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高考生物)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高考生物)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生物科技行业)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第1章绪论

1.本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为学生打开微生物学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学习微生物学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

1.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是什么?做什么?以及与人类的特殊关系(历史、现在与未来)。

2.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学习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

3.展望微生物学的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

2.授课主要内容:

1.1微生物

一.微生物与人类二.微生物及其共性三.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位置

1.2微生物学(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

一.微生物的发现二.微生物学发生、发展和展望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第2章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向学生介绍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即无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使他们了解微生物学在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与动植物学研究的不同,为后面介绍其他微生物学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2.授课主要内容:

2.1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一、无菌技术:1.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2.接种操作

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1.稀释倒平板;2.涂布平板;3.平板划线;4.厌氧微生物的分离

三、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四、单细胞(孢子)分离

五、选择培养分离;1.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2.富集培养

六、微生物的保藏技术(调整到微生物生长控制讲授之后)

七、二元培养物

2.2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1.普通光学显微镜;

2.暗视野显微镜;

3.相差显微镜;

4.荧光显微镜;

5.透射电子显微镜;

6.扫描电子显微镜;

7.扫描隧道显微镜

8.原子力显微镜

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

1.光镜制样(染色观察;活体观察);

2.电镜样品制备(不讲,学生可自学)。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第3章~第4章微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三章:微生物的类群及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包括原核和真核微生物生物为了授课的系统性,本部分汇总了课本上不同章节的的内容并按照类群-形态-结构-功能的脉络进行了系统化。教学内容来源包括:

第二章:第3节(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主要为形态学内容)

第三章:第1-2节(原核和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第十三章:微生物的多样性部分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应了解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三菌和三体)、古生菌和真核微生物(主要为酵母和霉菌)的基本结构特点(群体/个体)、功能和生活特性,对细胞型微生物的多样性形成概念。

2.授课主要内容:

3.1真细菌的类群、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二、放线菌

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四、粘细菌

五、蛭弧菌

六、蓝细菌

重点: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各种真细菌的基本特性

3.2古生菌

一、概念的提出

二、细胞形态

三、细胞结构

重点:古生菌的概念及其与真细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4真核微生物

一、霉菌

二、酵母菌

重点:霉菌、酵母菌的主要特性(细胞形态及生活史,并注意将霉菌-放线菌;酵母-细菌进行分析、比较)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第5章病毒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病毒这个微生物世界中特殊成员有一个全面的基本了解,包括病毒的特点、概念的发展、定量的基本方法、病毒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生活规律等。

2.授课主要内容:

微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病毒

5.1病毒的一般性质:

一.特点、定义及宿主范围;二.定量测定(蚀斑测定);三.群体特征(包涵体;蚀斑)。

5.2毒粒的性质:

一.毒粒的形态结构:大小和形状;壳体结构;包膜结构;结构类型

二.化学组成:核酸;蛋白质;脂质;糖及其他

5.3病毒的复制-以噬菌体为例

一.噬菌体的复制周期:复制周期;一步生长曲线.

二.温和噬菌体的溶源化。

5.4亚病毒因子:卫星病毒;卫星RNA;类病毒;朊病毒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第6章微生物的营养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营养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以及根据不同微生物各自的营养要求,配制相应的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的理论知识,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及其基本特点,为今后对微生物的研究与利用打下基础。

2.授课主要内容:

6.1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6.2培养基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6.3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一、扩散;二、促进扩散;三、主动运输;四、膜泡运输

第7章微生物的代谢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代谢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微生物的各种产能途径(方式)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其它生命所不具备的产能方式)以及微生物所特有的耗能合成代谢。

2.授课主要内容:

7.1微生物产能代谢

一、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1.发酵;

2.呼吸作用:(1)有氧呼吸;(2)无氧呼吸。

二、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1.氨的氧化;

2.硫的氧化;

3.铁的氧化;

4.氢的氧化。

三.光能营养微生物的能量转换过程

1.蓝细菌的光合作用;

2.紫色和绿色细菌的光合作用;

3.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四.能量转换方式

1.底物水平磷酸化;2.氧化磷酸化;3.光合磷酸化。

7.2微生物特有的耗能代谢——二氧化碳的固定,固氮作用,肽聚糖的合成及其它7.3微生物代谢的调节

7.4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第8章微生物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和实验课内容结合,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掌握各种物理、化学手段用于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及原理。

2.授课主要内容:

8.1M的生长与繁殖:M生长的概念(与动植物生长概念的差别);回顾与复习: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的特点。

8.2M生长的测定:M生长的常规测定方法(原理和操作)

8.3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生长曲线);及控制技术(连续培养的概念与方法)

8.4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物理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方法和原理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第9章微生物遗传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明确微生物遗传在本质上与高等生物的一致性,以及其独有的特殊性、优势及其重要地位。掌握微生物特有的遗传学基础、规律及应用。

2.授课主要内容:

