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方言
江苏淮安-淮安方言

江苏淮安-淮安方言淮安方言淮安方言概述淮安话即江苏省淮安地区所使用的方言,是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地点之一。
淮安话有广义狭义之分,亦有古今地域之差异。
广义的淮安话也即明清时期所谓的“清淮方言”,指以明清淮安府城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和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浦区)两地及其附近区域所使用的方言(江淮方言扬淮片两淮小片)。
狭义的淮安方言因为淮安政区调整和地名更替而指代不同,一般而言(尤其是2001年淮阴淮安地名调整前),狭义淮安方言特指原县级淮安市、也即古山阳县今楚州区所使用的方言;近年来由于地级淮阴市更名淮安市,狭义淮安方言也指淮安市城区(清河区)所使用的方言,而楚州区一带所用方言又被称为楚州方言。
以淮安方言为载体的曲艺有淮剧、淮书等。
这些曲艺部分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安方言广义的淮安方言区今日除了清河区、清浦区、开发区和楚州区外,还包括邻近的洪泽县高良涧、黄集、岔河、朱坝等镇和淮阴区王营、新渡,涟水保滩等部分乡镇,地域范围北起废黄河两岸,南到白马湖,西至二河,东到苏嘴--复兴--博里--流均一线,人口200余万。
声母特点(1)古全浊声母在淮安话里全部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声读送气清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与多数官话方言以及普通话一致。
但是普通话的平卷舌,淮安话里是不分的,淮安话用z,c,s来代替zh,ch,sh,。
淮安方言的声母归类与普通话大致相同。
(2)古见系的开口二等字,多有声母不颚化(开口呼)、颚化(齐齿呼)两读。
文读念j,q,x,白读念g,k,h。
(3)影母和疑母混同,皆读为零声母。
与普通话一致。
这里从略。
(4)淮安话中…l?与…n?相混,但并不是简单的把“l”念成“n”,“n”发成“l”,而是一般洪音韵母前发“l”,细音韵母前发“n”。
(5)淮安方言不区分尖音与团音。
韵母特点淮安方言的韵母与普通话大致是相对应的,普通话中的双元音,淮安话里往往读成单元音韵母。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和普通话不同的情况。
淮安市淮阴区方言小作文

淮安市淮阴区方言小作文
中国淮阴淮阴方言
淮阴区方言是官话方言区江淮官话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江淮官话内部
颇有特色的方言点,在语言学上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淮阴区方言内部分歧不大,但南北东西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
依照语
音上的差别,可以将全区方言划分成四个小片:
1.运南片:京杭大运河以南的几个乡,包括南陈集、南吴集、码头、韩桥、高堰、赵集等几个乡。
这一片的共同特点是把“简、讲”二字都读
成jiǎng韵,与其他三片都读成jiǎn韵,而“简”的标准发音为
“jiǎn”,“讲”的标准发音为“jiǎng”。
2.东片:包括王营镇、袁集、王兴、新渡几个乡。
这一片的共同特
点是把“二”读成èr韵,而南北两片读成[ε]韵,西片读成[w]韵分开;
把“姐”读成j韵,与“挤”同音,与其他三片分开;把“急”与“接”
读成同音,与其他三片分开。
3.西片:包括凌桥、渔沟、三树几个乡。
这一片的共同特点是把“二”字读成[w]韵,与其他三区分开。
西宋集、汤集、北吴集没有这一
特点,但从口音上可把他们归入这个片。
4.北片:包括古寨、徐溜、刘老庄、五里、老张集、丁集、大兴、
棉花庄等几个乡。
这一片的共同特点是把“二”字读[ε]韵,与东片、西
片分开,与南片同;又把“讲、简”两字读成jiǎn韵,与南片分开。
