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党课讲稿(27页)

应急管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党课讲稿(27页)
应急管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党课讲稿(27页)

应急管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党课讲稿)

前言

各位学员,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开心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就“应急管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这样一个主题作一个交流。说起应急管理,说起危机,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这个词是这个世纪以来才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原来我们说起“危机”往往我们联系的一个定义是“百年未遇”、“千年未遇”等这些词似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但进入到这个世纪以来,自从SARS这样一个事件爆发以后,我们发现危机是我们平常生活中间的一部分。禽流感、H1N1、大大小小的矿难、日本地震所引发的核电厂的泄露等原来我们不可想象的事情,但现在都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进入到这个世纪以后,我们也许真的进入到一个充满危机的社会。按照前一段时间,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一个界定,“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风险社会之中”,这种风险社会的到来是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随着我们自己进入到这样一个阶段之后,而我们原来对于危机的认识和危机的管控,也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

当然,在正式开讲之前要界定两个概念,什么是危机管理和应急管理?这两个词大家平时用得很多,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大

家用的更多的是应急管理,对于学术界而言大家更容易用的一个名词是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指政府组织为了避免危机或为了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危机预防、危机识别、危机反应、危机决策、危机处理和危机评价等这一系列的管理行为,这是危机管理。而应急管理,主要强调的是它对于危机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对于危机的处置、恢复,包括对于危机的一个解决,这是应急管理。但政府用“应急管理”这个词,并不是说它不重视危机的预防、识别、反应、决策、处理和评价,而只是这个名词的运用范围已经与最开始应急管理的范围大大拓展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现在学界所使用的“危机管理”和政府所讲的“应急管理”是一回事情。

所以,有学者也把“危机管理”整个的界定为一个封闭的循环,它命名为“RHED”,何为危机管理?危机管理其实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风险管理、威胁管理、应急管理和灾害管理,当然,这个应急管理是狭义上的一种危机的处置和应对,这是应急管理。但对于政府部门真正的职责而言,应急管理绝对不仅仅是局限在危机的处置和应对上面,这在日常工作当中你们肯定大有体会。

讲危机管理或应急管理的一个绕不过的事件是2003年的“SARS事件”。2003年的“SARS事件”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重塑,因为我们可以这么清晰地界定,2003年之前的应急管理体制是一种防灾减灾体制,但2003年之后,我们转变为一

种综合危机管理体系或综合应急管理体系。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区分和界定?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在于,2003年之前我们讲危机管理,我们往往讲的是部门的一种危机管理或部门应急,但2003年之后,我们政府所处理的不再是原来“SARS事件”发生之前我们所面对的单一性的单个领域的危机,而危机的事态的爆发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综合性和多部门联动的一种效果需要,那这种危机应对走向一种综合应急管理和综合危机管理,所以2003年“SARS事件”是我们中国整个危机管理发展的一个历史上不可绕过的一个里程碑,是这么来的。

那今天我们再来讲危机管理或应急管理的话,我们就需要对它进行一个重新的界定,那这个重新的界定,我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的一个框架是这三条:第一,一个制度背景;第二,两条认知主线;第三,三个应急能力。

一、国家应急体系:一案三制

什么是一个制度背景?一个制度背景大家都比较熟悉,是我国的一个应急体系,又简称为“一案三制”,“一案三制”讲的是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法制、应急管理的运行机制,这是应急管理体系,也是一个基本的制度背景。要搞清楚中国的应急管理的基本情况,这个制度背景是不容忽略的。对于这样的“一案三制”而言,又着重要强调两点:第一,应急预案。预案是前提。第二,应急管理体制。体制是基础。

(一)预案是前提

为什么说预案是前提?这样一个判断是如何作出来的?这个判断的作出是基于时间上的一个考虑和包括我们现在事实中应急管理中间,预案在我们应急管理体系中间所占有的一个地位。从时间上来讲,2006年的时候,我国就发布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如果大家有学过的话,应该知道,2007年我国才发布了《突发事件应对法》。预案,从时间上讲,是走在法律之前的,我们的预案在一定程度上是发挥了法律的作用,在法律制定完以后,预案也是有其一部分作用的。因为预案可以简单地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高级预案(国家和省两级所制订的预案),这个预案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应急法律法规的。第二个层次是低级预案(省以下政府所制订的预案),这种预案是由省以下政府所制订出来的。

现在整个的预案体系,其实是比较完备了,它包含了6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整体的应急预案。在整体应急预案之下挂了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之下又有部门应急预案,之后又有地方政府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和重大事项应急预案,总体上成一个金字塔结构。

那对于整体应急预案而言,这里面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就在于,由于这个预案是呈现一个高低阶的区分,所以低阶预案在真正的制订中间,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一种上下同构现象,我们的预案在制订过程中间,下级预案(低阶)存在过度模仿和虚化高阶预案的情况,高阶预案写什么?低阶预案写什么?不同的仅仅是在

这个预案的落款处的名称有所改变,这个是在预案的制订过程中间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方面,为什么讲预案,“一案三制”之间,预案是前提。

(二)体制是基础

第二,体制。应急管理体制总共是5句话,22个字: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就这5句话、22个字,对于这22个字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但我们今天如果回过头来有时间再来想一想这22个字,我们会发现应急管理体系中间存在了大量的问题,都与这22个字有关,应急管理体制的基础部分没有打得很牢,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一个个来看吧。

首先,统一领导。《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如果发生了危机事件或突发事件,那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是当仁不让的一个行政领导,是一个政府领导的结构。这是统一领导,我们需要一个领导核心,但这样一个界定是否明确或清晰界定了我们在突发事件应急当中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如果真的是碰到了突发事件,我们要进行一个危机应对,我们所需要的两个当然的部门是哪两个部门?第一,我们肯定需要宣传部门。第二,我们还需要救援部门(公安、武警及军队),对于这两个部门而言,不是政府领导就能够很好地解决统一领导的问题的。宣传部门、武警,这样一些事情更需要一些党口部门的配合,而对于这一部分职能部门的配合而言,领导如何进行领导?是不是领导核心应该进行一个

转化?这都是我们需要进行探讨的问题。曾经有人提出是否应当把统一领导的领导权交给政法委,这个当然都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它本身是存在的,政府应急,政府作为突发事件应对的当然主体,其统一领导地位其实是不稳固的。

第二,综合协调。综合协调一般的情况下会成立一个领导小组或一个应对小组,那这个应对小组往往是由专职的副市长或相关的秘书长、副秘书长来兼任小组的组长,但综合协调真正的执行机关又是领导小组的一个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往往又放在相关的一些职能部门,所以,我们可以看整个体系,虽然有专职副市长或副秘书长的一个领头、牵头,但真正地协调起来,这样一个办公室,即应对小组常设办公机构,其实它的职级是不高的,那在协调过程中间无疑会处于一个非常工作不易展开的一个境地,这样也对综合协调的效果产生了一种小小的折扣,这是综合协调。

第三,分类管理。按照现在突发事件的一个分类分级的标准,突发事件可以分为四类:第一,自然灾害;第二,事故灾难;第三,公共卫生事件;第四,社会安全事件。分为这四类,但实际过程中间,实际的危机应对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危机事件都可以比较明晰且明确地放在这四类中间去?并不必然如此。有很多事情是一个复合的危机事件,它是由一些自然灾害所引起的,但最终引发了社会安全事件,这种事情很多,如余姚的大水。所以,所有的突发事件在危机应对中间,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非常规的突发事件,它们并不必然地划分到这四个象限中间去,而且我们也

不需要它们划分到这四个类别中间去,因为划分到这四个类别中间去,又会走回到2003年之前部门应急状态,但我们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现在已经面临了一个综合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是多部门协调合作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讲,分类分级管理也失去了其意义。

