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博弈论全解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寡头与博弈

四、斯泰克伯格模型
斯泰克伯格模型(Stackelberg Model)是一种先行者 利益模型(First Mover Advantage Model),即首先行动者 在竞争中会取得优势。 我们以两个寡头的竞争为例进行讨论,假定寡头面临 的需求曲线和成本状况如下:
需求函数:P=1600-10Q=1600-10(Q1+Q2)
小结: 通过对以上模型的总结我们不难看出,研究寡头市 场的模型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背对背”(Back to Back)模型,也就是各自决策模型。前面的斯威齐模 型、市场份额模型和古诺模型都是这一类模型。这种模 型假定寡头厂商独立决策,不存在串谋或者某种默契。 斯泰克伯格模型(产量领先模型)和价格领先模型则是 另一种情况。主导厂商决定产量或者价格,其他厂商采 取跟随策略。反映到现实中,似乎是一个主导厂商与其 他厂商在进行价格或者产量决策时遵循着某种“默契”、 “行规”或者是不成文的“惯例”。这可以认为是一种 隐性的串谋或者勾结。最后介绍的卡特尔模型则是显性 的串谋了。厂商之间公开建立价格和产量配额协议,共 同控制市场。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均衡是指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 策略的这样一种状态。显然我们分析的例子中,(不合作, 不合作)这一对策略组合(前者表示A的策略,后者表示B 的策略)下的博弈状态就是一种均衡状态。此时,任何一 方都不想偏离各自的不合作策略。由于在均衡时A、B双方 选择的都是自己的占优策略(不合作),所以该博弈均衡 也可以称为占优策略均衡。一般来说,由博弈中的所有参 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我 们在支付矩阵中用下划线表示占优策略。最后,只有矩阵 图中两个数字都有下划线的收益组合(4,4)是占优策略 均衡也就是博弈均衡。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七章

第一节 垄断
❖六、价格歧视
1.一级价格歧视
(一)
第一节 垄断
(二)
第一节 垄断
2.二级价格歧视
第一节 垄断
3.三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 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 歧视。 根据MR1=MR2=MC的原则确定产量和价格。
第一节 垄断
❖七、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第四节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二、博弈均衡的基本概念
1.占有策略均衡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 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由博弈所有参与 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 衡。
第四节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
2.纳什均衡
乙
L
R
U7
10 3
5
甲
D6
88
❖ 四、威胁和承诺的可信性
进入者
进入
不进入
抵 制 800 600 1300 900 在位者
不抵制 900 1200 1300 900
第五节 不同市场的比较
➢主要是对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益的比较:
衡量标准:1.产量是否达到最大的生产能力; 2.长期均衡是否实现P=LMC;
➢ 垄断与技术进步、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广告支 出的关系
品。 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
能。
❖ 形成垄断的原因
第一节 垄断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的曲线
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第一节 垄断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第8章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8.1 复习笔记一、博弈论1.博弈论与传统经济学博弈论本质上也是研究理性的经济主体的最大化行为,但比传统经济学更进一步,认为自己的效用(以及利润或收入)函数不仅依赖于自己的决策,也依赖于他人的决策。
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新古典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均难满足:(1)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局中人之间往往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一方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对方反应,而这一扩张恰恰是博弈论主题。
(2)现实市场中,局中人间信息通常是不充分的。
2.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博弈论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
在策略性环境中,每一个人进行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都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因此,每个人在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时,要根据其他人的可能反应来决定自己的决策和行动。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包括:(1)局中人:参与博弈(对策)并承担后果的利益主体,有时也称参与人。
(2)策略集合:指所有局中人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的总和。
(3)收益:指在每种策略组合情况下局中人采取特定策略得到的结果。
3.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1)上策:指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某一局中人都采取自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均衡指博弈中所有局中人都不想改变自己策略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上策均衡是指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每个局中人都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所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
(2)纳什均衡: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
(3)二者关系:纳什均衡不一定是上策均衡,但上策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
如表8-1所示,该博弈没有上策均衡,(策略A,策略A),(策略B,策略B)都是纳什均衡,但不是上策均衡。
表8-1 纳什均衡4.重复博弈和序列博弈(1)静态博弈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时决策,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取什么策略的博弈。
动态博弈指局中人决策有先有后,后决策者能观察到先决策者决策情况下的博弈。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 博弈论

21
第五节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对应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均衡概念是精炼 精炼 贝叶斯均衡(perfect Bayesian equilibrium). 贝叶斯均衡 这个概念是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 什均衡与不完全信息静态均衡的贝叶斯纳什均 衡的结合.具体来说,精炼贝叶斯均衡是所有 参与人战略和信念的一种结合.它满足如下条 件:第一,在给定每个参与人有关其他参与人 类型的信念的条件下,该参与人的战略选择是 最优的.第二,每个参与人关于其他参与人所 属类型的信念,都是使用贝叶斯法则从所观察 到的行为中获得的.
