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电脑鼠课程设计

西南交大电脑鼠课程设计
西南交大电脑鼠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和总体设计

1.1课程设计任务

该课程设计以两人组队的形式,制作寻线型电脑鼠。要求能够在8×8的迷宫中搜索路径并计算出最短路径。其中迷宫由25mm宽的黑线组成。电脑鼠第一次进入迷宫和返回迷宫时,可以循着黑线走到终点并记录迷宫信息,第二次进入迷宫时,根据第一次所记录的迷宫信息选择最短路径冲刺到终点。

1.2总体设计思路和步骤

寻线型电脑鼠不同于以前的走迷宫,是利用红外传感器进行路线探测并选择前进方向的小型智能机器人。其设计步骤包括:系统设计、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原理图和PCB图,电脑鼠硬件焊接组装、软件代码书写调试和总体调试。

硬件部分主要由传感器,单片机,电机驱动组成。传感器采用红外传感器,由发射管和接收管组成,可探测黑线迷宫。单片机采用IAP15W413AS芯片,用于编写和实现程序。电机驱动由单片机产生的PWM以及L9110芯片进行驱动。

软件部分主要由产生PWM函数,搜寻路径法则,记录信息,测速盘组成。此课程设计中电脑鼠按照左手法则进行路线搜索,根据测速盘的计数得到迷宫坐标并储存。第一次排除迷宫中的死路,第二次便可沿迷宫中最短路径走出迷宫。

第二章硬件设计

2.1 硬件设计步骤

硬件设计步骤如图1所示。设计原理图、生成PCB板之后进行手动布线,再根据PCB板将原件、轮子、轴承、电机、齿轮等器件进行组装,调整传感器角度使之能够达到良好的接受效果。最后进行电路测试,测试方式在软件设计部分说明。

2.2 主控模块(单片机)

包括单片机(图2)和电脑下载部分(图3)。单片机采用了STC15W4K32S4芯片,其原理图为:

图2

图1

管脚图:

图3

图4

2.3 传感器模块

传感器模块运用了5对发光二极管(白)+红外光敏三极管(黑)的组合(如图7),成一条直线置于电脑鼠前端用于探测赛道。其中左前与右前的探测器用于纠正电脑鼠直线行走时由于 2 个电机转动不一致导致的轨道偏离。左、前和右方的三个探测器用于探测距离电脑鼠特定距离内的左右和前方有无线路。用于提供红外信号的30kHz 多的信号可以由STC15W4K32S4单片机的时钟输出口输出,占空比固定为 50%。

当发射的光线集中于白色地区时,光线会被反射,黑色的接收管就会将其吸收;反之,发射光线集中的地方是黑色的时候,光线会被吸收而没有反射。

单个的传感器模块如图5

图5 发光二极管电路图如图6.

图6 实物图见图7.

图7

2.4 电机驱动模块

电脑鼠的前进、拐弯和旋转等动作必须依靠两个电机的转动来控制。具体为:直行:两个电机同方向转动;

转弯:两个电机一个转一个不转或者一个正转一个反转。

要使电机转动,需要一定的电压,以电压控制电机的运转。而为了获得一个较为合适的电压值,往往需要调节电阻。通过不断重复地开、关操作,实现我们需要的“脉冲宽度调制”(简称pwm调制)。当pwm信号与电机相连时,电机的旋转速度就可以根据我们的程序设定来工作。

电机正、反转以及刹车的控制是通过两个L9110芯片来控制的。图8为L9110的应用电路图。

图8

图9为其原理图。

图9

除L9110之外,该模块还使用了74HC00芯片参与pwm控制。原理图如图10

图10

2.5 测速模块

电脑鼠设计使用直流电机,一方面通过对电机的转速加以运算可获得电脑鼠所在方位,记忆当前迷宫情况;一方面在编程时,了解电机转速对电脑鼠行走速度可以进行更好地控制,使其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遍历迷宫且走到终点。

采用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光敏三极管组成一对对射管实现对两个电机转速进行测量,需要分别在两个电机的一端添加码盘。其实物图如图11.

图11

2.6 电源

电脑鼠的电源为5号铁锂电池和7号铁锂电池各一节,分别为单片机和电机供电,提供电压约为3.2V左右。电源原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至此,电脑鼠的硬件设计基本完成,完整的原理图、PCB图见附录。焊接PCB 板成品图如图13.

图13

第三章软件设计3.1 程序流程图(图14)

图14

第四章最终结果

课程设计结果:电脑鼠可完成寻线并到达终点,有时候也能顺利返回起点。

在焊接过程中,因为有光立方比赛的经验,焊接工作比较顺利,除了中途有一次不小心将一个芯片的两个引脚焊在了一起,然后我们及时的用仪器解决了这一问题。而软件部分,虽然用的原代码是同学间分享流传的,但是也是通过自己的调试,修改才完成的。另外,在学长的指导下,也对右手算法程序中左转优先级不高这一缺点进行了完善。

第五章总结及体会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受益匪浅,无论从知识上还是其他的各个方面。上课的时候的学习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单片机,只是从理论的角度去理解枯燥乏味。但在实习中见过甚至使用了单片机及其系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单片机知识的理解和水平。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又让我体会到了合作与团结的力量,当遇到不会或是设计不出来的地方,我们就会在QQ群里讨论或者是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团结就是力量,无论在现在的学习中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团结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团结会有更多的理念、更多的思维、更多的情感。

单片机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老师曾说过,如果学好一门单片机,就凭这个技术这门手艺找一个好工作也不成问题。尽管我们在课堂学到的内容很有限,但在以后的学习中单片机还需要好好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学好了单片机也就多了一项生存的本钱。最后感谢老师、学长们对我们的精心指导和帮助,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帮助。

附录1:原理图

附录2:PCB图

附录3:程序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action.h" //电机驱动头文件

#include "bmp_pixel.h"

#include "NOKIA_5110.h"

#include "configuration.h"

u16 gz1 = 0;

void Stop_On_Going()

{

Wheel_Control(LEFT,1,255);

//1表示正向转,data越大,转速越小

Wheel_Control(RIGHT,1,255);

}

void Turn_Right() //右转的具体实现{

do

{

Wheel_Control(LEFT,1,32);

Wheel_Control(RIGHT,0,45);

}while(P1&0xf8==0xd8||P1&0xf8==0x98 ||P1&0xf8==0xc8);

}

void Go_straight() //直走的具体实现{

Wheel_Control(LEFT,1,42);

Wheel_Control(RIGHT,1,55);

}

void Turn_Left()

{

do

{

Wheel_Control(LEFT,1,52);

Wheel_Control(RIGHT,1,65);

}while(Left_Detector==1); //在左转之前,先走一段距离,直到最左边的灯走出黑线(为实现直走>左转)

if(Middle_Detector==0)

{

Go_straight();

}

else

{

do

{

Wheel_Control(LEFT,0,32);

//左齿轮反转,右齿轮正转

Wheel_Control(RIGHT,1,45);

}while(P1&0xf8==0xd8||P1&0xf8==0x98 ||P1&0xf8==0xc8);

}

}

void Turn_back() //调头的具体实现xxx.