最后,属地管理。属地管理比较简单,这个事情发生在哪儿,由哪个部门来负总责,如“7〃23甬温动车事故”,当时的主要负责人当然是浙江省的同志,那铁道部的同志是副总指挥,从属地管理的角度来说,这肯定是正确的,但有时候也可以想一想,对于在铁路上发生的事情,如果有比这更专业的一种情况发生,是不是我们一定要遵守采取属地文化的这样一种方式?是不是铁路部门会比当地更有资源或处理这个事情更有经验和专业?这都是私下里可以探讨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而言,应急管理体制也有一些不可回避的毛病。

二、危机的基本模式

回到应急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我们之所以要讲应急管理体制和应急预案,也就在于应急管理的一些流程和方法,其实与预案和体制密切相关,是它们决定了流程和方法的基本情况。如果我们来把危机进行一个区分的话,有两个维度的区分:第一个维度,从情境上进行区分,我们基本可以达成一个共识,从情境上,我们可以把危机区分为一种常规的突发事件和非常规的一种突发事件。那危机还可以另外一个角度来划分,从压力源而言,

它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事实危机,还有一个是价值危机。事实危机是这个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它造成的损失有多大,它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到底如何?这是事实危机。价值危机是人们在这个事情过程中间,在危机的爆发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的整体的偏离所造成的危机,它对事件的认识发生了一个偏离之后所产生的一个给政府应对所带来的困难,这是一种价值性的危机。

如果是从情境上来讲,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区分。A状态、B状态和C状态,即正常状态、连续状态、突发状态。正常状态是我们平常生活工作中间的一种情况,事件风险很低,高度的可预见性,如开车,特别是坐地铁,从这里坐到西直门,我们知道大概多少站、多少分钟以内可以到,有高度的可预见性,风险也很低,这是我们平时的状态。但什么是危机?危机又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连续状态,还有一种是突发状态。但这两种状态之下又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突发。这个事情不是计划范围内的一个事。第二,风险高。很可能会造成一个大的人员和经济上的损失,这个风险主要是指这方面。第三,紧急,时间很紧,时间维度是我们在危机处理中间所特别要关注的一个维度,因为任何一个危机,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进行应对的话,你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决策、执行、调配资源以及现场的布置,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任何的危机都能够将它们解决在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范围之内,都往往事与愿违。很多时候,事情的爆发非常突然,它们造

成的损失非常大,那要求的处置也要非常地及时,没有给你一个过多的思考的时间,如油罐车爆炸或日本的福岛核电站爆炸,这种事情爆发了以后,没有给你过多的时间去调集资源、重新思考和决策,它要你必须马上的一个拍板,考验的是你在危机状态下的应对能力,这是对政府最大的考验,其实是在时间上。

还有是一定程度上的可预测性。一定程度上的可预测性,不是说任何的危机都不可预测,这里有几种情况。第一,举一个例子,对消防部门而言,如果是在教学楼、加油站、化工厂或荒郊野岭发生了火灾,这种情况之下对消防部门而言,它当然会采取不同的措施,这是肯定的。因为对于不同的范围之内所发生的火灾,消防部门其实之前是有所预计的,所以它可以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火灾进一步的扩展,减少火灾所带来的伤亡和造成的经济损失,这是消防部门的一种可预测性。那突然一下地发生火灾,这当然是危机,但由于消防部门之前预案制订的一种合理性,包括它经常地演练,所以消防部门对于危机的爆发是具有预见性的,这也使得消防部门在危机的处置中间一定程度上占据了主动性。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表格更为明晰,这个表格的纵轴是危机的严重程度,横轴是时间,从时间上考虑危机的一种应对情况,这是最好地来区分危机状态的一种办法。从日常的时间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严重程度不增加,风险很低或预见性很强,这是日常的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有这样一个严重程度的纵坐

标,我们又可以把危机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规的一种突发事件,还有一种是非常规的突发事件,这两种事件如何进行区分?也是从时间上进行区分。我们来看绿色的曲线(常规的突发事件),到了一个时间点之后,由于我们对于危机有一定程度的预见性,所以这个危机的事态没有进一步地发展,严重的程度没有进一步地上升,这个表格可以看出来。再看棕色的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到了这个时间点,但由于危机的突发性,原来没有积累一定的情境,我们对于这个危机没有认知,这个时候,即便给我们时间,我们对这个危机的处理也不是很好的一种状态。

三、危机应对的流程和方式

(一)情境的积累

所以,从刚刚我们讲到的“一案三制”的预案是前提,体制是基础,再到危机应对的基本模式,我们现在要讲一讲危机应对它的流程和方式。根据前述的内容,由于在时间节点上面有这样一个区分,有分为常规和非常规,所以我们在常规的危机事件应对中间,我们和非常规事件应对就有不同了,这个不同在于,对常规的突发事件应对而言,最重要的是情境。任何的危机事件应对,应急管理,都包含了四个环节。第一,情境的积累;第二,预案的制订;第三,作出危机的决策;第四,进行危机的反应。这四个环节都是避不开的,但不同的危机事件,这四个环节重要程度不一样,对于常规性的危机应对而言,最重要的是情境的积累。

所以我们说“防灾减灾,有备无患:应急重在非急”,何为危机应对?如果我们对于危机有一个很好的应对措施,往往不是措施很得当,流程很科学,而是指对于这个危机有一种提前的预知。最好的应对方式当然是我知道这个危机,我了解这个危机,我对这个危机有所认知,所以,我在面对这个危机的时候,我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是慌慌乱乱,这是最好的应对。所以,防灾减灾最重要的其实是在非急,在于平时。我们在平时所要做的,为何说消防部门可以很好地有效地应对不同的火灾的发生,就在于它平时有一个很好的情境的积累,情境的积累是我们面对危机、作出危机决策的关键一步。而情境积累,其实也是我们作出任何的一个危机决策中间第一步首要环节,也是情景积累。如果我们熟悉,我们就可以按照我们已经制订的预案进行相关的应对,如果我们不熟悉,我们就会找到熟悉点,而人类的决策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情况,它往往有一种路径依赖,它首先会找到这个事件与那个事件,即与我熟悉事件的结合点或熟悉点,再根据于此作一个自己的判断,不是任何人类的决策都是脱离于任何的环境而作出来的,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与人作决策时大脑的一种活动状态不相符合的。所以,我们在作决策的时候,我们首先第一步考虑的也是情境问题,无论是常规的还是非常规的。

所以,我们要做的应急管理能力的基本要点就可以概括为这四个方面。第一,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第二,第一响应,快速处置;第三,统一指挥,协调一致;第四,属地为主,资源共享。

这在我们处理情境的过程中间,我们可以诞生出以下的四点经验。这也是我们在制订相关的危机应对预案的时候所要考虑的四点。

在情境知道了之后,我们所做的事情其实就比较简单了,我们可以重点突出工作、人员的安全、时间上的处置,是第一时间的应对,还是有一个足够的思考,再有处置的体系,是统一指挥还是权力下放,最后一个,应对的时候到底是以哪方面为主,是属地还是部门?这是我们在积累了情境之后,我们所要考虑的一些细节,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情境的建立。

(二)预案的制订

我们说每一起重大的事故背后都有29个征兆,每个征兆背后有300个事故苗头,每个苗头背后有1000个事故隐患,所以,重视预防和准备工作,永远是最为重要的。曾经有一段绕口令,也是西方的一段谚语,我在这里摘抄给大家,它其实讲的是重视预防和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从一个钉子开始推,最后推出来一个帝国的灭亡,从小事最终扩展到全局,这个也是我们预防和准备工作之所以重要它的一个前提和理由所在。所以,我们要防范于未然的话,我们要做好减灾和备灾的工作,然后要打有准备之仗。

1、预案的操作化

打有准备之仗中着重要强调的是预案的操作化,我们要明确地知道事前、事中、事后,谁来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责任如何承担?应对环节其实分四个方面,第一个环节,情境的积累。那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来积累情境?最重要的一个方

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通过预案。预案的制订和演习,为情境积累提供了种种的可能。现在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我们去调研都会发现,政府部门已经制订了很多的预案,但对于这些预案是不是具有可操作性或实际效果如何?现在还可以打一个大大的的问号。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间,发现预案其实是被束之高阁的。

