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和细讲义胞间信息传递(一)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其中,信息交流的方式有三种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 激素)建立的细胞交流
发出信号的细胞 信号分子
靶细胞
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 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 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实验:科学家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 然后进行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 蛋白质组成。膜的脂质中磷脂含量最多。
时间:1925年 人物:荷兰科学家 实验:用丙酮从红细胞中抽提出脂质,在空 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 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结论: 膜中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两层
时间:1970年 实验:将人和鼠的细胞膜蛋白质用不同 荧光染料标记后融合。
结论:蛋白质 分子是可以运 动的 ,说明细 胞膜具有一定 的流动性
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1972年桑格 (S.J.Singer)和尼克森(G.Nicolson)提出了新的生物 膜模型———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人所接受。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表面有糖蛋白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 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
胞膜的( B)
A 保护作用
B 一定的流动性
C 主动运输
D 选择透过性
4、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
大多数可以运动
生物膜具有结构特性: 流动性
课堂反馈
1、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
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C )
第06讲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讲义)(解析版)

第06讲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目录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3)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考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知识点1 细胞质的组成 (3)知识点2 细胞器 (4)知识点3 多角度比较细胞器(常考点) (9)知识点4 细胞骨架 (10)考向1 围绕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考查结构与功能观 (11)考向2 结合细胞器相关图像、曲线分析,考查科学思维 (12)考点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14)知识点1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14)考向1 结合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考查观察和方案实施能力 (15)考点三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生物膜系统 (16)知识点1 生物膜系统 (16)知识点2 生物膜系统中各生物膜的联系 (17)知识点3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8)知识点4 教材中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有关知识(常考点) (19)考向1 结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考查科学思维 (20)考向2 围绕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考查生命观念 (22)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22)05长句分析.规范作答 (25)一、教材知识链接 (25)二、教材深挖拓展 (25)三、长句规范作答 (25)考点要求考题统计考情分析考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1细胞质的组成提示:细胞质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外,还有呈胶质状态的细胞质基质,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在细胞质基质中也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知识点2细胞器1.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2.观察细胞器:怎样才能看见细胞器呢?注意:光学显微镜仅观察到外部形态结构,要看内部结构需要电子显微镜才行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1)线粒体①分布: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含量多。
②形态:大多数呈椭球形。
③结构:外膜、内膜(折叠成嵴,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线粒体基质(液态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05 细胞器(解析版)

专题05 细胞器【高频考点解读】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2.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热点题型】题型一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例1、真核细胞内具有发达的细胞内膜结构,将细胞质区分成不同的隔室,右图是真核细胞内区室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序号,________上填名称):(1)作为一个完整的高等动物细胞,图中还应该有______(细胞器)。
(2)生物膜一般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但[]________可以,如________(物质名称)可以通过该结构。
(3)在浆细胞中明显发达的细胞器是[]________和[]________。
(4)研究发现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结构⑥明显发达(较大),这可能是因为⑥具有________的功能。
(5)发达的细胞内膜结构使真核细胞区室化,对于细胞代谢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图中①~⑦分别是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染色质、核仁、核膜。
(1)高等动物细胞中还应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2)核膜上有核孔,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如RNA、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DNA聚合酶、解旋酶。
(3)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所以浆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明显发达。
(4)⑥是核仁,参与核糖体的合成,所以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明显发达。
(5)细胞内膜结构使真核细胞区室化,以保证细胞内各种代谢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答案:(1)核糖体、中心体(2)⑦核膜RNA、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DNA聚合酶、解旋酶(举一例即可)(3)③高尔基体④内质网(4)参与核糖体的合成(合成核糖体RNA)(5)保证细胞内各种代谢有序进行【提分秘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1)线粒体在代谢旺盛的需能部位数量多。
