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复试)2017到2010八套考研复试真题

合集下载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传播学考研科目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传播学考研科目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传播学考研科目发布时间:2017-07-19 编辑:张莉正在准备的小伙伴们常常困惑不太懂考研,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传播学考研科目,希望能让你对考研有更深刻的认识。

传播学科目本参考书目适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学术硕士考研使用。

1、传播学考研科目为四门:公共课1:政治100分(题型后附)公共课2:英语100分(题型后附)专业课1:713传播理论:150分。

专业课2:816传播实务:150分。

2、传播学专业包含九个方向:理论传播、应用传播、媒介与女性、国际传播、媒介素养、传播研究方法、传播学。

但初试考题都一样。

因此考生可以暂时不用决定报考方向,等10月份报名时再行决定。

3、题型分值每年都会有变化,大约名词解释5分一题,简答15分一题,论述30分一题。

具体请直接参阅真题。

大约有5道名词解释、2道简答、3道论述。

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共同点是整张题目卷纸不超过半个A4。

如2015年传播理论与历史真题:一,名词解释(5×6=30)1.伊丽莎白·诺丽·纽曼2.舆论3.大数据4.第三者效果5.焦点小组座谈法二,简答(2×15=30)1.电视的出现带来的媒介情景的变化2.印刷术带来的社会变革三、论述(3×30=90)1.谈谈社会弱势群体的媒介形象问题2.近年来国家在广播电视领域发布了哪些政策?代表了什么趋势?请用传播学原理分析。

3.如何建立互联网世界信息和传播新秩序,谈谈你的看法。

2015传播实务公共部分真题一、名词解释(8分每题,40分)1、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大众传播模式2、SNS社交媒体3、健康传播4、选择性注意5、讯息二、简答(20分每题,40分)1、简述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2、简述乔姆斯基的“宣传模式”2015传播学专业【不含传媒政策与法规方向】指定选作(70分)一、论述题1、请运用传播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在中国举办过程中的媒介表现2、结合具体案例解析当前中国媒介娱乐化运作,并提出治理媒介过度娱乐化的传播策略。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综合(复试)2017到2010八套考研复试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综合(复试)2017到2010八套考研复试真题
中国传媒大学 ⒛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复试笔试)
媒体管理综合 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 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简答题 (每题 10分 ,共 sO分 )ຫໍສະໝຸດ 1.影 响管理跨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计 划工作 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 3.简 述媒体组织战略 目标制定的原则。 4.简 述品牌的涵义以及媒体品牌管理。 5.简 述媒体一体化成长战略。
一、名词解释 (每题 5分 ,共 ⒛ 分)
1.差 别化战略 2.核 心竞争力 3.计 划 4.全 面质量管理
二、简答题 (每题 10分 ,共 们 分 ) 1.什 么是正式沟通?简 述其类型。
2.简 述控制工作的基本过程。 3.组 织外部环境的内容包括哪些? 在。简述价值链分析 。
三、论述题 (每题 ⒛ 分,共 00分 )
二、论述题 (sO分 )
丶 扌
1.阐 述媒体组织价值链活动的主要 内容。(20分 )
2.论 述媒体并购的动因及纵向并购的特点,并通过案例加以说明。(30分 )
——50-ˉ
中国传媒大学 ⒛16年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复试)
媒体管理综合 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律写在答题纸上,不 需抄题,标 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1.阐 述媒体组织战略执行的主要 内容。
` ‘
2.电视台等媒体通过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实 现媒体 内容 (女口节 目、素材等 )
的数字化管理,请 阐述其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49-ˉ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考试题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考试题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攻略2010年中传传播学考研真题2010年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真题一名词解释1杜威2符号3发展传播学4刺激——反应理论5女性主义研究二问答1为什么“受众即是商品”?如何开发受众价值?2什么是传播制度?结合实际谈谈媒介控制对社会的影响。

三论述1谈谈你对网络乌托邦的认识2简述你对大众传播文化效果的认识3近些年来,食品安全成为我国热点问题。

使用传播学理论,分析大众传媒在其中的作用于表现。

2010年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试题(回忆版)一、专业词语解释(一题6分,共30分)1、楚辞2、活字印刷3、沈从文4、义和团运动5、福楼拜二、填空题(一空1分,共20分)1、根据下面三段文字写出相关成语①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 (答案:福无双至,祸不单行)②宋·苏轼《谢宣召入学士院状》:“圣旨召臣入院充学士,承旨使,星下独生蓬荜之光华。

