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制作实践期末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电视节目制作复习资料

电视节目制作复习资料

电视节目制作复习资料◆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分类:按信号储备方式:影片制作方式、录象制作方式和数字信号方式。

按播出时效:现场直播法、录象带编辑法。

按制作场所:演播室制作方式和现场制作方式。

按设备数量:多机制作方式和单机制作方式。

按新闻节目制作的制作方式:ENG(电子新闻采集方式)、EFP(电子现场制作方式)、SNG(卫星新闻采集方式)。

◆摄像机的差不多结构和原理:一样由镜头、主机(包括摄像单元和录像单元)、寻像器、话筒、附件几部分组成。

差不多原理:把光学图像转化成电子信号。

◆摄像机的分类:按性能分:广播级、专业级、家用级。

按制作方式:ESP摄像机、ENG/EFP 摄像机、家用摄像机。

按摄像器件分:摄像管摄像机和固体摄像机。

按摄像器件的数量:三管或3CCD,两管或2CCD,单管或单CCD。

按摄像器件的尺寸:1/2机、3/4机、超8机等。

按信号处理方式:模拟、数码。

按摄录集成度:一体机和分体机。

按体积和重量:坐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按所用磁带格式:VHS机、S-VHS机、DV机、Batacam机等。

◆摄像机的性能指标:①灵敏度,是用同一照度下拍照同一景物得出额定输出时所用的光圈大小来衡量的。

②最低照度,最低照度是在一定信噪比的条件下,比较所需景物照度的大小,照度越低说明摄象机警敏度越高,因此,这也是灵敏度的另—种表示方法,有些摄象机的指标中不列此项。

③信噪比,信噪比是关于绿通道或亮度信号,在没有进行伽玛校正和孔阑校正时测量的信号噪波比。

该项指标越高越好。

⑤水平清晰度(线),水平清晰度即水平分解力,也称为水平辨论率,是指图象中心部分沿水平方向能够辨论的电视线数,辨论率越高,图象的清晰度越好。

◆录象机处理和记录的三种方式:①复合方式:把彩色信号和亮度信号录制在同一磁迹上,重放时输出复合彩色信号;传送合成信号只需要一根电缆。

复合系统的要紧缺点是彩色和亮度之间有互相干扰的现象。

②Y/C方式:亮度信号(Y)和色度信号(C)在编码过程和解码过程中是分开的。

电视画面编辑 复习提纲

电视画面编辑 复习提纲

电视画面编辑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接;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第一讲:电视编辑的认识前提:即研究如何用镜头说话勒邦:大众从不对话的逻辑产生印象,但对由某些词和词的联合所产生的情感形象印象深刻。

讲清楚是基础,将精彩是追求。

一、镜头意识(声画意识)二、编辑(蒙太奇)三、信息(传播)一:镜头意识第一层次:用镜头说话:用画面和声音结构意义视→画面影像:字幕、图标、动画、剪辑效果听→解说词、现场同期声、音效、音乐、典型音效的使用《小分队》什么是有感染力?哪些有感染力?环境↓在创作中越来越重要,环境叙事,利用环境进行渲染。

同一时间两个时空同时表现;同期声,有感染力1在真实面前,技术考量是苍白且微不足道的,但是,缺乏了技术的动力,真实不能被准确恰当地被记录。

2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

3进入到你要拍摄的画面里,用心去理解,去高的地方,低的地方,湿的地方,脏的地方拍摄。

4我不记录生活的表面,我要记录你生活中真实的一面。

真实完整的记录:1船下河,抬船的全景——近景抬船——中景——脚的特写,石头滑落——全景船下水2对核心细节的放大,人性的光辉,一是士兵体重大,自觉选择第二条路,避免为全队增加负担。