这里讲了一个例子,以上海为例,2010年的时候上海发生了大火,当时是一栋高层的公寓起火,公寓里面住的主要是一些退休的老师,大火发生之后,整栋楼迅速地被大火包围,楼内的许多居民都没有办法撤离,这个楼是28层,底层是商场,2到4层为办公,5到28层为住宅,当时救援的一个现场有情境,大家再回过头去看那个视频也能注意到,当时有两架直升机是赶到现场进行救援的,因为那是高层大火,如果要灭火的话有两种基本方式。首先是要救人,安全第一,人员安全是摆在第一位的。直升机过去主要是为了救人。第二,通过高压水车把大火扑灭,这两种方式肯定是必不可缺的。但当时两架直升机赶到现场的时候发生了现象,直升机曾两度靠近试图通过索降的方式来救人,但当时现场浓烟很大,直升机没有办法靠近,能见度很低,而且救援人员贸然索降,自身也有很多的问题,最后直升机被迫地放弃了救援。那这样一个事情使得我们很诧异,这是2010年上海发生的一件事情,为何诧异?第一,直升机救援的时候应该首先想到的一个基本情境是高层发生大火,由于热空气上升,浓烟肯定是乘着上升气流往上蔓延的,所以,能见度低一定直升机救援

所要面对的第一困难,这是不用仔细地研究,我们就能够想到的一个情境,但当时上海的两架直升机居然没有考虑到这样一种情况,没有第二套方案,只有想到用索降方式来救援,它却没有预料到能见度低这样一种情况,这是很令人费解的。

第二,2007年的时候,上海市消防部门其实就已经经历了类似的一种演习,它当时破灭的是400米高的一个高层大火,据称,当时上海市就已经引进了40多辆德国产的一七式压缩空气泡沫主战消防车,这种消防车平均的供水高度有200米,最大的供水高度可达375米。但在这次救援过程中间却没有看到这些德国产的消防车的出现,救援物资在何处?可能连当时在救援现场指挥的上海市的同志也不知道,这可见我们平时的预案演习是到达一个多大的荒唐的程度,我们不太重视预案演习的效果,往往我们在预案制订和演习的过程中间,我们更加注视的是这个预案是不是一个漂亮的文稿,它的新闻效果及舆论的传播度如何,而待与真正预案制订出来以后是否可实施,我们考虑得并不周到。这还是中国城市化完全水平比较高的上海所发生的事情,我相信对于其他的城市而言,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情况,在他们的预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只不过他们没有这样一场大火的检验而已。

2、科学制订预案,构建应急数据平台

科学制订预案,就明确地摆在政府部门的面前,我们必须要构建一个应急的数据平台。这个数据平台包含这三方面的内容:

(1)危机识别

第一,危机识别。到底是不是一种不可接受的风险。对生命、健康、财产损失、经济社会安全的一种损失,包括历史因素,它是否由一些历史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

(2)脆弱因素和风险分析

第二,脆弱因素和风险分析。这个应急平台所要包含的数据库里,里面肯定要有地理和气候的一些相关资料,还包括技术上的一些薄弱环节及员工管理、培训、职责分工情况等,这都是应急管理平台上面所要包含的内容。

(3)应急能力评估

最后,应急能力的评估。是不是已经有了相应的管理和预案,相关的资源和设施在哪里。德国产的泡沫车的消防车到底在哪儿,能否在发生危机之后第一时间将这些应急物资调到应急管理的现场,发挥其最重要的一个作用,这是对于危机应对和灾害的减损而言,肯定是非常关键的一条。第三,当地可利用的资源和能力。除了已有的资源和设施之外,把范围再扩展一点,当地或周边所有的应急管理的资源和能力是不是已经掌握了。如果发生一起事故,需要一个大吊车,这个吊车在哪里?是不是能够第一时间赶到,这些都是我们在平时的预案制订过程中间所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将预案限定在几张纸上面。这样一个数据库的建立,一个数据平台的建立是方便我们进行一个科学的预案制订。

3、重视预案的演练和修订

预案制订了以后不能够仅仅把它放在抽屉里或领导的讲话中间,我们还要进行一个演练和演习。预案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预案能够有效地积累危机管理的情境。所以,如果拿着这个预案不演习,那情境是没有办法进行一个有效的积累的,我们要通过这样一种演习不断地修订预案,要总结经验,如果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该如何进行应对,如果条件变化了,我们是不是又有相应的处置方法。这都是我们进行预案演习中间所要重点关照的一些内容。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吉林省松原市因为是东三省的缘故,下岗职工很多,所以原来发生过一起群体性事件,是前郭石油相应的职工当时去堵塞铁轨的事情,具体的过程我不愿意多讲,但这个事情的处置,当时是作为一个正面的案例进行一个总结和反思的,为什么它可以作为一个正面的案例存在?对于这种群体性事件,其实地方政府的一个处置,很多时候是不成熟的,或处置起来也是不得当的,但前郭石化这样一个群体性事件,它当时处置得非常好,而且职工情绪安抚及当时事态的一个控制,都非常地得当,我们后来总结,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仅仅在这个事情爆发一个星期之前,刚刚公安部门联合了其他部门做了相应的事件的预案演习,这个事件爆发之后发现所有的这种情况跟当时演习一模一样,所以他们按步就班地进行处置,得到了很好的一个处置效果。所以情境的积累,预案的演习,是很多情况下危机应对是否得当和及时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公司运营管理流程

公司运营管理流程 公司管理工作,简言之,是“管好人,管好财,管好事”。在此,就公司人 资管理、财务管理及项目运行管理流程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人资管理流程 人资管理工作的三大重点控制是: ①岗位的设置及岗位职责确定。 ②人员的选聘和淘汰工作。 ③人员考评及培训工作。 ①岗位设置: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明确公司的组织设计和岗位定编工作。 经总经理起草报董事会审批后,严格按定编定岗要求执行。 ②人员选聘: 部门负责人提出要求→公司分管负责人签批→总经理签批→人资部负责人落实→人资部组织配合专业部门面试 填表格及签→订试用合同→专业部门培训后上岗 →人资部和专业部门考核合格后签正式合同 ③人员离岗:本人申请或部门劝辞→人资部谈话并审议劳动合同终了事宜→隶属专业部门谈话→隶属专业部门工作交接→行政管理部办公用品交接人资部离职协议财务部门接算

离职 ④人员考评: 行政管理部日常管理制度考评 隶属专业部门综合素质考评 ⑤培训工作: a、人资部公司基本情况及日常管理制度培训 b、专业部门岗位培训 c、国家要求的培训及学习 第二条 财务管理流程 财务人员由总经理选聘,财务部直接对总经理负责。公司的财务运作,严格按预算执行。预算内资金由总经理负责并经各分管负责人审批。预算外资金统一报董事长审批。 ①预算程序:公司各部负责人制定预算 公司总经理审议并记录 财务部审议董事长审批审批后预算分发各部财务部按预 算审核 ②预算内费用核销程序:公司各部负责人同意经办人办理并按财务要求制单公司负责人审批财务部审批核销。另公司总办费用 报公司总经理审批,总经理费用报总办成员审批。 ③预算外费用。

项目管理流程及规范

项目管理流程及规范 2016年11月09日

目录 1. 文档目的 (3) 2. 项目流程 (4) 3. 项目流程规范 (5) 3.1需求(调研)分析 (5) 3.2产品低保真原型 (5) 3.2原型/需求评审 (5) 3.3项目立项 (5) 3.4需求确认 (6) 3.5项目周期重新估算 (6) 3.6活动(功能)时间估算 (6) 3.7需求变更管理 (7) 3.8风险预警 (7) 3.9进度控制 (7) 3.10质量管理 (8) 3.11产品发布 (8) 3.12项目验收 (8)

1.文档目的 本文档是为了解决公司人员对项目流程不清晰的问题,特别是项目组成员,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达到合理管控项目,有制度可依。从而杜绝或减少项目排期混乱、随意插队等现象。