”(蓬荜生辉)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身无长物)2、下面有关高风亮节的名言写出其作者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处:孟子《孟子·滕文公下》)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出处:屈原《楚辞·渔父》)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处:诸葛亮《诫子书》)3、关于古代文体发展脉络:(这题太长,后来翻《文史要览》对的,所有文字都是我一个一个敲出来的!)最早的文体,是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歌谣。

早起文学的另一重要类型是神话。

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等几部不同类型的著作中。

作为中国最早书面记载的甲骨卜辞,可视为中国散文的雏形。

汉代时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的时代。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
6、杜丽娘是哪部戏剧作品中的人物
7、《西藏组画》作者
二、名词解释
1、南焦北黄
2、摇滚乐
3、波普文化
4、留白
三、简答
1、(具体题目记不清了,是引用了一个人的话)反正是讨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
2、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谈谈你的理解。
3、“国家不幸诗家幸……”对这句话谈谈你的看法。
四、论述
1、“丑”为何能转换为美。
选作论述:
1、在注重国家软实力的今天,中国的广播电视如何提高国际影响力
09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艺术学)
一、填空
1、美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2、70年代中国拍摄的一部动画片,取材于《西游记》
3、《美学散步》作者
4、由于影片《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音乐奖得主
5、80年代由张凯丽、李雪剑等主演的一部反响巨大的电视剧
四、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从艺术创造动力的角度来谈谈你对“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理解。
2、有人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有人说西方的就是世界的。谈谈你的理解。
2009中国传媒大学 综合考试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基础
综合考试 艺术
填空:
1西藏组画的作者---陈丹青
2自新大陆曲的作者 ----德沃夏克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综合考试【艺术学】真题及答案
2010-01-26 16:09:04 阅读292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榆树下的欲望的作者是(尤金.奥尼尔)
2、《白毛女》的执笔是丁毅和(贺敬之 )
3、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
4、《亚威农少女》的作者是(毕加索)
3.齐白石所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是怎么理解的

中传传媒教育考研真题汇总及复试经验

中传传媒教育考研真题汇总及复试经验

中传传媒教育考研真题汇总及复试经验凯程老师为2016年考生提供历年真题,希望有所帮助: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个案研究法2.熵3.赖利夫妇模式4.社会责任理论5.英尼斯二、简答题1.简述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2.简述罗伯特·帕克对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命题三、论述题1.比较中西方的媒介产业制度,论述媒介控制对社会的影响。

2.当今大众传播已经走向“小众传播”,但一些如世界杯,奥运会的媒介事件却仍能吸引大量受众,请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3.用说服理论分析下面国务院台办副主任王在希对台湾的义正严词的讲话中用到的传播技巧分段写)“公投制宪‘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举动,陈水扁为了谋求自己连任,不惜将台湾的利益作为竞选工具,把广大台湾人民作为赌注,把台湾同胞推到与祖国大陆冲突的边缘,这是极不道德的,是在破坏台海和平。

其所作所为,是要把台湾同胞多年来的艰辛成果毁于一旦。

”王在希说,“台独”是一条底线。

我们一再表示,我们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因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不愿看到兵戎相见。

但最终能否实现和平统一的目标,并不是完全取决于祖国大陆方面。

如果台湾的当权者,与社会上“台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一起公开搞“台独”,公然向祖国大陆挑衅,那武力恐怕就难以避免。

“台独”就是战争,也就是这个道理。

他指出,李登辉为了给“台独”分裂势力壮胆,为了消除中间选民对他们搞“台独”的忧虑,一再误导舆论,甚至说什么“中共是纸老虎”,宣传什么如果大陆对台动武,美国会保护台湾。

这是很危险的,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

王在希指出,不管是从历史上还是法理上看,台湾都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两岸过去一直的共识。

任何人企图用公投的方式,达成“台独”分裂的目的,都是不能容忍的,也是非法的。

打着民主的旗号搞“台独”,利用民意搞分裂这是陈水扁的一大特色。

陈水扁当局推动“公投立法”,就是试图为其今后搞“台独公投”提供法律依据,图谋通过公投来实现“台独”主张。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考研历年真题、复试资料、导师介绍、考研参考书、报录比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考研历年真题、复试资料、导师介绍、考研参考书、报录比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考研参考书【育明教育推荐】科目一艺术基础《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科目二艺术综合《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张凤铸)《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重要资料补充《育明教育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独家内部资料精编》该内部资料包含中传艺术硕士参考书重点笔记考点总结、中西文论、电影电视热点总结。