这四片的划分从当地人的语感上也可以得到印证,南片的人习惯上称着“运南人”,东片的人常被称为“毛(阴平)子”,而西片的人又会被东片的人称为“侉子”,以上所述主要是当地人根据口音来划分的。
介绍淮安的美丽语言

介绍淮安的美丽语言淮安方言的概述淮安,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在这个古老的城市中,有一种独特的方言,被称为淮安方言。
淮安方言属于宁淮片,与周边的扬州、徐州方言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淮安方言的美丽之处。
丰富的音韵系统淮安方言的音韵系统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声母淮安方言的声母相对较多,包括清浊音、送气音等。
在许多方言中已经消失的音也能在淮安方言中找到,例如/b/, /d/等。
2. 韵母淮安方言的韵母变化多样,能够分辨出很多细微的音差。
不同的韵母在淮安方言中有不同的读音,但总体上还是比较规范的,不同于其他方言的随意变化。
3. 声调淮安方言有八个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每个声调都有相应的变调规则,使得淮安方言的语调变化非常有节奏感。
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除了音韵系统的丰富之外,淮安方言还有许多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体现了淮安方言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
1. 淮安方言中的俚语和口头禅淮安方言中有许多特殊的俚语和口头禅,例如“狠甩”(形容非常快速地离开)、“搭儿跃”(形容一个人说话时不顾及他人感受)、“往壁上插脚”(形容一个人心虚做贼事情),这些词汇能够生动地描述人们的情感和行为。
2. 地理和习俗的词汇淮安方言中还包括一些与地理和习俗有关的词汇,例如“艾青”(指田间地头)、“日泡”(指晒太阳的地方)等,这些词汇反映了淮安方言和淮安地区的紧密联系。
3. 形容词和动词的多样性淮安方言中对形容词和动词的表达方式非常灵活多样。
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词汇和词语,形成丰富的表达方式,使得淮安方言的表达更加生动。
淮安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淮安方言作为一种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目前,淮安方言的传承面临一些困难,例如年轻一代对方言的学习和使用不够重视。
为了保护和传承淮安方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方言教育在学校和社区开设方言教育课程,让年轻人了解和学习淮安方言,增强他们对方言的认同感和兴趣。
淮安简介及淮安方言[1]
![淮安简介及淮安方言[1]](https://img.taocdn.com/s3/m/2b39ba1052d380eb62946d53.png)
典型常用句:
1. 恩桂桂(恩乖乖),这倒用东西还就来丝呢啊! 2. 这老头身体多吉杠啊! 3. 我甩起来能给你一个沃老。 4. 我能一巴掌把你个死小究获死的了。 5. 冒嘎住登健康路,走承德路责次就到了。 6. 则母的啊?泽里的啊? 7. 我能跟你迫八国去!卷死你哦! 8. 怎甘啊?我怎甘你的啊? 9. 我就搞登哪摊看见过你的呢。 10. 即个弯弯顺是滑肉包的。 11. 小揪脸长的唧咕唧咕的,到多胖哦。
朗读及翻译题。
有一够蚂叶登路上走行行的,次留一哈拱烂泥肚里头去。把个倒 头腿料登外头。触线望见就问道它了:“活倒头鬼,你个死小就 做里噢?隔剩人的?想绊人呐!活触受!”蚂叶就说了:“安, 怎干啊!碍你事啊,恩就欢睡这概满,恩就闲,你能怎干恩啊! 怂色呐办你哦。”触线说:“乖乖,恩心呐,你多性呐,也包真 假的,你看你那倒头色,恩一卧紧能待你活死的了,跳个跳个的, 就搞能干豆子的呢,不搞你玩了!”
