质最好,内部组织致密,外形好。

*尾参:由主根之外的支根、须根制成的红参,可进一步分为大尾、中尾、小尾★呈长柱状,上半部均压制成不规则的方柱形,参体较饱满;★表面红棕色至深红棕色,有光泽,略透明,皮细腻显油润;★芦头粗大、(参芦)平宽,短而粗。

有的是连着两个叉状的双马蹄芦,有的单芦头,称“独碗芦”。

芦碗凹窝状,即每一芦碗中间都呈凹陷状,边缘整齐。

参体与芦头连接处不凹陷。

★根的上部有横环纹。

中下部有纵皱和少数浅纵沟,底端下部支根★气香特异,味微苦后甘甜。

◆高丽红参与中国红参的鉴别方法:(1)断面呈角质状而有菊花纹者为高丽参;断面呈角质状而中心部分色较深者为中国红参;(2)高丽参有三个较显著特征,即“马蹄芦(指双芦头者,状如马蹄,纵观两面与肩齐平)、“将军肩”(指芦头以下至下身部分较普通红参宽)、“着黄袍”(指主根的上部具有密集、细致、均匀的黄色细点)。

中国红参:表面半透明,红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