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调研感受
晋祠实践个人总结优秀7篇

晋祠实践个人总结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学习总结、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事迹材料、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study 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deeds materials, experi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s,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晋祠实践个人总结优秀7篇我们只有认真对待个人总结的写作,才可以让自己的工作任务得到表达,优秀的个人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学习能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晋祠实践个人总结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参观晋祠的观后感

参观晋祠的观后感在岁月的长河中,有那么一些地方,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见证着文明的演进,晋祠便是其中之一。
当我踏入晋祠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建筑古朴典雅,文化底蕴深厚。
一进晋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宏伟的大门,门楣上高悬的牌匾写着“晋祠”二字,字迹苍劲有力,透露着一种庄严与神圣。
走进大门,一条宽阔的石板路向前延伸,两旁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沿着石板路前行,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水镜台。
这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建筑,造型独特,前台为单檐卷棚顶,后台为重檐歇山顶。
水镜台是古代演戏的舞台,据说当年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台下的观众人山人海。
如今,虽然已听不到那悠扬的戏曲声,但站在台下,仍能感受到当年的热闹与繁华。
继续往前走,便是金人台。
台上四角各立一尊铁人,威武雄壮,神态各异。
这些铁人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其精湛的铸造工艺令人赞叹不已。
据说,这些铁人在风吹雨打中曾有过移位,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再往前,就是对越坊。
这座牌坊造型优美,结构精巧,坊上的题字龙飞凤舞,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穿过对越坊,就来到了献殿。
献殿是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建筑风格简洁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却显得庄严肃穆。
而晋祠的核心建筑当属圣母殿。
圣母殿建于北宋年间,是我国宋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殿宇气势恢宏,飞檐斗拱,极为壮观。
殿内供奉着圣母邑姜,塑像神态端庄,栩栩如生。
周围的壁画更是精美绝伦,描绘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场景,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才华。
在圣母殿的旁边,有一棵古老的周柏。
这棵柏树据说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依然枝繁叶茂,苍劲挺拔。
它见证了晋祠的兴衰变迁,仿佛一位默默的守护者,静静地陪伴着这座古老的建筑。
晋祠的鱼沼飞梁也是一大奇观。
它是我国现存古桥梁中唯一的一座十字形桥梁,造型独特,构思巧妙。
晋祠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晋祠,位于我国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建筑群。
为了深入了解晋祠的历史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于2021年暑期前往晋祠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
以下是我在晋祠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及心得体会。
二、晋祠概况晋祠,原名晋王祠,是为纪念晋献公而建。
据史书记载,晋祠始建于西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晋祠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而闻名于世。
晋祠共有四大建筑群,分别是圣母殿、献殿、关帝庙和文昌阁。
三、社会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在晋祠的实地考察过程中,我详细了解了晋祠的历史渊源、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参观了圣母殿、献殿、关帝庙和文昌阁等主要建筑。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体建筑,供奉着晋献公的母亲圣母,建筑宏伟壮观,气势磅礴。