22
贝叶斯法则 贝叶斯法则是概率统计中的应用所观察 到的现象对有关概率分布的主观判断 (即先验概率)进行修正的标准方法.
23
习
题
1. 什么是占优策略均衡?什么是重复剔除的占优策 略均衡?什么是纳什均衡? 2. 什么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重复博弈与一次性 博弈有何不同? 3. 假定两寡头生产同质产品,两寡头的边际成本为 0.两寡头所进行的是产量竞争.对于寡头产品 的市场需求曲线为P=30-Q,其中Q=Q1+ Q2.Q1是寡头1的产量,Q2是寡头2的产量. (1)假定两个寡头所进行的是一次性博弈. 如果两寡头同时进行产量决策,两个寡头各生产 多少产量?各获得多少利润?
25
�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博弈论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第一节 博弈问题概述
一,博弈的基本概念 二,博弈的分类
2
一,博弈的基本概念
博弈论 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 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 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 行动 参与人,行动 参与人 行动, 战略,信息 支付函数,结果 均衡. 信息,支付函数 结果,均衡 战略 信息 支付函数 结果 均衡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西方经济学18第十章博弈论初步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一、简答题1.什么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一定是最优的吗?解答:(1)所谓纳什均衡,是参与人的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 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2)不一定。
如果纳什均衡存在,纳什均衡可能是最优的,也可能不是最优的。
例如,在存在多个纳什均衡的情况下,其中有一些纳什均衡就不是 最优的;即使在纳什均衡是唯一时,它也可能不是最优的,因为与它相对应的支付组合可能会小于与其他策略组合相对应的支付组合。
如:囚徒 困境。
2.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 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最多可有几个?为什么?解答:在只有两个参与人 (如 A和 B)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最多可有四个。
例如,当A与B的支付矩阵可分别表示如下时,总的支付矩阵中所有四个单元格的两个数字均有下划线,从而,总共有四个纳什均衡。
A 的支付矩阵=⎥⎦⎤⎢⎣⎡22211211a a a aB 的支付矩阵=⎥⎦⎤⎢⎣⎡22211211b b b b例如:a 11=a 12=a 21=a 22,b 11=b 12=b 21=b 22就会得到以上四个纳什均衡。
具体事例为: 73737373⎡⎤⎢⎥⎣⎦3.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可能有三个。
试举一例说明。
解答: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 纳什均衡可能有4个、3个、2个、1个和0个五种情况,所以可能有3个。
例如,当参与 人A与B的支付矩阵可分别表示如下时,总的支付矩阵中恰好有三个单元格的两个数字均有下划线,从而,总共有三个纳什均衡。
A 的支付矩阵= ⎥⎦⎤⎢⎣⎡22211211a a a a B 的支付矩阵=11122122b b b b ⎡⎤⎢⎥⎢⎥⎣⎦ A 、B 共同的支付矩阵=1111121222222121a b a b a b a b ⎡⎤⎢⎥⎢⎥⎣⎦具体事例为: 76157323⎡⎤⎢⎥⎣⎦4.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所 有的纯策略纳什均衡?解答:可使用条件策略下划线法。
博弈论完整版

囚徒困境博弈虽然简单,但是却体现了非合作博 弈的基础,称(招,招)为 “纳什均衡”。纳什均衡 是局中人战略选择上构成的一种“僵局”,给定其他 局中人的选择不变,任何一个局中人的选择是最好的, 他也不会改变其战略选择。所以,可以预期(招,招) 是甲乙最终完成的稳定的选择。 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
囚徒困境博弈
乙
招
不招 0,-10 -1,-1
招
甲 不招
-8,-8 -10,0
(问题1:甲、乙如何选择?)
