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推断教学大纲及精要和典型试题分析
内科学病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内科学病例分析试题及答案Case 1:病史:患者,女性,50岁,主诉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一周。
患者没有其他症状,无乏力、咳痰、腹泻或呕吐。
最近没有旅行史。
体格检查:患者体温38.5°C,心率90次/分钟,呼吸22次/分钟,血压130/80 mmHg。
肺部闻及湿性罗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000/mm3,中性粒细胞占90%。
胸部X线:显示双肺边缘磨玻璃阴影。
问题:1. 请列出可能的诊断。
2. 请推断可能的病因。
3. 请提出进一步诊断需要的实验室检查。
答案:1. 可能的诊断包括: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肺栓塞等。
2. 可能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感染等。
3. 进一步诊断需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培养、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痰液培养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等。
Case 2:病史:患者,男性,60岁,反复出现右侧下腹痛,伴有腹泻、脓血便和体重减轻。
患者无发热、恶心、呕吐或肛门排气和排便困难。
体格检查:腹部检查显示右下腹叩痛和反跳痛,无肌紧张。
直肠指检无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000/mm3,中性粒细胞占70%。
大便常规:隐血试验阳性。
问题:1. 请列出可能的诊断。
2. 请推断可能的病因。
3. 请提出进一步诊断需要的实验室检查。
答案:1. 可能的诊断包括: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2. 可能的病因包括结肠恶性肿瘤、炎症性肠病等。
3. 进一步诊断需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结肠镜检查、大便DNA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Case 3:病史:患者,男性,65岁,突然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
患者平素无胸闷、气喘、咳嗽或有活动后气短。
患者曾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现有治疗。
体格检查:患者血压150/90 mmHg,心率110次/分钟,呼吸26次/分钟,体温37°C。
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心电图:ST段抬高。
第二章病因与病因推断

• 例如,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与 性乱都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的危险因素,吸毒者倾向于发 生多性伴行为,即吸毒同HIV感染既 存在直接关联又存在间接关联,而 在有的情况下,吸毒与多性伴没有 确定的时间先后而呈双向相关,在 这两种情况下,多性伴将对吸毒与 HIV感染的直接因果关联起混杂或歪 曲作用。
• 如果经验证据经检验不成立或被否 定,对假设该下怎样的结论呢?这 样的情况在研究中并不少见。
• 例如:如果乙肝病毒引起肝癌(H),则 在乙肝病毒感染率相同的地方,肝癌发 病率也应相同(E);但是,发现那里的 肝癌发病率不相同(E不成立),所以乙 肝病毒引起肝癌(H)不成立。但是,问 题并非如此简单。科学理论(假设)是 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经验证据是由理 论(假设)和先行条件这一组前提推出 来的;如果经验证据被否定,接着否定 的是这一组前提中的任何一个,即可能 是理论(假设)错了,或(和)可能是 先行条件不对。
疾病因素模型
该模型在病因分类上操作性强,具 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没有动 因确定的困难。它将因素分为两 个层次: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 的近因。外围的远因包括社会经 济、生物学、环境、心理行为和 卫生保健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生物学因素 环境因素 心理、行为因素 卫生保健因素
医学生物学因素 (机制)
Hale Waihona Puke 病因模型• (一)生态学模型 • 该类模型将机体与环境作为一个
整体来考虑。常见的有动因-宿主环境模型,又称为流行病学三角, 以及轮状模型,它们给出了寻找病 因的分类大框架。
流行病学三角
• 从因素间平衡和整体性观点看,它具有 古老的思辨性和朴素的合理性,即疾病 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特点 是将动因(Agent)从环境因素中分离出 来,这是传染病病原体的遗留物,但对 非传染病在确定动因(必要因素)上有 困难。狭义的病因仅指动因,这是以往 病因研究中追求确定性的表现。
流行病学典型试题分析 分章节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点不是流行病学定义中的内涵( C )A 研究对象是人群B 不仅研究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C 重点研究疾病的症状及体征D 重点研究疾病及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消灭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及措施2.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D )A 对传染病及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C )A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4.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B )A 传染病B 疾病和健康状况C 传染病和地方病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D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6.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B )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7.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B )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B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二、填空题:1.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__疾病_、__伤害___、_健康___。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__观察法__、_实验法___、_数理法__。