二是出发前分肉干,百姓是他的孩子。

特色分析:1、令人震撼的现场直击,现场感极强。

我不记录生活的表面,我要记录你生活中真实的一面。

卡普兰⑴典型现场声音结构的场信息:在现场录声音⑵冷静而敏感的段落纪实与呈现2、动人心魄的细节捕捉与全景关照(1提及同胞的离去,士兵脸上的哀伤2老人下跪的场面,士兵头突然掉转3河流湍急)⑴参与性与丰富性并行的镜头语汇⑵全景关照:以典型环境为依托⑶细节捕捉:以典型细节为捕捉用解说词强调重点:小胖单独下滑→解说词凸显核心细节艇出现:大全景→小全景→中景多角度、多景别3、“精选浓缩”的编辑与声画对列的意蕴⑴先声夺人的开场(简洁明确)特写+现场声有助于吸引关注救援者+被救援者感谢→构建主体⑵意味深长的结尾:空境好的素材进行裁剪,突出主题《北川救援纪实》一结尾的层次1救援4小时后杨志强倒着就出。

电视专题片制作实践期末复习提纲

电视专题片制作实践期末复习提纲

电视专题片制作实践期末复习提纲(2010年12月)1.世界上最早的记者诞生在16世纪意大利。

12.我国最早的记者是在19世纪随着近代报刊的产生而产生的。

23.在中国,记者曾被称为访员、访事、通信员。

24.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特点讲求时效性。

25.电视新闻记者是电视新闻的发现者、采集者、制作者和传播者。

26.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就是发现新闻。

77.电视新闻记者空间位置的定位应该是平视。

78.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场性思维。

99.电视传播的优势:传播对象广泛、直接进入家庭、时效性强、直观性好、传播功能多。

1310.电视传播的弱点:线性传播,稍纵即逝,具有不可重复性1311.电视节目结构的灵魂是主题。

1412.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能力包括新闻感知能力、新闻辨析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创新能力。

1713.政策标准、业务标准、社会标准是辨析一条新闻有无价值的基本标准。

19-2114.电视记者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和全方位创新。

24-2515.电视现场采访记者的特殊能力:26-31(1)现场报道的能力。

(2)现场调查的能力。

(3)现场采访的能力。

(4)现场点评的能力。

(5)文字表达能力。

(6)驾驭电视画面和声音的能力。

16.电视摄像记者的特殊能力:32-33(1)电视画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2)掌握先进的电视技术的能力。

(3)良好的体能素质。

电视摄影工作既是一项脑力劳动,也是一项体力劳动。

17.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最早出现于美国。

3418.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特殊能力:34-40(1)使用规范、标准、悦耳的普通话的能力。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主持人外部形象的特殊能力体现——它包括:相貌、气质、表情、动作等诸多方面。

19.新闻报道以客观事实为前提。

4520.寻找新闻线索、确定新闻选题是新闻业务流程的开端。

4521.案头准备工作是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战略步骤。

4522.电视新闻写作方面,新闻标题和新闻导语的写作是重要的两部分。

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考试提纲

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考试提纲

`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考试提纲一.名词解释1.电视专题片:电视专题片是具有特定主题或内容取向,真实记录客体对象,并对主题或内容进行深入发掘,对客体对象运用多种电视艺术手段进行表现的电视片。

2.纪实性电视专题片:是在现在进行时态下,真实的记录客体对象的原生形态。

再现事物发展逼真过程的专题片。

3.表现性电视专题片:是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对拍摄对象进行较多的艺术表现和主观介入的专题片。

4.电视新闻专题:它是综合运用电视的各种手段,并扬电视传播之优势,深入报道某一重大的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群众所关注的典型人物、经验、价值观念、社会思潮,新近出现的社会现象以及某一领域或地区新面貌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在现实中起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的作用。

5,电视专题片的节奏:在采访报道和节目制作过程中,通过电视工作者的业务操作,使电视作品呈现出一种在声画语言和片子结构上符合新闻事实特点的、有规律的变化。

6.解说词:即口头说明解说的词。

也可以说解说词是“口头文学“,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的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达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可以更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