献殿则是为了纪念晋献公而建,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关帝庙和文昌阁分别供奉着关羽和文昌帝君,建筑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与游客交流在晋祠游览过程中,我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进行了交流。
他们对我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晋祠的历史文化。
此外,我还向游客介绍了晋祠的旅游特色,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3. 撰写实践报告在实地考察和与游客交流的基础上,我撰写了本次社会实践报告。
在报告中,我详细记录了晋祠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和旅游价值,并对晋祠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四、心得体会1. 晋祠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晋祠的历史文化底蕴。
晋祠作为我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游览过程中,我被晋祠的建筑风格、雕塑艺术和石刻技艺所折服。
2. 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晋祠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发现晋祠存在一些问题,如建筑老化、环境恶化等。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晋祠的保护工作,使之得以传承下去。
晋祠参观感悟

晋祠参观感悟1. 晋祠啊,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地方!一走进那里,我就感觉像是走进了历史的长河。
你看那古老的建筑,难道不像一位位沉默的智者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吗?就像我们听长辈讲他们的经历一样,让人着迷。
我在想,如果这些建筑能说话,那该多有意思啊!2. 哇塞,晋祠的风景真美啊!那绿树成荫的样子,不就像是大自然给我们打造的一个绿色城堡吗?我漫步其中,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美好。
朋友说这里就像一幅画,可不是嘛,而且是一幅超级美的画!3. 晋祠的那些文物啊,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每一件都那么独特,仿佛在向我展示着古代人的智慧。
这难道不是时间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吗?我盯着它们看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是穿越了时空。
4. 你们知道吗?晋祠的氛围特别棒!那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就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我。
我在那里的时候,连说话都不自觉地轻声了呢,这感觉可真奇妙啊!5. 晋祠里的那座桥啊,我走在上面,就好像走在岁月的脊梁上。
它承载了多少人的脚步啊,这和我们人生的道路多么相似呀!我们不也是在不断地前行,留下自己的足迹吗?6. 去晋祠参观,真的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那里的一草一木都那么有韵味,就如同一个个小精灵在和我打招呼。
我能感受到它们的热情,难道你们感受不到吗?7. 晋祠的建筑风格太独特了!那些精美的雕刻和装饰,不就是古代工匠们用心绘制的艺术品吗?我看着它们,心中充满了敬佩。
8. 哎呀呀,晋祠的湖水好清澈啊!可以清楚地看到鱼儿在游来游去,就像在和我们玩耍一样。
这景象,难道不是让人心情愉悦吗?9. 晋祠的故事可多了,导游给我们讲的时候,我都听得入迷了。
这就像一部精彩的电视剧,让人欲罢不能啊!10. 晋祠,真的是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每次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我觉得,它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书,充满了奥秘和惊喜!。
游晋祠研学作文

游晋祠研学作文篇一《晋祠研学之旅》晋祠这个名字,我早有耳闻,听着就觉得有历史韵味。
终于有机会去那儿研学,我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满心期待地就出发了。
到了晋祠门口,可把我震撼了一把。
那大门看上去就很有派头,古色古香的。
走进去之后,发现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好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在给晋祠遮荫呢。
沿着石板路慢慢往前走,眼睛都不够用了。
我正走着,突然注意到了那个难老泉。
听说这泉可有年头了,水还特别清澈。
我就凑到跟前瞅,那泉水咕噜咕噜地往上冒,就像一串串透明的珠子在欢快地跳舞。
我把手伸进水里,哇,凉丝丝的,那股凉意一下就顺着胳膊窜到身上,在大夏天里这感觉太舒服了。
旁边有很多游客在拿着瓶子接水,看样子这泉水的名声很大呢。
我心想,这泉水是不是还有什么神奇功效,难道喝了能延年益寿不成?再往前走,就到了圣母殿。
这圣母殿外面的木雕龙可太引人注目了。
那些龙活灵活现的,我都怀疑它们是不是随时会飞出来。
殿里的塑像也很精致,每一尊像都像是带着故事一样。
我仔细端详着那些塑像的面容和服饰,感觉好像回到了古代,看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
