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方案

《长城》教学设计方案
《长城》教学设计方案

《长城》教学设计方案

1.请看图片(长城远景图)

我们平时描述群山状态时,会用到哪些词语?(峰峦起伏重重叠叠、崇山峻岭)简笔画

建筑在群山之巅的长城,随着山势的走向,长城是怎样的状态呢?(蜿蜒起伏盘旋、起伏迂回、连绵不断、气势飞扬)简笔画

请你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你想读出长城的什么?(长蜿蜒盘旋)(至少三人)

长龙的比喻理解明长城图

师补充:简介长城的历史长城经过的九个省市自治区,感受长城的长。

我们大家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部分,把长城的长、长城的蜿蜒盘旋的气势读出来。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古老的长城,守卫着中原大地,保护了民族的安危,在一万三千多里的长城中,最为壮观的是北京八达岭长城,这里山势陡峭,城墙坚固。我们随着作者走近长城,细细地观察一下吧。

指名读,思考:我们随着作者登上长城近看长城,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高大坚固气魄雄伟都可

材料:条石城砖

高大: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我们并不熟悉马,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是5、6米宽;高有810米。(与教学楼比较)你了解课文中写到的关于长城的一些特定的词语吗?

什么是城台、垛子、射口、瞭望口?

画一截高大雄伟的长城,指出垛子、射口、瞭望口等具体的位置形状。

这些部位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联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学习作者联想部分

作者也是与我们一样,他也想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他还联想到什么?

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凝结而成

想象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万里长城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四、小结

游览了万里长城,你想对谁说?说什么?

五、作业

2018-2019学年度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优质课公开课)

第15课 钢铁长城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教学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这就是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万里长城,当初统治者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为了抵御外族的掠夺和屠杀,保卫国家安全。 教师:对,如今我们不再依靠长城来保卫国家的安全,古老的泥土城墙被现代化装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钢铁长城所取代,但长城仍是国防的象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怎样成为钢铁长城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一)陆军 1.图片展示:

某重装陆军部队 2.教师提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何时建军的? 提示:1927年8月1日。 3.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后,陆军的新发展。 新中国建立的时候,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4.教师过渡:陆军是人民军队中最早建立的军种,那么其后建立的军种是哪一个?(学生回答)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有关海军的内容。 (二)海军 1.播放2009年4月我国海上阅兵式的视频。 2.教师讲述:200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成功地举行了人民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国海军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海军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海军阅兵式为什么要选在4月23日进行? 提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4月23日,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3.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建立了哪几支海军? 提示: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4.史料展示: 1970年12月,中国自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服役后,加快了研制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步伐。1983年8月,中国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正式服役。1988年9月27日,中国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海上核反击力量。 5.教师提问:读材料和教材,说说20世纪70年代,我国海军有了什么新的发展。 提示:陆续装备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 6.教师继续提问: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 提示: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7.引导学生思考:近代我国也曾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请问这支海军是什么?最后结局如何? 提示: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8.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提示:旧中国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新中国制度先进,能够有效地集中国力投入国防建设,建成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长城优秀公开课教案

长城优秀公开课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导入 1、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象征,有不少名人慕名而来,这些人都对长城赞叹不已,请看(出示名言: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统拉宾;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指名读。 2、有一个词在他们的话语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是什么( 3、伟大) 4、 对于“伟大”这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十分崇高卓越;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非常雄伟宏大) 5、今天,我们一起去伟大的长城游览一番。板书:长城,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划出课文中同样是赞叹长城,出现“伟大”这个词的句子。(回答,并读一读) 6、为什么说长城是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认真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请划出相关句子或词语。(板书:伟大的奇迹) 7、 二、精读感知 (一)学习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你认为其中有写长城伟大的词句吗? A、长城的长 (1)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长城的长? a、打比方:把长城比作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 这样打比方有何好处(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为什么把长城比作长龙有何特殊意义把“长龙”换成“长蛇”好不好(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中国人不屈不饶的精神,成语中有“望子成龙、龙腾虎跃”等,蛇就差远了,“虎头蛇尾、蛇鼠一窝”等,我们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以此为傲,读读第一句) b、列数字:一万三千里,你知道有多长吗(二十多年前,有位年轻人徒步走完了这万里长城,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长吗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一起读。)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屯兵、堡垒、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请你仔细看,认真听,你知道了什么?(播放长城视频)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词语 蜿蜒盘旋、崇山峻岭、屯兵、堡垒、瞭望、修筑、隔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 (1)指名读。(学生评价) (2)小老师领读 (3)对于这些字的写法,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4)带着刚才的提醒,再读这些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长城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议读感悟 1、面对着这么高大坚固、雄伟壮丽的长城,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呢?请大家读1—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找