二.填空题1..电视专题片的分类:按题材内容分可分为人文类、社会报道类、自然环境类。

按风格样式一般分为再现与表现两大类,或者说纪实类与写意类。

2.电视专题片的兴起:1916年弗拉哈迪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最有影响的纪录片,1926年,格里尔逊首先提出纪录片概念,首创画面加解说词的“格里尔逊模式”。

3.一般认为电视新闻节目可分为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闻类节目、评论类新闻节目。

专题类新闻节目又可分为专题报道、专题连续报道、专题系列报道、专题新闻、专题调查报道、专题访谈。

4.杂志型栏目真正产生影响并且作为一种观念被接受的是中央电视台1993年推出的大型早间新闻杂志栏目(东方时空)三.论述题1.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主要叙事特征。

广播电视新闻制作期末提纲整理.doc

广播电视新闻制作期末提纲整理.doc

探讨节目的编排原则电视作品结构的最基木要求是要做到完整、自然、新颖、严谨、统一。

第一,电视编辑在制作节目时要有真实的内容。

第二,电视编辑在制作节目时要有受众针对性。

第三,电视片的信息的传播手段是2.分析影视作品的节奏问题pl28%1内部节奏是由情节发展的内在矛盾冲突或人物的内心情绪起伏而产生的节奏;外部节奏是由画面上一切主体的运动以及镜头转换的速度产生的。

%1全篇的总体节奏和单元段落中的具体节奏。

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

简单节奏和复杂节奏树立现代广播、电视新闻观念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27.简述广播电视的一般性质。

28.简述电视记者的镜头表达能力。

29.简述长镜头的含义及适应范围。

30.广播消息的结构要求是什么?31 .写作广播消息主体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2.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主要区别有哪些?33.简述组织实况广播的基本环节。

34.录音剪辑的制作要领有哪些?35.在新闻节目中,有效信息的含义是指什么?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试述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37.试析电视摄像的基本技术要求。

、高度时效观念;为听众、观众服务的观念;新闻传播活动的群体观念。

30、按照听知规律处理导语和主体的关系;采用单线结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段落之间过渡自然;繁简合宜,详略得当。

31、用典型事实说话;合理配置材料、叙事繁简有致; 恰当交代背景。

32、身份(角色)不同;播讲方式不同;工作职责不同。

33、认真做好播前准备,吃透事件或活动的性质、意义;形成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计划安排;精心撰写实况广播基础稿;紧操主题、突出重点、坚持以描述现场为主,善于调动各种语言表现手段。

34、认真筛选至要而富于表现力的音响;保持现场实况的基本轮廓和气氛;恰当处理解说与音响、现场解说和补充解说的关系。

35、反映的客观事物木身具有信息价值;所提供的信息能够为受众理解。

四36、(1)树立现代广播、屯视新闻观念;(2)增强文字和口语表达能力;(3)驾驭掌握音像基本技能。

电视节目制作期末资料

电视节目制作期末资料

一、剪辑之镜头组接(一).剪辑的流畅问题,不仅存在于镜头的甄别上,还在于剪接点的选择上。

因为这和观众视觉接受的理解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动接动、静接静原则固定镜头接固定镜头,摇镜头接摇镜头,移动镜头接移动镜头(包括推拉镜头),都符合动接动、静接静的剪辑原我们把相连镜头有明显的动静区分的组接(即动接静或静接动)受。