(2)叶绿体在植物叶的向光一侧分布较集中。
(3)在分泌功能强的腺体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量比一般细胞中多。
易错点04 生物膜的组成和作用-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易错点04 生物膜的组成和作用生物膜的组成和作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命题内容常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以结构图或文字设置试题情境,在复习备考中,需要梳理相关知识,加强图文转换练习,切实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将知识准确、合理的应用,同时关注易错点,并通过练习加强理解掌握,这样才能通过复习提高得分率。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细微易错陷阱:易错陷阱1: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对生物膜系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准确造成错误。
常见错误观点:①生物体内的膜结构均为生物膜系统。
②原核生物具有生物膜系统。
③囊泡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易错陷阱2:细胞膜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
对细胞膜的功能掌握不全面造成错误判断。
易错陷阱3:分泌蛋白和胞内蛋白的判断及参与其合成过程的细胞结构。
对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蛋白类激素等分泌蛋白和血红蛋白等胞内蛋白的分布部位不清楚造成错误判断。
易错陷阱4:各种膜蛋白的不同功能。
对受体、载体等膜蛋白的分布和功能混淆造成错误判断。
易错陷阱5:溶酶体的来源和功能。
对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溶酶体的功能、溶酶体内水解酶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等知识掌握不牢造成错误判断。
易错陷阱6:磷脂分子层数与单双膜的关系。
对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结构知识知识掌握不牢造成错误判断。
单层膜由一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双层膜有两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例题1、(2022 浙江卷·T7)动物细胞中某消化酶的合成、加工与分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面内质网是合成该酶的场所B.核糖体能形成包裹该酶的小泡C.高尔基体具有分拣和转运该酶的作用D.该酶的分泌通过细胞的胞吞作用实现【解析】A、消化酶属于细胞外发挥作用的分泌蛋白,是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A项错误;B、核糖体不具有膜,不能形成包裹该酶的小泡,B项错误;C、高尔基体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该消化酶属于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分泌蛋白,高尔基体具有分拣和转运该酶的作用,C项正确;D、分泌蛋白的分泌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实现,D项错误。
3.2.2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生物膜系统(学生版)-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一)

)
A.通过非经典分泌途径分泌的蛋白质也需要加工、修饰
B.非经典分泌途径中的 a、b、c 过程伴随着生物膜的转化
C.经典分泌和非经典分泌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非经典分泌途径的存在是对经典分泌途径的有益补充
20.下图甲表示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图乙表示胰岛素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的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
B.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核糖体、内质网、叶绿体、高尔基体
2.细胞中囊泡的来源,正确的是( )
A.来自内质网、高尔基体
B.来自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C.来自高尔基体、中心体、内质网
D.来自细胞膜、叶绿体、高尔基体
3.如图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结构模式图,表示线粒体的序号是(
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中填写图中数字)。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甲图中囊泡 X 由[_____]_____经“出芽”形成,到达[_____]_____并与之融合成为 其一部分。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__。 (2)若甲图表示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为该细胞分泌的抗体,则淋巴细胞与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相比,不含有的细胞 结构是_____。抗体从合成到被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在抗体分泌的过程中要消耗能量,提供 能量的主要场所是_____。
[⑤]粗面内质网:肽链继续合成并转移进入内质网腔内进行加工、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
构的蛋白质
↓囊泡
[③]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加工
↓囊泡
[①]细胞膜: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3)提供能量的细胞器:[⑦]线粒体。
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新人教版)课标要求概述细胞都由细胞膜包裹,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考点一细胞膜的功能1.细胞膜:也称质膜,是细胞的边界。
2.功能源于必修1 P40“问题探讨”: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用它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
这种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的方法叫作“染色排除法”。
1.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吗?提示任何细胞的边界都是细胞膜,细胞壁有全透性,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如图是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物质或结构的名称:①受体;②信号分子;③胞间连丝。
(2)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过程、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分别属于上面的哪种方式?提示分别属于图C、图A、图B所代表的方式。
(3)图中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受体和信号分子的结合有没有特异性?提示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受体和信号分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4)是否所有信号分子的受体都在细胞膜上?并说明理由。
提示不是,有些小分子如脂溶性的信号分子(如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部。
(5)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吗?并说明理由。
提示不是,如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时不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