我跟着研学的队伍继续逛,看到这里的建筑都很有讲究,什么斗拱啊、飞檐啊,之前从书本上学到这些词的时候还觉得挺抽象,现在看到实物,一下子就明白了。
原来古代的建筑这么厉害,没有钉子那些东西,就能把房子盖得稳稳当当的。
这趟晋祠研学就像一场穿越之旅,让我看到了书本之外的历史和文化。
以后要是还有这样的机会,我肯定第一时间冲在前面。
篇二《晋祠的秘密之旅》早就盼着去晋祠了,没想到这一天真的来了,心情就像马上要打开一个神秘大宝藏一样。
一进入晋祠,我就像进了一个巨大的古建筑迷宫。
这里到处都是亭台楼阁,每走几步,就是一个不一样的风景。
我好奇地东张西望,想把所有的东西都装进眼睛里。
走着走着,我被一堵墙给吸引住了。
这可不是普通的墙,墙面上有很多斑驳的痕迹。
我凑过去仔细看,就像是在跟墙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我看到墙缝里偶尔还会长出几株小草,嫩绿嫩绿的,感觉这些小草很顽强呢。
参观晋祠的观后感

参观晋祠的观后感在山西这么个地儿,有一处瑰宝——晋祠。
我呀,前不久刚去溜达了一圈,那感受,真叫一个绝!还没进晋祠的大门呢,我就被周边的氛围给吸引住了。
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举着小旗的导游,扯着嗓子介绍;有嘻嘻哈哈的游客,摆着各种姿势拍照;还有卖小吃和纪念品的小摊,吆喝声此起彼伏。
我心里头那个期待呀,蹭蹭地往上冒。
买好了票,一脚踏进晋祠,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老的建筑,红墙绿瓦,飞檐斗拱,透着一股庄重和神秘。
我就跟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似的,眼睛都不够使了。
顺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往前走,看到了一棵特别老的树。
那树干粗得哟,我估计得好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树皮皱皱巴巴的,就像个满脸皱纹的老人,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树枝呢,有的高高地伸向天空,像是在和云朵打招呼;有的低垂下来,仿佛要抚摸路过的行人。
树叶密密麻麻的,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来,地上就有了一片片光斑,风一吹,光斑还会跳动,有趣极了。
再往前走,就是著名的圣母殿了。
站在殿前的台阶下往上望,哇塞,那气势,真不是吹的。
殿顶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镶嵌了无数颗宝石。
走进殿内,一尊尊精美的塑像让我目瞪口呆。
那些塑像神态各异,有的慈眉善目,有的端庄严肃,有的微微含笑。
每一尊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开口说话似的。
我盯着看了好久,心里忍不住想,古代的工匠们得有多么巧的手,才能造出这么美的东西啊!从圣母殿出来,我又去了难老泉。
这难老泉的水可清啦,清得能看见水底的石头和水草。
泉水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就像烧开的水一样。
我把手伸进水里,凉凉的,舒服极了。
旁边有个大爷拿着个水桶在打水,我好奇地问:“大爷,这水打回去干啥呀?”大爷笑着说:“这水甜着呢,拿回去泡茶喝。
”我也忍不住接了一瓶,想着回去尝尝这神奇的泉水。
一路上,我还看到了好多碑刻和楹联。
那些字写得龙飞凤舞的,我好多都不认识,只能一边看一边感叹古人的书法造诣实在是高。
有一处碑刻前,围了一群人,都在那指指点点地讨论。
晋祠实践个人总结5篇

晋祠实践个人总结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学习总结、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事迹材料、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study 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deeds materials, experi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s,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晋祠实践个人总结5篇为了不断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大家需要写好个人总结,通过个人总结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上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晋祠实践个人总结5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的研学之旅太原晋祠作文

我的研学之旅太原晋祠作文《我的研学之旅太原晋祠》篇一嘿,你知道太原的晋祠不?我呀,最近就去那儿来了一场超酷的研学之旅。
刚到晋祠门口,我就被那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给震住了。
那大门就像一个威严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儿,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的故事。
我心里想,这晋祠里面肯定藏着不少宝贝呢。
一进去,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东瞅瞅西看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参天大树,哇塞,它们可真是老寿星啊,树干粗得几个人都抱不过来。
我想,这些树可能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它们就像忠实的守护者,见证了晋祠的兴衰荣辱。