{

do

{

Wheel_Control(LEFT,0,42);

Wheel_Control(RIGHT,1,55);

}while(P1&0xf8 == 0xd8);

}

void Left_Adjust() //左偏->向右微调的具体实现

{ do{

Wheel_Control(LEFT,0,72);

//左轮子转速快一点就可以解决左偏问题

Wheel_Control(RIGHT,1,55);

}while(P1&0xf8==0xd8||P1&0xf8==0xc8 ||P1&0xf8==0xe8||P1&0xf8==0xf0);

}

void Right_Adjust() //右偏向->左微调的具体实现

{ do

{

Wheel_Control(LEFT,1,62);

Wheel_Control(RIGHT,0,75);

}while(P1&0xf8==0xd8||P1&0xf8==0x98 ||P1&0xf8==0xb8||P1&0xf8==0x78);

}

void Find_gz();

void main()

{

u16 mode = 0;

u8 sensor = 0;

//功能模块初始化

// GPIO_config();

//STC15W4K32S4 PWM复用口由高阻初始化为双向口

EXTI_config(); //外部中断测速

Timer_config(); //定时器

PCA_config(); //PWM

UART_config(); //串口

ADC_config(); //AD 电压检测

//液晶屏初始化

LCD_init();

LCD_clear();

LCD_draw_bmp_pixel(15,0,BMP,48,56);

delay_ms(250);

delay_ms(250);

delay_ms(250);

delay_ms(250);

LCD_clear();

LCD_write_english_string(2,0," Welcome To ");

LCD_write_english_string(2,1," S W J T U ");

LCD_write_english_string(2,2," DNS VER 2.1 ");

LCD_write_english_string(2,3,"Nokia511 0 LCD ");

LCD_write_chinese_string(1,4,12,6,0,2);

//wait for the start key down

// while(Start_Key);

// 延时启动(start按键按下,等待n 秒后启动)

delay_ms(250);

delay_ms(250);

delay_ms(250);

delay_ms(250);

delay_ms(250);

// delay_ms(250);

// delay_ms(250);

// delay_ms(250);

// delay_ms(250);

// delay_ms(250);

// delay_ms(250);

//

LCD_clear();

//开总中断

SET_EA();

/* add your program here !!!.....*/

while(1)

{

P1=0xff;

sensor = P1&0xf8;

if(gz1==0)

{

switch(sensor)

{

case 0x10 :

///00010000

case 0x08 :

////00001000

case 0x18 : mode = 1;

break; ////00011000 左转

//算法体现,先从左遍历图

case 0xa0 :

//10100000

case 0xd0 :

//11010000

case 0x88 :

//10001000

case 0xd8 : mode = 2; break; ////11011000 直走

case 0x80 :

///10000000

case 0x00 :

////00000000

case 0xc0 : mode = 3; break; ////11000000 右转

case 0xf8 : mode = 4; break; ////11111000 掉头

case 0xe0 :

//01001000

case 0x78 :

//01111000

case 0x38 :

//00111000

case 0xb8 :

///10111000

case 0x98 : mode = 10; break; ////10011000 头右偏,后续调整

case 0x90 :

you zhuan yi chang chu li

case 0xe8 :

///11101000

case 0xc8 :

//11001000

case 0xf0 : mode = 11; break; ////11110000 头偏左,后续调整

default : mode = 5; break; ////其他情况,执行右转

}

switch(mode)

{

case 1 : Turn_Left(); break;

case 2 : Go_straight(); break;

case 3 : Turn_Right(); break;

case 4 : Turn_back(); break;

case 5 : Find_gz();break;

case 10 : Left_Adjust(); break;

case 11 : Right_Adjust(); break;

default : Go_straight(); break;

}

}

}

}

void Find_gz()

{

gz1 = 1 ;

do{

if(Left_Detector & Left_middle_Detector ==0)

{

Wheel_Control(LEFT,0,72);

Wheel_Control(RIGHT,1,85);

}

else if(Right_middle_Detector & Right_Detector == 0)

{

Wheel_Control(LEFT,1,62);

Wheel_Control(RIGHT,0,75);

}

}while(P1&0xf8==0xd8);

gz1 = 0 ;

}

/************* 功能说明**************

本文件为电机控制程序

************************************* *****/

#include "Action.h"

/************************************ ************************************* ***********************************

*function name :void Wheel_Control(bit side , u8 data_CCAPnH)

*param :side = LEFT or RIGHT dir = WHEEL_FRONT or WHEEL_BACK data_CCAPnH 为输入CCAPnH的8bit数据*return value :none

*description :control the left or right wheel's running

************************************* ************************************* **********************************/ void Wheel_Control(bit side , bit dir , u8 data_CCAPnH)

{

if(dir==WHEEL_FRONT) //选择的轮子前进{

if(side==RIGHT)

{

Motor_Right_Control = 1; PWMn_Update(PCA0,data_CCAPnH);

}

else if(side==LEFT)

{

Motor_Left_Control = 1;

PWMn_Update(PCA1,data_CCAPnH);

}

}

else if(dir==WHEEL_BACK)

{

if(side==RIGHT)

{

Motor_Right_Control = 0;

PWMn_Update(PCA0,data_CCAPnH);

}

else if(side==LEFT)

{

Motor_Left_Control = 0;

PWMn_Update(PCA1,data_CCAPnH);

}

}

}

/************************************ ************************************* *********************************** *function name :void TurnRight()

*param :none

*return value :none

*description :控制电脑鼠向右转

************************************* ************************************* **********************************/ #if IN_PLACE

void TurnRight()

{

u8 flg=1;

TX1_write2buff(0xDD);

left_count=right_count=0;

Wheel_Control(LEFT,WHEEL_FRONT,SPEED_IN

IT_LEFT);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FRONT,SPEED_I NIT_RIGHT);

while(flg==1)

{

if(right_count==60|left_count==60)

{

Wheel_Control(LEFT,

WHEEL_FRONT,SPEED_INIT_RIGHT);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BACK, SPEED_INIT_LEFT);

}

if(left_count==125|right_count==125)

{

Wheel_Control(LEFT,WHEEL_FRONT,0Xff);

//左轮停止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BACK,0Xff);

left_count=0;

right_count=0;

flg=0;

}

}

}

#else

void TurnRight()

{

u8 flg=1;

left_count=right_count=0;

Wheel_Control(LEFT,WHEEL_FRONT,SPEED_IN IT_LEFT);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FRONT,0XFF); while(flg==1)

{

if(left_count==90|right_count==90)

{

Wheel_Control(LEFT,WHEEL_FRONT,0Xff);

//左轮停止

left_count=0;

right_count=0;

flg=0;

}

}

}

#endif

/************************************ ************************************* *********************************** *function name :void TurnRight()