微生物遗传学

9.1遗传的物质基础-3个经典试验及朊病毒带来的思考

一、DNA作为遗传物质;二、RNA作为遗传物质;三、阮病毒的发现和

思考

9.2微生物的基因组

一、Escherichiacoli的基因组-原核生物的代表

二、Saccharomycescerevisiae的基因组-真核生物的代表

三、Methanococcusjannaschii(詹氏甲烷球菌)的基因组-古生菌的代表

9.3质粒和转座因子

一、质粒;二、转座因子

9.4基因突变及修复

一、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分离;二、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三、DNA损伤

及其修复

9.5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一.转化;二.接合;三.转导;四.应用之一—基因定位;五.原生质体融合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第10章微生物生态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重要和独特作用,微生物在自然分布的特点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微生物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污水处理、生物修复及环境监测等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潜力。

2.授课主要内容:

第十章微生物生态

10.1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M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二、M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0.2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

一、M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二、M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0.3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一、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二、污染物的M处理;

三、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四、污染环境的微生物监测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第11章微生物分类及鉴定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了解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的有关生物进化和系统发育的理论。

2.授课主要内容:

第11章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11.1基本理论

一.M分类学三个组成部分;二.分类单元及其等级;三.微生物命名;四.细菌分类系统----Bergey’sManual

11.2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一.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二.血清型和噬菌体型;三.氨基酸顺序和蛋白质分析;

四.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五.rRNA的序列分析;六.化学分类特征

11.3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技术

一.微量多项试验鉴定系统;二.数值分类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第12章感染与免疫

1.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有关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2.授课主要内容:

12感染与免疫

12.1感染一.感染途径;二.病原体及其致病性(以细菌为例)

12.2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二.特异性免疫

12.3免疫学实际应用一.血清学反应;二.免疫标记技术;三.免疫预防;

3.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生物信息学考研报考院校

学科门类:07 理学 一级学科:0710 生物学 以下表格数据来自:中国研究生信息网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071020 生物学(生物信息学)071021 生物学(生物技术) (90106)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071020 生物信息学

(10019)中国农业大学 071021 生物信息学 (80167)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071021 生物信息学 071022 基因组学 (80112)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071021 生物信息学 (80156)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071021 生物信息学 (90106)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071020 生物信息学 071021 生物安全

上海: (10246)复旦大学071020 生物信息学071021 人类生物学

(10248)上海交通大学

吉林: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071020 基因组学 071021 生物医学 071023 化学生物学 (80100)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071020 生物技术与医药 071021 生物信息学 071023 计算生物学 071024 生物情报学 具体考试的要求很详细具体由于表格很大就不一一列举 了:https://www.360docs.net/doc/829118884.html,/zsml/querySchAction.do?dwdm=80100&mldm=07&yjxkdm=0710&zymc=&pageno=8 江苏: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071020 生物技术 071021 生物物理化学 浙江: (10335)浙江大学 071020 生物信息学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基地班必看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是指由磷脂的磷脂酰碱基构成亲水极性头部和脂肪酸链构成疏水非极性尾部的分子,是膜脂的主体。 2、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膜蛋白不溶于水,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如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 3、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4、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这种蛋白即称为脂锚定蛋白(GPI)。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rc、Ras蛋白。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顺物质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 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质膜转运小分子物质时,不需膜蛋白的帮助,可以顺物质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方向进行,它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扩散。以简单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为:脂溶性小分子、非极性的小分子。 7、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穿越膜时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将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式称易化扩散。部分载体蛋白; 非脂溶性物质。属于被动运输的范畴。 8、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主要包括离子泵:直接水解ATP供能;协同运输:间接消耗ATP。 9、协同运输(coupled transport):一种物质的运输依赖第二种物质的同时运输。这种运输需要先建立离子梯度,在动物细胞主要是靠Na+泵、在植物细胞则是由H+泵完成的。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6

第十五章经济运行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又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完全网与稳定器。本章将分析社会保障的作用、内容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模式和基金的运作,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等。 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目标 社会保障是国家以法律、规章确立对遇到疾病、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的、物质的服务和帮助,以保障其生活需求的社会经济福利制度。社会保障旨在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发展的两大目标,任何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它,当然,社会保障也应体现这二大目标。 公平不是平均分配,不是结果公平,而是机会均等,权利平等。也就是说,社会应当以公正的、不偏不袒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成员,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每个成员提供相同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参与公平竞争,谋求自身的发展。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公平,是指每

