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杀菌剂的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
第八章 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

药膜法 浸虫法 点滴法
Potter喷雾塔
2. 胃毒作用 饲喂法:单叶饲喂法、毒饵饲喂法和叶片夹毒法
饲喂叶片法
饲喂毒饵法
3. 熏蒸作用 气态的形态通过昆虫的呼吸系统起到毒杀作用。 4. 内吸作用
第十章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生物活体或者离体组织细胞以及细胞中的活性物质一概述第一节农药的生物测定化合物实验设计生物统计效应效应死亡率抑制率什么是生物测定生物测定的意义?可为新农药的研制与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分析生物活性研究先导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为待开发化合物的商品化评价提供依据?分析试验结果得出结论指导科学用药生物测定的应用活性筛选的常规测定农药残留的微量生物分析抗性毒力测定药害毒性测定二生物测定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
去胚乳小麦幼苗法、萝卜子叶法
(三)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单细胞藻类法
七、试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试验完成后,最终反映为实验数据,必须 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节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一、概述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是在室内毒力测定的基础上,在完
全开放的自然条件下,检验某种农药防治有害生物的实际 效果,评价其是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主要环节。 田间药效试验包括小区试验、大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 试验。试验结果用“药效”表示。
田间调查各种取样方法示意图
1.五点式(面积)2.棋盘式 3.单对角线式 4.五点式(长度) 5.分行式 6.双对角线式 7.“Z”字形 8.平行线式
调查、记录与效果计算
药效调查: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根据 试验方案调查虫口数或受害率。 药效计算机数据的统计分析。
银法利和烯酰吗啉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试验

银法利和烯酰吗啉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试验朱桂宁;贤小勇;黄福新;秦碧霞;李其星;石保峰;周兴华;蔡健和【摘要】The bioactivities of fungicides infinite (fluopicolide + propamocath) and dimethomorph to 7 Phyi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isolates, which were from different sites and with different Metalaxyl sensitivities, were tested by measuring radial growth on agar medium amended with fungicide. Hi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infinite and dimethomorph had strong fungistatic actions against P.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the ECX values of infinite to mycelial growth of these 7 isolates were 1.1090 -1.9661 mg/L, while those of dimethomorph were 0.6218 -1.062S mg/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ioactivities of both fungicides to the metalaxyl sensitive, intermediate and resistant isolates, which indicated there was no cross resistance between metalaxyl and infinite or dimethomorph. The results of pot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infinite and dimethomorph were effective for the control of tobacco black shank caused by metalaxyl resistant isolates. The results of Held control effect tests during 2008 - 2010 showed that 68.75 % infinite SC and 50 % dimethomorph WP could control the tobacco black shank effectively, and both showed significant better control effect than 68 % metalaxyl-M·mancozeb WG.