硬剪辑也是影视剪辑的常规剪辑方式之一。

比如在有些MTV作品中常用运动镜头中插入短暂的固定镜头阻隔流畅的视觉,使之形成起伏跳跃,给人的感受是生气勃勃,充满动感。

2.错觉剪辑原则这种视错觉通常是由于上下镜头在造型元素上存在相似性因素而使观众从视觉和心理上形成一个整体,感到自然流畅。

内容的相似:即剪辑点的前后镜头画面主体内容、造型相同或相似。

比如在一个反映飞行员生活的纪录片中,前一个镜头是飞行员的家里摆着一架飞机模型,后一个镜头是一架飞机在空中飞行。

画面组接依赖造型内容的相似,毫无人工痕迹地自然地转换。

造型结构的相似:是指剪辑点前后镜头画面结构的相似。

这也可以获得视觉上的流畅。

比如孔雀开屏接缓缓打开的折扇;啤酒的泡沫接海浪碰击礁石产生的浪花,通常结构上的相似还表现为特殊的角度、构图、景别和附加镜头的运用。

比如同为仰拍镜头的组接,或同为大全景的剪辑,或同为鱼眼镜所拍画面的切换。

总之,可以用上下镜头之间的结构相似来承上启下,使画面衔接,场景转换连贯流畅。

(二).镜头的选择对创作者来说,在一般情况下他拥有两次选择镜头的机会。

第一次在拍摄之中,与摄像合作选择合乎你要求的拍摄方式,获得你需要的影像片断,这是一个合格编导在拍摄现场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编导的第二次镜头选择是后期剪辑中完成的——选择合适、精彩的镜头和片断,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只不过是组合不多的几个镜头而已,但事实上是一项高度复杂的脑力活动。

目前电视片的片比最低的是新闻节目,一般也都在3∶1以上。

一些专题片、纪录片的片比甚至超过10∶1。

(三).景别不同的景别和景别组合在表达意义上一般是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介绍功能,主要是将画面中信息传达给观众;另一个是创造情绪的功能,即通过一定的视觉感受强度,调动观赏者的情绪反应。

电视节目制作技艺复习提纲教案资料

电视节目制作技艺复习提纲教案资料

一、简答题:演播室对声学的要求?混响时间为0.6s左右为宜,太长,声音含糊不清;太短,干瘪沉闷,说话费劲;适中,语言清晰,音乐悦耳。

减小混响时间可以通过吸音来解决。

室内墙面和顶棚均不要华丽的装饰,全部用于加装不同频段的吸音材料,颜色也应以灰暗色无反光为宜,以防影响主体。

吸音材料有石棉、玻璃棉、吸音孔、铝塑板、海绵、空心砖、墙面凸凹、布、地毯等。

为了避免室外噪音进入演播室,通常还要考虑演播室的隔音。

建筑隔音包括空气声和撞击声两种。

室外噪声,来自墙壁、天棚或门窗(隔音门,尺寸要大,便于道具出入),脚步、桌椅声(避免顶上再建房屋)等;室内噪声,来自空调、排风管道、灯具、硅箱、风扇、设备、电源等。

演播室对灯光的要求?(一)照度:随着低照度摄像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对照度的要求。

但目前演播室要求的标准照度还需要1500勒克斯,才能保证摄像机对场景拍摄的基本效果。

如果照度低,摄像机靠使用大光圈调节,结果会出现景深变小、图像不清晰、杂波大和彩色不逼真等弊病。

提高场景照度并不意味着越亮越好。

这样做会给供电、通风、散热带来负担,演员也会不舒服。

另外,还要考虑演播室的照度要均匀。

(二)色还原:摄像机对光源的色温变化十分敏感,其变化会直接影响画面的色彩构成。

色还原不能忽视光源色温的作用。

必须做到色温平衡,即演播室内光源的色温与摄像机需要的色温一致。

如果不一致时,用灯光滤色片提高或降低光源色温,或靠摄像机自身的滤色片以及白平衡调整,实现色温平衡。

(三)演播室大多数的节目制作,需要形成一种色彩基调。

这种色彩基调是以一种颜色或相邻的几种颜色构成的,呈现一种色彩和谐、简单、统一的倾向。

这种色彩基调要同整个节目的内容统一,便于观众理解和接受。

在灯光前加上各种各样的色片,造成一种静态的或动态的五彩缤纷的色光效果,可有效地增加现场气氛。

抠像的注意事项?1)光照要均匀,键电平调节要恰当。

2)人物不要离蓝幕太近,蓝幕本身避免强光照射。

蓝背景反射到他的衣服或头发上也会引起图像边缘的撕损。

电视编导与策划复习大纲(已整完)

电视编导与策划复习大纲(已整完)

