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教案(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备课素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一一、教学内容本章节内容涉及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单元,是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的一部分。

教材章节为第5章“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整合”,主要内容包括: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整合:介绍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调节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2. 神经-体液调节网络:详细阐述神经-体液调节网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人体生理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3. 免疫调节与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探讨免疫调节与神经-体液调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人体免疫反应中的协调作用。

4.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人体生理调节中的具体应用。

本章节内容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人体生理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整合过程,以及免疫调节与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

例如,学生能够描述神经-体液调节网络的结构,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人体生理调节中的具体应用,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体生理调节的复杂性和精细性,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例如,学生能够认识到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人体生理调节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保健。

4. 创新与实践: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思考,如探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2019届二轮复习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教案(全国通用)

2019届二轮复习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教案(全国通用)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高考考点考查内容三年高考探源考查频率下丘脑的功能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通过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流程图,掌握每一过程中具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列表对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3.掌握免疫异常的调节机制及其和神经-体液条件的关系2018全国Ⅱ卷·32018江苏卷·202018海南卷·122017新课标Ⅱ·302017新课标Ⅲ·312017新课标Ⅱ·52016全国卷Ⅱ·32016全国卷Ⅲ·30★★★★☆免疫的功能异常与免疫应用★★★★☆考点1 下丘脑的功能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下丘脑的功能1.作为感受器:如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降,维持水分代谢平衡。

2.传导:如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感。

3.作为效应器的分泌功能(1)水盐平衡(2)体温调节4.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等。

从图中可以看出,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的功能。

二、神经调节与体液的比较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冲动(生物电)、神激素、体液中物质信息分子经递质调节方式反射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作用对象效应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1)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控制: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控制,主要通过植物性神经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实现。

如下丘脑通过控制植物性神经直接或间接控制各种腺体。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性激素水平的高低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动物性行为的控制。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专题复习教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4《免疫调节》专题复习教案

«免疫调节专题复习»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5页«免疫调节»专题复习(二轮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过程与方法:1.在复习过程中形成快速系统的整合知识的能力2.通过试题分析、练习提高审题解题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观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是人和动物体生命活动三种调节方式之一,对于生物体稳态的维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失调”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2)《免疫调节》是本章的前三节所介绍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机补充,三者一起构成了人和动物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节机制。

内容知识量大且过程复杂。

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学情分析:高三学生已经进入一轮复习,对于一轮复习的节奏、思路已经适应。

但由于时间相隔之久,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已经生疏,对该节知识点的理解比较困难,大多数人只了解教材的表面知识,比较难以在新问题和生活实践中进行迁移运用。

教学重点: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教学用具:PPT课件教学设想:紧抓课本知识网络,以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失调和应用为主线,通过创设新教学情境、问题探究、合作学习等教学手段,结合资料分析、识图解图、比较、概括等方法,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模型,辨别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和关联性,理解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课题: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免疫调节》复习课教学设计(可打印修改)

《免疫调节》复习课教学设计(可打印修改)

b.总结流程图的制作意义和制作要求。 三个阶段。 制作的流程图,
c.展示正确的流程图,并对体液免疫的过 对展示的流 通过比较和评
程进行总结。
程图进行讨 价,让学生掌
体液免疫这一系列过程是在细胞外液进行 论和评价, 握流程图的制
的,但如果一些病毒和细胞内寄生的细菌 总结流程图 作目的和要求。
进入到细胞内时,抗体能否进入到细胞内 的制作要求。
阶段和效应 性免疫的复习
c.抗体由什么细胞产生?它有和作用?为 阶段。
过程提高兴趣。
什么说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学生通过观
d.记忆细胞起到什么作用?它能否继续分 察过程图,
化?
按照教师的
提示,逐一
回答问题,
(2)展示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前制作的流程图。
并逐步掌握
a.让学生自行评价。
体液免疫的 展示学生课前
三道防线的组成和相关作用。(小结前两 图
一些生活习惯
道防线的作用和在进化上的意义:人体的 回答第二道 体现第一道防
这两道防线是人体一出生就具备的,通过 防线的组成 线的作用,使
遗传获得,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 以及第一第 学生明确养成
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机制。)
二道防线的 良好的生活习
二、问题过渡:
1、回顾抗原抗体概念。
根据教材内 抗原和抗体的
2、回顾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流程。
容,回答相 结合具有特异
关问题。根 性。下一步复
据教师的提 习特异性免疫
示总结出抗 做铺垫。
原的异物性,
四、回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大分子性和 体液免疫和细
1、体液免疫的过程
特异性。
胞免疫的过程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讲义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讲义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讲义在我们的身体内部,存在着一个精妙而复杂的调节网络,那就是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这个网络就像是一个高度协调的交响乐团,各个部分相互协作,共同维持着身体的健康与平衡。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就像是身体的“指挥官”,它通过神经冲动的传递来迅速地传达信息。