到的词语或句子,在你找到的词语或句子旁边写上感受。 3、交流汇报: (1)长: ①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长城?【长】有个年轻人徒步走了508天才走完全程) ②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比喻句把比喻成;大家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想一想,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这时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座样的长城,把你对长城的印象读出来。长城真长啊,不愧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让我们带着骄傲和自豪齐读:[作者的感慨]) 过渡语:这是从远处看长城。那来到长城脚下,从近处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能使它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呢? (2)高大坚固: ①是用巨大的条石和方砖筑成的。(你看到了一座什么样的长城?) ②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你看到了一座什么样的长城?) ③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出示图片,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指导朗读) 这真是一座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的工程,让人们不得不赞叹:[作者的感叹] 过渡语:这时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城上,当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发言) 这种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方法就叫“联想手法”。(写法指导) 当作者(读)“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你能找出这句话中的动词吗?从站、踏、扶、想说明已经来到长城上,与第一、第二段中的远看长城,站在长城脚下相衔接,想起劳动人民又引出下文,这就是咱们以前学过的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请同学们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步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长城优秀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 1、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象征,有不少名人慕名而来,这些人都对长城赞叹不已,请看(出示名言:设计者太伟 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统拉宾;只有一个伟大 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指名读。 2、有一个词在他们的话语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是什么?(伟大) 对于“伟大”这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十分崇高卓越;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非常雄伟宏大) 3、今天,我们一起去伟大的长城游览一番。板书:长城,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划出课文中同样是赞叹长城,出现“伟大”这个 词的句子。(回答,并读一读) 4、为什么说长城是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认真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请划出相关句子或词语。(板书: 伟大的奇迹) 二、精读感知 (一)学习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你认为其中有写长城伟大的词句吗? A、长城的长 (1)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长城的长? a、打比方:把长城比作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 这样打比方有何好处?(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为什么把长城比作长龙?有何特殊意义?把“长 龙”换成“长蛇”好不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中国人不 屈不饶的精神,成语中有“望子成龙、龙腾虎跃”等,蛇就差远了,“虎头蛇尾、蛇鼠一窝”等,我们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以此为傲, 读读第一句) b、列数字:一万三千里,你知道有多长吗?(二十多年前,有位年轻人徒步走完了这万里长城,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长吗?真是 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一起读。) (出示地图)一万三千里,从东头的山海关,经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横贯9

长城 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长城的近景,使学生能够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第三自然段是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能够说它不但是一篇状物类的文章,更像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长城并不陌生,但是只限于名字而已,课前应多加以相关材料的收集与交流。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理解13个字,准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通过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通过深入文本,进一步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通过小导游展示激起学生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长城资料、教学课件、导游网络视频资料。

筑起血肉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筑起血肉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芙蓉小学陈丹君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懂得国家的兴亡,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树立忧患意识,为了强国、为了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2.行为与习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强国、为了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3.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侵华的历史和抗日战争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和杰出的抗日人物。通过查找资料和整合历史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中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准备: 1.阅读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 2.教学多媒体课件。 3.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抗日战争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民族危难生死存亡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这首歌你会,我会,