走着走着,就看到了那些古建筑。
那些飞檐斗拱,就像是鸟儿展翅欲飞一样,超级精美。
我在想,古代的工匠是怎么做到的呢?这简直就是鬼斧神工啊。
我看到了圣母殿,那里面的圣母像,看起来特别慈祥,就像我奶奶一样。
不过,我又觉得有点奇怪,这圣母到底是谁呢?也许是某个古代的大英雄的母亲吧,我猜。
晋祠里的水也特别清澈,像一面镜子一样。
我看到有鱼在水里游来游去,那些鱼可肥了,我就想啊,要是能抓一条烤着吃,肯定超级美味。
当然啦,这只是我的小幻想,可不能真的抓哦。
我沿着水边走着,听着导游讲那些关于晋祠的历史故事,什么周朝的事儿啦,什么某某古人在这里发生了啥啦,我听着听着就有点晕乎了,感觉历史好复杂啊。
不过我觉得,就像吃粽子一样,虽然刚开始觉得裹得严严实实很难懂,但只要慢慢剥开,就能尝到里面的香甜。
在晋祠里,我还看到了很多石碑,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字。
我凑近了看,可大多数字我都不认识。
我就想,这古人也太厉害了吧,写这么多字,还刻在石头上,难道他们不累吗?也许这就是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吧,就像我们现在发朋友圈一样,想把自己的想法永远留下来。
这趟晋祠研学之旅,让我感觉自己就像穿越到了古代一样。
我一会儿觉得古代人真的很伟大,一会儿又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
这晋祠就像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我只是翻开了几页,还有好多好多东西等着我去发现呢。
我带着满脑子的疑问和对晋祠的敬畏离开了,心里还在想,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再来,把那些没弄明白的都搞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晋祠游,感受生态
园林
姓名:***
学号:**********
日期:2012/5/23
晋祠是由我国最古老的园囿造园发展而来,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为晋祠风光增光添彩。
太原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遗产,如“晋祠”园林,称得上是华
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
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
有一片古建园林,统名“晋祠”。
晋
祠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
一和著名的游块胜地,常年接待
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
这里,
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如画的
美景中,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
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同,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当你步入晋祠时,你就发现它的选择址和布局,符合风水法度,它处于晋阳城西南的悬瓮山麓,背负悬山,面临汾水,依山就势,利用山坡之高下,分层设置,在山间高地上充分
地向外借景,依地势的显露,山
势的起伏,构成壮丽巍峨的景观。
晋祠成就了大唐盛世,必有
帝王之龙脉所依托,经考察,其
所依后山悬瓮山,龙脉雄健,体
量大,两侧的护砂拱护着它,众
多溪水汇入明堂内。
说来好笑,中国帝王历来有
独享龙脉之气传统,容不得别人
分享。
于是,帝王敬畏龙脉,又
畏惧龙脉之气,怕其他龙脉之气
孕育其他帝王将相,与其争权夺
利。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总担心
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被别人给抢了去。
当他听方士说,统治天下者,皆因祖陵葬在龙脉上。
于是,为了使他的统治能够绵延千秋万代,秦始皇想尽了各种招数在全国各地来挖掘龙脉,以避免有人再度称王称帝。
唐之后的北宋宋太宗害怕晋祠风水,怕居住在那里的百姓当中,因为脉气的关系,会产生一位人物,与他抗衡继而危及到他的江山,曾经下令
晋祠附近的百姓远迁至邻近的阳曲县内。
他在这样做的
同时,也效法李渊在那里立了一块“太平兴国”碑,并重
新大兴土木,目的是延续他的大宋江山。
一个好风水环境,必有源源不断的来水。
追根溯源,
晋祠是晋水的源头。
灵动的溪水让晋祠多了几分诗意和
秀雅,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间。
水是
晋祠鲜活的象征,如此丰富的泉水和溪水,给我留下深
刻印象。
“晋祠是以泉渠水系构景的佳例。
水母楼建于晋水源
头‘难老泉’之上,并附会‘柳氏坐瓮’的美丽传说。
泉水从
其座下涌出,楼前一八角攒尖泉亭,再下用人字堰南北
三七分流,水中不系事。
中部水镜台、会仙桥、金
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排列于主
轴线上,后以欢喜岭上望川亭作为终止符。
南部台
骀庙、公输子祠、三圣祠、同乐亭,北部苗裔堂、
朝阳洞、唐叔虞祠、关帝庙、东岳庙、文昌宫环周
布置。
这些建筑群或依山、或临水、自成小院,亭桥
殿阁、水榭楼台穿插其间,渠水在建筑之间蜿蜒曲
折,叮咚作响,与建筑交织在一起,沿渠组成一组
组美丽的风景,给庄严肃穆的祠庙平添了几分灵气与动感。
晋祠是由我国最古老的园囿造园发展而来,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为晋祠风光增光添彩。
晋祠的植被品种多,年代远古,造型妙,布局美,巧夺天工。
松柏杨柳、银杏、菩提、雪松等遮天蔽日,三暑炎夏却是一片清凉世界。