4、某些带鼻音韵母变成复元音韵母,例如“蹲”普 通话读【dun】,淮安话读【den】等。还有一些撮 口呼的音也变成单元音或复元音,例如“绿”普通话 读【lü】,淮安话读【lo】,“掠”普通话读 【lue】,淮安话读【lia】等等。 三、声调区别
根据字表调查法得出淮安方言的音调有阴平、阳平、阴 上、阴去、阴入,普通话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值得注意的是在淮安方言中普通话里很多去声字归入了 阴平,一些普通话里是阴平或阳平及少部分的上、去声 字在淮安方言里归入了入声,例如是普通话是去声,淮 安话是阴平;十普通话是阳平,淮安话是入声;六普通 话是去声,淮安方言里是入声等。
主讲人:汉语言文学 蔡伟
淮 安 话 四 级 考 试 标 准 试 题 卷
淮 安 机 场 及 暴 笑 文 章 ●
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

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摘要:淮安方言是江淮方言的一部分,前人对淮安方言的语音虽有过较多研究,但并未对淮安区(原楚州区)方言与普通话的共同点与差异作详细的、具体的探讨。
本文将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对淮安区淮城镇方言与普通话进行比较,着重发现二者差异,探索淮安人学习普通话时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普及和推广普通话。
本文以淮安市淮安区淮城镇方言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角度,通过与普通话语音的对比,归纳总结淮安方言的语音特点。
其中主要包括淮安方言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以及音变特点。
对比主要通过表格这一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
关键词:淮安方言;普通话;语音;对比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
由于社会的发展,居民逐渐向四周扩散,有的集体向远方迁移,有的和异族人接触,与当地土语混杂交融,汉语逐渐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
地域方言既是受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因素影响的结果,也是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国人自古就有“南北差异”这一概念(比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南蛮”、“北侉”……),而江淮之间正是我国划分南北的重要标志。
经众多地理学者研究检验,最终发现“秦岭——淮河”不仅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还是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淮安成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地标之一。
一、淮安方言与普通话声母系统比较淮安话有18个声母(零声母+17个辅音声母),普通话有22个声母(零声母+21个辅音声母),二者既有相同,也有不同。
这些相同与差异,依旧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备注:中间为例字,两边分别为它们的普通话发音和淮安方言发音。
为更加清楚、直观地展现异同,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例字声母,将用√显示;差异较大的,则直接用国际音标标出实际读音。