个社会成员在生活发生困难时,都可以普遍地无例外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和权利,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社会成员就能够在基本生活有保障并解除后顾之忧的条件下参与社会竞争,不会因先天不足或生活无着落而输在起跑线上。 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较,换言之,即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总是力求以最少的劳动耗费获取最多的劳动成果,或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保障领域中的效率,就是要在社会保障中融入自我保障机制,通过个人缴费的方式增强自我保障意识,使每个社会成员从关心自己切身利益出发,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必须与在职时的工资水平挂钩,和在职时的劳动贡献相联系的规定,就充分体现了效率原则,从而能够激励劳动者勤奋工作。 在社会保障领域,公平与效率存在着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统一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公平为效率提供动力。社会保障高举“公平原则”的大旗,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解除劳动者生、老、病、死的后顾之忧,维护着社会的安定,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和效率提高。 二是效率为公平提供物质基础。因为效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是通向社会公平的桥梁。在一个效率低下,物质匮乏的社会里谈不上社会公平,充其量也只能是公平地分配贫穷。所以任何损害效率的行为都将损害公平,最终实现不了社会公平。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个人收入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才能增加积累,进而达到更高水平的公平。 然而,公平与效率又是会发生矛盾的。因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所以凡符合条件的社会成员都可以无条件享受,此类社会保障的给付是向低收入者,贫困者倾斜,权利的享受无须以承担义务为前提。至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险,虽然此项基金是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但它的给付与劳动贡献也没有严格的对等关系,以致会出现多交费少受益、或者少交费多受益,甚至不交费也受益的情况,社会保障明显的权利均等性、利益共享性,导致给付与劳动贡献的脱钩,因而会削弱对劳动者的激励作用,进而损害效率。 为了在社会保障领域寻找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就要贯彻既保障生活又有利于促进生产的方针。首先,社会保障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保障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障的水平。社会保障的项目、范围和水平如果超过生产力发展水平,就会使国家和社会背上沉重的包袱,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社会保障的发展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样也会制约经济发展,进而影响社会安定。所以社会保障的项目、范围、水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 概述 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结合化学、物理学、数学和信息学等学科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应用要求预先设计改造和利用生物体(微生物、动植物)的技术。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的、交叉性的学科,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其主要任务是为新兴生物技术产业提供人才、技术、产品和服务。 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21世纪的主导技术之一。生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个阶段,前者以微生物发酵技术为核心,后者以重组DNA和PCR技术为基本手段。按其应用领域现代生物技术被依次划分为: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组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干细胞、脑科学、生物信息学等生命科学前沿的发展,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健康、环境、粮食、资源、能源等诸多难题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是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优先发展前沿技术,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正在崛起的主导性产业,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领域,将为国家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型社会的发展做出

重大贡献。 在生命科学与技术体系中,生物技术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学科/专业,上接生物科学、下连生物工程,是将基础理论成果转化为具有应用价值的技术和产品的枢纽和桥梁。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是交叉性、前沿性、实践性和新颖性。交叉性不仅体现在生物学科内部的交叉,而且需要与其它自然科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和新兴学科(计算机科学、信息学)的交融;前沿性则表现为生物技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技术产品是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最新成果;实践性反映出生物技术专业属于实验性学科的基本特征,实验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是该专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新颖性就是生物技术能够创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体验。 2.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0710生物科学类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071002生物技术专业 3.培养目标 3.1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生物技术专业是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的理工复合型办学专业。 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

部分山大真题(细胞生物学)

山东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细胞生物学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10个,每个2分,共20分) 1.原位杂交 2.差别基因表达 3.胞质体 4.分子伴娘 5.重组小结 6.同向协同运输 7.端粒 8.光合磷酸化 9.核定位信号 10.自噬溶酶体 11.细胞 12.细胞识别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哪些主要区别? 2.请说出线粒体内膜重组实验的过程及其说明的问题 3.真核细胞核小体是如何形成的? 4.细胞周期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何主要特点? 5.何为原癌基因?其激活途径有哪几条? 6.何为细胞凋亡?有何特征? 四.综述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及各自的分子结构特点,并说明细胞外基质的主要功能 2.请说明内膜系统的组成并阐明其结构与功能分别如何相互联系 3.试述微管的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并列举出其构成的两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4.说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细胞是否进行DNA合成的原理,并设计一实验证明rRNA(核糖体DNA)在细胞内的合成场所 山东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细胞生物学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10个,每个2分,共20分) 1.抑癌基因 2.内膜系统 3.非细胞体系 4.配体门通道 5.微粒体 6.核小体 7.联会复合体 8.细胞周期蛋白 9.G蛋白 10.信号斑 11.多线染色体 12.胚胎干细胞 二.填空