在场的老师也会,应该说是中国人都会。猜,是什么歌?(国歌,又叫《义勇军进行曲》)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2、这首《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谁? 3、聂耳、田汉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这首《义勇军进行曲》的呢? 4、师:当时我们的中华民族正遭受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正如歌中描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么当时我们的中华民族到底处于一种怎样的危难时刻呢?让我们打开书P98页,把目光聚焦到这张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形势图上。仔细看看,你看懂了什么?(学生反馈) 5、师:让我们的目光聚焦到大屏幕。形势危急啊!在1931年日军先是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那里有大片的森林和无尽的宝藏;接着又在1937年7月7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短短的半年之间,北平、天津、上海、杭州,甚至当时的国民政府---南京都先后落入敌人的魔爪!同学们,日本侵略军的目的仅仅是东北三省和这一大片土地吗? 6、师(课件出示:“日本、亡国奴”放大):堂堂一个泱泱大国----中国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小小的日本!而中国人也将沦为亡国奴! 7、日军不仅霸占我们的土地,还对我们的同胞做了什么? 学生交流 ①毒气:细菌战 27万人死亡,活人做实验 3000人。近几年,

《第15课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附学案)

第15课钢铁长城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教学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这就是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万里长城,当初统治者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为了抵御外族的掠夺和屠杀,保卫国家安全。 教师:对,如今我们不再依靠长城来保卫国家的安全,古老的泥土城墙被现代化装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钢铁长城所取代,但长城仍是国防的象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怎样成为钢铁长城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一)陆军 1.图片展示: 某重装陆军部队 2.教师提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何时建军的? 提示:1927年8月1日。 3.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后,陆军的新发展。

新中国建立的时候,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4.教师过渡:陆军是人民军队中最早建立的军种,那么其后建立的军种是哪一个?(学生回答)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有关海军的内容。 (二)海军 1.播放2009年4月我国海上阅兵式的视频。 2.教师讲述:200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成功地举行了人民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国海军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海军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海军阅兵式为什么要选在4月23日进行? 提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4月23日,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3.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建立了哪几支海军? 提示: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4.史料展示: 1970年12月,中国自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服役后,加快了研制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步伐。1983年8月,中国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正式服役。1988年9月27日,中国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海上核反击力量。 5.教师提问:读材料和教材,说说20世纪70年代,我国海军有了什么新的发展。 提示:陆续装备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 6.教师继续提问: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 提示: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7.引导学生思考:近代我国也曾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请问这支海军是什么?最后结局如何? 提示: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优质课获奖《长城》教学设计

17长城 宜宾凤凰外国语学校陈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运用简笔画的形式,理解长城的构造。 2. 边朗读边想象,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抓住“多少”“才”“凝结”等关键词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4图文结合,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边朗读边想象,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难点:抓住“多少”“才”“凝结”等关键词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猜谜引入 师:同学们,想猜谜语吗?请猜猜我是谁吧!“我是世界遗产,我属于中国,我像一条长龙横卧在祖国的北方。”生猜。对了,今天我们继续去登长城。板书课题:长城 二、复习生词 1、请生读。 2、开火车读。 三、感知长城 1、引导看图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翻到82页。你从文中这两幅图发现作者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生答。顺势板书:远看、近看 2、小组合作 请同学们先结合插图找出文中对应的段落学习你们喜欢的部分,勾画出介绍长城特点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你的体会。 四、品味长城 1交流阅读感受,品味、感悟、体会,并指导朗读。 (1)学习远看长城的孩子我们来说说远看长城有什么特点。板书:像一条长龙为什么把她比作长龙而不是长蛇呢?引导学生抓住“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一万三千多里”,感受长城的雄伟,运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长城的气魄。 (2)学习近看长城的孩子我们来说说远看长城有什么特点。板书:高大坚固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她高大坚固呢?引导学生领略长城巧妙的设计,体味长城在军事防御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象,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子、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利用简笔画帮助生理解。 五、悟读长城 1 、“不到长城非好汉”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板书:联想 (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 、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联系文中句子体会砖石多、重;运输的工具原始;环境险恶)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智慧体现在哪里? (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然后小组讨论。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石家庄市藁城市岗上学区故献小学郑东梅 学习目标: 1.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理解长城的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的练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 教学难点:理解长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复习导入 长城是伟大祖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它和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埃及的金字塔,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因此,长城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 1.认读生字。 2.指读课文。 3.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由整体到局部来描写长城的。 二、图文对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长城“长”的特点 研读重点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1)在这句话中,作者把长城比作什么?“蜿蜒”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蜿蜒曲折的长城的图像。 (2)体会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激发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二段,感受“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的构造特点。(1)小组合作学习。 (2)课件出示长城构造图。谁能当小导游,看着图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了解每部分的作用,引导体会长城设计的巧妙。 (3)有感情地朗读语段,升华情感体验。 3.学习3.4自然段,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付出的艰辛、智慧。 (1)谁知道修筑长城的年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你从课文哪句话知道科技非常不发达? (2)重点研读“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A.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生:作者由“站”“踏”“扶”,很自然地过渡到

