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人体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体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体工程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92363)一、名词解释1、人体工程学:人因学是关于理解人与某一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应用专业理论、原理和数据在适当的方法中进行设计,以改善人类福祉,优化人和整个系统效能。

2、绝对感觉阈值:能被感觉器官所感受的刺激强度范围称为绝对感觉阈值。

3、差别感受阈值: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值。

4、明视觉过程:白天正常照度下,人眼中的锥状细胞起作用,使人有色彩感觉,称为明视觉过程。

5、暗视觉过程:当光线暗到一定程度时,人眼中的杆状细胞起作用,人眼不能分辨颜色,只有明暗条纹,称之为暗视觉过程。

6、人体静态测量:利用人体测量仪器,按照人体测量方法,使用人体测量术语,对被测者在静态立姿或坐姿条件下,进行人体各部分尺寸的测量,得到人体静态尺寸。

7、人体动态测量尺寸:动态数据涉及由四肢挥动所占有的空间体积与极限,一般具有三维空间,包括人在工作姿势下或某种操作状态下测量的尺寸,即人体功能尺寸。

8、百分位: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体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

9、百分位数:百分位对应的数值。

百分位数k为人体尺寸的一个界值,对于0<k<100,测量项目值不超过此值的概率恰为k%10、正残像:眼睛较长时间注视明亮的发光体或反射光体,然后闭上眼或转视到白墙上,开始时出现与原物体形状、色彩相同的像,称为正残像。

11、负残像:产生在正残像之后,只保留极短的时间,当强刺激引起视觉疲劳时,随之出现原形、无彩色暗影。

12、不适指数:综合了气温和湿度两个因素,反映了热舒适性,表征人体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综合影响而有不舒适感觉的指标。

13、有效温度:有效温度是通过受试者对不同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的环境的主观反映得出具有相同热感觉的综合指标。

14、感觉:感觉是客观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5、知觉:感觉是客观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人因工程学复习资料题目和答案

人因工程学复习资料题目和答案

选择题1、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 3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A、50B、80C、90D、552、下列(3 )不属于显示器的设计原则。

A、可见度高对观察距离、观察角度、显示符号的大小,给以最佳的处理。

B、明显度高使之醒目、消除背景干扰、提高区别能力。

C、忽略少部分视力缺陷者(如视弱、色弱者)。

D、阐明力强在所处环境中显示的意义明确,推断准确可靠,掌握容易。

3、下列( 3 )不属于控制器的编码形式。

A、形状编码和大小编码B、位置编码和色彩编码C、形状编码和状态编码D、符号编码和大小编码4、在设计语言传示装置时,以下(4 )一般不予考虑。

A、语言的清晰度B、语言的强度C、噪声对语言传示的影响D、地域性口音5、工厂里一些危险品、重要开关、报警信号灯等,一般都采用(4 )色作标志。

A、蓝B、绿C、黄D、红6、只有频率在(1 )范围内的声音人耳才能感觉到,即才能引起听觉。

A、20~20000HzB、10~20000HzC、40~200000HzD、30~200000Hz7、温度计、速度计均属于(2 )A、屏幕式显示B、定量显示C、定性显示D、警告性显示8、以下(b )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A、整体性B、保持性C、理解性D、恒常性9、人们从较暗的环境进人较亮环境时,人眼的适应过程称为(c )。

A、明知觉B、明感觉C、明适应D、暗适应选择题1、(1)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英国完成的。

①美国②德国③法国④英国2、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 1)%、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①50 ②60 ③70 ④553、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3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①50 ②80 ③90 ④554、有限度的或受身体延伸所限制的空间尺寸(象抓握物体的可及距离、控制器的位移、显示器与测试点位置、安全防护罩上的空隙等),应以第(4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①50 ②20 ③10 ④55、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2 )。

西南科技大学人因工程期末复习题

西南科技大学人因工程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因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对人的研究B.对机器的研究C.对环境的研究D.对人-机-物三者之间最佳匹配的研究D2.现代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C3.美国学者泰勒被尊称为()。

A."科学管理之父"B."动作研究之父"C."管理学第一夫人"D."工业心理学之父"A二、多项选择题1.人因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A.人体特性的研究B.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C.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D.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设计ABCD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到20世纪50年代末,属于科学人因工程学发展阶段。

该学科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

A、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B、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使机器适应于人C、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D、人机系统的优化,人与机器应该互相适应,合理分工B第二章人体劳动形态特征1.由“人体主要尺寸表”中查得,中国成年男子身高的95百分位数是P95=1775mm,这就表示()。