观赏植物主要有黄刺梅、丁香、牡丹、黄栌,还有不久前从日本来的樱花等,园林栽培不下三四百种花木。
南方的一些名贵花木如白玉兰等也早已在晋祠安家落户,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把整个晋祠点缀的锦绣一般。
四季有绿色,三季有花香。
圣母殿北侧三千多年的侧柏,关帝庙内的隋代古槐,王琼祠旁五百年的银杏树等。
许多古木枝叶繁茂,甚是壮观,游人每每以古木为伴,摄影留念。
圣母殿前的两棵古柏,北边的一棵正好倒挂偎依在南边一棵的树杈上,像一对古老的恋人。
在天龙山高欢避暑宫南侧,柏树长在松树上,名“松抱柏”,造型极象一只昂首展翅的凤凰,故名“凤凰松”。
圣寿寺山门前,酷似一条腾空而蟠卧的苍龙即“蟠龙松”,这几乎是天龙山的象征,象一把大伞似的遮荫面积达一百多平方米。
形同北斗七星的七株笔直钻天松,称“七松坪”,成了“天龙避暑山庄”的点睛之笔。
就布局而言,亭台楼榭、湖河池泉、树木花草错落有致,
融为一体,诗情画意尽在其中,称“文物大观园”也不夸张。
春
雨游晋祠,一片“桃园春雨”之美景,冬雪观景又有“双桥挂雪”,
情高意爽之情趣悠然而生。
每当大雪封山,满山满园的松柏树
挂满雪花,山为玉簇,林似银妆。
“松柏挂雪”经阳光照、冷风
吹,雪化作冰呈“松柏挂冰柱”,加之观“天龙飞瀑”,顿失滔滔,
成为冰瀑。
此时游晋祠便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和唐
朝陈子昂一样有此感慨。
晋祠风光是大自然美的象征,她如同一棵璀璨的明珠镶嵌
在黄土高原上,北方粗犷的大自然雄宏,灵巧精致的南方庭院
式的情趣在此一并展现,是三晋园林艺术景观的典型。
圣母殿。
在晋祠中轴线最后隅。
前临鱼沼,后拥危峰,雄伟壮观。
创于北宋天圣年间。
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传说为宋代遗物。
四周围廊,为人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
殿内有
宋代彩塑四十三尊,主像为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风头椅是,风冠蟒袍,神态端庄。
侍从手中各有所奉,为宫廷生活写照。
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
鱼沼飞梁
在晋祠圣母殿前。
北宋时与圣母殿同建。
其结构为水中立小八角石柱三十四根,柱础为宝装莲花,石柱之上置斗拱,梁枋,豕托桥面,东西向连接圣母殿与献殿,南北两乙翼下斜至岸边。
平面呈十字型,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
桥东月台上有铁狮一对,神态勇猛,造型逼真,铸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
晋水源流在晋祠内。
源流主泉难老流量 1.8立方米。
源上建水母楼,头层三间带廊二层为三间。
歇山式屋顶,内塑水母坐像及侍女。
源前十孔分水,南北两渠。
水温保持17摄氏度,常年不息。
唐代诗人李白《咏晋祠》诗中有“晋祠流水如碧玉,傲波龙鳞沙昔草绿。
”
献殿
在晋祠内鱼沼飞梁之前。
原为祭祀圣母,供献礼
品的场所。
金在定八年(1168年)创建,经明万历二十
二年(1594年)修葺。
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简洁,
出檐深远,外观酷似凉亭,但整体结构轻巧稳固。
晋祠之铭并序碑
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
唐太宗撰文并书。
碑高195
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方座螭首额书飞白
体“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
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太
原,建立唐朝后到此酬谢叔虞神恩,铭文歌颂宗周政
和唐叔虞建国策略,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期巩
固唐皇室政权。
全文一千百零三字,行书体,劲秀挺
拔,飞逸洒脱,骨格雄奇,颇有王右军书意。
刻工洗炼,是仅次于《兰亭序》法帖的杰作,可谓行书楷模。
奉圣祠
全称十方奉圣禅寺。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郊晋祠南侧。
原为唐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建为寺,今已残坏。
寺北浮屠院有舍利生生塔一座,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塔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
八角七级,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并绕以琉璃勾栏,可供凭倚,登塔远眺,晋汾景色尽收眼底。
“宝塔披霞”为晋祠外八景之一。
金人台
也称莲花台,所谓金人就是铁人和铁汉。
四人铁人中以西南隅的铁人为最,是北宋绍圣四年(1097)所铸,溜光钲亮,被称为宋朝的“不锈钢”,造型独特,威武雄壮。
东北隅的铁人为民国2年(1913年)补铸。
对于金人的解释有五种:
一、《晋祠志》:“铁本是金,熔铁铸人,名曰金神,金能生水,有金则水旺。
”于是善男信女集资铸造,祈求“风调雨顺”。
二、村民为预防水患,祈求村庄平安,立此金神用于镇水。
三、“护祠金人”,或称祠庙守护神,“献上昭济圣母,永充供养。
”宋绍圣五年题记载:“倚灵感于永老,获恩德于长年”,乃侍卫圣母并祈求保佑之意。
(西北隅铁人胸前铭)
四、晋阳为中国北疆边陲重镇,常受外族侵犯。
宋毁晋阳后不久,太原为金人所陷。
金虏徽钦二帝北去,北宋到此结束。
似乎晋祠铁人也是出自百姓对赵宋王朝的怨恨,加之宋帝软弱无能,于是将武装保卫故乡的愿望寄托于神灵武士。
五、传说金人台是金兵占领太原并虏去宋朝二帝时筑此台歌舞庆贺胜利,于是得名“金人台”。
台中心,是琉璃制成的小阁,高达丈许,明代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