甲和乙是参与博弈的人,称为“ 局 中人 ”。表 1 中每一个小方格内的数字 被称为局中人的支付,其中左边的数字 代表甲的支付,右边的是乙的支付。表 1中的双变量矩阵称为博弈支付矩阵。
甲或乙可以作出的选择被称为“ 战 略”,如“招”或“不招”都是战略。
为什么博弈论在经济学领域会产生如 此大的影响呢?这是因为博弈论改变了 传统微观经济学的某些基本假设,从一 个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 和把握经济现象,并指导更加有效的经 济政策制订。博弈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 前沿领域,已成为占据主流的基本分析 工具。
博弈论是一门十分有趣但理论上又是 十分艰深的学问,本节介绍一些大家能 够凭直观或简单分析就能把握的例子, 为大家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以引起大家对这门目前已成为热门科学 的兴趣和获得初步的了解。这些例子也 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所遇到的问题 或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博弈论,我们能 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它们。
类似的例子还有: 政府要负责修建公共设施,因为私人没有积极性出资 修建公共设施 苏格兰的草地为什么消失了?公共资源经常被过度利 用。 渤海中的鱼愈来愈少了,工业化中的大气及河流污染, 森林植被的破坏等。 解决公共资源过度利用的出路是政府制订相应的 规制政策加强管理,如我国政府规定海洋捕鱼中,每 年有一段时间的“休渔期”,此时禁止捕鱼,让小鱼 苗安安静静地生长,大鱼好好地产卵,并对鱼网的网 眼大小作出规定,禁用过小网眼的捕网打鱼,保护幼 鱼的生存。 问题:为什么在城市中心道路上禁止汽车鸣喇叭?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十章博弈论初步

策略1 策略2
b p 1 ( b 1 1 b 1 ) 2 ( 1 p 1 )b 2 ( 1 b 2 )2
b11
策
参 p1 略
A的p1 条件010,1混 合aaa策 000略为与人A p:2 策略12
a11 b21
a21
b12 a12
b22 a22
[习题] 博弈论初步
[习题] 博弈论 初步
p1
单击添加副标题
第十章 博弈论初 步
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自嘲* 一介学究,惶惶似狗。 东拼西凑,闲来插柳。 或存疏漏,等着挨揍。 钱财无有,知识半斗。 交流携手,相逢美酒。 余望何求?潮起云收。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1
第一节 ○
博弈论和
○
策略行为
2
第二节
3
0 q10.7 1 p10.5 7
1
9– 8–
2
第三节 混合策略均衡 二、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第三节 混合策 略均衡
二 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 即使纯策略的纳什均衡不存在,相应的混合策
略纳什均衡总会存在。
❖ 纯策略纳什均衡作为 ·q1 1 特例被包括在混合策 略纳什均衡之中。 0.7·
❖ 混合策略博弈的均衡
[案例] “华容 道”里的纳什
均衡(1)
小 道
孔 明
大 路
[案例]“华容道”里的纳什均衡(1)
[案例] “华容道”里的纳什均衡(1)
曹操 小道 大路
被擒
逃脱
擒住 逃脱
空等 被擒
空等
擒住
❖ 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 留这人情, 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 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10章博弈论初步dmqn.pptx

30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第三节 同时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二、存在纯策略均衡时的混合策略均衡
求解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纯策略 纳什均衡不存在的情况,而且也适用于纯策略纳什均 衡存在的情况。在后面这种情况下,纯策略纳什均衡 将作为特例被包含在相应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之中。
2024年9月29日星期日
12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第二节 同时博弈:纯策略均衡
五、寻找纳什均衡的方法——条件策略下划线法
2.条件策略下划线方法的五步法 第二,在甲厂商的支付矩阵中,找出每一列的最大者 (每列的最大者可能不只一个),并在其下划线
2024年9月29日星期日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3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第二节 同时博弈:纯策略均衡
个厂商都不再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倾向时,整个博弈就 达到了均衡,即博弈均衡。
博弈均衡是博弈各方最终选取的策略组合,是博 弈的最终结果,是博弈的解。
2024年9月29日星期日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8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第二节 同时博弈:纯策略均衡
四、纳什均衡
2.纳什均衡的概念 第一,纳什均衡的概念
2024年9月29日星期日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24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第三节 同时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一、不存在纯策略均衡时的混合策略均衡
1.混合策略 第三,“混合”策略的概念
把甲厂商和乙厂商原来的策略叫做“纯”策略, 把赋予这些纯策略的概率向量叫做“混合”策略。
2024年9月29日星期日
2024年9月29日星期日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23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第三节 同时博弈:混合策略均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猪 按 大猪 按 等待
5, 1 9,-1
4, 4 0, 0
等待
小猪的最优策略:等待 大猪无最优策略:即大猪的最优策略是依赖于 小猪的策略 此时用重复剔除严格劣策略的思路找出均衡:小 猪的严格劣策略为按,剔除“按”后,小猪只 有一种策略等待,大猪仍有两个策略,但此时, “等待”已成为大猪的劣策略,剔除,大猪的 最优策略——按 这是一个“多劳不多得,少劳不少得”的均衡
博弈论要点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参与人的策 略、参与人的支付(效用) 博弈有不同的种类:
从行动顺序角度:
静态博弈。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 动态博弈。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
从拥有信息角度:
完全信息博弈。每个参与人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特征、 战略空间、支付函数有准确的知识 不完全信息博弈。
博弈的分类与对应的均衡概念
行动顺序/ 信息状况
完全信息 不完全信息
静 态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纳什均衡
动 态
完全信息动态均衡;子 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不完全信息静态均衡; 不完全信息动态均衡; 贝叶斯纳什均衡 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静态博弈: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或虽非同时但后行动者并 不知道前行动者采取什么行动;动态博弈(序贯博弈):参与人 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 动。 完全信息指的是每个参与人对所有其他参与人(对手)的特征、 战略空间及支付函数有准确的知识,否则就是不完全信息。
囚徒困境博弈
乙
招
不招 0,-10 -1,-1
招
甲 不招
-8,-8 -10,0
(问题:甲、乙如何选择?)