)bpmfdtn l lgkhxjgqkxh zcszh 纸、zjch床、c shsx r热、染肉、如l味、问、熬、月、安、温、王、要从上表的对比可以大致看出看出淮安方言既有与普通话的相同点,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分析总结如下:相同点:1.淮安方言与普通话共同拥有18个声母(零声母+17个辅音声母),分别为b、p、m、f、d、t、l、g、k、h、j、q、x、z、c、s、r、。
【新提醒】淮安话翻译

【新提醒】淮安话翻译1. 形容词:得溜大挂(硕果累累,形容果实结得很多),揸手络脚(形容一个人做事不得体、毛糙、不利落),软肌骨都(做事不干脆、不坚决);便(pí,应pián)宜(只是读音误差,含义与普通话一致),尖闹(待人不讲礼貌、相处斤斤计较);焦干的(非常干燥),紧稀的(指浓度非常稀),清冷的(特别冷),业燥燥的/稀业的(特别热),酷含(非常咸),绞酸的(非常酸),雪甜的(非常甜),稀苦/沃苦的(味道很苦的),稀辣的(非常辣,稀有的辣),瓶香的(非常香),瘟臭的(特别臭),水汲汲的(含水很多,在踩,踢,踏,挤,压时,含水的物体会发出汲汲的声音),甜不掉掉的(甜得厉害),含沾沾的(充满着咸xián味),辣抽抽的(形容很辣)雪细的(特别细),突人(烫人),刷刮(一般指走路的速度很快,轻巧,略含姿势优美的意思,引申义做事干净利索),纯(单字方言读shún,应读cún)(含义同普通话的用法),性xìng(厉害),渗人/活渗/斜丑(很难看),摁增(坚硬),血(xiē)啦啦(血淋淋的),正而八机的(很正经的),花里版糟的(太花俏了,实用价值不太高),金屁琅琅的(光着屁股的),琐嘴(多嘴,过分地评说),得胜(形容成功后,过分自我得意的样子),黑漆麻乌(像漆黑的夜晚一样的黑,看不到东西,深夜黑得手都不好摸到东西),利亮(宽敞明亮的),革贱人子(“人子”可以省略)的(让人讨厌的),意歪(让人厌烦),散不拉咋的(散开的状态),咋呼咋呼的(表示过分奇怪使用的语气词); ­2.动词:走家gà/家gà去(回家jiā),漆(吃),漆(音同“吃”的淮语读音)烟(吸烟),冲军(乱跑),上该(上街),淌暗泪(流眼泪),看二层子(旁观者的围观行为),排(Pài,用力脚踹、踩或踏),撂(liào,扔掉),shěi(第三声,将毛线或其它织物散掉),掼(摔),捲(踢),掏tào(用拳头捣),又yòu(甩动),火(兴奋),刺港(训斥),责次(一直走),摆摆(放在水里涮),Kéi(第二声,打的意思),喷当(往一起拥),搞搞(搅拌),呛起来(竖起来),腔(腌小菜),难nàn(按住),拾当(收拾),嚯打(音huò,用巴掌打),帐饭/床饭(吃饭),打聪盹(打瞌睡,打盹),妥尸(睡觉),国用/动弹dàn(动一下),掯Kèn(拿),犯嫌(讨厌),揭蛆(瞎说,胡说八道), ­碎的了(破碎了)3.常用器具:铁测子(铁锹),筑钩(一种有四五齿的农具,可用于松土),茶吊子(烧水用的器具),把子(刷锅用的,淮安独有的厨房用品),溜列子(蒸笼里分隔层次的一个装备),钢啷锅(钢制圆柱形锅),接达器(脚踏车的地方话读法,自行车),条素(扫帚),孩子(有时代表小孩,有时代表鞋子) ­4、褒义词:绝对(非常好,优等,淮安当地极常用词),独盖(唯独一个好的,相当于天下第一),一当(妥当又很好),颜闹闹的(很热闹的),结杠(结实,身体壮) ­5.贬义词(70后之前的文化人一般不说,部分年轻一代的人喜欢讲,未成年人不得在正规文章里使用):干蛋(老实人不会做事、不会说话),二衣yì子(变态),痴子(白痴),挖头亽rà脑的(很傻很天真,太呆了),猪头三(笨蛋),神气六国的(精神状态良好,过分表达自我表现),死不烂俺的(不灵活,不符合当事人的意愿),哇呜国机的(没有条理),猪头三(笨蛋),渗不拉机的(长得丑),死头眯眼的(长相不好,会眯着眼),眉次目瞪(睡觉刚醒的样子),肏(读音cào)你妈屄bī(女子的阴门)(整个词含义:骂人话(性交),从粤语引入),小屄养的(骂人话),鬼大流吹的(吹牛吹过头),亽rà你妈屄(骂人话,常见脏话),狗亽rà的(常见骂人话)。
淮安方言歇后语

