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复习题
人因工程学复习资料题目和问题详解

选择题1、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 3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A、50B、80C、90D、552、下列(3 )不属于显示器的设计原则。
A、可见度高对观察距离、观察角度、显示符号的大小,给以最佳的处理。
B、明显度高使之醒目、消除背景干扰、提高区别能力。
C、忽略少部分视力缺陷者(如视弱、色弱者)。
D、阐明力强在所处环境中显示的意义明确,推断准确可靠,掌握容易。
3、下列( 3 )不属于控制器的编码形式。
A、形状编码和大小编码B、位置编码和色彩编码C、形状编码和状态编码D、符号编码和大小编码4、在设计语言传示装置时,以下(4 )一般不予考虑。
A、语言的清晰度B、语言的强度C、噪声对语言传示的影响D、地域性口音5、工厂里一些危险品、重要开关、报警信号灯等,一般都采用(4 )色作标志。
A、蓝B、绿C、黄D、红6、只有频率在(1 )范围内的声音人耳才能感觉到,即才能引起听觉。
A、20~20000HzB、10~20000HzC、40~200000HzD、30~200000Hz7、温度计、速度计均属于(2 )A、屏幕式显示B、定量显示C、定性显示D、警告性显示8、以下(b )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A、整体性B、保持性C、理解性D、恒常性9、人们从较暗的环境进人较亮环境时,人眼的适应过程称为(c )。
A、明知觉B、明感觉C、明适应D、暗适应选择题1、(1)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英国完成的。
①美国②德国③法国④英国2、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 1)%、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①50 ②60 ③70 ④553、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3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①50 ②80 ③90 ④554、有限度的或受身体延伸所限制的空间尺寸(象抓握物体的可及距离、控制器的位移、显示器与测试点位置、安全防护罩上的空隙等),应以第(4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①50 ②20 ③10 ④55、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2 )。
人因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人因工程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B)。
A.人和机器设备B.人、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C.人、机器和环境D.人与广义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2.不属于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是(C)。
A.直接法B.间接法C.观察法D.相关估算法3.马斯洛的需要层析理论中最低级的需求是(A)。
A.生理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安全需要D.归属的需要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之一为(C)。
A.探讨人机系统的标准B.探讨人机系统的负荷C.探讨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及其适应D.探讨人和环境的特点5.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B)完成的。
A.中国B.美国C.法国D.德国6.西欧国家的人机工程学命名多采用(A)。
A.人类工程学B.人机学C.人体工程学D.工效学7.美国的人机工程学命名多采用(A)。
A.人的因素工程学B.工效学C.人因工程学D.人类工效学8.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A)。
A.设计出符合人-机-环境系统方案,使人获得良好作业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工效B.改善作业环境C.改善人与机器的关系D.改善人机功能分配关系9.20世纪初,(B)进行了动作研究和工作疲劳研究。
A.泰勒B.吉尔布雷斯C.马斯洛D.赫兹伯格10.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是(D)。
A.使作业者获得良好的作业条件B.使人和机器及环境达到合理的结合C.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D.使作业者如何达到安全、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最优化11.下面不属于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B)。
A.观测法B.运动分析C.心理测量法D.图示模型法12.下面方法中,不属于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D)。
A.三磷酸腺苷(ATP)B.磷酸原(ATP-CP)系统C.乳酸能系统D.有氧氧化系统14.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B)。
A.耳朵B.眼睛C.嗅觉D.其他感官15.味觉有(D)四种类型,称为四原味。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即以机械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
<注>:萌芽时期——兴起时期——成长时期——发展时期2、人的神经组织主要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
3、持续时间长、强度小的各种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有氧氧化系统提供。
4、劳动之初和极短时间内的极强体力劳动的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ATP-CP系统提供。
5、短时间内强度大的体力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乳酸能系统提供。