2.项目流程

3.项目流程规范 3.1需求(调研)分析 1、明确项目范围 2、明确项目目标 3、识别项目干系人并管理期望 4、整理项目需求 5、可行性分析(技术、经济、操作) 6、预测项目风险 7、以上内容形成项目概况报告,并包含初步的里程碑点和排期表 8、(外部如有需要可以实地考察,调研,需准备调研表格,做完后签字) 9、(如有方案或合同,项目经理需要仔细逐条过一遍,找出和实际的差异,内容形成差异 报告含在项目概况报告里面) 3.2产品低保真原型 1、交付产品经理项目概况报告,项目和产品、需求方开会讨论需求 2、产品出完整的低保真原型 3、项目经理需要对原型做检查,确保达到需求要求 3.2原型/需求评审 1、提前一天通知相关人员(项目、产品、前端、研发、业务、测试、运维)进行原型评审 会议 2、新的比较大的功能改动需要单独开展,小的需求和已有的小改动的评审可以含在立项会 上开展 3、会议上所有人需要发表对原型的看法,业务和项目要注意原型是否真满足了需求 4、会议需要得出明确的结论,结束后形成会议纪要 3.3项目立项 1、邮件提前通知参会人员,包含业务、项目、产品、设计、前端、后端人员。邮件中需要 包含明确的会议时间点,参会人员,会议预计持续时间、会议主题等要素。 2、会议立项 1)任命项目经理,组成项目团队 2)项目经理主持会议,先介绍项目概况,展示项目概况报告; 3)项目经理讲解原型,讲解具体需求,细节由对应产品补充说明;项目不清楚时可由

公司运营管理制度汇编

公司制度 公司架构及职能范围 各部门岗位职责 公司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 人员管理和招聘 公司保密条款

第一章公司部门职能范围公司架构 财务部会计出纳 营销部 国内业务 国际业务 行政部 人力资源 采购 总经理 董事会

电子商务售后服务物流仓库 市场部行政管理

第二章各部门岗位职责 一、行政部 行政部作为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营销中心办公事务管理;目前兼负责物流,仓储。 行政管理:负责公司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制度管理、文档管理、考勤纪律、办公支持和公关接待等事宜。 人力资源管理:负责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绩效考评、薪酬计核、职位管理、人事调整、员工档案管理、员工招聘、培训和员工关怀等事宜。 公司办公事务管理:负责公司的办公事务管理,如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各种工作会议的组织工作等。具体职责如下: 1、拟定或协助拟定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 2、起草或协助起草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需要的各种文件; 3、负责行政公文的签收、登记、流转、归档及业务文件的整理、归档; 4、协调解决各部门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5、组织安排行政及其他会务,协调接待工作;

6、负责公司对外宣传及联系工作,管理公司网站; 7、负责公司文件、信函的发送、接收工作; 8、负责公司行政公章的保管、使用及各类文件的缮印; 10、负责公司日常办公用品、宣传品、名片的定制、保管、发放。 11、拟定公司人事、劳资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12、拟定公司机构设置或调整方案; 13、负责公司员工的定岗定编工作; 14、负责公司员工的招聘工作; 15、拟定员工薪酬、福利等分配激励制度体系,并组织具体实施; 16、负责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17、管理员工休假和考勤。 二、营销部: 1、营销部负责制定并推进实施全面的销售战略、销售方案,公司产品推广,业务渠道拓展,客 户开发,并对相关行业、市场进行前景分析及研究,制定市场营销方案,有效地管理客户。 具体职责如下: 1、协助总经理建立全面的销售战略; 2、制定并组织实施完整的销售方案; 3、与客户、同行业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引导和控制市场销售工作的方向和进度; 5、组织部门开发多种销售手段,完成销售计划及回款任务; 6、管理销售人员,帮助建立、补充、发展、培养销售队伍;

公司运营管理流程1

公司运营管理流程 公司管理工作,简言之,是“管好人,管好财,管好事”。在此,就公司人 资管理、财务管理及项目运行管理流程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人资管理流程 人资管理工作的三大重点控制是:①岗位的设置及岗位职责确定。②人员的 选聘和淘汰工作。③人员考评及培训工作。 ①岗位设置: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明确公司的组织设计和岗位定编工作。 经总经理起草报董事会审批后,严格按定编定岗要求执行。 ②人员选聘:部门负责人提出要求 公司分管负责人签批 总经理签批 人资部负责人落实 人资部组织配合专业部门面试 填表格及签订试用合同 专业部门培训后上岗 人资部和专业部门考核合格后签正式合同 ③人员离岗:本人申请或部门劝辞 人资部谈话并审议劳动合同终了事 宜 隶属专业部门谈话 隶属专业部门工作交接 行政管理部办公用品交接 人资部离职协议 财务部门接算 离职 ④人员考评: 隶属专业部门综合素质考评 ⑤培训工作:a b 、专业部门岗位培训 c 、国家要求的培训及学习 第二条 财务管理流程 财务人员由总经理选聘,财务部直接对总经理负责。公司的财务运作,严格 按预算执行。预算内资金由总经理负责并经各分管负责人审批。预算外资金统一报董事长审批。

①预算程序:公司各部负责人制定预算公司总经理审议并记录 财务部审议董事长审批审批后预算分发各部财务部按预算审核 ②预算内费用核销程序:公司各部负责人同意经办人办理并按财务要求制单公司负责人审批财务部审批核销。另公司总办费用报公司总经理审批,总经理费用报总办成员审批。 ③预算外费用。预算外费用原则上不得发生。确有必要报董事会批准后方可发生,并经董事长审核后核销。 第三条项目运作流程 每一个项目的良好运转是公司效益的源泉,项目运行的好坏取决于项目的前期策划及过程管理。流程如下: ①前期策划。部门负责人草拟策划书及合同公司负责人签署合同 策划部、销售部等负责人进行项目策划分析策划成果的相关部分内容转各相关部门,并对项目部负责人交底签立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进入现场实施 ②过程管理。以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为依据,由工程管理部整体负责过程管理。其他相关部门在服务的同进,督促各部门与项目部相关工作。结果反馈到工程管理部或各公司负责人,再由工程管理部汇总报各分管公司负责人。 第四条本办法自二零一三年六月起实施。

制度流程管理制度

1 总述 1.1 制度/流程管理流程树 : 1.2 目的 为使公司颁布的体系文件(质量体系、服务体系、信息安全体系等)、管理制度、业务及管理流程、部门内部管理制度等文件在使用过程中得以正确执行,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和改进,不断完善公司的制度体系,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3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 1.4 职责 1.4.1 企管部:统一负责公司各类体系文件、管理制度、流程、规范、标准、临 时规定等的协调管理。 1.4.2 各部门:明确本部门制度/流程建设要求和计划,并负责具体制度/流程的制

定,涉及到跨部门的需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讨,涉及到部门内部的企管部仅 备案及审核是否与公司规定冲突。 1.4.3 关联部门:提出修改和会签意见,并对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 1.4.4 技术中心/企管部:负责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的管理。 1.4.5 人力资源部:负责工作标准(部门职责、岗位说明书、课程表等)的管理。 1.4.6 总裁办:负责行政公文的管理。 1.5 定义、分类及编号规则 1.5.1 体系文件:在ISO9000系列、20000系列、27000系列内的一、二、三级受 控文件;分为一级文件、二级文件、三级文件; 按相关体系文件编号规则编号。 1.5.2 受控管理制度、流程:在公司范围内执行的具有较大稳定性的管理规章; 按职能分类,分为品质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类、行政管理类、财务管理 类、营销管理类、技术管理类、安全管理类、其它类 1.5.3 临时规定:带有明显时间性的临时管理规章; 按时间分类。 1.5.4 部门内部管理制度:各部门自己制订或修订的仅在部门内部执行的管理规 章。 按部门分类。 1.5.5 标准:是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 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 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按属性分类,分为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1.5.6 基础标准: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 意义的标准。例如术语标准,符号,代号,代码标准,量与单位标准等。 1.5.7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1.5.8 管理标准:对需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如与实施及保障开发、生产、质量、 能源、计量、工艺、设备、安全、卫生、环保、物流等技术标准有关的重 复性事项)所制订的标准。 1.5.9 工作标准:对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即在执行相应技术标准和管理标