最新2019学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落实课程计划体现学讲精神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集体备课手册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主备: 邮箱: 复备: 学校:

写在前面的话 尊敬的老师: 您好! 为贯彻教教研4号文件“学讲计划”精神,积极有效推进我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我区小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根据教育局文件,借鉴先进学校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教研室研究决定:从秋季开始,组织全区小学英语、科学、思品、音乐、体育、美术、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开展电子集体备课。为了使这种具有实效性的方法能够适应并促进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就复备作进一步要求。 一、关于复备的内容、形式及要求 复备时应做到以下五个方面:1.标——标记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及有比较性、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教学过程中引起注意。2.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注释练习等。3.改——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学法。4.删一一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及环节。5.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以上备课要求中我们应强调对原教案的“增”、“改”与“调”,淡化“标”与“删”,着重个人复备过程中思考的深度,以避免拿来就用、大面积的“标”下划线。 二、关于“复备栏”的使用 复备栏(眉记)中的复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增补、对原教案增删修改的分析说明、预见性意见及对策、对原教案中的教法、学法分析说明等。复备时注意与原教案中的修改标记相对应。复备需高度重视对教学过程及内容的修改、调整与补充。另外,原教案的字里行间空白之处都可以作为复备的空间,不必拘泥于形式的要求。 三、关于“教后笔记”的撰写 学期教后笔记次数不少于总课数的三分之一。教后笔记既要写出教学法、教学效果的总结、教学信息的反馈,更要体现对教法、学法等理性的分析。 四、关于对“复备”的培训、督查与监控。 教研室将举行专门的培训强化复备意识,同时加大督查与监控力度,不定期随机抽查执行情况,一查一小节,一查一通报。 复备是课前准备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全体小学教师需进一步做好课时备课,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备课手册》的功效。 老师们,一个学生对我们来说是几十分之一,但是对每个家庭确实100%。为了每个孩子的成长,为了每个家庭的幸福,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行走在铜山教育的改革之路上!

小学语文名师公开课教案《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名师公开课教案《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教具准备: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本组“导读”,了解本组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想怎样?[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 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 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出示图片]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 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板书:略] 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1]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2]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3]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 3、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 4、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 板书设计: 长城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长城》课文的教学设计

《长城》课文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3.交换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4.了解各段主要内容,学习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导入: 世界历史七个伟大奇迹中,最著名的要数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了。我国的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呢?让我们通过学习《长城》这一课,具体了解一下。 2.读文,初步了解长城的样子和作者站在长城上的联想。 3.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嘉jiā峪yù屯tún魄pò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气魄 凝结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段,看看这一段写的是书中哪一幅图的内容?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长城的特点是什么? 图1 远看 气势雄伟 2.看图,图中有哪些景物?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连绵起伏的高山,依山而建的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一条长长的龙。再加上作者后面用具体数据的说明,使我们更能想象到长城之长,山岭之险,我国古代建筑长城的气势如此磅礴!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习第二段,对照第二幅图读文,图中都有什么?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2.指名读1、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特点描述的特点。 四、作业 1.朗读1、2自然段。

2.熟读3、4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在观察时展开联想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的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组讨论:说一说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怎样表达的。讨论之后总结: 作者观察方法: 由远及近 由整体到部分 抓特点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长城→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2.默读第二自然段,为什么作者会很自然地想起?作

