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一、本文概述言语交际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领域的交流。
在言语交际中,如何有效地传达信息、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作为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原则,对于指导人们的言语交际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原则,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阐述它们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合作原则强调交际双方在言语交流中的合作性,要求双方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准则,以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
礼貌原则则关注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和情感需求,要求双方在言语交流中表现出尊重和礼貌,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言语交际实例,分析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的体现。
这些实例将涵盖不同场合、不同社会角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言语交际行为,以展示这两个原则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
具体来说,我们将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更好地遵循这两个原则,实现有效沟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目的。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言语交际能力。
二、合作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合作原则,由语言哲学家H.P. Grice提出,是指导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原则。
这一原则主张,在言语交际中,参与者应尽可能提供清晰、准确、相关且充足的信息,以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合作原则主要包括四个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
数量准则要求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提供足够的信息,不应多于或少于所需的信息。
在日常交流中,这通常表现为回答问题时提供完整且必要的细节,避免含糊不清或过于冗长的回答。
礼貌原则在话语中的应用

礼貌原则在话语中的应用\\作者:(你的姓名)\\作为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貌对于有效沟通非常重要。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礼貌原则都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
在话语中,礼貌原则的应用尤为关键,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解析礼貌原则在话语中的应用。
什么是礼貌原则在探讨礼貌原则的应用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概念。
礼貌原则即指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关爱的守则,是交往活动中的一个基本准则。
礼貌原则是广义上的道德准则在特定情境下的体现,能够促进交往双方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礼貌原则通常分为以下六个方面:•尊重别人的选择;•让当事人知道;•表达诚意;•避免给别人造成困扰;•保持适度距离;•承认对方在某些领域拥有专长。
礼貌原则在话语中的应用使用礼貌语言礼貌语言是指以尊重为出发点,使用符合常规及文化习惯、甜蜜、委婉、礼貌的语言和措辞,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职场或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使用礼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是不会引起他人的反感,而且能够使沟通更好地进行。
当面对挑战、争论及有争议的话题时,使用礼貌语言能够缓和话题的紧张气氛,从而避免冲突的产生。
因此,在沟通中,使用礼貌语言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礼貌语言:•“请”和“谢谢”;•“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恕我直言”;•“请允许我提出一个问题”。
给予对方尊重在交流过程中,尊重他人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即便我们不同意他们的观点。
这样做能使对方感到被认真对待,同时也能为沟通搭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谨慎选择言辞,并且以尊重对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听对方讲话时,要全神贯注关注,表明你认真对待他们所说的话;•听完对方讲述后,积极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避免评判在沟通时,避免评判对方或抨击他们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当我们试图经常性地评论或抨击别人的行为、人品或看法时,我们就会被标记为挑剔和过于不友善。
礼貌原则

人们的言语交际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谈话阶段谈话者都围绕着一个相同的目的,相互配合、共同信守着一定的基本原则。
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了合作原则的概念,成为了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并作为指导言语交际的重要原则,得到普遍认同。
格莱斯将合作原则分解为四项准则:数量、质量、关联、方式准则。
1.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质的准则: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话语的内容要切题。
4.方式准则:话语要清楚明白。
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有条理。
合作原则是保证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但人们在交谈过程中并不总是遵守合作原则。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认为,有一部分违背合作原则的行为是出于礼貌的原因,是为了不伤害交际对象的面子。
对此,利奇于1983年在其《语用学原则》中提出“礼貌原则”的概念。
利奇认为“礼貌原则不能被视为添加到合作原则上去的另一个原则,而是为了援救合作原则解决一系列麻烦的一种必要补充。
”礼貌原则成为和合作原则并存互补的交际原则,用来规范交际主体的言语行为。
而利奇的合作原则包括六项准则:(1)策略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a)使他人受损最小(b)使他人受惠最大(2)宽宏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a)使自身受惠最小 (b)使自身受损最大(3)赞扬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a)尽力缩小最他人的贬损 (b)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a)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 (b)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5)赞同准则(用于表述)(a)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 (b)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6)同情准则(用于表述)(a)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 (b)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而这六项准则按照内容和所规范的言语行为,归纳为三项准则:1.少损人利己的准则。