运营管理部工作梳理

运营管理部工作梳理 1 战略管理 1.1 事业部发展规划 1.2 新项目规划 1.2.1 新项目立项 1.3 对标学习 2 计划运营管理 2.1 计划 2.1.1 文商事业部年度目标责任书:年度经营计划、年度预算 2.1.2 单位/部门年度目标责任书 2.1.3 文商事业部月度经营计划 2.1.4 单位/部门月度绩效考核计划 2.1.5 月度/季度应收计划(财务出具月度、季度应收计划表) 2.2 运营 2.2.1文商事业部月度经营分析报告 2.2.2 单位/部门月度绩效考核打分排名、月度分解指标完成情况通 报 2.2.3月度/季度应收预警 2.2.4 欠收账款统计、分析、预警 2.2.5 周经营数据跟踪统计 2.2.6 单位/部门运营基础数据统计 3 运营会议管理 3.1 控股会议 3.1.1 控股集团中高层年度、半年度、月度经营分析会(汇报PPT)3.1.2 控股集团运营条线月度经营分析会(汇报PPT)

3.2 文商事业部会议 3.2.1 定期会议:周例会、月度经营分析会、总经理办公会、半年度/年度经营分析会 3.2.2 不定期会议:战略会、新项目立项会、专题会、头脑风暴会 3.3 会议组织及实施 3.3.1 会议通知(会议议题、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流程、汇报资料、注意事项) 3.3.2 会议事项落实(图文简报、会议纪要/记录、重点工作统计表/督办表) 4 招标采购管理 4.1 招采计划编制 4.1.1 年度招采计划 4.1.2 季度招采计划 4.1.3 月度招采计划 4.2 招采信息发布 4.3 招采分类 4.4 招采实施、监督(月度/季度自查) 4.5 供应商库建立、维护 5 管理/服务品质 5.1 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含制度、标准、流程等内部管理文件) 5.2 问题沟通机制 5.3 问题解决机制 5.3.1 疑难复杂问题 5.3.2 日常普通问题 5.4 问题自查 6 管理授权(含OA流程)

企业运营管理制度

企业运营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规章制度和责任。规章制度侧重于工作内容、范围和工作程序、方式,如管理细则、行政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责任制度侧重于规范责任、职权和利益的界限及其关系。本文就管理细则、经营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部门经济责任制度、管理者经济责任制度。 一、组织框架 wang 二、部门岗位职责 1、综合办公室工作职责 (1) 组织、安排、落实公司各类会议的会务工作。 (2) 负责公司的日常接待工作(包括信访、投诉等)。 (3) 负责公司各类文件的收发、传阅和归档工作。 (4) 负责公司的日常行政工作(包括办公用品的采购,行政日常支出总经理 运营主管 人事部经理 财务经理 总经理助理 区域经理 人事专员 内勤 会计 考核员 出纳 综合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文员 人事部 财务部 运营部 综合办公室 网络部 技术部 推广部(电商)

报销等)。 (5) 负责公司工作用车的管理工作。 (6) 各类资产登记、造册及设备保养、维修、管理。 (7) 负责公司的日常考勤工作。 (8) 公司文印、统计、宣传、公示栏管理等。 (9) 负责公司的节假日值班安排及安全保卫工作。 (10)负责公司网页的管理工作(包括网页的设计、规划、信息上传和维护等)。 (11)负责公司的各类文字的撰写工作(含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大事记等工作)。 (12)每月工作计划的收集、编制和公布;负责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 (13)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2、财务部工作职责 (1)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负责公司财务的各项管理工作。(2)负责公司各时段的财务报表工作。 (3)负责公司各类收入和支出的记账、分类及报销工作。 (4)负责监督公司财务预算和决算的情况。 (5)负责与学校财务处的沟通、协调工作。 (6)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3、人力资源部工作职责 ⑴、负责公司的人力资源整体规划;

公司流程管理

公司流程管理 什么是流程 1.流程的定义 流程(process)的定义是:一个或一系列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出现——单个或一系列连续的操作。简单地说,流程就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活动。 公司所从事的几乎所有活动都包括一个流程。流程是单个或一组活动,先获取输入,再向内部或外部用户提供输出。不管公司规模的大小,它每天都利用成千上万的流程创造产品和服务。 企业流程有很多种类,包括生产、交易、销售和招聘等各种流程。生产流程是指依靠机器生产,对原材料进行物理加工,并把最终产品交付外部用户的过程。它不包括货运、配送或促销等各种过程。交易流程则为生产流程提供支持,或者也可能作为一个独立、单一的流程而存在,例如订购原材料,整理工资单或处理客户订单等。 2.流程的三个基本要素 流程具有三个基本要素:输入、活动和输出。输入情况会影响输出情况,输出的是令客户满意的方式,输出的时间要尽可能的越短越好。 如果要让客户满意,即客户得到一个满意的输出,人们就必须有好的输入和活动的方式。通过调整输入和活动的方式,就可以拥有好的输出了,这是一个完整的流程,流程是企业进行具体管理的着眼点。

公司的流程管理 为什么要进行流程管理 企业是一个从投入到产出的转换系统,它将多种输入转换为多种输出,如将原材料、半成品等经过生产转换成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这种转变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的流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公司的流程管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要通过流程来实现 流程控制是公司整体功能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只有抓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在精细管理中,只有每位员工和每个部门都尽职尽责,公司才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公司必须将着眼点放在流程管理上。 流程是连接企业生产和客户需求的纽带,流程的输出来自于客户的需求和公司的目标,人、资金和材料等方面的输入通过某些步骤转化为输出。低成本输入,高质量输出,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流程来实现,如果没有流程,材料永远无法成为产品。 2.流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产品或服务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流程来实现,公司产品和服务的优劣差异体现在顾客的满意程度上。通常各公司的流程都有所差别,造成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成功的公司,其赢得顾客好评的原因往往就是对细节问题的重视。细节问题一点儿也不能马虎,其产品的合格率或服务的满意度自然要比一般的公司要好得多。 因此,流程控制的好坏是衡量公司管理水平的一个最佳的标准。关注细节,流程控制得

流程管理制度新版-制度流程

流程管理相关说明 一、目的: 企业运行流程中,流程质量决定企业的运行效率,也决定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 通过制定规范的公司流程管理制度,确定参与流程者得职责,理顺公司流程编制程序与方法,从而加强公司对流程的控制管理,提高公司流程运行质量,最终达到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目的。 二、流程主体: 流程所有者:办公室主任。 流程承担者:流程管理专员。 流程协作者:各部门负责人及各级流程参与人员 注:有关流程管理者、所有者、承担者及协作者的定义及解释详见“七、名词解释” 三、使用范围: 公司正常经营活动都使用本流程管理制度进行规范。 四、流程边界: 信息输入:满意度调查、流程执行监督及质量审核结果 信息输出:流程文件 活动起点:发现流程编制与优化的需求 活动终点:对流程执行进行执行监督及质量审核,并提出改善意见 五、流程管理程序: 5.1管理程序流程图 5.2流程管理程序步骤 5.2.1流程需求 公司各部门围绕客户满意原则与公司发展规划要求,根据日常流程执行工作的监督及审核结果,不断发现流程编制与优化的需求与机会,提出流程编制及优化的建议。 5.2.2流程编制 办公室根据公司的业务模式及发展规划编制和优化优化公司整体流程体系结构,各部门在公司整体流程体系结构要求下,运用科学流程方法,依据客户满意原则及闭环原则,根据实际业务的特点,按公司流程统一格式编制和