初试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复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模拟卷3套,押题卷2套。

知识的提升与拓展育明教育期刊推荐《中国电视》《现代传播》《当代电视》【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336艺术基础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真题【育明教育独家发布】一、连线和填空1、用直线将作者与其作品连起来①朱光潜——《悲剧心理学》②杜尚——《泉》③契柯夫——《樱桃园》④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⑤白朴——《梧桐雨》2、罗中立的代表作是《父亲》。

3、德国思想家黑格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4、《英雄交响曲》是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

5、《钦差大臣》是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的作品。

6、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中国电影导演姜文的作品。

二、名词解释1、情节2、喜剧3、荒诞4、移情5、格式塔6、结构主义7、无我之境三、简答题1、在大众媒介中任选一种并简述这种大众媒介对艺术的影响。

2、简述悲剧快感。

3、怎么理解欣赏也是一种创造。

四、论述1、很多中国人使用“主旋律作品”这种说法,这种“主旋律作品”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当前主旋律作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是否认可“主旋律作品”这种提法?2、鲁迅曾说过,“是弹琴人么,别人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

请结合具体的艺术现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2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826艺术综合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真题【育明教育独家发布】一、填空题1、宫廷燕乐代表作——《霓裳羽衣舞》2、《c小调第一交响曲》——布拉姆斯3、清代戏曲声腔发展最辉煌的成就是——京戏的形成。

考研题

考研题
4(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是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制作公司
5实话实说属于(电视谈话类节目)
6CCTV-3也称(综艺频道)(我写的是文艺频道,不知道行不行)
7新中国第一步长篇动画电影(大闹天宫)(有新中国的限定吗?没有的话可能是铁扇公主)
8湖南卫视1997年开播的综艺娱乐节目是(快乐大本营)
9同一首歌的总导演是(孟欣)
一.名词解释(25分)
1.故事板
2.摄影表
3.运动镜头
4.叙事蒙太奇
5.《早春图》
二.填空(25分)
1.动画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具有工艺性,有__、__、__等工艺、技术流程。
2.17世纪西方美术开始偏向注重于__、__和现实的生活。
3.巴洛克艺术是为__服务的,体现出__和神秘主义色彩。
4.
三.简答(50分)
1.谈一谈动画创作资源与专业技术的关系
2.《喜洋洋和灰太郎》与《功夫熊猫》的差异
四.请按选报专业回答(50分)
1.设计三国演义里一个人物造型,分别画出三个角度。手法不限。道具,服饰要有所表现。
2.请你谈谈中国动画产业应该向日本动画产业学习哪些经验,为什么?
【真题】2010年综合考试(艺术学)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真题】2010年新闻学(09年分数线:350分)
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
1.苏报案
2.范长江
3.中央通讯社
二简答
1.简述托马斯.杰斐逊对美国新闻事业做出的贡献
2.论述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发展进程及历史特点
三.论述
论述《新华日报》在各个时期的情况以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报刊的四种理论
2.舆论引导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文艺美学考研真题(复试)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文艺美学考研真题(复试)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文艺美学考研真题(复试)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文艺美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1.审美经验2.意境3.审美移情4.中和之美5.艺术构思二、随着艺术传播媒介的历史变迁,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发生了怎样的嬗变?(30分)三、费孝通先生在谈到跨文化传播时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观点,您如何理解。

(30分)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文艺美学考研真题(复试)及详解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文艺美学试题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1.审美经验答:审美经验是人们欣赏美的自然物、艺术品和其它人类产品时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

这种心理体验不同于一般生理快感,它是人的内在心理生活与审美对象(其表面形态与深刻含义)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的反映。

在审美活动中,伴随着审美对象与主体同时生成,主题在全身心的投入中对审美对象的反应、感受或体验。

它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活生生的动态体系,而不是主体的意识或精神。

审美经验所具有的人生实践性是其根本性质之一。

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是感性直观性、超个体眼前的功利性、感知与情感交相伴随、自由无限性、非理性的显性表征。

2.意境答: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中独创的一个美学术语。

它是指文艺作品在艺术美的创造上所达到的境界和审美效果,是华夏抒情文学与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

在《庄子·齐物论》中就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后历经刘勰、王昌龄、王国维等文人学者的补充、发挥,意境的概念也就逐渐的丰富起来。

现在讲的意境是就其最初创立时的基本意义为准的:意境是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同样,它也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它体现了艺术美。

在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中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