*param :none

*return value :none

*description :控制电脑鼠向左转

************************************* ************************************* **********************************/ #if IN_PLACE

void TurnLeft()

{

u8 flg=1;

TX1_write2buff(0xEE);

left_count=right_count=0;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FRONT,SPEED_I NIT_RIGHT);

Wheel_Control(LEFT,WHEEL_FRONT,SPEED_IN IT_LEFT);

while(flg==1)

{

if(right_count==60|left_count==60)

{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FRONT,SP EED_INIT_RIGHT);

Wheel_Control(LEFT,WHEEL_BACK,SPEED_INI T_LEFT);

}

if(right_count==125|left_count==125)

{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FRONT,0Xff);

//右轮停止

Wheel_Control(LEFT,WHEEL_BACK,0Xff);

left_count=0;

right_count=0;

flg=0;

}

}

}

#else

void TurnLeft()

{

u8 flg=1;

left_count=right_count=0;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FRONT,SPEED_I NIT_RIGHT);

Wheel_Control(LEFT,WHEEL_FRONT,0xff); while(flg==1)

{

if(right_count==90|left_count==90)

{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FRONT,0Xff); //右轮停止

left_count=0;

right_count=0;

flg=0;

}

}

}

#endif

/************************************ ************************************* *********************************** *function name :void TurnBack()

*param :none

*return value :none

*description :控制电脑鼠向后转

************************************* ************************************* **********************************/ void TurnBack()

{

u8 flg=1;

TX1_write2buff(0xFF);

left_count=right_count=0;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BACK,SPEED_I NIT_RIGHT); //右轮后退

Wheel_Control(LEFT,WHEEL_FRONT,SPEED_IN IT_LEFT); //左轮前进

while(flg==1)

{

if(left_count==115|left_count==115)

{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BACK,0Xff); // 关闭右轮

Wheel_Control(LEFT,WHEEL_FRONT,0Xff); //关闭左轮

left_count=0;

right_count=0;

flg=0;

}

}

}

/************************************ ************************************* ***********************************

*function name :void StopOngoing()

*param :none

*return value :none

*description :控制电脑鼠停止前进

************************************* ************************************* **********************************/ void StopOngoing()

{

u8 flg=1;

right_count=left_count=0;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BACK,SPEED_I NIT_RIGHT); //右轮后退

Wheel_Control(LEFT,WHEEL_BACK,SPEED_INI

T_LEFT); //左轮后退

while(flg==1)

{

if(right_count==2|left_count==2)

{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BACK,0Xff);// 关闭右轮

Wheel_Control(LEFT,WHEEL_BACK,0Xff); //关闭左轮

left_count=0;

right_count=0;

flg=0;

}

}

}

/************************************ ************************************* ***********************************

*function name :void GoGrid()

*param :none

*return value :none

*description :前进一格后停止

************************************* ************************************* **********************************/

/*void GoGrid() //前进一格后停止

{

u8 flg=1;

left_count=right_count=0;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FRONT,SPEED_I NIT); //右轮前进

Wheel_Control(LEFT,WHEEL_FRONT,SPEED_IN IT); //左轮前进

while(flg==1)

{

if(right_count==35|left_count==35)

{

Wheel_Control(RIGHT,WHEEL_BACK,0Xff);// 关闭右轮

Wheel_Control(LEFT,WHEEL_BACK,0Xff); //关闭左轮

left_count=0;

right_count=0;

flg=0;

}

}

} */

隧道钻爆设计-《隧道工程》钻爆课程设计-西南交大峨眉校区

课程名称: 设计题目: 院系: 专业: 年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姓名学号 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隧道钻爆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掌握隧道钻爆设计过程。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隧道工程,确定各炮眼类型的炮眼数目;编制钻爆参数表;绘制钻爆设计图;绘制爆破网络图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隧道爆破设计实例 一、 工程概况 某隧道穿越无区域性断裂构造地带,围岩较为破碎,裂隙较发育,普氏系数f=8~10。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水量较发育。隧道内围岩以Ⅳ类围岩为主,主要为片麻岩。隧道断面设计为半圆拱形,底宽B=4.5m 、高H=4.0m 。 二、 施工方案选择 为了保证隧道开挖质量,又能加快施工工期,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施工方案。每月施工28d ,采用4班循环掘砌平行作业,月掘进计划进尺为210m 。 三、 爆破参数选择 1、计算炮眼数N τγ q S N = N ——炮眼数目,不包括未装药的空眼数。 q ——单位耗药量 S ——开挖断面积,m 2。 τ——装药系数,即装药长度与炮眼全长的比值,可参考表1 γ——每米药卷的炸药量,kg/m,2号岩石铵梯炸药的每米质量见表2 开挖断面 []{}23.13B 2B H 22 2B S m =?÷-+??? ?????÷÷=) ()(π 单位炸药消耗量根据表5——5选取,q=1.4kg/m 3。

装药系数τ根据表5——3,并综合考虑各类炮眼的装药系数选取,τ=0.43。 根据表5——4选取γ=0.78,代入上式则有 5 .5578 .043.03 .134.1N =??= 个 实际取55个炮眼。 2、每循环炮眼深度 本工程的月掘进循环计划进尺为210m ,每掘进循环的计划进尺数l=210÷28÷4=1.875m,本设计取炮眼利用率η=0.93,则根据炮眼深度计 算式有L =l/η=1.875/0.93=2.02m 实际取炮眼深度为2m ,每循环进尺l ′=2.0×0.93=1.86m 一般深掏槽眼较炮眼深度加深0.15~0.25m 。 3、炮孔直径 由于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水量较发育,因此,选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其药卷直径为32mm ,长度为200mm ,每卷质量为0.15kg 。

西南交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2010、2011、2012考研真题及答案

西南交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2010、2011、2012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A ) A、主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B、箍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C、主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2、在简支梁受弯构件的抗弯强度计算中有一基本假定为平截面假定,它适用的范围是下面哪种情况 ( D ) A、弹性阶段 B、开裂阶段 C、破坏阶段 D、以上阶段均可 3、设计时,我们希望梁斜截面抗剪破坏形态为( C ) A、斜压破坏 B、斜拉破坏 C、剪压破坏 4、混凝土的变形模量是指( D ) A、应力与塑性应变的比值 B、应力与弹性应变的比值 C、应力应变曲线原点切线的斜率 D、应力与总应变的比值 5、在钢筋混凝土梁中,减少裂缝宽度的方法有( A ) A、增加用钢量和采用直径较细的钢筋 B、控制高跨比 C、采用直径较粗的钢筋 D、以上都不是 6、对多跨连续T形截面梁进行截面设计时( C ) A、跨中正弯矩和支座负弯矩处均按T形截面计算 B、跨中正弯矩处按矩形截面计算;支座负弯矩处按T形截面计算 C、跨中正弯矩处按T形截面计算;支座负弯矩处按矩形截面计算 D、跨中正弯矩和支座负弯矩处均按矩形截面计算。 7、两个轴心受拉构件,其界面形式和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均相同,只是纵筋配筋率不同, 构件受荷即将开裂时(尚未开裂),( B ) A、配筋率ρ大的构件钢筋应力sσ也大 B、配筋率ρ大的构件钢筋应力sσ小 σ小 C、直径大的钢筋应力 s 8、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表示的是( B )