第二章病因推断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种因果联接方式,在探讨病因时,能够全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D )A 单因单果B 单因多果C 多因单果D 多因多果2.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中( B )是必须的A 联系的合理性B 联系的时间顺序C 联系的恒定性D 联系的可逆转性3.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肺癌的发生危险(RR)也增加,由此支持吸烟导致肺癌的因果联系,这一推理运用的是( C )A 求同法B 差异法C 共变法D 同异并用法4.如发现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发生肝癌,则支持乙肝病毒是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这一推理运用的是( D )A 求同法B 差异法C 共变法D 同异并用法5.发达国家人均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发生率,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由此支持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之间的因果关联, 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定标准中的( B )A 关联的时间顺序B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C 关联的可重复性D 终止效应6.幽门螺杆菌结合部位在胃窦细胞,它可随胃窦细胞进入十二脂肠引起炎症、削弱粘膜,使其易于遭受酸的损伤,由此支持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批肠溃疡的发病原因,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断标准中的( D )A 关联的时间顺序B 关联的强度C 关联的可重复性D 关联的合理性7.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时间对本国人群作研究,均得出高盐饮食引起高血压,由此支持高盐饮食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一推理运用了判定标准中的( B )A 关联的特异性B 关联的时间顺序C 关联的可重复性D 关联的合理性8.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 A )A 生物因素B 环境因素C 化学因素D 物理因素9.下列哪项不是因果关联的判定标准( A )A 样本大小B 时间顺序C 联系的合理性D 剂量反应关系10.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 CA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 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D 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11.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B )A 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B 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C 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D 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12.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 ( B )A 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B 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C 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D 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13.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 ( C )A 直接病因B 间接病因C 充分病因D 必要病因14.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 ( B )A 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B 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C 科学实验四法D 猜测和求证方法22.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A )A 假设可能成立B 假设必定成立C 假设尚不能成立D 假设本身难以推论二、填空题:1.目前流行病学中探讨病因所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病因模型有__生态学模型___、___疾病因素模型___和__病因网模型___三类。
疾病病因及推断

吸烟者
非吸烟者 随访5年
1万人
1万人
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 Ie= 0.96 ‰ 人年 非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 I0= 0.07‰ 人年
RR= Ie/I 0= 0.96‰/0.07‰ = 13.7
二、病因的研究基本步骤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或影
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
差异法: 如果两组人群疾病频率有明显不同, 而两组人群在某种因素上也有差异, 则这 种因素很可能成为该病的原因。 例如: 大骨节病的病因研究
大骨节病 双手呈短指畸形
1965年9月杨建伯教授到黑龙江省尚志县 元宝屯调查大骨节病。 总人口2300人, 汉族:2123人, 朝鲜族:177人。
黑龙江省尚志县元宝屯大骨节病的调查