我们的大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核心,它们发出指令,控制着身体的各种活动,从简单的肌肉收缩到复杂的思维过程。

而内分泌系统呢,则是通过激素来发挥作用。

激素就像是身体内部的“信使”,它们由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然后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以调节细胞的功能和代谢。

常见的内分泌腺包括甲状腺、肾上腺、胰腺等。

免疫系统则是我们身体的“防御部队”,负责识别和抵御外来的病原体以及体内异常的细胞。

它由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包括白细胞、抗体等。

那么,这三个看似独立的系统是如何相互关联,形成一个调节网络的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神经递质直接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

比如说,当我们感到压力时,神经系统会释放一些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使得我们在压力状态下更容易生病。

内分泌系统也能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激素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和活性。

例如,糖皮质激素在应激状态下分泌增加,它可以抑制免疫反应,防止过度的炎症反应对身体造成损害。

反过来,免疫系统也不是被动接受调节的。

当免疫系统被激活时,它会产生一些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比如,白细胞介素-1 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引起发热等症状,同时还可以刺激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平衡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比如,长期的慢性压力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过度活跃,进而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使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心血管疾病等。

而免疫功能的异常,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失调有关。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免疫调节

二轮专题教案免疫调节【课标要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考向瞭望】特异性免疫的相关过程。

【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骨髓、胸腺、淋巴结等。

(二)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后者又可分为B细胞和T细胞(三)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以及溶菌酶等。

(四)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比较二、免疫系统的调节(一)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二)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清除。

(三)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比较(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思考感悟】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的时候,并不能靠反射对其作出反应。

【基础训练】1、在下列细胞及其所对应的产物中,错误..的是(A)A、浆细胞——单克隆抗体B、效应T细胞——干扰素C、胰岛B细胞——胰岛素D、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2、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C)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⑦3、某男子接触过某种禽流感的家禽,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该男子终身具有抵抗该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B、该男子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感染这种流感病毒的患者C、该男子获得的对这种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该男子具有抵抗各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高考模拟】4、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B)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5、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C)A、B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B、T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浆细胞分泌抗体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效应B细胞攻击靶细胞。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学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学案

6.根据右图回答问题:⑴图中A 结构是D 结构是⑵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原因有 、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

⑶图中物质C 的作用是 细胞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⑷人体水平衡的调节方式是调节。

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肾小管/集合管是机体的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保持动态平衡。

7. 体温调节中枢在 _______________ ,感觉中枢在 _________ 8.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填表。

体温调节的方式是区 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作用时间短暂联系① 大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的调节;②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影响神经系统的。

体液(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血糖平衡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难点:血糖平衡调节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的实例;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教学设计(知识系统化、 问题化)、基础知识填空1 •沃泰默的实验:⑴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结果胰腺 _______ (分泌/不分泌)胰液;⑵直接将稀盐酸注人狗的血液中,胰腺 ______________ (分泌/不分泌)胰液;⑶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血管,再向小肠中注入 稀盐酸,胰腺 _____________ (分泌/不分泌)胰液。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狗的 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说明在稀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到达 _________________ ,弓I 起 ________________ 。

科学家把小肠 黏膜分泌的这种化学物质称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

生物《免疫调节》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必要的计划与安排。

其中《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课程内容,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免疫调节》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免疫调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联系和区别。

(4)说出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5)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男孩他生活的环境却和我们不一样,他的名字叫戴维,大家都叫他泡泡男孩。

教师用一个患有“重症免疫缺陷疾病”,从小生活在无菌的塑料泡泡里男孩图片和视频,启发学生思考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和免疫调节的重要性。

教师:(1)泡泡男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2)他为什么要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呢?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问题:大卫患了“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从出生那一刻便生活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里。

二、建构概念教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请阅读教材35页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归纳。

过渡:人体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就不会感染疾病了吗?三、实验探究教师出示温与艾滋病人握手共餐图片提出问题:(1)你敢和艾滋病患者握手共餐吗?(2)为什么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果你手上有伤口你敢与艾滋病人握手吗?(3)如果感冒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穿过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两者都会引发身亡吗?(4)为什么人患感冒不会死亡,而患艾滋病就会死亡呢?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高考考点 考查内容三年高考探源 考查频率下丘脑的功能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通过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流程图,掌握每一过程中具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列表对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3.掌握免疫异常的调节机制及其和神经-体液条件的关系 2018全国Ⅱ卷·32018江苏卷·202018海南卷·122017新课标Ⅱ·302017新课标Ⅲ·312017新课标Ⅱ·52016全国卷Ⅱ·32016全国卷Ⅲ·30★★★★☆免疫的功能异常与免疫应用★★★★☆考点1 下丘脑的功能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下丘脑的功能1.作为感受器:如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降,维持水分代谢平衡。