A.中国成年男子中有95%的人身高等于和小于1775mm,有5%的人大于此B.中国成年男子中有5%的人身高等于和小于1775mm,有95%的人大于此 C.中国成年男子中有95%的人身高等于1775mm D.中国成年男子中有5%的人身高等于1775mmA2.过街天桥上防护栏杆的间距的尺寸设计属于()。

A、I型产品尺寸设计B、IIA型产品尺寸设计C、IIB型产品尺寸设计D、III型产品尺寸设计C第三章人体劳动生理特征一、单项选择题1.人体进行作业或运动时所消耗的总能量,叫作()。

A.基础代谢量B.安静代谢量C.能量代谢量D.活动代谢量C2.在食物氧化过程中,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

人因工程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人因工程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人因工程》复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共230小题)1、试题编号:203220501000110,答案:RetEncryption(C)。

下列不属于声音的基本概念的是()A 、频率B 、波长 C、声音 D、声速2、试题编号:203220501000210,答案:RetEncryption(C)。

下列不属于噪声及其来源的是()A 、工业噪声 B、交通噪声 C、环境噪声D、建筑噪声3、试题编号:203220501000310,答案:RetEncryption(D)。

下列不属于降低机械噪声的是方法是()A 、选择发声小的材料 B、改变传动方式 C、改进设备机械的结构D、改变生活方式4、试题编号:203220501000410,答案:RetEncryption(D)。

属于噪声控制的方法是()A 、声源控制 B、控制噪声的传播 C、控制作者听力保护D、以上皆是5、试题编号:203220501000510,答案:RetEncryption(A)。

下列属于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的是()A 、心慌 B、心跳加快 C、心律不齐D、高压6、试题编号:203220501000610,答案:RetEncryption(A)。

下列属于噪声对于消化系统的影响有()A 、食欲不振 B、头痛 C、耳鸣D、失眠7、试题编号:203220501000710,答案:RetEncryption(C)。

下列不属于暖色的是()A.橙 B. 红 C.青 D.黄8、试题编号:203220501000810,答案:RetEncryption(C)。

下列不属于冷色的是()A.青B.绿C.橙D.蓝9、试题编号:203220501000910,答案:RetEncryption(C)。

在工业生产中,高大的重型机器下部多采用(),上部多采用亮色,可以给人以稳重安全感。

A.暗色B.浅色C.深色D.亮色10、试题编号:203220501001010,答案:RetEncryption(C)。

人因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人因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人和机器设备B.人、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C.人、机器和环境D.人与广义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2.不属于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是( C )。

A.直接法B.间接法C.观察法D.相关估算法3.马斯洛的需要层析理论中最低级的需求是( A )。

A.生理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安全需要D.归属的需要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之一为( C )。

A.探讨人机系统的标准 B.探讨人机系统的负荷C.探讨人和机器的合理分工及其适应 D.探讨人和环境的特点5.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 B)完成的。

A.中国B.美国C.法国D.德国6.西欧国家的人机工程学命名多采用(A )。

A.人类工程学B.人机学C.人体工程学D.工效学7.美国的人机工程学命名多采用( A )。

A.人的因素工程学B.工效学C.人因工程学D.人类工效学8.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A )。

A.设计出符合人-机-环境系统方案,使人获得良好作业环境 , 从而达到提高工效B.改善作业环境 C.改善人与机器的关系 D.改善人机功能分配关系9.20世纪初,( B )进行了动作研究和工作疲劳研究。

A.泰勒B.吉尔布雷斯C.马斯洛D.赫兹伯格10.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是( D )。

A.使作业者获得良好的作业条件B.使人和机器及环境达到合理的结合C.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D.使作业者如何达到安全、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最优化11.下面不属于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 B )。

A.观测法B.运动分析C.心理测量法D.图示模型法12.下面方法中,不属于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D )。

A.观测法B.实验法C.心理测验法D.工作分析13.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直接来源于细胞中( A )。

A.三磷酸腺苷(ATP) B.磷酸原(ATP-CP)系统C.乳酸能系统D.有氧氧化系统14. 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 B )。

人因工程复习题

人因工程复习题

《人因工程》复习题一、填空题1.人因工程学有两个重要目旳:第一是为了提高活动和工作效率;第二是为了满足生活水平和生命价值。

2.人因工程学旳研究措施有测量法、个体测试法、询问法、实验法三类。

3.人旳神经组织重要是由和构成。

4.人对20 Hz~0 Hz频率范畴内旳声音较为敏感。

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5.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