鼠疫杆菌——鼠 —— 跳蚤——人—— 人腺鼠疫——人肺鼠疫——人——人
历史上,有一大批科学家从事传染病病
因学研究。 16世纪意大利 Fracastoro(1478-1553) 最早提出:“疾病可能与特异的<传染 物>有关”。
1557年Carclano指出,“疾病的种子是
能繁殖其本身是微小动物”。
假设:服用反应停与短肢畸形有联系? 怀孕后0-8周用过
暴露组 非暴露组
随访观察短肢畸形的发生情况
这是天花给他留下的印记,而康熙能当上皇帝,
也恰恰沾了天花的光。
顺治病倒后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当时他看好
次子福全,而顺治母亲-孝庄皇太后则坚持立皇三子
玄烨。顺治就去征求汤若望的意见。 汤若望是在清宫服务的西洋传教士,因知识渊博 受到顺治尊重。汤若望很快帮顺治下定决心:选玄烨 做接班人。理由很简单,玄烨已出过天花,对这种可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本科用)白亚娜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教研室二00二年六月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临床医学本科的流行病学教学时数为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12学时,学时数安排参考如下:理论课学时及内容安排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流行病学定义、用途、研究方法分类及研究的重要观点。
2.熟悉流行病学任务,及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关系。
3.了解流行病学简史及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意义。
内容流行病学产生背景;流行病学简史;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任务;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及其他学科的关系;流行病学用途;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意义。
思考题1.流行病学定义、用途。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目的要求1.掌握疾病三间分布的内容。
2.熟悉常用的描述疾病分布的频率指标及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
3.了解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
内容发病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累积死亡率,存活率;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散发,流行,爆发;疾病的地区、时间、人群分布;地区分布的国家间分布,国家内分布,城乡分布,描述疾病地区分布的术语,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时间分布的内容,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人群分布的内容: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和民族,社会阶层,婚姻状况,行为;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实例移民流行病学。
思考题1.疾病三间分布的内容。
2.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的计算及意义。
3.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及定义。
第三章病因和病因推断目的要求1.掌握病因定义,病因判断标准。
2.熟悉病因模型及病因推断方法。
3.了解充分病因、必要病因、因果连接方式,统计学关联因果关联。
内容病因定义,病因模型:生态学模型,疾病因素模型,病因网络模型,寻找病因的条目指南;充分病因和必要;因果连接方式,病因推断的方法:假设演绎法,MILL准则。
第八章 病因和病因推断

第八章病因和病因推断一、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病因的判定标准熟悉病因的定义和病因推理方法了解病因模型、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以及因果联结方式二、教学大纲精要(一)病因的概念1.病因的定义(1)现代科学的概率论因果观:原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或特征,即一定的原因只是可能而不是必然导致一定的结果。
(2)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那些能使人群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就是病因,相应地,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后者的含义就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2.病因模型它用简洁的概念关系图来表达因果关系。
(1)生态学模型将机体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具体包括流行病学三角和轮状模型,它们给出了寻找病因的分类大框架。
致病因素(动因)是从环境因素中分离出来的,即狭义的病因。
社会环境(2)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外围的远因(社会经济、生物学、环境、心理和行为以及卫生保健因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医学生物学因素),操作性和指导性较强。
流行病学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指外围的远因。
(3)病因网模型多个病因按时间先后联结起来就形成病因链,多个病因链交错联结起来就形成病因网,它提供因果关系的完整路径,表达清晰具体,系统性强。
3.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1)概念充分病因是指有该病因存在,必定(概率为100%)导致疾病发生。
必要病因是指有相应疾病发生,以前必定(概率为100%)有该病因的存在。
按病因是否充分或必要分类,可以有四种组合:充分而且必要病因,必要但不充分病因,充分但不必要病因,以及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
只有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是实际存在的。
分析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的概念,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概率因果观。
