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课堂模式产生的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成性教学”课堂模式产生的背景

1、高效课堂:以动态生成为价值追求

追求课堂高效是教育事业永恒的话题,但以什么标准来衡量高效,却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十年动乱结束不久,社会经济百废待兴,意识形态恢复理性,“知识就是力量”成了时代的最强音。时代呼唤着科学、呼唤理性,作为对这一时代精神的回应,教育界自然而然形成了重视习得知识的潮流,高效的课堂自然是习得知识多的课堂。

八十年代的中后期,“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遭到普遍质疑,有了知识不一定有力量,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力量等观点受到普遍认可,“培养能力”替代“习得知识”成了课堂目标的新宠。加上当时布鲁姆的“目标教学”理论已传入我国多时,课堂预设目标的达成是评价课堂是否高效的最重要的标志。就这样在本土课堂价值观的转变和国外教学理论的双重夹击下,教育界得到了高效课堂的公认标准:高效课堂是用相对少的教学投入,培养出了课前设定的学生应有的能力的课堂。

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教育人本论思潮从西方的引入,世界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回归和科学社会向生活社会的过渡,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的本身的价值,关怀人的整个心智系统——人格。特别是2001年,国务院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后,人们对教育的本质、课堂的价值取向有了革命性的认识。教育界开始真正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断发现人的价值;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甚至优秀的潜能,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不断地发掘人的潜能;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需要、各自的兴趣、独特的智能与性格,教育的重大作用就在于不断发展人的个性。课堂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场所,而是师生“共生”的乐园;课堂45分钟不只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更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不再以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为满足,而是以动态生成为价值追求。一句话,高效课堂是“生成”的课堂!

生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学习材料的交流互动,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的建构,并让教师和学习材料也进入一个新境界。

这种认识对原先的精心备课、课堂结构严谨等传统“好课”发起了严峻的挑战。通常看来,每堂语文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它是教学的定向,往往也是教学的评价依据。在课堂上,教师按照相应的教学思路,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教学目标。而评价者(包括观摩课、汇报课、实验课的评价者)也往往着眼于教学思路的构架与程序如何,是否丝丝入扣,是否逻辑有序,是否紧紧地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并引导其到达认知的彼岸。当然,评价者也会考虑到学生有没有足够的思维与想象活动,这是教师是否贯彻“自主性原则”的一个评判依据。然而,既然要求学生的活动必须在教学思路的严密限制下进行,那么这种“自主性”原则的贯彻程度就始终是令人怀疑的。细致的分析一下这些精致的教学预设,会发现其实质是以认识的逻辑与思维的逻辑来取代审美的规律,以归纳和演绎取代直觉与情感体验。为

了尽可能排除不确定因素,教师不仅力图用逻辑的力量来征服学生,还用逻辑的方法来操纵文本。即使完美无憾的“至文”,也可以用思维的手术刀“以无厚入有间”,进行逻辑切割。这些教师可以当堂演示,也可以指导学生操作。随后便可以让学生感受一堆堆材料,然后分析综合成一些结论(即教学目标)。

过分追求教学思路的逻辑性、确定性与连续性,为的只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防止教学过程“节外生枝”或出现断裂。其背后的动机是“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然而这恰恰使语文学科失去了独特的魅力。语文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逻辑思维的确定性和连续性并不能遮盖“形象思维”的偶然与断裂。其实,只要教师正视这一点,断裂之处也可以开放出思维与想象的花朵。不仅如此,为了追求课堂的高效,实现生成,我们甚至故意制造这种“断裂”,为生成创造机会。

如果说,传统的高效课堂把“生成”看作是一种意外的收获,那么,今天的高效课堂把“生成”看作一种教学常态,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应该为之去思考,去探索。

2、如火如荼:对课堂生成的研究方兴未艾

新课程实施以来,对于课堂生成和生成性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如火如荼,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为本模式的开花结果提供了肥厚的土壤。

综合看来,国内外对生成性教学的研究大致有这些:

(1)、关于“生成”的诠释。近年来,“生成”的概念提得很多,也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关于“生成”概念的来源、理论支持、定义等的论述相对薄弱。对此饶杰腾的《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历史考察》(《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2期)、顾明远、孟繁华主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第233-241页海南出版社2006年4月)、朱立元主编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86-29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王希华的《“生成”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的影响》(《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2期)、陈秀玲的《建立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教育科学》2003年第10期)、迟艳杰的《教学本体论的转换——从“思维本体论”到“生成论本体论”》(《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顾鑫盈的《从预设式教学到动态生成式教学》(《天津教育》2004年第2期)都有所论述。这些论著论文从教育哲学的高度,论述了“生成”概念的理论背景,使我们可以相对清晰、正确认识“生成”概念的来源。生成理论来源于建构主义,这些已基本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支撑生成的教育、哲学理论则并不统一,需要进一步予以探讨。生成的概念确是个模糊的概念,从维特罗克的动态生成概念开始,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注解,但解释过多,还没有一个“公认或定论”的表述,正是意味着没有真正说清这个概念。

《素质教育大参考》和《语文教学研究》上都曾刊登过关于“预设与生成”的专题探讨。2006年6A期的《素质教育大参考》上,刊登了杨树果的《生成,不可预约的美丽》、刘国庆的《用好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几种基本策略》、杨培升的《别让生成入误区》,但他们“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新成果”的观点显然经不起仔细推敲。2008年第2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也作为专题刊登了饶杰腾的《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历史考察》、陈军的《关于目标“预设”与教学“生成”的认识与实践》,不过,他们的论文中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生成”的定义,不免让人觉得遗憾。

刘明芹的《非预设生成——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生命世界》2009年第2期)、王尚文的《“生成”与“入侵”》(《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年1月上)、冯永忠的《问题应该由谁提出》(《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6月)等论文也讨论了“生成”问题,但他们认识到“生成”并不一定是“意外”,生成的主流应该是预设性生成,笔者较为认同这一观点。

(2)、关于“生成性教学”是否需要预设。虽然大家都认识到,过分强调课前预设的教学其局限性很明显:容易造成灌输,忽视启发诱导;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培养;注意预设目标的达成,忽视目标的更新;注意教师的调控,弱化学生的主动;对课堂情景简单化、僵化处理。但课前预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大家对待是否需要课堂预设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即课堂需要预设。温欣荣《在预设与生成中提升教学智慧》(《语文建设》2008年11期)、杨友红的《精彩的预设美丽的生成》(《新课程研究》2008年12月)、吴玲和郭孝文的《让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在消解中共生》(《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5期)、陈军的《关于目标“预设”与教学“生成”的认识与实践》(《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2期)、李炜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从弹性预设到动态生成》(《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年6A)、欧阳林的《“非指示性”教学并非无指示性》(《语文建设》2006年第1期)、宋芸的《对“非指示性”教学的再思考》(《语文建设》2006年第10期)、郑逸农老师的《一堂<故都的秋>“批判会”》(《语文建设》2006年第1期)等论文都论证了“非指示性”教学同样需要预设,“生成”离不开预设。

(3)、关于如何做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罗祖兵的《从“预设”到“生成”:教学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2期)、邵山的《对话型语文课堂的生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2期)、龙安邦的《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现代教学科学》2008年第6期)、李祎的《教学生成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杨友红的《精彩的预设美丽的生成》(《新课程研究》2008年12月)、吴玲和郭孝文的《让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在消解中共生》(《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5期)、刘艳菊和彭海伦的《生成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探讨》(《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5期)、李月华和张彦云的《有效生成的课堂教学策略》(《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第7期)、黄涛的《语文教学中“生成”的价值及调控策略》(《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08年6月)、卢雪飞的《开放的预设精彩的生成》(《语文教学之友》2006年第3期)、仇定荣的《“预设”动态生成的课堂》(《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4月)、林亚大朱于新的《课堂教学要重视课程的生成》(《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6月)、熊生贵的《生成根植于预设》(《四川教育》2005年12月)、卢惠红的《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旁出》(《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

年11月)等论文都有所论述。他们认为:要促发生成,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将课堂教学看成是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课堂之前,教师要理解文本和教材的预设,对学生的学情等要有充分的了解;而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得以充分的发挥;对于课堂意外,教师的课堂“点拨”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