6、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是三磷酸腺苷(ATP)。
<注>:(1)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2)磷酸原系统:(3)乳酸能系统:(4)有氧氧化系统:7、能量代谢可以通过人体吸入的氧量测定出来。
<注>:人体能量消耗测定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和相关估算法。
直接法:利用各种热量计,测定在绝热室内流过人体周围的冷却水升温情况,直接测量人体在一定时间内散发的热量。
间接法:通过测定人体耗氧量(L/min ),再乘以氧热价(KJ/L )来计算能量消耗的方法。
相关估算法:有某些容易测定的生理指数来估计人体的能耗,如心率。
8、计算相对能量代谢率RMR ,222O O O RMR -=作业时的消耗量安静时时的消耗量基础代谢时的消耗量。
9、人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与 空气中水汽的饱和程度 有关。
10、人体的热平衡方程式:Qs =Qm -W ±Qc ±Qr -Qe ±Qk<注>:人体单位时间向外散发的热量,取决于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四种热交换方式,即辐射热交换、对流热交换、蒸发热交换和传导热交换。
Qs 为人体的热积蓄或热债变化率; (J/m 2·h )Qm 为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率;W 为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及肌肉活动所做的功;Qc 为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率;Qr 为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传导换热率;Qe 为人体汗液蒸发和呼出水蒸气的蒸发热传递率;Qk 为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辐射热传递率;“+”表示人体得热,“—”表示人体散热。
人因工程复习题

人因工程复习题1、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2、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3、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4、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5、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6、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7、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真实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8、信度是指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量的结果保持一致性的程度。
9、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10、明适应是指刚开始时人眼不能辨别物体,要经过几十秒的时间才能看清物体这一过程。
11、暗适应是指人从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时,视觉逐步适应黑暗环境的过程。
12、色调又称色泽、色相,是色光光谱上各种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视觉上的表现,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13、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即颜色色素的凝聚程度,又称色度、彩度、鲜艳度、饱和度等。
14、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又称光亮度、鲜明度,是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属性,与物体表面色彩的反射率有关。
15、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度所产生的主观感觉量,它与人对声音响亮程度的主观感觉成正比。
16、响度级是人们对噪声进行主观评价的一个基本量,用LN表示,单位为方(phon)。
17、声压是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用P表示,单位是帕(Pa)18、人耳的声压听觉范围非常宽,用声压的绝对值来衡量声音的强弱很不方便,所以通常用对数值来度量声压,称为声压级。
1、座椅设计原则是什么?①座椅的尺寸应与使用者的人体尺寸相适应。
在设计座椅前,要明确设计的座椅供谁坐用。
要把使用者群体的人体尺寸测量数据作为确定座椅设计参数的重要依据。
②应尽可能使就坐者保持自然的或接近自然的姿势,且要使坐用者可以不时变换自己的坐姿。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

人因工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即以机械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
<注>:萌芽时期——兴起时期——成长时期——发展时期2、人的神经组织主要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
3、持续时间长、强度小的各种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有氧氧化系统提供。
4、劳动之初和极短时间内的极强体力劳动的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ATP-CP系统提供。
5、短时间内强度大的体力劳动供能主要是由人体的乳酸能系统提供。
6、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是三磷酸腺苷(ATP)。
<注>:(1)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2)磷酸原系统:(3)乳酸能系统:(4)有氧氧化系统:7、能量代谢可以通过人体吸入的氧量测定出来。
<注>:人体能量消耗测定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和相关估算法。
直接法:利用各种热量计,测定在绝热室内流过人体周围的冷却水升温情况,直接测量人体在一定时间内散发的热量。