优化各主流程,并可进一步细分编制并优化子流程和操作流程。 5.2.3审批及发文 根据流程的不同层次,按以下权限对流程进行审核审批并发文。 公司各级流程都需由办公室在发文前进行审核,公司主流程再由公司总经理审批后发文,子流程及操作流程则由编制部门分管领导审批后发文。 5.2.4流程培训 审核通过后,由各流程所有者对流程各承担者及写作者进行培训,保证流程各主体都能理解流程执行应达到的效果、流程运行的规范步骤和流程考核的指标,以确保流程运行后能达到流程要求的效果。 5.2.5流程运行 由流程各主体按流程规定开展工作,并得到预期的效果。 5.2.6执行监督 流程实施后,由流程所有者所负责流程的操作的规范性及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监督,考核流程承担者是否严格按照流程规范开展工作及是否达到流程中规定的指标要求,并根据监督结果不断改进流程执行管理,使流程运行效果达到流程编制要求。 5.2.7质量审核 流程实施后,由流程管理者根据对流程运行的过程跟踪、流程指标要求结果的分析、客户满意度调查及反馈,审核流程运行的质量,并根据流程质量审核的结果,对存在问题及需要调整的流程环节提出优化建立,并协助与督促流程所有者对流程的执行管理进行改进,必要时进行流程重新设计与优化,不断提高流程运行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运行效率。 六、流程编写格式规范 6.1公司流程文件必须包含以下要素: 6.1.1流程的名称 6.1.2目的:制定与执行流程计划起到的作用和达到的目的。 6.1.3适用范围:流程所适用的业务类型或范围。 6.1.4流程主体:流程中涉及的相关角色,具体包括流程所有者、流程承担者及流程协助者。 6.1.5流程边界:流程信息和活动的起止点,是不同流程之间的接口,保证流程的顺畅衔接。 流程边界由流程所有者和办公室共同确定。 信息输入:流程与上道流程的接口,表现形式为表单。 信息输出:流程与下道流程的接口,表现形式为表单。 活动起点:主体流程活动的起始点。 活动终点:主体流程活动的终止点。 6.1.6流程图:适用规范绘图符号及要求,通过图形模式描述流程过程。 6.1.7流程步骤:以文字方式详细描述流程步骤,注意各步骤必须有明确的活动主体。

流程管理的原则

流程管理的原则 《牛津管理评论》https://www.360docs.net/doc/827017708.html, 不久前,笔者受远大总裁张跃先生的邀请到长沙“远大城”访问,源于张总最近提出了“学华为,抓流程,促发展”的口号,希望我这个当时华为流程重组的总负责人给他提出一点建议。这令笔者感到挺意外,因为大家知道远大的制度建设非常完善,对工作中的每件事情都有分解和详细的规定,可以说是国内企业制度建设的典范。但是,张跃在7月份,通过对华为短短3个多小时的考察和交流,就意识到了远大在流程管理方面的差距。 确实,流程管理远非设计一些流程,制定一些制度,然后贯彻执行这么简单,也不象哈默和钱皮提出的流程再造那么激进。记得95年底,笔者受哈默和钱皮的流程再造思想的影响,给任总提出在华为进行流程重组的报告,任总很快就批示同意。这样从96年开始,华为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流程设计、重组和优化工作。历经近十年的时间,华为终于建立了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流程,如华为的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集成供应链(ISC)流程。回顾这段历程,除了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借鉴最佳实践,对流程进行设计和梳理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围绕流程本身的目的,确定流程管理的指导原则,对流程进行持续的管理和优化。

首先,流程是因客户而存在的,流程的真正目的是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我们经常讲流程的起点是客户,终点也是客户。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门的藩篱我们明显忽略了客户,甚至不知道客户是谁。从为客户服务出发,在流程管理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明确流程的客户是谁、流程的目的是什么 ◆在突发和例外的情况下,从客户的角度明确判断事情的原则 ◆关注结果,基于流程的产出制定绩效指标 ◆使流程中的每个人具有共同目标,对客户和结果达成共识 其次,流程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和来源。麦当劳采用统一的、标准化的流程,使得全球任何一家麦当劳餐厅做出来的汉堡包都具有独特的麦当劳风味。一个公司要在产品上取得持续的成功,光祈求先见之明是行不通的,偶然依靠好的构想(idea)领先于对手也只是暂时的,关键要建立一流的产品开发流程,使创新的产品通过这一流程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为了达成构筑竞争优势的目的,在流程管理中应该做到: ◆根据公司业务战略设计独特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模式λ ◆使经验和知识得到积累和继承λ ◆形成企业自身的最佳实践并持续提升λ ◆降低运作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力λ

企业运营流程具体是什么.doc

企业运营流程具体是什么 企业运营流程 即企业管理部门的日常作业流程。 是一个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或者贸易等等企业工作的程序。比如一件事情,在企业中由上至下规定了各个涉及部门的工作规章、工作流程以及相关职责等等。 一些详细的各流水线的作业流程也就构成了整个企业的作业流程。 运营流程(Operations Process) 执行力三大核心流程:人员流程用正确的人;战略流程做正确的事;运营流程用正确的方法。 运营流程指的是为战略的实施人员提供明确指导方向。也即领导者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运营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出一份能够将战略和人员及结果联在一起的运营计划。战略流程界定了企业希望行进的方向,而人员流程则界定哪些人该参与其中。至于运营流程则是为这些人员指明路径,并将长期的产出切割成短期目标。为达成这些现时现地的目标。 运营流程,是对人员开展工作进行指导、说明。领导者制订完

战略后应指出一条达到目标的路线。领导者的执行力要通过运营流程,通过具体的运营设计来实现,这也是最为困难和最讲艺术性的部分。举个例子:部队要到河对岸去,过河的目的已经很清楚,关键在于过河的方式和过程。也就是解决好是造船过河还是搭桥过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性原则,就是要拐大弯。也就是说对企业运营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要打足提前量,及早进行设计,不能事到临头再踩刹车,拐急弯,只有拐大弯,问题的解决才会平稳,遇到的阻力也会较小,对企业震荡与损失也能减小到最低限度。在执行力组织三个核心流程中,人员流程最为重要,人员是一切的基础,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依赖与人员。 运营流程的内容 运营计划包括企业预定在一年内完成的各项方案。以期盈余、销售、获利率与现金流量等指标均能达到预定水准。这些方案涵盖新产品上市、行销计划、把握市场优势的销售计划、标明产出水准的制造计划、改善效率的生产力计划,等等。运营计划所根据的假设系以现实状况为基础,同时经过与财务人员与实际负责执行的业务主管讨论而得。举例而言,GDP 成长率、利率水准、通货膨胀等因素会对运营计划内的业务发生什么影响?如果某个重要客户大幅修正计划,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后果?运营计划具体说明企业各个不同单位应如何协调步伐达成目标,并探讨其中必

制度与流程管理办法

制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使集团公司制度管理工作有序、规范各项管理制度真正落实到各个管理环节当中,使按章办事、按章操作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术语 本办法所称的制度(即管理制度),是指由集团公司各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组织起草的,以集团公司名义颁布的有关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和综合管理等行为的、具有长期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条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所有部门、分子公司。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集团经营管理部是管理制度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1.编制修订管理制度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关具体管理规定; 2.组织对送审管理制度进行综合性审查; 3.汇编集团公司管理制度,组织研究管理制度建设相关问题并提出改进 的建议; 4.组织有关部门对管理制度执行冲突进行协调处理; 5.指导和监督相关部门和下属分子公司的制度管理工作。 第五条集团总部各部门/各分子公司职责 1.组织执行集团公司相关规章制度; 2.在集团公司相关制度框架下,编制本系统和本单位相关管理制度,并组 织实施; 3.接受集团经营管理部对制度体系建设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公司制度体系 第六条规章制度制定和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1.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规章制度的合法合规; 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总结规章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吸收公 司管理的优秀成果,融合提炼,持续创新,保持规章制度的先进性; 3.坚持规范与效率的统一。突出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管理控制,既 关注过程、更关注结果; 4.坚持管理制度与流程体系、一体化管理体系、内部标准化体系等一体 化的原则,对同一事项或管理活动、原则上只受单项规章制度的约束。 有计划、有组织的推进管理制度与流程体系、管理体系、内部标准体系实现一体化的进程; 5.严格履行规章制度管理程序,保障规章制度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6.坚持规章制度制定与实施并重。 第七条管理制度应当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1.制度编制目的、依据和原则、适用范围等; 2.管理活动涉及部门和单位相关职责; 3.管理事项和内容; 4.活动开展流程和程序; 5.对该项制度监督检查方法和程序; 6.违规责任; 7.颁布和解释部门,及制度生效时间。 第八条管理制度格式的基本要求: 1.名称规范并符合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 2.公司专业管理制度名称一般采用“制度”“管理办法”或“规定”;已 制定“管理办法”或“规定”的,(其后续的辅助性管理制度名称一般应使用“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补充规定”等); 3.内容顺序按照总则、分则、附则的先后逻辑排列,分则直接以“章” 形式表述,在制度内容中不出现“分则’字样; 4.涉及管理事项范围广、内容多的可以分章、条、数字等分类,涉及管