1。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可分为____和____ 两个阶段,前者在发生,产物为. 后者在发生,产物为。 2。组成衣被小泡底被的主要成分为____ 和____ 。 3。细胞分化的两个主要特点是____和_______。 4。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____上,而真核细胞的则位于____ 上。 5。真核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是由两条____所组成,二者在____相互结合。 6。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7。精子的顶体是一种特化的____,而肌纤维肌质网是一种特化的____ 。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细胞学说是谁创立的及主要内容有哪些?, 2。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机制如何? 3。何为常染色体质和异染色质?二者有哪些区别? 4。微管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如何? 5。请举例说明从增殖的角度,细胞可以分为哪几类? 四。综述题(任选3个,每题10分,共30分) 1。锚定连接包括哪几种连接方式?其结构特点及功能如何?试比较其异同点。2。试述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分选途径。 3。减数分裂前期I依次由哪几个时期组成,各个时期有何变化及意义? 4。试述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山东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细胞生物学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细胞 2.冰冻断裂 3.细胞株 4.细胞外被 5.核孔复合体 6.导肽 7.常染色质 8.着丝点 9.接触抵制 10.细胞决定 11.原癌基因 12.胚胎诱导 二.填空 1.化学法细胞拆合就是有处理细胞,结合离心技术,将细胞拆为核体和胞质体。2.与桥粒相连的中间纤维的成分依不同细胞类型而不同,上皮细胞中是___,心肌细胞中为___。 3.构成细胞外基质的化学成分可分为4类:___,___,___,___。 4.糖酵解,脂肪酸氧化,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环进行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 5.肌质网是特化的___,而精子的顶体是特化的___。 6.细胞周期中,两个关键的时相转换点是___和___转换。 7.C-分带法主要显示___。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第一次实验课内容 实验内容1.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内容2. 实验室规则 实验内容3. 细菌形态学观察技术 实验内容4. 染色标本的制备—革蓝染色 实验目的与要求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是该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上好实验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习实验课的目的是: 1. 使学生加深理解并巩固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实验操作技术,为以后的医学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2.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实验的动手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训练学生严格的科学作风、严肃白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工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在集体工作环境中互帮互让,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好实验的精神品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特提出以下要求: 1. 实验课前做好预习,明确本次实验课的内容及其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实验中要仔细认真,注意分工与协作,操作实验要按操作步骤进行。学会正确操作手法、准确记录实验结果。示教实验要注意观察,并记录好相关内容; 3. 详细讨论实验结果,提倡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并紧密联系理论课内容。要注意不论实验结果与理论符合与否,都有讨论的价值,并分析其原因,有可能的话还应重复实验; 4.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在微生物学实验课上,要树立“有菌观点”,严格掌握和不断完善无菌操作技术。

实验室规则 一、进入实验室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除必要的书籍文具外,其它个人物品一律不得带入实验室。 二、在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及与学习无关的其它活动,不得大声喧哗或嘻戏。 三、未经老师许可,不得擅自搬动实验器材及示教物品,不准随意摆弄和旋转实验仪器上的开关及旋扭等。 四、按照实验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安排要进行的实验,认真进行实验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争取顺利地完成实验。 五、实验中使用完毕的器材和试剂,必须放回规定的位置。废弃物必须按规定进行处理或归放于指定的容器内,不能随便乱丢乱放。 六、实验中万一有菌液打翻、有菌材料污染桌面或衣物、割破手指等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老师进行处理,切勿自作主张不按规定处理。 七、爱护实验室内一切设备、挂图、仪器。注意节约使用消耗材料及药品试剂,注意用电安全及节约水电。 八、实验结束,要清理桌面,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值日同学要搞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保持室内整齐,离开实验室前要关好门窗、水、电,并将手洗干净。 九、未经许可,不得将实验室内任何物品带出实验室。

控制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以及排名

控制科学与工程 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11世纪我国北宋时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体现了闭环控制的思想。到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建立了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理论并在工业中获得成功应用,才开始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此后,经典控制理论继续发展并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50年代又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并相继发展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使本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加丰富。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显著加快了工业技术更新的步伐。在控制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变得更加活跃;由于对大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学科向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形成了系统工程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非线性及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促进了本学科的迅速发展。目前,本学科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无不体现本学科的作用。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与渗透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同时,相邻学科如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新发展,使本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相关学科关系 本学科在本科阶段叫自动化,研究生阶段叫控制科学与工程,本学科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和“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结果汇报2010070

国家超级计算山东中心建设可行性报告 一、建设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必要性 超级计算机系统是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超级计算是采用计算、通信和数据处理能力强大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信息服务、在线事物处理和科学工程计算。计算模拟在新材料设计、新型纳米结构与分子器件设计、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工业工程设计、航空航天器的制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改变了药物筛选的模式,使得新药研发周期缩短了0.9 年,直接研发费用降低了1.3 亿美元。事实证明,超级计算机为科学研究和发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与分析工具,已成为支撑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性交叉学科,为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和重大工程中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对增强国家安全、提升科研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超级计算机的能力与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为适应现代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发展要求,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国家超级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了国家层面的战略计划,推动以超级计算为核心的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在2008年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美国257台,英国53台,德国46台,法国34台,日本22台,中国16台(含台湾3台)。在中国大陆上榜的13台计算机中,