间接法:通过测定人体耗氧量(L/min),再乘以氧热价(KJ/L)来计算能量消耗的方法。
相关估算法:有某些容易测定的生理指数来估计人体的能耗,如心率。
8、计算相对能量代谢率RMR ,222O O O RMR -=作业时的消耗量安静时时的消耗量基础代谢时的消耗量。
9、人对空气干湿程度的感受与 空气中水汽的饱和程度 有关。
10、人体的热平衡方程式:Qs =Qm -W ±Qc ±Qr -Qe ±Qk<注>:人体单位时间向外散发的热量,取决于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四种热交换方式,即辐射热交换、对流热交换、蒸发热交换和传导热交换。
Qs 为人体的热积蓄或热债变化率; (J/m 2·h )Qm 为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率;W 为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及肌肉活动所做的功;Qc 为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率;Qr 为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传导换热率;Qe 为人体汗液蒸发和呼出水蒸气的蒸发热传递率;Qk 为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辐射热传递率;“+”表示人体得热,“—”表示人体散热。
人因工程学基础复习题

人体工程学基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休息脉搏:2.工作时脉博:3.净工作脉博:4.总恢复脉搏:5.总工作脉博:6.视野:指头部和眼球不动时,眼睛观看正前方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7.视力:8.发光强度: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
9.照度:是被照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
10.亮度:是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发射或反射的光强。
11.反射比:不同表面吸收色光的程度不同,一个灰暗的表面所吸收的光更多,反射的光更少。
有时我们也可以用反射比来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亮度。
由一表面所反射回来的光通量(即亮度)与照射到此表面的光通量(即照度)两者之比称为反射比。
12.一般照明: 一般照明也叫全面照明。
它是指不考虑特殊的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被照面积而设置的照明。
它适用于对光线投射方向没有特殊要求,工作点较密集,或者作业时工作点不固定的场所,采用这种照明方式,使作业者的视野亮度一样,视力条件较好,工作时感到愉快。
这种照明方式耗电较多。
13.局部照明: 局部照明。
局部照明是指增加某一指定地点的照度而设置的照明。
由于它靠近工作面,可减少电的消耗,获得高的照明。
14.综合照明: 综合照明。
综合照明是指工作面上照度由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共同构成的照明。
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对比过强使人感到不舒服,对作业效率有影响,其比例以1:5为好。
15.人的可靠度:把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作业者在操作过程中完成规定作业功能的度量。
16.明适应 :明适应发生在人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的时候。
刚开始时人眼睛不能辨别物体,要几十秒的时间才能看清物体。
17.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初级被动的注意,是一种既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通常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一种不由自主的自然而然的注意,所以又称为不随意注意。
18.决策性错误:决策性错误(mistake)。
这类错误的特点是人在接受信息时就弄错了;或人接受了正确的信息,但在决策过程中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人因工程复习题

《人因工程》复习题一、填空题1.人因工程学有两个重要目旳:第一是为了提高活动和工作效率;第二是为了满足生活水平和生命价值。
2.人因工程学旳研究措施有测量法、个体测试法、询问法、实验法三类。
3.人旳神经组织重要是由和构成。
4.人对20 Hz~0 Hz频率范畴内旳声音较为敏感。
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5.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
6.皮肤有三种感觉系统:一是触觉感受器;二是温度感受器;三是痛觉感受器。
7.平衡感觉器位于内耳旳前庭器官——和中。
8.人体旳运动系统是由、和三部分构成。
9.坐眼高是指到旳距离。
10.高温对人旳生理影响重要有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循环系统。
11.人旳身体与环境间热互换旳方式有、、和4种。
12.能量代谢分为基本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和能量代谢量三种。
13.常规有效温度(ET)表达人在不同旳、和旳作用下产生旳主观冷暖感受指标。
14.控制器按操纵旳身体部位不同,可分为手控制器、脚控制器和膝控制器三类。
15.人机系统中,人旳基本界线涉及、、和。
16.视觉显示屏旳设计必须保证3项基本规定:①、②、③。
17.作业空间根据其大小及特点旳不同,可分为、和三类。
18.控制器和显示屏旳布置应遵循旳原则有、、和。
19.人体测量旳基本姿势可分为:_立姿__、_坐姿__。
20.通过铅垂轴和纵轴旳平面及与其平行旳所有平面都称为__矢状面_。
21.在矢状面中,把通过人体正中线旳矢状面称为正中__正中矢状面_。
22.通过铅垂轴和横轴旳平面及与其平行旳所有平面都称为___冠状面_。
23.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同步垂直旳所有平面都称为_水平面__。
24.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旳水平面称为_眼耳平面_或_法兰克福。
25. 空气旳_冷热限度__叫做气温。
26. 空气旳_干湿限度__叫做湿度。
27. 国内法定温标采用摄氏温标__。
28. 生产环境旳湿度常用__________表达。
