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合集下载

做账实操-长期借款、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做账实操-长期借款、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做账实操-长期借款、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1.企业借入长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贷:长期借款-本金
2.资产负债日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贷:应付利息或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3.归还长期借款
借:长期借款-本金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在建工程、财务费用、制造费用等(差额) 贷: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公司债券
(一)一般公司债券
1.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差额,或借方) 2.期末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
制造费用
财务费用等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或贷方)
贷:应付利息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3.到期归还本金和利息
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 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最后一次利息)
贷:银行存款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找券
1.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借:银行存款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或贷方)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其他权益工具(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
2.转换股份时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账面余额)
其他权益工具(转换部分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
应付利息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一般公司债券业务的会计分录处理

一般公司债券业务的会计分录处理

一般公司债券业务的会计分录处理1。

公司债券的发行企业发行的一年期以上的债券,构成了企业的长期负债。

公司债券的发行方式有三种,即面值发行、溢价发行、折价发行.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可按超过债券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称为溢价发行,溢价是企业以后各期多付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补偿;如果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可按低于债券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称为折价发行,折价是企业以后各期少付利息而预先给投资者的补偿;如果债券的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相同,可按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称为面值发行。

溢价或折价实质上是发行债券企业在债券存续期内对利息费用的一种调整。

无论是按面值发行,还是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企业均应按债券面值记入“应付债券——面值”科目,实际收到的款项与面值的差额,记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企业发行债券时,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票面价值,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按实际收到的款项与票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2. 利息调整的摊销利息调整应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企业发行的债券通常分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或分期付息、一次还本两种.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企业应按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3。

债券的偿还采用一次还本付息方式的,企业应于债券到期支付债券本息时,借记“应付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应付债券手续费的会计处理

应付债券手续费的会计处理

应付债券手续费的会计处理
当公司发行债券时,通常需要支付债券手续费。

这些费用可以包括债券发行费用、律师费、审计费、分销商佣金等。

对于这些债券手续费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
1. 直接计入负债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将债券手续费直接计入负债。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会计处理较为简单,但缺点是会使债券的实际利率偏高,因为手续费的费用也被纳入了债券本金中。

2. 分期摊销
另一种方法是将债券手续费按照其有关债券本金的比例分期摊销。

例如,如果债券手续费占债券本金的2%,则每年会摊销2%,直到债券到期。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更准确地反映债券实际利率,缺点则是会计处理较为繁琐。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在债券账面价值中减去已支付的债券手续费。

同时,公司应该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债券手续费的相关信息,以便投资者了解债券的实际成本。

- 1 -。

可转换公司债券一般公司债券业务的会计分录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一般公司债券业务的会计分录处理

可转换公司债券一般公司债券业务的会计分录处理我国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采取记名式无纸化发行方式。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既含有负债成份又含有权益成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

企业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确定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应付债券;再按照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是合同规定的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利率折现的现值。

其中,利率根据市场上具有可比信用等级并在相同条件下提供几乎相同现金流量,但不具有转换权的工具的适用利率确定。

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其初始确认金额的相对比例进行分摊。

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应付债券”科目下设置“可转换公司债券”明细科目核算。

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可转换公司债券包含的负债成份面值,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科目,按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在转换为股份前,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即按照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认利息费用,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确认应付债券或应付利息,差额作为利息调整。

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票的,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余额,借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科目,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科目,按其权益成份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公司各种债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公司各种债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公司各种债券投资的会计处理我国目前上市交易的债券主要有国债、普通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公司债券。

《企业会计准则》对各种债券投资的会计核算没有进行归纳,尤其对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的会计核算基本没有介绍。

笔者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针对投资者进行债券投资的不同目的,提出各种债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一、短期持有、以赚取差价为目的的债券投资投资者取得债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以赚取差价,则购买的国债、普通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均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例1]甲公司2008年5月1日在二级市场支付价款202万元购入面值1000元2000份公司债券,2008年6月30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067)-元,2008年8月5日,该公司出售该债券,取得净收A210万元。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2008年5月1日,在二级市场购人公司债券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020000贷:银行存款20200002008年6月30日,确认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0002008年8月5日,该公司出售公司债券借:银行存款2100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020000——公允价值变动40000投资收益80000二、长期持有、有明确的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企业购买国债、普通公司债券的意图是为了持有至到期。

以期获得固定的收益,应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

此种债券投资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资产确认和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三、长期持有、以行使转换权为目的的债券投资这种目的只能进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投资者取得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行使转换权,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则购买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所用者权益的金融资产,应通过“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公司债会计列报科目

公司债会计列报科目

公司债会计列报科目
公司债会计列报科目如下:
- “应交税费”科目下的“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等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应根据情况,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列示。

-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应根据情况,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或“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列示。

- “应交税费”科目下的“未交增值税”、“简易计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费”项目列示。

公司债会计列报科目受公司具体情况影响,实际科目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咨询专业财务顾问以获取准确的科目信息。