尽管甲不知乙是否招供,但他认为 自己选“招”最好,因而甲会选择 “招”,乙也同样会选择“招”,结果 各判8年;但若两人都不招,结果是两人 只被判1年,但这种结果是不会出现的。 我们可以运用“剔除劣战 略”的方法来获得这样的结果。
博弈的种类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 弈
厂商之间的经济博弈可以是合 作的,也可以是非合作的。 区别在于是否存在一个有约 束力的协议。如果有,就是 合作博弈;如果没有,就是 非合作博弈。前者强调团体 理性,即效率、公平和公正; 后者强调个人理性和个人最 优决策。
同时博弈与序贯博 弈 前者是博弈各方在 不了解对方情况下 制定决策;后者是 一方看到另一方的 行动之后再采取行 动。
博弈论初步
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
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及其局限性
两个基本假设:完全竞争,完美信息 局限性:交易主体的数量其实很有限;信息是不对称的 一般均衡理论是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和道义基础,市场机
制是完美的,帕累托最优成立,平等与效率可以兼顾。然而 在以下情况不成立: 非完全竞争:垄断越来越普遍 外部性:市场不可能把所有的成本收益都计算在内 公共产品:市场无非解决“搭便车”问题 逆向选择问题:柠檬市场
◆
芭蕾
妻子 足球
●
◆
芭蕾
◆(1,2)
先动优势
在夫妻博弈中,有两个纳什均衡,即(足球, 足球)和(芭蕾,芭蕾),前者对男方更加 有利,后者对女方更加有利,但是由于男方 是先行动者,通过逆向归纳法得到的最终结 果就是对男方更加有利的纳什均衡。 先动优势
先行动者的得益大于后行动者
每天读点博弈论
零和游戏:双赢和多赢才是正道 智猪博弈:做一头聪明的小猪 纳什均衡: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 柠檬理论:逆向选择的困惑 ……
博弈论要点
博弈:决策主体在互相对抗中,对抗双方 (或多方)互相依存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动的 过程集合
参与人的利益有冲突
博弈是一个过程集合(参与人、策略、行动、
信息等)。把博弈视为集合是思维从具体到抽 象的重要一步 博弈的一个本质特征是策略的相互依存性
博弈论:专门研究博弈如何出现均衡的规 律的学问
甲或乙可以作出的选择 被称为“战略”,如“招”
或“不招”都是战略。
思想
“囚徒困境”博弈的经济和社 会意义在于,个人理性不一定 导致集体理性,或者说人人为 自己未必导致整体利益。 这与市场机制的思想是不同的。 不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囚徒困境的几个事例: 价格大战 两个寡头企业选择产量 军备竞赛 做广告 围观时踮脚尖 应试教育 贸易自由与壁垒,地方保护主义
股市博弈
在股票市场上,大户是大猪,他们要进行技 术分析,收集信息、预测股价走势,但大量散户 就是小猪。 他们不会花成本去进行技术分析,而是跟着 大户的投资战略进行股票买卖,即所谓“散户跟 大户”的现象。
为什么中小企业不会花钱去开发新产品?