要求交际主体在发出指令或做出承诺的时候,不因为自己的利益而过多地损害别人。
礼貌原则研究的评述

礼貌原则是指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尽量使自己的言语行为符合 社交期望,从而减少与他人的冲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起源的研究
学者们从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礼貌原则的起源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礼貌原则的发展
早期研究
早期的礼貌原则研究主要集中 在西方文化中,但随着全球化 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 关注不同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学、开展线上互动交流等。
03
拓展至其他领域
礼貌原则不仅适用于语言教育领域,还可以拓展至其他领域,如商务
谈判、外交交往等。未来,礼貌原则的研究和应用将更加注重与其他
领域的结合,以发挥其更大的实用价值。
06
结论
主要贡献与不足之处
• 主要贡献 • 礼貌原则的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礼貌现象的认识,为跨文化交际和社交场合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 研究者们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的比较分析,揭示了礼貌现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礼貌原则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社交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的发展。 • 不足之处 • 当前礼貌原则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等方面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 • 部分研究过于关注特定文化或语境下的礼貌原则,缺乏普遍适用性和跨文化比较。 • 礼貌原则的界定和分类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统一。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拓展研究范围 • 进一步拓宽礼貌原则的研究领域,包括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 • 加强对比研究,深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礼貌原则的异同及其原因。 • 改进研究方法 •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以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 加强对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 深化理论研究 • 进一步深化对礼貌原则的理论构建,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功能。 • 加强对其与跨文化交际、社交语言学等领域相关性的研究,推动理论发展。
礼貌原则的定义

礼貌原则的定义
礼貌原则是指在言语交际中应遵守的社会礼貌规范。
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和完善,是对不礼貌信念的表达的减弱。
礼貌原则的六条准则是:
1.得体准则:尽量减少有损于别人的观点,尽量增加有益于别人的观点。
也就是要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使别人获益。
2.慷慨准则:尽量减少有益于自己的观点,尽量增加有损于自己的观点。
也就是要尽量少让自己获益,多使自己吃亏。
3.赞誉准则:尽量减少对别人的贬损,尽量增加对别人的赞誉。
4.谦虚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赞誉,尽量增加对自己的贬损。
5.一致准则:尽量减少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尽量增加与别人在观点上的共同点。
6.同情准则:尽量减少对别人的反感,尽量增加对别人的同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语言学家。
关于礼貌原则的参考文献

关于礼貌原则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礼貌原则引言:礼貌是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的原则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还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礼貌原则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以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遵守礼貌原则。
1. 礼貌原则的定义和重要性礼貌原则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它是社会交往中的基本规范,体现了人们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礼貌不仅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提高沟通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礼貌原则在不同场合的应用2.1 在家庭中家庭是一个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交圈子,遵守礼貌原则对于维护家庭和谐至关重要。
在家庭中,人们应该互相尊重、关心和支持,避免争吵和冲突,以和睦的氛围共同生活。
2.2 在学校或工作场所在学校或工作场所,礼貌原则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合作至关重要。
人们应该遵守规章制度,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威,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
2.3 在公共场合在公共场合,礼貌原则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互信和尊重。
人们应该遵守社会公德,礼让他人,尊重他人的空间和权益,保持公共秩序和环境的整洁。
3. 如何遵守礼貌原则3.1 尊重他人尊重是礼貌的基础,人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权益和个人空间。
在与他人交谈时,应注意倾听对方的观点,不打断或抢占对话权。
同时,避免侮辱、嘲笑或恶意挑衅他人,以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3.2 言行得体礼貌的言行举止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人们应该学会用友善的语言与他人交流,避免使用冒犯或侮辱性的言辞。
此外,注意礼貌地行走、用餐、排队等,以表现出自己的修养和教养。
3.3 关爱他人礼貌不仅是尊重他人,还需要关心和关爱他人。
人们应该表达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关注,关心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通过问候、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或提供帮助,可以建立起互助和友善的社会关系。
结论:礼貌原则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准则,它体现了人们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politeness principles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s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是社交交往中为了维护良好关系而遵循的一系列准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礼貌原则:
1.尊重他人:尊重是礼貌的基石。
对他人的观点、信仰和文化表示尊重,避免侮辱或歧视。
2.言辞谨慎:避免使用冒犯性的语言,确保言辞得体。