29.高气湿是指_相对湿度高于70%___。
人因工程考试复习简答题及论述题汇总

人因工程简答题及论述题汇总简答题1.改善高温作业环境的措施有哪些?答: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应从生产工艺和技术措施、保健措施、生产组织措施等方面加以改善。
主要的措施包括:1)生产工艺技术措施:①合理设计生产流程;②屏蔽热源;③降低温度;④增加气流速度。
2)保健措施和:①合理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②合理使用劳保用品;③进行职工适应性检查。
3)生产组织措施:①减小作业速度或增加休息次数;②合理安排休息场所;③职业适应。
2.眩光的分类及其控制措施。
答:当视野内出现过高的亮度或过大的亮度对比时,人们会感到刺眼,观察力下降。
这种刺眼光线叫眩光。
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直射眩光、反射眩光和对比眩光。
防止措施有:限制光源亮度、合理分布光源、光线转为散射、适当提高环境亮度,减小亮度对比、对于反射眩光,通常变换光源位置或工作面位置,使反射光不处于视线内。
3.噪声的控制方法。
噪声的控制方法有:(1)声源控制:降低机械噪声;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
(2)控制噪声的传播:对工厂各区域合理布局;调整声源的指向;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采用吸声、隔声、消声等措施;采用隔振与减振措施。
(3)操作者听力保护:佩戴护耳器具等。
4.视觉信息平行加工中的特点,以及其与集中性注意的区别。
分配性视觉注意:其对象为高任务接近型,分配性注意进行平行加工;任务的完成涉及多个对象,并且需要他们之间进行注意分配。
集中性注意:对象为低任务接近型,需要集中性注意;任务的完成只涉及一个对象,其它元素的存在会产生干扰,将被过滤掉。
5.适合视觉信息传递的信息有哪些特征?答:内容复杂或抽象;传递后需留作参考;信息需要使用空间或位置状态;不需迫切传递;接受者位置固定;需要几种信息组合显示;其他感觉通道传递困难。
6.对操纵装置进行编码的意义?常见的几种编码方式有哪些?在使用多种操纵器的复杂操作场合,按其形状、大小、位置、颜色或符号对操纵器进行编码,是提高效率和减少误操作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因工程学试卷
一、判断题
1、工效学研究应注意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测试结果能一致的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
2、个体或小组测试法是一种借助器械进行实际测量的方法。
()
3、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不同。
因此作业均可用能量消耗划分劳动强度。
()
4、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所以,当气流速度增加时,将会显著增加人体的散热量。
()
5、视力不仅受注视物体亮度的影响,还与周围亮度有关,当周围亮度与中心亮度相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对比度,视力最差。
()
6、某一瞬间亮度的主观感觉不如正常值的主观亮度感觉强,所以指示灯光常用短暂的强光刺激达到醒目的目的()。
7、不用视觉的情况下,对垂直布置的控制器的操作准确性优于水平布置的。
()
8、意识层次模型将大脑意识水平分为5个层次,第0层次表明无意识或神智丧失,注意力为零;第1层次为意识水平低下,注意迟钝。
因此,层次越高,意识水平越高,注意范围越广泛()。
9、大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
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
10、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
二、简答题
1.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范围?.微气候评价的主要方法?
3.人为失误产生的原因?
4.如何进行工作房间的色彩调节?
5.眩光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6.高温作业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及改善
三、计算题
工作台前方设置一个按钮开关,按钮距台边距离为790mm,它适合于10%的人群使用。
已知人的臂长平均值为730 mm,标准偏差为40 mm。
拟改为适合95%的人群使用,试问改
变后按钮距台边的距离?
六、应用题(25分)
1.某一较大的十字路口中央设置一座交通信号灯塔,塔上4面均装有红、黄、绿信号灯,每个信号灯的上部均设置一个较大屏幕的倒计时数显计时器,数字为红色7段数码,在屏幕上部对应装置一个蜂呜器,当屏幕显示4 s时,黄灯亮,显示0 s时蜂呜器鸣笛一声,同时绿灯亮,另一侧红灯亮,倒计时开始。
试分析这种装置与普通只有红、黄、绿信号灯有何功能特点?(7分)
2.如果请你进行车间设计,请列出与人因工程有关的设计内容及设计原则?(10分)
人因工程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2级)
一、填空题(10分,每小题1分)
1、人的因素工程学
2、能量消耗水平不高
3、体内乳酸积累
4、心理因素
5、闪光融
合值6、听力保护7、明度8、质量体积9、终末激发10、均匀而稳定。
二、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三、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作业能力:在从事各种活动时,人体一般总是从事一定的体力]二作量。
将人体单位
时间内承受的工作量用体力负荷来描述,即作业者作业能力。
2、微气候:是指工作场所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风速)
和热辐射。
这四个要素对人体的热平衡都会产生影响,而且各要素对机体的影响是
综合的。
3、人机界面:人和机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面”,所有的人机信息交流都发生在
这个作用面上,通常称为人机界面。
4、作业空间:人、机器设备、工装以及被加工物所占的空间。
按包括范围可分为近身
作业空间、个体作业空间和总体作业空间。
5、人体测量:通过测量身体的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
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四、筒答题(25分,每小题5分)
1.因工程学的研究范围.