A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 /50m N B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50m N C 、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50m N D 、混凝土棱柱体抗拉强度标准值为2/50m N 9、适筋梁正截面从加载到破坏的各应力阶段中,说法错误的是( C ) A 、当构件不允许出现裂缝时,以整体工作阶段为计算依据 B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以带裂工作阶段为计算的依据 C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以破坏阶段为计算依据 D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以破坏阶段为计算依据 10、关于梁内钢筋的主要作用,一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 抵抗斜截面上的剪力 B 固定纵筋位置以形成钢筋骨架 C 增强受压钢筋的稳定性 D 使核心区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 11、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那一项不对( D ) A 、防火 B 、防锈 C 、增加粘接力 D 、便于装修 12、设计钢筋混凝土双筋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时,要求构件达到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高度2s x a '≥的原因是为了( C ) A 、不发生超筋破坏 B 、不发生少筋破坏 C 、保证梁发生破坏时,布置在梁受压区的普通强度等级的钢筋能够达到受压屈服 D 、保证梁发生破坏时,布置在梁受压区的很高强度的钢筋也能达到屈服 13、两个轴心受拉构件,其截面材料配筋等完全相同,施加预应力的极限承载力为N 1, 不施加预应力的极限承载力为N 2,那么有( A ) A 、21N N = B 、21N N > C 、21N N < D 、无法比较 14、钢筋混凝土梁若不改变其钢筋截面面积,能使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即极限弯矩)提高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C ) A 、提高砼强度等级 B 、提高钢筋强度等级 C 、增大截面高度 D 、增大截面宽度 15、在受拉区既有预应力钢筋又有非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强度计算时,梁的有效高度0h 为( A )。

西南交通大学java课程设计

JAVA综合实验:滑板反射小球游戏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方向) 学号:20132116 姓名:李瑞婷 2014-2015第二学期

源代码: ball.java packageorg.crazyit.ball; importjava.awt.Image; importjava.io.File; importjavax.imageio.ImageIO; importjava.io.IOException; public class Ball extends BallComponent { // 定义球的竖向速度 privateintspeedY = 10; // 定义弹球的横向速度 privateintspeedX = 8; // 定义是否在运动 privateboolean started = false; // 定义是否结束运动 privateboolean stop = false; /** * m 有参数构造器 * * @parampanelWidth * int 画板宽度

* @parampanelHeight * int 画板高度 * @param offset * int 位移 * @param path * String 图片路径 */ public Ball(intpanelWidth, intpanelHeight, int offset, String path) throwsIOException { // 调用父构造器 super(panelWidth, panelHeight, path); // 设置y坐标 this.setY(panelHeight - super.getImage().getHeight(null) - offset); } /** * 设置横向速度 * * @param speed * int 速度 * @return void */ public void setSpeedX(int speed) { this.speedX = speed; } /** * 设置竖向速度 * * @param speed * int 速度 * @return void */

西南交通大学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题目:国台大厦基坑支护方案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班级: 土木工程学院 2010 年 12月

一、综合说明 (一)编制说明: 1.施工指导规划: 业主下发的招标文件、施工图及工程量清单结合本工程实际勘察情况及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2.编制依据: (1)《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 (2)省市发布的有关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文件。 (3)我公司有关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的文件。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台州市提高建筑安装工程质量100条规定。 (4)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勘察资料。 (5)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 3.施工组织原则: 1.遵循《资格预审文件》要求的原则。根据《资格预审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合理部署、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的原则进行编制。 2.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组织专业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人员、设备的优势,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3.安全生产的原则。采取先进可靠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和人身安全。 4.保护环境、文明施工的原则。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做到文明施工。 (二)工程概况 1.建筑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台州市区人民西路北,东临天开大厦,南临小内河,西靠市花鸟市场,北临住宅楼。拟建建筑物包括主楼和裙房,主楼地上为21~25 层(共3 幢),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2层,框架结构均设1层地下室,基础桩型采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2.基坑工程概况 地下室基坑呈发V 形,长约150m,宽约25m,基坑开挖较深,大面积开挖深度为5.2m。自然地面平整相对标高为-0.500m,基坑开挖深度考虑到地梁垫层底(垫层厚

西南交大c实验报告

实验__8__实验报告 教学班级:_26_ 学生学号:_201_ 学生:_ _ 实验日期:__5.26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机房)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对数值型一维数组的使用方法; 2.掌握对数组的插入、删除、修改、排序和查找等常用算法。 二、实验任务 1. 设有一批学生的程序设计课程的考试成绩(学生人数最多为N=100人,数据如下: (提示:可以建立三个一维数组来存放学生的数据,其中:学号为一个long类型的数组studentID,为一个string类型的数组name,成绩为一个int类型的数组grade)(1)由键盘获取学生人数n,要求学生人数n的取值围11到N-2; (2)由键盘获取学生的相关数据; (3)用选择排序法将学生的数据按学号进行升序排列并输出排序后的学生数据; 2. 在任务1的基础上,在学生数据中,完成以下任务: (1)键盘输入一个学生的学号,用折半查找法查找是否有该学生,若有该学生则输出该学生的所有信息,按如下格式输出: 学号程序设计成绩 2015112324 思德72 若没有该学生,则输出“查无此人”的信息。 (2)插入一个新学生的数据,要求插入后学生的数据任按学号升序排列。 ⒊在任务1的基础上,在学生数据中,完成以下任务: ⑴用选择排序法将学生数据按学生程序设计课程成绩降序排列。 ⑵键盘输入一个学生的学号和程序设计课程的新成绩,在学生数据中查找是否有该学生,若有该学生则用键盘输入的新成绩替换该学生的原成绩,否则输出“查无此人”的信息。 三、实验结果(源程序+ 注释)