五年级品社下册《筑起血肉长城》教案1苏教版

[教材简解] 《筑起血肉长城》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出深重的灾难”第12课的内容。教材以筑起血肉长城为题,能够孩子们充分展示了全民族英勇抗战的壮丽诗篇,充分反映了国难当头、大敌当前的严峻形式面前,全中华儿女不惜用自己的青春和鲜血筑起保家卫国的坚固“长城”。这是一幅震撼人心、唤醒民族精神的悲壮画卷。全文分为“危难时刻”、“吼声的力量”、“记住他们的名字”、“抗日歌曲大联唱”四大版块。 [目标预设] 1、情感目标:初步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激发爱国情感,让伟大的抗战精神深度激荡学生的内心世界。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的方法,初步培养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的事实以及抗日战争中几起典型战役,初步了解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事迹。 [重点] 初步了解抗日战争中重大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意识。 [难点] 激发同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意识,立志为强大祖国、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设计理念] 本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丰富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人格,能够了解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从而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有责任感有理想的社会公民 [设计思路] 在教法选择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法用《义勇军进行曲》音频、视频的播放及日军屠杀平民图片的出示,激发学生的愤慨之情和爱国之心,促使他们深层的思考。 在学法指导上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归纳各界人士抗日爱国行动。同桌之间在自主、合作的方式下,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国歌》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这首歌我会唱,你们会唱,在场的老师也会唱,应该说是中国人都会唱!这就是——(播放国歌)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全体起立! 2、请坐!身为一个中国人,当雄壮的国歌声在你耳畔响起时,你的感受如何? 3、同学们,这振奋人心的歌曲,你们知道它的原名是什么?又是谁创作的呢? 是的,(屏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4.筑起我们的血肉长城(池昌斌)

筑起我们的血肉长城 (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实验小学池昌斌 教师简介 池昌斌,平阳县中心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品德教学分会理事。从教15年来醉心于小学品德学科的教学研究,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曾先后荣获: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青年英才、浙江省师德楷模等荣誉称号十多项;曾先后获得省小学品德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巡礼活动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近年来曾应邀在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共上了近50余节公开课,作了近40余场的专题学术讲座。《小学德育》、《教育信息报》等新闻媒体或教育教学专业杂志曾作专题采访报道,影响广泛。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筑起我们的血肉长城》选自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出深重的灾难》(下)第12课。本册教材在三四两个单元分别介绍了中国近代充满屈辱、苦难、抗争的悲壮历史,主要有第三单元《走出深重的灾难》(上):《鸦片的背后》、《中山陵前》、《南湖游船》和第四单元的《李奶奶身上的伤痕》、《筑起我们的血肉长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筑起我们的血肉长城》一课以筑起血肉长城为主线,谱写了卢沟桥事变后在国家面临亡国、中华民族处于危难时候,面对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无数中华儿女不分男女老幼,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誓死捍卫祖国与民族的尊严,全民族英勇抗战的壮丽诗篇,勾勒了一幅国难当头、大敌当前全中华儿女用生命筑起一道道血肉长城震撼人心、唤醒民族精神的悲壮画卷。本课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一:危难时刻:介绍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二:吼声的力量: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发出了最后的吼声,在全国各地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用血肉筑起我们这个民族的钢铁长城,主要介绍了平型关、台儿庄等著名战役以及来之不易的胜利;三:记住他们的名字: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涌现了无数民族英雄,从将军到士兵还有手无寸铁的百姓,杨靖宇、张自忠、狼牙山五壮士……这些名字的背后凝聚着伟大的抗战精神;四:抗日歌曲大联唱:

钢铁长城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认识到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3)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来认识历史的本质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等,说明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收集、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认识到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的能力。 (3)通过自由辩论,训练学生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人民海军、陆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 (2)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3)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4)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把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定为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能力激活点。可通过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相关海军、陆军、空军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在课上进行展示和讲解,来完成解决重点的第一步,再通过教师所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直接对比和展示,对现代化军队建设和发展情况的讲解和展示,能够激发学生在感知历史的基础上升起爱国主义情感,并能树立为祖国国防力量的壮大贡献自己力量的伟大理想。 2.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本课涉及的是海、陆、空多方面的军种和兵种,强化学生理解国防力量的强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的作用,就成为本课的难点。教师首先让学生结合本课的标题自由讨