会计操作技能之债券的会计处理与分析

会计操作技能之债券的会计处理与分析

会计操作技能之债券的会计处理与分析债券是一种企业或政府为了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工具,也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

债券的会计处理与分析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债券的会计处理及其分析方法。

一、债券的会计处理1. 发行债券当企业决定发行债券时,应将债券的发行金额计入“长期借款”科目下。

同时,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应付债券”科目,表示企业应支付的债券本金。

2. 记录利息支出债券持有人在持有债券期间,企业应按照债券利率支付利息。

企业应将利息支付计入“利息费用”科目,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应付利息”科目,表示未支付的债券利息。

3. 债券到期摊销在债券到期前,企业应对债券进行摊销,将债券的折价或溢价逐年摊销。

债券以面值计量,每年根据债券摊销年限计算每期摊销金额,将其分别计入“应付债券摊销”和“摊销费用”科目中。

4. 债券偿还债券到期或提前偿还时,企业应支付债券本金和利息。

偿还时,应减少“应付债券”科目,并支付相应的现金。

二、债券的会计分析1. 债券的评估通过对债券的评估,企业可以了解债券的信用风险和收益率。

评估方法包括评估机构的评级、债券收益率曲线分析等。

企业可以根据评估结果来决定是否购买某个债券。

2. 债券的偿还能力分析企业应对自身债务偿还能力进行分析,判断债券的风险。

主要指标包括财务比率分析,如偿债能力比率、流动性比率等。

企业应确保具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以避免债务违约的风险。

3. 债券的利率风险分析利率的变动会对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产生影响。

当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降,债券的收益率上升;当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上升,债券的收益率下降。

企业应对利率的变动进行预测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4. 债券的流动性分析债券的流动性是指债券在二级市场上能否容易被转让成现金。

企业应对债券的流动性进行分析,以保持良好的资金周转能力。

流动性分析的指标包括债券的成交量、利率波动对债券价格的影响等。

三、债券的会计处理与分析实例例如,某公司于2022年1月1日发行一笔面值为100万元、利率为5%、期限为5年的债券,每年付息一次。

2020年中级会计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级会计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级会计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甲公司为建造一栋办公楼,于20×9年12月1日借入期限为3年,本金为1 000万元,年利率为6%,按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专门借款。

另外,甲公司只有一笔200万元的一般借款,年利率为7%,期限为2年,每年年末计提利息,将于2×11年6月30日到期。

工程采用出包方式,2×10年1月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300万元;工程因质量纠纷于2×10年3月1日到2×10年6月30日发生非正常中断。

2×10年9月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800万元,工程于2×11年1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甲公司借款费用按年资本化。

2×10年闲置的专门借款资金用于固定收益的短期债券投资,月收益率为0.2%。

则甲公司2×10年应予以资本化的利息金额为( )万元。

A.42.33B.36.73C.50.73D.57.22.甲公司于2×10年1月1日发行四年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债券面值1 000 000元,票面年利率5%,发行价格965 250元。

甲公司对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经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6%。

该债券2×11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利息费用为( )元。

A.57 915B.61 389.9C.50 000D.1 389.93.2×18年2月18日,甲公司以自有资金支付了建造厂房的首期工程款,工程于2×18年3月2日开始施工。

2×18年6月1日甲公司从银行借入于当日开始计息的专门借款,并于2×18年6月26日使用该项专门借款支付第二期工程款,该项专门借款利息开始资本化的时点为( )。

A.2×18年6月26日B.2×18年3月2日C.2×18年2月18日D.2×18年6月1日4.某企业2×18年1月1日开始建造一项固定资产,未取得专门借款而全部占用一般借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1.甲公司于1月1日发行面值总额为1000万元,期限为5年的债券,该债券票面利率为6%,每年年初支付上年利息、到期一次还本,发行价格总额为1043.27万元,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实际利率为5%。

12月31日,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为()万元。

A、1000
B、1060
C、1035.43
D、1095.43答案:C
解析:该债券利息调整金额为43.27(1043.27-1000)万元,分5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应摊销金额为7.84(1000×6%-1043.27×5%)万元。

则12月31日,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为1000+(43.27-7.84)=1035.43(万元)。

2.甲公司1月1日发行的3年期公司债券。

实际收到发行款项52802.1万元,债券面值50000万元,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票面利率6%,实际利率4%。

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

则甲公司12月31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余额为()万元。

A、443.96
B、1905.3
C、1056.04
D、1047.16答案:B
解析:
(1)6月30日实际利息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52802.1×4%÷2=1056.04(万元)
应付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50000×6%÷2=1500(万元)
差额=1500-1056.04=443.96(万元)
(2)12月31日实际利息费用=(52802.1-443.96)
×2%=52358.04×2%=1047.16(万元)
应付利息=50000×6%÷2=1500(万元)
差额=1500-1047.16=452.84(万元)(3)12月31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余额=2802.1-443.96-452.84=1905.3(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