(完整版)西南交通大学结构设计原理年考研真题

试题代码:951 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试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结构 考试时间:2010年1月 1、判别题(共15每,题2分,共计30分) 1.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睡着混凝土标号的变化而变化。 2.预应力混凝土梁由于预压应力的作用,在使用阶段不易产生裂缝,挠度小,还显著地提 高 了极限承载力。 3.在一些情况下混凝土的徐变对结构会产生有利影响。 4.正常使用情况下的RC 梁,受拉区一般不产生裂缝。 5.当梁的剪跨比时容易发生脆性的斜拉破坏,因此设计时应限制剪跨比。 3>λ3<λ6.一般情况下,配有抛物线形预应力筋的简支梁,不仅能控制施工和使用阶段的裂缝产生, 还能有效地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7.在全部使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构件必须出现一定的微小裂缝的结构称之为部分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 8.混凝土不是弹性材料,耳屎一种弹塑性材料。 9.如果钢筋混凝土梁经抗剪强度计算后需采用一些专用的抗剪斜筋(如鸭筋,与主筋焊在 一起的斜筋等),可以推测:为保证材料图大于弯矩包络图之值,在所采用的专用筋截面附 近不便于弯起主筋。 10.混凝土的特征裂缝跨度就是最大裂缝宽度。 11.当偏心作用力作用在受压柱截面内时为小偏心受压,在截面外时为大偏心受压。 12.荷载和作用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说法。 13.轴心受拉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无论开裂与否,所有截面的混凝土均已退出工 作且受拉纵筋屈服。 14.因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所以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时的重要内容就是防止混凝土受 拉开裂。 15.全预应力混凝土梁从施工开始,到正常使用,直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梁均不会产生弯 曲裂缝。 二 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RC 受弯构件的抗弯强度计算中有一基本假定为平截面假定,它适用的范围是下面哪 种情况: A.弹性阶段 B.开裂阶段 C.破坏阶段 D.以上阶段均可 2.混凝土保护层的租用那一项是不对的: A.防火 B.防锈 C.增加粘结力 D.便于装修 3.设计时,我们希望梁斜截面抗剪破坏形态为: A.斜压破坏 B.斜拉破坏 C.剪压破坏 4.计算钢筋混凝土双进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时,要求构件达到破坏时,受压区 混凝土高度的原因是为了: ' 2s a x ≥A.不发生超筋破坏 B.不发生少筋破坏 C.保证梁发生破坏时,布置在梁受压区的普通强度等级的钢筋能够达到受压屈服

西南交通大学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课程设计92#题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课程设计第0页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姓名:XXX 学号:XXX 班级:XXX 指导老师:XXX 设计时间:XXX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课程设计第0页 目录 1、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任务书 (1) 2、设计资料 (3) 3、内力计算 (4) 3.1设计荷载值 (4) 3.2组合工况 (4) 2.3 包络图 (6)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 4.1 确定简支跨控制截面位置 (7) 4.2 配筋计算 (7) 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0) 5.1 截面尺寸复核 (10) 5.2 箍筋最小配筋率 (10) 5.3 腹筋设计 (10) 6、验算梁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2) 6.1 梁的挠度验算 (14) 6.1.1 挠度限值 (14) 6.1.2 刚度 (14) 6.1.3 挠度 (17) 6.2 梁的裂缝宽度验算 (17) 7、绘制梁的抵抗弯矩图 (19) 7.1 按比例画出弯矩包络图 (19) 7.2 确定各纵筋及弯起钢筋 (20) 7.3 确定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 (20) 7.4 确定纵筋的截断位置 (20)

1、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任务书 (编写:潘家鼎 2013.10.26) 一、设计题目:某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二、基本要求 本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设计。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独立、认真地完成所给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的设计。 三、设计资料 某支承在370mm 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如图1所示。 g k 、g k 、q 2k q 1k l 2 l 1 185 185 185 185 C B A 图1 梁的跨度、支撑及荷载 图中:l 1——梁的简支跨计算跨度; l 2——梁的外伸跨计算跨度; q 1k ——简支跨活荷载标准值; q 2k ——外伸跨活荷载标准值; g k =g 1k +g 2k ——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g 1k ——梁上及楼面传来的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 g 2k ——梁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该构件处于正常坏境(环境类别为一类),安全等级为二级,梁上承受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g k1=21kN/m 。 设计中建议采用HRB500级别的纵向受力钢筋,HPB300级别的箍筋,梁的混凝土和截面尺寸可按题目分配表采用。 四、设计内容 1.根据结构设计方法的有关规定,计算梁的内力(M 、V ),并作出梁的内力图及内力包络图。 2.进行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并选配纵向受力钢筋。 3.进行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选配箍筋和弯起钢筋。

西南交大网络教育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期末测验考试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情况中,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情况是 (D) 动荷载作用下过大的振动 2. 钢材作为设计依据的强度指标是 (C) 屈服强度f y 3. 需要进行疲劳计算条件是:直接承受动力荷载重复作用的应力循环次数 n 大于或等于(A) 5×104 4. 焊接部位的应力幅计算公式为(B) 5. 应力循环特征值(应力比)ρ=σmin/σmax将影响钢材的疲劳强度。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情况下,下列疲劳强度最低的是 (A) 对称循环ρ=-1 6. 与侧焊缝相比,端焊缝的 (B) 静力强度更高 7. 钢材的屈强比是指 (C) 屈服强度与极限强度的比值 8. 钢材因反复荷载作用而发生的破坏称为 (B) 疲劳破坏 9. 规范规定:侧焊缝的计算长度不超过60 h f,这是因为侧焊缝过长(C) 计算结果不可靠 10. 下列施焊方位中,操作最困难、焊缝质量最不容易保证的施焊方位是(D) 仰焊 11. 有一由两不等肢角钢短肢连接组成的T形截面轴心受力构件,与节点板焊接连接,则肢背、肢尖内力分配系数K1、K2为 (A) 12. 轴心受力构件用侧焊缝连接,侧焊缝有效截面上的剪应力沿焊缝长度方向的分布是(A) 两头大中间 13. 焊接残余应力不影响钢构件的(B) 静力强度 14. 将下图(a)改为(b)是为了防止螺栓连接的 (D) 杆受弯破坏 15. 规范规定普通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只取螺栓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的 0.8 倍,是因为 (C) 撬力的不利影响 1. 受剪栓钉连接中,就栓钉杆本身而言,不存在疲劳问题的连接是(D) 受剪摩擦型高强度螺栓 2. (D) 考虑拧紧螺栓时扭矩产生的剪力的不利影响 3. 以被连板件间之间的静力摩擦力作为其极限值的连接是(C)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4. 用螺栓连接的轴心受力构件,除了要验算净截面强度外,还要进行毛截面强度验算的连接螺栓连接是 (C)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5. 提高轴心受压构件的钢号,能显著提高构件的(A) 静力强度 6. 钢结构规范关于轴心受压钢构件整体稳定的柱子曲线(φ-λ关系曲线)有多条的根本原因是考虑了 (C) 残余应力的影响

最新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课程设计(1)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0 1.1 课程设计目的 0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0 1.3 课程设计方案 0 1.3.1 方案概述 0 1.3.2 主要材料 (3) 1.4 课程设计基本流程 (4) 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5) 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8) 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11)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1 课程设计目的 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荷载分类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地铁设计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 1.3 课程设计方案 1.3.1 方案概述 某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尺寸参数详见表1-1。车站埋深3m,地下水位距地面3m,中柱截面的横向(即垂直于车站纵向)尺寸固定为0.8m(如图1-1标注),纵向柱间距8m。为简化计算,围岩为均一土体,土体参数详见表1-2,采用水土分算。路面荷载为2 kN,钢筋混凝土 20m /