1.如图是细胞膜部分功能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B.功能②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C.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D.相邻的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答案 B解析功能①是指细胞膜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A正确;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不一定都有利,B错误;③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的信号分子结合完成信息传递的过程,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C正确;相邻的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如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D正确。
高中生物第一册 第3章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讲义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生命观念——通过对细胞膜的学习建立生命的结构与功能观。
2.科学探究——领悟细胞膜结构探索过程的科学方法。
3.科学思维——流动镶嵌模型及其解读。
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1)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
(2)细胞内合成的抗体、激素等物质和代谢废物要排到细胞外,细胞内有用的成分不会轻易流失到细胞外。
(3)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病菌和病毒有时候也能进入细胞,说明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过程通过体液的运输信号分子通过血液的运输到达靶细胞,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如胰岛素细胞间直信号分子和细胞膜结合在一起,只能和相邻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1.探索过程(1)脂质(约占细胞膜总质量的50%)⎩⎨⎧磷脂(主要)胆固醇(动物细胞膜) (2)蛋白质(约占40%):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度相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多。
(3)糖类(2%~10%):与蛋白质分子或脂质结合。
三、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1.提出暗—亮—暗的三层结构(1)科学家:罗伯特森。
(2)模型假说:①所有的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②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2.对静态结构提出质疑: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家对细胞膜是静态的观点提出质疑。
3.1970年荧光标记细胞膜实验 4.科学方法——提出假说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
一种假说最终被接受或被否定,取决于它是否能与以后不断得到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相吻合。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同步讲义 第3章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目标] 1.简述细胞膜的功能。
2.体会科学家探索细胞膜结构的过程。
3.简述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1)对细胞本身的意义: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2)在进化方面的意义: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产生了原始的细胞。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实例化学物质(间接交流) 激素随血液可达全身各处,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直接接触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形成通道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判断正误(1)细胞膜是细胞的一道屏障,只有细胞需要的物质才能进入细胞,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2)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3)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也能使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答案(1)×(2)×(3)√解析(1)细胞膜是细胞的一道屏障,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也有可能进入细胞,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2)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经过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
1.如图表示细胞膜的功能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B.功能②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C.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D.相邻的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答案 B解析功能①表示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A正确;功能②表示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一般是吸收有利物质,但有些有害物质也能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B错误;功能③表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激素通过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相应物质的识别来调控生命活动,C正确。
2.(2023·云南保山高一期末)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靶细胞B.图2可表示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C.图中a表示受体,细胞膜上的受体是所有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D.图中b表示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通道答案 C解析有些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不经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C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 4 5
1
2 3
12
3
磷酸鞘氨醇
磷脂酰胆碱
(神经)鞘氨醇
油酸
葡萄糖脑苷脂
(神经)鞘磷脂
固醇(steroid):质膜中的固醇,以胆固醇 (cholesterol)为主,胆固醇酯很少,主要起调节生 物膜中脂质的物理状态。
与生命科学中许多基本问题都有密切关系,如细胞起源、遗 传信息传递、生物能量转换、物质运转、激素作用、神经传导、细 胞免疫、细胞识别、细胞分化和增殖等。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 物物理学、医学、仿生学等许多领域的热点。
Three views of a cell membrane. (A) An electron micrograph of a plasma membrane (of a human red blood cell) seen in cross section. (B and C) These drawings show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views of a cell membrane. (A, courtesy of Daniel S. Friend.) The lipid molecules are arranged as a continuous double layer about 5 nm thick .