%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银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烯酰吗啉对7株来自广西不同烟区、对甲霜灵敏感性不同的烟草黑胫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银法利、烯酰吗啉对7个烟草黑胫病菌株均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EC50值范围分别为1.1090~1.9661、0.6218~1.0625 mg/L,两者对甲霜灵敏感型、一般耐药型、耐药型的菌株的毒力无明显差异,说明它们与甲霜灵没有交互抗性.盆栽试验表明银法利和烯酰吗啉对耐甲霜灵菌株引起的黑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008 ~2010年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68.75%银法利悬浮剂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对烟草黑胫病具有很好的防效,显著优于常用药剂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的防效.【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24)006【总页数】5页(P2220-2224)【关键词】银法利;烯酰吗啉;烟草黑胫病菌;毒力测定;田间防治试验【作者】朱桂宁;贤小勇;黄福新;秦碧霞;李其星;石保峰;周兴华;蔡健和【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区烟草公司德保分公司,广西德保533700;广西区烟草公司贺州市公司,广西贺州542800;广西区烟草专卖局烟叶管理处,广西南宁530023;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72由疫霉属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引起的烟草黑胫病是世界烟草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烟草主要病害[1]。
杀菌剂的毒力测定和

但近代随着新型内吸杀菌剂的发展,对杀菌剂的生物筛选
逐渐由经典的离体筛选趋向活体筛选。 因为它不仅模拟田间实际,同时可以防止那些在离体平板 上无效,而必须在植物活体上方显示活性的化合物漏筛。 但活体筛选涉及的因素较多,对寄主植物、试验条件要求
较高,如光照、湿度、温度,为控制病原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
条件,必须有适合的温室,费工耗资都较大。 离体测定能反映化合物毒力的本质和程度,方法简便,为 研制新农药不可缺少,但它存在有一点缺点,应该和温室活体 的盆栽试验结合起来。
过试验确定其药效的好坏,经济效益的高低,
也就是说,田间试验是确定一种药剂在生产 上有无实用价值的主要方法。 田间实验的具体方法可参考《农药药效 试验的设计与分析》一书,防治效果可用以 下公式计算。
一,活性效应显现较快,缺点是有时与活体测
定结果不一致,有时会漏筛或误筛,如用粉锈
宁处理大麦白粉病菌,离体测定不仅分生孢子
能萌发且能形成吸器,但此药在活体上却表现
高效。所以初筛手段不采用平板法,采用盆栽
法,即病原---寄主植物组合法。
2.盆栽方法
在温室内进行的,具体方法随各种不同病害
而异,例:小麦赤霉病采用分生孢子 --- 幼苗
抑制百分率=50%,机率值=5
将 5 代入回归方程,然后求其反对数,即
LD-P-Line(剂量对数---机率值直线)。
ED50 可以作为多种药剂对同一病菌等效剂 量的毒力比较,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用它来 衡量一种药剂对病原菌毒力的大小,但不能 做为田间防治的实际指标。
三、田间试验
室内筛选的药剂必须进行田间试验,通
(3)生长速率测定法
即在琼脂培养基中加入药液,冷凝后接
菌的方法,用木塞钻孔器切取正常培养基上
杀菌剂的毒力测定方法

生长速率测定法注意事项:
1)带毒培养基的制作
应先加药液再加培养基(1:9); 对一些受热易分解的药剂则要待培养基 冷却到50度左右时再加入。
2)接种病原菌
如果是菌丝接种,打孔制作菌饼时 取材要从种菌皿的外缘开始,避免使用 中心区的菌丝。
如果是孢子液接种,用接种针蘸取 孢子液后,在带药培养基上划一直线。
6 扩散法
原理:在已接种的培养基上加少量的 抗菌物质,使其接触培养基和病原菌,经 一定时间培养后,接触部分的周围由于抗 菌物质的扩散,而产生抑菌圈(或抑菌 带),其大小与药剂浓度有关系,以此来 比较杀菌剂的毒力大小。
此法主要用于抗生素的效价测定。
农用抗生素的效价
效价是衡量抗生素有效成份和质量好坏的 一个指标。
药剂抗菌力也即药剂毒力。
5 气体效力测定
原理:有些杀菌剂具有挥发性,且有杀 菌特性,在测定这类杀菌剂毒力时,可将麦 芽汁-琼脂培养基置于皿底内,冷凝后接种病 原菌孢子,然后盖上皿盖并倒过来使底成 “盖”,使盖成“底”,并将杀剂菌剂置于 “底”内,放到适于病菌孢子发芽生长的环 境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