淮安方言歇后语大闸口的猪头肉——熟脸子板闸烧野兔——隔墙香三家青龙桥下饺子——看人兑汤爷儿俩贩虾皮——海货坟头尿尿——刺(痴)鬼半夜摸尿壶——找刺卖麻团跌跟特————有多远滚多远赖拉鼓则爬夹面———不敖人各森人驼背晒太阳——怀(淮)阴六月天穿棉祅····焐蛆两个哑巴睡一头·····没话提粪勺,怪粪几————————找死六月心不生蛆的——咸(闲)人六月心里戴手套——保守香烟介绍信酒杯是大印猪肉汤洗头——昏头昏脑家里做事不见面地里做事一大片远路赶早集近路不着急敲锣卖糖各管一行吃的是盐和米讲的是情和理四九不冷也是冷中伏不热也是热嘴吃千口无人知身上无衣被人欺一夜吃口猪不跟打一呼只有团锅弄饭吃哪有长锅呼人吃冬前打一棒冬后没指望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冷,冬雾雪.逮鱼的不急背娄子的急一九五八年,吃饭不要钱剃头不要刀,一根一根号以下的是我听过的歇后语:墙头拉屎————发粪涂墙(奋发图强)小猫洗脸——一把头小猫拉屎——盖的了猪肉汤洗脸——昏头昏脑棺材里放鞭————吵死人王七的弟弟——王八(“王八”是乌龟的别称,用于骂人) 老九的弟弟——老实(十)(也属谐音类)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七个人睡两头——颠三倒四七个钱对半分——不三不四七根竿杆掉进猪圈——横三竖四三张纸画一个人头——好大面子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也属谐音类)十五个竹桶打水——七上八下十五根竹竿掉进猪圈——横七竖八(喻不整齐)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十五个人爬楼梯——七高八低十五块做件衣裳——七拼八凑一二三五六——没事(四)(也属谐音类)一个月下二十九天雨——该应(阴)(也属谐音类) 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也属谐音类)一张纸上画三个鼻子——就是不要脸(喻不知羞耻)成语接龙100个下不为例例行公事 + 事必躬亲 + 亲如骨肉 + 肉跳心惊 + 惊弓之鸟 + 鸟枪换炮 + 炮凤烹龙 + 龙蛇飞动+ 动人心弦 + 弦外之音 + 音容笑貌 + 貌合心离 + 离心离德 + 德高望重 + 重蹈覆辙 + 辙乱旗靡 + 靡靡之音 +音容宛在 + 在所难免 + 免开尊口 + 口耳之学 + 学而不厌 + 厌难折冲 + 冲口而出 + 出谷迁乔 + 乔龙画虎+ 虎踞龙盘 + 盘马弯弓 + 弓折刀尽 + 尽善尽美+ 美意延年 + 年高望重 + 重温旧梦 + 梦寐以求 + 求全之毁 + 毁家纾难 + 难言之隐 + 隐恶扬善 + 善始善终 + 终南捷径 +径情直行 + 行成于思 + 思潮起伏 + 伏低做小 + 小恩小惠 + 惠而不费 + 费尽心机 + 机关算尽 + 尽忠报国 + 国士无双 + 双宿双飞 + 飞灾横祸+ 祸从天降+ 降格以求 + 求同存异 + 异名同实 + 实至名归 + 归真反璞 + 璞玉浑金 + 金玉锦绣 + 绣花枕头 + 头没杯案 + 案牍劳形 +形单影只 + 只字不提 + 提心吊胆 + 胆大心细 + 细枝末节 + 节用裕民 + 民脂民膏 + 膏唇试舌 + 舌锋如火 + 火伞高张 + 张冠李戴+ 戴月披星 + 星移斗转 + 转祸为福 + 福至心灵 + 灵丹圣药 + 药笼中物+ 物以类聚 + 聚蚊成雷 + 雷厉风行 + 行将就木 + 木本水源 + 源源不断 +断烂朝报 + 报冰公事 + 事预则立 + 立身处世 + 世外桃源 + 源源不绝 + 绝甘分少 + 少不经事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淮安话口头禅

淮安话口头禅
1、啊加:把它搞砸了吧。
2、哎呀:哎呀的,可怜的。
3、拜托:拜托你做这件事了。
4、滚锣:滚锣!赶快去拿东西。
5、郭:郭你个死胖子,不想吃了吗?
6、古根:古根你真是有脑子,能做到这些事。
7、庫卡:庫卡,看看谁去洗澡?
8、喉嚨:喉嚨,只有哭出声来才行啊。
9、鳳梨:簡直就是一個鳳梨!
10、鬼傻:太鬼傻了,什么也不懂啊!
11、樂子:樂子他又來了!
12、吶唏:大家都吶唏了,快去做飯吧。
13、懶虎:懶虎,你又怎么了?
14、李杭:李杭,趕快出來干活啊!
15、成像:成像,拍下那个家伙!
16、帖洒:他這言行帖洒得挺滑的。
17、撒翅:撒翅!吓得我要大叫了。
18、喂鵝:喂鵝,你這句話怎么說?
19、犀牛:你怎么像傻犀牛呢?
20、蔥湯:所以,就把他當蔥湯吃了。
21、簽章:請他簽章,証明他做了這件事。
22、撒混:干嘛撒混,不照干嘛就把自己給逮。
23、煤柴:煤柴堆,你今天去哪里砍柴?
24、木馬:他就像木馬一樣,乖乖照做。
25、老拐:老拐,老拐,你又犯規了嗎?
26、新桌:新桌子买回來了,大家來看吧。
27、山加:山加,明天一早就要把田內種完了。
28、曙光:在曙光裡爬著,一步步走到底。
29、抹拉:抹拉,你要把碗犒賞給誰?