《长城》公开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长城》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如何指导同学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难点] 教具准备: 中国地图、课文挂图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总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默读本组“导读”: 了解本组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象怎样?[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绚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 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 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 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 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板书:略] 考虑: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1]建筑资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2]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3]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送信息 3、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考虑: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 4、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朗读全文,同学质疑问难。 板书设计: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望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俺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同学的民族自豪感。 2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同学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长城》,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介绍长城的短片。 (播放短片) 2、过度: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简短的记录影片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现在,你能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 3、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二、精读课文,剖析语言、加深认识。 (一)质疑: 针对这个评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供大家讨论、学习?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随机板书:伟大的奇迹)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学习? 过度:我们回忆一下其它的段落是从什么角度写的长城(随机板书:远望、近观、联想)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好,现在我们就先站得远一点,高一点,看看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1、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 2、“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第一幅远看长城图,用手势表示出来。 3、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打比方、列数字)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指名读、男生读、齐读,给予学生鼓励。) 过渡:让我们继续随着作者从更近的角度去认识长城。 (三)学习第二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长城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高大坚固) 2、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儿?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生: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成的。 生: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北师大版《长城赞》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长城赞》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长城赞》公开课教案1 教材分析: 《长城赞》是一幅长对对联,叙述了长城悠久的历史,描绘了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民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特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同学掌握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和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等重点句子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具准备: 课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有哪些同学去过长城?谁能把自身亲眼见到的长城给大家描绘出来?并说说你在游长城时有什么感受。 好,万里长城的雄伟坚固给我们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那么,今天让我们通过《长城》这篇课文的学习,再次游览一下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吧!(二)检查预习。 (三)出示放大的长城彩图或放映幻灯片,播放配乐朗读,让同学边看边听,激发同学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交流研讨:对联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长城的?同学介绍自身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共享。 指名读课文 1、放映长城的图片,播放歌曲《长城颂》让同学形象感知长城的气势雄伟。 2、精读品味,语言赏析 鼓励同学充沛自读,理解大意,了解对联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体味对中华长城和中华民族的赞美,洋溢着浓厚的民族豪情,注重有感情地朗读和同学自主性学习的激发。 (体会作者是将观察画面时发生的视觉形象与语言文字相结合,准确描述事物特点的) (四)作业。

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概括人民军队的发展特征中,感悟现代化军队中科技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从小学好科 学文化知识的信念。 2.在体验人民军队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时,说出怎样面对考验,取得成功。 3.在探究人民海、空军的建立发展过程中,认识到我国国防力量的加强,犹如形成一条“钢 铁长城”,从而增添民族自豪感。 知识与能力 1.分阶段简要讲述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 2.根据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史实,能够说出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的发展特点, 说出科技发展对国防建设的作用。 3.根据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史实,能够说出人民军队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 主要作用,进而说出“钢铁长城”的含义。 4.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为什么旧中 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5.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主题探究学习的主要环节及注意事项。网 6.在分组探究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1.重点: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 2.处理方法:运用问题提示,引导自学,初步建构知识结构;运用新情境中的问题,深化 对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的理解和掌握。 3.难点:“钢铁长城”的理解、科技在人民军队中的作用和人民军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等的概括。 4.处理方法:运用问题探究的方法,通过解决由浅入深的问题,突破难点;通过创设历史 场景,在感受历史发展变化中,突破重点。 课前导学 1.运用预习提纲,预习本课课文。 2.收集有关人民空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事迹,准备再现蒋道平空战的短剧。 3.收集有关人民军队发展历程的图片、材料。 4.复习有关旧中国的国防知识,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 教学渗透 通过各个时期各军种装备图片展,感悟科技强军的重要性;阅读相关材料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1.多媒体展示平台。 2.自制课件:相关文字材料、图片材料、问题链接各个时期各军种装备典型图片,影片 《国庆50周年大阅兵》等。 3.相关网站,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人民日报社网站等。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