电视编导与策划》复习大纲1.声画蒙太奇答:把声音和画面的配合修辞称为声画蒙太奇。

声画蒙太奇一般分为声画合一和声画对立两种形式。

声画合一也称声画同步或声画统一,声音和画面中的发声体同时呈现而又同时消失,也就是说,画面中的视像和它所发出的声音是一致的、吻合的。

对于音乐而言,它表现为音乐与画面紧密结合,音乐情绪与画面情绪基本一致,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完全吻合。

声画对位也称声画分离,也就是声画不同步、不合一,它是指从特定的创作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让声音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两者形成“对位”的关系,以期更深刻地表达影视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声画对位又分为声画并行和声画对立两类。

2.场面调度答:场面调度,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起初这个词只适用于舞台剧方面,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活动的位置变化所做的处理,是舞台排练和演出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导演为了把剧本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环境气氛、以及节奏等,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运用场面调度方法,传达给观众的一种独特的语言。

场面调度包括人物调度和镜头调度。

人物调度是将人物活动合理地安排在拍摄场景中,通过人物造型、位置、动作、朝向的变化,从而展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变化;镜头调度是指根据人物在场景中的安排合理的处理摄像机的位置、数量等。

场面调度是在银幕上创造电影形象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指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的统一处理。

构思和运用电影场面调度,须以剧本为依据。

导演、演员、摄影师等须在剧本提供的内容效果等基础上,结合实际拍摄条件,进行场面调度的设计。

利用场面调度,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性格,思想感情,关系,渲染场面气氛。

场面调度对电影形象的造型处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种主要的调度方法:纵深调度、重复调度、对比调度。

3.交叉蒙太奇答:交叉式蒙太奇属于蒙太奇的一种剪辑方法。

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专题片制作实践期末复习提纲(2010年12月)1.世界上最早的记者诞生在16世纪意大利。

12.我国最早的记者是在19世纪随着近代报刊的产生而产生的。

23.在中国,记者曾被称为访员、访事、通信员。

24.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特点讲求时效性。

25.电视新闻记者是电视新闻的发现者、采集者、制作者和传播者。

26.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就是发现新闻。

77.电视新闻记者空间位置的定位应该是平视。

78.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场性思维。

99.电视传播的优势:传播对象广泛、直接进入家庭、时效性强、直观性好、传播功能多。

1310.电视传播的弱点:线性传播,稍纵即逝,具有不可重复性1311.电视节目结构的灵魂是主题。

1412.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能力包括新闻感知能力、新闻辨析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创新能力。

1713.政策标准、业务标准、社会标准是辨析一条新闻有无价值的基本标准。

19-2114.电视记者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和全方位创新。

24-2515.电视现场采访记者的特殊能力:26-31(1)现场报道的能力。

(2)现场调查的能力。

(3)现场采访的能力。

(4)现场点评的能力。

(5)文字表达能力。

(6)驾驭电视画面和声音的能力。

16.电视摄像记者的特殊能力:32-33(1)电视画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2)掌握先进的电视技术的能力。

(3)良好的体能素质。

电视摄影工作既是一项脑力劳动,也是一项体力劳动。

17.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最早出现于美国。

3418.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特殊能力:34-40(1)使用规范、标准、悦耳的普通话的能力。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主持人外部形象的特殊能力体现——它包括:相貌、气质、表情、动作等诸多方面。

19.新闻报道以客观事实为前提。

4520.寻找新闻线索、确定新闻选题是新闻业务流程的开端。

4521.案头准备工作是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战略步骤。

4522.电视新闻写作方面,新闻标题和新闻导语的写作是重要的两部分。

4523.概括来说,新闻采访的开始有接受任务、获得新闻线索、策划选题、跑新闻、撰写解说词、编辑新闻等情况。

47-5124.新闻线索的来源有观众热线和单位联系两种。

48-4925.在新闻部门日常的工作中,常见的选题根据来源区分有上级命题和自命题。

5826.电视新闻拍摄计划和采访提纲:90(1)拍摄计划包括如下内容:①选择本选题的重要性;②本选题所包含的主要内容;③报道形态的使用或节目类型的选择;④采访的范围及相关内容;⑤采访对象的选择及理由;⑥采访程序及时间安排;⑦节目结构的安排或基本的播出计划。