西南交大继电保护及课程设计

-、问答题(16分) 1.三段式电流保护其各段是如何实现选择性的?比较三段式电流保护第1. I.川段的灵敏度和保护范围。 电流I段是靠电流动作值来实现动作选择性的,因为动作电流大于本线路末端短路时可能通过保护的最大短路电流,保证了区外短路时不会误动。 电流II段是通过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共同实现选择性的,因为II段的动作电流大于相邻线路电流I段的动作电流,因此相邻线路I段以外的范围短路,保护不会误动,而I段范围内的短路,则因为其动作时限大于相邻线路I段的动作时限而不会误动。 电流III段是通过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实现选择性的,因为III段的动作值满足灵敏度逐级配合关系,且动作时限是按阶梯原则整定的,则距离电源最远的保护动作时限最短,然后逐级增加一个时限级差△t。 由于电流III段的动作电流是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因此动作值最小,从而动作最灵敏。 二单项选择题(88分) 2.小电流配电系统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普遍采用()。 A.全补偿 B.过补偿C、欠补偿 正确答案: B 3.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I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 A.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B.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大值 C.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正确答案: C 4、() 既能作被保护线路的主保护,又可作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 A.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B、闭锁式距离纵联保护 C.纵联电流相位差动保护 正确答案: B 5.大接地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故障点距母线远近与母线上零序电压的关系是() . A.无关 B.故障点越远零序电压越高C、故障点越远零序电压越低 正确答案: 6、以下关于三段式电流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速断保护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的保护范围最大 B.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般在本线路首端发生短路时不应该动作切除故障 C、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在本线路输送最大负荷时应该动作跳闸 正确答案: B 7.方向闭锁高频保护发信机起动后,当判断为内部短路时,() 。 A.两侧发信机立即停信B、两侧发信机继续发信 C.反方向-侧发信机继续发信 正确答案,A 8.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由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保护首先切除故障,是继电保护()的要求。 A.选择性B、可靠性 c.灵敏性 正确答案: A 9.对具有同步检定和无电压检定的重合闸装置,在线路发生瞬时性故障跳闸后()。 A.先台的-侧是检同期侧B、先合的-侧是检无压侧 c.两侧同时台闸 正确答案: B 10、在高频保护的通道加工设备中的()主要是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防止反射,以减少衰耗。 A. 高频阻波器 B. 耦合电容器C、结合滤波器 正确答案: C 11.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范围为() . A.变压器低压侧 B.变压器高压侧 C.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之问设备 正确答案: C

铁路路基工程课程设计西南交大

课程名称:铁路路基工程 设计题目:软土地基加固设计 专业:铁道工程 年级: 姓名: 学号: 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年月日 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工程姓名唐强学号20087125 开题日期:2011 年 5 月11 日完成日期:2011 年 6 月10 日题目软土地基加固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软土地基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参考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路基边坡坡度及边坡防护设计 2.计算路堤极限高度 H,判断是否需要采用加固措施; c 3.通过比选确定应选择何种加固方案; 4.掌握中轴线线下应力的计算和沉降量的计算; 5.固结度修正的计算; 6.绘制路基加固断面图;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综合应用《铁路路基工程》课程所学知识,并熟悉铁路路基设计的基本过程。

二、设计内容 1.路基边坡坡度的设计; 2.路基本体工程的设计; 3.路基边坡防护工程的设计; 4.基底设计(针对软土地区。 三、设计资料 1.线路资料 常速,直线地段,单线路堤,路堤高m 7,路基面宽m 5.7,边坡坡度75.1:1:1=m ,线路等级按I 级次重型标准,活载换算高度m h 4.30=,宽m l 5.30=。 2.地基条件 地面以下m 13范围内为软土,灰黑色、流态;m 13以下为中砂层,地下水位与地面齐平。软土竖向固结系数为s cm C v /10323-?=,径向固结系数为 s cm C r /10 423 -?=; 变形模量为2/30cm kg ,泊松比4.0=μ,容重3 /3.17m kN =γ, kPa C u 18=,?=5.4u ?,?=20cu ?。 3.填料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班级: 2014年4月

目录 一、设计资料 (2) 1、结构形式 (2) 2、建筑平面尺寸 (2) 3、楼面构造 (2) 4、荷载 (2) 二、结构平面布置 (2) 1、梁格布置 (2) 2、截面尺寸 (3) 三、板的设计 (3) 1、荷载计算 (3) 2、设计简图 (3) 3、配筋计算 (4) 4、配筋图 (5) 四、次梁设计 (6) 1、荷载计算 (6) 2、设计简图 (6) 3、内力计算 (7)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 5、斜截面强度计算 (9) 五、主梁设计 (10) 1、荷载计算 (10) 2、设计简图 (11) 3、内力分析 (11)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2) 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3) 6、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 (14)

一、设计资料 1.结构形式 采用多层砖混结构,内框架承重体系。外墙厚370mm ,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 400mm ×400mm 。 2.建筑平面尺寸:m m 3021 ,第36题号(题号见附表七);图示范围内不考虑楼梯间。 3.楼面构造: 4. 荷载 永久荷载:包括梁、楼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3,水泥砂浆容重20 kN/m3,石灰砂浆容重17 kN/m3G=1.2或1.35。 可变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见附表六,分项系数Q=1.4或1.3。 二、结构平面布置: 1、梁格布置: 梁格布置如图所示。主梁、次梁和板的跨度分别为6m 、4.2m 和2m 。

2、截面尺寸: 因结构的自重和计算跨度都和板的厚度、梁的截面尺寸有改观,故线确定板、梁的尺寸 (1)、板: 按刚度要求连续板的厚度取: mm l 5040 h => 对一般楼盖的板厚应大于60mm ,故取mm 80h =。 (2)、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280~233)151~181h mm l ==(取2,150b ,300h ===b h mm mm 取。 (3)、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 4.2,250b 600h ,750~489)81~141(h =====b h mm mm mm l 。取取 三、 板的设计 1、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计算: 水磨石面层 2 m /65.0kN 80mm 厚的钢筋混凝土板 2 m /0.208.025kN =? 板底粉刷 2 /25.0m kN 总永久荷载标注值:2 /9.265.025.00.2m kN g k =++= 总活载标准值: 3.1,/4/0.6Q 2 2=>=γ故取m kN m kN q k 总荷载值: 2 2 /72.11,/715.113.135.1m kN p m kN q g p k k k k ==?+?=取 2、设计简图 次梁的截面为mm mm b h 300150?=? 边跨:mm l mm h l l n n 1937025.118452 01=<=+ = 中跨:mm l l n 189002==