如:嘧啶胺类化合物在室内,以 100ug/ml对灰霉病菌孢子没有抑制作用; 300ug/ml对菌丝生长也不能抑制; 1ug/ml的浓度在田间使用时,却能很好 的防治灰霉病。
药剂与病菌的作用关系
传统的:以其“毒力”抑制或杀死病菌。一 般是一致的。
病菌
药剂
环境
新类型的杀菌剂:
影响病菌的致病过程; 影响寄主的抗病性;
即在各处理组的调查孢子总数中增加调查 孢子数量,增加的数量根据对照组孢子萌发 率换算出来。
如:CK孢子萌发率达98%时,在调查处理 组时,拟定调查数量为100时,此时就要调查 102个,并对其不萌发孢子数减去2,然后计 算孢子萌发率。
农药生物测定田间试验

农药生物测定田间试验一个新药物的发现, 必须两个系统的同时运转一个系统是化学系统, 一个系统是生物学系统农药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西南大学植保学院丁伟教授一、农药室内生物测定1.生物测定(bioassay )是由biological 和assay 组合而成,通常是指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对某种生物产生效应的一项测定技术。
但是,从更广的范围来理解生物测定,则可概括为:“对生物的任何刺激所产生的效应的测定, 包括来自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刺激对生物活体产生的反应。
”总之,生物测定是研究作用物、靶标生物和反应强度三者关系的一项专门技术。
2.生物测定的一般模式3.农药生物测定(pesticidebioassay )指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靶标生物测定其对某些化合物的反应的量度,进而鉴别某种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靶标生物:通常指有害生物,包括昆虫、螨类、病菌、杂草、鼠类等。
包括这些生物的整体或离体的组织、细胞等。
待测化合物:可以是已经成为农药的化合物,包括杀虫(杀螨)剂、除草剂、杀菌剂、杀鼠剂、杀线虫剂乃至卫生杀虫剂等;也可以是待筛选的化合物(已知物和未知物)。
生物反应:指靶标生物对杀虫、杀菌、除草等作用的反应,可以延伸为凡是干扰破坏有机体正常生长、发育、行为、代谢等效应的反应,如植物生长调节、昆虫生长调节、信息传递物质等。
生物反应用死亡率、抑制率、反应率等指标来表示。
量度:指反应的强度或者大小的指标。
要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以生物统计为工具,借助于数学的方法,来给生物反应以量化表达。
生物活性:指药物或某一个化合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效应。
如果有,则这个药物或化合物有生物活性,如果不产生效应,则这个药物或化合物就没有生物活性。
4.农药生物测定的知识体系(1)供试对象的准备(包括靶标生物的饲养技术和待测化合物的选择);也包括组织培养、细胞培养、药剂配制、剂量计算等内容(2)生物测定的操作技术与方法(包括室内生测、小区实验和田间药效实验三个方面);(3)影响农药生物测定的因素分析;(药剂、生物体、环境、操作方法)(4)农药生物测定结果的评价与表达。
8种杀菌剂对西瓜疫霉菌的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

摘
要: 采用室 内毒 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 究 了 8种 药剂对西瓜 疫病 的毒 力和 药效 。室内毒 力测定结果表
明 ,0 5 %烯酰吗啉、8 6 %精 甲霜 ・ 锰锌 、0 6 %唑 醚 ・ 森联、2 代 7 %霜脲 ・ 锰锌 、4 6 %嗯 霜 ・ 锰锌 、0 丙森锌 、o 7% 4 %三 乙膦 酸铝、 72g L霜霉威 盐酸 盐的 E 5 分 别为 0 33 83 2 25 2 .6 4 、3 0 17 3 .2 7 、5 08 3 3 .96 、8 .55 2 / C0 值 .40 、. 96 、 1 186 2 .2 9 、 167 5 3 .3 3 、7 8 17 80 769
mL 其 中 5%烯酰吗啉对西瓜疫霉 菌的毒力最强。田间试验结果表 明,2 , 0 7 %霜脲 ・ 锰锌 、0 5 %烯酰吗啉和 6 %精 甲霜 ・ 8 锰锌
3种 处理 的 防 效较 好 。
关键词 : 西瓜 ; 疫霉菌 ; 毒力; 田间药效
中 图分 类号 :4 19 文 献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 0 8 8 (o2 o 06 o ¥ 8. A 1 1— 5 1 2 1 )6— 0 7一 3 0
H i gn , u —gn , UQn—seg , U hn yn ELe— a MA H i a g G i hn G O C eg— u ( .Istt o l t rt tn J nx A ae yo A r u ua S i cs N nhn 32 0 C ia 2 Z eghuFu re 1 ntu f a o c o , i gi cdm f g cl rl c ne , acag300 , hn ; . hnzo riTe i e PnP ei a i t e t
实验十四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