(2)采访提纲包括的内容:①事件的主要经过和拍摄内容;②事件的关键细节或主要情节;③对事件的主要当事人以及相关人员的采访和所提问题;④事件所产生的原因及有关的分析;⑤事件的意义或影响,权威人士的选择及所提问题;⑥背景材料的取舍。

27.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摄像机是记者使用的特殊工具。

10028.新闻采访经历了报纸、广播和电视三个阶段的变化。

10129.用摄像机记录新闻事件的现场、过程和对人物的采访是电视新闻的主要特点,也是电视年采访与其他新闻采访之间的区别。

10430.电视记者的基本工作方式有采摄合一制和采摄分离制两种。

10431.采摄合一制是指采访记者和摄像员兼而为一,记者又扛机器又采访。

10432.采摄分离制:是指采访记者和摄像员分开,两个人一起外出采访。

10433.电视新闻采访常用的方法:现场报道、直接采访、间接采访、迂回采访、立体采访、电话采访、偷拍。

107-11734.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同步进行的采访。

10835.新闻的现场直播是未来新闻发展的方向。

11036.现场报道的最高形式是新闻的现场直播。

11037.直接采访最能够体现出记者的水平。

11238.新闻事件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五要素。

11839.新闻采访的原则有真实、客观、快捷。

12540.客观是新闻的最高原则,也是新闻工作中最难以掌握的原则。

13041.技术型摄像是指新闻采访中单纯的摄像工作,主要任务是拍到符合要求的素材。

15242.编导型摄像是指记者一人集采访、拍摄、编辑于一身,既是编导,又是摄像,还要完成编辑工作。

15343.焦距约为25毫米,视场角约45度左右的镜头为标准镜头。

15644.焦距大于25毫米、视场角小于40度的镜头为长焦距镜头。

15645.焦距小于25毫米、视场角大于60度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

15646.全景具有某种“定位”作用,即确定被摄人物或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的画面。

15747.中景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15848.近景常用来细致表现人物的面部神情,或者事物的局部特征。

15849.特写起到刻画人物心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15850.要想从环境或群体中突出主体人物或重点形象,应使用推镜头运动摄像方式。

16251.介绍同一空间中形象间的联系可以使用摇镜头。

16552.移镜头摄像具有“边走边看”的视觉感受,拍出的镜头可表现出更为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16753.跟随被摄对象一起运动,由被摄对象引出环境的镜头称为跟镜头。

16854.电视画面具有语言特征。

17955.电视新闻的图像在时间上遵循的规律有单向性、连续性、同步性。

17956.电视画面在空间上遵循的规律:表现具象、表现运动、运动表现、平面构图、框架结构。

18057.电视新闻画面的组接遵循时间顺序、空间位置、事物规律、因果关系。

18258.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常用到的编辑程序有:先写后编、先编后写、边编边写。

18559.电视节目编辑到位的要求:196-199(1)事实清楚(2)主体突出(3)主题鲜明(4)结构完整和谐(5)注重细节60.电视新闻解说词的技术要求:206-211(1)口语化(2)与画面相配合(3)与同期声采访相配合(4)与现场音响相配合61.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要从严把握其政治性。

23962.消息类电视新闻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用客观存在的事实说话。

24163.在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中,按照约定俗成的划分方法,一般一分钟左右的节目可以称为短消息。

26364.在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中,一般3分钟或者3分钟以上的节目统称为长消息。

27065.长消息因其表现的题材不同,可以划分为事件性长消息和人物性长消息两种。

27166.借助电视媒体对在一个阶段内正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某一事态进行及时而持续的报道叫做连续报道。