30、威特:好歹也得有威特的地,客氣一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安方言集锦
淮安是江苏江淮官话音系主要发源地,又称“淮语”。
淮安方言指今淮安地区民间使用的主要语言。
淮安方言以明清时期淮安府城淮城(今楚州区城区)口音为核心淮安口音。
今使用口音以今淮安市政府驻地清河区为基准。
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曾在其书中大量使用淮安方言。
明朝时期,“淮语”曾被定为官方用语。
淮安话词汇大全:
1. 形容词:胶干的,紧西的,清冷的,业燥燥的,西业的,酷含(咸)的,胶酸的,雪甜的, 沃苦的,西辣的,,聘香的,温臭的,水汲汲的,筋拽拽的,甜不掉掉的,含沾沾的,辣抽抽的,年机郭大的,秃国用用的,学细的,突人(烫人),刷刮,一当,性(厉害),渗人/活渗,斜丑(很难看),摁增(硬),谢拉拉的(血淋淋),人情呆呆的,正而八机的,花里版糟的,金屁琅琅的,琐嘴,得森,黑七妈乌的,利亮,革贱人子的,意歪,颜闹闹的,吉杠,没多大丁嘎子,散不拉咋的,咋呼咋呼的,唧咕唧咕的;
2.动词拍(PAI,用脚踢),撂(扔掉),髓的了,(毛线散掉),惯(摔),倦(踢),涛(用拳头捣),优(甩动),火(兴奋),次刚(训斥),直刺(一直走),摆摆(放在水里涮),漆(吃),K(第二声,打的意思),喷当(往一起拥),搞(搅拌),呛起来(竖起来),腔(腌小菜),难(第四声,按住),拾当,获(用巴掌打),帐饭/床饭,妥尸(睡觉),国用(动单),KEN(第四声,拿) ;
3.常用器具:帖测子(铁锹),足沟,茶吊子,把子(刷锅用的),溜列子,刚狼锅,小批椅子,接达欺,条素,袜子,孩子(鞋子);
4.贬义词二衣子(变态),次子(白痴),挖头日脑的,椅风做骑,骑皮郭掉的,神气六国的,死不烂俺的,哇呜国机的,渗不拉机的,死头眯眼的,眉次目瞪,鬼大流吹的;
5.常用语:一沃老,看格子(硬币),把拔(屎),汗踏子,上该(上街),看二层子,大汪,小究 / 峡子,磕堂,次所,国堵堵来气,给个/煤个/骑个,绝对;
6.食品:扬沙玉(马铃薯),沙业(山药),大夹豁(韭菜盒子),坨子(肉圆),浑荡(混沌),提早(猪爪子),蒸芹菜(黄花菜),滑肉(全是肉);
7. 动物:玛药(蚂蚁),曲线(蚯蚓),呕(二声,牛),麻qi'er(麻雀),老雏(老鼠),馅(象),言(羊),老ke'er(大母猪),席(蛇)。
典型常用句:1.恩桂桂(恩乖乖),这倒用东西还就来丝呢啊!2.这老头身体多吉杠啊!3.我甩起来能给你一个沃老。
4.我能一巴掌把你个死小究获死的了。
5.冒嘎住登健康路,走承德路责次就到了。
6.则母的啊?泽里的啊?7.我能跟你迫八国去!卷死你哦!8.怎甘啊?我怎甘你的啊?9.我就搞登哪摊看见过你的呢。
10. 即个弯弯顺是滑肉包的。
11. 小揪脸长的唧咕唧咕的,到多胖哦。
淮安方言经典
1.多渗啊,活渗,渗死的了,协渗啊
2.革贱,革贱人子的,协革贱
3.意歪
4.怎甘啊?我怎甘你的啊?
5.则母的啊?泽里的啊?
6.冒嘎住登健康路
7.机个/今儿个/给个/给天/都是今天的意思
8.煤个/迷个/煤儿/明个/都是明天的意思
9.骑个 (前天)
10.峡子啊(或"小就啊",你还就性呢啊
11.绝对 (褒义)
12.那你也真绝对了(褒词贬用,含讽刺色彩)
13.接达欺(脚踏车)
14.我能一巴掌把你获死的了
15.我能给你一个沃脑
16.神气六国的/死不烂俺的/哇呜国机的/渗人不拉的
17.颜闹闹的/还就颜闹呢
18.胶干的,清冷的,西业的,酷含(咸)的,胶酸的,雪甜的,西辣的,聘香的,温臭的
19.挖子
20.帐饭/床饭/妥尸
21.恩桂桂(恩乖乖),这东西还就来丝呢啊
22.这人长得多吉杠啊(多昆绑啊)
淮安方言在演变,而这演变基本完全是北化了。
下面列一些词汇:
1、荣、容等。
大多数人都已读rong2(2对应汉语拼音主音第二声阳平,1、
2、
3、
4、5分别对应第一、二、三、四、轻声,下同),而不再读作yong2,读后者的主要存在于农村。
2、厕。
80年代后出生的人当中很多都读作ce4,但在农村或者年纪较大的人中还读作ce5。
3、晒。
在农村绝大多数人还读作xai1,即将sai1以x作声母来读,而在市区(淮城,下同)极其附近大多数人已读作sai1。
4、吃酒、吃烟。
在我这一辈中,已极少有人使用“吃酒”这个说法,基本都是“喝酒”,通常说“吃酒”的是一些中年人及老年人,特别是妇女,比如我妈,我每次说“喝酒”,十有八九她会纠正我是“吃酒”,想必大概是淮安话中“喝”与“活”发音相同的原因。