排名最靠前的是曙光5000A超级计算机,峰值运算能力为每秒230万亿次、Linpack值180万亿次,位居世界超级计算机前10(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未参加)。对超级计算的持续大力支持,使美国在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运行维护、计算应用及服务等方面一直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极大推动了高性能计算在科学与工程应用,特别是在国防、能源、新材料、气象与环境、宇航和太空科学等方面的发展。Top500排名第1的IBM最新军用超级计算机“Roadrunner”每秒计算能力超过了1千万亿次,主要用于解决机密军事问题,以确保美国核武器储备的持续发展。此外,欧洲和日本也有类似的研究发展。纵观国际发达国家高科技领域发展趋势,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已成为当今科技竞争的热点。 建设千万亿次超级计算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对高性能计算进行了重要部署。2002年,国家863计划启动了“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支持了以中科院网络中心超级计算中心、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为主节点,共8个计算节点的网格试验床“中国国家网格”(China National Grid,CNGrid),开发网格软件,支持建设了气象、资源环境、生物信息、新药研发、仿真应用、城市交通信息、地质调查等11个应用网格,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和服务机制,支持科学研究、资源环境、先进制造和信息服务等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制定的“以网络为基础的科学活动环境研究”重大研究计划,在气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 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授课专业:医学检验 学时:4学时 实验十三沙门菌属和变形杆菌属检验 ( Salmonella test and Proteus test)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模拟临床标本,模拟临床情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独立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掌握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的生物学特性、检验程序及鉴定方法。 二、实验设计及安排 ㈠模拟标本:血液(正常血液中分别加入3种沙门菌和大肠杆菌,并编成1、2、3、4号。 ㈡实验分组:2人为一组,每组鉴定一种标本,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 ㈢实验教学过程: 第一天 1.布置任务(检验程序设计、增菌培养、看书、查找相关沙门菌检验、血培养的资料) 2.发标本 3.教师需提供的材料:增菌液 第二天:增菌结果观察,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 1.教师需提供的实验材料: 培养基:SS,EMB 试剂: 0.5%美蓝水溶液,2%伊红水溶液,20%乳糖水溶液等 其他:无菌平板, 1ml无菌吸管,5ml无菌吸管,吸头若干,革兰染液,玻片,显微镜,镜油,擦镜纸,电吹风等 2.教师提示:细菌生长的现象;取菌操作需严格无菌。

第三天:分离培养结果观察、涂片染色镜检、初步生化反应。 1.教师需提供的材料 培养基: KIA,MIU,半固体,蛋白胨水,葡萄糖蛋白胨水,枸盐酸盐琼脂斜面培养基,硝酸盐等 试剂:20%尿素水溶液,0.4%酚红水溶液,1%溴麝香草酚兰酒精溶液,20%葡萄糖水溶液等 其他:无菌中号试管,无菌小号试管,1ml无菌吸管,5ml无菌吸管,吸头若干,斜面板,革兰染液,玻片,显微镜,镜油,擦镜纸,电吹风等 2.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不能分析选择培养基上出现不同的菌落;染色结果不正确。 3.教师提示:SS、EMB的结果分析结合这两种培养基的原理来解释 第四天:生化反应结果观察,最终鉴定 1.教师需提供的材料 靛基质试剂,甲基红试剂,VP试剂(40%KOH肌酸溶液) 沙门菌属诊断血清 2.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各项生化反应的结果判断;进行血清学诊断的方法及步骤;根据片面的实验结果做最终结论。 3.教师提示:生化反应结果要结合培养基的成分、原理进行分析、判断;细菌的最终鉴定要综合形态染色、菌落性状、生化反应和血清凝集的各项实验结果。 三、实验报告: 1.写出检验程序; 2.详细描述实验结果并分析; 3. 结果报告;注意列出各种细菌的鉴定依据。 四、实验小结: ㈠实验准备 1.标本1:伤寒沙门菌+大肠杆菌

(完整版)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基地班必看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双亲性分子(amphipathic molecule):是指由磷脂的磷脂酰碱基构成亲水极性头部和脂肪酸链构成疏水非极性尾部的分子,是膜脂的主体。 2、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膜蛋白不溶于水,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如膜上的受体蛋白与通道蛋白。 3、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membrane protein):外在膜蛋白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4、脂锚定蛋白(lipid anchored protein):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这种蛋白即称为脂锚定蛋白(GPI)。包括: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rc、Ras蛋白。 5、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顺物质浓度梯度,不需消耗能量。 6、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质膜转运小分子物质时,不需膜蛋白的帮助,可以顺物质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方向进行,它不需消耗能量,属于被动扩散。以简单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为:脂溶性小分子、非极性的小分子。 7、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穿越膜时在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将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运,这种运输方式称易化扩散。部分载体蛋白; 非脂溶性物质。属于被动运输的范畴。 8、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指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主要包括离子泵:直接水解ATP供能;协同运输:间接消耗ATP。 9、协同运输(coupled transport):一种物质的运输依赖第二种物质的同时运输。这种运输需要先建立离子梯度,在动物细胞主要是靠Na+泵、在植物细胞则是由H+泵完成的。