在技术创新市场上,大企业是大猪,它们投入大量 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而中小企业是 小猪,不会进行大规模技术创新,而是等待大企 业的新产品形成新的市场后生产,模仿大企业的新 产品的产品去销售。
在这种情况下, A在自己的决策结上当然 选择“开发”,因为他预计当自己选择“开发” 后, B 会选择“不开发”,自己就净赚一百万。 当B威胁A说:“不管你是否开发,我都会在这 里开发写字楼。”倘若A将B的话当了真,A就 不敢开发,让 B 单独开发写字楼占便宜。但是, B的威胁是“不可置信”的。 当 A不理会B的威胁而果断地开发出一栋 写字楼时, B 其实不会将事前的威胁付诸实施。 因为“识时务者为俊杰”,在 A 已开发的情况 下, B 的最优决策是 “不开发”而不是“开 发”。
当只有一家开发商在这个地段
开发一栋写字楼时,它可以全部售
出,赚得利润 1 百万。假定 A 先决策,
B在看见A的决策后再决策
是否开发写字楼。在图中, 用“博弈树”表示博弈过程。
开发 B 开发
A
不开发 B
不开发
开发
不开发
(-1,-1)
弈
在其中每一条“路径”的末端用向 量给出A和B的支付,称为支付向量。 下面用“逆向归纳法”可以求解这 个博弈。在 B 进行决策的 2 个“决策结” 上,B在左边的决策结上选择“不开发”; 而在右边的决策结上选择“开发”。即 给定 A 开发, B 就不开发;给定 A 不开发, B 就开发。 B 应避免同时与 A 都选择开发 而蒙受损失。
道德风险问题:为什么市场的交易费用比较高?
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
博弈论研究的是: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 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 当成果无法由个体完全掌握,而结局须视 群体共同决策而定时,个人为了取胜,应 该采取什么策略 博弈论成为通用方法论,经济学、政治学、 管理、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公共选择、 犯罪学
一次博弈与重复博 弈
博弈行动只进行一次的是 一次博弈;博弈行动进行 多次的是重复博弈
双人博弈与 多 人博弈
前者只有两人参加行动, 后者有多人参加行动
零和博弈与非零 和博弈
在零和博弈中,一方 之所得即为另一方之 所失; 在非零和博弈中,双 方的得失取决于各自 选择采取的行动。
二、同时博弈:纯策略博弈
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
传统微观经济学与博弈论的比较
传统微观经济学的个人决策是在给定一个价格参数和收入
的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个人的效用与其他人无关, 所有其他人的行为都被总结在“价格”参数之中 博弈论中,个人效用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还以来于他 人的选择,研究在存在外部经济条件下的个人选择问题 事实上,行为主体的数量通常不多,相互之间存在明显影响 经济学对博弈论寄予厚望,认为用博弈论可以重写经济学 原理 博弈论改写经济学,从放宽新古典的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 两个条件展开
同时博弈与序贯博弈
同时博弈是参与人同时进行决策或行动的博弈;
所谓同时或先后主要是看参与人在决策时是否已经知道 其他参与人的决策
序贯博弈是参与人的决策和行动有先有后的博弈。
支付矩阵(也称报酬矩阵)被用来描述和分析 一个博弈。
占优策略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都存在 唯一的最优策略选择,这一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 优策略。 如果某个参与者具有占优策略,那么,无论其他 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该参与者确信自己所选择 的唯一策略都是最优的。
三、序贯博弈
在序贯博弈中,参与人的决策有先有后,特别是, 后行动的参与人可以观察到先行动的参与人已经 采取了的策略。 在图中,有两个房地产开发商A和B分别决定 在同一地段上开发一栋写字楼。由于市场需求有 限,如果他们都开发,则在同一地段会有两栋写 字楼,超过了市场对写字楼的需求,难以完全出 售,空置房太多导致各自亏损1百万。
博弈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1944年,J· 冯· 诺依曼、O· 摩根斯坦恩在《博弈 理论与经济行为》首先提出一些博弈论的概念。 1994年,纳什、泽尔腾和海萨尼获得诺贝尔 经济学奖。 1996年,莫里斯和维克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1年,阿克洛夫、斯蒂格利茨和斯宾塞获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5年,奥曼和谢林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纳什均衡
智猪博弈(boxed pigs) 猪圈中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在猪圈的 一端设有一个按钮,每按一下,位于猪 圈另一端的食槽中就会有 10 单位的猪食 进槽,但每按一下按钮会耗去相当于2单 位猪食的成本。如果大猪先到食槽,则 大猪吃到 9 单位食物,小猪仅能吃到 1 单 位食物;如果两猪同时到食槽,则大猪 吃 7 单位,小猪吃 3 单位食物;如果小猪 先到,大猪吃 6 单位而小猪吃 4 单位食物。 表4给出这个博弈的支付矩阵。
但是,如果B在向A发出威胁的 同时又当着A的面与第三者C 打赌一 定要在该地段上开发出一栋写字楼, 否则输给 C 2 百万元。 B 与 C 为此签 定合同并加以公证有效。
思考:这时情况又会发生什么 样的变化呢?
情侣博弈
妻子
●
足球 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