实验十四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实验十四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一、目的意义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是具体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病害学防治提供新药剂剂型及合理的使用方法,因此,田间试验应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应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科学性。
二、原理及方法(一)田间药效试验的类型:1、药剂品种(或剂型)比较试验:在室内筛选的基础上,挑选好的药剂,在田间针对防治对象进行比较,鉴定其使用价值,挑选好的再作进一步的试验推广使用。
2、药剂使用方法试验:对供试药剂进行施药浓度、施药量、施药时期入次数;混用和间用的性能及施药方法诸方面的试验,以找出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使用方法。
田间药效试验的一般顺序是先作品种比较试验,择优作使用方法试验。
但两者也可以结合进行,如在品种比较的同时兼作浓度或药效的比较,只有一种处理要素的试验称单因子试验,综合比较几种处理要素的,称多因子试验。
(二)试验地及试验品种的选择: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病害田间防治的试验选择,除了考虑地势,土壤肥力,栽培,管理诸因素外尤应注意对象病害的分布均匀一致,田间药效试验也是这样。
试验地最好是自然发病的,若不易找到,则应考虑进行人工诱发或人工接种。
试验地发病应比较严重且病情一致,因为发病不易看出不同药剂或使用方法间的差别,对叶面喷雾(粉)用杀菌剂而言,以对照区发病30—60%以上较为理想,但也有例外,假若供试药剂的效果并不是太高时,我们的目的是使其在综合防治中起一种辅助作用,则应选轻病田试验。
种子消毒剂应在无病田进行,以避免土壤带菌的干扰。
试验地发病应均匀一致,对气流传播的病害,应注意菌原的方位,距离及风向的影响。
对地土壤内植物残体或土壤带菌的病害应要求前茬作物一致,栽培措施相同,地面平坦,无沟,埂,塞,坑分布。
试验品种一般应选择感病品种,使田间发病较重,适于试验处理间的比较,但若供试药剂效果不太高,也可选耐病品种供试,以利比较。
(三)小区试验的设计根据田间试验的性质和要求,在田间试验设计时,可分为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生产试验。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是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而标签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唯一指南。
为了规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和内容,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并与国际准则接轨,使我国的药效试验报告具有国际认同性,特制定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
该系列标准参考了;EPPO(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及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类似的准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经过大量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而制定的。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组织起草并负责解释。
杀菌剂防治辣椒炭疽病Fungicides辣椒炭疽病是危害我国辣椒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经常需用杀菌剂进行防治。
为了确定防治辣椒炭疽病药剂的最佳田间使用剂量,测试药剂对作物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为杀菌剂登记的药效评价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新平、顾宝根、刘乃炽、朱庆华。
本标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辣椒(包括甜椒)炭疽病(Collectrichum capsici)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辣椒炭疽病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它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
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为炭疽病。
试验作物为辣椒(包括甜椒)。
选用敏感品种,记录品种名称。
2.2环境条件田间试验须安排在历年发病地区,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肥力、生育阶段、作物行距)须均匀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GAP),如要灌溉,记录灌溉的方法、时间和水量。
如果在棚室进行熏蒸剂、烟雾剂药剂试验,每个处理须使用单个棚室或将棚室其严密隔离成若干个小区。