山东大学2018年经济学院硕士生复试方案_山大考研论坛

山东大学2018年经济学院硕士生复试方案 一、学术型 1.复试方式 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笔试采取闭卷方式,各专业复试中以笔试方式考一门专业课,满分为50分;面试以专业为单位组织,满分为50分。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95%+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满分100分。 2.复试笔试科目 政治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专业: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专业:世界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 财政学专业:财政学; 金融学专业:证券投资学; 产业经济学专业: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专业: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专业:政治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专业:计量经济学; 投资经济学专业:投资经济学; 保险学专业:保险学。 3.面试内容 专业面试用中外文提问和回答问题。 4.拟录取排名 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按总成绩排名。 5.录取原则: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各专业严格按照本专业招生计划,根据拟录取排名按序录取。 6.拟录取方式 (1)一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按照二级学科根据录取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 (2)在同一批次参加复试的情况下,一志愿考生与学院内部不同专业之间调剂考生统一排名;拟录取排名相同,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 (3)一志愿生源不足,可以将指标用于录取二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 (4)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分别排名;学术型硕士考生可调剂到专业学位硕士录取,专业学位硕士不得调剂到学术型硕士录取。 (5)全日制考生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名;全日制考生可调剂到非全日制硕士录取。 (6)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7)符合我校调剂要求的校外考生按照二级学科单独排名,单独录取。 (8)个别专业的录取政策会根据报考情况和学校政策进行调整。如有调整,以复试前发布的最新通知为准。 7.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第四版),于良春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政治经济学》(第一版),张维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题5.doc

任安然2011级生科1班学号201100140034 细胞周期各时象的主要事件及调控机制 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起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活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 (一)间期 间期又分为三期、即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 1. G1期: 主要进行细胞体积的增大,并为DNA合成作准备。不分裂细胞则停留在G1 期, 也称为G0期。G1期,代谢旺盛,开始合成细胞生长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糖类,脂类、RNA等生化物质,细胞体积增大,为DNA合成做好准备,因此G1期也叫DNA合成预备期或复制前期。G1期染色体去凝集。 合成一定量RNA及专一性蛋白质,也称为触发蛋白,又称不稳定蛋白(U蛋白),触发蛋白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可通过G1期限制点,进入S期。G1期还合成了微管蛋白和抑素,组蛋白、非组蛋白及一些蛋白激酶发生磷酸化。抑素与细胞停留在G1期有关,具有组织特异性,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在G1期早期,cdc6水平升高,与ORC(多蛋白起始识别复合物)结合,促进Mcm结合到ORC上,形成pre-Rc(前复制复合物)。在G1晚期,G1-cdk使S期抑制物磷酸化,以便后来激活S-cdk,G1-cdk还使cdh1失活。 G1期限制点又称:监控点、检验点(checkpoint),酵母细胞中称start、启动点,哺乳类称R点、限制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第一大关卡。调控过程为cyclin E表达,在生长因子的诱导下,现有周期蛋白D的表达,并与Cdk2、Cdk4、Cdk5的结合,是个CDK磷酸化而激活。此后周期蛋白E表达,并与Cdk2结合使Cdk2的苏氨酸及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而活化,使细胞通过G1/S限制点进入S期,此时周期蛋白D及E降解。 2. S 期: 主要事件是DNA复制(半保留复制)和组蛋白合成(细胞质合成运往细胞核),也合成非组蛋白。诱导DNA合成的物质是SPF。细胞中微管的解聚可以导致DNA合成和细胞分裂。是细胞周期的关键时刻,DNA经过复制而含量增加一倍,使体细胞成为4倍体,每条染色质丝都转变为由着丝点相连接的两条染色质丝。与此同时,还合成组蛋白,进行中心粒复制。S期一般需几个小时。S期周期蛋白A合成,并与Cdk2结合而活化,进而促使转录因子E2F活化而促进与DNA合成有关的基因表达,以促进DNA的合成。S期有促DNA 复制的因子,只能促没有复制过的G1期细胞DNA复制,已复制过的G2期细胞其DNA不能再复制。 S期调控过程首先是cyclin D和E的降解,然后SCF(泛素蛋白质连接酶)降解G1期磷酸化了的S-周期蛋白——Cdk抑制物。cyclin A 合成,与Cdk2结合而活化,进而通过磷酸化RB使转录因子E2F游离于RB活化而促进与DNA合成有关的基因表,以促进DNA 的合成。S-cdk还可将cdc6磷酸化,使其脱离ORC,使SCF参与的泛素化途径降解,pre-RC 去组装;将某些Mcm磷酸化,使其被输出细胞核,不再与ORC结合。 这两步保证了DNA仅复制一次。CDK2/ cyclinA控制DNA 复制起始、且仅复制一次。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案(精)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案(精)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案 主讲教师:宋利琼 (2008年度春季学期) 教学内容:化脓性球菌的分离鉴定(设计性实验) 授课对象:2006级医学专业学生 教学时间及学时:3学时 【实验任务】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从疑似肠道感染性细菌的患者临床标本中确定病原体。请将你们小组的设计方案与技术路线在讨论完善后记录在实验报告本,并将可行的实验内容在实验课中实施。 生化反应 血液或黏液脓血便肠道选择培养基37℃、18-24小时可疑菌落双糖铁培养基 血清学鉴定增菌培养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细菌对糖的分解试验原理及其结果。 二、掌握细菌对蛋白质、氨基酸和其它含氮有机物的分解试验的原理。 三、掌握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的培养特性。 四、掌握肥达氏反应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判断。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程序 二、掌握肥达氏反应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判断 三、IMViC试验 四、五糖发酵试验,铁质双糖试验 教学方法: 1.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手段,强调学生的协作性和团体精神。 3、对学生严格把关,保证实验课的过程和结果。 4、采用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设计能力。 思考题: 1.怎样从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与鉴定伤寒杆菌? . 2.肥达氏反应中为什么要用“O”“H”“A”“B”四种抗原,分析肥达氏反应结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3.沙门氏菌在铁质双糖培养基中有何特点,如何与痢疾杆菌区别? 参考书目: 1、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指导, 三峡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 室编 2、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指导, 河北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编 3、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指导, 同济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编

