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复习 古诗文阅读及默写12.《小石潭记》、《核舟记》.pptx (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小石潭记》PPT课件

《小石潭记》PPT课件
—潭中气氛;整体特点:幽静。
写作方法: 移步换景、定点特写、形象比喻、寓情
于景等。
感受: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
26
课堂练习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柳__河_东__全_集_》,作者是_柳_宗__元_,字_子_厚___, __河_东__人,_唐__ 代著名_文__学_家,世称_柳__河_东__ 。 他被贬 为永州司马时,寄情山水,写了《_永__州_八_记__》,本文是其中 的一篇。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
23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 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24
课堂小结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 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 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 作者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 凄苦的心情。
.
25
内容: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
赏析课文: 概括段意:
第1段:总写小石潭全貌。 第2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3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 第4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 受。 第5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
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明确:“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10/16/2024
.
4
• 写作背景介绍:
•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
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到永州后,
母亲病故,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
诽谤和攻击。当时他政治失意,心情
郁闷。因此借游山玩水来排忧解闷,
感觉自己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游历永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共56张)ppt课件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共56张)ppt课件
不可久居( ) 乃记之而去(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崔氏二小生(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围绕,包围。
寂静,寥落。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忧伤。
深。
因为。
太。
凄清。
停留。
于是,就。
离开。
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到永州。
作者的朋友。
大约。
表示约数。
什么依靠也没有。
名词作状语,向下。
分布,这里指映照。
静止不动的样子。
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
轻快敏捷的样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跟游人一起玩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小石潭记》《核舟记》考点复习课件(共27张PPT)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小石潭记》《核舟记》考点复习课件(共27张PPT)

通:总共。而:连词,表转折。
2.曾[zēng]:不盈寸:竟然不满一寸。曾,竟然。
盈,满
3.简:挑选。
修狭:长而窄。
4.技亦灵怪矣哉:技艺也真神奇啊!矣和哉连用有
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
四、一词多义
1.为 ①为宫室、器皿、人物。 做,这里指雕刻。
②中轩敞者为舱

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成为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9.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 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近,靠近。 岸,岸边。卷,
弯曲。以,相当于“而”,表修饰。 10.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 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
11.翠蔓:翠绿的藤蔓。 12.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 差不齐,随风飘拂。
3.写游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 。写游鱼动态 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神秘莫测) 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
6.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 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写久坐潭边游人的感受(或文章的点睛 之笔)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一词多义
1、可:(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
己,曰奉壹。
3、清:(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 (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 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 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 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椎髻(jì):椎形发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棰 形发髻。 2.舟子:撑船的人。 3.衡:同“横”,横着。 攀:扳着。 4.状:......的样子。(然) 5.其人视端容寂:那人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 平静。其,那。端,正。 6.若......然:好像......的样子。

专题一第10篇小石潭记PPT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专题一第10篇小石潭记PPT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写下了此文。 析错:A 项错误。《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难以摆脱的凄苦孤寂之情。
(获奖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0篇 小石潭记PPT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ppt分 析(下 载)
(获奖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0篇 小石潭记PPT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ppt分 析(下 载)
六、素养提升 1.[课标篇目对比]《 小石潭记》和《桃花源记》都是借景抒怀的名篇。请联系原 文,补全下列语句的空缺处,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D.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溪水的 曲折蜿蜒。 析错:C 项错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侧面描写了潭水的 空明澄澈。
(获奖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0篇 小石潭记PPT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ppt分 析(下 载)
(获奖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0篇 小石潭记PPT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ppt分 析(下 载)
选句情景交融,描写了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抑郁,孤寂 之情。
(获奖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0篇 小石潭记PPT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ppt分 析(下 载)
(获奖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0篇 小石潭记PPT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ppt分 析(下 载)
针对训练
一、标注字音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3.可 不可久居 可以,能
(获奖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0篇 小石潭记PPT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ppt分 析(下 载)
(获奖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0篇 小石潭记PPT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ppt分 析(下 载)
四、重点句子翻译 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获奖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0篇 小石潭记PPT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ppt分 析(下 载)

《小石潭记》ppt课件(53页)

《小石潭记》ppt课件(53页)

西南、斗、蛇-----名词作状语
向西南
像北斗星那样 像蛇那样
潭西南而望, 斗折 蛇行,
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时而看得见, 时而看不见
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 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 头在哪里。
小岛 不平的岩石
为 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 摇缀,
参差
披拂。
翠绿的 藤蔓
遮掩 摇动 缠绕 下垂
参差不齐 随风飘拂
3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向上弯
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
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4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 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柳宗元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唐宋八 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永 济),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 并称“韩柳”。
柳宗元年轻的时候,文学与政 绩的声名都很高。他与刘禹锡等 一起参加了永贞革新。失败后被 贬为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 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 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 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 仅四十七岁的生命。文稿由刘禹 锡编为《柳河东集》。
——《小石潭记》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与朱元思书》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 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与朱元思书》
朗读第三段,思考:
本段写了哪些内容(景物)?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景物的哪些特点?