3试验设计和安排3.1药剂3.1.1 试验药剂注明药剂商品名/代号、中文名、通用名、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
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三个剂量或依据协议(试验委托方与试验承担方签定的试验协议)规定的用药剂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生长速率测定法
即在琼脂培养基中加入药液,冷凝后接
菌的方法,用木塞钻孔器切取正常培养基上
的供试菌丝体,放在平板上(也称菌碟),
经一定时间后观察测量菌落生长速率,一定
时间菌落直径的长度与对照组比较,求出抑
制百分率,绘浓度对数---抑制百分率毒力
曲线图,以ED50来比较毒力程度。
平板测定是室内杀菌剂活性测定最常用的 方法,优点是条件比较一致,影响因子比较单
条件,必须有适合的温室,费工耗资都较大。 离体测定能反映化合物毒力的本质和程度,方法简便,为 研制新农药不可缺少,但它存在有一点缺点,应该和温室活体 的盆栽试验结合起来。
1.毒力测定的方法
室内离体平板法:
(1)孢子萌发测定法 (2)抑菌圈法
(3)生长速率测定法
(1)孢子萌发测定法
有载玻片萌发法及平板培养基培养法。 即将不同的药液喷布于玻片表面或平板上,定量
少氧而受影响。
(2)抑菌圈法
广泛地应用于真菌细菌的杀菌剂筛选,基本原理
是将病原菌孢子或菌丝的悬浮液与琼脂培养基混匀
冷凝后,在培养基平面放上消毒的并蘸有不同浓度 药剂的圆形滤纸片(直径6mm)左右,或放特制的直 径8mm高10mm的不锈钢环,将配好的药液定量加 在 钢环内,经定温培养一定时间后,由于药剂的扩 散 作用,使病菌生长受到抑制,即形成“抑菌圈”。 测量抑菌圈的大小,以比较杀菌剂的毒力。
过试验确定其药效的好坏,经济效益的高低,
也就是说,田间试验是确定一种药剂在生产 上有无实用价值的主要方法。 田间实验的具体方法可参考《农药药效 试验的设计与分析》一书,防治效果可用以 下公式计算。
一,活性效应显现较快,缺点是有时与活体测
定结果不一致,有时会漏筛或误筛,如用粉锈
宁处理大麦白粉病菌,离体测定不仅分生孢子
能萌发且能形成吸器,但此药在活体上却表现
高效。所以初筛手段不采用平板法,采用盆栽
法,即病原---寄主植物组合法。
2.盆栽方法
在温室内进行的,具体方法随各种不同病害
而异,例:小麦赤霉病采用分生孢子---幼苗
抑制百分率=50%,机率值=5
将5代入回归方程,然后求其反对数,即
LD-P-Line(剂量对数---机率值直线)。
ED50 可以作为多种药剂对同一病菌等效剂 量的毒力比较,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用它来 衡量一种药剂对病原菌毒力的大小,但不能 做为田间药剂必须进行田间试验,通
杀菌剂的毒力测定和 田间药效试验
一、毒力测定
杀菌剂对病菌的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病原菌直
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它是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测定
的,常用有效中量(ED50)表示,是指抑制50%病菌
孢子萌发所需的剂量或有效中浓度(EC50)。
杀菌剂的毒力测定方法很多,长期采用经典的
离体平板法,即以孢子萌发,抑制孢子发芽率或菌
(2)治疗作用:
测定方法是先在植株上接菌,保温,保 湿一定时间,待病菌菌丝侵入或始见发病, 再进行喷药处理,其他调查统计方法同上。
(3)内吸作用:
测定根的内吸输导试验,可以采用水培的稻株或棉株,在营 养液中加定量的药剂,待24h或48h后进行接菌,发病后调查,
若以土培盆栽方法,则药液定量灌入土中,程序与上相同。
滴加孢子悬浮液,药液与悬浮液接触后,经一定培育
时间,镜检孢子萌发的百分率,载玻片法适合于水溶 性较好的保护剂,能计算单位面积药液的沉积量及药 液浓度,接近实际条件,但对萌发时需氧较多的病原 菌不适用。
平板萌发适用于不易分解的保护剂,根据测定对
象生长需要的配方来制备合适的培养基,由于孢子在 培养基的表面能得到较充足的空气,萌发时不致因缺
组合法,根据杀菌剂物不同作用机理,有测定 以下作用的方法。 (1)保护作用;(2)治疗作用; (3)内吸作用。
(1)保护作用:
一般经定量喷雾法处理供试植物,喷药后间隔 一定的时间再接种(方法很多,如多针接种,剪叶
法或将菌丝块贴在叶片上等),保持发病所需的温、
湿度条件,发病后再按病情分级标准进行统计,以 病叶率,病情指数增长等指标判断药效。
持效期的试验:
以上各种方法,用先喷药后接菌或先接菌后喷药,间隔不
同日期进行处理,可以测定杀菌剂残效。
剪叶法分级标准:
0级(不发病);1级(<剩余叶面1/4);2级(剩余叶面
1/4-1/2);3级(>剩余叶面1/2);4级(全部发病)。
二、有效中量的测定
采用一系列的药剂剂量或浓度,每一剂 量或浓度可以得出一个相应的孢子抑制百分 率,得到两组数据,然后把各剂量换算成对 数值,将抑制百分率换算成几率值,将换算 后的 5 对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在直坐标系 中画出回归直线,此直线称为剂量对数--抑制百分率几率值直线(ED-P-line直线)。
丝生长、变色、变形等指标作为毒力衡量的标准。
但近代随着新型内吸杀菌剂的发展,对杀菌剂的生物筛选
逐渐由经典的离体筛选趋向活体筛选。 因为它不仅模拟田间实际,同时可以防止那些在离体平板 上无效,而必须在植物活体上方显示活性的化合物漏筛。 但活体筛选涉及的因素较多,对寄主植物、试验条件要求
较高,如光照、湿度、温度,为控制病原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