MEGA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步骤(以MEGA7为例)

MEGA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步骤(以MEGA7为例) 本文是看中国慕课山东大学生物信息学课程总结出来的 分子进化的研究对象是核酸和蛋白质序列。研究某个基因的进化,是用它的DNA序列,还是翻译后的蛋白质序列呢?序列的选取要遵循以下原则:1)如果DNA序列的两两间的一致度≥70%,选用DNA 序列。因为,如果DNA序列都如此相似,它的蛋白质会相似到看不出区别,这对构建系统发生树是不利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应该选用DNA序列,而不选蛋白质序列。2)如果DNA序列的两两间的一致度≤70%,DNA序列和蛋白质序列都可以选用。 1. 将要用于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所有序列合并到同一个fasta格式文件,注意:所有序列的方向都要保持一致( 5’-3’)。 想要做系统发生树先要做多序列比对,然后把多序列比对的结果提交给建树软件进行建树,所以在用MEGA建树时可以输入一个已经比对好的多序列比对,也可以输入一条原始序列,让MEGA先来做多序列比对,再建树(一般我们都是原始序列)。所以我们以后者为例。 2.打开MEGA软件,选择主窗口的”File”→“Open A File”→找到并打开fasta文件,这时会询问以何种方式打开,我们是原始序列,需要先进行多序列比对,所以选择“Align”。如果是比对好的多序列比对可以直接选择“Analyze”。 3.在打开的Alignment Explorer窗口中选择”Alignment”-“Align by ClustalW”进行多序列比对(MEGA提供了ClustalW和Muscle两种多序列比对方法,这里选择熟悉的ClustalW),弹出窗口询问“Nothing selected for alignment,Select all?”选择“OK”。 4. 之后,弹出多序列比对参数设置窗口。这个窗口和EMBL在线多序列比对一样,可以设置替换记分矩阵、不同的空位罚分(罚分填写的是正数,计算时按负数计算)等参数。MEGA的所有默认参数都是经过反复考量设置的,这保证了MEGA傻瓜机全自动档的品质,所以当你无从下手,或者没有什么特别要求的时候,直接点击“OK”,接受这些默认参数,开始多序列比对。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课后思考题.doc

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本章主要名词概念 生产力劳动过程生产资料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再生产交换分配 生产消费个人消费消费资料分工生产要素必要产品剩余产品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本章思考题与练习题 1、物质生产过程有哪些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3、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什么含义? 4、社会生产总过程包含哪些环节?它们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 5、分工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6、再生产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7、扩大再生产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8、农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9、工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10、知识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 本章主要概念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使用价值价值商品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货币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 律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价值规律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证券债券股票本章思考题与练习题 1、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2、商品具有哪两重属性?商品的二重性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是何关系?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为什么商品的价值是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大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商品生产者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6、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为什么会有这种演变?并由此说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7、货币具有哪些职能。 8、货币形式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为什么会有这种演变? 9、金本位制和纸币本位制各自具有哪些特点?