注意你的措辞,以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3.倾听:善于倾听是一种重要的礼貌表现。
尊重对方的意见,不要过于打断或插话。
4.感谢:对于别人的帮助、支持或付出,表达感谢是很重要的。
这可以是口头表示,也可以是书面的,比如一封感谢信。
5.尊重他人的空间:注意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不要过于侵犯或过分询问私人问题。
6.提供帮助:主动提供帮助是一种积极的社交行为。
但也要注意对方是否愿意接受帮助。
7.守时:尊重他人的时间,守时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表现。
如果有变故,及时通知对方。
8.遵循文化差异: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礼貌准则,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是十分重要的。
9.诚实:保持诚实和透明,不要欺骗或隐瞒重要信息。
10.对待服务人员和他人:不管对方的社会地位如何,都应该平等对待。
尊重服务人员,体现出对所有人的公平态度。
这些礼貌原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有效的沟通,提高社交交往的质量。
在不同的文化和环境中,可能会有些微的差异,但尊重和体谅通常是普遍适用的价值观。
礼貌原则参考文献

礼貌原则一、引言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行为准则。
它不仅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基石,还是构建文明社会的重要保障。
礼貌原则作为礼貌行为的指导准则,对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礼貌原则的概念和重要性、实践礼貌的方式和技巧以及礼貌带来的好处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概念和重要性2.1 礼貌原则的定义礼貌原则是在人际交往中,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体尊严,人们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规则。
它要求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尊重对方,注意言行举止,并且主动关心和维护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2.2 礼貌原则的重要性1.增进亲和力和信任:礼貌行为能够帮助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与他人的亲和力和信任感。
通过遵循礼貌原则,个体能够表现出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态度,进而促进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2.维护社会和谐:礼貌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秉持礼貌原则时,能够避免冲突和摩擦的发生,促进社会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3.增强自身形象:礼貌行为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形象和声誉。
通过遵循礼貌原则,个体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进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实践礼貌的方式和技巧3.1 言辞礼貌1.使用客气语气:在与他人交流时,使用礼貌的客气语言,例如使用“请”、“谢谢”、“不好意思”等礼貌用语,表达尊重和关心。
2.注意语气和音量:在交流中,语气要友善而不傲慢,音量要适当而不喧哗。
避免使用刺耳或冲突的语气和音量,以免引起他人的不快。
3.2 行为礼貌1.尊重他人个人空间:遵守个人空间的边界,尊重他人的私人领域和隐私。
2.注意礼仪和仪态:在公共场合和特定场合中,要注意仪态,保持端庄得体,不做过于放肆或冒犯他人的行为。
3.3 文化差异1.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习惯:不同文化对礼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在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要尊重并适应其礼貌习惯。
2.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礼貌规范:积极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礼貌规范,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名:***
学院:文学院
班级:汉教10 级
学号:**********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李思瑶
摘要: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尊重与友好的体现。
礼貌原则也是言语行为中最重要的准则。
本文通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语境,对礼貌原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礼貌原则语用学语境
一、引言
自古以来,汉语或者其它语言,尽管表达形式不尽相同,但表达礼貌和敬意的思想却是如出一辙。
为了使言语行为在更融洽和谐的氛围下进行,说话者通常使用礼貌原则以便更容易达成交流的目的。
而礼貌本身,不仅凸显了个人的言语能力,也深层地反映了个人的道德和素质。
中国历朝历代都对“礼”极为重视。
历代皇家法律中一般都有“大不敬”罪。
“大不敬”罪源于汉朝,迄于民国建立。
所谓“大不敬”,指的是臣民对皇帝或皇室有不恭的言辞、行为。
此罪是重罪,臣民一旦触犯,绝对都会判死。
礼貌不止在君臣君民中的地位突出,在亲朋好友中也是如此。
《三国演义》中的许攸和曹操从小就是好友,且许攸是官渡大战中曹操的功臣,两人一直亲密无间,但许攸仍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直呼曹操小名,甚至因曹操的主意不太正确而当众骂曹操很蠢,令曹操在自己的那些臣子面前大失颜面。
对此曹操怀恨在心。
曹操曾下令许昌城内不许饮酒,而许攸却不以为意,公然反对曹操的命令,大喝特喝。
至此,曹操不得不借许褚之后杀了许攸。
古人亦云:“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理。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由此可以看出,礼貌及礼貌原则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个人每天的生活及言语行为都涉及着礼貌原则,本文通过对礼貌原则的简单介绍,结合实际语境,以寻求一种更有助于提高语用能力,增强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生活的人际交往方式。
二、礼貌原则的由来
(一)、礼貌的定义
关于礼貌原则的定义,在当前研究的各个方向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礼貌是人们在交际中的一种实现目的(Politeness as a real-world goal)。
人们在说话过程中运用礼貌原则的目的就是取悦他人。
(2)、礼貌是一种语体(Politeness as the register)。
语体是指“与社交语境有关的系统性变体”(Lyons,1977)。
或者只在一定场合下人们说话或写作时的语言变化(Haliday,1978)
(3)、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Politeness as a pragmatic phenomenon)。
这种观点如今在语用学界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Thomas,1995)。
(二)、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的关系
许多学者们注意到,谈话双方未循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上的需要,所以探讨合作原则必须要考虑礼貌原则。
语言学家(G.N.Leech)曾指出:“原则完善了会话含义学说,解释了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现象。
”因此,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是互补的关系,礼貌原则可以援助合作原则。
由此,对礼貌原则的研究也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三)、礼貌原则的准则
(1)、得体原则(Tan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例如:
1、停车!