2.传导:如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感。

3.作为效应器的分泌功能 (1)水盐平衡(2)体温调节4.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等。

从图中可以看出,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的功能。

二、神经调节与体液的比较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冲动(生物电)、神激素、体液中物质信息分子经递质调节方式反射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作用对象效应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1)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控制: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控制,主要通过植物性神经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实现。

如下丘脑通过控制植物性神经直接或间接控制各种腺体。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性激素水平的高低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对动物性行为的控制。

3.正确区分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调节方式调节机制举例神经调节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通过反射弧完成各种反射活动体液调节体液中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直接对生命活动起作用激素、CO2、H+等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体液—神经调节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易错警示】对激素与酶的相关知识辨析不清项目激素酶本质有些是多肽或蛋白质类物质(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有些不是蛋白质(如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衍生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产生细胞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活细胞(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作用调节(促进或抑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从而达到某种生理效应催化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作用部位随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调节其生理过程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催化特定化学反应作用条件需与膜上或膜内的受体特异性识别受pH、温度等因素影响联系①都是微量高效物质;②都不是细胞的能量物质和组成物质;③有些激素作为信息分子能改变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代谢;④酶与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三、生命活动调节通用模型的分析和解读1.生命活动调节模型2.分析解读(1)联系水平衡调节: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a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渗透压的变化,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b(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c(肾小管和集合管)。

(2)联系反射弧结构:若图表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兴奋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和特异性受体结合)。

(3)联系二次免疫: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二次体液免疫,若c为抗体,则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

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产生的特点是更快、更多。

(4)联系血糖调节:若图表示血糖的调节途径,若a为胰岛,b则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c表示相应的靶细胞,当血糖水平升高时,a的反应及调节的结果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调研1通过药物破坏下丘脑细胞后,下列生理活动受影响最小的是A.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增强代谢维持体温B.人体饭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降低血糖C.饮食过咸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加强水分的重吸收作用D.炎热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答案】B调研2图甲表示高等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

请据图回答:注:请在[ ]内填数字或字母,在________上填文字。

(1)图中激素A的名称是________,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是________。

(2)在寒冷的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明显增加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与D相关的两种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分泌量的刺激是________。

(4)图乙中骨骼肌的活动受到神经的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ACh(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传递信息。

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中[ ]________中。

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将以________形式穿越________层膜进入③中,然后与ACh受体结合,使肌细胞的膜电位变化为________,产生的小电位最终汇集引起肌肉收缩。

在此过程中③处的液体为________。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2)A、B、C(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血糖浓度变化(4)①突触小泡胞吐0 外负内正组织液考点2 免疫的功能异常与免疫应用一、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1.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与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发病机理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举例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等2.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1)艾滋病病毒项目详解遗传物质RNA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合成场所T细胞(T细胞核内进行逆转录和转录,T细胞的核糖体上进行翻译)特点因为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艾滋病病毒突变率高,变异类型多,给疫苗的研制带来困难(2)艾滋病艾滋病(AIDS)具体解释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存在部位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作用机理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则乘虚而入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发病症状淋巴结肿大、持续性发热、夜间盗汗、呼吸困难、引发恶性肿瘤等HIV和T细胞的变化【易错警示】(1)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不同①发生时间不同:过敏反应是再次接触过敏原才会发生,体液免疫是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

②抗体分布不同:体液免疫反应中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过敏反应中抗体分布在某些细胞表面。

(2)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

二、免疫功能异常的实例分析1.基于胸腺的免疫功能缺陷分析(1)实验操作(2)讨论:切除胸腺,细胞免疫全部丧失,只保留部分体液免疫。

2.抗体专一性与治疗作用的探究(1)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①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②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

(2)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①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②选取各方面相同的小鼠随机等量分成A、B两组;③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④观察两组小鼠生活状况。

3.快速确定三种免疫功能异常类型【易错警示】(1)切除胸腺后并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体液免疫绝大部分丧失。

(2)骨髓破坏的结果: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部丧失。

调研1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B.艾滋病、类风湿、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答案】D调研2 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答案】B【解析】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主要用于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说明胸腺被破坏。

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说明骨髓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丙组仍然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说明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