细胞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05年细胞生物学考研题 一、名词解释 1、嵌合体 答:有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胚胎和细胞合并在一起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称之为嵌合体。 2、胞质凝胶层 答:紧贴细胞膜下方有一层特殊细胞质,含有大量微丝和微管结合蛋白,形成凝胶状的三维网络结构,称为胞质凝胶层或者细胞皮层。 3、细胞皮质 答:细胞皮质是质膜内面的一层特化的细胞质。细胞皮质富含微丝及相关蛋白形成凝胶状的网络结构。细胞皮质跟细胞运动如胞质流动、阿米巴运动有关。 4、第二信使 答:受细胞外信号作用,在细胞质溶质内形成或向细胞质溶质释放的细胞内小分子,负责将信号传到细胞内部,如cAMP、IP3、Ca2+等。 5、共翻译转移 答: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后由信号肽引导转移至糙面内质网,然后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中,在糙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经加工包装转移至指定位置。共翻译转移是蛋白质分选的一种机制。另外一种机制是翻译后转运途径,蛋白质完全合成之后由导肽引导至靶位。 6、F0-F1偶联因子 答:A TP合酶包括两个基本组分,它们是球状的F1头部和嵌于内膜的F0基部。F1是水溶性的蛋白复合物,由5种类型的9个亚基组成,其组分是α3β3γεδ。F0是嵌合在内膜的疏水性蛋白复合体,由a、b、c三种亚基按照a2b2c10-12的比例组成一个跨膜质子通道。F0-F1偶联因子的作用是将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形成质子电化学梯度转化为ATP。 7、分子伴侣 答:在蛋白质折叠和组装过程中能够防止多肽链的错误折叠和聚集作用,并可破坏多肽链中已形成的错误结构,但其本身并不发生变化,这类蛋白称为分子伴侣。 8、协调运输 答:一种物质的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依赖于另一种物质的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协同不直接消耗能量但是需要间接消耗能量。 9、恒定性分泌 答:新的译法为组成型分泌,指细胞中分泌物形成后,随即被排出细胞。与之相对的是调节型分泌,指分泌物形成后储存在分泌泡中,当细胞受到胞外信号的刺激时,分泌泡和质膜融合并将内含物释放出去。 10、基因打靶 答: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突变基因取代染色体上特定的正常基因。 二、问答题 1、简述多细胞有机体中细胞的社会性。 答:多细胞生物中,通过细胞通讯、细胞连接以及细胞和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细胞和细胞之间建立联系,形成和谐的细胞社会。 细胞连接是指在细胞质膜的特化区域,通过膜蛋白、细胞骨架或者胞外基质形成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胞外基质的连接结构,包括封闭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是相邻细胞之间协同作用的重要组织方式。细胞连接不仅起着从结构上把细胞绑在一起的作用,还承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 授课教师刘一倩 高秀芝 2006年3月

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 1目的要求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各部分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几种常见微生物的基本形态。 2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与油镜的工作原理 2.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机械装置包括镜座、镜筒、镜臂、物镜转换器、载物台、推进器、粗调螺旋、微调螺旋、光圈等部件;光学系统由接目镜、接物镜、聚光器、反光镜等组成(图1-1)。 (1)镜座 镜座是显微镜底座,用以支撑 全镜,呈长方形。其上装有电源开关、照明 光源、保险丝、光源滑动变阻器等。 (2)镜筒 镜筒上连接目镜、下连接转换 器,光线从筒中通过。 安装目镜的镜筒分为 可调式的单筒和固定式的双筒两种。从镜筒 上缘到物镜转换器螺旋口之间的距离称为筒 长。国际上将显微镜的标准筒长定为160mm , 此数字标在物镜的外壳上。 (3)镜臂 连接镜筒和镜座。有的镜臂是 固定的,有的可向后方倾斜,其作用是支撑 镜筒、载物台、聚光器和调焦装置等。 (4)物镜转换器 转换器上可安装3~5 个物镜,一般是3个物镜(低倍镜、高倍镜、 油镜)。转动转换器时,可以按需要调换各种 物镜,将之推到使用位置上。 图1-1 光学显微镜构造示意图 (5)载物台 载物台呈长方形,中央有一 孔,为光线通路。在台上装有弹簧标本夹和推 进器。 (6)推进器 推进器由一横一纵两个推进 齿轴和齿条构成,转动其上螺旋,可使标本片 向前、后、左、右移动。研究型显微镜的纵横架杆上刻有刻度标尺,构成精密的平面坐标系。如需要重复观察已检查标本的某一物像时,可在第一次检查时记下纵横标尺的数值,下次按数值移动推进器,就可以找到原来标本的位置。 1.物镜转换器; 2.物镜; 3.游标卡尺; 4.载物台; 5.聚光器; 6.虹彩光圈; 7.光源; 8.镜座; 9.电源开关;10.光源滑动变阻器;11.粗调螺旋;12.微调螺旋;13.镜臂;14.镜筒;15.目镜;16.标本移动螺旋 (7)粗调螺旋 粗调螺旋用于粗放调节物镜和标本的距离。老式单目镜显微镜的粗调螺旋向前扭动,镜头下降接近标本。新式双目镜显微镜(如Motic 显微镜)镜检时,双手向后扭动使载物台上升,让标本接近物镜,反之则下降,标本远离物镜。使用显微镜观查标本时,主要使用粗调螺旋调节。 (8)微调螺旋 用粗调螺旋只能粗放地调节焦距,难于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因而需要用微调螺旋做进一步调节。其每转一周,镜筒移动0.1 mm 。新式研究型显微镜粗、微螺旋为共轴式。原则上,微调螺旋每次旋转不超过一周。 (9)光圈 在聚光器下方,可任意开闭,用来调节射入聚光器光线强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