运营中心营运管理部工作流程

运营中心营运管理部工作流程 一、运营中心 运营中心是公司的的直接业务部门,代表公司管理所属直营门店,保证门店运营顺畅,本部门设有营销部、运营管理部如下图:

说明:1. 管理部设置岗位管理部主任和管理部督导专员各1名; 2. 区域是运营管理部的一个管理单位,一般4个以上同一个区域内的门店即可成立 管理区域,区域负责人为区域经理,一般区域超过5家分店(含5家),区域可 增设区域经理助理1名,主要协助区域经理开展本区域各项运营工作; 3. 未设置区域的门店直接由管理部负责。分店一般设立7种岗位,为店长、前厅主 管、厨房主管、出品员、收银员、服务员、外卖员。承担收台、传粉、仓管、出 品、分单等具体工作的岗位统称为服务员、出品员,具体的岗位职责详见下文。三.运营中心部门职能 3.1 根据公司整体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努力巩固原有客源和原有市场,不断拓展新客 源和新市场,对运营收益目标的达成和市场网络拓展目标的达成负责; 3.2负责制定运营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公司市场竞争状况和经营开展情况,出台科 学的经营管理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3.3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运营中心发展规划和不同时期的营销计划,根据市场竞争情况 和经营开展情况,策划和实施战术性的经营管理项目,以加速规划的实现; 3.4负责全权管理所有直营分店,规范分店的运作,持续开展分店运行督导,及时纠正执 行缺失,确保分店管理正常且可持续发展; 3.5 指定部门培训计划,对于所属部门员工进行分级培训,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工作 技能,制定符合分店实际干部培养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3.6 深入开展市场调查,定期组织各类市场调研和进行不间断的日常市场调查分析,分 析、测试行业与市场的发展变化的趋势,对公司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和竞争对手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评估,根据顾客需求进行产品淘汰和建议开发,对于产品价格和定位进行建议调整,提高产品竞争力; 3.7 提炼部门的核心竞争点,打造部门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与公司各职能部门的深入沟 通与协调,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与满足顾客的能力,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3.8 指导各分店建立完善固定资产档案,严格审批,规范固定资产的申购、异动、报损, 确保所属部门固定资产得到有效利用和安全管理。 3.9 建立安全预防和处理机制,对于分店安全管理进行指导,确保分店各项安全环节操 作规范,尽力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10通过分店的规范运作,提升顾客满意度建立公司良好的口碑,积极开展社区活动和 公共关系活动,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进而形成公司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3.11不断对运营中心整体业务运作流程进行深入检讨,在努力确保顾客需求得到有效满 足的条件下,不断加强对运营中心业务运作各个环节的监控与管理,降低运营业务成本,提高部门整体经营效益; 3.12根据公司整体规划,建立个性鲜明的部门运作风格,不断的培训和纠正工作措失, 围绕各个核心开展活动管理,打造部门井然有序、朝气蓬勃、能征善战的团队形象与工作氛围树立良好的部门运作文化。

(完整word版)某公司流程管理制度

***号 流程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建立公司级统一的流程管理方针,保障公司流程体系的建立、维护、优化、E化、日常运作由合适的组织在合适的时间和程序下做合适的事情,兼顾效率和风险,使流程体系具备自我完善的机制,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业务发展而持续改进,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涵盖**集团(下称“公司”)所有业务系统和部门,适用于所有业务流程。“**集团”是指**控股有限公司、其附属公司、及为会计而综合入账的公司,包括但不限于**有限公司。 3、定义和缩略语 3.1 流程管理制度 指公司规定的关于流程管理需遵守的统一的原则,管理模式、职责和规范,是流程规范化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3.2 高阶流程 指公司层面比较宏观的流程,实际是具体流程的集合,一般指一级流程和二级流程。 3.3 低阶流程 低阶流程指具体的操作性流程,活动流向性明显,一般指三级以下(包含3级)的流程。 3.4域

从企业整体视角形成的最高层的流程框架称为企业系统级流程,域是构成这个框架的宏观要素,一般对应为一级流程。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一个业务或职能领域,比如,研发管理作为一级流程,是一个域。 3.5 域过程 域过程是构成域的主要过程,一般对应为二级流程。比如,产品或服务开发作为研发管理域中的二级流程,是一个域过程。 3.6 子流程 流程具备层次性,组成流程的某些活动本身(或活动的集合)也可以是一个流程,它将继续分解为更具体的活动,这样的流程叫子流程。子流程因其层级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级别,如一级子流程、二级子流程等。 3.7 流程owner 指流程的主人,是作为某流程主要执行或控制主体的业务部门或岗位。 3.8 流程责任矩阵 是表达流程主要责任者和其他参与者角色的矩阵,它反映了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对应关系。一般一个流程有一个主要责任者,其他的属于参与者。 3.9 PMO 是Process management office的缩写,即流程管理委员会,为公司级流程管理部门。 3.10 E化 指流程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和支持日常运作,与手工执行方式相对应。4、流程管理原则 4.1 业务流程 流程作为贯穿组织架构的工作流转过程,应有公司级统一的业务流程体系。流程体系中应对流程进行分类分级,且需要保持高阶流程在公司层面的统一。 公司级统一制定发布的低阶流程在其适用范围内各业务系统必需遵守,不允许另行制定和执行本系统个性化的流程;对于公司级暂不统一规定的流程,需要建立和维护时由流程的owner发起,按照附录2《流程建立、维护流程》中相关规定进行审核,确定使用范围,并由流程管理部门根据流程建设计划考虑是否在

软件开发流程管理规范标准

软件开发流程管理规范 软件开发流程管理规范 (1) 一、概述 (2) 二、流程 (2) 三、附件 (3) 附件一、编码规范 (3) 1、命名空间 (3) 2、命名规则 (3) 2.1文件夹及相关文件命名规则 (3) 2.2数据库表命名规则 (4) 3、代码规范 (4) 3.1代码分层结构 (4) 3.2编码规范 (5) 4、注释 (6) 4.1注释模板设置 (6) 4.2手工添加注释 (7) 4.3注释要求 (8) 附件二、软件需求申请表 (9) 附件三、软件开发申请表 (10) 附件四、项目组成成员表 (11) 附件五、项目策划/任务书 (12) 附件六、WBS表 (13) 附件七、项目进度计划表 (14) 附件八、项目风险管理表 (15) 附件九、项目沟通计划表 (16) 附件十、项目会议纪要 (17) 附件十一、项目状态报告表 (18) 附件十二、项目变更管理表 (19) 附件十三、项目总结表 (20)