(1) 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2) 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整体设计;
(3) 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4) 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5) 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6) 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7) 研究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2.微气候评价的主要方法:
目前,评价微气候环境有四种方法或指标:(1)有效温度(感觉温度)(2)不适指数(3)三球温度指数(WBGT)(4)卡他度H=F/T
3.人为失误产生的原因:(1)生理方面的原因(2)心理方面的原因(3)人的作业姿势和动作方面的原因(4)工作环境方面的原因(5)作业能力方面的原因(6)设施和信息方面的原因。
4.如何进行工作房间的色彩调节?
工作场所的颜色调节是一个将零零散散的不同色调,整合为协调、划一又具有一定意义的颜色系列,这是一个系统的安排。
在配置时要考虑两点:其一,整个布置是暖色还是冷色;其二,要有对比,并能产生适当、协调、渐变的效果。
工作场所配色先要考虑工作特点、颜色意义及其对人的生理、心理影响。
下述各点是工作场所配色应考虑的问题。
(1)运用光线反射率;(2)合理配色;(3)颜色特性的选择。
5.眩光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1)眩光的危害:使暗适应破坏,产生视觉后像,使工作区的视觉效率降低,产生视
觉不舒适感和分散注意力,易造成视疲劳,长期下去,会损害视力。
(2)控制措施: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分布光源;3)光线转为散射;4)对于反射眩光,通过变换光源的位置或工作面的位置,使反射光不处于视线内。
五、计算题(20分,第1题6分,第2题5分,第3题9分)
1、(1)/2(11)/2(21)/2(31)/2(51)/280101[10*]/80101[10210310 1.510 1.5]/893.44()n Lep g Ti T g dB -----=+=+⨯+⨯+⨯+⨯=∑ (6分)
2、73040 1.645664.2()V P X KS mm =-=-⨯= (5分)
3、(1)消除有害气体的全面通风换气量(9分,每小问3分)
312144606079200(/)20
X L m h c c ⨯⨯=
==-- (2)散发余热的全面通风换气量
3280000/[1.01 1.165(3330)]22663.2(/)()
j p j Q L m h cr t t ==⨯⨯-=- (3)散发余湿的通风换气量
333/()10010/[(22.416.6) 1.165]14799.5(/)j p j L w r d d m h =⨯-=⨯-⨯=
全面通风换气量为3
79200/m h
六、应用题(25分,第1题7分,第2题8分,第3题10分)
l 、该类装置与普通的信号灯相比有以下特点:
利用人的视觉与听觉器官感知信息,人在等信号的过程中由于不知道还有多长时间变换信号,经常处于不耐烦而出现闯红灯行为。
设置数字显示器进行倒记时,可使人的心情稳定,在数数的过程中很快渡过这段时间。
如果行人不看记时器,则可通过蜂呜器的声音判断信号变化。
此设置所显示的信息有较好的可察觉性、可辨性,同时考虑到人可通过多种感觉通道接收信息的特性,保证接受者迅速准确地感知和确认。
3.如果请你进行车间设计,请列出与人因工程有关的设计内容及设计原则(10分)
(1)总体作业空间设计。
按照企业生产类型,如流水生产,则按产品加工过程排列设备。
如工艺专业化,则将同种设备、同种工人布置在一起。
(2)作业环境设计。
车间作业环境设计,包括噪声、微气候环境、色彩环境、空 气环境设计等,在环境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对人的生理及心理影响,按照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对各种环境设计。
(3)近身作业空间设计。
根据作业特点、人体尺寸、作业姿势等进行设计。
(4) 座位设计设计原则:要根据人体尺寸、尽量使人体保持自然、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牢固、稳定;
(5)显示器和操纵控制器布置应按照重要性原则、使用频率原则、功能原则、使用顺序原则进行布置,方便人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