15秋西南交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答案

西南交《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4 道试题,共20 分。) 1.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依据何种破坏形态建立的( ) . 适筋破坏 . 剪压破坏 . 超筋破坏 . 锚固破坏 正确答案: 2. 全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使用荷载下,构件截面混凝土( ) . 不出现压应力 . 允许出现压应力 . 不出现拉应力 . 允许出现拉应力 正确答案: 3. 一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已承载多年,现卸去全部荷载,则( ) . ①钢筋中应力恢复到零 . ②钢筋中残留有压应力,混凝土中残留有拉应力 . ③混凝土中应力恢复到零 . ④钢筋中残留有拉应力,混凝土中残留有压应力 正确答案: 4. 适当提高梁的配箍率可以( ) . 显著提高斜裂缝开裂荷载 . 防止斜压破坏的出现 . 显著提高抗剪承载力 . 使斜压破坏转化为剪压破坏 正确答案: 西南交《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8 道试题,共40 分。) 1. 与加载初期比较,受弯构件在外荷载持续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延续( ) . 挠度增大 . 挠度减小 . 刚度(也称为长期刚度L)减小 . 短期刚度RS减小 正确答案: 2. 结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目前规范对结构功能的要求可概括为以下哪几项( ) . 安全性 . 适用性 . 耐久性 . 经济性 正确答案: 3. 规定剪力设计值V≤0.25fh0,其目的是( )

. 防止发生斜拉破坏; . 防止发生斜压破坏 . 防止截面尺寸过小 . 防止出现剪压破坏 正确答案: 4. 梁的破坏属于脆性破坏的是( ) . 少筋梁 . 适筋梁 . 超筋梁 . 双筋梁 正确答案: 5. 偏心受压构件是否属于脆性破坏与下面哪些因素有关( ) . 构件计算长度 . 初始偏心距 . 材料强度 . 纵筋配筋 正确答案: 6.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其传力锚固阶段截面混凝土预压应力σp 可按下式计算( ) . (σon-σL2-σL3-σL5/2)P/0 . (σon-σL2-σL3-σL5/2)P/n . (σon-σL2-σL3-σL5/2-σL4)P/0 . (σon-σL2-σL3-σL5/2-σL4)P/n 正确答案: 7.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 ) . 裂缝出现时,钢筋受拉应力即达到屈服应力 . 开裂前后钢筋应力增量与配筋率有关 . 开裂前瞬间,钢筋受拉应力仍很低 . 裂缝出现前瞬间钢筋应力与配筋率无关 正确答案: 8. 从偏心受压构件的Nu—Mu关系曲线可得到以下结论 . 大偏心受压破坏时,N为有利荷载 . 大偏心受压破坏时,N为不利荷载 . 小偏心受压破坏时,N为不利荷载 . 大、小偏心受压破坏时,M均为不利荷载 正确答案: 西南交《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 三、判断题(共8 道试题,共40 分。) 1. 合理设计预应力梁中预应力钢筋的位置和预应力值,可以有效减小甚至抵消工作荷载引起的拉应力,避免构件开裂,所以预应力梁无需作抗裂计算。 . 错误 . 正确 正确答案: 2. 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中,“截面限制条件”是为了防止梁发生斜压破坏

西南交大钢桥课程设计讲解学习

第二章 主桁杆件内力计算 第一节 主力作用下主桁杆件内力计算 1恒载 桥面 p 1=10kN/m ,桥面系p 2=6.29kN/m,主桁架 p 3=14.51,联结系p 4=2.74kN/m , 检查设备 p 5=1.02kN/m , 螺栓、螺母和垫圈 p 6=0.02(p 2+p 3+p 4),焊缝 p 7=0.015(p 2+p 3+p 4) 每片主桁所受恒载强度 P=[10+6.29+14.51+2.74+1.02+0.02(6.29+14.51+2.74)+0.015(6.29+14.51+2.74)]/2 =17.69 kN/m , 近似采用 p =18 kN/m 。 2 影响线面积计算 (1)弦杆 影响线最大纵距12 l l y lH ?= 影响线面积12 l y Ω=? A1A3: 1218.4273.68 18.42,73.68,0.2, 1.16492.112.664 l l y α-?==== =-? ()1 92.1 1.16453.582 Ω=??-=-m E2E4:1227.6364.47 27.63,64.47,0.3, 1.52792.112.664 l l y α?==== =? 1 92.1 1.52770.332 Ω=??=m 其余弦杆计算方法同上,计算结果列于表中。 (2) 斜杆 ' '22 11,,sin sin l l y y l l θθ=?=?

1 1.236 sinθ === ()() ''' 1212 11 , 22 l l y l l y Ω=+?Ω=+? 式中' 111 1 ''' 1 88 , l l l y l y y y y y - === + E0A1: 12 82.89 9.21,82.89,0.1, 1.236 1.11 92.1 l l y α ====?= 1 92.1 1.1151.23 2 Ω=??=m A3E4:' 22 55,26 55.26,29.43, 1.2360.742 92.1 l l y ===?=, ' 11 29.439.210.742 1.2360.371, 6.14 92.10.7420.371 y l ? =-?=-== + , 6.14 0.1 55.26 6.14 α== + , '' 1 3.07 9.21 6.14 3.07,0.1 27.63 3.07 lα =-=== + , () 1 6.1455.260.74222.78 2 Ω=+?=m, ()() ' 1 3.0727.630.371 5.70 2 Ω=+?-=-m, 22.78 5.7017.08 Ω=-= ∑m 其余斜杆按上述计方法计算,并将结果列于表中。 (3)吊杆 1.0 y=, 1 118.429.21 2 Ω=??=m 3恒载内力 p N p =Ω ∑,例如 02 E E:18.030.14542.54 p N kN =?= 45 E A:() 18.0 5.4497.92 p N kN =?-=- 55 A E:18.09.21165.78 p N kN =?= 4活载内力 (1)换算均布活载k

西南交通大学路基课程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编号: 指导教师:王迅 2015 年 6月 5 日

目录 1设计资料 (1) 2说明书 (1) 3计算书 (5) 4设计图纸 (13) 5参考文献 (15) 6附录 (16)

1设计资料 1.1线路基本信息 某Ⅰ级重型双线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40km/h,K2+500~K3+500 段路堤处于直线地段,路堤挡土墙高度9m,挡土墙上部路堤高度为1m。根据实际情况,需设置重力式挡土墙。 1.2设计荷载 只考虑主力(主要力系)的作用,且不考虑常水位时静水压力和浮力。 1.3设计材料 挡土墙材料为片石砌体,墙背填料为碎石类土。相关参数可以参考附表。 2说明书 2.1认真分析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设计依据。 2.2依据 依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确定双线铁路的线间距,并确定路基各部分尺寸。 2.3换算土柱的确定 进行路基及其加固建筑物的力学检算时,系将路基面上的轨道静载和列车竖向活载一起换算成与路基土体容重相同的矩形土体,此为换算土柱。 绘制出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计算图示,并选取参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可参照《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附表A进行检查。 当墙后填料不均匀时,为方便计,可将墙后填料视作均质材料进行计算,容重可取墙后填料的平均容重。 2.4挡土墙尺寸的初步拟定 采用重力式仰斜挡土墙。根据规范,初步拟定墙顶宽度、墙背和墙胸的坡度、墙底宽度和坡度,然后进行检算。