(一)、膜脂质的特点
磷脂:甘油磷脂及鞘磷脂 1. 组成 糖脂:糖鞘氨脂及糖甘油脂
胆固醇: (1) 甘油磷脂(磷酸甘油酯)包括甘油骨架,两个脂 肪酸及磷酸化的醇。
CH2—OH HOCH
CH2—O H 甘油
CH2—OCOR1
R2OCOCH
OH
CH2—O —P —O H
O L-磷脂酸
胆碱磷脂(磷脂酰 胆碱,卵磷脂)
膜脂与糖之间为共价键连接,包括磷脂分 子中磷酸的-OH或鞘磷脂分子中鞘氨酸的-OH 与糖的-OH,形成O-糖苷键方式进行连接。
膜蛋白与糖之间为共价键连接,包括膜蛋 白分子中的天门冬氨酰的氨基与糖的-OH形成 N-糖苷键方式,膜蛋白分子中的丝氨酸或苏氨 酸的-OH与糖的O-糖苷键方式进行连接。
Schematic diagram of typical membrane proteins in a biological membrane.
CH2—OCOR1
非极性部分(疏水尾)
R2OO —CH2 —CH2 —N+(CH3)3
O
极性部分(极性头)
磷脂结构示意
The effect of a double bond
组成膜主要成分的 四种磷脂
磷酸基分别与丝氨酸、乙醇胺、胆碱或肌醇结合即形成: 丝氨酸磷脂(Phosphatidylserine PS),又称磷脂酰丝氨酸 乙醇胺磷脂(Phosphatidylethanoamine PE),磷脂酰乙醇胺 胆碱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 PC),磷脂酰胆碱 肌醇磷脂(phosphatidylinositol PI),磷脂酰肌醇
生物膜和细胞间信息传递(一)
精品
概述 生物膜的组成和特点 细胞的内膜系统
一. 概 述
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是生物 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使细胞有 了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包括: 细胞外层的质膜 细胞器的膜 核膜
基本功能:
• 质膜--使细胞成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内膜系统--使分隔开的各个细胞器具有独 特的功能。 • 本身参与多种生物反应过程。
极性羟基
胆固醇的量与磷脂有一定比例,常 以测定胆固醇/磷脂比例来鉴定膜 是否有病变,此比值称c/p比,各 种细胞膜的c/p值相差较多,约为 0.03—0.1。
CH2—OCOR1
R2OCOCH
O-
H
CH2—O —P —O —CH2 —C —N+H3
O
COO -
CH2—OCOR1
磷脂酰丝氨酸 (PS)
R2OCOCH
O-
CH2—O —P —O —CH2 —CH2 —N +H3
O
磷脂酰乙醇胺
(PE)
磷脂酰肌醇
(2) 鞘磷脂 (sphingomyelin, SM)不含甘油,而代之以
二. 生物膜的组成和特点
由蛋白质、脂质和糖组成。不同类型的 生物膜其脂质与蛋白质所占的比例不同。
膜蛋白质约占30 %一40%,多是糖蛋白、脂蛋白、或糖脂蛋白。 膜脂质约占40%一50%,为磷脂、糖脂及胆固醇。 糖占5%,有糖蛋白,糖脂及糖脂蛋白
生物膜化学组成之间的连接方式:
膜蛋白与膜脂之间为非共价键连接,包 括表在膜蛋白与膜脂之间以离子键或氢键 方式进行连接。内在膜蛋白由于分子表面 多为非极性氨基酸残基,疏水性较大,与 膜脂之间以疏水键方式进行连接。
The phospholipid bilayer, the basic structure of all cellular membranes, consists of two leaflets of phospholipid molecules whose fatty acyl tails form the hydrophobic interior of the bilayer; their polar, hydrophilic head groups line both surfaces. Most integral proteins span the bilayer as shown; a few are tethered to one leaflet by a covalently attached lipid anchor group. Peripheral proteins are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the membrane by specific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Oligosaccharides bind mainly to membrane proteins; however, some bind to lipids, forming glycolip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