“吃烟”一词要比“吃酒”使用的范围大的多、频率高的多,但仅限于普通日常生活,有点文化素养的人在正式一点的场合通常都已改用“抽烟”。
5、便宜。
大凡80年代后出生且上学到高中的人多数情况下将“便”都读pian2,其他人都还读作pi2(皮)。
6、间。
作量词即用于“一间房”以及“房间”等时,方言读作gan1(干),作“时间”用时,方言读作jiang1(酱),但是年轻一代中已开始有人将两者都读作jian1(建)。
7、衣裳。
淮安人称“衣服”为“衣裳”目前还是很普遍的,但现在已开始有人特别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中,渐渐使用“衣服”一词了。
8、用心。
这里的“用”读yong3(勇),即当心、小心的意思,
这个词之前是与“当心”一词同时使用且频率高于“当心”,但现在即使在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当中也不是特别经常用了,年纪轻的或者市区(淮城,下同)的人甚至有可能已经听不大明白了。
9、龌龊。
有两个意思,一个形容人的形象,一个是指垃圾,前者当然还在用,后者在农村还有市场,市区则有退出使用的危险。
10、wai2子。
即青蛙的意思,其与“青蛙”一词在现在上过学的青年人当中差不多等频率使用,年纪长点的绝大部分情况下则还都是说wai2子。
11、亩。
淮安话中是读作min3(敏)的,学生中不少人在不少场合下已读作mo3(抹)。
12、彩。
你读作什么呢?想必是qai3与cai3两个读音平分秋色。
“菜”的发音情况也是一样。
13、牛。
由于组词时如“牛肉”、“黄牛”“牛×”都读作no2(即“挪”的淮安方言音),想必“牛”作单字时ou2的发音也坚持不了太长久了。
14、下。
反正读xia4(瞎)的人越来越多,读ha4的人越来越少。
15、角色。
这个词当中的“角”恐怕多数情况下只有我们的父辈的人读作gΛ了吧,我们已比较少用。
16、纯。
读sun2的还占大多数,但是读cun2的人增长迅速。
17、眼。
当然,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还是读an3的,但是已有不少人在不经意中有时会不自觉的发作yan3。
18、戒指。
“戒”读作gai4(该)还是主流,但是不乏有文绉绉的人读jie4(皆)。
19、大椒。
主要在农村使用,市区已越来越多地使用“青椒”、“辣
椒”来代替。
20、棉袄。
“棉”读作mi2(迷)的人不算太多了,多数改读mian2(绵)。
21、环。
现在年轻人当中很少有人读kuan2了,都已读作huan2,,主要还流行于老一辈中。
22、详。
和上一个一样,年轻的读xiang2(祥),年长的读qiang2(强)。
23、米粥。
在广大农村还都是称作“米粥”,但在市区已普遍使用“稀饭”。
24、干面。
其中“干”发gan3(敢),在普遍使用这个词的时候,“面粉”一词却也越来越多的进入到我们的生活。
25、去学。
即上学的意思,这基本只在50岁以上人中使用,且频率是越来越低,甚是有人是闻所未闻。
26、宿。
比如“宿迁”、“住宿”,年长一点的人基本都发xio5(即“蓄”的淮安方言音),而年軀»人已普遍接受了sio5(即“缩”的淮安方言音)这个发音。
淮安方言拾趣——歇后语
王七的弟弟——王八(“王八”是乌龟的别称,用于骂人)
老九的弟弟——老实(十)(也属谐音类)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七个人睡两头——颠三倒四
七个钱对半分——不三不四
七根竿杆掉进猪圈——横三竖四
三张纸画一个人头——好大面子
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也属谐音类)
十五个竹桶打水——七上八下
十五根竹竿掉进猪圈——横七竖八(喻不整齐)
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
十五个人爬楼梯——七高八低
十五块做件衣裳——七拼八凑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也属谐音类)
一个月下二十九天雨——该应(阴)(也属谐音类)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也属谐音类)
一张纸上画三个鼻子——就是不要脸(喻不知羞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