2.5挡土墙设计荷载的计算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一般可只计算主力,在浸水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原为八度)及以上地区及有冻胀力等情况下,尚应计算附加力和特殊力。本设计中只考虑如下主力: 1、墙背填料及荷载的主动土压力 作用在挡土墙墙背的主动土压力,一般按库仑主动土压力公式计算。 当破裂面交于路基面时,破裂棱体的面积S 随着挡土墙及破裂面位置而变化, 但都可归纳为一个表达式: 00tan S A B θ=- 式中 ()00,,A f H a h = ()000,,,,,,B f H a b h K l α= 当边界条件确定后,A 0、B 0为常数,并可从破裂棱体的几何关系求得。 附表《各种边界条件下的库仑 主动土压力公式》给出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库仑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在具体计算时,由于无法预知破裂面的位置,一般是先假设破裂面位置,然后按此情况计算出破裂角θ,再根据几何关系来校核假设是否正确。若假设不合理,则需选用另外的破裂面位置重新计算,直至校核合理。最后可根据附表中公式计算土压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位置。 编程思路:限定破裂角θ由α~900-υ循环,给定搜索步长Δθ=0.1~0.50,以不同破裂角θ值确定相应土压力,从中找出最大值即为主动土压力。 2、墙身重力及位于挡土墙顶面上的恒载 (1)墙身重力可由挡墙面积乘以挡墙圬工的容重得到; (2)挡土墙顶面上的恒载:若设计中的换算土柱一部分已侵入挡土墙墙顶范围,则此部分换算土柱应计入挡土墙顶面上的恒载。 3、基底的法向力及摩擦力

西南交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0171033)复习题

结构设计原理Ⅰ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合理的并标记“√”,最后填写在下 面的答题表内。) 1. 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配置高强度钢筋( ) A. 能有效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B. 能有效提高构件的刚度 C. 能有效提高构件的抗裂度 D. 因构件开裂过宽而不能发挥其高强度的作用 2. 其它条件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梁与素混凝土梁相比( ) A. 破坏荷载和开裂荷载都有较大程度地提高 B. 破坏荷载有较大程度地提高,开裂荷载提高不大 C. 开裂荷载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破坏荷载提高不大 D. 破坏荷载和开裂荷载都提高不大 二、简答题 1.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何优缺点? 2. 和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何优缺点? 3. 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中为何不适宜采用高强度的钢筋? 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为何要采用高强度材料? 第二章 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合理的并标记“√”,最后填写在下 面的答题表内。) 1. 下列关于影响混凝土徐变大小的因素的论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 A.持续作用的应力越大,徐变越大 B.骨料的弹性模量越低,徐变越大 C.水灰比越小,徐变越大 D.初始加载时混凝土的龄期越短,徐变越大 2. 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cu f 、轴心抗压强度c f 、抗拉强度t f 的大小次序 为( ) A. t c cu f f f >> B. t cu c f f f >> C. c t cu f f f >> D. cu t c f f f >> 3. 无明显流幅的钢筋用什么指标作为其强度取值的依据( ) A.极限强度 B.屈服强度 C.残余应变为0.2%的应力值 D.比例极限应力值

离线作业-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西南交通大学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离线作业 科目: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 姓名: 学号: 专业: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校本部学习中心

第4次作业 二、主观题(共13道小题) 10.极限状态法按预定功能划分为哪几种极限状态? 答案:极限状态法按预定功能划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1.钢管混凝土中,为什么混凝土的强度能提高? 答案:因为在较高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泊松比大于钢材泊松比,这样钢管对其内的混凝土形成横向“套箍作用”。 12.为什么以钢材的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设计指标? 答案:(1)有强化阶段作为安全储备;(2)不致产生工程中不允许的过大变形;(3)实测值较为可靠;(4)可以近似沿用虎克定律。 13.为什么伸长率试验时要规定标距长度? 答案:因为不同标距的试件测出的伸长率大小不同。 14.防止脆性断裂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1)采用性能较好的钢材;(2)减少应力集中程度;(3)采用较薄厚度的钢板组成构件。 15.什么叫钢材的硬化? 答案:钢材因加工等原因使其强度提高,塑性降低的现象。 16.应力集中如何影响钢材的性能? 答案:应力集中会导致三向同号受力,与单向受力相比,三向同好受力更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17.什么叫钢材的塑性破坏? 答案:钢材应力达到或超过其屈服强度,破坏前有明显变形给以预兆,破坏不突然。 18.影响钢材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钢材本身的质量;(2)应力集中程度;(3)应力比;(4)应力循环次数;(5)应力幅。 19.钢板厚度如何影响钢材脆性断裂? 答案:钢板厚度越大,因应力集中引起(三向同号受力中)板厚方向的应力就越大,主剪应力就越小,正应力就越有可能起控制作用,所以钢板越厚,越有可能发生度如何影响钢脆性断裂。 20.各级焊缝的实际强度与母材强度的相对大小关系如何?规范规定如何取值? 答案:各级焊缝的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差异,可抗拉、抗剪就不同了。试验表明一、二级焊缝的实际强度高于母材强度,规范取母材强度;三级焊缝的拉、剪强度低于母材强度,规范专门规定了其取值。

西南交大二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远动监控系统开关量的采集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电气工程学院 二〇一六年月至二〇一六年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2、页面不够可附加页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 (1) 1.1 课程设计目的 (1) 1.2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1) 1.3 课程设计主要任务 (1) 第二章硬件设计 (3) 2.1 CPU的选择及其外围电路 (3) 2.2 8位开关量采集电路的设计 (4) 2.3 开关量采集装置设置 (5) 2.3.1 开关量采集板与CPU接口及端口地址分配 (5) 2.3.2 开关量采集板与CPU主接口 (5) 第三章点表设计 (7) 3.1 遥测点表设计 (7) 3.2 遥信点表设计 (8) 3.3 遥控点表设计 (9) 第四章软件设计 (10) 4.1 开入采集板主程序流程图 (10) 4.2 开关量采集流程图 (10) 4.3 1ms中断程序设计 (11)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 1.1 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对远动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基本原理进行熟练掌握,通过完成相应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标准和规范、查阅设计手册与资料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2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1)主接线图,开关量采集板要求采集32路开关量,通过通信接口与主板通信; (2)继电保护动作遥信点表结合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进行制定。 1.3 课程设计主要任务 1. 硬件要求 (1)选择CPU,指出其外围接口资源 (2)画出8路开关量的采集电路 (3)开关量采集电路和CPU的接口 (4)给出端口地址分配 (5)开关量采集板和主CPU之间的通信接口 2. 制定点表 根据给定的主接线图按照IEC61870-5-101规约制定点表 (1)遥测:主接线图上所有需要采集的电量 (2)遥信:所有开关的位置及非位置信号,保护装置的动作信号 (3)遥控:主接线图上所有的电动开关的遥控编号,同时指明与遥信点号的关联关系 3. 软件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