(2)局限性以非常接近疾病的近因作为充分病因,将导致因果同一,使因果关系的研究失去了意义;而以多病因组合作为充分病因,将导致既不可能又无实际意义。
坚持概率因果观就必须抛弃摮浞植∫驍。
对本来就是按摫匾∫驍命名的疾病而言,必要病因实际上是疾病名称的语义重复。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因素?A. 高盐饮食B. 遗传因素C. 过度运动D. 肥胖2. 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A. 遗传因素B. 长期高糖饮食C. 缺乏运动D. 胰腺功能不全二、填空题1. 心脏病的常见诱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吸烟是________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三、判断题1. 长期饮酒可以导致肝脏疾病。
()2. 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质疏松。
()四、简答题1. 简述肥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五、论述题1. 论述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并给出改善建议。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D二、填空题1. 答案: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2. 答案:肺癌三、判断题1. 答案:√2. 答案:√四、简答题1.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可能导致血管壁增厚,血管腔狭窄,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五、论述题1. 生活方式对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不规律的作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为了改善健康状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 增加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
-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1. 病人,男性,45岁,主诉近一个月来出现间歇性上腹痛,疼痛多在餐后发生,疼痛性质为烧灼感,伴随反酸、嗳气。
体检发现上腹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
请推断可能的病因。
2. 女性,30岁,因突发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就诊。
头痛部位位于右侧颞部,呈搏动性,伴有视觉模糊。
请推断可能的病因。
3. 病人,男性,65岁,主诉近半年来体重下降,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
体检发现肺部有湿啰音,胸部X光片显示右上肺有片状阴影。
请推断可能的病因。
4. 女性,25岁,主诉近一周来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体检发现肝脾肿大,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
请推断可能的病因。
5. 病人,男性,35岁,主诉近两周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检查发现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
请推断可能的病因。
答案1. 可能的病因: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间歇性上腹痛、餐后疼痛、烧灼感、反酸和嗳气是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症状。
需要进一步的胃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来确诊。
2. 可能的病因:偏头痛。
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搏动性痛和视觉模糊是偏头痛的典型症状。
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头痛的疾病,如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等。
3. 可能的病因:肺癌。
体重下降、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以及胸部X光片显示的片状阴影均提示肺癌的可能性。
需要进一步的CT扫描、支气管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来确诊。
4. 可能的病因: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或疟疾。
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肝脾肿大和白细胞计数升高是这些疾病的常见症状。
需要进一步的血液生化检查、病原体检测等来确诊。
5. 可能的病因:泌尿系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或膀胱炎。
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尿常规检查发现的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是泌尿系感染的典型表现。
需要进一步的尿培养和敏感性测试来确诊,并指导抗生素治疗。
病因推断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临床表现、体检结果和辅助检查结果。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医生还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分析和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
(1)概念:充分病因是指有该病因存在,必定(概率为100%)导致疾病发生。必要病因是指有相应疾病发生,以前必定(概率为100%)有该病因的存在。按病因是否充分或必要分类,可以有四种组合:充分而且必要病因,必要但不充分病因,充分但不必要病因,以及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只有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是实际存在的。分析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的概念,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概率因果观。
三、典型试题分析