《小石潭记》ppt课件

《小石潭记》ppt课件


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换 景
源。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

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

恕己,曰奉壹。
结合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小石潭记》的写作顺序就是作者的游 览顺序:以方位来说是从 东 到 西 ;以地点来说是从 潭边 到潭中 再到 潭上 归纳起来说就是“移步换景,一步一景”。
陆 内容分析
在文中圈画出记录游览过程的关键词,再结合课文,按要求填写表格。
段落 关键词
所见景物
感受
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1
近岸 卷石底以出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美丽、自然 环境优美
2
潭中
鱼可百许头
自由活泼 生机 盎然
3 潭西南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茫远无知
4
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自读课文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 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 /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
《桃花源记》人事杂记,是记叙文。 《小石潭记》山水游记。 《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
游记
游记三要素:①所至:即作者的游踪。 ②所见:即作者在目睹的风貌。 ③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完整版)PPT课内文言文 下 小石谭记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完整版)PPT课内文言文 下 小石谭记
上一页 下一页
写景,动静交错。声,是动态的,石,是静 态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又是动态的,鱼 儿忽静忽动,溪水若静实动,这画面给人以很深 的感知度。
写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读者领受着这 画卷的美又对作者寄予深深的敬意与同情。这就 是艺术的感染力。
上一页 下一页
3.文笔简练,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写潭,处处透出了潭水的清冽,有很高的透
一同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跟 着一同去的,是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 叫奉壹。
余:代词,我。 隶:跟随。从:跟从。
【评析: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上一页 下一页
思维导图
上一页 下一页
基础知识
一词多义
清 (1)水尤清冽
(形容词,清澈)
(2)以其境过清 (形容词,凄清)
上一页 下一页
环:围绕。合:合拢。寂:寂静。寥:寥落。 悄(qiǎo)怆(chuàng):凄凉。 幽邃(suì):幽深。以:因为。清:凄清。 居:停留。乃:副词,于是,就。去:离开。
【评析:写出了四周景色给人的感受。】
上一页 下一页
同 游 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 而从者, 崔氏 二 小生: 曰 恕己, 曰 奉 壹。
上一页 下一页
可:大约,副词。许:用在数词后,表示 约数。空游:在空中游动。所依:依托的 东西。佁(yǐ)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 (chù)尔:忽然。翕(xī)忽:轻快迅 疾的样子。
【评析:采用“定点特写”的方式描写潭水和 游鱼。】
上一页 下一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 差互,不可知其源。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 从(跟从)者,崔氏二小生(年轻人): 曰恕 己,曰奉壹。

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_人教版(八下)《核舟记》课件(共32张PPT)

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_人教版(八下)《核舟记》课件(共32张PPT)
(1)空间顺序: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2)逻辑顺序:
①先整体后局部—— 先写舟的尺寸大小,后写船舱、船头及船尾。 ②先主后次—— 核舟正面是主,背面是次。 船舱是主,船头、船尾是次。 船头人物是主,船尾人物是次。 苏东坡是主,黄鲁直、佛印是次。
3.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1)列数字:“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通计一舟……为字共三十有四。”
如有所语( 说话 )
两股战战( 大腿 )
(2)下列划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
A.启窗而观
俄而百千人大呼
B.佛印绝类弥勒
群响毕绝
C.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高可二泰许
珠可历历数也
A.表顺承;“俄而”连用,表示不久,一会儿。B.极,非常;停止, 消失。C.判断动词,是。D.大约;可以,能够。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项复习之 《核舟记》
复习目标
1.积累重要文学常识,巩固重点文 言词语,掌握重点文言句子翻译。
2.理解文章主旨,培养运用所学知 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文学知识竞答
《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虞》初。新作志者是 ,
字 魏学,洢明末嘉善子人敬。
《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作者是 代宋大作家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参考译文】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 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 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物 品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发出;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 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救火的声音。凡是在这 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 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 头,也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席位, 捋起衣袖,伸出手臂,两腿打着哆嗦,差一点争先恐后地跑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