6.皮肤有三种感觉系统:一是触觉感受器;二是温度感受器;三是痛觉感受器。

7.平衡感觉器位于内耳旳前庭器官——和中。

8.人体旳运动系统是由、和三部分构成。

9.坐眼高是指到旳距离。

10.高温对人旳生理影响重要有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循环系统。

11.人旳身体与环境间热互换旳方式有、、和4种。

12.能量代谢分为基本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和能量代谢量三种。

13.常规有效温度(ET)表达人在不同旳、和旳作用下产生旳主观冷暖感受指标。

14.控制器按操纵旳身体部位不同,可分为手控制器、脚控制器和膝控制器三类。

15.人机系统中,人旳基本界线涉及、、和。

16.视觉显示屏旳设计必须保证3项基本规定:①、②、③。

17.作业空间根据其大小及特点旳不同,可分为、和三类。

18.控制器和显示屏旳布置应遵循旳原则有、、和。

19.人体测量旳基本姿势可分为:_立姿__、_坐姿__。

20.通过铅垂轴和纵轴旳平面及与其平行旳所有平面都称为__矢状面_。

21.在矢状面中,把通过人体正中线旳矢状面称为正中__正中矢状面_。

22.通过铅垂轴和横轴旳平面及与其平行旳所有平面都称为___冠状面_。

23.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同步垂直旳所有平面都称为_水平面__。

24.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旳水平面称为_眼耳平面_或_法兰克福。

25. 空气旳_冷热限度__叫做气温。

26. 空气旳_干湿限度__叫做湿度。

27. 国内法定温标采用摄氏温标__。

28. 生产环境旳湿度常用__________表达。

29.高气湿是指_相对湿度高于70%___。

人因工程复习题

人因工程复习题

《人因工程》复习题一、填空题1.人因工程学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是为了提高活动和工作效率;第二是为了满足生活水平和生命价值。

2.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测量法、个体测试法、询问法、实验法三类。

3.人的神经组织主要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

4.人对20 Hz~20000 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较为敏感。

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5.人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6.皮肤有三种感觉系统:一是触觉感受器;二是温度感受器;三是痛觉感受器。

7.平衡感觉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椭圆囊球囊和三半规管中。

8.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9.坐眼高是指座位面到眼睛的距离。

10.高温对人的生理影响主要有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循环系统。

11.人的身体与环境间热交换的方式有辐射热交换对流热交换蒸发热交换和传导热交换4种。

12.能量代谢分为基础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和能量代谢量三种。

13.常规有效温度(ET)表示人在不同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气温流速的作用下产生的主观冷暖感受指标。

14.控制器按操纵的身体部位不同,可分为手控制器、脚控制器和膝控制器三类。

15.人机系统中,人的基本界限包括感受器、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器。

16.视觉显示器的设计必须保证3项基本要求:①信息明确完整、②使用短句子、③使用主动句。

17.作业空间根据其大小及特点的不同,可分为近身作业空间、个体作业空间和总体作业空间三类。

18.控制器和显示器的布置应遵循的原则有空间一致性、运动一致性、概念一致性和通用定型性。

19.人体测量的基本姿势可分为:_立姿__、_坐姿__。

20.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_矢状面_。

21.在矢状面中,把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__正中矢状面_。

22.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__冠状面_。

23.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面都称为_水平面__。

24.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_眼耳平面_或_法兰克福。

人因工程学考试复习题

人因工程学考试复习题

人因工程学考试复习题人因工程学考试复习题1.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应用学科。

2.人因工程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选择) 调查法(访谈法,考察法,问卷法,)观测法,实验法,心理测量法,心理测验法,图示模型法。

3.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4.人体补充ATP的过程称为产能或供能。

5.微气候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热辐射。

6.微气候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气温、湿度、热辐射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影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某一参数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可以由另一参数的相互变化所补偿。

例如,人体受热辐射获得的热量可被低气温所抵消,即当气温增高时,若相应增大气流速度,会使人感到不是很热。

低温、高温使人体散热量增加,导致冻伤;高温,高湿使人体丧失热蒸发机能,导致热疲劳。

7.人体的基本热平衡方程式:Qs=Qm-W+Qc+Qr-Qe+Qk8.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受即心理上是否感到满意、舒适,是进行微气候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