2、我想下车。
3、麻烦你能停一下车么?
以上三句的礼貌程度依次递增,显然第一句是不礼貌的,听话者从1中受益最少,受损最多。
而从3中受损最少,周一最多。
所以第三种语言行为更多地体现了礼貌原则。
(2)、慷慨原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有利于自己,不利于他人的观点。
例如:
4、路这么难走,开你的车去呗!
5、路这么难走,开我的车去吧。
例4的说话人多考虑自己,让他人吃亏。
例5则多考虑他人,多让自己吃亏,这凸显了礼貌原则。
(3)、赞誉原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贬损他人的表达。
例如:
6、那个女人真胖。
7、那位太太真是珠圆玉润。
从听话者的角度,例7的说话者做到了尽量赞赏别人的赞誉准则。
然而例子7违反了赞誉准则,不太礼貌。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多贬低自己,少赞誉自己。
例如:
8、这是我送你的礼物,好好收着,好几千块呢!
9、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例8的说话人大加赞誉自己的礼物,违背了尽量贬低自己的谦逊准则。
例9没有赞誉自己,而是尽量贬低自己,做到了谦逊原则,显得很礼貌。
(5)、一致原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双方的一致。
例如:
10、甲:太好了,今天转播球赛!
乙:是吗,真棒,我最喜欢看球赛啦!
该例句中充分体现了一致原则,让气氛愉悦的同时也加强了说话双方的感情交流。
而如果对方兴致勃勃的谈论一件事,而回答是“我最讨厌这个了,无聊。
”这样就会破坏气氛,还会使谈话对方都大为扫兴,不太礼貌。
以上的准则就是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们在交际中经常要遵守的准则。
这些只是大体准则,不能一概而论,还有根据语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礼貌策略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生活中有很多行为和言语都是不礼貌的,因此要多加注意。
比如,问女士年龄;用手指指别人;一直盯着别人看等等。
除了注意一些不能做的行为,还要注意生活礼仪,例如用餐是否得当,穿衣是否得体。
还需要注意的就是面部表情,语气,以及身体语言等等。
不得不说,礼貌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一下介绍的是言语中体现礼貌原则的一些具体策略。
(一)进行对话时,要多运用微笑以及信任的语气
微笑时博得好感的重要武器,微笑本身就是一种礼貌,体现了对听话人的尊重。
而信任则更能让听话着觉得舒服,从而达到更和谐的对话关系。
(二)更多地运用委婉语
能满是赞美的妙语。
当意见产生分歧时,不得不发表个人意见,这是最好使用一些措辞谦和的晚宴,以便不产生忠言逆耳的效果。
在日常交际中,使用委婉语会使人舒服感觉友善,尤其在表达拒绝,批评,请求等等。
(三)尽量使用间接的表达方式
语言的礼貌级别是一个连续体,在一般情况下最直接的表达就是最欠礼貌的,而最间接的表达则是最礼貌的。
这就如同使用委婉语,避免生硬刺耳直白的用词。
也就是说,语言手段越间接,话语就越显得礼貌。
四、总结
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尊重与友好的体现。
礼貌原则也是言语行为中最重要的准则。
深刻认识到礼貌原则的重要性,对人际交往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礼貌原则的简单介绍,结合了各种语言环境进行分析,以便寻求一种更加便利和谐的人际交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