(1)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
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
B.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
D.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答案:[D]
【评析】本题考试要点:概率因果观落实在流行病学中的病因定义
流行病学的病因,就是那些能使疾病人群发病率(概率)升高的因素,即有该因素存在,其发病率高于无该因素时的发病率。
2)差异法没有暴露(疾病)者中,相当部分也没有相应的疾病(暴露),从该稳定的伴随不存在中推导出可能有因果关系。
3)同异并用法即求同法和差异法的合并应用,是所有设置对照(比较)组研究的逻辑学基础。
4)共变法可以看成是针对等级或定量资料的求同法,共同变动关系就是相关关系。
5)剩余法将某些暴露同能够解释的疾病现象放在一边,剩下来的暴露就可能解释剩下来的疾病现象。
有人将Mill准则单纯作为产生假设的方法,这是不太确切的。假设是在为数不多的经验事实以及已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包括Mill准则的逻辑推理或创造性想象等各种方法而形成的。Mill准则本身主要是作为验证假设的方法。
2、统计学关联到因果关联
(1)统计学关联:暴露与疾病存在相关,排除了偶然误差干扰。
(2)因果关联:暴露与疾病有时间先后顺序的相关,还排除了各种偏倚(系统误差)的干扰。暴露与疾病的继发关联,是纯粹由于两者有共同原因变量所产生的统计学关联。
答案[A]为充分病因,答案[B]为必要病因,均非概率因果观。答案[C]将病因仅限于近因,失之于狭窄。答案[D]体现了概率因果观,为正确的答案。答案[E]语义重复且笼统。
(2)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错误的是:
A.包括宿主、环境和致病因素(动因)
B.包括外围的远因以及致病机制的近因
C.包括疾病的启动因素或病原体
(7)终止效应:怀疑病因自然或人为去除(下降),引起疾病发生率下降。终止效应对因果论证的强度较高。
(8)关联的特异性:从多因多果的观点看,特异性是错误的;从病因必要性含义看,特异性又是多余的。因此,特异性不符合现代流行病学的观点,应当放弃。
一个病因研究本身必须要达到或部分达到第1、2(或3、4)条标准(前因后果,广义关联强度),如果符合第7条标准(终止效应)则更好;第5、6条标准(重复性,合理性)是对该研究的外部评价,如果不吻合则因果关联的可信度降低。
(2)局限性:以非常接近疾病的近因作为充分病因,将导致因果同一,使因果关系的研究失去了意义;而以多病因组合作为充分病因,将导致既不可能又无实际意义。坚持概率因果观就必须抛弃。对本来就是按命名的疾病而言,必要病因实际上是疾病名称的语义重复。实际上有意义的是:测量病因的必要程度。
4、因果联结方式
包括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多因多果、以及直接/间接病因。多因多果与直接间接病因联结方式结合起来,就形成病因网。
病因推断
一、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病因的判定标准
2.熟悉病因的定义和病因推理方法
3.了解病因模型、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以及因果联结方式
二、教学大纲精要
(一)病因的概念
1、病因的定义
(1)现代科学的概率论因果观:原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或特征,即一定的原因只是可能而不是必然导致一定的结果。
(2)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那些能使人群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就是病因,相应地,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后者的含义就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D.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E.包括交错病因链中的直接和间接病因
答案:[C]
【评析】本题考试要点:对病因模型或因果关系思维框架的认识
生态学模型强调宿主(机体)和环境的整体性,疾病因素模型将病因分为远外围和近机制两个层次,病因网模型强调多病因的链接和交错形成的系统性。因此,病因包括疾病发生过程所涉及的所有因素。答案[A]来自生态学模型,答案[B]来自疾病因素模型。答案[C]将病因仅限于致病因素(动因),为选错的答案。答案[D]来自于新的医学模式(型)。答案[E]来自病因网模型。
(二)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推断的技术
1、病因研究的推理方法
(1)假设演绎法:从病因假设演绎地推导出可检验的经验证据,如果研究结果肯定了该经验证据,则可以反推病因假设可能成立。如果研究结果否定了该经验证据,则该病因假设可能被否定,但也可能否定的是先行条件。
(2)Mill准则
1)求同法相同的暴露(疾病)者中,相当部分有相同的疾病(暴露),从该稳定的伴随存在中推导出可能有因果关系。
2、病因模型:它用简洁的概念关系图来表达因果关系。
(1)生态学模型:将机体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具体包括流行病学三角和轮状模型,它们给出了寻找病因的分类大框架。致病因素(动因)是从环境因素中分离出来的,即狭义的病因。
(2)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外围的远因(社会经济、生物学、环境、心理和行为以及卫生保健因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医学生物学因素),操作性和指导性较强。流行病学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指外围的远因。
暴露E与疾病D →有统计学关联否?→有偏倚否?→有时间先后否?合理否?
3、病因判定的标准
(1)关联的时间顺序:指怀疑病因与疾病的前因后果时间关系。前瞻性设计(队列或实验研究)在确定前因后果时间顺序上最佳,回顾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次之,横断面设计较差。
(2)关联的强度:指怀疑病因与疾病的统计学关联越大,是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大,是偏倚所致的可能性就越小。一般指分类资料的相关。
(3)剂量-反应关系:可以看成是针对等级或连续性变量资料的关联强度。
(4)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可以看成是针对集团资料的关联强度(生态学相关)。
(5)关联的可重复性:研究的关联能在其他研究中得到重复,则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增加。
(6)关联的合理性:客观上同现有的理论知识不矛盾,主观上能为评价者的信念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