9.为什么必须进行综合评价微气候条件?研究微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不能仅考虑其中的某个因素,因为人进入作业或生活、活动场所时,要受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因此,要综合评价微气候环境。

10.微气候环境的评价方法或指标:⑴不舒适指数⑵有效温度(感觉温度)⑶三球温度指数(WBGT)11.一般将热源散热量大于84KJ/(m2.h)的环境叫做高温作业环境。

12.高温作业环境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高温、强辐射作业;二是高温,高湿作业;三是夏季露天作业;13.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影响:⑴对消化系统具有抑制作用⑵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⑶人的水分和盐分大量丧失⑷高温及噪声联合作用损伤人的听力。

14.低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首先影响人体四肢的灵活性,最常见的是肢体麻木。

特别是影响手的精细运动灵巧度和双手的协调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机工程的发展趋势2
2人眼可见光波长38
3人耳可听声音的频率范围43
4人的听阈和痛阈44
5人体测量学中百分位尺寸的含义20 6人为失误的原因173
7感觉的特征58
8噪音对人体的影响159
9视觉系统工作原理及视错觉现象38 10仪表类型及特点8611作业空间设计、坐姿立姿工作特点128 12控制器编码方式106
13感觉器官的反应时特点
14韦伯定律的含义59
15振动对人的影响164
16产品尺寸设计类型32
17作业场所布置原则141
18作业空间的分类135
19作业空间设计要点135
1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世纪,主要是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时期,主要以提高生产效率、人员选拔培训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人机关系中,主要是强调人适应机器。

2).初始阶段(一战与二战期间):这一期间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效率。

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疲劳研究,人员培训,选拔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等。

对组织影响生产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3.)成长阶段(二战-60年代):研究人机界面如何有效匹配,对人机系统的研究由人适应机器到机器设备如何适应人。

4).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人因工程研究三大趋向:①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向人机环境系统优化方向发展;②应用范围越来越广;③在高技术领域的特殊作用
2某小型零件装配线上坐姿工作的工作台为类似于办公桌的矩形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为输送待装件的输送带。

工作台上有多种零件及工具沿工作台长度方向一字排开。

试分析此工作地布置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答:布置存在的问题:零件盒的摆放成一字型排列,不符合手在水平作业范围的运动轨迹,
应根据零件盒的数量,弧形摆放,并将零件盒放到正常作业范围之内。

矩形桌面可考虑中间挖去一定空间,把椅子向里推,以减少手的移动距离。

输送带的位置要看在哪侧,若在右侧与桌面垂直方向,则不必调整,否则应调整至此位置。

3.为什么警车、救护车的车灯,均采用较亮的周期变化的灯光,并伴有周期变化的高频报警。

1)采用灯光(信号灯)及听觉显示装置两类,可提高人们对这两类运行的反应,及时躲开,以利通行;2)灯光周期变化,可提高人的视觉反应速度,吸引人的注意;3)声音采用周期变化且高频,主要是由于变化的信号优于不变的信号,可减少听觉适应性。

另外,高频声音是根据人对高频声音的感觉习惯相吻合,如人们感觉“紧急”、“高速”。

4、试分析坐姿作业空间设计内容,需考虑哪些人体尺寸
(1)工作面设计。

要考虑人的水平作业范围,垂直作业范围,立体作业范围。

工作面高度设计。

该设计与人的上臂长、坐姿肘关节高度有关。

(2)座椅及活动余隙设计。

座椅设计主要包括椅子高度、深度、椅面宽度及扶手等。

其中,椅子高度是主要尺寸。

主要依据人的坐姿臀高、宽度。

(3)容膝空间设计。

坐姿大腿厚;小腿高与桌面下表面高度之间要有空间。

(4)脚作业空间。

小腿长;腿弯曲角度。

5 如果请你进行车间设计,请列出与人因工程有关的设计内容及设计原则?(10分)
(1)总体作业空间设计。

按照企业生产类型,如流水生产,则按产品加工过程排列设备。

如工艺专业化,则将同种设备、同种工人布置在一起。

(2)作业环境设计。

车间作业环境设计,包括噪声、微气候环境、色彩环境、空气环境设计等,在环境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对人的生理及心理影响,按照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对各种环境设计。

(3)近身作业空间设计。

根据作业特点、人体尺寸、作业姿势等进行设计。

(4) 座位设计设计原则:要根据人体尺寸、尽量使人体保持自然、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牢固、稳定;
(5)显示器和操纵控制器布置应按照重要性原则、使用频率原则、功能原则、使用顺序原则进行布置,方便人的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