一、概述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各部门对软件需求的激增、提高效率的工作要求,IT部门承接的 软件开发项目越来越多,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软件开发流程不明确,软件项目的随意性较大、可追溯性较差、可统计性模糊、可预测性不足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直接的问题。为了适应公司的发展,IT部软件开发项目特制订本流程。 二、流程 由上图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一、需求部门: I、需求部门首先需要填写《软件需求申请表》,说明需要开发的软件具体用途径、目前 工作模式、工作不方便之处、基本功能等信息; II、待 IT部门评审通过后,通知需求部门,填写《软件开发申请表》,具体列明需要实 现的功能、目前工作流程、使用系统后需要达到的状态,可节省的人力、物力,调高的效率等信息; III、软件开发测试完成之后,接受 IT部门的软件使用培训,并填写《参与培训确认单》; IV、软件试用结束后,填写《软件验收表》,完成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 V、在开发测试过程中,遇到开发风险增加、需求变更等,都需要配合 IT软件开发人员填写相关的《项目风险管理表》和《项目变更管理表》。 二、IT部门: I、积极对需求部门提出的《软件需求申请表》进行评审、审批,限 3个工作日完成, 及时反馈结果给需求部门;

营运部工作流程模板

营运部工作流程

一、运营中心 运营中心是公司的的直接业务部门, 代表公司管理所属直营门店, 保证门店运营顺畅, 本部门设有营销部、运营管理部如下图:

说明: 1. 2. 区域是运营管理部的一个管理单位, 一般4个以上同一个 区域内的门店即可成立管理区域, 区域负责人为区域经理, 一般区域超过5家分店( 含5家) , 区域可增设区域经理助 理1名, 主要协助区域经理开展本区域各项运营工作; 3. 未设置区域的门店直接由管理部负责。分店一般设立7种 岗位, 为店长、前厅主管、厨房主管、出品员、收银 员、服务员、外卖员。承担收台、传粉、仓管、出 品、分单等具体工作的岗位统称为服务员、出品员, 具 体的岗位职责详见下文。 三.运营中心部门职能 3.1 根据公司整体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 努力巩固原有客源和原 有市场, 不断拓展新客源和新市场, 对运营收益目标的达成 和市场网络拓展目标的达成负责; 3.2负责制定运营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公司市场竞争状况 和经营开展情况, 出台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案, 并在实施过程 中不断加以完善; 3.3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运营中心发展规划和不同时期的营销 计划, 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经营开展情况, 策划和实施战术 性的经营管理项目, 以加速规划的实现;

3.4负责全权管理所有直营分店, 规范分店的运作, 持续开展分店 运行督导, 及时纠正执行缺失, 确保分店管理正常且可持续发展; 3.5 指定部门培训计划, 对于所属部门员工进行分级培训, 提高员 工的思想素质和工作技能, 制定符合分店实际干部培养机制,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3.6 深入开展市场调查, 定期组织各类市场调研和进行不间断的 日常市场调查分析, 分析、测试行业与市场的发展变化的趋势, 对公司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和竞争对手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评估, 根据顾客需求进行产品淘汰和建议开发, 对于产品价格和定位进行建议调整, 提高产品竞争力; 3.7 提炼部门的核心竞争点, 打造部门的核心竞争力。经过与公 司各职能部门的深入沟通与协调, 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与满足顾客的能力, 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3.8 指导各分店建立完善固定资产档案, 严格审批, 规范固定资产 的申购、异动、报损, 确保所属部门固定资产得到有效利用和安全管理。 3.9 建立安全预防和处理机制, 对于分店安全管理进行指导, 确保 分店各项安全环节操作规范, 尽力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10经过分店的规范运作, 提升顾客满意度建立公司良好的口碑, 积极开展社区活动和公共关系活动, 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形

景区运营管理工作流程docx

景区运营管理综合服务一般工作流程 在签定合作协议后,达沃斯巅峰就“景区运营管理综合服务”项目一般按以下七个阶段的工作流程与内容开展工作,分别是:工作筹备阶段、调查评估阶段、进场准备阶段、方案编写与论证阶段、具体工作实施阶段、完善与交接阶段、运营与监管阶段。 一、工作筹备阶段(合同签订后3—5天) 1、项目拓展资料移交 在合作协议签定后,相关项目合作协议及景区基础资料将由景区发展部(商务部门)整理转交公司经营管理中心 2、成立筹备工作组 3日内由经营管理中心总监组织项目筹备会,牵头成立“XX景区运营管理综合服务项目筹备工作组”,根据项目规模与合作内容确定由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或经营管理中心总监担任筹备组组长,项目筹备工作组成员一般由管理部门(经营管理中心)与技术支持部门(管理咨询部)抽调人员组成,包括:景区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中心项目管理专员、管理咨询部负责人、景区策划师、景区培训师、景区运营管理专家等专业人员组成,下设三个组:常驻管理项目组、技术支持组、专家指导组,由商务经理与项目管理专员任联络协调人。 3、编制工作计划 由组长组织编写《XX景区运营管理综合服务项目筹备工作组工作计划纲要》,内容包括:调查评估及进场准备两阶段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各成员工作职责与任务分解、各阶段工作纲要等,在提交甲方沟通认可后,开始准备调查评估和进场的各项工作。 二、调查评估阶段(合同签订后10—15天) 《工作计划纲要》确认5日内,由组长组织工作组成员进驻景区开始调查评估工作,调查评估工作一般为期3—5天,成员包括:组长、专业人员(运营、策划、培训类)各1名、拟派驻职业经理人1—3人、项目管理专员、公司高管或专家(酌情)。 1、景区需准备的素材 景区项目立项评估报告;投资可行性调查研究报告;景区各类规划、设计;地方旅游总规;地方史志;地方历史人文材料素材;景区建设投资情况报告(或相关数据);景区组织架构、人员编制、薪资结构、过往经营数据、财务报表、人力资源报告、制度手册(含员工手册)等,并组织好熟悉各阶段各板块工作情况的人员,以便工作组到场后访谈。 2、调查评估一般工作内容 景区基础资料收集分析、人员访谈、关联项目调研、周边景区考察与基础资料收集调研等。

公司经营管理制度.

经营管理制度 第一章保密管理 为保守公司秘密,维护公司利益,特制订本制度。?? 1、公司秘密是关系公司发展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员工知悉的事项。全体员工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 2、公司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项:1)公司经营发展决策中的秘密事项;?2)人事决策中的秘密事项;3)专有技术;4)客户信息、产销渠道、产销策略、营销计划、定价政策和重要的合同、单据;?5)公司非向公众公开的财务情况、银行帐户帐号;?6)产品的具体材料成分,特殊制作工艺,产品的生产成本;7)经理确定应当保守的公司其他秘密事项。 3、公司秘密根据需要限于一定范围的员工接触。接触公司秘密的员工,未经批准不准向他人泄露。非接触公司秘密的员工,不准打听公司秘密。?在对外交往和合作中,须特别注意不泄露公司秘密,更不准出卖公司秘密。? 4、属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非经批准,不准复印、摘抄秘密文件、资料。 5、记载有公司秘密事项的工作笔记、电子储存器,持有人必须妥善保管,原则上不准带出公司。如外出需携带须经理同意,并妥善保管,如有遗失必须立即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6、公司薪酬福利制度属于保密事项。公司员工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对内、对外都不得泄露、打听、议论本人及他人的薪酬福利待遇的具体细节及数额。 7、对保守公司秘密或防止泄密有功的,予以表扬、奖励。违反本规定故意或过失泄露公司秘密的,视情节及危害后果予以处罚,直至予以除名,公司保留追究刑事责任的权力。?? 第二章行政管理 一、工作纪律 1、上班时间不准大声喧哗、不准打瞌睡。 2、上班时着装整洁、坐姿端正,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和个人形象。 3、工作时应注意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减少私人电话及聊天,严禁看与工作内容无关的书报杂志、视频、新闻、玩电子游戏、上网聊天等,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员工应养成开源节流、节能降耗的良好工作习惯,下班时应注意能耗设备(电脑、空调、灯等)是否关闭完好,下班时间、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非加班情况下)不在办公区域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5、电话、灯光、复印机、空调机、电脑及其他电器应按规定使用,不做私用。最后离开公司的员工应确保门、窗、灯、空调均关闭。 6、危险物品严禁带入办公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