27667.续报道的特点:及时性、连续性、递进性、完整性、密集型、显著性。

277-27868.系列报道就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内,围绕同一个新闻事件或新闻主题进行多阶段、多角度、多侧面的追踪、补充报道。

28469.系列报道的特性:新闻主题的同一性、主题的重大性、报道的整体策划性、传播的系统性。

28470.深度报道的特性: 题材的重要性、报道的适时性、开掘的深入性、报道的前瞻性。

295-29671.域外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特性包括:新闻的新奇性、新闻的准确性、新闻的导向性。

30172.采写域外消息类电视新闻的一般原则首先要考虑党性原则。

30173.电视新闻编排的一般方法有集中编排、连续编排、重点编排、对等编排、对比编排、交叉编排。

307-30974.连续编排:在一定时期内,按照有关的宣传计划,每天或定期在新闻节目中安排反映或解释当前重大问题、事件的电视新闻稿件。

30875.对比编排:在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有可比性的情况下,把揭示同一事物矛盾双方的电视新闻稿件安排在一起。

30876.交叉编排:是指把电视新闻节目中一些内容比较严肃的节目和内容上可以轻松、活泼的新闻交叉编排,以唤起观众的兴奋点。

30877.情感是电视专题片的生命。

31378.电视专题节目就是人们用自己的审美观创造出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审美特征的作品。

31879.真实性、内容美、形式美是美的电视专题节目应该具有的特性。

318-31980.题材是构成电视专题片的最基本因素。

32181.在专题片构成中主题是作品的灵魂。

32382.主题是创作者对生活、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思考通过专题片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

32383.结构是创作者社会思想观念的体现。

32684.如果说结构是电视专题片的骨骼,细节便是电视专题片的血肉。

33085.细节是指在电视屏幕上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

33086.在电视专题片中,节奏变化的掌握一般有渐变式和突变式两种方式。

33487.电视专题片构成的基本要素有:画面、解说词、同期声、字幕。

33688.语言符号是指口语、音响、音乐。

34189.非语言符号指:形体语言、环境语言。

34190.在系列专题片的结构形式中,按采访路线结构的主体是一定的,主题是百科全书式的。

34691.在系列专题片的结构形式中,按空间顺序是按照事物内部组成方式来组织结构的。

34792.政论片属于系列专题片结构形式中的按着思想线索结构。

34993.记录是电视纪录片的灵魂。

35894.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的区别:360-362(1)电视专题片主题先行,拍摄制作是一个求证的过程,达到宣示主题的目的;纪录片在选题之前,可以说并没有形成一个确定的主题思想,创作者只是直感题材有意义,有价值,是直感让创作者倾心这个题材。

(2)专题节目拍摄的时间和人物事件的结局都已经是确定的,拍摄也只是一种追溯;纪录片只是跟踪事件,并不知道故事的结局和人物最后的命运,往往结局或者人物命运和创作者所期待的大相径庭,向未来取材是电视纪录片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3)电视纪录片主题的多义性和对生活的复原性,主题思想只能让人感悟;专题节目,主题思想必须是单纯的,主题思想可以说出来。

95.纪录片是一种形象大于思想的艺术。

36996.细节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36997.电视纪录片创作者的功力是发现细节。

37198.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类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历史。

372-37399.电视纪录片是把人作为记录主体。

374100.电视纪录片的选题原则:374-376(1)能够折射人的精神,人的思想灵魂的题材,通过那些外在的故事,来表现人的内在精神。

(2)不管题材多么令人眼花缭乱,电视纪录片的焦点应该聚焦在人的内心世界。

(3)如果哪一个题材具有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的多重变化,能够反映人的内在隐秘的心思,那么它作为电视纪录片题材的价值就可能越大。

101.对事件的预测能力是电视纪录片记者具有的特殊能力。

382102.电视纪录片的记者具有的特殊能力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对事物的预测能力。

382 103.以一个事件的起承转合为结构方法属于电视纪录片结构方法中的事件结构法。

385 104.以一个人物或者两个人物的命运为线索的结构方法属于电视纪录片结构方法中的线性结构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